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

    第1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再過八天,三年的本科函授將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本以為寫完畢業論文,考完最后的幾門課程就全部結束了,誰知還有一件麻煩事等著我們去做,那就是填一份畢業生登記表。翻開看看,其他欄目倒是比較容易填的,花工夫的就是“自我鑒定”這一欄了。中午,上完課回家,匆匆吃完飯就跑到房間寫起了草稿,涂涂改改,整整寫了兩個小時才完工。現將完稿發到這里,算是存個檔吧。

    正文:

    通過三年的本科函授學習,本人在思想認識、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F概括如下:

    (一)思想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認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有了較系統的了解和把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要尊重、關愛全體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咨詢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明白了只懂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不是合格的教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養樂觀上進的心態是他們共同的目標。

    第2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1、日本教育心理學情況簡述

    20世紀初,日本就開始了教育心理學的研究,1916年成立兒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日本教育心理學受施太倫(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響,發展了智力測驗、心理測量、性格學。戰后,出版了大量關于教育心理學的書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編的《現代教育心理學大系》;依田新編的《教育心理學》;中野佐三編的《教育心理學事典》;田中寬一主編的《實驗兒童心理學》以及其他教育發展心理學叢書。在日本心理學書籍中,教育心理學書籍最多。90年代以來,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學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問題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學會,這是僅次于日本心理學會的一個專業學會,1994年統計會員達4500人。該學會每年舉辦一次全國性學術年會,刊發《教育心理學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視。日本幾乎所有師范學院都開設特殊教育課程。一些大學設特殊教育系,授與碩士和博士學位。1971年建立了一個完善的國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學會,學員約有1000人,并出版會刊《日本特殊教育雜志》。為心身缺陷者專門設計了各種心理測驗,如日本設計的盲人智力測驗不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國使用。日本文部省從1995年開始以流動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學以及高中派遣教育臨床心理學專業人員開展有關心理咨詢工作。不少中小學校也開設了(或正在設置)專門的教育心理咨詢室,為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排憂解難,幫助和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順利發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動向情況。20世紀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學主要圍繞著發展、學習、人格適應與教育評價四大方面的問題進行研究。其后隨著社會的發展,研究領域不斷擴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年會有關學術論文的分類大致有九個方面,具體是原理與方法、發展心理、教育與人格心理、教育社會心理、教學心理、學習心理、教育測評、教育臨床心理、心理障礙與教育。其中研究學術論文數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發展心理、教育社會心理和學習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方法上世紀90年代以后,討論的焦點逐漸集中在有關法則性研究與個別性研究、實驗研究與相關研究等問題上。所謂法則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個體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規律的研究。這類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觀地、自然地反映事物,盡量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故多采用實驗法探求事物發展變化的因果關系。個別性研究則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間的個體特殊性和差別性,因此常運用相關研究的方法來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質。數據顯示,對于身體運動、感知、言語、情感表現、人格、社會行為等領域的研究,采用實驗方法居多。其次是觀察、調查方法的運用。

    (2)20世紀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積極表現。一是有關學習與教學的心理研究幾十年來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學界的高度重視。日本教育心理學注重教學和學習過程的認知心理學研究,深入探討教科學習以及知識、理解等認知操作的內部心理機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過程中,插入提問和具體事例可以有效地幫助理解和回憶。言語表現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書寫等方面。此外,積極開展有關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學與學習策略指導以及促進學生健全人格心理發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學工作者針對學校教育中,諸如曠學、欺負同學、學業不振、早戀以及自殺等“學校身心疲勞”一直有增無減的現象,從學校心理學中的教育社會心理學、教育臨床心理學的角度進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對欺負弱小同學問題進行了考察,結果抽取出欺負行為正當化、缺乏正義感以及支持欺負行為等主因子,并發現這些因子與“學校身心疲勞”現象的嚴重程度具有較高的相關性。日本教育心理學在學習與教學方面的研究的特點還有在認知心理機制基礎上還導入發展的變量;增強學生學習個別性差異與教學策略針對性的研究;打破傳統學習理論,多角度多層次的開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學研究的消極表現。一是歐美化傾向嚴重,在基本的理論觀點和研究的方法技術方面全盤追隨歐美,就是在具體的研究方向和課題上也相從甚緊。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學研究在改善教學效果、幫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發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學有關教育心理學科的一些基本理論問題沒有很好解決,導致有關研究方法論和具體研究方法技術存在混亂現象。

    3、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制度的思考

    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是學校等工作領域內的心理教育輔導專家。對于學校生活中發生的各類問題,進行評估、咨詢、輔導等。其具備針對于兒童、教師、學校等學校心理學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從事心理教育輔導公益性活動等,必須經過專門機構認定其從業資格。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活躍在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特殊學校等教育機構。此外還有教育委員會、教育中心、教育咨詢所等教育機構,或受教育委員會的委托,從事相關咨詢工作等。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采用學會聯合的資格認定制度。其認定組織機構由5個聯合學會和4個合作學會構成。5個聯合學會分別是:日本教育心理學會、日本特殊教育學會、日本發展障礙學會、日本發展心理學會、LD學會。4個合作學會是日本學校心理學會、日本應用教育心理學會、日本生徒(學生)指導學會、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學會。這一資格認定工作從1997年開始,數據顯示,截止目前為止獲得學校心理咨詢師或候補學校心理咨詢師的人數達到5800人。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資格的認定相當的嚴格。申請條件根據不同的背景人群可分為5大類。主要針對具有教師資格證的人員、各類幼兒及中小學從業教師、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機構人員、大學及研究生院的學校教育心理任課教師及實習指導人員、國外研究生院學校心理學專業的人員。日本學校心理咨詢師制度及其運行的積極表現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日本政府支持力度大。如日本政府對于兒童心理支援工作非常重視,注重發展障礙兒童的特別支援教育;支持全國學校心理咨詢師大會的召開等,學者們關注障礙兒童特別支援教育工作的研究;二是專業人員的培養注重理論和實踐,學校心理學士的申報條件高。如學校心理咨詢師的獲取,在研究生院修完7門課程: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臨床心理學、障礙兒童的教育與心理、學生指導和職業規劃指導、教育評價和心理測量、學校心理咨詢。此外,根據申報條件的不同,要求有專門的學校心理學工作實習經驗1—5年不等。在大學或研究生院擔任學校心理學相關課程或實習的指導者,要求必須發表關于學校心理學的論文5篇以上;三是專業人員考核和管理制度嚴格。如規定修完7門課程,但沒有實習經驗的人員,可以申請學校心理咨詢師候補資格,同時在通過資格考試后,還要在5年內要提交個案報告等說明自身實踐經驗的資料,才能成為正式的學校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咨詢師的有效期限為5年,滿4年要求更新。此外,相關的認定機構每年進行資格審查;四是公益性的預防教育(人格)活動開展情況好,如兵庫教育大學研究生院學校心理學課程研究室從2003年在中小學中開展公益性的預防教育。

    二、日本教育心理學對中國心理學發展啟示的思考

    1、理論與實踐并重在教育心理學教育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開展中更注重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增強實踐性。

    2、拓寬學術視野,加強國際化、多元化不斷拓寬學術視野,擴大對心理學研究國際化,避免片面的追隨歐美。加強教育心理學的本土研究,爭取更有力的多方支持。在突破傳統理論,使相關學術研究更多元化。

    3、注重研究的實效性,加強心理的預防教育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更接地氣,能夠更好的解決實際問題。加強學校的心理危機事件發生的預防教育活動。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支援、疏導、咨詢等服務工作。

    第3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論文摘要: 針對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對兒童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游戲自身的特點與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實施的方法和要達到的目的有著相似性和統一性,使游戲成為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最有效方式。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認知、語言、動作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學前期兒童的身體和思維都還處于人發展的初級階段,其認知思維和語言能力都還處于一種不完善的狀態,以怎樣的方式來開展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認為游戲能有效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游戲既給學前兒童提供了一個自由、開放、寬松的心理環境,讓他們學會表達和控制情緒,學會處理焦慮和內心沖突,又能讓他們體驗到自主快樂,激發其自信心、幸福感、成就感,潛移默化地形成了積極健康的心理。

    1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積極心理學是由美國心理學家賽里格曼引發的心理學研究的新視角、新領域,它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對心理問題作出新的解讀,并以此來激發人自身所固有的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并運用這些積極因素來增進人類的健康、幸福,促進社會的繁榮。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孟萬金教授整合借鑒西方積極心理學及積極教育思想而提出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認為人人都有積極的心理潛能,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消極、被動、補救向積極、主動、預防和發展的方向轉型,應該重視全體學生,并全面開發他們的心理潛能、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而不是象以往只注重個別學生及其心理問題。除了以積極視角、主動態度之外,還要用積極的途徑、思想來培養受教育者的積極心靈,最終實現積極健康心理教育目標。

    2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給學前兒童播下了積極心理的種子

    學前期是人成長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不僅是人的思維、語言、動作、身體發展的關鍵時期,也是人的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我們在重視兒童智力和身體發展的同時也應該重視兒童的心理發展,不能忽視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事實上,如果我們仔細去觀察,兒童其實也是有煩惱、有憂愁的,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問題的,而且童年期的心理問題也同樣會影響到人一生的心理健康發展。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心理健康教育要積極、主動、預防,所以對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也同樣重要。知識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同樣心理健康教育也應在學前期得到重視,如果在學前期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預防理念的指導下給學前兒童播下積極心理的種子、注入健康心理的疫苗,將會對個體的整個人生的心理健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3 在游戲中開展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3.1 學前兒童的心理特征

    注意力方面,雖然幼兒神經系統在學前末期已經發展到接近成人水平,其大腦皮質機能也得到了迅速發展,但與發展到完全成熟相比,他們的皮質抑制機能還是較弱,因而是不宜對幼兒提出過高的抑制要求的。認知方面,學前兒童的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地位,抽象邏輯性只是初步發展。兒童的具體形象性思維使得兒童在認識和把握事物時主要是以事物的具體形象即表象來進行的,很少憑借對事物的內在本質和關系的理解,因此要幼兒憑借概念、判斷或推理來認識、把握事物是很有難度的。學前兒童的注意力不能長時間地集中在枯燥抽象的事物上,而其認知思維是具體形象性占主導。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決定了對幼兒進行積極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宜用積極心理健康知識去簡單傳授。能有效開展幼兒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就游戲,幼兒好奇、充滿想象和想利用自己的能力以及周圍環境去實現某種意愿的沖動等等都讓幼兒對游戲特別青睞,而幼兒在游戲中的自主體驗又能幫助他們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從而形成積極、主動的健康人格。

    3.2 學前兒童青睞的游戲

    作為幼兒最感興趣的活動,游戲對于兒童身心發展具有重要價值,可以促進他們的身體、智力、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許多教育家就曾肯定游戲對兒童發展的重要作用:夸美紐斯指出游戲可以使兒童自尋其樂,并可鍛煉身體的健康、精神的活潑和各種肢體的敏捷;羅素也曾經提出要使孩子幸福、健康,就必須為他提供玩耍和裝扮的機會;陳鶴琴認為小孩子是好游戲的,幼兒是以游戲為第二生命的。

    學前期幼兒的運動和言語能力發展迅速,他們已能夠控制自己的身體,能做各種運動,還能說一些連貫的較準確的言語。但他們的發育還不夠成熟和完善,雖然渴望參加一些成人活動,卻又受到身心發展水平的束縛,而游戲恰好為幼兒的這種渴望創造出一個不受約束的可以供其體驗的世界。體驗成為他們獲取知識的重要途徑,成為他們對待世界最為普遍的一種方式,幼兒正是在游戲中用體驗來認識、理解和把握外界事物的。在游戲中,幼兒體驗著自由性、體驗著愉悅性、體驗著創造性,感受到興奮、幸福、無拘無束。

    3.3 游戲與學前兒童積極心理健康教育

    游戲有利于幼兒的心理健康。弗洛伊德就認為游戲是幼兒發泄情感,避免損傷的出口。游戲能使幼兒擺脫現實環境及自身發展水平的限制,在需要得不到滿足,愿望不能實現時,緩解他們的心理緊張,避免造成心理矛盾和沖突,并幫助他們在主觀上實現欲望、避免抑郁。而埃里克森從新精神的角度分析游戲的作用,也認為游戲是幼兒情感發泄和思想表現的健康方式。在游戲中,兒童可以“復活”他們的快樂經驗,也能修復他們的精神創傷。學前兒童的積極心理健康教育選用游戲的方式符合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具體方法的選擇要求,孟萬金教授在《論積極心理健康教育》中就指出“積極心理健康教育在具體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更加強調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庇螒蛘且环N有著情景性、參與性、互動性和體驗性的活動,它不是教師的知識灌輸,而是兒童的自我參與,是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間的互動,其中的喜、怒、哀、樂幼兒都是以一種愉快、樂意的心態去體驗、去感受的。

    幼兒在游戲中有著“主觀層面的積極情緒體驗,體驗著主觀幸福感、自尊自信、樂觀希望,等等”。游戲是令幼兒體驗到自由、愉悅、創造與自我力量的活動:在游戲的王國里,他們成為真正的主人,完全忘卻了外在的強制與壓力,融自己的全部身心于游戲之中,在游戲中自由表現,自如發揮;他們在游戲中無論是興奮、激動還是嚴肅、憤怒,都毫無例外地感受到愉悅;擺弄游戲材料控制所處的環境,與伙伴的積極活動及相互的影響,都使幼兒體會到了自身的力量,獲得了創造的體驗。健康、積極的游戲不僅能發展兒童語言、動作、表達、人際交往等各方面的能力,還能培養幼兒積極、樂觀、進取等優良品質,潛移默化地使幼兒形成積極健康的心理。

    參考文獻

    [1] 孟萬金.積極心理健康教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8.

    第4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函授畢業生自我鑒定經典范例一

    三年的函授學習和社會實踐是我一直的挑釁自我、空虛自己的一個進程,本人在思惟認識、業務知識和專業技能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進步?,F總結如下:

    一、思維意識方面:本人在函授期間,能當真學習學院開設的《人格心理學》、《教育社會學》、《咨詢心理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課程,對各種教導學跟心理學理論有了較體系的懂得和掌握。特殊值得一提的是:通過對兒童發展心理學理論的學習,本人了解到教師要用發展的目光對待學生,要尊敬、關愛全部學生;通過對人格心理學理論和征詢心理學實踐的學習,自己清楚了只懂傳道、授業、解惑的先生不是及格的老師。合格的教師不僅關注學生的學習,更關注學生的心理。塑造健康的人格和培育樂觀長進的心態是他們獨特的目的。

    二、業務知識方面:三年的函授學習,實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時間雖短,但本人感到受益仍是很大的。特別是學習了《教育原理》、《一般心理學》和《現代教育理論與實踐》之后,本人認為自己的理論程度提升了很多。平時,本人會情不自禁地把所學的理論應用到本人的教學和教育實踐中,后果都是相稱不錯的。工作之余,本人還會踴躍地撰寫教學論文和教育案例,制作個人智客,并有多篇論文和案例取得了縣級一、二、三等獎,個人智客在蒼南縣首屆教師智客、博克大賽中失掉二等獎。

    三、專業技巧:本人是一名班主任。班主任的職責是治理好班級,為全體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氣氛。怎么樣的班級才算是一個好的班集體呢?函授學習之后,我明確了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標記是:①班集體有了一個較穩固的、團結的引導中心,班干部能獨破發展各項工作;②班級目標已成為學生個體的斗爭目標;③學生長短觀點強,有準確的集體輿論和班風。這樣的班群體不是憑空發生的,它是班主任心血和智慧的結晶。三年的函授,我還學到了班級組建技能、心理輔導技能、處置突發事件技能等,它們給予我無限的智慧,讓我的學生越來越信任我。

    四、存在的問題:三年的函授,本質上面授只有三個月左右。固然授課教師備課授課認真負責,但由于時光段,教學走過場,測驗也走過場,學生真正學到的貨色很少。大局部只能靠學員本人在教學實際中領悟、晉升。另外一些新課程背景下教師急需解決的問題得不到解決:如古代教學媒體的常識運用,語文教養課件的制造和利用,新 課程背景下教師角色的轉換,教學策略的變更,師生間的交換溝通,小組配合探索的標準操作等無奈得到學習和深造,這可能是現代高級教育與初等教育相脫鉤的弊病。這是寬大教師持續學習最渴望得到解決的,但總也得不到解決。興許這只是我的一個幻想。也是本人存在的問題。

    函授畢業生自我鑒定經典范例二

    通過兩年的函授學習和社會實踐是我不斷的挑戰自我、充實自己的一個過程。通過學習,本人各方面都有了較大的提高。畢業之即,對自已兩年來的學習和生活作一個總結和鑒定。

    一、思想政治方面

    函授期間,我努力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培養自己的文學興趣。尊敬師長,熱愛自己的班級,與班級同學和睦相處,且關系融洽。

    二、學習目的及態度

    本人能按照學校的有關規定,利用業余時間自學各門課程,積極參加集中面授和串講,按時完成各項作業。上課期間,我保持以往學習時代的風格,不遲到、不早退。有要事則向班主任請假。上課認真聽老師的講解,作好學習筆記,并把自己的困惑拿出來和老師共同探討。掌握了所學知識,并通過了所學課程考核。

    三、收獲和體會

    函授學習使我感受到自身文學修養的欠缺,并促使我研讀各種專業書籍,并把它與平時的教學工作相結合。教學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個人素質也得到了很大提高。

    四、業務方面

    除了理論學習之外,還把學到的理論知識用到我現在的工作中來,我的實踐能力也得到非常大的提高。再有就是懂得了運用學習方法同時注重獨立思考。在學習時,以“獨立思考”作為自己的座右銘,時刻不忘警戒。為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為了提高我的業務能力,我認真運用我所學習的各種專業知識,發揮自己的特長;挖掘自身的潛力,結合我工作時所操作的旅游團隊,為我解決了很多實際操作中的困難。

    第5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中科大少年班;心理發展規律

    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規律,違反了事物本身的發展規律而進行不恰當的干涉,將受到發展規律的懲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的開辦,是一例違反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而拔苗助長的典型例子,本論文將通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簡要探討其違反心理發展規律的具體表現。

    一、高校少年班已有研究

    自197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開辦少年班以來,對高校少年班的研究已經有不少。這些研究有只基于理論探討的,也有結合一些簡單的實證進行研究的。如朱源等人先后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大學生十六項個性特征初探,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87級少年班學生心理因素綜合探討,對中國科大第三期少年班學生追蹤研究概況,對少年班——高等教育早出人才的一種新方式等研究;武金渭等人對培養優秀理工科人才的探索——我校少年班、提高班教改試驗的研究;張端明對培養拔尖人才的初步探索與試驗一一華中理工大學教改(少年)班綜合改革的實踐與思考的研究;司有和對從科技大學少年班看理科超常少年的發現和早期培養等。這些研究有如下特點:

    第一,主要來自于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華中科學技術大學的少年班的研究。

    第二,主要的研究方法是比較少年班和大學同年級學生、比較少年班與高一同年齡學生的心理素質和學習成績。

    第三,評估少年班的績效主要是考上碩士生、博士生的比例,少年班在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少年班本來就是根據其智商的高低的指標進行選拔,考上碩士生、博士生較多,還有其大學期間的學習成績較好都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可見,用來評估少年班績效的指標缺乏有效性。

    第四,研究最突出特點周期短。青少年心理發展和其他各個方面發展具有很大的不確定,用一年或者七年的時間來說明少年班辦的如何為時尚早。著名的心理學家特曼研究天才兒童用了40多年的時間,研究結果在他去世后,由他的學生整理而成的??梢妼ξ闯赡耆说难芯?,很重要的研究方法之一是縱向研究方法,缺少這種方法的研究很難有說服力。研究周期短,可能也是寧鉑(中科大78屆少年班學生)2003年出家而引起社會對少年班辦學質量懷疑的原因之一。

    由此可見,有必要從發展心理的角度對中科大少年班開辦的合理性進行簡要的探討,以尋找其在心理學上的理論支持。本論文將主要通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簡要探討中科大少年班開辦是否具有合理性。

    二、埃里克森心理發展理論觀及對中科大少年班的評價

    (一)埃里克森心理發展理論觀

    埃里克森在其著作《兒童期與社會》中把人一生的發展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具有各自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這八個階段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如下:

    階段一:嬰兒期(0-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要,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體驗希望的實現。

    階段二:兒童早期(2-4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自主感,克服羞怯和疑慮,體驗意志的實現。

    階段三:游戲期(4-7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主動感,克服內疚感,體驗目的的實現。

    階段四:學年期(7-12歲),主要發展任務是獲得勤奮感,克服自卑感,體驗能力的實現。

    階段五:青少年期(12-18歲),主要發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亂,體驗忠實的實現。

    階段六:成年初期(18-25歲),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親密感,避免孤獨感,體驗愛情的實現。

    階段七:成年中期(25-50歲),主要的發展任務是獲得繁殖感,避免停滯感,體驗關懷的實現。

    階段八:成年晚期(50-死亡),發展的主要任務是獲得完善感,避免失望和厭倦感,體驗智慧的實現。

    從以上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的八個階段可以看出,人的一生都伴隨著各自的發展任務和主要矛盾,而發展任務的實現需要通過克服主要矛盾來得以實現。

    (二)用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對中科大少年班開辦合理性進行評價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少年班學生的年齡一般在13到17歲之間,平均年齡16歲左右,跟正常初三或高一學生的年齡差不多。少年班的學生普遍沒有經過完整的初高中學習經歷,很多在小學和初中存在跳級的情況。而少年班的大一學生,基本上處于13、14歲的少年期。

    由此可見,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基本屬于埃里克森心理發展階段的青少年期,此年齡階段的學生的發展任務是建立同一感,防止同一感混亂,目標是體驗忠實的實現,這個階段從12歲到18歲,約為6年的時間,這個階段在人一生的發展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埃里克森認為要是沒有在這個階段建立同一感,而造成同一感混亂,將對其以后的人生產生不可逆轉的消極影響。

    很明顯,處于青少年期的中科大少年班,在該讀初高中的時候,卻要和成年初期的同學一起讀大學,不免在完成青少年期的主要任務與處理青少年期的主要矛盾外,也要承擔起完成成年初期的主要任務與處理成年初期的主要矛盾。青少年時期的“延緩償付期”對成人初期不在有效,成人初期必須肩負起相應的責任,必須為自己將來的工作做準備。中科大的少年班,不僅缺少應有的初高中學習階段,也往往造成了像成人初期那樣面臨找工作的壓力。

    三、結語

    中科大少年班學生屬于青少年期(12-18歲)的心理發展水平,通過上面的討論表明,他們需要兼具起完成和處理埃里克森心理發展階段兩個階段的主要任務與主要矛盾,因此對他們心理發展造成很不利的影響。所以從埃里克森心理發展觀來看,中科大少年班的辦學不符合青少年心理發展的規律,所以中科大少年班的開辦對青少年心理發展規律不具有合理性。所以,中國高校的辦學要引以為戒。

    參考文獻

    第6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兒童,自尊,發展特點。

    分類號B844.1

    1問題的提出

    自尊是個體在社會比較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評價和體驗。近年來,兒童自尊的發展及其相關課題的研究已成為倍受教育心理學界與發展心理學界關注的研究領域。研究兒童自尊發展,可預測兒童以后的個性與社會性的發展,以便為家庭教育、幼兒園教育、小學教育目標的確立以及兒童自尊的培養提供心理科學的依據。目前,對于自尊發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年齡和性別兩方面。近年來,我國心理學家分別對幼兒[1,2]、小學[3]、中學[4~7]和大學[8~10]學生的自尊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自尊萌芽于3歲左右,穩定于學齡初期,發展于青春期。國外研究也發現[11],在兒童階段自尊穩定性較低,在青少年和成年期它呈不斷增長趨勢,在中年和老年階段呈下降態勢。而自尊發展的性別特點是一個正在爭論的問題。國外研究者的爭論主要集中在有無差異上,一部分研究認為自尊無性別差異;一部分研究認為自尊存在性別差異[12~14];而大多數研究則表明,自尊在整體上沒有性別差異,但在個別因素上差異顯著。我國學者多支持第三種觀點??傊覈m然有一些關于幼兒、小學生和少年兒童自尊發展的研究,但尚未見到系統探討3~8歲兒童自尊結構、發展特點及其影響因素的實證研究。而且,我們通過查閱資料也發現,國外對自尊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和成人階段,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與幼兒自尊尚缺乏系統的實證研究。

    2研究方法

    2.1被試選擇

    從大連市兩所幼兒園和兩所小學隨機抽取3~8歲兒童700名,其中3歲110名,4歲121名,5歲109名,6歲120名,7歲120名,8歲120名。男生合計356名,女生合計344名。參加評定的教師共37名。

    2.2 測量工具

    采用自編的《3~8歲兒童自尊教師評定量表》作為測評工具[15]。綜合以往對自尊定義的研究,把自尊定義為:個體在社會化過程中所獲得的有關自我價值的積極評價與體驗。經過探索性與驗證性因素分析發現,3~8歲兒童自尊結構是由重要感、外表感、自我勝任感三個維度構成。問卷共由22個題目組成,重要感包括8個題目,外表感包括5個題目,自我勝任感包括9個題目。又分別對自尊的三個因素提出了相應的操作性定義。重要感是指兒童在心理上渴望得到他人的注意、接納或接受、支持、喜歡,他就通過言語、身體姿態、面部表情等方式來展示自己,從而獲得他人肯定的情感體驗。外表感是指從身體外表及其長相或穿衣打扮等方面獲得的一種自我價值感體驗。自我勝任感是指兒童在游戲、體育、學習、交往等活動中,通過表現出成功的行為和能力,獲得了他人對其學業、體育活動等方面能力的贊許,以此證明自己是個成功者,從而獲得一種積極的自我價值感體驗。

    對本研究得到的問卷進行了信度檢驗??倖柧淼耐|信度、分半信度、評分者信度、再測信度分別為0.94、0.89、0.90、0.75,均達到了可接受的標準,說明問卷是可靠的,具有較高的一致性。

    在進行實際研究時,讓教師和家長同時對兒童自尊發展水平進行評定,以家長評定結果作為教師評定的效度指標,結果表明,兒童自尊的教師評定與家長評定存在較高相關(r=0.83),這證明了教師評定問卷的有效性與合理性。問卷共有22個題目,采用5級評分,即“5”表示非常符合,“4”表示基本符合,“3”表示不太肯定,“2”表示有些不符合,“1”表示非常不符合。

    2.3數據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

    3研究結果

    3.13~8歲兒童自尊的年齡差異

    為了探討兒童自尊發展的具體情況,對兒童自尊的總體年齡差異進行了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見表1。

    由表1可見,自尊量表的總分以4歲兒童為最高,4歲以后下降,至7歲為最低,8歲兒童又上升。對兒童自尊總分進行方差分析發現,各年齡組間的差別達到非常顯著的水平;對每一個維度的方差分析結果表明,除了自我勝任感這一維度外,重要感和外表感的年齡差別也達到了顯著和極其顯著的水平。

    對兒童自尊總分進行多重比較分析,結果表明,4歲與3歲(t=4.6702,p=0.014)、4歲與6歲(t=5.7369,p=0.002)、4歲與7歲(t=7.5369,p=0.000)、4歲和8歲(t=4.2786,p=0.022)、5歲和7歲(t=4.7924,p=0.012)之間差異顯著。分別對重要感和外表感兩個維度進行了多重比較分析,結果也發現,差異主要表現在4歲和7歲兩個年齡段上。從自尊發展的年齡趨勢來看,兒童自尊總體差異也主要表現在4歲和7歲兩個年齡上,這表明在兒童自尊發展中,4歲和7歲可能是兒童自尊發展的轉折年齡。

    3.2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性別差異

    對男、女生在總分和各維度上的得分進行了比較,結果見表2。

    從表2可知,兒童自尊評定量表總分性別差異非常顯著,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從各維度來看,外表感與自我勝任感的性別差異均顯著,女生得分顯著高于男生;而在重要感上,男、女生不存在顯著差異。

    4討論

    4.1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年齡特點

    本研究發現,3~8歲兒童自尊的整體發展呈現出非常顯著的年齡差異,且這種發展并不呈現直線上升的趨勢。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年齡特征是,3~4歲呈上升趨勢,4~7歲呈下降趨勢,7~8歲又呈上升趨勢。

    3~8歲兒童自尊之所以處于發展變化之中,主要是由于隨著年齡的增加,兒童的身體、認知能力、尤其是自我意識和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以及同伴交往范圍、交往關系的擴大,再加上幼兒園與小學的知識學習,使得兒童個性與社會性始終處于發展變化之中,也帶動了兒童自尊的整體發展。

    4歲是幼兒自尊發展的一個轉折年齡,這與以往發展心理學研究中關于幼兒自我情緒體驗發生轉折年齡在4歲有關,也可能與幼兒自我評價開始發生轉折的年齡在3.5~4歲有關。自尊作為自我情緒體驗的一種重要形式,它出現的年齡也在4歲左右[2]。另外,兒童自尊發展在4歲達到最高水平,主要與幼兒自我評價能力有關。按照皮亞杰的觀點,幼兒自我評價能力的發展正處于他律階段向自律階段轉化,但真正達到自律階段是在兒童入學以后??梢哉f,在幼兒階段,成年人對于幼兒的評價影響了幼兒自尊的獲得。我們在幼兒園的調查研究中也發現,由自我勝任感獲得的自尊在3~4歲之間發展顯著,主要是因為幼兒園老師在對幼兒能力發展進行評價時采用了不同的比較方式,對小班和中班兒童主要以縱向比較為主,評價大班兒童時,老師或家長則以橫向比較為主。橫向比較的結果是成人會忽略幼兒自身的進步,只看到與別人的差距和不足。幼兒在這種氛圍下獲得的自尊體驗及發展水平就會降低。所以,4歲是兒童自尊發展水平的最高峰,4~5歲可能是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第一個轉折期。

    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第二個關鍵年齡可能是7歲,7~8歲也是轉折期,而且,7歲是兒童自尊發展水平最低的年齡。一個重要原因是環境的變化以及由此導致的主導活動的改變。兒童進入小學后,他們所處的環境發生了重大的改變,學習活動逐步取代游戲活動而成為兒童的主導活動形式,并對兒童的心理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與學前兒童的游戲相比,學生的學習不僅具有較強的社會性、目的性和系統性,而且還有了更大的強制性。但在小學低年級學生身上,還具有明顯的學前兒童的心理特點,所以,這種發展變化所帶來的挑戰不是每個兒童都能適應得了的。而在其中的不適應時期,學生必然會對自我價值產生消極的評價和體驗,從而導致其自尊水平的下降。實質上,這是一種學習上的不適應性導致的結果。日常觀察研究也發現,小學生最害怕的還是學業上的失敗,學業壓力及其焦慮等不良情緒,會造成小學生心理上的紊亂,結果就會出現學??植腊Y。

    4.23~8歲兒童自尊發展的性別差異特點

    本研究發現,3~8歲兒童自尊整體發展存在顯著的性別差異。除重要感維度外,男、女學生在自我勝任感上差異顯著,尤其是外表感的性別差異極其顯著。同時,女生在自尊整體以及各維度的得分上均高于男生。

    3~8歲兒童自尊發展之所以出現性別差異,主要因為在兒童社會化發展過程中,家長和老師都對兒童賦予了文化所規定的不同的性別對待。父母以及幼兒園、小學的教師都積極鼓勵和強化孩子以適合性別的方式行動,并對孩子進行性別角色行為指導,這就造成了兒童在個性與社會性發展上的性別差異性。比如,幼兒園和小學老師一般都是女性,她們強調安靜、順從和被動性等具有女性特點的行為。而吵鬧、頑皮、競爭性、獨立性等適合于男孩的行為則不受老師的贊許和鼓勵。由于女生聽話、順從以及學習成績較男生好,所以,她們就比男生更多地得到老師和父母的贊許、鼓勵,使得女生身上出現了較多的“羅森塔爾效應”,自我評價水平也較男生高,造成她們自尊整體發展水平以及各維度發展水平明顯高于男生。這也驗證了以往研究的結果,即5~6歲左右的女孩自我體驗比男孩強[16]。

    至于男、女生在外表感上的性別差異極為顯著,這說明外表感既是3~8歲兒童自尊發展中最不穩定的因素,也是影響兒童自尊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Harter指出[17~19],身體外表或容貌不僅是影響小學兒童自尊的最重要的因素,而且,也是影響整個年齡階段個體自尊的重要因素。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關于身體外表的自尊是幼兒期兒童美感發展的體現。比如,幼兒喜歡漂亮的服裝以及相貌漂亮的小朋友,而不喜歡形狀丑惡的任何事物。進入小學后,對身體外表的重視依然伴隨著兒童成長,以往的研究也發現,小學低年級學生把對自己身體健康、身體形象的關注作為他們的主導需要;學生的容貌依然是影響師生關系以及教師對學生期望的一個重要因素[20]。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社會化過程中社會文化對個體外表過于重視的結果。比如,電影、電視明星、各種廣告中的男女主角都有著漂亮外表,而且,他們也被塑造成有智慧、友善、真誠、有魅力的代表人物。再加上一些公司、企業在招聘時過于注重應聘人員的外表與身體形象。這都會促使家長和老師內化這種社會偏見,并通過自身的影響使得兒童也過分關注自身形象與外表。實際上,身體外表并不能對自尊產生直接的影響,但個體對其身體外表的感受則會影響他們的自尊。對此,教師和家長要幫助兒童克服因體型及容貌不佳而造成的對自尊心的傷害。

    5結論

    (1)3~8歲兒童自尊存在明顯的年齡差異,4歲和7歲是兒童自尊發展的轉折年齡,4~5歲、7~8歲是兒童自尊發展的兩個轉折階段。

    (2)3~8歲兒童自尊存在明顯的性別差異,女生自尊發展水平顯著高于男生。

    參考文獻

    1 Li Changmin, Liu Banghui.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self-esteem and inferiority in preschoolers. In: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in Bei Jing University, 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AFRI-ASIAN Psychological Congress, Bei Jing: Bei Jing University Press, 1993. 308~311

    2 林崇德. 發展心理學.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7. 243~244, 316, 388

    3 程學超, 谷傳華. 母親行為與小學兒童自尊的關系.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1, 17(4): 23~27

    4 張文新. 初中學生自尊特點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學, 1997, 20(6): 504~508

    5 魏運華. 少年兒童的自尊發展與人格建構. 社會心理科學, 1998, (1): 8~14

    6 程樂華, 曾細花. 青少年學生自我意識發展的研究. 心理發展與教育, 2000, 16(1): 12~18

    7 宋劍輝, 郭德俊. 青少年自我概念的特點及培養. 心理科學, 1998, 21(3): 277~278

    8 楊雄, 黃希庭. 青少年自我價值感特點的初步研究. 心理科學, 1999, 22(6): 484~487

    9 顧海根. 師范學生自我價值感研究. 心理科學, 2002, 25(2): 217~218

    10 李虹. 大學生自尊狀況的調查研究. 心理與行為研究, 2003, 1(2): 133~136

    11 Trzesniewski K H, Donnellan M B, Robins R W. Stability of self-esteem across the life sp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2003, 84(1): 205~220

    12 Muris P, Meesters C, Fijen P. The self-perception profile for children: Further evidence for its factor structure,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3, 35(8): 1791~1802

    13 Burnett P C. Gender and grade differences in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s descriptive and evaluative self-statements and self-esteem. School Psychology International, 1996, 17:159~170

    14 Kling K C, Hyde J S, Showers C J. Gender differences in self-esteem: A meta-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99, 125(4): 470~500

    15 張麗華. 3~9歲兒童自尊結構、發展特點及其相關因素的研究. 博士論文, 大連: 遼寧師范大學, 2004

    16 楊麗珠. 幼兒個性發展與教育. 北京: 世界圖書出版公司, 1993. 141

    17 Josephs R A, Tafarodi R W, Markus H R. Gender and self-estee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92, 63(3): 391~402

    18 Shaffer D R. Soci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4th ed.) California: Wadsworth, A Division of Thomson Learning. 2000, 172~178

    第7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兒童 親社會行為

    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關系到兒童成年后是否能夠適應社會、獲取學業、成就事業以及心理能否健康發展。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于兒童成長乃至其整個人生的發展都相當重要,很多心理學家也對此進行了研究。

    一、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概念內涵

    關于親社會行為的研究已經頗為豐富,不同的研究者在其研究領域及實踐活動中都會融入自己的看法及見解??艿日J為親社會行為是對于他人和社會有益的行為,以幫助、分享、合作、同情、安慰等為典型的親社會行為。金盛華、趙章留等把親社會行為看作一切符合社會期望而對他人、群體或社會有益的行為。兒童親社會行為則是將親社會行為理論及研究視角放于特定的群體――兒童上。

    二、兒童親社會行為研究工具與方法

    目前存在的研究主要有基于思辨的質性研究以及實證調查的定量研究兩個方面;采用的反饋形式主要有自陳和他評兩種形式;而在研究中使用的工具及方法則有問卷調查法、自陳量表法、觀察法、教育實驗法等。

    三、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研究內容

    (一)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現狀研究

    方芳、謝廣田通過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城市小學生親社會行為的總體情況不理想,且各種類型的親社會行為分布不均,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具有一致性。蔣仕菁、馮維總結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研究特點包括對特殊兒童的親社會行為的關注和研究、網絡親社會行為研究成為新的熱點、內隱研究成為新的研究方法、培養和干預研究逐漸增多。豐富的研究側面,多樣的研究內容,為兒童親社會行為理論的發展提供了支持與依據。

    (二)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研究

    兒童時期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對其整個人生的發展至關重要,影響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因素大致總結為以下幾個方面:家庭環境、學校教育、性別、同伴關系、重要他人的評價、社會傳媒、個體因素等。李靜指出農村留守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形成因素有家庭、學校、同伴、社會傳媒等。張曉賢、桑標認為內疚情緒能促進兒童親社會行為水平的提高。黎志華、尹霞云等研究結果表明父親參與教養的程度對兒童的親社會行為有影響。

    (三)兒童親社會行為培養策略研究

    蘇中紅通過試驗法得出利用動畫片進行的干預實驗可以顯著提高幼兒的四種典型親社會行為。彭宇、傅鑫媛等認為有效促進少年親社會行為的方法有言語說服、以理服人與以情動人、培養移情能力、角色扮演、游戲和模擬等方式。王楠(2012)論證了移情訓練對5~6歲幼兒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從以上的研究不難看出,目前存在的培養兒童親社會行為的措施主要包括內在激勵以及外在支持。

    四、兒童親社會行為研究展望

    (一)加強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發展的追蹤性研究

    就中國近十年的關于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研究來看,大部分集中于橫向研究,而追蹤性研究則相對較少。為深刻全面地了解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現現狀、存在問題、成長歷程,綜合運用縱向研究和橫向研究的方法是好的選擇。

    (二)加強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神經生理機制的研究

    大腦神經機制是人類思想與活動的基礎,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發展勢必也與一定的大腦神經機制相關。了解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神經生理機制,無疑可以對其提供較為可靠的實證依據。目前已有的研究已逐漸向這個方面靠攏,但就研究的力度來講,還是明顯不足的。

    (三)加強兒童親社會行為的跨學科綜合性研究

    目前關于兒童親社會行為的研究主要是將視角集中在發展心理學上來進行的,而親社會行為卻是一個內涵廣闊的概念,它可以和很多學科相融合。兒童親社會行為不僅事關自身的發展,也關系到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乃至整個和諧社會的建設。

    參考文獻:

    [1]方芳,謝廣田.城市小學生親社會行為的現狀調查與對策――以杭州市區小學生為例[J].教育測量與評價:理論版,2012(2).

    [2]黃希庭,簡明.心理學辭典[K].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9).

    [3]荊其誠,簡明.心理學百科全書[M].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1(4).

    [4]金盛華.社會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0).

    [5]蔣仕菁.馮維.近年來國內親社會行為研究的特點及展望[N].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2(1).

    [6]金雪蓮,李英.3-5歲朝鮮族幼兒氣質與親社會行為的關系研究[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0(36).

    [7]寇,付艷,馬艷.初中生認同的親社會行為的初步研究[J].心理發展與教育,2004(4).

    [8]劉慧.初中生家庭親密度、希望及親社會行為的相關研究.碩士學位論文[D].天津師范學,2012.

    [9]李靜.農村留守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培養策略[N].合肥學院報:社會科學版,2008(25).

    [10]黎志華,尹霞云等.父親參與教養程度、父子依戀關系對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12(20).

    [11]劉澤文,趙愛玲.兒童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因素述評[J].中國校外教育,2009(S2).

    第8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關鍵詞:Kano模型;交互展項;兒童心理學;創新設計方法研究

    0 引言

    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科學技術的發展,人民群眾對精神層面的要求逐漸增加,而科技館對于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具有重要作用??萍拣^作為兒童校外教育和活動的基地,在發現和培養青少年兒童才藝和天賦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如何最大限度地獲取客戶的需求信息并分析其質量屬性是科技館展項設計開發的基礎。

    目前科技館的發展迅猛異常,盡管已有專家針對展品的設計方法做過一些歸納,但這些方法和原則還是顯得比較分散,缺乏一種比較系統的科技館展品設計方法??萍拣^展品的設計過程中必須具有較強的時效性來適應當今科技館展品項目的實際運作情況,即設計師必須保證在較短的時間內完成展品的創新設計,而想通過傳統的設計方法來完成這一任務是不太可能的。要想在時間、條件、經濟都有一定的限制條件下設計出滿足要求的展品,完全依靠設計者的想法、直覺和靈感是不夠的,也不太現實。另外,在短時間內設計師傳統的產品設計方法和研發流程很難保證成功,而研發一旦失敗就沒有重來的時間,所以提出一個展品設計效率和效果都能得到保障的設計方法是十分必要的。作為質量屬性分類的基本工具,Kano模型已經得到廣泛運用,即便如此,在進行Kano模型研究時忽略了由于客戶復雜的心理會造成其對產品需求的不確定性,這也造成了Kano模型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論文將從兩個方面對Kano模型進行拓展研究:首先,通過運用Kano調查問卷、Kano評價表和Kano調查結果表這三種工具從客戶中獲取調研數據,挖掘出更加精確的質量因素,從而實現客戶隱性知識的顯性化;其次,在已獲得的較為精確的Kano模型的基礎上,結合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理論及科技館展項設計原則進行針對性的分析研究,以期為科技館交互類兒童展項的創新設計提出可以借鑒的創新設計方法研究。

    1 Kano模型理論基礎和拓展應用研究

    1.1 Kano模型的基本理論

    日本著名的質量管理專家Noriaki Kano在赫茲伯格的雙因素理論的啟發下提出對質量的認知要采用二維模式:客戶的主觀感受與產品的客觀表現即著名的Kano模型。Kano模型通過把產品的具體屬性轉為成客戶的收益,依據質量因素的詳細分類,探尋和分析客戶對于這些利益的態度,進而獲取來自于客戶的信息以指導企業相關決策。狩野紀昭教授按照不同類型的質量特征與客戶滿意的關系,將產品質量分為魅力質量、一元質量、必備質量、無差異質量和逆向質量因素。[1]

    (1)魅力質量因素(Attractive quality attribute):魅力質量特征充分時能夠大大提高客戶滿意度,不充分時也不會引起不滿。[1]

    (2)一元質量因素(One-dimensional quality attribute):擁有這類質量要素的產品都是比較優秀的,但卻不是必需的質量要素。

    (3)必備質量因素(Must-be quality attribute):必須具備的質量特征是否充分時直接影響產品是否合格。

    (4)無差異質量因素(Indifferent quality attribute):它們是否滿足與客戶滿意度無關。

    (5)逆向質量因素(Reverse quality attribute):此質量要素與客戶滿意度成反比例關系,屬于客戶不希望產品具備的因素。

    1.2 Kano模型的基本工具

    顧客作為社會人具有高度的個性化和復雜的情感化,因此在研究時由于客戶復雜多變的心理會造成的不確定性是不能被忽略的,這需要運用Kano方法的三個主要組成工具:Kano調查問卷、Kano評價表和Kano調查結果表。

    (1)Kano調查問卷。Kano調查問卷中每個顧客需求特征都是由正向和負向兩個問題構成的,分別區分不同類型的顧客需求或質量特性。問題的答案分為滿意、必須這樣、中立、可以接受和不滿意五個等級。[2]具體如表1所示。

    (2)Kano評估表。按照上述調查問卷得到的結果,依據顧客對某一屬性配對的回答進行分類(見表2)。當出現負向問題的答案為“中立”,正向問題的答案為“必須這樣”時,則該質量要素屬于無差異質量要素。

    (3)Kano調查結果表。每個質量要素的具體屬性的判斷是通過對大量調查后的顧客意見進行統計后得出的。即根據回收的問卷獲得的原始數據進行計算和分析并與Kano評估表對比,頻率最高的即為該質量要素的最終屬性。進行Kano評估表分類時,只需根據每個需求的A、O和M的頻率值來確定其分類結果,其他數據則不需要考慮。質量要素在Kano模型中的劃分,提供了產品質量的改進的方向??萍拣^兒童類交互展項的使用對象主要以兒童為主,因此在展項設計時兒童心理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因此,論文嘗試結合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理論,對上述的Kano模型進行拓展補充,試圖構建一種相對精確可靠的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創新設計方法。

    2 基于兒童心理學理論的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創新設計方法研究

    2.1 兒童心理學理論

    成人采取多種社會渠道教育兒童,但是每一個成人,即使他是一位創造性的天才,也還是要從兒童開始。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論、馬斯洛的自我實現理論和皮亞杰的發展心理學理論是當代關于兒童心理學理論研究中最為突出的三個理論派別。

    弗洛伊德的人格發展論將人的行為的基本動力歸結于人的本能范圍之內,將人的所有行為都歸結于追求快樂和滿足有機體需要的目的上。馬斯洛提出的自我實現理論,強調人的潛能和價值即:把個人的內部潛能發揮到最大。皮亞杰(J?Piaget)提出的發生心理學(genetic psychology)以研究兒童的思維或智力發展而受到關注。

    2.2 基于兒童心理學理論的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品創新設計原則

    (1)安全性原則。基于兒童作為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品主要使用者這一特殊性,使用的安全性是科技館兒童類展項設計時必須要考慮到的,如避免銳角,少用易碎材料,通電的展品應注意本身的防漏電措施,展品采用適宜的亮度,建構完善的說明導向系統等。

    (2)發展性原則。優秀的展品設計應當為兒童創造以下發展機會:學習的機會,做決定的機會,娛樂的機會,社會能力發展的機會和創造的機會??萍拣^兒童類交互展項在其發展上應當具有適應性且交互語義應符合兒童使用它們時的發展性特征。

    (3)特殊性原則。在心理感受方面兒童有其特殊性,因此在科技館兒童類展品設計上,在考慮普遍的行為心理學法則時,也不能忽視兒童的特殊心理。根據不同發展階段的兒童的心理特征,設計師應從兒童的使用需求、階段特征和興趣偏好等方面出發,關注不同階段的兒童在發展過程中的差異性。例如,增加適合兒童尺度的展品操作及說明展牌;在色彩尺度等方面做到多樣化等。

    (4)綜合性原則。不斷擴展的功能要求科技館兒童展品具有綜合性兼顧多種功能,展品設計過程中,應考慮將活動項目與教材知識有機結合,設置適當的趣味點,避免過于乏味的知識陳述。另外,設計師在對科技館兒童展項進行設計的時候,在保證滿足兒童的一般性使用需求的基礎上,還要預留一定的發展創新空間,來發展兒童的創造性。

    (5)趣味性原則。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設計應當“以兒童為本”,兒童是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的最主要使用者。兒童的注意力相對容易渙散,易被變化的事物吸引,因此兒童類展項必須具有趣味性來保持青少年兒童對展品的好奇心和新鮮感,激發其想象力。

    3 結語

    本文主要探討了基于Kano模型而搭建的客戶知識發現框架,通過設計Kano調查問卷、Kano評價表和Kano調查結果表這三個主要Kano模型工具,從客戶中獲取更加準確的調查數據,挖掘出相應質量因素。同時,在獲取客戶需求的過程中為了充分考慮顧客的不確定性心理,本文結合兒童心理學方面的理論將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的設計手法和思路進行分析和總結,試圖發掘出其中與兒童心理特質相關的內在聯系,為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更好地展現出兒童特質提供了一定的思路總結和設計原則。充分了解兒童的心理特質,設計與之相符合的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是科技館兒童類交互展項發展趨勢下的不可忽視的一個方面,它反映了社會對兒童的關懷,是科技館展品設計創作中必不可缺的組成部分。

    參考文獻:

    [1] 孟文,韓玉啟,何林.基于模糊Kano模型的顧客服務需求分類方法[J].技術經濟,2014(06):54-58.

    [2] 何林. Kano模型拓展方法及應用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4.

    [3] 孟慶良,蔣秀軍.基于定量化KANO模型的顧客需求最終重要度確定方法[J].統計與決策,2012(6):32-35.

    [4] 陳鶴琴.兒童心理之研究[M].北京商務印書館,1925.

    [5] K.C. Tan,X.X.Shen . Integrating Kano’s Model in the Planning Matrix of 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Business Excellence,2000,11(8):1141-1151.

    [6] 任立生設計.心理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7] Yang Ching-Chow . The refined Kano’s model and its application[J] .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2005,16(10):1127-1137.

    [8] Yu-Cheng Lee,Sheng-Yen Huang . A new fuzzy concept approach for Kano's model[J] .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9,36(3):4479-4484.

    [9] 唐曉玲,何燕.基于QFD和Kano模型的數字圖書館質量評估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3,36(6):89-92.

    第9篇:兒童發展心理學論文范文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真題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答案

    2013年10月安徽自考科目(自學考試各個專業的考試科目不同,具體點擊查看:自學考試科目)

    專業 層次 學制 主要課程 音樂教育 ???兩年 大學語文、基礎樂理、視唱練耳、基礎聲樂、基礎和聲、合唱與指揮基礎、基礎鋼琴、藝術概論、民族民間音樂、音樂欣賞、中學音樂教學法、計算機應用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基礎鋼琴實踐、基礎聲樂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音樂史、中外音樂欣賞、和聲學、音樂作品分析、歌曲寫作、音樂教育學、音樂美學、簡明配器法、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聲樂實踐、歌曲鋼琴伴奏實踐、視唱練耳實踐、畢業論文 經濟法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法理學、憲法學、民法學、民事訴訟法學、公司法、經濟法概論、刑法學、合同法、稅法、國際經濟法概論、勞動法、計算機基礎、人力資源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行政處罰法、行政復議法學、國家賠償法、經濟法學原理、企業與公司法、行政法學、勞動法、金融法概論、房地產法、環境法學、稅法原理、行政訴訟法、財務管理學(輔修) 市場營銷 專科 兩年 政治經濟學(財經類)、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財經類)、大學語文(專)、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消費心理學、談判與推銷技巧、企業管理概論、公共關系學、廣告學(一)、市場營銷學、市場調查與預測、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二)、市場營銷策劃、金融理論與實務、商品流通概論、消費經濟學、國際商務談判、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企業會計學、國際市場營銷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含實踐) 公共關系 本科 兩年 人際關系學、公共關系口才、現代談判學、公共關系案例、國際公共關系、公關政策、企業文化、創新思維理論與方法、領導科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現代資源管理(一)、廣告運作策略 行政管理 ???兩年 大學語文(專)、政治學概論、法學概論、現代管理學、行政管理學、市政學、人力資源管理(一)、公文寫作與處理、管理心理學、公共關系學、社會研究方法、秘書工作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公共政策、領導科學、國家公務員制度、行政組織理論、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一)、社會學概論、中國行政史、中國文化概論、普通邏輯、財務管理學、秘書學概論、企業管理概論 漢語言文學 專科 兩年 文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中國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一、二)、外國文學作品選、現代漢語、古代漢語、寫作等 本科 兩年 美學、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古代文學史(一、二)、外國文學史、語言學概論、英語(二)、兩門選修課、畢業論文 涉外秘書學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專)、公共關系、外國秘書工作概況、涉外秘書實務、涉外法概要、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外文學作品導讀、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經濟法概論、秘書語言研究、公關禮儀、交際語言學、國際商務談判、中外秘書比較、口譯與聽力等 對外漢語 本科 兩年 現代漢語、實用英語、中國古代文學、中國現當代文學、外國文學、外國文化概論、對外漢語教學概論、英語表達與溝通(實踐環節)畢業論文等 英語翻譯 ???兩年 英語寫作基礎、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國家概況、英語筆譯基礎、初級英語筆譯、初級英語口譯、英語聽力 本科 兩年 中級筆譯、高級筆譯、中級口譯、同聲傳譯、英漢語言文化比較、第二外語(日/ 法)、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畢業論文 日語 ???兩年 基礎日語(一二)、日語語法、日本國概況、日語閱讀(一二)、經貿日語、日語聽力、日語口語 本科 兩年 高級日語(一二)、日語句法篇章法、日本文學選讀、日漢翻譯、第二外語(英/法)、現代漢語、計算機應用基礎、日語口譯與聽力、畢業論文 英語 專科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二)、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英語聽力,口語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外貿英語 ???兩年 綜合英語(一二)、英語閱讀(一)、英語寫作基礎、英語國家概況、國際貿易理論與實務、英語聽力、口語、外貿英語閱讀等 本科 兩年 英語寫作、高級英語、英美文學選讀、英語翻譯、經貿知識英語、外貿口譯與聽力、二外(日語)等 公共事業管理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公共事業管理概論、社會學概論、管理學原理、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公共關系、社會調查與方法、行政管理學、文教事業管理、計劃生育管理、秘書學概論、計算機應用基礎(實踐)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公共政策、公共事業管理、公共經濟學、非政府組織管理、行政法學、人力資源管理(一)、管理信息系統、畢業論文等 工商企業管理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基礎會計學、經濟法概論、國民經濟統計概論、企業管理概論、生產與作業管理、市場營銷學、中國稅制、企業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經濟法(輔修)、民法學(輔修);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管理系統中計算機應用、國際貿易管理與實務、管理學原理、財務管理、金融理論與實務、企業經營戰略、組織行為學、質量原理、企業管理咨詢、合同法(輔修)、行政法學(輔修)。 國際貿易 ???兩年 高等數學、法律基礎、計算機應用基礎、英語、國際貿易實務、國際金融、國際商法、中國對外貿易、WTO知識概論、市場營銷學等 本科 兩年 國際市場營銷學、世界市場行情、國際商務談判、企業會計學、國際運輸與保險、西方經濟學、外國經貿知識選讀、涉外經濟法、經貿知識英語等 金融管理 ???兩年 證券投資分析、保險學原理、銀行會計學、商業銀行業務與管理、貨幣銀行學、財政學、經濟法概論、基礎會計學、管理學原理等 本科 兩年 管理會計實務、國際財務管理、公司法律制度研究、英語(二)、電子商務概論、組織行為學、風險管理、高級財務管理、審計學、政府政策與經濟學等 會計(電算化) ???兩年 英語(一)、大學語文、高等數學(一)、基礎會計學、國民經濟統計概論、數據庫及應用、財政與金融、會計電算化、成本會計、財務管理學、計算機應用基礎、經濟法概論(財經類) 本科 兩年 高等數學(二)、、英語(二)、數據結構、審計學、管理學原理、通用財務軟件、計算機網絡基礎、財務報表分析(一)、金融理論與實務、高級財務軟件、操作系統。加考課程:會計電算化、財務管理學、成本會計、基礎會計學、政治經濟學(財經類) 人力資源管理 ???兩年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人力資源管理學、人力資源經濟學、企業勞動工資管理、勞動就業論、社會保障、勞動與社會保障法、公共關系學、應用文寫作等 本科 兩年 企業戰略管理、人力資源戰略與規劃、人力資源培訓、人事測評理論與方法、人力資源薪酬管理、績效管理、人力資源開發管理理論與策略、管理信息系統等 文化事業管理 專科 兩年 英語(一)、寫作、中國文化概論、文化管理學、文化行政學、文化政策與法規、文化經濟學、文化策劃與營銷、藝術概論、社會學概論、民間文學、計算機 文化產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中國文化導論、文化產業與管理、文化產業創意與策劃、文化市場與營銷、外國文化導論、媒介經營與管理、文化服務與貿易 經濟信息管理 ???兩年 高等數學、計算機網絡基礎、計算機應用技術、計算機軟件基礎、計算機組成原理、經濟信息導論、計算機信息基礎、信息經濟學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應用數學、中級財務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社會研究方法、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數據庫及應用、電子商務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應用數理統計、經濟預測方法。 游戲軟件開發技術 ???兩年 英語(一)、高等數學、計算機游戲概論、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游戲作品賞析、計算機網絡技術、游戲軟件開發基礎、市場營銷、動畫設計基礎等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游戲創意與設計概論、可視化程序設計、藝術設計基礎、多媒體應用技術、DirectX、Java語言程序設計、游戲開發流程與引擎原理、游戲架構導論、軟件工程、游戲心理學等 電子商務 ???兩年 電子商務英語、經濟學(二)、計算機與網絡技術基礎、市場營銷(三)、基礎會計學、市場信息學、國際貿易實務(三)、電子商務概論、商務交流(二)、網頁設計與制作、互聯網軟件應用與開發、電子商務案例分析、綜合作業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數量方法(二)、電子商務法概論、電子商務與金融、電子商務網站設計原理、電子商務與現代物流、互聯網數據庫、網絡營銷與策劃、電子商務安全導論、網絡經濟與企業管理、商法(二) 信息技術教育 本科 兩年 英語(二)、物理(工)、數據庫原理、數據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計算機系統結構、軟件工程、數值分析、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計算機輔助教育、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數字邏輯、中學信息技術教學與實踐研究 計算機及應用 ???兩年 大學語文、高等數學、英語(一)、模擬電路與數字電路、計算機應用技術、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數據結構導論、計算機組成原理、微型計算機及其接口技術、高級語言程序設計(一)、操作系統概論、數據庫及其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物理(工)、離散數學、操作系統、數據結構、面向對象程序設計、軟件工程、數據庫原理、計算機系統結構、計算機網絡與通信 電子政務 ???兩年 行政管理學、公文寫作與處理、公共事業管理、行政法學、經濟管理概論、辦公自動化原理及應用、政府信息資源管理、電子政務概論、管理信息系統、計算機應用技術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公共管理學、電子政務理論與技術、政府經濟學、信息化理論與實踐、網站建設與管理、計算機網絡與通信、電子政務案例分析、信息與網絡安全管理 電子技術 專科 兩年 英語 (一)、電工原理 、高等數學、線性代數、線性電子電路、非線性電子電路、數字電路、計算機基礎與程序設計、電子測量、音響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 及應用 、辦公自動化 設備、 電子工程 本科 兩年 英語(二)、高等數學(工本) 、物理(工) 、復變函數與積分變換、概率論與數理統計(二)、工程經濟、信號與系統、計算機軟件基礎(二)、數字信號處理、單片機原理與應用、自動控制理論(二)、聲視頻技術 服裝設計 ???兩年 構成藝術、服裝工藝、服裝結構設計、服裝款式設計、服裝紙樣設計、服裝市場營銷等 本科 兩年 服裝設計、服裝紙樣設計、服裝圖形設計、服裝計算機輔助設計、服裝立體剪裁、展示工藝、企業形象設計、服裝飾品設計等 數控技術 專科 兩年 機械設計基礎、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數控編程與操作、CAD/CAM、電工學等 本科 兩年 模擬數字及電力電子技術、傳感器與監測技術、微型計算機原理與接口技術、機床數控原理、CAD/CAM軟件應用、模具與現代加工技術等 視覺傳達設計 ???兩年 構成藝術、插圖藝術設計、包裝結構與包裝裝潢設計、平面廣告設計、機構形象設計( VI )、商品攝影、POP與DM廣告設計等 本科 兩年 書籍裝幀設計、包裝工藝與設計、創意網頁設計、影視廣告、方案與腳本、室內設計、景觀設計、展示設計、家具設計 動漫設計 ???兩年 構成藝術、字體設計、動畫基礎、動畫運動、電腦圖像設計、動畫概論 本科 兩年 漫畫設計、動畫場景設計、動畫分鏡頭、二維動畫制作、三維動畫制作動畫特效合成、動畫創作 生物技術 專科 兩年 普通生物學、食品分析與檢驗、發酵工藝學、生物制藥技術、生物化學、微生物學、細胞工程、基因工程、酶學、病毒學、現代生物技術導論等 生物工程 本科 兩年 英語、工程制圖、化工原理、生物工藝學、微生物遺傳與育種、生化工程、生物制藥學、生化分離工程、高等數學等 食品工程 ???兩年 基礎化學、食品化學、食品微生物學、食品工藝學、食品分析 本科 兩年 食品工程原理、食品營養、食品加工技術、釀造食品加工、食品法規、食品包裝與設計、農產品儲藏運銷學、計算機應用基礎 景觀園林 本科 兩年 英語、園林工程制圖、園林藝術原理、景觀生態學、園林建筑學、園林CAD、園林規劃設計、園林工程學、3DMAX、園林植物保護學、園林美學 新聞 ???兩年 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漢語基礎、社會學概論、中國現代文學作品選、新聞學概論、中國新聞事業史、新聞采訪寫作、報紙編輯、廣播新聞與電視新聞、廣告學、新聞心理學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新聞評論寫作、新聞攝影、外國新聞事業史、中外新聞作品研究、傳播學概論、公共關系學、新聞事業管理、文學概論 應用心理學 ???兩年 大學語文、實驗心理學、生理心理學、發展心理學、教育心理學、心理與教育統計學、社會心理學、管理心理學、醫學心理學、心理測量、普通心理學(含實踐)、計算機應用基礎(含實踐) 本科 兩年 英語(二)、認知心理、心理學研究方法、心理學史、變態心理學、學習心理學、心理咨詢原理與技術(含實踐)、學校心理學、心理診斷、行為改變技術(含實踐) 小學教育 專科 兩年 大學語文、教育原理、科學技術社會、小學教育心理學、小學科學教育、小學教育科學研究、小學語文教學論、小學數學教學論、小學班主任、素質教育導論 本科 兩年 英語(二)、心理衛生與心理輔導、課程與教學論、發展與教育心理學、中外教育簡史、中小學教育管理、比較教育、小學藝術教育、現代教育測量與評價、中小學教育信息技術、學校管理心理學、教學設計、德育原理、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畢業實習、畢業論文 學前教育學 ???兩年 學前教育學、學前發展心理學、學前衛生學、兒童文學、學前教育心理學、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學前兒童數學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科學技術社會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教育學原理、學前游戲論、幼兒園課程論、學前比較教育、中外學前教育史、幼兒園活動設計、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家庭教育學 教育技術學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教學設計、教育電視系統、教育電視節目制作、計算機輔助教育、多媒體教學系統、高級語言程序設計、教與學的基礎原理、教育傳播方法研究、教育電聲系統及軟件制作、信息技術課程教學論、 教育管理 本科 兩年 英語(二)、教育管理原理、教育評估與督導、教育經濟學、教育統計與測量、教育法學、教育預測與規劃、中外教育管理史、管理心理學、高等教育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片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69|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软件 | 91成人试看福利体验区|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精品人妻无码一区二区色欲产成人|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亚洲AV成人片无码网站| 成人品视频观看在线| 四虎在线成人免费网站|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成人| 成人久久久久久| www.成人在线|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高清视频|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成人网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 国产91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成人免费视频69| 成人男女网18免费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麻豆国产成人AV在线 |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观看网站a|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观看天天性色|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福利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