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功能語篇分析及英語教學理論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英語教學需要借用很多的教學理論與方法,以期達到較好的教學目標。本文從語篇分析的主要支持理論——及物性系統理論入手,結合英語作為一門語言的特點,簡要介紹英語功能語篇分析的模式,旨在提升英語教學能力和水平。
關鍵詞:功能語篇分析;英語教學;理論
英語性質決定對英語的需求,這是包括英語在內的,所有語言的共同點,由于語言是人類彼此之間關系的最終顯現,在實際的英語應用中,并不是對詞匯和句子的作用,而是語篇中所表現出完整的思想,因此,應重視功能語篇對英語教學的影響,并深度挖掘功能語篇與英語教學理論之間的關系。
一、及物性系統理論簡介
純理功能是功能性語法所呈現出重要的語言功能之一,純理功能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分別是語法概念功能、語言人際功能和語篇分析功能。經驗功能能夠解釋語言經驗模式,人類通過語言能夠將現實世界進行心理重現,語言使人類經驗更為模式化,并將事物體現出模式化過程,應用各種邏輯與語義關系來將模塊鏈接成為有機化的整體,進而形成完整的語言經驗結構體。在英語語言體系中,其語篇最為基本的切分體是小句,例如happening、sensing、existing、becoming等等,這些表現為“正在進行”的語義基本特征,在小句層面中,體現成為“正在進行”的過程,這就是語法概念功能中展現出來的及物性(Transitivity),所謂及物性,就是指動詞的一種性質,其中動詞包括及物動詞(transitive…verb,vt.)和不及物動詞(intransitive…verb,vi.)[1],及物動詞是指動詞后可以直接連接賓語,而不及物動詞則不能直接連接賓語,需要在中間加入介詞,諸如to、at、of等等。以動詞為核心的語法方式和手段就是及物性,及物性系統將英語小句主要成分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分別是:參加者(Participant)、過程(Process)和環境(Circumstance),同時按照及物過程呈現出的不同特征細化分為三個大類、三個小類及氣象類(Meteorological…Process),眾多英語研究學者在對英語及物過程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之上,將英語及物性系統總共分為六個種類,分別是:物質過程(Material)、存在過程(Existential)、心理過程(Mental)、行為過程(Behavioral)、關系過程(Relational)和言語過程(Verbal)[2]。
二、功能語篇分析在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功能語篇分析的具體實施步驟尚沒有統一定論,一般認為“語境——語篇——評價語境”這一實施步驟適用性較高,是常用的功能語篇分析步驟,下文主要從英語語境、主位結構和銜接角度來闡述功能性語篇分析的主要過程。
(一)英語語境
語境(Language…environment)是語言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在良好的語境之中,能夠更加行之有效的開展預先學習,從而對語篇(Discourse)進行深入的學習和理解,語篇和語境之間的關系較為密切,語境能夠促進對語篇的發掘,同時語篇是通過構建語境進而產生出來的,由此可見,語篇與語境之間存在相輔相成的關系。語境主要分為兩個組成部分,分別是情景語境(Situational…context)和社會文化語境(Sociocultural…context)[3],在人際交往之中,語言前后相互關聯形成環境,是人際交往雙方使用的語言語法、詞匯、語音、社會等知識,這些知識就是社會文化語境。而情景語境則是指語言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所形成的具體環境,其中包含語言使用的時間、地點、話題,使用場合的具體情況,使用者之間的關系和地位等等,這些具體環境對語言造成極大影響,從而形成情景語境。語境對語言造成極大的影響,語言產生和理解都受到語境的制約[4]。另外在對語篇進行研究和教學的過程中,應重視社會文化語境對其造成的影響,在社會文化語境之中來理解語篇,從而幫助學生建立語篇分析與情景語境、社會文化語境之間的聯系,尤其是在英語書面寫作教學中,一篇英語作文主要有詞匯和語法來組成長短不一的句子,因此在作文所創設的語境之中,其詞匯、短語、句子及結構是否與語境相符,成為判斷一篇英語作文的主要標準。例如,在英語中,表示死亡的詞匯有很多種,比如die、expire、go…to…glory、fade…away、kick…the…bucket等等,其中,die是最為平常的說法,expire往往用于正式場合,go…to…glory、fade…away表達較為委婉,而kick…the…bucket則是非正式的俚語,教師應重視幫助學生了解各種詞匯在不同語境中的應用方法,從而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
(二)英語主位結構
在英語功能語法體系中,主位(Thematic)與述位(Rheme)共同構成了一個完整的主位結構(Thematic…structure)[5],主位是英語小句開始的信息,確定主位時應考慮小句與前句之間的連貫性,并要照應之后的句子,從而推動語篇的邏輯發展,在確定主位之后,才能根據主位的實際情況來添加述位,述位主要應描述和說明主位,并使句子通順連貫,符合語境要求。由此可見,主位是句子的核心,各個主位形成了語篇的中心內容,主位根據所述內容的不同一共分為三種,分別是話題主位(Topic…theme)、人際主位(Interpersonal…theme)和語篇主位(Textual…theme),話題主位主要表達話題的主題思想,人際主位是表述文章作者的寫作態度,語篇主位是表達整個語篇的組織結構和邏輯結構,這三者是語篇中的核心。當學生能夠掌握語篇句子中主位與述位之后,能夠迅速了解文章的主體內容,從而提高學生構建與解讀語篇的能力。
(三)英語的銜接
英語語篇之中,銜接(Cohesion)主要是體現為詞匯銜接(Lexical…cohesion)和語法銜接(Grammatical…cohesion),詞匯銜接主要是詞匯之間的相互聯系[6],詞匯銜接是較為簡單的銜接手段,因此學生對詞匯銜接的掌握水平一般比較高。語法銜接就是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連接,只有將句子進行準確的語法銜接,才能確保語篇的形成,語法銜接的難度較大,很多學生對這種銜接方式了解的并不全面,進而造成語篇中出現種種問題,教師應重視語法銜接教學,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法銜接水平,并能夠利用語法銜接知識來培養學生的英語語感,使學生能夠正確運用語法銜接方法,在書面寫作和閱讀之中準確把握銜接的意圖,進而能夠更好應用語法銜接。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功能語篇分析理論進行研究,發現利用此種分析模式,能夠分析英語語篇的深層意義,從而幫助學生解讀語篇,掌握英語語境、主位機構和銜接方式和技巧,使學生能夠構建出更為連貫和通順的語篇,進而提高學生英語閱讀和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劉紅.英語教學中語篇銜接語法手段分析[J].校園英語(下旬),2017,(5):18-18.
[2]王靜.基于功能語篇分析的綜合英語教學[J].安徽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1(4):85-87.
[3]鄧艷.功能語篇分析在大學英語閱讀中的作用與意義[J].文教資料,2014,(25):179.
[4]張成海.《新目標》初中英語教科書多模態語篇分析——以閱讀部分語篇為例[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14.
[5]宋陽.銜接理論在聽力語篇分析中應用的實證研究[J].遼寧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5):712-717.
[6]張玉玉.功能語篇分析理論研究簡述[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9):38-38.
作者:張文婷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