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敘事叢刊》作為敘事學研究領域的權威學術載體,始終以“追蹤學術前沿,推動理論創新”為宗旨,本輯內容聚焦跨媒介敘事領域,系統呈現了敘事學研究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理論突破與實踐探索。通過專題化、體系化的內容編排,刊物既深化了對敘事本質的認知,又為跨媒介時代的故事生產提供了方法論支撐,成為連接學術研究與產業實踐的重要橋梁。
本輯以“出位之思”為核心理論框架,突破傳統媒介本位觀念,揭示敘事在不同媒介間遷移、變異的內在規律。龍迪勇教授在《跨媒介敘事研究》中提出,跨媒介敘事本質是“藝術時空體”的解構與重構,如小說《尤利西斯》通過意識流手法將空間性體驗轉化為時間性敘事,而電影《布達佩斯大飯店》則以分鏡設計將時間性情節壓縮為空間性視覺奇觀。此類研究不僅挑戰了萊辛“時間藝術/空間藝術”的二元對立,更通過穆卡洛夫斯基“前推”理論,論證了媒介間性如何催生敘事新形態。例如,對卡爾維諾《命運交叉的城堡》中塔羅牌圖像與文字敘事的互文性分析,揭示了圖像敘事如何突破線性時間限制,構建出多維度敘事空間。
研究報告、文獻綜述、簡報、專題研究。
地址:北京鼓樓西大街甲158號,郵編:100720。
1.內容:立意新穎,觀點明確,內容充實,論證嚴密,語言精煉,資料可靠,能及時反映所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本刊尤為歡迎有新觀點、新方法、新視角的稿件和專家稿件。
2.格式必備與順序:標題、作者、作者單位、摘要、關鍵詞、正文、注釋或參考文獻。篇幅以2200-8800字為宜。2200字左右為1個版面。
3.請在來稿末尾附上作者詳細通訊地址。包括:收件人所在地的省、市、區、街道名稱、郵政編碼、聯系電話、電子信箱、代收人的姓名以及本人要求等,務必準確。論文有圖表
的,請保證圖片和表格的清晰,能和文字對應。
4.本刊實行無紙化辦公,來稿一律通過電子郵件(WORD文檔附件)或QQ發送,嚴禁抄襲,文責自負,來稿必復,來稿不退,10日未見通知可自行處理。
5.本刊來稿直接由編輯人員審閱,疑難重點稿件送交相關專家審閱,本刊堅持“公平、公正、公開、客觀”的審稿原則,實行“三審三校”制度。
6.來稿一經采用,雜志社將發出《用稿通知單》,出刊迅速,刊物精美,稿件確認刊載后,贈送當期雜志1冊。
中國思想中的道德敘事發微賴功歐;
《最后的常春藤葉》的敘事策略萬芳;
試析《記憶碎片》中的不可靠敘述徐亮;
試析電影《回到未來》的敘事策略劉燕;
朝向空間的敘事理論卓拉·加百利;李森;
敘事建構身份——以《西游記》為例趙苗;
試論《山海經》中的“原生態敘事”傅修延;
禮經建筑空間的元敘事技巧及其影響張世君;
記憶的空間性及其對虛構敘事的影響龍迪勇;
文學敘事真實論與“可能世界”的接受張麗;
試論作為空間敘事的主題—并置敘事龍迪勇;
敘事作品中的空間書寫與人物塑造龍迪勇;
文學史:一種沒有走出虛構的敘事文本喬國強;
從畫家傳奇敘事看中國畫寫實觀念的演變葉青;
真實的虛擬世界——先秦文學中的移位敘述張麗;
試析江西武功山地區民間故事的敘事特征劉荷香;
中國早期都市敘事性流行歌曲主題探析王琦;
詩歌敘事中的空間標識——以《唐璜》為例楊莉;
史出于巫與先秦兩漢史傳中虛構敘事的發生倪愛珍;
試論敘述者的不可靠性——以《押沙龍,押沙龍!》為例肖惠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