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二年級數學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二年級數學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授課教師】

    【教材分析】例題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比較數的大小,使學生進一步了解萬以內數的順序,掌握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情境圖中的素材十分豐富,涵蓋了數的大小比較的3種情況:一是位數不同的數的大小比較,位數多的數大于位數少的數;二是最高位上的數不同,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三是位數相同、最高位上的數也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要看次高位,次高位上數大的那個數就大,否則繼續比下去,直到比出大小。在比較的過程中,教材不再借助直觀,而是注重借助學生的交流呈現比較方法的道理,如比較位數不同的兩個數時,借助中間數的計數單位比較,說明位數多的數大的道理(940是三位數,不夠一千;1899是四位數,超過1000);位數相同,最高位不同時,以最高位上計數單位的個數比較,說明最高位上的數大的那個數就大的道理,進而為第三種情況的比較作好鋪墊;第三種情況則體現了開放性,讓學生利用已有經驗自由比較,同時根據具體例子總結比較數的大小的方法。

    【學情分析】學生在一年級學習了百以內數的大小比較,又剛剛學了萬以內數的認識,他們已經掌握了位數多的一定比位數少的數大,位數相同時,從高位比起。本節課應從知識間的內在聯系出發,培養學生的遷移能力。多樣化的素材,既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又可以體現學生的應用意識和應用水平。

    【教學目標】

    1.借助生活中的素材,讓學生經歷萬以內數的大小比較方法的探索過程,掌握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并能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

    2.在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抽象能力、類比遷移能力和歸納概括能力;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初步學會進行簡單的、有條理的思考。

    3.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增強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的學習意識,感受到學習成功的喜悅。

    【教學重點】通過比較,理解數位的意義和掌握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教學難點】掌握萬以內數大小比較方法,能夠正確運用符號表示萬以內數的大小關系。

    【教學方法】嘗試指導法。讓學生在課堂上利用知識的遷移嘗試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數字卡片等。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流程設計

    復習10000以內數的組成、數位的意義和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為新課做好鋪墊,并順理成章揭示課題。

    溫故而知新

    1、創設生活情景,感受學習《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必要性。

    2、根據圖中電視機的價格信息,任意選擇兩種電視機比一比它們的價格。

    3、自主探究三位數和四位數的大小比較。

    4、探究數位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5、小組交流:數位相同、最高位也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6、放手讓學生獨立地把電視機的價錢從小到大排列。

    7、小結: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基礎練習。

    2、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翻卡片游戲。在既是練習又是游戲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練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現能力得到張揚。

    4、拓展練習。

    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暢談收獲,說說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方法。

    課堂總結,梳理知識

    一、溫故知新

    同學們,前兩天我們已經學習了《萬以內數的認識》,下面老師來考考你。

    1、填一填。

    (1)723是(

    )位數,最高位是(

    )位。它由(

    )個百、(

    )個十和(

    )一組成的。

    (2)4168是(

    )位數,它的最高位是(

    )位,“4”在(

    )位上,表示(

    )個(

    );“1”在(

    )位上,表示(

    )個(

    ),“6”在(

    )位上,表示(

    )個(

    ),“8”在(

    )位上,表示(

    )個(

    )。

    2、比一比: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的。

    10099

    5885

    4346

    《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我們已經學會了,那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

    【設計意圖:復習10000以內數的組成、數位的意義和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為新課做好鋪墊,并順理成章地揭示課題。】

    二、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1、創設情景,引發思考

    小紅搬家了,你們看,新房子真漂亮!

    可是缺少了一些家用電器。星期天小紅和媽媽一起逛商場,看中了這四款電視。

    你說說這四款電視機的價格分別是多少嗎?

    這些電視機價錢,哪臺貴?哪臺便宜呢?

    現在你能根據電視機的價格信息,任意選擇兩種電視機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嗎?

    學生說,老師板書。

    9401899

    13502365

    18991350

    9401350

    18992365

    9402365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扎根于生活,應用于生活。本環節創設了小紅和媽媽為新居添置一臺電視機的生活情景。老師提問:這些電視機的價錢,哪臺貴?哪臺便宜呢?引發學生去思考,進而感受學習《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必要性。學生在豐富的素材中自主選擇所需要解決的問題,充分體現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同時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1、位數不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940和1899的大小。

    A、比一比:這兩個數誰大誰小?

    B、小組討論:說一說你是怎樣比較大小的?

    可能有以下情況:

    ①數的順序:因為940在1899的前面,所以940

    ②位數的多少:因為1899是一個四位數,940是一個三位數,四位數都比三位數大,所以940

    ③數的組成:因為940由9個百和4個十組成的,1899是由1個千、8個百、9個十和9個一組成的,所以940

    ④找中間數:因為940比1000小,1899比1000大,所以940

    ……

    議一議:同學們找出了那么多比較的方法,小組討論一下哪種方法比較起來最簡便呢?

    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位數不同,位數多的數大。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比一比、說一說的活動中,經歷位數不同的兩個數大小比較的過程,從多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很好地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的體驗。】

    2、位數相同的數大小比較。

    (1)位數相同,最高位不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1350和2365的大小。

    ①質疑:這兩個數和前面比較的兩個數有什么不同?像這樣的兩個數該怎樣比較呢?

    ②小組討論:比較方法。

    ③匯報:你是怎樣想的?(1350最高位上的1表示1個千,2365最高位上的2表示2個千,1個千比2個千小。)

    ④小結并板書:位數相同,最高位不同的兩個數,最高位上的數大,那個數就大。

    (2)位數相同,最高位也相同的數的大小比較。

    比較1899和1350的大小。

    獨立完成,然后小組內交流比較方法。

    ②學生匯報比較方法。

    那3001和3010比較,誰大呢?

    ③引導學生歸納并板書:位數相同,最高位也相同時,就比較下一位,以此類推,直到比出大小。

    3、綜合運用,拓展延伸

    把圖中四種電視機價格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

    4、師生小結萬以內數大小比較的方法。

    比較萬以內數的時候,先比數位,數位多的數大,數位一樣則從高位比起,最高位大的數就大;最高位相同,比下一位,直到比出大小為止。

    【設計意圖:這一環節是本節課教學的重、難點,主要是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和知識的遷移,讓學生在交流、討論中掌握位數相同的兩個數大小比較的方法。在學生掌握數位相同的兩個數的比較大小的方法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最后,讓學生把“四種電視機價格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是對上面三種不同情況大小比較方法的綜合運用,意在培養了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

    三、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1、試著比較它們的大小,并說一說比較的過程。

    2、生活中的數學。出示情境圖,理解題意,學生獨自完成,說出理由。

    (1)

    (2)

    A、學生獨立判斷,同桌交流方法。

    B、交流時說說判斷的依據。

    3、游戲:翻卡片

    從0-9這10張卡片中,每人翻4張,比一比誰組成的四位數大。

    在擺卡片的過程中思考:4張卡片怎樣擺,才能擺出最大的四位數?

    4、拓展題:在方框里填上適當的數字。

    【設計意圖:練習是理解、鞏固知識,形成技能、技巧,同時還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的需要。因此,在鞏固練習中,我設計了四個層次的練習題。第一層次:基礎題。讓學生獨立比較數的大小,并說出比較的方法,意在培養學生的說理能力;第二層次: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進一步體會現實生活中蘊含大量的數學信息,增強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提取數學問題和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第三層次:翻卡片游戲。在既是練習又是游戲中,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練習,鞏固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使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表現能力得到張揚。第四層次:拓展題。讓學生通過思考,靈活運用知識,提高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課堂總結,梳理知識

    今天我們學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你有什么收獲?在比較數的大小時要注意什么呢?

    【設計意圖:課堂總結是引導學生再次回顧所學的知識,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課后反思:

    《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是在學生學習了《比較百以內數的大小》和《認識萬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上著力體現新課標的理念,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注重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構建知識,通過小組討論、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等一系列的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樂學、好學的學習狀態。本節課的重點是讓學生掌握數大小的比較方法,主要采用“自主探究”的教學模式,力求以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主動探究為主線,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現實的情境中,利用知識的遷移,自主探究萬以內數大小的比較方法,體現了“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

    一、溫故而知新

    復習10000以內數的組成和比較100以內數的大小,為新課做好鋪墊。

    一、創設生活情境,引入新課

    向學生呈現熟悉的生活情景——小紅和媽媽為新居添置一臺電視機,在看中的四臺電視中,讓學生根據數的組成分別猜出這四臺電視機的價格。然后提問:這些電視機的價錢,哪個數大?哪個數小?進而感受學習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必要性,同時順理成章地揭示課題。

    三、合作探究,學習新知

    在教學時,我出示課本中的情境圖后,就讓學生從中任意選兩種商品,比一比它們的價格,再在小組里說說自己是怎樣比的,最后在全班進行交流。學生通過親身經歷搜集資料,整理搜集的信息,體驗和感悟萬以內數的比較方法,也使學生體會到比較數的大小是有現實意義的。學生自己根據提供的學習材料進行獨立思考、小組合作、探索發現出比較萬以內數大小的規律、總結出方法。

    四、運用新知,深化理解

    數學來源于生活,最終服務于生活。因此,我充分利用學生現學的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體會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價值。

    練習題的設計,分為三個層次。第一題是基礎的“在圓圈里填上>、<或=”,第二題是在方框里可以填哪些數,第三題是在一些數字不知道甚至全部數字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比較。在開放的、有梯度的練習情境中,使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參與知識獲得的全過程。

    我在教學的最后安排了一個游戲。全班學生分為兩組,從0~9的卡片中隨意抽數組數,比較大小。第一場比賽把有卡片的數位上的數都抽出來,體會數位多的數字大,游戲的不公平;第二場比賽抽到的數先放個個位,再放十位、百位、千位,游戲中學生深刻地體悟到“數的大小”與“數位”的關系,逐步體會到高位上數字的決定性作用;第三場比賽,抽到的數先放在千位,讓學生更加深刻地體會到“高位”的決定性作用,以及千位相同比百位,百位相同比十位這一比較的順序;第四場比賽,抽到的數自己決定放在哪位,讓學生對“比較大小”與“數位”及每一位“數字”的關系有深刻的全面的認識。

    在鞏固練習中設計了兩個層次的練習題。第一層次:基本題,直接利用總結出的規律進行數的大小的比較,練習形式為學生喜愛的“開火車”和“給小動物找家”的游戲。第二層次:開放題,“擺一擺”、“想一想”,應用規律解決有趣的問題。讓學生通過練習、應用,靈活掌握知識,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4、歸納總結、完善認知

    這一流程以“今天學了什么?”這種談學習體會的形式結束全課。學生可以講本課所學到的知識,也可以講學習知識運用的數學思想方法。通過學生的回答,不僅可以反饋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也體現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總之,我認為,凡是學生能夠探索出來的,教師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夠獨立發現的絕不暗示,讓學生從生活、活動、思索、合作交流中探究學習,盡可能多給學生一點思考的時間,多給學生一點活動的空間,多給學生一點表現自己的機會,讓學生多一點創造的信心,多一點成功的體驗。

    課后反思:

    1、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密切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新課標指出:數學教學必須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讓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增強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引入新知識時,講述一個日常生活中一位老爺爺求助的故事,通過故事的講述,把學生學習知識與生活實現緊密地結合起來,既讓學生明白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又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擴充了教學內容

    按原教材只是學習四位數與四位數的比較,而且這四位數的最高位不是相同的。比如:3214與2499的比較。原教材的內容很單一,學生的發散思維得不到發展。為了讓學生在輕松和愉的教學環境中學會知識,在教學時自編老爺爺求助故事,讓學生在學習興趣特濃時,引出新知識,要求學生去幫老爺爺解決問題,對學生進行了德育教育。在知識的學習上進行了擴充,增加了不同數位的兩個數的比較;位數相同且最高位的數又相同時的比較。在課堂作業中,還增加了思維訓練題(多個數的比較)。

    3、轉變了低年級學生的學習方式

    新課標指出: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課改的核心內容,學生老一套的學習方式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思維得不到發展,主體地位得不到體現。從教學實踐中可以看到,學生在爭先恐后地搶答,學生的思維在接受一次次碰撞時,他們一個個不是在坐著觀望,而是在合作與交流、自主與探究中尋求問題的答案。

    第2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第一單元第一節《數數》第2課時活動設計

    科目版本

    小學數學

    西南師大版

    二年級下冊

    第一單元第一節

    數數

    第2課時

    學習目標

    1.正確地數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2.在數數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具體環節設計

    教學環節

    1.

    教師上課

    1.1情景導入

    1.我們先來做一個小小的游戲:我的右手里有97根小棒,我的左手里還有一些小棒(23根),你們猜一猜我的兩只手中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我們怎樣才能知道猜得對不對呢?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數數。板書:數數

    1.2探索新知

    1.教學例4(1):一個一個地數,用小棒從九十七數到一百二十。

    (1)數什么物品?數數有什么要求?

    (2)數一百零幾。

    99根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100根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強調“一百”與“一”之間一定要加1個“零”。

    101根之后再數1根是多少?一直數到一百二十。

    2.教學例4(2):一個一個地數,在計數器上從一百九十七數到二百一十。

    (1)出示計數器,讓學生在計數器上撥出一百九十七,并說這樣撥的理由。

    (2)一個一個地數就是在計數器上撥上1個“一”,讓學生接著往下數,當數到一百九十九之后,再撥1個“一”是多少,怎樣撥?

    (3)二百之后再數1個“一”,在計數器上怎樣撥,這個數是多少?

    (4)繼續數數,一直數到二百一十。

    (5)說說二百一十的組成。

    3.教學例5(1):一十一十地數,從九百八十數到一千零五十。

    (1)在計數器上撥出九百八十,說說九百八十的組成。

    (2)一十一十地數,從九百八十數到九百九十時,問:再撥1個“十”是多少,怎樣撥?

    (3)繼續數下去,學生自己邊撥珠邊數數。數到一千零五十,說說一千零五十的組成。

    (4)不用計數器,再數一遍。

    4.教學例5(2):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數到二千零一十。

    (1)學生讀完要求后,獨立完成。

    (2)指名演示。

    (3)說一千九百和二千零一十的組成。

    1.3課堂活動

    1.撥一撥,數一數。

    (1)一個一個地數,從九百九十數到一千零一十。(老師和全班學生接龍)

    (2)一十一十地數,從一千九百七十數到二千零二十。(男女同學接龍)

    (3)一百一百地數,從一千八百數到三千。(各小組接龍)

    (4)一千一千地數,從一千數到一萬。(全班齊數)

    1.4拓展練習

    你撥我說。

    (1)先撥三千五百,再說由(

    )個千和(

    )個百組成。

    (2)先撥四千零二十,再說由(

    )個千和(

    )個十組成。

    (3)先撥六千零三,再說由(

    )個千和(

    )個一組成。

    2.

    學生自學

    2.1跟我學

    義務教育教科書《數學》(西南師大版)

    數數

    二年級下冊

    視頻部分

    學習目標:

    1.正確地數萬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

    2.在數數活動中培養和發展學生的數感。

    3.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數學學習活動,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2.2跟我練

    答案:

    3.常見問題

    第3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經歷具體實物中抽象出角的過程,直觀認識平面圖形角,了解各部分名稱,知道角有大小,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

    2、通過觀察操作等活動認識角,積累活動的經驗,感受角的特點,體會角的變化過程,發展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角的直觀認識

    教學難點:角的大小與邊的關系。

    一、導入:

    師:今天老師想跟同學們做個猜一猜的游戲,猜猜它們的形狀

    師:出示圖形,你們在猜最后這個圖形時為什么不說是三角形或長方形呢?前面幾個圖形他們共同的特點是什么?

    師:他們都有

    “角”,角就是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新朋友。(板書“認識角”。)

    二、新課

    1、指一指:

    師:角總是藏在我們周圍的物體中。把你們找到的有角的物體拿出來,哪一組同學來匯報一下,你從什么物體上找到了角,選擇其中的一個角指給大家看看。(指導指角的方法)師:角是一個點嗎?誰能完整指出角,師生共同指一指角

    師:我這也找到了一些藏著角的物體,你們看,現在我要把角請出來,仔細看。(放課件)這些圖形都是角,想更深入地了解角嗎?(想)

    2、小組活動1:學一學

    師:小組合作,完成以下學習任務:

    (1)摸一摸:摸一摸三角形學具的一個角,互相說說你有什么感覺。

    (一人展示,拿三角板帶大家一起,摸一摸,說一說)

    師:通過摸一摸,仔細觀察這些角有什么共同特點?

    (2)畫一畫:畫一個角,并且標上角各部分的名稱。(課本84頁)(1人邊畫邊講解)

    師補充:我們在兩條邊之間用一條小弧線作為角的標記,以后可以用這個方法表示角

    (3)填一填:角有()個頂點,()條邊。

    (4)師:角的一個頂點是……,兩條邊是……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角,就要看有沒有尖尖的頂點和兩條直直的邊,你能在教室里找一找角嗎?下面老師要考考你認不認識角。

    (出示課堂檢測題,第1題口答,第2題小組討論)

    2、小組活動2:做一做

    師:剛才我們找到了角,還能把它畫出來,想不想動手做一個角呢?(想)請從你們桌上的

    筐里選擇材料:(1)選擇你需要的材料,動手制作一個角。

    (2)組內互相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材料做的角,指一指頂點和邊在哪里?

    師:哪一組來展示你們的作品,(展示時,說一說你用什么做的,指一指,頂點和邊。)

    展示完問:其他組有不同的嗎?

    3、小組活動3:玩一玩

    師拿一個活動角:下面我們來比比角,好嗎?我伸出我做的角,看誰根據指令做角快速。

    師:先用邊較長的活動角做一個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我的角大的角。

    師:再用邊較短的活動角做一個角,要求學生:做一個比我的角小的角。

    師:想一想,什么情況下,角越來越大,什么情況下,角越來越小?

    小組里的同學互相說一說。(生發言)

    師:通過剛才的活動,思考:角的大小和什么有關系?

    師:生活中有像我們做的活動角一樣的物體

    觀看扇子打開,剪刀合攏的過程,發現我們早已在生活中見到角的大小了。

    師:生活中,還有這樣能活動的角嗎?(鐘面)轉動鐘面上時針和分針,可以形成各種大小不同的角。(85頁第3題,問:哪個角最大,哪個最小,為什么?)請學生口頭做出判斷,并講明原因。

    (2)猜一猜,比一比:

    小結:角的大小和邊的長短沒有關系。(沒有)板書

    三、小結:這節課我們認識了哪個新朋友?(角)下面有一首兒歌,對角有了全面的概括。

    第4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觀察、操作和交流,知道鐘面上一共有12個大格和60個小格,準

    確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知道1時=60分,能說出經過時間。

    能力目標:讓學生經通過觀察鐘面,知道鐘面的結構,親自動手撥鐘面的時針、分針,發現時、分之間的進率,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增強數學應用意識。

    情感目標: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驗1分鐘和1時的長短,初步建立時間觀念,養成珍惜時間的好習慣。

    二、重難點

    1.教學重點:認識時間單位時和分,知道1時=60分。

    2.教學難點:理解時與分的進率。

    三、教具及學具準備

    1.教具準備:課件,實物鐘表。

    2.學具準備:學具鐘表。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師:小朋友一年級時,我們已經學過認鐘表的一些簡單知識,我們都學過哪些知識?

    生:整時,半時,快幾時了,幾時剛過。

    師:我們利用學過的知識來講一講亮亮的一天。

    多媒體展示例題中的場景?。師:仔細觀察這幅畫,這是亮亮在一天中做了主要的?6件事,不小心被兔博士打亂了,打開課本80頁請同學們幫幫他按從早到晚的順序重新排列,和你的同桌說一說,亮亮在什么時間做了什么事情,把序號填在圓圈里。

    2、交流展示說一說亮亮的天。

    3、揭示課題:要知道時間,就要學會看鐘表,今天呢我們就通過看鐘表來認識時分(板書課題)

    (二)、設計提示

    師:這是老師帶來的鐘表,仔細觀察鐘面,鐘面上哪些知識你已經知道了?(學生回答時,展示課件生:我們發現鐘面上有時針、分針,還有1~12這12個數字。?師:你們還看到了什么呢?(學生回答時,展示課件)長線和短線(一些小黑點)。小朋友們真棒!這樣一個完整的鐘面就出現了。(學生看時,展示課件)。

    師:現在,利用你手中的學具,完成下面問題。?(1)數一數,鐘面上有(??)個大格,有(??)個小格。

    (2)想一想,時針走1大格是(??)時,分針走1小格是(??)分,走1圈是(??)分。

    (3)撥一撥,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圈,說明1時=(??)分

    (三)自主嘗試

    學生根據自學提示,數一數、想一想、撥一撥,完成問題。師行間巡視指導。

    (四)匯報交流

    師:像每兩根長的線之間的一段叫一個大格。(展示課件)從12到1就是一個大格。每兩根短的線之間的一段叫一個小格。(展示課件)那么鐘面上有多少個大格和多少個小格呢?

    生:鐘面上有(12)個大格,有(60)個小格。每個大格之間都有5個小格,我是5個5個數的,也就是5的乘法口訣,一共有60個小格。(展示課件,和學生一起數)

    師:我們剛才通過數知道了鐘面上有12個大格,60個小格。時針、分針就是通過走多少個大格和多少個小格來計時的。那你知道時針和分針是朝哪個方向走的嗎?(撥鐘演示)我們把這個方向叫做順時針方向。我們知道了時針走一大格是1時,而且時針走的時候時,分針也走著,那么分針怎么走呢?大家看好了(展示課件),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鐘。

    生:時針走1大格是(1)時,分針走1小格是(1)分,走1圈是(60)分。因為一圈有60個小格。

    師:剛才通過學習知道了時針走一大格是1小時,分針走一小格是1分。那么時與分之間是什么關系?完成小調查。

    生:我發現時針和分針同時動同時停,分針比時針走得快。師:小朋友們很厲害哦,發現了這么多呢。下面看分兩組分別觀察時針和分針大家開始看(展示flash動畫)。

    生:我發現了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說明1時=(60)分,我在鐘面上順時針撥了撥,時針走1大格,分針正好走1圈,它們所用的時間是一樣的,說明1時=60分。(展示課件)

    (五)鞏固提升?感受一分鐘

    一分鐘大挑戰:排球組,口算組,跳繩組,寫字組,請同學們親身實踐一分鐘能做的事情。

    (六)小結:

    世界上最寶貴的是時間,我們要珍惜時間,合理的安排時間學習,做時間的小主人。

    (七)作業:設計一個有個性的鐘面。

    板書設計

    認識時分

    第5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一、單選題(共1題;共2分)

    1.“五一”期間,甲商場以“打九折”的措施優惠,乙商場以“滿100元送10元購物券”的形式促銷。叔叔打算花掉200元去購物,在(

    )商場購物合算一些。

    A.?甲???????????????????????????????????????B.?乙???????????????????????????????????????C.?甲、乙都一樣

    【答案】

    A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

    【解析】【解答】甲商場:200÷90%=200×≈222.22(元),乙商場:200+(200÷100)×10=200+20=220(元),所以在甲商場購物合算一些。

    故答案為:A。

    【分析】甲商場200元可買價值多少元商品=200÷打折數;乙商場200元可買價值多少元商品=200+200里面有幾個100×10。

    二、填空題(共4題;共4分)

    2.“六一”期間,紅旗商場搞“家電下鄉”活動,農民伯伯購買家電時可享受政府補貼13%的優惠。張大伯家買了一臺電冰箱,只需付1392元。這臺電冰箱的原價是________元。

    【答案】

    1600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

    【解析】【解答】1392÷(1-13%)=1392÷0.87=1600(元)

    故答案為:1600。

    【分析】原價=現價÷(1-13%)。

    3.小紅把1000元錢存入銀行,整存整取3年,年利率是3.24%。按5%交利息稅,到期時小紅可得本金和稅后利息一共________元。

    【答案】

    1092.34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稅率

    【解析】【解答】解:1000×3.24%×3

    =32.4×3

    =97.2(元)

    97.2×(1-5%)

    =97.2×0.95

    =92.34(元)

    1000+92.34=1092.34(元)

    故答案為:1092.34。

    【分析】根據題意可知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5%),然后本金+稅后利息=到期時小紅可得本金和稅后利息的總錢數。

    4.小紅今年內10月1日在銀行存入活期儲蓄6000元,月利率0.325%,存滿半年時可以得到稅后利息________元.

    【答案】

    117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利率

    【解析】【解答】6000×0.325%×6

    =6000×0.00325×6

    =19.5×6

    =117(元)

    故答案為:117。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5.小劉把10

    000元存入銀行,定期5年,年利率是5.15%。到期時小劉可獲得利息一共是________元.

    【答案】

    2575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利率

    【解析】【解答】10000×5.15%×5=515×5=2575(元)

    故答案為:2575。

    【分析】利息=本金×利率×時間。

    三、解答題(共5題;共25分)

    6.“六一”兒童節當當圖書網所有圖書一律八折銷售.李阿姨在活動期間購買了一套四大名著共花了96元,李阿姨買這套書比原價便宜了多少元?

    【答案】

    解:96÷80%﹣96

    =120﹣96

    =24(元)

    答:李阿姨買這套書比原價便宜了24元。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

    【解析】【分析】以原價為單位“1”,用售價除以80%求出原價,用原價減去售價即可求出比原價便宜的錢數。

    7.“五一”期間,蘇果超市所有商品“九五”折出售。“海爾”洗衣機原價1800元。“五一”期間,“海爾”洗衣機價格比原來便宜多少元?

    【答案】

    解:1800×(1-95%)

    =1800×(1-0.95)

    =1800×0.05

    =90(元)

    答:“海爾”洗衣機價格比原來便宜90元。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

    【解析】【分析】打幾折就是按照原價的百分之幾十出售,

    海爾”洗衣機價格比原來便宜的錢數=原價×(1-折扣),代入數值計算即可。

    8.學校要買一些羽毛球,每個3元,甲商城打九折,乙商城“買八送二”.丙商城滿100元返還30元現金。學校想買200個,算一算:到哪家購買較合算?

    【答案】

    解:甲商城:200×3×0.9

    =600×0.9

    =540(元)

    乙商城:200÷10×8×3

    =20×8×3

    =160×3

    =480(元〉

    丙商城:200×3-200×3÷100×30

    =600-600÷100×30

    =600-6×30

    =600-180

    =420(元〉

    540>480>420

    答:到丙商城購買較合算。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

    【解析】【分析】甲商城付的錢數=羽毛球的個數×每個羽毛球的錢數×折扣數;乙商城付的錢數=羽毛球的個數÷一組羽毛球的個數(買八送二即一組10個)×一組付錢的羽毛球的個數×每個羽毛球的錢數;丙商城的錢數=羽毛球的個數×每個羽毛球的錢數-羽毛球的個數×每個羽毛球的錢數÷100×30,分別計算出三個商城需要付的錢數,并比較即可得出答案。

    9.“六一”期間,小麗陪媽媽去逛街,在一家服裝城看中了一件衣服,售貨員對媽媽說:“我們這兒所有的衣服都是在進價基礎上加50%的利潤再標價的,這件衣服我按標價的八折賣給你,你只需要付180元,我只賺你10.”聰明的小麗思考后,發現售貨員說的話并不可信.請你通過計算來說明.

    【答案】

    解:標價:180÷80%=180÷0.8=225(元)

    進價:225÷(1+50%)=225÷1.5=150(元)

    利潤:180-150=30(元)

    30>10

    所以,發現售貨員說的話“

    我只賺你10

    ”不對。

    【考點】百分數的應用--折扣,百分數的應用--利潤

    【解析】【分析】標價=賣價÷折扣,進價=標價÷(1+

    50%的利潤),實際利潤=賣價-進價,實際利潤>10元,據此解答即可。

    10.華林市場將某件商品在原價的基礎上提高80%出售,一周后恰逢周年慶,商家又6折出售該商品,此時該商品的價格比原價提高了百分之幾?

    【答案】

    解:設該商品的原價為100元,

    提高80%后價格:100×(1+80%)=100×1.8=180(元)

    6折出售價格=180×60%=180×0.6=108(元)

    比原價提高了百分之幾:

    (108-100)÷100×100%=0.08×100%=8%

    答:

    此時該商品的價格比原價提高了8%。

    第6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2、用豎式計算。(每題3分,共9分)76-24= 47+27= 36+29-48=

    3、在里填上>、<或=。(每題1分,共6分) 6×33+3+3 7555+2 7×6+77×7 4×99×4 167×9 9×99+9

    四、畫一畫。(共6分)1、請畫出一個比直角大的角。(3分) 2、請畫出下圖的對稱軸。(3分)

    五、解決問題。(共21分)1、

    (1)小紅買一個 ,還剩多少元?(4分)

    (2)小紅想買這兩件玩具,還差多少元?(4分)

    2、一年(2)班同學買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氣球,每種9個,一共買了多少個氣球?(5分)

    3、果園里有蘋果樹6棵,梨樹是蘋果樹的4倍,桔子樹比蘋果多17棵。(1)梨樹有多少棵?(4分) (2)桔子樹有多少棵?(4分)

    六、下面是調查一些同學喜歡的運動情況統計圖。(每空2分,共8分)(1)每格代表( )人(2)歡迎的活動是( )(3)喜歡跳繩的有( )人。(4)喜歡跳遠的比喜歡跑步的多( )人。 二年(1)班同學喜歡的運動統計表 跳繩 打球 跑步 跳遠

    小學數學二年級(上)期末教學試卷答案一、 我會填: 1、100 140 米 厘米。 2、61 13 3、28 4×7或7×4 4、99、10 、89 5、一、二 6、40、 8×5=40或5×8=40 五八四十7、36 8、2 9、6 10、80二、我會選: 1、A 2、B 3、B. 4、A 5、C

    第7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1.通過觀察、猜測、比較、實驗等活動,找出最簡單的事物的組合數。

    2.初步培養有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能力;培養初步的觀察、分析、及推理能力。

    3.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激發學習數學、探索數學的濃厚興趣;初步培養有順序地、全面地思考問題的意識。

    教學重點

    經歷探索簡單事物組合規律的過程。

    教學難點

    初步理解簡單事物排列與組合的不同。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課件出示:用5、7、9三個數字,任意選取其中兩個數字組成沒有重復數字的兩位數,能組成幾個兩位數?

    (1)學生仔細讀題,獨立完成,然后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

    (2)選擇不同想法的學生匯報。

    2.師:今天我們繼續學習有關搭配的知識,請大家思考:今天學的的知識和排列問題有什么區別?(板書課題)

    二、合作探究

    教學例2

    師:同學們,藍貓帶領我們到數學廣角玩了一遍。可它自己卻有一個問題沒解決,你能幫它一下嗎?

    課件出示例2。

    有3個數5、7、9,任意選取其中2個求和,得數有幾種可能?

    要求學生兩人一組,動手操作擺數字卡片,邊擺邊記,擺出兩張卡片求出和是多少,然后把結果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師:同學們用擺數字卡片的方法,求出了得數有三種可能,分別是12、14、16。考慮一下,還有其他的方法嗎?

    學生在小組內討論交流,教師巡回指導。

    實物投影展示學生想到的方法。

    方法一:填表法

    加數

    5

    5

    7

    7

    9

    9

    加數

    7

    9

    5

    9

    5

    7

    12

    14

    12

    16

    14

    16

    方法二:連線相加

    師:同學們想到的這兩種方法都很好,你們是怎么想到的?

    生:利用例1的方法先找到兩個數,然后再相加。

    師:噢,原來是這樣。請同學們觀察一下,兩個數相加得到的和中有沒有重復的?

    生:有。

    師:請同學們觀察一下,為什么會這樣?

    生:因為兩個數相加時,有的是兩個數交換了位置,和沒變。

    師:兩個數交換位置,和沒變,這說明了什么呀?

    生:兩個數的和與順序沒有關系。

    師:同學們觀察得不錯。因為兩個數交換了位置,雖然有六種情況,可得數卻只有三個。

    師生共同討論交流,為藍貓解決了問題,任意選取其中兩個求和,得數只有三種可能:12、14、16。

    歸納總結:

    如果從三個數中任意選取其中2個求和,兩個數的和與順序沒有關系,得數只有三種可能。

    三、鞏固新知

    1.完成教材第98頁的“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99頁練十四的3~4題。

    四、歸納新知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對排列和組合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五、板書設計

    簡單的組合

    例2 方法一:填表 方法二:連線相加

    第8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一、教材分析:

    為使學生了解確定位置的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系,教材創設了樂樂去大鳴山游玩時迷失方向的情景,鼓勵學生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設計了兩個問題。其中,第一個問題是探索如何確定大本營和大鳴山的相對位置;第二個問題是利用數對確定大本營的位置。目的是根據方向和距離,在圖上標出物體的具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二、學情分析:

    在此之前,學生已經在第一學段學習了前后、上下、左右,以及八個方向(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等表示物體具置的知識,也掌握了簡單的路線知識。學生積累了根據方向和距離決定位置的生活經驗,這些知識和經歷為學生進一步認識物體在空間的具置打下了基礎。本課的學習對提高學生的空間觀念,認識生活周圍的環境,都有較大作用。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通過解決實際問題,體會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進一步了解確定物置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探究,體會描述路線的過程,并能確定物體的位置。結合具體情景,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3.情感與態度目標:

    (1)結合具體情景,能根據平面圖確定圖中任意兩地的相對位置(以其中一地為觀測點,度量另一地所在的方向,以及兩地的距離),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2)在探究確定物置的過程中,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合作精神。

    四、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

    能利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的位置或描述路線。

    教學難點:

    用不同的方法表示物體的位置。

    五、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 PPT課件

    給學生準備:課堂任務卡。

    六、教學過程

    一、創設性復習舊知

    1、六一兒童節來臨了,樂樂給同學們帶來了一個大驚喜,她想帶同學們去尋寶,你們高興嗎?但尋寶是有要求的,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出示課件。學生回答。

    2、同學們真厲害,能準確無誤地找到鑰匙,看來,你們收獲還不小。那么,那么能告訴老師:需要什么條件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嗎?(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這些條件中,我們要先確定那個條件呢?(觀測點)為什么?(確定觀測點很重要)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確定位置的相關知識,有利于喚起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為新課作鋪墊。

    二、情景導入新課,探索新知

    師:知道了觀測點、方向、角度和距離就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了,那么不知道方向怎樣辨別位置呢?今天就帶著這樣的問題學習《確定位置二》板書課題。

    樂樂離開了你們,去大鳴山游玩時迷失了方向,他想找到大本營的位置,你能幫他找到大本營嗎?

    (一)描述簡單的路線

    1.探究新知,掌握方法。

    出示大鳴山風景區的平面圖。

    (1)認真觀察平面圖,討論:樂樂現在的位置(大鳴山)?她要到達的位置?就是要確定什么?(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還發現了什么?(1cm表示100米)怎樣理解?

    (2)

    想一想,畫一畫,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

    需要知道哪些條件?

    (同桌討論后匯報結果)

    生1:先要確定觀測點(大鳴山),還要知道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方向上。

    生2:我認為不僅要知道大鳴山在大本營的什么方向上,還要知道大鳴山和大本營之間的距離。

    師:你們同意哪一種說法呢?

    生:我認為第二種說法能更準確地找到樂樂的位置。

    注意:先畫方向標。在他們的描述中,你們有什么疑問?(要量角度,先以觀測點為中心畫方向標,連線觀測點與被觀測點)

    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1題。(學生獨立思考、解決問題,然后各小組進行討論與交流)

    生展示成果,說明過程。強調:同一個角的兩種不同表示方法。

    教師出示課件:演示

    強調:方向標的射線要長些,這樣不容易出現錯誤。

    誰能完整地告訴樂樂大本營在大鳴山的什么位置?

    出示:大本營在大鳴山北偏東45°方向,距離大鳴山大約690米。

    齊讀。

    樂樂在同學們的幫助下,終于找到了大本營,在陌生的環境下,確定位置是不容易的,大家要注意安全,在出游時,帶上地圖或者指南針之類的用具,不走小路,也不能不按路線走,以免迷失方向。

    回憶確定物置的方法:首先要確定觀測點,畫出以觀測點為中心的正北、正南、正東和正西四個方向的射線,再看被測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線段往哪個方向偏,量出那個方向的射線與線段所夾的角的度數,然后量出物體與觀測點之間的距離,方向與距離結合起來就能確定那個物體的具置了。這就是:畫坐標圖的步驟。

    2.鞏固提升,確定小清山的位置。

    下面請同學們利用這個方法來確定一下小清山在寶塔的什么位置?

    學生按照確定物置的方法,利用量角器等測量工具獨立完成后,小組交流。

    【設計意圖

    】 利用教材情景圖,引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怎樣描述簡單的路線和確定物體的位置,在新課教學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解決其他問題的能力。

    (二)理解數學迷畫中大本營的位置

    現在數學迷用自己的方法畫出了從大鳴山到大本營的位置,你能看懂嗎?說一說大本營的位置。請同學們小組合作交流。(出示PPT課件)

    通過觀察,誰能說一說你發現了哪些信息?

    預設

    生:數學迷的畫法是用數對確定大本營的位置的。

    師:他是怎么確定的?

    預設

    生:把大鳴山的位置看成(0,0),每1厘米即100米為一格,確定大本營的位置是(4,4)。

    根據此圖還可以用數對表示寶塔和小清山的位置。誰能說一說該怎樣表示呢?

    生1:寶塔的位置是(1,2)。

    生2:小清山的位置是(4,1)。

    【設計意圖

    】 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教材情景圖,理解數學迷確定物置的方法,從而總結出用數對表示物置的方法。

    三、分層練習

    看到同學們已經具備了描述簡單路線和確定物置的方法和能力,下面老師要考驗你們一下。

    1.(基礎題)填空。(以文化活動中心為觀測點)

    (1)樹勛小學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2)104中學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3)交通銀行的位置在

    的方向上,距離文化活動中心

    千米。

    【提升培優】

    2.(重點題)小華從學校回家的路線是怎樣的?

    3.(情景題)在下圖中畫出電影院、書店、電視臺的大概位置。

    (1)電影院在小華家北偏西30°的方向上;

    (2)書店在小華家東偏南45°的方向上;

    (3)電視臺在小華家北偏東60°的方向上。

    4.(難點題)如下圖所示,說一說開車從機場到賓館的路線。

    四、拓展:介紹火炬傳遞路線

    【設計意圖】拓寬學生視野,明白所學知識應用廣泛,不局限在所學范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五、課堂小結

    師:這節課我們學到了什么?以后我們出去游玩時要注意什么事項?

    板書設計

    確定位置(二)

    畫坐標圖的步驟:

    (1)確定觀測點;

    (2)從觀測點引出橫坐標和縱坐標,并把觀測點和被觀測點連起來;

    (3)標出連線與橫坐標或縱坐標的夾角;

    (4)標出連線的長度。

    師:確定位置的知識有很廣泛的應用,不僅應用于平常生活中,剛剛我們看到的國家火炬傳遞項目,也應用于大型的搜救和軍事上,還有運用到航天等科學領域方面,所以,你們要好好學習,為國家的更加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第9篇:二年級數學教案范文

    【教學目標】

    使學生初步認識角,知道角各部分名稱,并在操作的活動中感受角是有大小的,體會到角的大小與兩條邊叉開的程度有關,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掌握角的概念,比較角的大小。

    【教學方法】

    引導、探究、合作、探究。

    【教學準備】

    扇子、剪刀、鐘面、三角板。

    【教學過程】

    一、認識角

    1.引導學生觀察實物面上的角。

    (1)出示大三角板,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大三角板上面的角,指出哪些是角,再數數共有幾個角(注意:老師在示范時要規范,不能只指著角的頂點。)

    (2)出示一個五角星,學生說出五角星上的角,再說出有幾個角。

    (3)出示鐘面,指名學生指出鐘面上的角,示范時用手指著從頂點起沿兩條邊指,說明這就是角。

    (4)再轉動時針和分針,讓學生指出哪里是角,然后老師演示出大小不同的角,邊演示,邊說明時針和分針張開得大,角就大;張開得小,角就小,(只是引導觀察,不做進一步說明。)

    2.認識角各部分名稱。

    (1)將剪刀、三角尺、鐘面上形成的角抽象出來說明是角。

    (2)提問:這里的每個角都有幾個頂點?(在每個角上指一指。)

    都有幾條邊?(在每個角上的兩條邊上描一描。)追問:一個角有幾個頂點,幾條邊?(相應板書各部分名稱。)請學生上黑板分別指一指角的頂點和邊。

    3.引導學生找一找生活中的角。

    (1)讓學生想一想日常生活中經常看到哪些角?

    (2)引導學生觀察教室中什么東西的上面有角。

    (3)學生們獨立判斷。

    (4)集體訂正時,請學生們說判斷的理由,特別是對反例判斷的理由。

    二、制作角,感悟角的大小

    1.我們認識了角,你能想辦法做出一個角嗎?

    (1)提問:角必須具備些什么條件?(有一個頂點、兩條邊、頂點要尖,邊要直。)

    (2)學生動手操作。組織交流,說一說自己的方法。

    2.初步感悟。

    (1)將兩根硬紙條釘在一起,拉動開合兩根硬紙條。提問:看一看這樣能不能形成角?角的大小一樣嗎?

    (2)說明:鐘面上的時針和分針就是這樣的原理出示鐘面模型,從

    12點開始轉動分針。提問:現在時針和分針叉開的角度怎樣?(越來越大。),它們所形成的角又有什么變化,(角也越來越大。)

    (3)提問:你能看出上面哪個角最大,哪個角最小嗎?為什么?(因為它們時針與分針叉開的角度最大(或最小)。)問:通過觀察,你覺得角有沒有大小之分?角的大小與誰有關?

    3.進一步感知。

    (1)請學生們用手邊的扇子進行操作,進一步感知。

    (2)組織學生小組活動,一邊動手,一邊觀察角的大小、扇子兩邊開合的大小。

    (3)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請學生們用剪刀再操作一下,觀察一下。

    (4)提問:你現在明白角的大小與什么有關嗎?角大,說明什么?角小,又說明什么?

    三、比較角的大小

    1.通過剛才的觀察,我們知道角是大小之分的,那么如何比較角的大小呢?

    2.兩幅鐘面圖:

    (1)請學生指出鐘面上的角。

    (2)組織分組討論:有沒有好的辦法可以比較出兩個角的大小。

    (3)組織全班交流,只要方法合理均可。

    3.重點說明重疊比較法。

    先把用硬紙條做成的角拉成與左邊鐘面上的角一樣大,再把它放到右邊鐘面上,就可以看出右邊鐘面上的角比較大。

    4.動手比一比。

    請學生用紙折出大小不同的角,再比一比它們的大小,可以四人一組進行活動、交流,教師注意巡視,做適當的指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AV| 成人免费视频网|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18岁日韩内射颜射午夜久久成人|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抽搐|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国产成人AV免费观看| 欧美成人xxx| 亚洲国产成人高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乱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曰批视频免费30分钟成人| 国产成人女人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成人乱码一在线| 免费观看成人羞羞视频软件|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欧美成人精品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AA毛片| 成人黄软件网18免费下载成人黄18免费视频 |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四虎影视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88|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中文日韩电影|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专区|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的电影|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影院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欧美成人午夜片一一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