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小學數學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小學數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小學數學教案

    第1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并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做事認真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難點:大于、小于號的正確使用。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出示沙灘圖:

    沙灘上有兩只海龜正在爭吵,它們都說自己的年齡大。(出示兩只海龜,背上貼有表示年齡的卡片9和15)問:哪只海龜年齡大?為什么?(貼著15的海龜年齡大,因為15比9大,15是兩位數,9是一位數)

    這時沙灘上又爬上來一只51歲的海龜,它和15歲的海龜比,哪只海龜年齡大?為什么?(51歲的海龜年齡大,因為51比15大,先比十位上的數,51十位上是5,15十位上是1)

    這時海灘上又爬上一只58歲的海龜,和51歲的海龜比,誰的年齡大?為什么?(58大于51,十位上的數相同,再比個位上的數,58的個位上的數是8,51個位上的數是1)

    師說:我們比較海龜的年齡,其實就是在比較數的大小。(板書課題:比較數的大小)我們已經學過比較百以內的數的大小,先看數的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先看十位上的數,十位上大的數,這個數就大,如果十位上的數也相同,再比個位上的數,個位上大的數,這個數就大,如果個位上的數也相同,說明這兩個數同樣大。

    下面我們再比較幾個數:

    6156454710098

    師說:我們填好大于、小于號后,可以用一句順口溜來檢查符號寫得對不對。“大口對大數,小尖對小數。”下面我們就用以前學的這些知識,來學習比較萬以內的數,看誰學得快,學得好。

    (二)學習新課

    1.根據下面各數的位數分類

    出示:1230,965,395,1689,2001,470。

    師問:這些數很大,誰能讀讀這些數?你們能根據百以內數比較大小的知識推測出三位數與四位數比,哪個大?為什么?(四位數大,因為四位數最高位是千位;三位數最高位是百位,不夠一千)

    下面我們比較一下這些數:

    小結:位數不同的數比大小,位數多的數大,位數少的數小。

    2.在位數相同的情況下比較數的大小

    (1)比較5640和8790的大小

    師問:這兩個數都是四位數,怎么比呢?(先比它們的最高位,5個千比8個千小)

    小結:如果兩個數的位數同樣多,先從最高位比起。

    練一練:

    9653953954701230168916892001

    (2)哪輛車載的汽水多?38643529

    師問:3864和3529都是四位數,最高位也相同,該怎么比?(再比百位上的數)3.小結

    師說: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先看位數,位數多的數就大,如果位數相同的數比大小,從最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如果最高位上的數相同,就比下一位,一位一位往后比。(三)鞏固反饋

    1.在下面的里填上大于號或小于號

    398402394052301020999

    2.按照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下面各數

    (1)941,893,1001,914

    (2)3005,3050,3500,3049

    3.找出下面各數中最大數、最小數

    463,9528,4000,2089,9030,8006。

    最大數:________最小數:________

    4.寫出相鄰數

    5.在下面每個數的后面接著寫出5個數

    196,798,2999,1187。

    6.由2,9,0,5組成的最大四位數是(),最小四位數是()。

    7.填表

    8.在里填上適當的數

    45<453362>79710>71

    86<86152>5261000>99

    9.思考題

    56-7×2=7×()

    12-8>12-()

    40÷5>()+4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在數數、讀寫數的基礎上進行的。這里進一步使學生更清楚地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并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第2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內容:

    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小學數學教科書一年級上冊第91-92頁。

    教學目的:

    1.認識鐘表的組成部分,知道時針、分針及鐘面的數字。

    2.結合生活經驗學會看整時,并知道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

    3.建立初步的時間觀念,從小養成珍惜時間和合理安排時間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具、學具準備:

    實物鐘、學具鐘、實物展示平臺及相關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1.創設情境

    ⑴展示課件:在一個美麗鄉村的清晨,太陽從東方冉冉升起,配有鬧鐘“嘀嗒”聲。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鬧鐘聲)誰家的鐘聲這么響?

    ⑵課件出示主題圖:

    ①小明正在干什么?(起床)

    ②誰能告訴大家小明是什么時候起床的?(7點、7時)

    ③你是怎么知道的呢?(看墻上的掛鐘、床頭柜上的電子鐘)

    2.揭示課題: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鐘表”。

    (板書課題:認識鐘表)

    [評析:運用多媒體課件演示,借助學生喜聞樂見的動畫形象,以兒童熟知的生活場景為導入,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征,又創設了教學情境,使學生學習情趣高漲。拉近了數學課堂與現實生活的距離,激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探究新知

    1.認識鐘面

    ①觀察鐘面

    學生拿出實物鐘,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活動。通過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看鐘面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認識鐘面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

    a.都有兩根指針,又長又細的是分針,又短又粗的是時針。

    b.都有從1到12共12個數。

    c.12個數把鐘面分成了12個相等的大格。

    [評析:提供豐富的感性材料,放手讓學生比一比、撥一撥、說一說,既滿足了學生的表現欲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索、小組合作的意識,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

    2.認識整時

    ⑴嘗試撥鐘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天中你最喜歡哪個時刻,撥在帶來的小鐘上,說說你為什么最喜歡這個時刻,講給你們小組的同學聽。

    學生分組操作后,各組選派代表展示所撥時刻。(有撥整時的;有撥半時的;有撥大約幾時的。)

    ⑵小組討論

    師:請同學們按照分針和時針的位置,把這些時間分分類。

    先分小組進行討論,然后全班交流。說說為什么這樣分,從中選取整時的鐘面進行教學。

    ⑶比較歸納

    ①師:觀察這些時間,你有什么發現?

    a.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

    b.平時我們所說的“幾點”是口頭語,正確的書面用語是“幾時”。板書學生所說時刻,并說明這是整時的一種表示方法。(11時、8時、9時、6時)

    ②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方法

    a.師指著其中一個顯示11時的鐘面,問:11時在電子表上是怎樣顯示的?(板書:11∶00)

    b.師:像這樣的表示形式,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電話、手機、電視、電腦等)

    c.師:這是整時的第二種表示法,叫電子表示法。

    d.師:你能用電子表示法寫出剩下的時刻嗎?(8∶009∶006∶00)

    [評析: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自由撥鐘面上表示的時刻,然后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認識整時的方法和整時的兩種表示方法,體現了教學方法的開放性,設計新穎。另外,通過設計“像這樣的表示形式,你們還在哪些地方見過?”,把學習內容與學生的已有經驗聯系起來,使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同時,并在思維、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得到進步與發展。]

    3.應用

    師:小明聽到這里這么熱鬧,也趕來了。他還帶來了自己的作息時間表,請大家提意見呢!

    a.課件展示教材第92頁“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時間表,先讓學生說說圖意,再用兩種書寫方法將“小明的一天”的作息時間表補充完整。

    (7時起床,8時上學,10時做操,12時吃午飯,下午6時看動畫片,晚上9時睡覺。)

    b.展示學生作品,評一評,看誰寫得好。

    c.討論:小明一天的活動安排得合理嗎?你想對小明說什么?(小明晚上9時睡覺太晚了,最好是晚上8時睡覺。)

    d.課件顯示“上午8時小明上學”和“晚上8時小明睡覺”兩幅圖。

    師:看了這兩幅圖,你有什么問題?

    (一天包括白天和晚上。時針一天要轉兩圈,一圈表示白天的時間,一圈表示晚上的時間。)

    [評析:學生對于“早睡早起”、“看電視”、“睡懶覺”等情節都有切身體會,通過“你想對小明說什么?”這一環節,引導學生對小明一天的時間安排進行認識與評價,既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又把對珍惜時間和養成良好作息習慣的教育融入學習活動之中。利用小明的作息時間情境圖,呈現“現實沖突”──為什么一天中有兩個8時?讓學生“議一議”,生動形象,富有童趣。]

    三、綜合應用

    1.請你設計一份星期天的活動安排表。在括號里寫時刻,在____上寫活動內容,比一比,看看誰的安排合理。

    上午(∶)__________

    (∶)__________

    下午(∶)__________

    (∶)__________

    [NextPage]

    2.幫小熊修鐘。

    (1)師:小熊看到小朋友們這么能干,想起家里的鐘有一根指針掉了,想請你們幫它添上,你們能幫它添上嗎?

    課件顯示鐘面,鐘面上只有一根長針指著12,師:時間是4時,缺少什么?該怎樣畫?

    學生回答后,媒體演示:在鐘面上畫時針,時針指著4。

    (2)師:小熊還想考一考大家呢!

    小熊:再過一小時是幾時?(5時)

    小熊:猜一猜,走這一小時,分針和時針轉動的方向一樣嗎?它們走的路一樣多嗎?

    課件演示:分針轉一圈,時針走一格。

    [評析:練習設計突破了“就數學練數學”框子,教師沒有大量出示一些人為設置的鐘面時刻讓學生去認讀,而是創設了“安排星期天的作息時間表”、“幫小熊修鐘”等情境,把對時刻的認識與有趣的情境結合在一起,不僅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更為重要的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受到珍惜時間的教育。]

    四、拓展總結

    師:你覺得這節課你表現得怎樣?你有什么收獲?

    師:如果你是

    設計師,你想設計一個什么樣的鐘面?(留給學生課后思考)

    [評析:本課小結一改“你學會了什么?”的提問方式,更注重學生的情感體驗、自我感悟、自我評價和個性發展。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帶著新的問題走出課堂,這是課的延伸,讓人感覺課雖結束,可意猶存。]

    [總評:這堂課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的理念。教學的各個環節注意做到情感化、生活化、趣味化和開放化,積極關注學生的認知背景和生活經驗,以“促進學生的主動發展”為目標,以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為主要學習方式。擺正了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關系。通過看、撥、比、想、說、議、評、畫等數學活動,讓學生主動地去思考、去探索、去應用。既注重了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又有效地進行了珍惜時間和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整堂課關注學生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反思

    在“認識鐘表”這堂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學得主動,課堂氣氛熱烈,知識獲得與情感體驗同步進行。反思本課的教學,我有以下幾點認識:

    1.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

    在一年級學生的生活經驗里,已經有了一些鐘表的知識儲備:上學的時間、放學的時間、看動畫城的時間……雖然這些認識是淺顯的、感性的,對于不同的學生來說層次也是不同的,但是仍為學生學習“認識鐘表”提供了經驗基礎。

    為此,課中我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先讓學生在自帶的小鐘上撥出自己喜歡的時刻,再讓學生對所撥的時刻進行分類,再想一想整時是怎樣看出來的?學生通過比較,異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針指著12,時針指著幾就是幾時”的規律。學生依據已有的經驗主動生成了他們自已的數學知識。

    2.創設生動具體的學習情境

    本課以活動為主線,創設了“鄉村的早晨”、“小明的一天”、“撥鐘面”、“制作作息時間表”等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情境。把對時刻的認識與現實有趣的情境結合起來,不僅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積極參與嘗試探究學習活動,而且讓學生在情境中體驗時間,形成時間觀念,并受到珍惜時間、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的教育。實踐表明,學生對數學情境的問題很感興趣,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課堂氣氛活躍,整堂課學生都能保持濃厚的學習熱情。

    3.創造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標準倡導的數學學習方式,這就要求教師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學習的機會,使學生能充分發表自己的見解,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學會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在“認識鐘面”這一環節中,主要通過小組合作的形式,學生拿出實物鐘,先在小組內進行活動:撥一撥、比一比、說一說,然后由小組長向全班同學匯報。學生在合作中分享著互助與競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從實際教學中看出,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學習方式,學生在彼此的交流中,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學習,共同提高。

    4.充分體驗“生活數學”

    第3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能熟練地數出數量是6的人和物體的個數,會讀、會寫數字6.

    (二)初步了解6的基數和序數的意義.了解6以內數的順序,會用“>”、“<”比較6以內數的大小.

    (三)掌握6的組成和分解.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6的認識.

    難點:掌握6的組成和分解.

    課前準備

    (一)教具:主題圖、直尺圖、點子圖和一束紙花.

    (二)學具:小棒、小方塊和數字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看圖寫數:

    2.填空:

    3.看卡片口答:

    (二)學習新課

    導入新課:

    老師指板書問:1~5的5個數誰最大?

    比5少1的數是幾?(是4)

    比5多1的數是幾?(是6)

    師說:你們說得對,比5多1的數是6,今天我們就來學習6的認識.(板書課題)

    1.學習認數6.

    (1)出示主題圖: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然后回答問題:

    圖上畫的是什么?(同學們在做值日)

    數一數:有幾位老師?幾個同學?一共有幾個人做值日?(6人)

    再數一數:圖上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

    小結剛才我們數出圖上有6個人做值日,還數出圖上有6張桌子、6把椅子.這圖里的人和物的數量都是6,可以用6來表示.

    板書:6

    (2)撥珠數數:

    指名學生上前撥珠:先撥出5個,再撥出1個.回答一共是幾個?

    師問:5添上1是幾?(5添上1是6)

    數一數:教室里面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每排有6張桌子、6把椅子、每扇窗戶上有6塊玻璃……)

    (3)擺一擺:

    每人拿出5根小棒擺在課桌上,再添上1根,一共是幾根?

    自己小聲地從1數到6,再從6數到1.

    師問:你們誰能用這6根小棒擺一個圖形?

    指名一人到前面擺,其他人在自己的課桌上擺.

    師問:你們擺的是什么樣的圖形?(6邊形)

    用幾根小棒擺成的?(6根)你們還可以擺出別的圖形嗎?(自由擺)老師行間巡視,隨時表揚擺得好的.

    2.教學6以內數的順序.

    (1)出示直尺圖:

    讓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小直尺:

    師問:請同學們在尺子上找一找6排在什么地方?(6排在5的后面)

    你們數一數,從0數到5,看看尺子上有幾小段?(5,小段)

    5個小段再加上一個是幾個小段?(6個)

    齊讀:看自己尺子從0讀到6,再從6讀到0.看老師放大直尺讀,從1讀到6,再從6讀到1.

    師問:比5少1的數是幾?比5多1的數是幾?和5相鄰的兩個數是幾和幾?

    3.比較數的大小:

    (1)出示點子圖(一).

    師問:

    ①左邊幾個圓?右邊幾個圓?它們的下面應寫幾?

    板書:5,6.

    ②這兩個數比較,誰多?誰少?

    ③5和6之間應填什么符號?板書:“<”

    讀作:5小于6,表示:5比6小.(2)出示點子圖(二).

    師問:這是哪兩個數比大小?(6和5比大小)6和5之間應填什么符號?(學生在課本上填出“>”.老師板書:6>5)

    指名讀、指名說表示什么.

    4.學習6的組成和分解:

    請同學們拿出6個小方塊,把這6個小方塊分成兩堆,看看可以分成幾和幾.

    要求學生邊思考、邊操作、邊說“6可以分成幾和幾”.分完后師生共同整理6的組成:

    老師引導學生觀察,你們看到這一組能聯想出另一種分法嗎?(還可以分成1和5)看到呢?(還可以分成2和4)

    看卡片說6的組成.5.區分基數和序數:

    (1)看圖回答問題:(看書上28頁蝌蚪圖)

    ①圖上畫有幾個瓶子(6個)

    ②每個瓶子里裝的是什么?(小蝌蚪)

    ③找一找,從左數第6瓶里有幾只小蝌蚪?(5只)

    ④再找一找,有6只蝌蚪的是第幾瓶?(第4瓶)

    學生回答后,在書上填數.

    (2)做游戲:

    老師請第2組前6個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們做得對不對?

    再請第3組第6個小朋友起立.大家看他做得對不對?

    6.指導書寫數字6:

    老師邊范寫邊說:“6”是一筆寫成,下邊是個圓.起筆在上線中間靠右一點、往左稍彎、斜下過中線從左向右畫半圓.

    老師領著學生在書上練習格中描寫2~3個6.然后自己獨立寫6.

    小結今天我們又學會了“6”這個數,會比較6以內數的大小、記住了6的組成和分解.希望同學們回到家里再看一看、數一數哪些東西的數量是6個6個的.

    (三)鞏固反饋

    1.請同學們給這6只小兔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排隊:指名一人上前排隊.

    2.猜一猜:

    師說:我手里有6朵花,分兩只手拿、我先拿出3朵,(另外3朵藏在背后)請同學們猜一猜,我背后有幾朵花?你是怎么猜出來的?再猜,我先拿出2朵,猜一猜我背后有幾朵?你是怎么猜出來的?

    3.找朋友:

    老師出示卡片數和學生舉出的卡片數合起來是6.

    4.口答: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6的認識是在學生已經學習1~5的認識基礎上進行的.教材內容和教學方法對學生來說并不陌生.所以在教法上要有所創新,要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這節課采用遷移法、以舊引新.通過看圖思考、動手操作等方式完成新課任務.

    第4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初步知道加法的意義,能夠熟練地口算3以內的加法.

    (二)認識“+”號、“=”號,會讀加法算式.

    (三)初步滲透應用題的基本結構.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

    難點:會用數的組成,正確計算3以內的加法.

    課前準備

    (一)教具:計數器、氣球圖、游戲圖、小貓圖.

    (二)學具:小圓片、小鹿卡片各3個.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撥珠說數的組成.(老師撥珠學生說)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指名回答:左邊幾個?右邊幾個?一共幾個?

    2.出示小黑板,說數的組成.

    學生說,老師板書.

    (二)學習新課

    通過直觀演示,引入新課:

    師說:請同學們從鉛筆盒里拿出1支鉛筆放在桌子的左邊,再拿出1支放在右邊.現在請把這2支鉛筆合并在一起,(讓學生做合并的動作)一共是幾支鉛筆?(一共是2支鉛筆)

    師說:對,1和1組成2,一共是2支鉛筆.

    1.教學1+1=2

    (1)出示:小朋友拿氣球圖(一).

    引導學生看圖后回答問題:

    小朋友左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板書1)

    小朋友右手有幾個氣球?(小朋友右手有1個氣球)(板書1)

    (2)出示圖(二):

    師問:把這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有幾個氣球?(一共有2個氣球)(板書2)

    指名學生敘述圖意:小朋友左手有1個氣球,右手有1個氣球,把兩個氣球合并在一起,一共有2個氣球.

    (3)出現加法算式:

    師說:把左手的1個氣球和右手的1個氣球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就是要把兩個數(指1和1)加起來.用加法算式表示:

    先寫1(指板書1),表示左手的1個氣球,再寫1(指板書1),表示右手的1個氣球,求一共是多少個氣球,在兩個數中間寫加號(板書加號).寫加號時,先寫一橫,再寫一豎.1+1得2,最后寫等號和2.板書:

    師說:這個加法算式讀作:1加1等于2.

    指名讀加法算式,齊讀.

    指名說:算式中的兩個1和2各表示什么?

    2.教學2+1=3.

    出示游戲圖.學生觀察后,回答問題:

    這幅圖上畫的是什么?(同學們在做拍手游戲)

    你們看圖思考:原來有幾個小朋友?又來了幾個小朋友?一共是幾個小朋友?

    要求學生把這3個問題連起來回答.

    先自己小聲練習回答以上3個問題.

    指名回答:原來有2個小朋友,又來了1個小朋友,一共有3個小朋友.(學生邊說,老師邊畫上集合圈)

    師說:要求一共有多少個小朋友,就要把這兩個圈里的小朋友合并在一起,(在三個小朋友的外面畫一個大圓圈)也就是把2和1加起來,算式怎么寫?指名說算式,老師板書:

    2+1=3

    誰能把這個算式讀一讀?

    誰能說說2,1,3在這個算式里各表示什么?3是怎么得來的?(3是2和1合起來的.)

    師說:因為2和1組成3,所以2+1=3.(指名說)

    3.教學1+2=3.

    (1)出示小貓圖.

    引導學生看圖,然后用三句話敘述圖意:(原來有幾只小貓?又跑來幾只?一共有幾只小貓?)

    先自己小聲練習說,再兩人一組互相說,最后指名2~4人說圖意.

    師說:原來有1只小貓,又跑來2只,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應該用什么方法計算?誰會列算式?老師板書:

    1+2=3

    師問: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要求一共有幾只小貓,就是把1只和2只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指名讀算式、指名說算式中的1,2,3各表示什么?

    (2)師問:我們不看圖,計算1+2時,怎么想得數?(想1和2組成3,所以1加2等于3)還可以怎么想?(想2加1等于3,1加2也等于3)

    師說:你們說得對,計算加法時,可以利用數的組成來想得數.剛才我們看過的圖都是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求一共是多少,都要用加法計算.計算時,可以根據數的組成想它的得數.

    (三)鞏固反饋

    1.擺一擺,算一算.

    (1)請同學們在桌子的左邊擺1個圓片,右邊擺2個圓片,一共有幾個圓片?用什么方法計算?(加法)為什么?

    請同學們在圓片的下邊用數字卡片擺出加法算式:1+2=3.

    (2)在桌子左邊擺2只小鹿圖片,右邊擺1只,一共有幾只?在小鹿圖片下面擺算式:老師行間巡視,及時指導.

    指名讀算式,說一說為什么用加法計算?(因為這是把2只小鹿和1只小鹿合起來,所以用加法計算.)

    2.看圖說算式:

    3.看算式說得數,說出你是怎樣算的.

    2+1=

    1+1=

    1+2=

    4.做一做:

    做教科書第12頁的第1題時,要求學生先敘述圖意,再填算式.第2題,要求直接填得數.

    小結這節課我們知道了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用加法計算.計算時,可根據數的組成來想得數.今天學的就是“加法的初步認識”,(貼出課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是教學加法的初步認識,是學生學習加法運算的開始,也是應用題的啟蒙.計算雖然簡單,但它在本單元中起著較重要的作用,為以后學好10以內的加法打好基礎.因此要精心設計課堂教學,這節課是這樣設計的:

    一、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在復習準備階段的撥珠說2,3的組成、看卡片口答數的組成都是為新課鋪墊的.

    二、通過實物演示、動手操作、看圖敘述圖意,使學生初步理解加法的意義.在新課前安排了讓學生自己動手擺鉛筆,目的是讓學生對“把兩個數合并在一起”有個感性的認識.最后在鞏固反饋階段,又安排了自己擺一擺,算一算,也是為了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加法的含義.

    三、三個例題在安排上各有側重,例一,是以老師為主導,把概念交待清楚.例二,重點滲透集合思想,使學生初步知道應用題的結構.例三,重點訓練學生在看清圖意的基礎上能用三句話敘述圖意,體現應用題的啟蒙教學開始了.同時,體現了培養學生邏輯思維和口頭表達能力.

    第5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理解除法的意義,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并會在實際中應用.

    (二)使學生自己總結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會應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三)在分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四)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驗算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使學生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并對乘、除法進行驗算是教學重點.理解乘、除法的互逆關系,以及用除法意義說明一些題為什么用除法解答是學習的難點(學生往往語言表述不清).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問題情境

    我們已經做過大量的整數除法計算和應用題的練習,積累了比較豐富的感性認識,這里我們要在原有的知識基礎上,對除法的意義加以概括,使已經獲得的感性認識加以提高.(板書課題:除法的意義)

    口算:

    7×5=9×6=()×4=32

    35÷5=54÷6=32÷()=8

    35÷7=54÷9=()÷4=8

    (二)學習新課,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1.教學除法的意義.

    (1)出示一組題,學生獨立列式解答.

    ①四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四年級有160人,平均分成4個班,每班多少人?

    ③四年級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分成幾個班?

    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

    思考討論:

    (1)觀察,比較上面的3道題,為什么列式和計算方法都不同?

    (由于已知條件和問題進行了調換,因此列式和計算方法不同.第①題是已知每班人數和班數,求總人數,用乘法計算;第②、③兩題都是已知總人數和分成的班數(每班的人數),求每班的人數(分成的班數),用除法計算.)

    (2)40,4和160在三個題中分別叫做什么數?

    (40和4在第①題中叫做因數,160叫做積,40和4在第②、③題中分別叫做除數和商,160叫做被除數.)(板書)

    (3)第②、③題分別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樣算?

    (第②、③題分別是已知兩個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用除法計算.)

    師繼續啟發:根據上面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的聯系看,除法是一種什么樣的運算呢?

    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概括除法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教師用準確的語言描述除法的定義: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學生閱讀課本結語(73頁).

    引導學生說出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提問:

    在除法中已知的積叫做什么?(被除數)

    已知的因數叫做什么?(除數)

    求出的未知因數叫做什么?(商)

    (2)教學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引導學生觀察第②、③與①的已知條件和問題有什么變化,從而明確:在乘法中是已知的,在除法中是未知的;在乘法中未知的,在除法中變成已知的.也就是乘法是知道兩個因數求積,而除法與此相反,是知道積和其中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所以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

    反饋:做74頁的“做一做”(聯系除法的意義說明怎樣改寫算式和直接寫得數)及練習十五第3,4題.

    (3)關于0和1在除法中的特性.

    啟發同學想:

    ①一個數除以1得什么數?

    自己舉例,如8÷1=8,100÷1=100,…

    得出:一個數除以1,還得原數.

    ②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得什么數?

    學生自己舉例,如0÷5=0,0÷24=0,…為什么?引導學生說出因為一個數和0相乘才得0,所以0除以一個不是0的數商都是0.

    ③0能作除數嗎?為什么?

    引導學生討論:

    以5÷0為例.如果0可能作除數,根據除法的意義,商乘以除數0,一定等于被除數5,即商×0=5.根據“0與任何數相乘都等于0”的規定,商乘以0一定等于0,而不可能等于5.這說明,用0作除數時,商是不存在的.

    如以0÷0為例.根據除法的意義,商乘以除數0一定等于被除數0,就是商×0=0,那么按照無論“什么數與0相乘都得“0”的規定,商可以是任何數,即無論商是什么數,它與除數0相乘一定等于被除數0.這說明用0作除數,商是不固定的.

    由此可知,用0作除數是沒有意義的,所以在除法中0不能作除數.這一點很重要.

    2.教學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及其應用.

    (1)口算:

    ①4×5②320÷8

    20÷4320÷40

    20÷540×8

    (2)引導學生根據上面第①組算式總結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乘法里最基本的數量關系是什么?怎樣求因數?

    從而概括出(并板書):積=因數×因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

    (3)觀察第②組算式,引導學生自己總結出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

    提問:

    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最基本的是什么?怎樣求被除數和除數?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板書:

    商=被除數÷除數

    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4)我們學過這些關系后,可以解決哪些計算問題?

    引導學生說出驗算方法后,學生按照書上第75頁的例子自己驗算,并說明應用什么方法驗算的.

    引導學生概括:

    過去我們驗算乘法時,用交換兩個因數的位置,再乘一遍的方法.今天我們根據乘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可以用算出的積除以一個因數,看是不是等于另一個因數.

    應用除法各部分間關系,可以驗算除法.以前學過的用乘法驗算除法,就是應用被除數=商×除數,現在應用“除數=被除數÷商”也可以驗算除法,也就是用除法驗算除法.

    反饋:

    試算第75頁中間的“做一做”,并說出根據.

    (三)鞏固練習

    1.練習十五第1題.(討論、口答)

    2.練習十五第3,4兩題.(做在本上)

    3.引導學生總結.

    總結性提問:

    (1)你今天學習了什么?

    (2)除法的意義是什么?

    (3)乘、除法中各部分間的關系是什么?

    (4)乘、除法的兩種驗算方法各是什么?

    (5)0能作除數嗎?為什么?

    (四)作業

    練習十五第2,5,6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本節課是在學生學習了乘法的意義以及對除法意義有一定感性認識基礎上,對除法意義加以概括,在已學過的乘、除法各部分間關系的基礎上,加以總結及應用.

    新課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利用3道有聯系的應用題,由學生列出算式,把第②、③題與①題比較.通過討論,明確除法的意義,并在比較已知條件和問題的變化中,理解了除法是乘法的逆運算.還提出了在除法中應注意0和1的問題.

    第二部分,通過兩組口算題,引導學生總結出乘、除法各部分間的關系式,并利用這些關系進行乘、除法的驗算.

    本節課的練習采取邊講邊練的形式,對課本上的習題,適當指導,減輕學生課外負擔.

    本課最后通過提問的形式,引導學生抓住本課所學內容的重點進行小結,培養歸納能力.

    板書設計,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除法的意義

    ①四年級有4個班,每班40人,一共有多少人?

    ②④年級有160人,平均分成4個班,每班多少人?

    ③④年級有160人,每40人分一班,可以分成幾班?

    4×5=20320÷8=40

    20÷4=5320÷40=8

    20÷5=440÷8=320

    積=因數×因數商=被除數÷除數

    一個因數=積÷另一個因數除數=被除數÷商

    被除數=商×除數

    已知兩個因數的積和其中的一個因數,求另一個因數的運算,叫做除法.

    一個數除以1,還得原數

    第6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1、使學生通過觀察、猜測、推理等活動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2、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推理能力,提高學生合作交流與創新意識。

    3、培養學生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激發學生感受數學、發現數學的情感。

    教學重點:發現圖形的排列規律。

    教學難點:體會一組圖形重復出現多次就是排列規律。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學具、水彩筆、板書的教具,磁鐵若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認識規律

    1、孩子們,你們看,誰來了?(課件出示:聰聰、明明。學生主動給聰聰明明打招呼。嗨,哈羅。然后聰聰、明明給小朋友打招呼:小朋友們,你們好,我們又見面了,聰聰說:今天,我和明明要帶你們到一個很好玩的地方,猜一猜,是什么地方?師:知道是什么地方嗎?

    2、出示“數學樂園”明明說:瞧,數學樂園可是我和聰聰布置的喲,怎么樣,漂亮嗎?)師:他們的布置不僅漂亮,而且還藏有一些小秘密,找一找,有什么秘密?(停5秒)把你的發現說給小組的同學聽聽。開始吧。(學生分組交流,師指導觀察)

    3、小組匯報:誰來說說你的發現?充分讓學生說,(學生肯定回答較為哆嗦如:是一個…一個…一個…一個…。同時師跟著指主題圖當說到主題時,師:喲,你找到了彩旗排列的規律,你真聰明!你能大聲地再說一遍嗎?(師點課件引導生說出規律。)師補充:說簡單點說是一黃一紅為一組不斷地重復出現,他說得真好,小朋友,把掌聲送給他,送你一個智慧星。再讓其他生說出燈籠、彩花的排列規律。(每說出一個規律課件跟上)

    3、揭示課題:剛才,小朋友找到了不少的規律,這正是我們這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找規律。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4、出示例1中的一組圖:猜一猜,(師做神秘樣)這面旗的后面一個應是什么顏色的旗?(很驚訝)你是怎么知道的?對,說得真好,他是根據一面黃旗,一面紅旗依次不斷地重復排列這個規律知道答案的。

    這個朵花的后面一個應是什么顏色的花?這個燈籠的后面一個是?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你們不但找到了規律,還能應用規律解決問題。好了,我們一起去數學樂園去玩玩吧!

    二、動手實踐,找規律

    (一)教學例1中跳舞圖

    1、師:看一看,迎接我們的是什么呢?(歌舞表演。)

    2、(出示場中小朋友跳舞)仔細觀察,跳舞的同學是按怎樣的規律站隊的?(抽生說并表揚生:你的規律找得好。)(一男一女或一女一男)師:他們是圍成一圈跳舞,如果以男生為開始,就是一男一女,如果以女生為開始,他們站隊的規律就是一女一男。(課件演示)。

    (二)教學例2

    1、聰聰:小朋友,我們去觀看魔術表演吧。師:看魔術去。(魔術師出現)小朋友,歡迎你們來到數學樂園,注意了注意了,魔術表演開始了,1、2、3變!(魔術師吹口氣,變出例2第1圖)

    2、師:魔術師變出了什么呢?它們的排列有什么規律呢?你能按照規律照著擺嗎?試一試,找出規律,用學具擺一擺。(每個問之間稍停一會兒)

    3、抽生上黑板擺。師:來,告訴小朋友,你是按照什么規律擺的?師問:你們也是按照這個規律擺的嗎?還有其它的發現嗎?引導學生說出規律,同時發現魔術師變出的圖形既可以從形狀上找排列規律,還可以從顏色上找排列規律。

    4、師表揚學生:真聰明,繼續加油,魔術還要變。(變成例2第2圖)

    師:魔術師又變出了什么呢?是按什么規律排列的,你能接著擺嗎?試一試。

    5、生上黑板擺。你能說出它們排列的規律嗎?(從形狀、顏色上談)

    師:小朋友擺得真好,不僅能從圖形的形狀上找到了它們的排列規律,還從顏色上找到了排列規律。

    6、好,把學具推上去。出示課件魔術師拋花:魔術師說:呵呵,真是一群聰明的孩子,變!這些鮮花送給你們。師問:你們喜歡嗎?

    (二)教學例3和“做一做”

    1、師:孩子們,數學樂園里有很多游戲,我們去玩玩涂色游戲吧。(出示課件)出示課件:聰聰明明拿著畫板,聰聰說:我能按照這些圖的規律涂色,明明,你會不會?明明:我當然會啦,小朋友,你們會不會呢?

    2、師:那就請孩子們按照規律把沒涂的涂上正確的顏色。翻到書第89頁,開始吧!

    3、展示學生作業,并說出為什么涂這種顏色,讓學生說出規律。問:哪些孩子也涂對了,好,表揚自己。

    4、出示“做一做”第2題:一群小星星和一些正方形跳到舞臺上。其中一顆星說:唉呀,我們怎么都沒涂色呀,一點兒都不好看。小朋友,你們能幫幫我們,給我們涂上有規律的漂亮的顏色嗎?讓我們來當一次小小設計師,給這些圖形設計出有規律的美麗的顏色來。(收2本,逐一展示。可根據實際問:你是怎么涂得又快又好的?)

    課間休息:多么歡快的音樂,孩子們,來,跟老師一起隨著音樂活動活動吧。活動中:師問:會了嗎?自己跳跳。(師生共舞,左拍一下,右拍一下,上左揮一下,右揮一下有規律的音樂和動作。)

    師:孩子們,你們怎么這么快就把老師的動作學會了?讓生說出老師跳舞時動作的規律。

    三、創造規律、表演規律。

    那你們能不能像老師剛才那樣用不同的動作或者聲音有規律地表演嗎?不同的動作或者聲音(請幾生表演,同時請學生說出其表演的規律,來,請小朋友跟你一起做。)

    四、生活中的規律。

    第7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1.通過多媒體創設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學會認識整時。

    2.知道鐘面上有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

    3.幫助學生初步建立時間概念,培養遵守時間的好習慣。

    4.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頁練習十六的第1、2、3題。

    教具、學具準備

    多媒體課件、大鐘面、小鐘面、鐘面頭飾。

    教學設計

    導入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給大家介紹一位新朋友。瞧,他來了!(課件演示,教師描述:天亮了,太陽公公早早就起來了……)

    2.這就是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的新朋友──嘟嘟。

    3.嘟嘟的床頭放著什么呀(課件展示鬧鐘)?

    4.今天我們和嘟嘟一起認識鐘表(教師出示課題,學生讀課題)。

    認識鐘面

    1.做鐘面。

    a.(課件中鬧鐘放大,展示出鐘面)多漂亮的鐘面呀!你們想不想自己動手做一個?

    b.請參照屏幕上鐘面的樣子,四人一組,分組做一個鐘面。比一比,哪一組做得最好看。誰愿意幫老師做一個?(讓一組同學上講臺制作)

    c.(教師出示大鐘面)誰來說一說鐘面上有些什么?

    又短又粗的針叫時針,又細又長的針叫分針。

    還有12個數,我們來數一數。

    數字的旁邊還有什么?再來數一數有多少格?

    (課件中時針、分針、12個數、12個大格分別閃動。)

    2.說鐘面。

    a.四人一組,拿著你們做好的小鬧鐘,互相說一說鐘面上都有些什么。

    b.(教師小結)時針、分針、12個數、12大格,它們組成了一個漂亮的鐘面。

    c.哪一組同學認為你們做的鐘面最漂亮?舉起你們的鐘面給老師欣賞一下。

    認識整時

    1.認識。

    a.嘟嘟的小鬧鐘響了很長時間了,你能說說現在是幾時嗎?你是怎么知道的?

    長長的分針指著幾?

    短短的時針指著幾?

    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7就7時(學生跟著說,教師在黑板上貼7時的鐘面)

    b.7時了,嘟嘟還在睡懶覺,再睡下去,他會遲到的!快告訴他現在幾時了。

    c.(課件演示嘟嘟起床上學,上課遲到,學校教學樓上大鐘是8時。)

    唉!嘟嘟遲到了,他是什么時候到學校的?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d.(課件演示嘟嘟遲到,老師皺眉)嘟嘟因為睡懶覺遲到了,老師批評了他。我們可不能學習嘟嘟,我們要做一個遵守時間的好孩子。

    2.鞏固。

    a.我們已經認識了整時,老師要考考大家。(課件出示10時、6時、2時。)

    b.教師撥鐘,學生說幾時(5時、12時)。

    c.教師說幾時,學生撥鐘(1時、11時)。

    d.學生說幾時,學生撥鐘。

    e.四人一組,說幾時,撥鐘。

    3.總結。

    a.認識了這么多時間,你能說說怎樣認識整時嗎?

    b.教師小結: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幾時。

    4.認識電子鐘

    a.嘟嘟現在改掉了不遵守時間的壞習慣,我們再去嘟嘟家看看,好嗎?

    b.(課件演示早晨,嘟嘟的房間)看,桌子上放著什么?

    你在哪兒見過這樣的鐘?

    c.電子鐘是幾時,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師在黑板上貼7:00)

    d.小結:小圓點后面是兩個零,前面是幾就是幾時。

    e.嘟嘟去哪兒了?(課件演示嘟嘟背著書包上學去)嘟嘟確實改正了缺點,我們也要向他學習,做一個知錯就改的好孩子。

    練習

    1.練習一:找朋友。

    a.嘟嘟想邀請我們小朋友一起去游樂場玩,大家快去瞧瞧吧!(課件演示嘟嘟來到游樂場)

    b.我們在游樂場的大草坪上做一個找朋友的游戲,好不好?(教師發鐘面頭飾,課件演示嘟嘟帶著1時的頭飾。)

    c.頭飾上時間相同的才是好朋友,可千萬不要找錯呀。(教師帶學生唱“找朋友”)

    d.時間相同的小朋友,握握手做個好朋友吧。

    e.問:“1:00”,你的好朋友呢?

    f.同學們真聰明,去海洋館看表演吧。(課件演示海獅頂球)

    2.練:老爺爺出難題。

    a.這兒是游樂場的聰明屋,也有精彩的表演,可是老爺爺不讓嘟嘟進去,他給嘟嘟出了道難題。

    b.(課件演示:過一小時是幾時)請大家舉起小手,用手勢告訴老師。

    3.老爺爺讓我們進去看表演了。(課件演示動物表演:小狗做算術)

    總結

    1.互相說一說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2.我們今天認識了鐘面,知道了分針長長指12,時針指幾就是幾時。

    開放題

    第8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認識人民幣單位:元、角、分,知道它們的十進關系,1元=10角,1角=10分.

    (二)學會兌換人民幣.培養學生用不同單位的人民幣湊成指定的錢數和根據人民幣的票面數出它們所表示的錢數的能力.

    (三)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受到勤儉節約和愛護人民幣的教育.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常見的幾種人民幣,以及人民幣單位間的十進關系,領悟這種十進關系和計數單位間的十進關系相同.

    難點:各種面值人民幣之間的簡單換算.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口答:10個一是()100個一是()10個十是()

    (二)學習新課

    1.揭示課題

    師:同學們到商場買東西,到書店買書,都用什么去買呢?(用錢去買)對了,每個國家的錢都有自己的名稱,你們聽說過哪些貨幣的名稱?(美國的錢叫美元,日本的錢叫日元,英國的錢叫英磅,法國的錢叫法郎,……)我們國家的錢叫什么?(人民幣)今天我們就來認識人民幣(板書課題:認識人民幣)

    2.教學例1

    師:人民幣的單位有元、角、分.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各種分幣.請同學們從自己面前擺放的人民幣中指出1分、2分、5分硬幣擺在桌面上.(學生活動結束后,教師逐個出示1分、2分、5分硬幣讓學生看,并把放大的硬幣示意圖貼在黑板上)

    師:1分、2分、5分幣有硬幣和紙幣兩種,它們的幣值是相同的,用途是一樣的.

    教師指著示意圖提問:你怎么知道哪個是1分的硬幣?(1分的正面有數“1”,數“1”下面有“壹分”字樣,“壹分”周圍有麥穗圖案)

    師:誰說一說2分的硬幣有什么特點?(2分的上面有數“2”,數“2”下面有“貳分”字樣,“貳分”周圍也有麥穗圖案.它比1分硬幣稍大一點)

    師:誰告訴大家5分的硬幣上面有什么特點?(5分上面有數“5”,數“5”下面有“伍分”字樣,“伍分”周圍也有麥穗圖案.它比2分、1分硬幣都大)

    師:剛才我們認識了1分、2分、5分的硬幣,同學們看一看硬幣的背面有什么圖案?(人民幣的背面是國徽圖案)

    師:在國徽上面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這些是人民幣的象征.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每一位公民都要愛護人民幣,你們從小也要養成愛護人民幣的好習慣.

    師:下面請同學們想一想:一個2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讓學生自己擺出學具,兩個1分的)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1分幣?(同上)

    師:一個5分幣可以換幾個2分和幾個1分的呢?有幾種換法?(同桌互相說說,并說出自己不同擺法的思路)

    3.教學例2.

    出示投影片,教師用壹分幣一個一個地數,數出10分來.

    師:10個1分是多少分?(10個1分是10分)

    師:想一想10分可以換學具中的哪一張人民幣?請你悄悄地找出來,老師說一二三,你們一起舉起來,看誰找得對.(學生舉起1角)

    師:誰能說一說你是怎樣找的?(10分可以換1角,1角的人民幣左、右兩個下角都有一個“1”字,面上有“壹角”兩個字)

    師:你真聰明,不但找得快,而且還說出10分可以換1角.那么1角也可以換成10分,1角和10分同樣多,因此我們說:1角等于10分.(板書:1角=10分)

    師:想一想幾個2分幣可以換1角?幾個5分幣可以換1角?(5個2分幣可以換1角,2個5分幣也可以換1角)1角也有紙幣和硬幣兩種.(教師邊說邊板書并貼示意圖)

    4.教學例3.

    師:請同桌的同學一起在學具中找出2角和5角人民幣,互相說說2角和5角的人民幣各有什么特征?(學生活動后,指名說出2角和5角人民幣的特征.教師板書并貼示意圖)

    師:一張2角的人民幣,可以換幾張1角的?(指定一名學生與教師兌換)

    師:一張5角的可以換幾張1角的?誰與我兌換.(指定一名學生與教師兌換)還可以怎樣換呢?(5角換3張1角和一張2角;換2張2角和一張1角的)

    5.教學例4.

    師:請同學們拿出學具中的所有1角的人民幣,一角一角地數,數到10角.(學生動手數出10角)誰來告訴大家可以換一張什么樣的人民幣?為什么?(10角可以換一張壹元的人民幣,因為1元=10角)

    師:請同學們在學具中找出1元的人民幣.(教師同時板書并貼示意圖)10角可以換1元,1元也可以換10角.因此,1元等于10角.(板書:1元=10角)1元也有紙幣和硬幣兩種.

    師:到現在我們認識以分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分、2分、5分三種)以角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哪幾種?(1角、2角、5角三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有幾種?(只有1元的1種)以元為單位的人民幣還有其它紙幣的,以后我們再學習.

    師:請同學們看書:p.38~p.39.并在書上填空.集體訂正后,讓學生口答一元等于多少分?

    師:你們認為人民幣中最小的是多少?(1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如果全國12億人每人節約1分錢,將是1千2百萬元,能夠建成幾十所希望小學.所以我們從小要注意勤儉持家節約用錢.

    (三)鞏固反饋

    1.教科書p.40做一做中的第1題.(出示投影片)

    (1)把1角、2分、1分合起來是()角()分.

    (2)把3張1角、1個5分、2個2分合起來是()角()分.

    2.游戲:教師當售貨員,學生當顧客,教師出示標有價格的商品,讓學生購買.

    一支鉛筆:1角5分一把尺:2角4分

    一只口哨:2角8分一塊手帕:3角6分

    一本書:1元5角8分

    3.搶答題

    1角=()分10分=()角3角=()分

    40分=()角6角=()分50分=()角

    4.教科書p.40做一做中的第3題填在書上.

    5.課堂練習:p.43練習十1~3題.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節課緊扣教學目標,讓學生對人民幣單位元、角、分以及它的十進關系有一個直觀形

    象的初步認識,教學層次清楚,環節緊湊,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為了讓學生參與學習過程,課前應備有足夠的學具,讓學生動腦、動口、動手,調動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和直觀教具的演示,通過看、想、拿、換、說,

    使操作、思維和語言表達緊密結合,讓學生在愉悅的學習氣氛中掌握了1角=10分的進位關

    系.在此基礎上,運用遷移規律,學習了1元=10角,進而得出1元等于100分.并適時地

    歸納、概括出這節課認識的幾種人民幣,使學生對人民幣形成了整體認識.

    練習設計層次分明,形式多樣,新穎有趣,使學生樂學、愛學.

    第9篇:小學數學教案范文

    (一)使學生初步了解比較容易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結構特點,會分析簡單的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會解答加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二)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

    (三)培養學生先認真審題,再列式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和難點

    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提出中間問題,并能正確解答加減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既是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設計

    (一)復習準備

    1.根據條件補充問題

    (1)二(1)班男生20人,女生18人。(學生可能提出二(1)班一共有多少人?還可以提出男生比女生多多少人?或者女生比男生少多少人?)

    (2)汽車上有36人,到站下去8人。(學生可提出車上還剩多少人?)

    2.根據問題和一個已知條件,補充另一個已知條件

    (1)媽媽買來12個蘋果,________。還剩多少個?

    (2)小明拍球50下,________。小明和小剛一共拍了多少下?

    3.做書上的準備題

    商店里有24個皮球,賣出20個,還剩多少個?(學生獨立在課堂練習本上解答,請一名同學上黑板板演)

    4.訂正板演24-20=4(個)答:還剩4個。

    問:說說這道題的已知、求是什么,這道題為什么用減法計算。

    (二)學習新課

    師說:剛才的復習題大家做得很好,老師知道大家對一步應用題的基本結構和數量關系掌握得很好。如果將第1個已知條件“商店里有24個皮球”不直接給出,而告訴你“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你會算嗎?(出示例1),這道題就不能用一步直接算出還剩多少個。我們今天學習兩步計算的應用題。(板書課題)

    1.學習例1

    個?

    (1)讀題

    小聲自由讀一遍,指名讀一遍,齊讀一遍。

    (2)找已知、求

    學生口述,教師在題中標出。

    師問:和復習題比較,哪兒變了?哪兒沒變?(已知條件變了,問題沒變)已知條件變成幾個了?誰能再說一說?教師同時貼出皮球的實物圖。(課本P6圖)

    (3)分析數量關系

    師問: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哪兩個已知條件?(一共有多少個和賣了多少個?)哪個已知沒給?哪個直接給了?那應該先求出什么?(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根據哪兩個已知可以求出商店里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商店里有6個白皮球和18個花皮球)同時板書:

    根據板書,請同學們討論一下,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先算什么?

    通過充分討論,在教師的指導下,請好的同學分析數量關系。(要求還剩多少個,必須知道一共有皮球多少個和賣出多少個,賣出20個已經知道,所以要先求出一共有皮球多少個。根據有白皮球6個和18個花皮球,就可以求出一共有多少個皮球)同時板書:

    ①商店一共有多少個皮球?②還剩多少個?

    6+18=24(個)24-20=4(個)

    答:還剩4個。

    解答后,可追問:6+18=24(個)求出的是什么?24-20=4(個)求出的又是什么?以強化解題思路。2.總結學習方法

    師說:剛才我們一起學會了例1,在學例1時,第一要認真讀題,最少讀3遍,幫助我們理解題意。第二要找出已知、求,認真在題上標出。第三要認真分析數量關系,在此基礎上,最后再正確解答。要想正確解答兩步應用題,這四步一步不能少,而且還離不開認真二字,下面我們做一些練習,看誰做題認真,解答正確。同時板書。

    (1)讀題。(2)找已知、求。(3)分析數量關系。(4)正確解答。

    (三)鞏固反饋

    1.做一做

    同學們做了20個泥人,老師做了8個泥人。送給幼兒園25個。還剩多少個泥人?按四步指導學生完成此題。

    (1)默讀3遍題。

    (2)在題上標出已知、求,指名說一說。

    (3)互相討論: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4)獨立解答,指名上黑板板演。

    20+8=28(個)

    28-25=3(個)

    答:還剩3個泥人。

    (5)追問:20+8=28(個)求出的是什么?28-25=3(個)求出的又是什么?

    2.獨立解答

    (1)一輛汽車里有乘客36人,到新街車站下去8人。又上來12人,這時車上有乘客多少人?

    (2)商店里有藍書包40個,綠書包30個。賣出37個,還剩多少個?

    根據做題情況,進行指導。

    3.比較練習

    (1)學校里有14盒粉筆,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2)學校里原有40盒粉筆,用去26盒。又買來30盒,現在有多少盒粉筆?

    認真讀題后,問:這兩題哪相同?哪不同?(都是求現在有多少盒粉筆,已知條件不同,第(1)題有兩個已知條件,是一步應用題,第(2)題有三個已知條件,是兩步應用題)

    4.總結

    今天學的兩步應用題都是用什么方法計算的?(先加再減,先減再加)

    課堂教學設計說明

    這部分教材是學習兩步應用題的開始,先出數量關系比較容易分析的。以加減復合的應用題為主,適當出現乘加、乘減復合的應用題。它們的計算方法雖然不完全相同,但是解題思路相近,就是要求剩下多少或者一共有多少,必須先求出原有的數。

    兩步應用題是由一步應用題復合而成的,所以在復習準過程中,安排了補問題、補已知條件和一步應用題,以此鞏固一步應用題的結構,根據兩個已知條件可以求出一個問題,由此引出其中一個已知不直接給出,而換成另外兩個條件,就不能用一步解答,引出新課:兩步計算的應用題。

    在學習新課過程中,注意突出重點、難點,培養學生良好的解答應用題的習慣,按照(1)認真讀題;(2)找準已知、求;(3)分析數量關系;(4)正確解答這四步指導學生學習這部分知識,使學生明確找準中間問題是解答兩步計算的應用題的關鍵。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毛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亚洲+天堂|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欧美14videosex性欧美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大帝| 激情成人综合网|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av区一区二区三|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国产综合成人久久大片91|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免费国产成人手机在线观看 |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视频网站|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成人毛片免费视频播放| 成人免费视频69| 成人午夜电影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成人18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国产亚洲欧洲|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最新69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动漫|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毛片基地看看成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