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科技》雜志屬于學術性期刊.本刊作為我國國防科技工業領域集指導性、學術性、綜合性、信息性于一體的權威媒體,植根軍工、服務軍工、塑造軍工,努力為振興我國國防科技工業做貢獻。該刊征訂對象:各部門、各單位中層以上領導干部、管理人員、研究人員以及單位圖書資料館,各軍事院校研究單位。曾用刊名:國防科技參考。
《國防科技》雜志尖端科技、裝備新銳、管理縱橫、需求工程、文韜武略。
地址:湖南長沙德雅路國防科學技術大學,郵編:410073。
(一)基本要求來稿要求題材新穎、內容真實、論點明確、層次清楚、數據可靠、文句通順。文章一般不超過5000字。投稿請寄1份打印稿,同時推薦大家通過電子郵件形式投稿。
(二)文題文題要準確簡明地反映文章內容,一般不宜超過20個字,作者姓名排在文題下。
(三)作者與單位文稿作者署名人數一般不超過5人,作者單位不超過3個。第一作者須附簡介,包括工作單位、地址、郵編、年齡、性別、民族、學歷、職稱、職務;其它作者附作者單位、地址和郵編。
(四)摘要和關鍵詞所有論文均要求有中文摘要和關鍵詞,摘要用第三人稱撰寫,分目的、方法、結果及結論四部分,完整準確概括文章的實質性內容,以150字左右為宜,關鍵詞一般3~6個。
(五)標題層次一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二級標題用“(一)、(二)、……”來標識,三級標題用“1.2.”來標識,四級標題用“(1)、(2)”來標識。一般不宜超過4層。標題行和每段正文首行均空二格。各級標題末尾均不加標點。
(六)計量單位、數字、符號文稿必須使用法定的計量單位符號。
(七)參考文獻
限為作者親自閱讀、公開發表過的文獻,只選主要的列入,采用順序編碼制著錄,按其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用阿拉伯數字編號,列于文末,并依次將各編號外加方括號置于文中引用處的右上角。書寫格式為:作者.文題.刊名年份;年(期):起始頁.網上參考材料序號.作者.文題網址(至子--欄目).上傳年月。
為保證本刊的權威性,杜絕任何形式的抄襲稿。稿件文責由作者自負,編輯部有權作必要的修改。文稿在3個月內未收到退修或錄用通知,作者可自行處理,另投他刊。未被錄用的稿件一般不退稿,請自留底稿。
21世紀軍隊建設發展的主旋律
印度軍隊提高信息戰能力的“舉措”
美國反導作戰簡析
俄美“空中指揮堡”比較
美軍新式武器裝備一瞥
未來立體登陸作戰中的一把“利劍”——氣墊船
系統與應用相結合加強科學計算研究
辯證看待信息共享科學推進信息系統建設
國防技術雙向轉移常態化及效益研究
基于成本分擔和節約分享的軍品激勵性定價模型
國防安全風險評估模型構建
國防工程維護精確化管理模式的分析與實現
基于WSR的防空兵指揮信息系統物理特性分析
信息化條件下戰場制權問題
聯合作戰體系的整體涌現性
聯合防空電子對抗兵與防空兵作戰協同原則略探
電子戰在反恐怖作戰中的作用及其運用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GJ003-180) | 8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BGJ033) | 2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TQ008)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1CTQ033)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FJS002)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2GJ003-102) | 1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13AZX009)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01233)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70871119)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309022)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國家社會科學基金 | 85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58 |
軍隊科研基金 | 47 |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預研基金 | 8 |
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 | 7 |
湖南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 | 5 |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 4 |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創新項目 | 3 |
重慶市教育委員會科學技術研究項目 | 3 |
江蘇省社會科學基金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