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兒童教育心理學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心理環境是相對物質環境而言的,即人的一種情緒、思維、心態等。幼兒時期是心理衛生的黃金時期,其思維、個性、道德觀念的形成,感覺、知覺、注意、想象、記憶、情感、意志的發展,無不需要家長、教師、社會的密切關注和科學的教養。因此,我們應為幼兒創設一個自然和諧的心理環境,以促進幼兒健康快樂的成長和良好品德的形成。今天,社會的不斷發展令人們日漸重視“情商”的培養,也就是心理健康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內向,孤僻,敏感的孩子,他們對群體的生活的適應能力差,對家人的依賴性重,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不能經受挫折,令父母老師頭疼不已,而這一切正是因為幼兒沒有健康的心理因素,也再次證明了孩子除了要有良好的外界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給予孩子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只有內外因結合,才能令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的發展,成為一個開心而又開朗的孩子。筆者結合多年工作實踐,總結了一些心得體會與經驗。

    一、作為家長應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健康的心理環境

    1.父母良好的教養態度是良好心理素質形成的關鍵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父母的教養態度和教育方法直接影響孩子的行為和心理,兒童良好的行為習慣是父母教育的結果。在專橫的舊式家庭環境中,教育強調絕對服從父母的意志,稍有不聽從就以懲罰。在這類父母過分嚴厲的教養態度下,孩子自身缺少自主權,缺乏自信和獨立性,會形成暴戾、橫蠻、撒謊、逆反心理強的個性特征,并往往會在捉弄別人,尋找報復中得到心理上的補償和平衡。

    2.在生活中給孩子建設性的關懷,讓幼兒在正確的關愛中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質現代的生活日漸富裕,孩子也越來越少,每家可能只有一個“寶”,此“寶”自然變成了家人的中心,事事包辦,盲從的父母、祖父母等數不勝數,可事實證明這樣的關懷方式給我們帶來的只是一個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皇帝”,并未為孩子的成長給予良好的幫助。我們提倡關心愛護孩子,與溺愛孩子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建設性的關懷意味著為孩子的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從一個孩子能承受接受的方式支持他,這種開放式的關懷需要父母積極參與到孩子情感生活中去,和孩子一起玩,每天堅持花20分鐘的時間參與幼兒游戲、活動,在活動中表揚孩子合適的行為,說出您的感受等,讓孩子們感受到肯定性的關懷,這對他們的心理健康尤為重要。

    3.給予孩子積極的約束,我們在讓孩子得到正確的關愛的同時,也要讓孩子明白到紀律約束性的必要性曾有個孩子,因為下午放學的時候說好媽媽來接,媽媽還答應孩子下午接的時候會帶玩具來,但下午來的卻是爺爺,媽媽臨時有事來不了了,爺爺沒有帶玩具,孩子馬上就不高興了,推爺爺回家,叫媽媽來,爺爺勸孩子不能這樣,但說了幾句也沒什么效果。這樣的情況還有很多,家長們都在犯著同樣的錯誤,認為總是應該勸孩子,給他們機會,即使他們行為已超出了社會現有接受的標準。其實,正如一名國外作家所說:“所有孩子都需要接受紀律的約束,這既是積極性的,也是限制性的。”

    二、作為教師應努力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心理環境

    1.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觀念教師要尊重理解幼兒學習興趣,創造主動學習氣氛,讓幼兒在輕松、愉快、沒有壓力的環境下完成任務,達到能力的提高。

    2.教師應該注意自己的教學語言和教學行為,創設一個文明、健康、溫馨的心理環境,保護幼兒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是與生俱來的,但是許多大人卻在一次又一次的無意中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令他們愈來愈沒有自信,最后成為孤獨自卑的人。為了訓練孩子們的口語表達能力,開學回來我要求每個孩子都要講一個故事。未料,能力薄弱的孩子居然把講故事當成接受懲罰的方式,緊張到哭了。那一刻我發現,自己給部分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壓力,這種方式確實能鍛煉到部分孩子,但并不代表全部孩子都能接受。

    3.組織豐富多彩的生活讓幼兒積極愉快地參加活動現在的幼兒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中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在對待集體和他人態度上往往表現出自私和任性,以自我為中心。這就要求教師通過集體活動,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堅持“著眼高”(即從小培養幼兒愛祖國,愛人民,將來為祖國做貢獻),“起點低”(即教育從幼兒身邊的人和事入手),“方法活”(即創設幼兒喜聞樂見和易于接受的教育教學內容)等原則,培養幼兒良好的個性及道德品質。例如:針對部分家長一味的溺愛和包辦,忽視對幼兒勞動習慣的培養這一現象,可以設計“看誰穿得快”“自己的事自己做”“誰最能干”等有趣的活動,如拾落葉、拔草、種花等,到社會實踐中去接觸,了解一粒麥子,一顆螺絲釘,一分錢,一張紙來之不易,使之從小養成艱苦樸素,熱愛勞動,熱愛勞動人民,珍惜勞動成果等良好品質。

    4.還應給孩子充足的活動空間和時間孩子的本性就是好動,但因為大人過多的去約束孩子,使孩子得不到應有的體能發揮,導致孩子在該動的時候不敢動,不該動的時候卻控制不住自己。班上的老師告訴我有一個孩子,天性比別的孩子好動,但因為家人怕他到外面后控制不住自己,到處亂跑,所以很少帶他出去玩,以為把孩子控制在較小的空間里,那樣他會有所改進,但得到的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心理健康與心理環境是息息相關的,良好的心理環境能讓孩子在輕松、愉快、自由的氣氛中學習和生活。不良的心理環境,不僅對孩子的性情行為有所影響,甚至于會歪曲、破壞孩子的一生。

    三、社會傳媒對幼兒道德品質培養的影響不可低估

    幼兒期,兒童生活范圍較狹窄,大眾傳播媒介對于他們的影響主要來自于影視片、廣播、廣告、音像制品和部分報刊雜志。如果這些傳媒內容健康,會對幼兒良好道德情感的形成起積極作用,讓幼兒養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高尚的思想品質。幼兒喜愛模仿的心理特征,決定了他們會去模仿社會傳媒中的人物及言行舉止。而內容不健康的傳播,則會從反面為幼兒樹立某種學習樣板,使幼兒出現品德障礙。因此,家長和教師要善于選擇和引導,使大眾傳播媒介成為影響幼兒道德品質和行為發展的積極因素。總之,我們要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結合的德育網絡,占領家庭這塊陣地,把握學校教育這個主渠道,醞釀良好的社會大氛圍,讓幼兒在健康和諧的環境里受到全面的教育,促進其良好品德的形成。讓我們攜手努力,使明天的太陽更加燦爛、輝煌。

    作者:高慧敏 單位:北京師范大學鄂爾多斯附屬學校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婷婷成人综合色综合| 中文字幕成人免费高清在线|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成人毛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欧美成人午夜精品免费福利| 国内精品国产成人国产三级|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AV在线播放|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aa精品一区| 成人狠狠色综合|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 青青草成人影视| 成人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尤物|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免费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麻豆 |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老司机成人影院| 一级成人黄色片| 午夜亚洲国产成人不卡在线|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国产成人永久免费视频| 成人a在线观看|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 成人黄色免费网址|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91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a级成人高清毛片| 欧美成人高清WW| 成人免费网站视频www| 成人免费看吃奶视频网站| 国产美女主播一级成人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