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英語語法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學習初中英語語法,對學習其他知識甚有幫助,有利于加強和鍛煉學生的聽說讀寫的能力,可以促進學生的英語語言交際能力的增強,由此可見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性。應該學習和教授語法的問題,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學習和掌握漢語不用去專門學習語法,因為我們接觸的機會在現實生活中很多。然而,掌握一門外語,就必須得去學習語法。對于外語學習者通常在學習和使用中時間都非常有限。一些學習者除了在外語課堂接觸,其他時間一般都不接觸。眾所周知,學習語法可以幫助外語學習者提高學習的效果。適當的學習語法形式非常有利于語言學習者。如果教師只使用機械練習,而不是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現象,探索語法規則,在各種各樣的語法項目,學生只掌握表面知識,他們會遇到許多實際應用中存在的問題。因此,我們可以確定,對于大多數英語學習者真正掌握英語,你必須掌握英語語法的基本知識。可見,語法學習對學生克服各種困難最終靈活自如的運用英語是有用的。
二、在初中英語語法教學中出現的問題
當今的應試教育以升學率檢查學校的教育質量、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術水平,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現。以考試為目的的教育,其教育模式與考試方法嚴重限制了學生能力的充分發揮,學生被動地學習,降低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興趣感。在新課程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老師的教學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課堂上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越來越多,課堂氣氛是變得開始輕松,但一些教師為了調動課堂氣氛,片面的過于強調了初中學生語言交際能力,從而忽視了語法學習,認為學習語法并不重要,很多年輕教師不注重語法教學自己也不注意初中英語語法學習,從而使學生的語法學習的基礎知識掌握得不是很好,它影響到英語口語交流和書面表達。現在許多的初中英語老師測試學生的時候往往忽略了英語語法測試,在測試的問題中語法試題的數量逐步減少,致使學生學習語法都不太重視。現在的學生常常因為考試而學習。以試卷上什么類型的問題最多來確定學生自己學習主攻的方向,如果學生看到的一些問題,測試他們的語法知識考試,則會相反。所以他們本身不重視英語語法的學習,從而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一些老師認為課程概念淡化語法,不應該直接在教室里教語法,語法教學會削弱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產生疲勞。因此有這種現象:教師在語法教學盲目機械模仿練習,引導學生觀察語言的結構,語法規律,忽視必要的使用語言的語境,表面的學生表達,通過實踐可以真正理解掌握的語法知識,學生不能準確、得體的使用在實際英語口頭表達,也不能寫幾句完整的句子,難以實現高質量的語言輸出。
三、實施語法教學的方法
對于英語來說,詞匯和語法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在中國并沒有大環境學習英語。所以在中小學階段讓學生學習一些語法知識,有利于他們在學習英語的語言的一些基本規律和語法規則上的理解和使用。語法教學要實現理論和應用的結合,不但要掌握基本的語法知識,同時要歸納演繹,勤于說話練習,務實效果。理想的語法教學應該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機會,讓他們接觸各種形式以便于能夠綜合利用。在傳統的語言學習中,語法基本上只培養學生在單詞和句子水平的語言能力,而語言使用進行在特定情況下,學生不僅理解語言知識,還需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識、語用知識和認知策略。話語教學形式和內容的論述,要結合語言使用環境來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話語。不僅要關注話語的形式,更加要注重語言的功能,再使用特定的教材,提供閱讀材料并進行語法教學實踐,使其更真實有效。當前語法教學強調在傳授語法規則時加入交流活動中或加入語法教學交際實踐,努力培養能力平衡:這兩個規則學習,力求兼顧使用語言的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這些任務和交際,學生必須參與有意義的溝通活動。傳統形式的語言教學形式有著復雜的心理過程,直接從占主導地位的教學語言的形式輸出,沒有學生的語言系統的發展空間,讓學生過早的語言輸出,導致不能改變學生的語言系統,沒有持久的影響學生的語言發展。程序語法教學,為學生提供足夠的可理解的輸入,引導學生觀察,學習和歸納,總結,然后練習,使用。
1、聯系引導學習的方法
英語的時態共有16種,初中階段必須掌握的是時態。初中生起初接觸語法學習的時候,要有重點地進行教學,讓學生扎實基礎,然后在學習中不斷滲透和擴展。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師可以將幾種時態集中在一起,這樣不僅能夠集中教學,還能夠讓學生清楚的了解到這些時態之間的區別。比如:教師先簡單地講解三種基本時態的動詞變化規律,然后拿來籃球,簡單地做幾個動作后,對學生說:“Ioftenplaybasketball.WhatamIdoingnow?”學生肯定會爭著回答:“Youareplayingbasketballnow.”然后教師可以告訴學生自己昨天也打了籃球,那應該怎么表達,學生會回答:“Youplayedbasketballyesterday.”教師接著進行引導,那么明天還想打籃球該怎么表達,學生經過思考討論后會回答:“Youwillplaybasketballtomorrow.”通過一個人一件事不同的時間發生的動作,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清楚地進行區分,以幫助學生更好地認知學習。
2、示范歸納的教學方法
在語法教學中,教師的示范作用很重要,教師為學生做好示范,才能夠激發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從而對語法進行更好地掌握。比如:英語中人稱代詞在作主語和作賓語的時候,形式上是不一樣的,學生要學會正確的進行轉換還能夠保證句子表達的正確性,但是很多學生分不清,教師可以進行句子的演示:“Hewantstogoshoppingwithme.”、“Letusbeginourclass.”、“Ilikeflowers.”、“Hemadebreakfastforher.”通過這些句子的舉例,可以讓學生對主格、賓格的使用有了一定的概念。接著通過例子,教師可以進行歸納總結:在介詞后面用的都是人稱的賓格形式,而句子開始的主語用到的自然就是主格,所以在介詞后面如果要用到人稱代詞的時候,就要轉變形式。這樣簡單明了的總結能夠讓學生掌握學習的技巧,在應用的時候會更加注意,減少出現語法錯誤,這種方式對于學生的英語語法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3、總結
在重復講授英語語法的教學實踐中,我總結出如下幾種方法,收效甚好。
一、表象聯系與實質聯系
通過對學生的調查得知,學生以前對英語的各種句法、時態的學習,只是單獨從其性質入手,掌握它們的各個適用情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這樣,把學過的諸種句法時態放在一起,學生往往不能進行理論上的分辨。鑒于這種情況,把學生學過的諸種句法時態放在一起進行對比聯系,不僅使學生復習鞏固了這些內容,而且又增加了總體認識。這種聯系分為表象聯系與實質聯系。
例如,講授現在完成進行時,首先我們進行表象聯系,把現在進行時、過去進行時、將來進行時和現在完成進行時進行對比分析:
現在進行時:I'm studying the English grammar now.
現在進行時:I was studying the English grammaat sixyesterday evening.
將來進行時:I will be studying theE nglish grammar tomorrow afternoon.
現在完成進行時:I have been studying the English grammar since 1976.
通過上述例句我們可以看出,前三種進行時態表示在各個不同的時間正在進行的動作,前三種時態形式強調的都是動作,其區別只在于動作正在進行的時間不同。而現在完成進行時表示的是從過去某個時間開始直到現在還沒有結束而一直保持的一種狀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前三種進行時態之間有著本質的聯系,而現在完成進行時與它們則只有表象聯系。
二、反順序組合
動詞謂語動詞非謂語動詞(不定式、分詞、動名詞),這是學生過去學習英語動詞的一般順序。學生過去對三種非謂語動詞只是孤立地學習各自的具體用法,缺乏對它們的理論性的歸納,更沒有把它們和動詞總體結合起來進行系統學習。根據聯系原則,有必要把上述的各個語法主體結合起來探索其本質。但如果按照學習動詞的一般順序進行總和,又會使學生產生重蹈復轍的感覺。所以,我從非謂語動詞的三種具體形式入手,歸納非謂語動詞的本質所在,進而反向講授動詞總體的情況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首先,強調非謂語動詞也是動詞,它們是動詞總體中的組成部分,它們在動詞中的地位是由于它們不能單獨作謂語所致。其次,非謂語動詞并不是不能作謂語,而只是不能單獨作謂語,它與謂語動詞結合也可以構成謂語,從而使學生有新的感受。
三、類比溝通
在講授定語從句時,不是通過學習定語來掌握定語從句的性質和用法,而是通過一個并列復合句,經過轉換使之變成定語從句,在某個關鍵詞上下功夫,從另一個側面來說明之。例如:This is WangPing and she studies English verywell.
這是一個并列復合句,用連詞and把兩個簡單詞連接起來。如果我們用who這個詞來代替and和she,這個句子就變成了:This is WangPi ng who studies English verywell.
這樣就成了一個定語從句。由于句中的who代替了原句中的連接詞and和代詞she,所以who稱為關系代詞。替換后用who引導的這個句子就由原句中的能夠獨立存在的單句變成了一個主句的句子成份,這就是定語從句的性質所在。
復習是同遺忘作斗爭的重要手段,不經全面復習,就很難掌握系統的語法知識,在解決問題時就不能把對象放入一定的聯系及關系中去考察,也不可能具有較強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復習期間,要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留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我們采取相對集中的方式,先由學生個人復習歸納,小組討論,共同總結,然后老師幫助補補“漏子”,理理“辮子”,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指導學生“先上口,后歸納,抓核心,辨差異,找規律,編口訣,舉一反三,巧滾雪球”。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例如:So did she和So she did這兩個句型的用法。
我在大屏幕上打出So did she, So she did,給學生留足時間自己復習。然后打出下面兩組句子讓他們比較、討論,說出為什么。
I. A: I enjoyed the book.(我喜歡這本書。)
B: So did I.(我也喜歡真本書。)
II. A: Father, you promised.(父親,你答應了的。)
B: Well, so I did.(我是答應過了。)
學生舉手,爭著發言:前景句若是肯定句,此種情況也適合另外的人或物時,用So+助動詞(be, have, do, can, will….)+主語;前景句是肯定句,而后一句的句義對前一句的重復,用以強調時,用So+主語+助動詞(be, have, do, can, will….)。第I組句子中的兩個“I”是不同的兩個人,故用倒裝句語序;第II句子中的you和I是同一個人,故用陳述句語序。
我先表揚他們,接著又用英語問道:什么時候用neither/nor+倒裝句語序呢?學生回答以后,我在大屏幕上打出練習如下,讓學生分組討論。
選擇正確答案填空:
1、Mr Cheng is a teacher and work hard, _________his wife.
A. so is;B. so does;C. so it is with;D. it is the same with
2、A: Tom is a student but he does not study hard.
B: ______Mary.
A. Neither is;B. so it is with;C. So does;D. it is the same with
3、A: Jack isn’t a student and doesn’t study.
B: ______Mike.
A. It is the same with;B. Nor does;C. So it is with;D. Neither is
4、A: Men can’t live without air and water.
B: _____animals.
A. So it is with;B. It is the same with;C. Neither can;D. Nor can
學生討論非常熱烈,爭論得很厲害。有的查詞典有的查語法書,各找各的根據。最后我讓學生說出自己的答案和理由,我不發表意見。待學生講完之后,我進行總結:
1、CD;2、BD;3、AC;4、ABCD。因為It is the same with…和So it is with….意思是“……也是一樣”,所以前景句所涉及的任何內容(不管是肯定的,還是否定的;不管是表示狀態的,還是動作的。)只要適合另外的人或物,都可以用這兩個句型。
“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咱們交換一下,每人就有兩個蘋果。”
我們經常召開學習經驗交流會,介紹好的學習方法,口訣和順口溜等巧學妙記。例如
(1)以f結尾的名詞變復數,特殊情況有幾個?
一個農奴(serf)從海灣(gulf)來到房頂(roof)上,
有了證據(proof),
增加了信仰(belief),
加上-s成對成雙。
對于隱喻現象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亞里士多德時期。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西方學術界掀起了對隱喻現象進行跨學科研究的熱潮,從不同的角度解釋語言的起源、發展和使用,乃至人類認識和智能發展的奧秘。Halliday(1985)提出了語法隱喻的概念,將隱喻的研究與語言功能聯系起來。他認為,語言是一個由語義、詞匯語法和語音三個層次組成的系統,它們之間從上至下依次存在著體現關系。隱喻是意義與表達式之間非一致性(incongruent)關系的表現,隱喻現象不僅限于詞匯層面,還常常發生在語法層面。語法隱喻是對“一致式”(congruentform)的偏離(deviation)。例如:(1a)Alittleboywaswanderingalongthestreetondusk.(一致式)(1b)Dusksawalittleboywanderingalongthestreet.(隱喻式)系統功能語言學家認為語法隱喻是詞匯語法層的一種突出特征。Halliday(1994)指出,語言表達的隱喻模式是所有成人語篇的特征,不同語篇的語場、語旨、語式和語義決定了語法隱喻出現的頻率和數量。語法隱喻被認為是科技語篇的突出特征,這是由科技語篇所在的特定語場、語旨、語式和其特定的語義促動的。
二、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分析
科技英語是現代英語的一種非常正式的功能變體,其特點十分鮮明。在詞匯語法層面表現為:名詞化現象頻繁,被動語態使用頻率高,非謂語動詞形式增多等(張德祿,1998:299)。根據語言使用的三大純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際功能和語篇功能,Halliday(1994)將語法隱喻分為概念隱喻和人際隱喻,后期系統功能語言學學派的其他一些學者如Thompson和Martin提出了語篇隱喻的概念。以下本文將從這三種隱喻形式的角度分析科技英語中的語法隱喻現象。
1.概念隱喻
Halliday所說的概念功能包括經驗功能和邏輯功能,其中經驗功能主要由及物性和語態體現。及物性是一個語義系統,它把人們在現實時間中的所見所聞、所作所為分成若干個過程,也就是將經驗通過語法進行范疇化。Halliday把人類活動和自然界的過程區分為六個過程,即物質過程、心理過程、關系過程、行為過程、言語過程和存在過程。概念語法隱喻在科技英語中的表現之一是“及物性”,系統中的各個過程的隱喻化,一個過程可以隱喻為另一個過程,如心理過程可隱喻化為物質過程,關系過程可隱喻化為行為過程。在隱喻的過程中,與舊過程有關的參與者就可以省略,與動詞相關的語氣、情態、時間、所處等因素也常常省去,由動態轉為靜態,給人不可爭辯的客觀印象,這樣更有利于表達客觀真理和客觀事實。例如:(2a)Itisessentialthatwetakethesepre-cautionsifourcrewsaretobesafe.(一致式)(2b)Theseprecau-tionsareessentialtothesafetyofourcrews.(隱喻式)在此例中,隱喻將a句原有的三個過程轉化為b句的一個過程,并把其中主觀性很強的人稱代詞we省掉,加強了該句的客觀性,令人更加信服。隨著過程的轉換,過程中的參與者、環境等功能角色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隨著功能角色的變化,它們在詞匯語法層的體現形式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科技英語在詞匯語法層最常見的隱喻化是“名詞化(nominalization)”。名詞化不僅出現在科技語篇的正文中,而且在標題和摘要中均有所體現。名詞化隱喻指用名詞或名詞詞組代替原來表示動作的動詞、動詞詞組或表示特性的形容詞、形容詞詞組,從而實現語法范疇或形式之間的轉換。Halliday(1994)認為通過這種方法,在一致式中作為過程的動詞和作為特征的形容詞被隱喻轉換為名詞;它們的作用不再是在小句中充當過程或屬性,而是以名詞詞組的形式表達“事物性”。科技英語借助抽象思維的邏輯性和概念性傳達客觀的知識和信息,這就要求它的語言表達形式簡練、準確和濃縮,這些都導致科技語篇中名詞化的大量存在。除此之外,名詞化使得主位的選擇更加多樣化。名詞化在小句信息結構中充當主位,調整了原有的信息結構分布,起到了強調的作用。另外,原本在一致式中的一個過程,在隱喻式中通過名詞化轉變成一個小句的語義起始點,從而成為一種十分有效的銜接手段。例如:(3a)Ifweaddorremoveheat,thestateofmattermaychange.(一致式)(3b)Theadditionorremoveofheatmaychangethestateofmatter.(隱喻式)在以上的例句中,隨著一致式a轉化為隱喻式b,概念功能詞匯語法層中表達經驗意義的具有代表性的嵌入句(embeddedclause)轉移投射到了名詞形式的語法域,跨越到了名詞范疇,充當了b中的主位。
2.人際隱喻語言的人際功能
即表達說話人的身份、地位、態度、動機和他對事物的推斷、判斷和評價,主要通過語氣系統和情態系統體現出來。系統功能語言學認為人際意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情態,即說話人對自己講的命題的成功性和有效性作出判斷。比如:在提議中表達個人意愿,或在命令中要求對方承擔義務。說話人傳達的不僅是他對消息可靠度的看法,還包括他對聽話人的態度。情態系統正是實現人際意義這一部分內容的重要手段。Halliday(1994)將情態定義為位于“是”和“否”之間的意義范圍,即位于肯定歸一度(polarity)和否定歸一度之間的中間地帶所構建的語義空間。把情態系統劃分為情態(modalization)和意態(modulation)兩部分,其中情態是說話人對某一話語命題的可能性(probability)和經常性(usuali-ty)做出的判斷;而意態是說話人對某一話語命題涵蓋的義務(obligation)和意愿(inclination)作出的判斷。情態意義大都是由情態動詞和情態副詞,以及謂語的延伸部分表達的,情態動詞的意義可以隱喻為其他的語法形式。例如:(4a)Henrymightknowit.(一致式)(4b)IthinkHenryknowsit.(隱喻式)此外,情態具有高/中/低三種量值,表示歸一度之間的不同程度,如:must,should,could,might,itisprobable,itispossi-ble,等等。作者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選擇使用不同量值的情態,以此決定他對科技知識真實性的確定程度(為了避免武斷,有時需要從假定、猜測、建議甚至懷疑的角度出發進行闡述,以使表達更為客觀,不會產生誤導),以及他對聽話人的態度。情態系統中的意態意義表示義務和傾向性,可以用情態動詞must,should,will,may表現,隱喻式的表達則可采用如:berequired/supposed/allowedtodo等,或bedetermined/willingtodo等,或bekeenondoing等;還可以隱喻化為beobligedtodo等句型。科技英語著重要求內容的客觀性,因此情態系統的語法隱喻在科技語篇中十分常見。
3.語篇隱喻語篇
功能是語言所具有的創造語篇,使其與語境—交際語境及前文相關聯的功能(Halliday,2001),具體表現為主位結構、信息結構,表示句子中的銜接和連貫。科技英語中的語篇隱喻主要體現在名詞化的語篇銜接功能上。名詞化隱喻在英語語篇中的銜接功能是通過建立“主位—述位”銜接而實現的,名詞化不僅有利于語言表達的簡練、信息的濃縮,反映科技內容的嚴肅性和客觀性,還在科技英語語篇的構建中起到重要的銜接和連貫作用。例如:Becauseheavierisotopestendtobeleftbehindwhenwaterevaporatesfromtheoceansurfaces,theremainingoceanwaterbecomesprogressivelyenrichedinoxygen.Thedegreeofenrichmentcanbedeterminedbyanalyzingoceansedimentsoftheperiod.該句中的“enriched”被名詞化為“enrich-ment”后充當后一句的主位(thedegreeofenrichment),使前句和后句之間建立起銜接。
三、結語
關鍵詞:傳統法;交際法;教學模式
專科英語的教學目的是指在有限的教學時內,幫助學生打好語言基礎,同時還要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語言實際應用能力,并能進行簡單的口頭和書面交流。教學目的的實現需要借助一定教學方法的實施。近些年來,我國開始風行實際法教學,而忽視強調語法知識的傳統教學法,出現顧此失彼的情況。認為只有將二者進行有機結合,相互取長補短,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一、教學現狀
近幾年,由于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使英語師資緊張,加之現代化教學設備不足和學生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等情況,給英語教學帶來了一定的困難,采用單一、固定的教學法是行不通的。為了研究適合專科英語學習的教學法,對32名學生進行了一次問卷調查(多向選擇),部分問卷內容如下:
1.你學習英語的近期目標是:a.通過各類英語考試;b.提高口語,聽力水平;c.提高閱讀水平;d.提高寫作水平。
2.你學習英語的遠期目標是:a.與外國人交流;b.出國;。.找好工作;d.熟練掌握英語。
3.你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a.個人有強烈的興趣;b.學習方法得當;。.教師的教學質量;d.能持之以恒。
4.喜歡的教學方法:a.教師講解為主;b.學生自學為主,教師加以輔導;c.學生提出問題,教師加以解答;d.師生共同討論。
5.口頭表達困難的主要原因在于:a.詞語貧乏;b.害怕拼錯;c.平時缺乏訓練;d.不夠流利。
調查發現,在第一題中有68%的學生選擇a,說明大部分學生目前仍有較大的考試壓力;在第二題中有89%的學生選擇了d,看來學生們已經普遍認識到了英語學習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在第三題中有85%的學生認為“學好英語的重要因素”是興趣和恒心;在第四題中,b選項占65%,而a選項只占21%,可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引導和輔助的教學模式已得到學生的認可;在第五題中,有70%的學生選擇c項,它提醒教師應盡量為學生創造使用語言的機會。從此次問卷可知,學生已經普遍意識到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性,并努力嘗試各種學習方法,希望通過學習英語,擴大知識面,增加交流與溝通的機會,提高自身競爭能力。如何幫助學生改進英語學習,提高語言技能,還要從教學方法上人手。
二、教學方法
傳統教學法有助于鞏固英語基礎知識,但不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實際語言技能的形成,容易出現“啞巴”英語。因此,近些年我國的外語教學風行培養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交際法教學,逐漸忽略傳統的語法翻譯教學法。事實上,專科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不夠扎實,如果不顧實際地一味追求交際法教學,學生則很難準確理解并進行表達,所謂的交際活動也很難順利進行下去。
下面具體分析一下英語教學法在《實用英語》教材中的應用。根據教材編制,把專科英語課程分為兩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為基礎階段,側重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語言知識和日常交際能力。學生剛人校時英語基礎較差,主要采用傳統教學法來鞏固基礎知識。隨著學習的深入,逐步過渡到交際法教學,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方法進行優化組合,如“語法翻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和“交際法”等方法的綜合應用,而不是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
第二階段為業務英語階段。它是對第一階段學習的提高,培養學生對科技、經貿、管理等方面的閱讀和翻譯能力,加強學生在涉外業務活動中的交際能力。訓練方式以對話樣例和套用練習為主,采用敢說一說得出~說得流利~說得準確一說得得體的步驟,提高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不同的教學階段,不同水平層次的教學對象決定著不同的教學方法。實踐證明,英語教學沒有靈丹妙藥,根本不存在能適用于各種教學環境的固定的教學方法。將傳統教學法和以交際法為代表的新教學法結合起來,才能搞好英語教學。
三、教學模式
在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研究,結合教育心理學,改進專科英語課堂教學模式,以《實用英語》第一冊第十單元“廣告”(Advertising)一課為例。
1.預習檢查:通過聽寫或提問的方式,檢查學生背誦單詞的情況。
2.課文導人:設置一些問題,使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課文內容上。例如:
(1)Whatorledoesadvertisingplayinourlife,
(2)Whathaveyouboughtanythingadvetrised,
(3)Whatbusinessdoyouthinkadvertisingis,
然后教師介紹相關背景知識—廣告的歷史,功能及分類;最后介紹一些英文廣告詞,比如:
(1)ThingsgobetterwithCoca一Cola.
(2)Whenitrains,itpours.-MortonSalt.
(3)Wonderwheertheyelowwent.-Pepsode.
請學生給出相應的中文廣告詞。這些活動可以很快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課堂氣氛熱烈。
3.閱讀訓練: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并劃分文章段落,用英語概括段落大意,然后由老師總結。
4.課文講解:在詞匯方面,主要對efective,ex-pand,erspond等重點詞語進行講解。在語法結構方面,重點復習虛擬語氣和特殊的反意疑問句。在內容講解上,抓住“anintorductiontoad”和
“thehistoryofad”兩條主線,再分別進行細分:
(1)a.Advetrisingispatrofourdailylives;
b.Advetrisingisabigbusiness;
c.Thepurposeanddeifnition.
(2)a.Advetrisingisveryold;
b.Thedevelopmentofadvertising.
5.角色扮演:將學生分為4-6人的小組,組員分別扮演客戶和廣告公司的職員。先由客戶描述產品,然后公司職員為產品做出宣傳計劃并設計廣告詞。請1-3組進行表演。幫助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鍛煉了學生的應變能力。
6.小組討論:將全班按每組5-8人分組。根據中國在“世界廣告大賽”上選送的幾十部廣告作品竟無一獲獎的現象,討論他們的看法。:
7.雙向提問:教師關于課文內容和語言點提出問題,要求學生總結中心思想或復述課文。然后由學生對教學中的不明之處向教師自由提問。
8.布置作業:布置口頭和書面作業。
目前雖然已有國外運營商在自己的長途網上部署ASON網絡,國內還處在論證和實驗階段,但它一定是未來的發展趨勢;相對于骨干網,目前城域傳送網成為發展的一個熱點。隨著北京、上海這兩個超大城市和一些省會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域傳送網所承載的業務量在迅速增加。從下面對城域傳送網現狀和需求分析可以看出,在大的城域網中更加迫切的需要增加ASON網絡中提供的功能。
城域傳送網現狀和特點
目前,城域傳送網已建和在建的網絡在電路層基本上還是以SDH環網為主,多環層疊嵌套,網絡生存性主要依賴SDH的自愈機制,大量的業務轉接由多套ADM設備之間通過ODF/DDF互連來實現,電路調配由人工完成,部分地區引入DXO用于通道調度與保護,但利用率不高。另一方面,隨著網絡和業務的不斷發展,城域傳送網相對與骨于傳送網又有著自己的特點和需求:
業務種類繁多,交叉粒度從64K到2.5G,對保護需求多樣,不同業務對資費敏感度差異較大。
電路調度頻繁,電路層的拓撲頻繁更新,電路持續時間按月計算,甚至按天計算,電路建立和拆除操作頻繁。
網絡資源有限,對成本敏感,光纖擴容比較復網絡資源不能隨著業務需求的增長而快速增加,城域匯聚和疏導能力有限,造成一定瓶頸。
開通時限緊急,現在很多客戶都要求市內業務開通時間在1天以內,隨著運營商之間激烈競爭,開通時限會越來越短。
技術多樣性,現在發展的主要技術有MsTP、RPR、城域Ethernet、CWDM等,每種技術都有其應用空V、司。
業務競爭激烈,城域范圍內各個運營商都在積極的新建或補建自己的傳輸網絡,降來城域大戰不可避免。
針對上述情況,現有的網絡結構和控制方式已經不能適應業務發展的需要了,必須考慮新的網絡結構和技術。ASON網絡靈活智能的特性恰能滿足現在城域網發展的需求,所以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的城域范圍內尤其是核心層部署智能光網絡將能更有效的發揮ASON網絡的特點,并有可能先于ASON在長途網絡中的應用。
智能光網絡的特點和優勢
智能光網絡(ASON)是指在選路和信令控制之下完成自動交換功能的新一代的智能光網絡,也可以看作是一種具備標準化智能的光傳送網。在傳統的傳送網中引入動態交換的概念不僅是幾十年來傳送網概念的重大歷史性突破,也是傳送網技術的一次重要突破。
同傳統的傳輸網絡比較,智能光網絡的網絡結構將由環網為主轉變為網狀網為主,附以部分環網和鏈路,同時網絡的節點具有智能性。由此,產生了相對于環網的、網狀網所特有的許多優勢。
1)網狀網結構
現在大城市、超大城市等地域跨度很大,各個區都有網絡互聯的要求,城域傳送網節點眾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對網絡帶寬的需求也將迅速增加,現在的多環嵌套、多環重疊的網絡不能適應未來的需要,網狀網結構是城域核心網絡發展的必然趨勢。
相對于環網來說,網狀網結構可為業務提供多種保護和恢復方式(如1+1、1:1保護、動態恢復、無保護等),網絡生存性高,所需的備用容量較低,網絡資源利用率較高;網狀網的擴展性較強,僅需增加新的節點和鏈路即可,不需要全網配合,便于升級和維護;易于實現端到端的電路調度和保護,可快速提供各種業務,適合于業務量較大且分布又比較均勻的地區;可以分區域、分步驟的向智能光網絡演進,充分發揮智能光網絡的優勢。
2)智能化節點
智能光網絡的重要標志是實現了網絡的分布智能,即網元的智能化,具體體現為通過網元實現網絡拓撲的自動發現、路由計算、鏈路自動配置、路徑的管理和控制、業務的保護和恢復等,許多原來需要人工參與的工作由網絡本身即可自動完成。
智能光網絡結構將使網絡出現三個平面:數據傳送面、管理面和控制面,最終實現由業務層提出帶寬需求,通過標準的控制面來使傳送層提供動態自動的路由,控制面可以通過信令UNI/NNI接口的方式或通過管理系統接口的方式來實現,而網絡管理平面將仍然對全網進行管理。智能光網絡的標準控制面協議可以實現在多廠商環境下業務的連接、呼叫控制甚至快速恢復,為解決多廠商互聯問題和實現快速提供業務鋪平道路。目前ASON體系結構中物理層網絡是考慮了SDH和OTN兩種情況,城域網的主要傳輸網絡還是SDH網絡,WDM只作為點到點的傳輸鏈路,所以城域網引入ASON主要需要解決的是如何在SDH的網絡上增加控制平面,將,AgON的功能和現在城域網中流行的幾種技術相結合。
大的城域傳送網一般分為核心層、匯聚層和接入層三層結構,核心層提供城域骨干節點之間的連接,其業務具有網狀均勻分布、業務顆粒大的特點,最適合ASON技術的應用。例如超大城市核心層面某些節點的需求高達數十個100b/s,利用具有ASON控制平面的DXO或O-E-O方式的光交叉機可以在骨干傳輸節點建立全網狀光纖連接或虛擬波長連接,解決核心網絡的快速通道配置和網絡生存性。為支持數據業務,核心層的ASON設備要求提供數據透傳功能,提供多業務的承載。
匯聚層負責將本地交換局連接到骨干節點,以多業務顆粒匯聚、傳送、調度和處理為核心。由于電路調度頻繁,資源需求變化大,采用ASON技術也是非常適合。目前匯聚層多采用MSTP設備,具有以太網L2交換和匯聚功能,所以增加ASON控制平面需要考慮和M8TP技術的結合,作為過渡方案也可以采用智能的模式,將匯聚層和核心層統一管理,實現端到端的快速配置和網絡生存性。
接入層主要負責端局業務的接入,以細顆粒傳送、調度和多業務處理為核心、對智能控制功能的要求可以視需求和成本而定。
另外,如果城域采用WDM技術,并且在匯聚層組成OADM環網,對ASON的應用將更加有利。
ASON和MSTP的結合
AS0N和MSTP都是近幾年新發展的技術,在城域網中應用ASON技術也是一個較新的話題,將兩者的結合更是一種創新,所以目前此類設備還不太成熟。目前,雖然已有廠家提出其MSTP設備是具有ASON功能,但基本上對于數據業務的處理還是放在業務板卡上,AS0N的功能體現在網絡側節點之間。但從ASON技術應用在城域網的目標來看,是要解決業務的快速配置和帶寬的有效利用,如果將MSTP的多業務功能和ASON的節點智能性結合在一起,是一種最佳的選擇。
AS0N和MSTP的結合需要考慮的問題包括兩者在連接建立、業務顆粒、保護恢復、電路等級等方面的關聯:
一連接關聯:ASON的連接管理和MSTP虛級聯、LCAS等技術的配合等;
一業務顆粒:業務請求除在UN11.0中考慮的SDHVC-3或更高的連接外,還應考慮VC-12或者更多顆粒度的連接等;
一保護恢復:ASON的保護恢復策略和SDH網絡兼容MSTP設備數據層的保護和底層傳輸電路保護的聯合;
一電路等級:城域ASON網絡的電路級別和給客戶提供的端到端的電路級別的對應關系等。
ASON和MSTP的融合有兩種方式:(1)AS0N設備中增加數據處理功能;(2)MSTP設備中增加控制平面。事實上,國外運營商現在已經有了將兩者成功運用的案例。OIF在UNl2.0的技術要求中也提出了若干支持以太網業務的要求,并成功的進行了互通測試,例如2004的OIF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的基于6FP/VGAT/LCAS的以太網業務互通測試,和2005年即將進行的以太網業務測試等。
通過以上方式,AS0N城域網將真正實現數據和傳輸的融合,最先實現的可能是在MSTP設備內部數據業務和底層傳輸的接口之間實現ASON技術中UNl部分功能等,即在設備內部實現按照數據帶寬需求自動建立交換連接。雖然UNI的最初提出是希望由路由器直接發起建立連接的請求,但從非所問目前來看此種應用還有待時日,但如果能在MSTP設備內部實現該功能,將向該目標前進了重要一步,這也是AS0N和MSTP結合的真正意義所在。
任務教學法指通過任務運用語言,學習語言。其目的是為用而學(learningforusing),在運用中學(learnbyusing),學以致用(learnthenusing)。教師在課堂上根據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用英語完成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充分聯想到本學習對未來工作、學習和生活的價值。JaneWilli(1996)的任務型學習過程分為三個階段:前期任務(pre-task):教師引入任務,介紹主題;任務循環(taskcycle):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學習、運用和習得語言;語言聚焦(languagefocus):學生報告任務完成后,由教師提供反饋信息和評論,鞏固前階段的學習效果。傳統的商務英語教學,強調學生的商務知識閱讀和專業詞匯的積累,而學生在實際的語言應用中卻顯得手足無措,更不用說自如的用所學的商務知識去解決問題,完成商務活動。由教育部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明確指出,“課堂是學生語言實踐的重要場所。課堂教學不僅要擴大學生的語言知識,更要加強和提高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
2.案例教學法
案例教學法是教師通過文本或視頻的方式介紹案例內容,并告訴學生學習內容及計劃。學生按小組協作分工,通過各種途徑(書籍、網絡、請教老師)獲得解決案例的信息。最后各小組展示解決方案,全班討論得出解決案例的最終方案。案例教學法的目的是使學生能夠分析問題,收集和評估信息,分析事實,提出多元化解決方案,做出決定及展示結果。基于商務英語教學內容注重實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案例教學法適用于商務英語的教學。教師需事先準備好案例的背景知識以及設計問題供學生討論和思考。例如,教師可就營銷學中的SWOT分析法設計一個案例,如對九州通醫藥物流集團STOW分析。案例簡述如下:
(1)優勢分析:九州通所處地理位置優越;與數千家公司保持良好合作;物流、信息技術處于國內一流、國際領先的地位。
(2)劣勢分析:資金相對短缺,并購資金的投入無法與實力雄厚的國企抗衡;不具備國資背景,在公立醫院面前至今仍無法取得話語權。
(3)威脅:市場要淘汰一批資金短缺的企業;外來并購的威脅。要求學生分析:九州通醫藥物流集團的營銷機會與環境威脅,并提出企業面對營銷機會和環境威脅采取的對策。該案例教學的流程大致如下:指導學生充分閱讀案例,共同討論SWOT,根據SWOT分析行動計劃,每組派出代表闡述方案,教師總結、補充和完善結論,給出形成性評價。
3.比較教學法
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比較是一切理解和思維的基礎。”在教學中正確運用比較法,可以幫助學生將新舊知識、不同事物的關系重新組織、融會貫通,還能培養學生的興趣,活躍學生的思維,營造愉快的課堂氛圍。在商務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對詞匯、術語、句子、文體等進行語義的比對,從而領悟更深刻的學習規律。以外貿函電中的詞匯為例。首先要告知學生,同一單詞在基礎英語和外貿函電中常用的含義不同。“Enquiry”一詞在基礎英語教學中的常用詞義為:詢問,調查,查詢,問訊處。而在函電中,該詞義為“詢價、詢盤”。例如:貴方詢價將立即得到處理。Yourenquirywillbedealwithimmediately.再如“Order”一詞,常用詞義為:次序,規則,命令;函電中意為“定貨(單)”。“水平level”在商業英語中引申為價格,如Wecannotclosebusinessatyourlevel.我們不能按你方價格達成交易。“atone’slevel”為“按某人的價格”之意。再者,商務英語行文用語精確、嚴謹,在用詞方面力爭精確無誤。通用英語中的詞匯know,tax,buy,explain對應在外貿函電中則用learn,tariff,purchase,indicate。例如:請報實盤并說明最早交貨期。Pleasemakeusafirmoffer,indicatingtheearliestdeliverydate.句中的“說明”一詞我們不翻譯為“explain”,而是選擇更加正式和書面化的“indicate”。有比較才有鑒別和體會。通過對比教學法,有利于學生系統學習具有鮮明的語言特征的商務英語詞匯,將生詞與已知詞匯相關聯,實現對生詞的記憶和掌握;也有利于加深學生對基本商務知識的理解,充分發揮想象力,達到學習的最佳效果。
4結語
1培養良好學習習慣,提升主動學習意識
高中英語學習習慣養成主要從宏觀層面加強引導,從課前、課中、課后等三個方面具體加以落實。宏觀上幫助學生養成制定學習目標與學習計劃的習慣。高中英語學習內容多、任務重,但系統性很強。教師要指導學生從宏觀層面把握英語學習,明確英語學習目標,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只有了解了高中英語學習目標,才能明確英語學習方向;只有制定科學的學習計劃,學生才能在階段學習目標與任務引領下,積極主動地參與英語學習,提升學習效率。課前養成預習的習慣。課前學法指導主要是預習方法指導,學生如何在眾多的英語知識中進行有效的預習,掌握預習方法非常重要。預習指導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按照教師的要求與布置的任務進行預習。不少教師在布置英語預習作業時,往往有明確的任務,這些任務設計體現了教師對教學內容、教學重難點的把握,學生遵循教師的預習任務展開預習往往效率很高,容易把握住預習重難點;詞匯積累,在預習過程中要指導學生自覺地完成詞匯積累,且聯系已有詞匯積累進行整合,達到“溫故知新”的效果;信息提取與整合。在預習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把握學習內容包含的主要信息,并且進行信息整合;質疑,指導學生對于預習過程中的疑難點做一些標記,以提升課堂聽講的針對性。課堂養成認真學習的習慣。課堂是提升學生學習效率的主陣地,學生只有全身心投人才能切實提升學習效率。認真學習是一個籠統的概念,教師要將之進行細化指導,提出具體的學法要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學習習慣,包括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參與課堂討論、積極發言、記筆記、重難點標記、主動質疑、認真完成課堂作業、課課清等良好習慣,使學生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參與課堂學習。課后復習與積累習慣養成。課后復習是學好高中英語的關一134鍵環節之一,高中英語有許多需要學生記憶與不斷訓練的知識點,如詞匯、語法等,只有養成良好的課后復習習慣,才能有效彌補遺忘帶來的問題,并且通過復習對所學知識及時進行歸納,幫助學生及時吸收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其次,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后作業習慣。良好的作業習慣可以幫助學生鞏固所學的英語知識,查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也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調整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第三,課后積累習慣。學生僅僅通過課堂學習是遠遠不夠的,它要求學生課后進行自主積累,如進行適量的關聯閱讀,提升自身詞匯量與英語閱讀學習靈感等。
2教法滲透學法指導,提升學生英語能力
學法指導只有通過教師的有效引導才能得以實現,它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最有效的學法指導應該與教法有機結合起來,在教法中滲透學法指導,常見的方法有以下幾種:歸納法。歸納法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運用歸納法。高中生由于具備一定的抽象思維能力,思維較嚴密,具備了歸納的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有意識強化某一語言現象,例如現在分詞,在教學中教師使學生反復接觸現在分詞語言現象,促使學生對現在分詞語言現象進行歸納分析,將學法指導無形中融合在教學中,幫助學生提升分析歸納能力,系統地掌握英語現在分詞知識點,輕松地學習英語。比較法。高中英語中存在很多相似的語言點,但又存在較大的區別,給學生的英語學習帶來一定的難度。這一類語言現象需要學生學會比較,只有通過比較才能發現他們的區別,使學生清晰地掌握英語知識點。例如近義詞的用法辨析,像“See”“behold’’“Watch”“look’’“regard’’“view”等,如何加深學生對這一類短語用法的了解,最好的方法是通過比較,將這一系列短語放置在不同的語用情境中,發現它們用法上的相似點以及用法上的區別。實踐法。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語言課程,只有遵循課程特點展開學習才切實有效。因此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開展英語實踐活動,幫助學生強化實踐應用意識。“學語言的目的在于能熟練地應用語言進行日常交際。’,從課堂用語開始,教師自身要用英語實施教學,在課堂中倡導學生運用英語參與課堂討論與交流;引導學生開展英語操練活動,為學生提供實踐的機會,適當地可以開展課堂辯論與競賽活動;課后要充分發揮傳統英語實踐活動形式,如英語演講比賽、英語角等,要發揮學校社團作用,為學生提供展示的平臺,最終幫助學生樹立“用英語”的意識,強化學生英語應用能力。
作者:馬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