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兒童健康教育范文

    兒童健康教育全文(5篇)

    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兒童健康教育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兒童健康教育

    社區兒童健康教育意義

    健康教育是通過積極的教育活動來傳播各種保健知識、減少危險因素,從而達到提高人們健康水平的科學。在社區進行科學有序的兒童保健和預防接種可以有效遏制兒童疾病的發生和蔓延,提高兒童的身體抵抗力,并且可以讓更多家長獲得健康知識,最終使得家長和兒童都受益。這就是進行該研究的根本出發點。筆者抽取某社區的兒童家長282例,實施健康教育后,分析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某社區的兒童家長282例。兒童年齡0~6歲,平均3.2歲;家長年齡22~51歲,平均36.5歲。文化程度:小學52例,初中98例,高中77例,大學55例。

    1.2方法

    1.2.1兒童保健的健康教育①針對不同人群,宣傳健康教育。帶兒童進行保健的家長來自不同的社會階層,年齡層段、地域風俗、文化差異、性格特點都各不相同,嘗試著以不同的方法對他們進行恰當的宣傳。對年紀稍大一些的家長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講解相關知識;對文化程度不高的家長用事實以及耐心的心態說服交流;對身為少數民族的家長要順從他們當地的習慣,積極引導他們相信保健的重要性。②分層次教育,針對性健康教育。由于兒童年齡有差異,根據兒童的不同年齡對于保健知識的側重方面不同來教育。對1歲左右的嬰兒,社區工作人員應耐心更正家長對嬰兒肢體保健的錯誤動作;對2歲左右的幼兒,社區工作人員指導家長對幼兒的攝入食物的最佳搭配;對3歲以上的兒童,社區工作人員著重對兒童家長進行傳染病的宣傳教育。

    1.2.2預防接種的健康教育①提高專業素質,傳播健康知識。許多家長忙于工作,對兒童保健方面的知識不了解,擔心孩子接種疫苗有不良反應,有時會拒絕接種。我們的專業講解人員首先要與家長建立彼此信任的關系,以飽滿的熱情與他們進行交流,介紹接種疫苗的必要性、目的以及這樣做對孩子健康作用的意義。同時給家長耐心地講解疫苗接種的適應癥和突發情況的治療措施等。②采用多種形式,倡導健康教育。在開展預防接種的活動中,以多種多樣的形式吸引家長和孩子們。通過定期開展“樂趣大講堂”的趣味活動,使家長與孩子進行親密的交流,以快樂的方式引導他們知道預防接種的重要性;通過張貼宣傳畫報,定時更新,使他們獲知最新的健康教育;通過開展專家講座,使家長們了解預防接種的微觀本質內容;采用新穎的信息化技術,與家長們進行微信、QQ、電子郵件的溝通,加強健康教育。

    點擊查看全文

    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及健康教育需求

    摘要:目的:探討學齡前住院患兒家屬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及其健康教育需求。方法:臨床納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某院兒科收治98例學齡前住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采用本院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對住院患兒家屬進行調查,主要內容包括患兒家屬的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及對健康教育知識的需求。結果:男性家屬、女性家屬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整體水平偏低,女性嬰兒喂養方式、人工喂養首選食物、嬰幼兒佝僂病預防、輔食添加時間、嬰幼兒營養性貧血好發年齡段等知曉情況優于男性家屬,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男性家屬與女性家屬對營養知識、疾病知識、健康行為、醫學急救技能、科學育兒等方面健康教育需求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當前學齡期住院患兒家屬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整體偏低,建議各醫院通過成立多學科、多系統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教育模式,為患兒家屬提供綜合、全面的健康教育內容,最大限度滿足其健康需求,提高患兒家屬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促進住院患兒身心健康。

    關鍵詞:學齡前;住院患兒;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健康教育需求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2015年2月~2018年2月期間本院兒科收治98例學齡前住院患兒作為研究對象。男性患兒52例,女性患兒46例;年齡0~6歲,平均年齡(3.98±0.13)歲;患病類型:支氣管肺炎29例、高熱驚厥27例、上呼吸道感染26例、胃腸炎16例。全部患兒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問卷調查,年齡21~50歲,平均年齡(36.52±3.89)歲,男性家屬48例、女性家屬50例。

    1.2方法

    采用本院自擬調查問卷對患兒家屬健康需求、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進行調查,主要包括兩部分:(1)兒童健康保健知識水平,共包含20個條目,包括常見疾病護理、兒童健康行為,醫學急救、科學育兒等知識;(2)患兒家屬知識獲取來源及相關需求,共包含7個條目。由病區護士長發放本病區調查問卷,并向患兒家屬說明進行問卷調查的意義,耐心講解問卷內容及填寫方式,取得患兒家屬的理解與支持。本病區共發放98份調查問卷,回收98份,其中3份未嚴格按要求進行填寫,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94%。

    點擊查看全文

    流動兒童三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

    [摘要]流動兒童問題的產生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流動兒童心理救助過程中需要多方合作,共同開展流動兒童心理健康工作,促進流動兒童健康成長與城市融入。文中從流動兒童的身心健康成長角度,在對流動兒童常見心理問題的分析基礎上,對流動兒童“三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體系構建進行了深入思考。

    [關鍵詞]流動兒童;三位一體;心理健康教育體系

    一、流動兒童常見心理問題分析

    (一)流動兒童的消極情緒較普遍

    研究發現,流動兒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較其他兒童偏低,有較為普遍的消極情緒,如焦慮、抑郁、自卑較為嚴重,還常常體驗到被歧視感、不平等感,甚至發生身份認同的危機。1.自卑感。因為城鄉消費、語言、生活習慣、教育水平等差距加大,流動兒童可能會因各方面比不上城市兒童明顯體驗到自卑感,缺乏自信。一項調查表明:近四分之一的流動兒童認為自己在學校中什么都比別的同學差,超過半數的流動兒童認為自己表現平平,沒有值得驕傲的地方。部分流動兒童有社交回避現象,既不愿或不敢主動跟同學交往,也害怕跟老師交流,對老師的批評特別敏感緊張。在課堂上則表現為安靜沉默,不敢舉手,更不敢大聲發言。2.孤獨感。新的城市、新的學校、新的同學、新的老師,對流動兒童來說,這種環境的巨大變化都將使之產生心理上的煩惱和壓力,使之體驗到較強的孤獨感和較低的歸屬感。若加之因為生活習慣、語言的不同而出現同伴交往困難,尤其會加重流動兒童的孤獨感,甚至出現焦慮和抑郁傾向,產生適應性心理障礙。3.被歧視感。流動兒童多是從落后地區進入到發達地區,其城鄉差距常讓他們體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歧視感。其就讀的學校常被稱之為“打工子弟學校”,其設施設備、師資等教育資源相對落后。或進入到公辦學校,被稱之為“借讀生”、“插班生”、“鄉下人”。在公辦學校讀書期間,可能會遭受到來自城市同學的明顯有意的排斥、孤立,或者是無意的疏遠和冷淡。此外,流動兒童在流動過程中往往出現超齡入學、或者因為跨地跨校的不連貫學習生活而造成學習成績較差,可能導致一些教師和城市學生家長對流動兒童有偏見。或者在社會生活中,其父母被稱為“外來人口”,自身也體會到“農村的孩子比城里的孩子低人一等”的不平等感,甚至感受到自己是邊緣人,產生身份認同危機,阻礙自身融入到城市社會。

    (二)流動兒童的問題行為較突出

    流動兒童的年齡為6-14周歲之間,在心理上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其外部環境的穩定與和諧與否直接影響到其心理和行為的順利發展。流動生活、新環境的適應往往讓流動兒童很容易表現出一些問題行為,如退縮、注意力不集中、自控能力較差等。研究表明,流動兒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人際關系緊張和敏感,不能形成較為積極和諧的人際關系,如不愛合作活動、對老師或家長的批評過分敏感、不善于與人交往,表現出性格內向、敏感,行為拘謹、相對孤僻。表現出較為突出的行為適應問題。

    點擊查看全文

    艾滋病患兒家屬中健康教育路徑的應用

    【摘要】目的:探討健康教育路徑在艾滋病患兒家屬中的應用。方法:對30名艾滋病患兒家屬應用臨床路徑實施健康教育,觀察健康教育前后家屬對艾滋病知識掌握情況、兒童的營養狀況,并進行對比分析。結果:應用臨床路徑對艾滋病患兒家屬實施健康教育后家屬對艾滋病知識、兒童飲食知識知曉率提高,患兒營養狀況得到改善,應用前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應用臨床路徑對艾滋病患兒家屬實施健康教育,提高家屬對艾滋病知識、兒童飲食知識知曉率,改善了患兒營養狀況,滿足患兒的健康需求,增進護患關系,提高患兒的生活質量。

    【關鍵詞】健康教育;臨床路徑;艾滋病;家屬

    艾滋病流行已進入快速增長期,盡管實施對孕產婦免費檢測及采取母嬰阻斷服藥,但近20年來全球艾滋病感染的兒童達150萬[1]。艾滋病患兒因免疫功能受損,常常出現發熱、腹瀉、咳嗽等癥狀,造成機體對營養素攝入不足而發生營養不良。2013年4月~2014年12月,我們對30名艾滋病患兒家屬實施健康教育臨床路徑,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擇同期住院的艾滋病患兒30例,經酶聯免疫吸附測定(ELISA)檢測HIV-1抗體陽性并通過實驗室免疫印跡試驗(WB)法確認,符合衛計委國家醫藥局頒布的《艾滋病診療指南》的診斷標準:住院1個月以上,能自主進食的患兒。男21例,女9例,年齡1~15(1.15±10.26)歲,確診年限1~8(4.25±2.96)年,其中出現發熱癥狀18例、腹瀉12例、口腔潰瘍9例、咳嗽15例。父親陪伴10例、母親陪伴16例、其他4例,有25例父母親均為艾滋病感染者,5例患兒感染原因不明。

    1.2方法

    點擊查看全文

    醫改新形勢下公立醫院健康教育論文

    一、工作實踐方法

    1.結合中小學生健康體檢篩查

    學生健康教育突出重點。根據醫院體檢中心數據統計發現的中小學生中存在的健康問題,專門編寫相關的健康教育資料隨著健康反饋單一起發放到學生及家長手中,并且有針對性地對校醫進行培訓。聯合教育局和學校開展寓教于樂的健康主題活動,如“6.1”兒童節組織的小胖子趣味運動會、“11.20”世界兒童日組織的中小學生學急救等。

    2.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幼兒、家長與幼師并重

    醫院針對幼兒園的健康教育工作專門策劃“春苗行動”。有針對性地組織對長沙市幼兒園的園長和衛生老師進行培訓,協助幼兒園制作健康教育宣傳欄;組織專家編寫了《學齡前兒童健康知識手冊》免費發放給家長,根據幼兒園的需求組織家長健康教育講座;聯合幼兒園組織和策劃健康主題活動,幼兒的教育示范與動手相結合,如“愛牙日”的刷牙競賽,讓孩子在游戲中掌握正確的刷牙方法。

    3.社區健康教育充分發揮網絡和媒體的強大傳播功能

    社區覆蓋人群廣泛,我院在與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合作進行健康教育巡講、發放健康教育資料的基礎上,重點利用了網絡和媒體信息量大、傳播迅速的特點進行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醫院網站專設了健康園地,及時更新健康知識,每年更新文章600篇左右;開設了網上咨詢欄目,專人負責回復,回復時限不超過24小時,全年回復咨詢6000-8000條。在逐步完善醫院網站的同時,積極與一些影響力較大的網站合作。醫院鼓勵醫務人員結合臨床專業撰寫相關科普文章,每年在各類健康科普報刊雜志發表科普文章1000篇左右。結合典型病例、愛心關注做好媒體宣傳,每年在電視、電臺、報紙、網站新聞宣傳1000多條。

    點擊查看全文
    友情鏈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看片黄a免费看|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成人亚洲国产精品久久| 四虎影视永久地址www成人|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综合|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直播| 欧美日韩视频在线成人| 国产国产成人久久精品杨幂|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成人短视频完整版在线播放| 一级成人a免费视频|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免费成人黄色大片|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成人h在线播放|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欧美|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码|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 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热|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 国产成人vr精品a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