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高一教案范文

    高一教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一教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高一教案

    第1篇:高一教案范文

    §4—1有機物(1節時)

    【目的要求】:1.了解有機物概念、有機物和無機物的區別和聯系。

    2.從碳原子的結構特征來了解有機物的特點。

    3.介紹簡單有機化學發展史,了解有機物對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意義。

    【重、難點】:有機物的定義和有機物的特點。

    【教學方法】:實例引導,自學閱讀,討論分析,對比歸納,認識實質。

    【教學過程】:

    〖引入〗:學生舉出已經認識的有機物;講“有機物”一詞的來源及有機

    物的發展史。

    〖CAI軟件〗:[思考討論]:

    1、什么是有機物?其組成元素有哪些?

    2、有機物與無機物是否為毫無關系的兩類物質?

    3、有機物種類繁多的原因何在?

    4、有機物有哪些特點?這些特點與什么密切相關?

    5、有機物對發展國民經濟和提高人民生活具有什么意義?

    〖學生活動〗:自學閱讀

    〖師生活動〗:學生回答、討論,教師評價、分,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析、講解,解決以上問題。

    1、學生回答

    2、舉例:尿素和碳酸分子結構對比;用氰制醋;2000諾貝爾化學獎的成果——導電塑料;說明有機物和無機物并無截然區別。

    3、從碳原子結構分析其化學鍵;從碳原子間可形成碳鏈,即使相同碳原子數時,又可有支鏈,可成環。說明種類繁多的原因。

    4、分析:溶解性、熔沸點、導電性等物理特性與其分子極性和分子晶體有關;熱穩定性、可燃性、反應慢且復雜與其碳原子結構,以碳為主,共價鍵結合,分子復雜有關。

    5、CAI展示化學將作為中心學科,對人類社會的貢獻以及我國在高分子材料方面重點研究的項目等。

    〖小結〗:學生填表比較有機物和無機物的性質不同點和導致原因。

    〖練習〗:1、課本64頁第3題的(2)

    2、有A、B兩種有機物,它們都是碳、氫化合物,且碳元素的質量分數都是85.7%。A在標準狀況下的密度是1.25g/L,B蒸氣的密度是相同狀況下氫,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氣的21倍。求A、B的分子式。

    〖師生活動〗:學生解答后,教師評價。師生共同歸納求有機物分子式的

    一般方法和思路。

    【作業布置】:課本65頁第4題和73頁第3、4題

    【教后記】:

    1、本節課用自制的CAI課件上,學生興趣高,直觀。

    2、注意挖掘了結構和性質的關系,為以后學習打下基礎。

    第2篇:高一教案范文

    本小節首先從初中代數與幾何涉及的集合實例人手,引出集合與集合的元素的概念,并且結合實例對集合的概念作了說明.然后,介紹了集合的常用表示方法,包括列舉法、描述法,還給出了畫圖表示集合的例子.

    二、重點難點分析

    這一節的重點是集合的基本概念和表示方法,難點是運用集合的三種常用表示方法正確表示一些簡單的集合.這一節的特點是概念多、符號多,正確理解概念和準確使用符號是學好本節的關鍵.為此,在教學時可以配備一些需要辨析概念、判斷符號表示正誤的題目,以幫助學生提高判斷能力,加深理解集合的概念和表示方法.

    1.關于牽頭圖和引言分析

    章頭圖是一組跳傘隊員編成的圖案,引言給出了一個實際問題,其目的都是為了引出本章的內容無論是分析還是解決這個實際間題,必須用到集合和邏輯的知識,也就是把它數學化.一方面提高用數學的意識,一方面說明集合和簡易邏輯知識是高中數學重要的基礎.

    2.關于集合的概念分析

    點、線、面等概念都是幾何中原始的、不加定義的概念,集合則是集合論中原始的、不加定義的概念.

    初中代數中曾經了解“正數的集合”、“不等式解的集合”;初中幾何中也知道中垂線是“到兩定點距離相等的點的集合”等等.在開始接觸集合的概念時,主要還是通過實例,對概念有一個初步認識.教科書給出的“一般地,某些指定的對象集在一起就成為一個集合,也簡稱集.”這句話,只是對集合概念的描述性說明.

    我們可以舉出很多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進一步說明這個概念,從而闡明集合概念如同其他數學概念一樣,不是人們憑空想象出來的,而是來自現實世界.

    3.關于自然數集的分析

    教科書中給出的常用數集的記法,是新的國家標準,與原教科書不盡相同,應該注意.

    新的國家標準定義自然數集N含元素0,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推行國際標準化組織(ISO)制定,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的國際標準,以便早日與之接軌,另一方面,0還是十進位數{0,1,2,…,9}中最小的數,有了0,減法運算仍屬于自然數,其中.因此要注意幾下幾點:

    (1)自然數集合與非負整數集合是相同的集合,也就是說自然數集包含0;

    (2)自然數集內排除0的集,表示成或,其他數集{如整數集Z、有理數集Q、實數集R}內排除0的集,也可類似表示,,;

    (3)原教科書或根據原教科書編寫的教輔用書中出現的符號如,,…不再適用.

    4.關于集合中的元素的三個特性分析

    集合中的每個對象叫做這個集合的元素.例如“中國的直轄市”這一集合的元素是:北京、上海、天津、重慶。

    集合中的元素常用小寫的拉丁字母,…表示.如果a是集合A的元素,就說a屬于集合A,記作;否則,就說a不屬于A,記作

    要正確認識集合中元素的特性:

    (l)確定性:和,二者必居其一.

    集合中的元素必須是確定的.這就是說,給定一個集合,任何一個對象是不是這個集合的元素也就確定了.例如,給出集合{地球上的四大洋},它的元素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其他對象都不用于這個集合.如果說“由接近的數組成的集合”,這里“接近的數”是沒有嚴格標準、比較模糊的概念,它不能構成集合.

    (2)互異性:若,,則

    集合中的元素是互異的.這就是說,集合中的元素是不能重復的,集合中相同的元素只能算是一個.例如方程有兩個重根,其解集只能記為{1},而不能記為{1,1}.

    (3)無序性:{a,b}和{b,a}表示同一個集合.

    集合中的元素是不分順序的.集合和點的坐標是不同的概念,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點(l,0)和點(0,l)表示不同的兩個點,而集合{1,0}和{0,1}表示同一個集合.

    5.要辯證理解集合和元素這兩個概念

    (1)集合和元素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符號和是表示元素和集合之間關系的,不能用來表示集合之間的關系.例如的寫法就是錯誤的,而的寫法就是正確的.

    第3篇:高一教案范文

    教學目的

    了解各種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轉化,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對學生進行節約能源的教育。

    教學過程

    (一)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我們知道,在機械能的范圍內,動能和勢能之間可以相互轉化。

    通過學習改變物體內能的方法有做功和熱傳遞,我們又知道了機械能和內能之間也可以相互轉化。這樣,能的轉化的范圍便由機械能的狹小范圍擴大到機械能和內能的較大范圍。

    過去我們還學習過電能可以轉化為熱能(即內能),例如電燈和電熱器。電能也可以轉化為機械能,例如電風扇。電池能提供電流,說明化學能可以轉變成電能。這些事例都說明了自然界中的現象相聯系,電現象和熱現象相聯系,化學現象和電現象相聯系。今后我們還要學習電現象和機械運動現象相聯系等等。這些錯綜復雜的聯系之中,都伴隨著能的轉化。也可以說,能的轉化的規律將自然界中的各種現象聯系在一起。在19世紀確立了自然界的一個最普遍的定律棗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在外界對物體做功的情況下,機械能轉化為內能。外界對物體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機械能轉化為等量的內能。

    物體對外做功,內能轉化為機械能。物體對外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內能轉化為等量的機械能。

    電流做功時,電流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電能轉化為等量的其他形式的能。電流通過電熱器,完成了電能向熱鬧能的轉化;電流通過電動機,完成了電能向機械能的轉化。

    所以說,做功才實現了能的轉化,能的轉化是通過做功才實現的。

    能的轉化是十分普遍的。

    大量的實驗事實證明,任何一種形式的能在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的過程中,消耗了多少某種形式的能,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能量既不能消滅,也不能創生,它只能從一種形式轉化為其他形式,或者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而能的總量保持不變。

    這個規律叫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從物理、化學到地質、生物,大到天體宇宙,小到原子核內部,只要有能的轉化,就一定遵從能量守恒定律。在工程技術、科學研究究中,這一規律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注意按客觀規律辦事

    人們利用各種能源,都是通過能的轉化來實現的。利用,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電能是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帶動各種機器工作;把電能轉化為熱能,煉鋼、燒飯;把電能轉化為化學能對金屬進行電鍍等等。我們只有掌握了規律,按規律辦事,而規律是不能隨人們的意志轉移的。過去,曾有人試圖制造一種所謂“永動機”,這種機器一經推動,便可以不再繼續補充能量就可以做功,而且永遠做功。這種違背科學規律的設想始終沒有成功,原因是機器做功時,機械能要傳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消耗的機械能必須時時需要補充,應由其他物體的能量轉化而來。只消耗能量,沒有得到其他形式的能量補充,就不能永遠工作。

    我們掌握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應該懂得我們所做工作是將一種形式的能轉化為其他形式的能,或是使用能由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利用能的轉化或轉移的過程做功,而不是創造能。

    但是自然界還蘊藏著大量的能源尚待我們開發,人們不僅應該注意合理地使用能,開發新的能源,也同時應該注意節約能源。

    說明:

    一、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的基本定律,也是物理學中的一個重要定律。但是能的概念比較抽象,這就為教學增加了難度,建議教師除課本內容外,努力補充大量的實例。使學生能了解這一定律。

    二、能的轉化只有通過做功才能完成,做功實現了能的轉化。能是表示物體狀態的,做功是物體的狀態發生改變的過程。這個思想貫穿物理學的始終,教師應在教學中有意識地進行滲透,但是要求不宜過高。

    三、本節課內容不多,還可以安排部分時間進行全章的總結或復習。

    (盛重光),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第4篇:高一教案范文

    Period4

    LanguageStudy

    (一)明確目標

    1.Revisethewords.

    2.Learntousethe–ingform:usedasanadverbial.

    (二)整體感知

    Thepassage“livetoride“willtellyoualotofattractionsinmaythemeparks.Let’sfindthem.

    (三)教學過程

    Step1Revision

    Activity1:SupposeyouarethemanageroftheWorldParkofBeijing,theOceanParkofHongKong,orDisneylandinCalifornia.Pleasetellaboutyourattractionstothevisitors.

    Activity2:Checkthehomework.

    Studentsformgroupstodiscusstheirideasforan“English-SpeakingWorldPark”,andthengetseveralstudentstoreporttheirs.

    Step2WordStudy

    Activity1.

    Writethefollowingwordsontheblackboard:

    statueentertainmentminoritycollectionattraction

    advancedrocketamusementancientexplore

    Askthestudentstowriteabouttheirmeaningsandthenonetellstheclass.

    Activity2.

    T:Fillintheblankswiththecorrectformofthewords.

    FinishthepartofPage68.

    Checking:

    1.statue2.explore3.collection4.rocket5.amusement

    6.advanced7.attractions8.ancient9.entertainment10.minorities

    Activity3.

    Fillintheblanksofthefollowing(suggestedanswers):

    Whenyoucometoawonderfulthemepark,youaresuretoenjoyyourself.Youcanfindacollectionofrides,exhibitionsandotherattractions.Theyarebasedonacommontheme.Ononehand,peoplecanhavefun/thrillsandentertainment.Ontheother,themeparksaredesignedtoteachpeoplesomething.Thosewhocomeforthrillswillalsoknowmoreaboutacertainsubject,suchaslifeintheocean,thediscoveryoftheancientworld,andlifeinthefuture.What’smore,youmayimaginemuchnewthingsifyouthinkyoucannotgetenoughofscaryridesandexcitingadventures.Thentherewillbenewdesigns,andnewthemeparkswillbecoming.

    Step3Grammar

    TaskLearntheuseof–ingformasanadverbial.

    Activity1.Studytheexample:

    Hewasillanddidn’tattendthemeeting.

    Beingill,hedidn’tattendthemeeting.

    parewithanotherexample:

    AftertheyenjoytheridesattheHeadland,visitorscantakeacablecartotheLowland.

    HavingenjoyedtheridesattheHeadland,visitorscantakeacablecartotheLowland.

    Summary:Thishavingenjoyed…meansthesubjecthasfinishedanactionbeforehedoesanother.Theformisusedtoemphasizetwoactionsthathappenindifferenttimes.

    Suggestedanswersforpart1:

    1.Hearingasound,thebabystoppedcrying.

    2.Livingfarfromschool,heisoftenlate.

    3.Havingbeentoldthatherdaughtergotsick,shehurriedtotheschooltotakeherhome.

    4.Cuttingofftheelectricityquickly,hepreventedanaccident.

    5.Havinglivedinthecountryformanyyears,sheknowshowtogrowvegetables.

    6.Nothavingreceivedanynewsfromhomeforalongtime,sheisbecomingmoreandmorehomesick.

    7.Havingfoundthatherhandbagwasmissing,shewenttothepoliceforhelp.

    8.Havingwonthegame,allofthemsanganddancedallnight.

    Suggestedanswersforpart2:

    Notes:The–ingformisusedtotellabouttheresultoraimofthemaincharacter.

    1.JackandJanehavejustreturnedfromtheirtriptoWaltDisneyworld,sayingthattheyhadawonderfultime.

    2.Kidshavegreatfuninthisworld-famousthemepark,discoveringmanycartooncharactersseenonTV.

    3.Heonlypaidhalfofthepricefortheseven-dayticket,havingmuchsaved.

    4.Havingworkedasaguideinherparttimefor2months,Sandyhasmadeenoughmoneytobuyafive-daytickettothreewaterparks.(asinPart1)

    5.TheywenttovisitDisney’sAnimalKingdomThemeParkrightafterbreakfast,arrivingat9:00.

    6.Havingheardtherewouldbeamagicshow,JimdecidedtovisittheWorldofMagicThemeParkinsteadofUniversal.(asinPart1)

    Step4Homework

    第5篇:高一教案范文

    1.了解函數的單調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關證明和判斷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區分增函數,減函數,單調性,單調區間,奇函數,偶函數等概念.

    (2)能從數和形兩個角度認識單調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圖象判斷一些函數的單調性,能利用定義證明某些函數的單調性;能用定義判斷某些函數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簡化一些函數圖象的繪制過程.

    2.通過函數單調性的證明,提高學生在代數方面的推理論證能力;通過函數奇偶性概念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抽象的能力,同時滲透數形結合,從特殊到一般的數學思想.

    3.通過對函數單調性和奇偶性的理論研究,增學生對數學美的體驗,培養樂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學,嚴謹的研究態度.

    教學建議,全國公務員共同天地

    一、知識結構

    (1)函數單調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數、減函數的定義,單調區間的概念函數的單調性的判定方法,函數單調性與函數圖像的關系.

    (2)函數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數、偶函數的定義,函數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數、偶函數的圖像.

    二、重點難點分析

    (1)本節教學的重點是函數的單調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與認識.教學的難點是領悟函數單調性,奇偶性的本質,掌握單調性的證明.

    (2)函數的單調性這一性質學生在初中所學函數中曾經了解過,但只是從圖象上直觀觀察圖象的上升與下降,而現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論的高度,用準確的數學語言去刻畫它.這種由形到數的翻譯,從直觀到抽象的轉變對高一的學生來說是比較困難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點下功夫.單調性的證明是學生在函數內容中首次接觸到的代數論證內容,學生在代數論證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較弱的,許多學生甚至還搞不清什么是代數證明,也沒有意識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單調性的證明自然就是教學中的難點.

    三、教法建議

    (1)函數單調性概念引入時,可以先從學生熟悉的一次函數,,二次函數.反比例函數圖象出發,回憶圖象的增減性,從這點感性認識出發,通過問題逐步向抽象的定義靠攏.如可以設計這樣的問題:圖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從點的坐標的角度,也可以從自變量與函數值的關系的角度來解釋,引導學生發現自變量與函數值的的變化規律,再把這種規律用數學語言表示出來.在這個過程中對一些關鍵的詞語(某個區間,任意,都有)的理解與必要性的認識就可以融入其中,將概念的形成與認識結合起來.

    (2)函數單調性證明的步驟是嚴格規定的,要讓學生按照步驟去做,就必須讓他們明確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別是在第三步變形時,讓學生明確變換的目標,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斷號,在例題的選擇上應有不同的變換目標為選題的標準,以便幫助學生總結規律.

    函數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時,可設計一個課件,以的圖象為例,讓自變量互為相反數,觀察對應的函數值的變化規律,先從具體數值開始,逐漸讓在數軸上動起來,觀察任意性,再讓學生把看到的用數學表達式寫出來.經歷了這樣的過程,再得到等式時,就比較容易體會它代表的是無數多個等式,是個恒等式.關于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的問題,也可借助課件將函數圖象進行多次改動,幫助學生發現定義域的對稱性,同時還可以借助圖象(如)說明定義域關于原點對稱只是函數具備奇偶性的必要條件而不是充分條件.

    函數的奇偶性教學設計方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奇偶性的概念,回會利用定義判斷簡單函數的奇偶性.

    2.在奇偶性概念形成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觀察,歸納能力,同時滲透數形結合和特殊到一般的思想方法.

    3.在學生感受數學美的同時,激發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樂于求索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是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與函數奇偶性的判斷

    難點是對概念的認識

    教學用具

    投影儀,計算機

    教學方法

    引導發現法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前面我們已經研究了函數的單調性,它是反映函數在某一個區間上函數值隨自變量變化而變化的性質,今天我們繼續研究函數的另一個性質.從什么角度呢?將從對稱的角度來研究函數的性質.

    對稱我們大家都很熟悉,在生活中有很多對稱,在數學中也能發現很多對稱的問題,大家回憶一下在我們所學的內容中,特別是函數中有沒有對稱問題呢?

    (學生可能會舉出一些數值上的對稱問題,等,也可能會舉出一些圖象的對稱問題,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函數具體化,如和等.)

    結合圖象提出這些對稱是我們在初中研究的關于軸對稱和關于原點對稱問題,而我們還曾研究過關于軸對稱的問題,你們舉的例子中還沒有這樣的,能舉出一個函數圖象關于軸對稱的嗎?

    學生經過思考,能找出原因,由于函數是映射,一個只能對一個,而不能有兩個不同的,故函數的圖象不可能關于軸對稱.最終提出我們今天將重點研究圖象關于軸對稱和關于原點對稱的問題,從形的特征中找出它們在數值上的規律.

    二.講解新課

    2.函數的奇偶性(板書)

    第6篇:高一教案范文

    關鍵詞: 考試焦慮 合理情緒療法 行為治療

    一、來訪者的一般情況

    (一)人口學資料

    小周,男,19歲,某大專院校二年級學生,家中排行老大,無重大軀體疾病歷史,父母均農民,家族無精神疾病史。

    小周要于2015年9月份參加全國醫師助理考試,本來還有充足的復習時間,但是一聽考試就緊張,非常擔心考不過。最近幾周,情緒十分低落,睡眠質量不佳,半夜夢到考試甚至會驚醒,總想考不過怎么辦,學習效率有所下降,焦慮,時不時會胡思亂想。很擔心自己是不是有嚴重的病,并為此困擾,因而前來求助。小周非常希望能早日消除這些現象,盡快進入正常的學習狀態,順利通過考試。

    二、咨詢師觀察了解到的情況

    來訪者衣著整潔,對自己的情緒狀態有正確的認識,邏輯思維正常,很健談。剛來的時候表現得很焦慮,拘謹,雙手不停地弄衣角,語速較急促,情緒有點緊張。從進入咨詢室到敘述完畢,漸漸表現得比較自如,但在談到“醫師助理考試”時,情緒明顯緊張,焦慮不安,雙手來回搓,主動求治。

    三、求助者心理評估報告

    1.求助者目前的狀態

    (1)生理:失眠、頭暈。(2)情緒癥狀:憂慮、焦躁、情緒低落。(3)社會功能:學習效率低下,成績下降。

    2.心理問題的歸因分析

    (1)生物原因:青年初期。

    (2)社會原因:①父母對其高考期望值高,相互溝通交流不夠,得不到及時幫助支持。②學校對學生考試態度的心理輔導不及時、不到位。同學之間相互比較復習進度、做題和作息時間,求助者自認為有很多跟不上同學,自信心受挫,缺乏社會支持。

    (3)心理原因:①存在認知錯誤:不合理信念如“他們都很努力,看的書一定比我多,成績一定比我好”,“如果這次考不過,就完蛋了”,“對不起父母”。②情緒方面:對產生的負性情緒不能自行解決。行為模式上,忽略科學的學習方法,一心想多花點時間在學習上而放棄一些應有的娛樂活動,長期處于疲勞狀態,勢必造成身體不適和不良情緒。④個性特征:內向、孤僻、敏感、爭強好勝。遇到刺激會情緒反應強烈。同時,態度溫和,善從人意,敏感,顧慮他人看法,不愿意向朋友和家人傾訴,壓抑情緒,反而使其泛化。

    四、診斷與鑒別診斷

    1.診斷

    依據:(1)由于將到來的考試現實刺激而產生強烈的心理沖突,體驗到痛苦情緒,出現失眠、乏力等癥狀。(2)不良情緒體驗時間為2個月以下。(3)不良情緒對學習生活有影響(4)心理問題是怕考試,對人生前途擔憂。

    結論:一般心理問題。

    2.鑒別診斷

    (1)與軀體疾病相鑒別:經醫院檢查,未發現軀體疾病。

    (2)與重性精神病鑒別:根據病與非病三原則,該求助者主客觀世界統一,知、情、意過程協調一致,個性相對穩定,有自知力和主動求醫的行為。無幻覺、無妄想、無邏輯思維混亂等重性精神病癥狀,因此可排除重性精神病。

    (3)與神經癥及神經癥性心理問題相鑒別:所受的刺激都為現實刺激,內心沖突屬于常型。沒有明顯的軀體形式或軀體障礙癥狀,雖然擔憂、焦慮情緒較重,但無植物神經癥狀,且病程短暫,社會功能損害較輕。用許又新先生的評分標準評分,評分低于4分,因此可排除神經癥和可疑神經癥。

    五、咨詢實施方案

    1.咨詢目標

    (1)與來訪者建立良好的咨訪關系的基礎上,用情緒ABC理論重塑求助者的信心,使對未來產生希望。

    (2)采用行為主義療法中的模仿法和角色扮演幫助求助者學會如何處理人際關系中出現的問題及學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接受現實,改善心情,學習放松技術,改善緊張焦慮狀態。

    (3)最終目標與長遠目標:在改變認知的基礎上增強自信、完善個性,使其以后能自己處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2.所依據的理論

    合理情緒療法、行為治療。

    六、咨詢過程

    整個咨詢過程分為4個階段,6次談話。

    第一階段:心理診斷階段

    (1)填寫咨詢登記表,詢問基本情況,了解求助者成長過程,介紹咨詢中的有關事項和規則。

    (2)SDS:38分,中重度抑郁;SAS:54分,中重度焦慮。

    (3)共同確定咨詢目標。

    (4)與求助者交談,收集臨床資料,探尋心理矛盾及改變意愿。

    (5)反饋測驗結果,結合問題做出初步分析,讓求助者了解問題的成因。

    (6)作業:①去醫院檢查核實身體狀況;②進行放松訓練練習。

    第二階段:領悟階段

    (1)鞏固咨詢關系,采用認知療法幫助求助者識別自身存在不合理的認知和觀念。

    (2)重新看待考試壓力和失眠這件事情。

    (3)反饋咨詢作業:放松訓練效果很好,自我觀察和分析,找出了平日里負向消極的自我認知觀念,明白了現實生活事件使他產生了心理沖突,導致了不良情緒和行為。

    (4)繼續運用認知行為療法進行治療,幫助求助者認識核心錯誤觀念。

    第三階段:否定碰撞階段

    (1) 反饋作業。

    (2)肯定其學習能力。

    (3)正確地評價自己和現實問題。

    第四階段:平衡調整階段:

    (1)小結這一段咨詢過程,再次肯定其變化。

    (2)共同商談考前一個月的時間學習和生活安排及自我調節的方法。

    (3)基本結束咨詢,建議其今后繼續努力的方向:提高適應能力和自我調節能力。

    七、效果評估

    1.自我評估

    基本實現具體目標和近期目標,焦慮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身體不適的現象得到了緩解,擔心自己得病的疑慮消失。消極情緒消除,人際交往正常,注意力集中,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2.社會適應性評估

    能主動與同學交往,有情緒不是憋著而是跟父母和同學分享,已經沒有把結果看得那么重了。

    3.同學的評價

    與同學相處融洽,不整天唉聲嘆氣了,有時還能跟大家說笑。

    4.心理測驗評估

    SAS:22分,SDS:18分。

    5.咨詢師的評估

    咨詢的具體和近期目標基本實現,焦慮情緒有所緩解,由此而產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情況得到改善,原來的不適當行為模式也發生了變化。

    八、總結與體會

    本案例求助者由于面對考試而產生的考試焦慮。求助者因不合理的觀念而影響了正常的生活、學習。經過六次咨詢,咨詢師運用認知療法的心理咨詢理論與技巧,幫助求助者找出了導致懷疑自己有病產生焦慮的心理原因,讓其認識到了產生這種焦慮的原因,并引導其對不合理的理念進行辯論與思考,重建新的理性觀念。基本消除求助者對考試的焦慮情緒,取得良好的療效。

    通過這個案例,我體會到:在心理咨詢中,咨詢師如何透過表面現象認清問題的本質并給予正確的指導很重要,在運用認知療法時,如何幫助并引導求助者找到自己不合理信念非常關鍵。

    參考文獻:

    [1]錢銘怡.心理咨詢與治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

    [2]賈曉明,主編.大學生心理健康:走向和諧與適應.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5.

    第7篇:高一教案范文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對于每個人來說,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種有效途徑。校園安全與我們每個師生密切相關。它關系到同學們能否健康地成長,能否順利地完成學業:它關系到老師們能否在一個寧靜、安全的環境中教書育人,為國家培養和造就各種人才。做好校園安全工作,是我們做好學校各項工作的基礎和前提,是學校教育的首要任務之一,必須長抓不懈,落到實處。為進一步做好我校的安全教育工作,現提出以下幾點要求:

    一、關注課間安全

    請同學們在課間不做劇烈的活動,避免發生各種傷害事故;進出教室時,做到“右行禮讓”;不追逐嬉戲,不打鬧,不攀高,不擁擠,不搶行;不在教室內、走廊上打球、踢球。

    二、遵守交通規則及防溺水安全教育

    來校、回家按路隊要求文明行路,不擅自騎自行車帶人;不乘坐農用車輛、無牌無證車輛,不乘坐超載車輛;不得設置路障,靠公路右行。嚴禁學生擅自下河、池、水庫等危險水域游泳(游玩),洗澡、釣魚等

    三、講究飲食衛生,養成良好習慣

    拒絕三無食品,不吃腐爛變質食品,不吃零食,不喝生水,不得校外的攤點上吃飯,不偏食,不暴食暴飲;不隨地吐痰,不亂扔果皮紙屑。

    三、強化“防火災、防觸電、防侵害”意識

    不吸煙、不玩火,不焚燒廢棄物;不隨意觸摸各種電器,不接受陌生人接送與來訪,遇到形跡可疑的人要及時報告班主任或校長。

    四、學會自護自救,提高防御能力

    學會簡易的防護自救方法,遇到偶發事件要冷靜對待;敢于批評、指正一切違反安全要求的行為和現象,做維護校園安全的主人。

    第8篇:高一教案范文

    關鍵詞 考試焦慮 理性情緒 療價值選擇

    中圖分類號:B841 文獻標識碼:A

    A Case Report on Test Anxiety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PAN Yanting[1], YANG Zaifeng[2]

    ([1]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Guangxi Normal University, Guilin, Guangxi 541004;

    [2] School of Life Science, 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62)

    Abstract The vister is a senior high school, a month ago vister felt anxieting, having trouble in sleeping. Accoouding to his basic situation, through use of rational-emotion theray and relexing trainig for eight times, vister found his unreasional beliefs, and his emtiong became fine, achieved satisfactory results.

    Key words test anxiety; rational-emotion; theray; relexing trainig; value decisional; conflict

    1 一般資料

    李某,男,17歲,高一學生,住校。弟弟讀初中,也住校,只有周末或月假才回家和父母團聚,兄弟倆與父母感情很好。求助者作為家里最大的一個孩子,父母望子成龍,對其要求嚴格,希望能考上重點大學。從小便嚴格要求自己,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到盡善盡美。經詳細詢問、調查,父母無人格障礙和其他神經癥,家族無精神疾病歷史。初三的時候與小玲談戀愛。高一的這半個學期,求助者因戀愛影響學習,在女友與學業兩者中不知如何選擇而感到焦慮和失眠,擔心這樣下去自己會考不上大學,想找到方法改變這種狀況,因此前來咨詢。

    2 個人陳述

    在初三的時候,認識了現在的女友小玲,兩人相處融洽,于是確立了戀愛關系。后來求助者考上了高中,繼續上學。而小玲沒考上高中,由于家里經濟條件不好,于是小玲去打工,看到小玲要去打工,求助者也不想讀書,想兩個人一起去打工。小玲認為讀書機會難得,勸求助者好好讀書。求助者聽從小玲的話,繼續上學。

    開學時一切都很順利,求助者努力學習。小玲有空就給求助者打電話,求助者因為沒有手機,一放學就跑回宿舍打電話,每次打電話都在半小時以上。求助者每周都給小玲寫信,感覺很甜蜜。隨著學習任務的加重,打電話浪費很多時間,打完電話還要吃飯洗澡洗衣服,每天感覺時間很緊,沒有時間去放松運動。有時求助者在接小玲的電話表現出想要做其他事的時候,小玲會不高興,所以求助者就耐心地聽小玲說完。偶爾兩人鬧別扭,求助者上課就會胡思亂想,聽不進課,時間就這樣過去了半個學期。結果,考試成績很不理想,學習沒有信心,害怕考試,怕自己考不上大學讓父母和小玲失望,每天晚上都在想該怎么辦,沒辦法入睡,白天上課沒有精神。

    3 心理咨詢師觀察

    求助者獨自求診,面容憔悴,沮喪,衣著整潔。說話時言語表達流暢,思路清晰。求助者因成績退步,不知道在女友與學業兩者中選擇誰而感到煩惱、失眠和焦慮。求助者無重大生理疾病,無家族精神病史及遺傳病史。

    4 評估和診斷

    4.1 心理狀態的評估

    綜合所收集的資料,該求助者自知力完整、無感知異常、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求助者主要問題是不良的情緒反應和行為不適。主要表現在求助者目前在女友與學業的選擇中解脫不出來,因而感到焦慮。其癥狀表面上與考試成績有關,其實質與求助者存在選擇沖突密切相關,屬于心理咨詢的范疇。

    4.2 診斷與鑒別診斷

    診斷結果:一般心理問題,屬于價值選擇沖突。

    診斷依據:根據病與非病的三原則,該求助者的知、情、意協調一致,并且無幻覺,妄想等精神病癥狀,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根據求助者的精神痛苦程度,無回避和泛化以及社會功能沒有造成很大的影響。從病程看,病程只有1個多月,根據許又新教授的神經癥評分標準得分為5分。并且內心沖突具有道德色彩,可以排除神經癥性心理問題和嚴重心理問題。

    5 咨詢目標的制定

    具體目標:認識到是非理性信念導致自己的情緒困擾,以降低焦慮水平,改善其完美主義的認知模式,增強自信心。

    近期目標:消除求助者對學習的擔憂和焦慮,并且能夠提高睡眠質量。

    最終目標:能夠認識到自己的性格特點,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自己,找到真實的自己。要為了自己而讀書,而不是為了父母和小玲。能夠勇敢地面對困難,學會用合理信念來調節自己的狀態,更加積極全面地看待問題,而不是消極地想問題。

    長遠目標:提高應對學習壓力的承受能力,增強自信心和社會適應能力。在生活上更加積極,保持健康的心態,促進人格的完善。

    6 咨詢方案的制定

    6.1 放松訓練

    放松訓練是按照指導語的思路,求助者先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集中注意使肌肉繃緊,保持5秒鐘之后,慢慢地按照指導語進行各個部位的從上到下的肌肉放松狀態,保持5秒鐘之后,讓求助者感受下肌肉放松后的舒適、松軟、無力、溫暖的感覺,心情也從緊張到舒暢的變化。肌肉放松訓練與緊張焦慮的情緒是一對相互制約的關系,進行肌肉放松訓練的時候,緊張焦慮的感覺就會減弱,從而達到緩解,甚至消除緊張情緒的目的。

    6.2 理性情緒療法

    理性情緒療法的核心理論包括包括三個部分:A代表誘發事件(activating events);B代表個體對這一事件的看法、解釋及評價即信念(beliefs);C代表繼這一事件后,個體的情緒反應和行為結果(consequences)。強調情緒困擾和不良行為不是由于外部事件所引起的,而是由于個體對這些事件的看法、評價和解釋所造成的。通過合理的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使求助者改變原來不合理的信念,建立合理的信念,從而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

    6.3 雙方責任與義務

    咨詢師向求助者說明雙方的責任、權利和義務,并與求助者簽訂知情同意書。

    6.4 商定咨詢時間

    安排咨詢次數為每周3次,共8次,每次50分鐘。因屬本校學生咨詢免費。

    7 咨詢過程

    7.1 第一階段:心理診斷階段

    通過初步咨詢,根據艾利斯ABC理論,對求助者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和診斷。經過明確其目前的緊張不安,焦慮、擔心害怕的情緒狀態即是事件所引發的結果(C)以及與這些不良情緒反應相對應的誘發性事件(A)。向求助者介紹ABC理論,使之明白目前他所處于的狀態并非由于事件本身引起的,而是由于他對于事件的不合理認知(B) 造成的。

    目的:收集資料,建立咨詢關系,進行心理診斷,確立咨詢目標。

    方法:在咨詢開始時,充分尊重求助者。用攝入性會談法收集求助者的詳細資料,通過傾聽,共情,無條件地積極關注。讓求助者做焦慮自評量表(SAS)和抑郁自評量表(SDS)。粗分52,標準分65,提示有中等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DS)粗分 44,標準分 55,提示有輕度抑郁。運用解釋技術,向求助者介紹ABC理論,使求助者明白自己現在的情緒困擾,不是由于成績下降引起的,而是由于求助者對這件事情的不合理認知造成的。建議求助者思考最近困擾自己的事件寫出來,還有自己對這些事件的認知。根據ABC理論分別列出每個事件的ABC事件。然后找出其不合理的地方。

    7.2 領悟階段

    通過進一步解釋理情緒療法的ABC理論,幫助求助者認識到自己現在的不良情緒和行為的根本原因不是由于學習成績的下降,而是由于自己對學習成績的不合理認知所造成的。

    領悟到自己的情緒和行為不適的根本原因不在于事件,而在于自己的認識和信念與現實不協調,找出這些不合理的信念,并結合求助者的問題作進一步的分析,促使其改變自身的不合理的信念,從而改變其不良情緒和行為模式。通過蘇格拉底辯證法啟發求助者對非理性的信念和行為模式的認識,并代之以理性信念,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學會用“希望”、“想要”代替“必須”、“應該”。

    求助者不合理信念:應該每次考試都得是優秀,這樣才能上最好的大學。只有考上好的大學,自己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老師心中的好學生。

    求助者建立的合理信念:我也不可能在每次考試中得到優秀,幾次的失誤并不說明什么。即使考不上大學一樣可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讀書是為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在社會中才可以更好的做貢獻。讀書是需要耐心的,只有身心放輕松才能更好地學習。

    7.3 修通階段

    求助者已經逐步建立合理、正確的理性觀念,但是來訪者仍然感覺到焦慮情緒,不能靜下心學習,所以采用肌肉放松訓練。放松技術就是一套使全身肌肉得到深度放松的技術,以放松的狀態對抗緊張的狀態,從而達到緩解、消除緊張情緒的目的。

    讓求助者在練習時穿舒適、寬松的衣著,去掉一切裝飾品,不要帶眼鏡,尤其不能帶隱形眼睛,跟隨老師一起做肌肉放松練習。求助者可以坐在椅子上,保持軀體舒服。做放松訓練時讓求助者思考愛情與學業的關系,設計出幾個具體的解決方案,找出它們的利弊。

    7.4 再教育階段

    繼續鞏固求助者學到的理性信念和行為模式,懂得自我接受,自我釋懷,達到自我成長和人格完善。檢查求助者的肌肉放松訓練的記錄,在求助者漸進性放松肌肉訓練的同時運用想象放松。找出每種解決方法的利弊,自己更看重什么。對求助者建立新的、合理的信念和行為模式進行及時的強化,并想象放松練習,求助者自己通過思考后找到自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明確自己價值觀。

    通過八次咨詢,求助者體會到很多的東西,如何理性地思考問題,如何對待焦慮而不會被焦慮情緒所打倒,如何讓自己快速放松下來等等。求助者表示對以后的學習和生活會充滿信心。

    8 咨詢效果評估

    8.1 求助者的自我評估

    求助者的睡眠狀況已有良好的改善,心情好轉,學習成績明顯穩定,矛盾問題已經想清楚了,知道自己該怎樣做(他選擇先把感情封存,兩個人做了約定,平時不聯系,假期才可以聯系,一直到自己高考結束)。

    8.2 老師與同學的評估

    求助者學習熱情高漲,學習效率高,比以(下轉第244頁)(上接第242頁)前更加自信和開朗。

    8.3 心理測驗結果

    焦慮自評量表(SAS)粗分36,標準分45,提示適度焦慮。

    8.4 咨詢師的評估

    求助者對自己的問題有所領悟,學會積極的生活方式。求助者學會簡單的放松技術,以應對生活和學習中的一些緊張情境。更加全面的看待問題,更加積極的面對生活。

    參考文獻

    [1] 劉天樂.考試焦慮研究生的心理咨詢案例報告.社會心理科學[J].2008(6).

    [2] 史瑞君.認知重建調整情感挫折的心理咨詢案例報告[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3).

    [3] 郭念鋒.國家職業資格培訓教程:心理咨詢師(基礎知識)[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8:280-289.

    第9篇:高一教案范文

    案例教學,實質上是讓學生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培養學生學會學習和探索新知識的能力。不但注重學生對地理知識形成過程的學法指導,還關注學生學習、掌握和探究新知識的方法引導。對課堂教學本身而言,案例教學是以傳授學習方法為主要目的,也是一種比較常用的教學方式。

    基于現行地理課標的教學理念,在教師的精心策劃和正確指導下,根據學生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和“三維”目標要求以及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汲取現實生活中一些比較典型的案例,帶學生進入預設的或特定事件的“現場”(課堂),并通過角色感受,分析案例過程,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學習,以提高學生理解分析、歸納概括,并解決實際地理問題的能力。

    案例教學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規律,對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和探究性學習能力及創新精神十分必要,更有利于學生今后能將這些能力運用到再學習、生活和工作中去。

    二、案例教學的主要特點

    1.案例教學的實踐性

    人的認識和感知過程是從對具體地理事物的認知、理解,從而抽象到概念,再到理論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的認知規律。教學案例或素材,大多來源于課程以外,部分來源于課堂教學實踐;一些特別典型的案例,不僅來自于學生對周圍地理事物的留心觀察、搜集和整理,也來源于教師、家長,有的甚至來自于社會環境,所謂“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到處存在。這些來源于生活的真實體會、感受和實踐選取作為教學案例,既生動、具體又鮮活,它通過教師的合理組織與科學調控,可使學生在案例的認知過程中,深入地體會理解地理環境各要素以及地理理論的實踐性。

    2.案例教學的多元性

    一方面,出自于學生的案例素材是最原始的、第一手的和“原生態”的;另一方面,教師不但是知識的傳授者,學法指導者、設計者,教師課前同樣擔負案例素材的發現者、探索者任務。這必定決定了案例素材的多元性。

    3.案例教學的互動性

    來自于學生的大多數素材是最原始的、第一手的,并未加以詳細整理歸納。教學中,通過師生、生生對眾多“原生態”的案例素材的互動討論,明晰了認知,并在指向課程目標的前提下,最終達成共識。因此案例教學具有互動性。

    4.案例教學的延伸性

    首先,課堂教學局限于40多分鐘,而且教學活動中也不可能完全解決所設置的問題,勢必導致案例教學向課堂外延伸;第二,對課堂學習的主要內容的鞏固,對學生特別感興趣的東西以及課后的思辯、作業反饋等,也必須在課外進一步擴展,促進了案例教學的拓展。

    三、案例教學的基本功能

    1.能在具體情景下教學,體現設置情景的有效性

    愛因斯坦曾說過:“這些(指情景素材)寶貴的東西,是通過同教育者親身接觸,而不是――至少主要的不是――通過教科書傳授給年輕一代的。”這種“親身接觸”的東西,實際上就是來源于多渠道多途徑的情景素材,大多數貼近學生學習生活實際,是學生在特定情景下感悟到和探究到的。

    2.培養學生整體綜合素質,能在教學中激活課堂

    信息源與信息展示的手段較多元化,能強化和培養學生整體綜合素質。首先,教師或學生自我展示的無論是素材或是案例,內容包括不僅了文字、圖形、表格、數據、聲音、影像等形式多種的材料,也可以是文章、統計圖表、場景照片、即時錄像等。第二,信息可能來自家長、教師、學生,也可能來自社會其他人員等。第三,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將按設計者――教師預設的問題去提取、消化和處理有效成份,并通過思考、討論等活動將有用的信息轉化為新的知識。第四,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學生進行聽、說、讀、寫等直接的感官活動,帶著好奇與問題,在思索中進行觀察判斷、分析理解、歸納概括。最后,通過諸多內、外在心理活動。

    四、案例教學的一般教學程序

    教學中獲取新知識的一般程序:

    1.出示或展示師生事先準備好的情景或背景資料(引導閱讀與感知)

    在教師導入了“主題”之后,由學生出示或教師展示課前收集整理選擇的案例。可簡要分為幾個步驟:發放給學生“學案”;教師運用媒體顯示案例;由教師或學生代表描述案例;分配角色,由角色學生進行表演。

    2.在教師的引導下由學生自我感知情景或背景(自主探究)

    在學生已融入案例情境時,先由教師及時設疑,要求學生剖析解惑。設疑后教師巡回檢查,基本了解學生自主探究,而后個別指導點撥,如指導學生思考問題的角度、思路,關注學生把握審題等。

    3.由學生質疑或者教師提出問題(合作學習)

    在學生分析、探究,獲得一定個人見解后,教師隨即指導學生分組討論。要求每個學生都要發表自己的看法、認識、見解,記錄于“學案”相關位置,隨后讓小組代表進行總結發言。

    4.課堂上師生、生生進行探討獲得初步意見或結果(交流互補)

    在小組總結發言與交流的基礎上,通過教師的調控,再次組織小組延續與深入的討論,以解決有爭議的或矛盾的問題。隨后把以上問題梳理出來,由教師記錄在案,之后教師有針對性的總結評價與提示,或布置由學生在課后另找時間和機會進行再探究。

    5.在師生“去偽存真、”的有效前提之下,形成一個或幾個共識(總結)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激情|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a毛片成人免费全部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激情成人网|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免费观看完整版 |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车a | 国产成人mv在线播放| 成成人看片在线| 免费无码成人AV片在线在线播放| 久久成人无码国产免费播放|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成人爽a毛片在线视频网站|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国产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精品久久久久成人码免费动漫|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成人福利网址永久在线观看| A级毛片成人网站免费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片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大片免费流量| 亚洲AV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成人合集大片bd高清在线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2020| 成人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欧美成人性视频播放| 欧美人成人亚洲专区中文字幕| 欧美国产成人在线| 成人影片在线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777777| 国产成人3p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