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高考勵志標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靈氣勇氣朝氣三氣并存氣貫長虹;信心決心恒心三心同在心想事成。
3、百日沖刺苦戰三四五;一心求學笑迎七八九。
4、奇跡總在拼搏之后;成功蘊于進取之中。
5、十年磨劍譜人生華章;百日沖刺展學子英姿。
6、十年寒窗,盼前程似錦;百日苦戰,誓金榜題名。
7、十年磨劍酬壯志;百日攻讀鑄輝煌。
成功一定有方法!
成功者總是千方百計想辦法,我們以前也總是說“方法比困難要多”,只有失敗者才千方百計找借口來自欺欺人。我們在人生的道路上看到的那些成功的人,他們無不是尋找辦法的高手。他們的成功啟示我們,即使在困境也要保持理智,以其敏銳的眼光洞悉每一個可以把握的機會。
每天進步一點點!
在學習的路上,好高騖遠者必敗,眼高手低者必敗,這里沒有“一夜暴富”的奇跡,這里唯一的真理是“天道酬勤”,踏踏實實,一步一步,每天進步一點點,叫自己看得到努力的成果,讓著成果慢慢變成強大的自信和實力。不和別人比,只和自己的昨天比。
我要立即行動!
恩格斯就曾經說過:“一打綱領,不如一個實際的行動”,在教室里空想永遠出不來清華北大。要想將夢想變成現實,唯一的辦法就是去實踐,一個字“干”!寧可白干,不可不干。夢想永遠都不會自動變成現實,唯一的途徑就是實踐,就是立即去行動、去干、且不能有任何的猶豫和拖延!做一個最優秀的學生或許需要很長時間,但是做一個最上進的學生只需要轉變一個態度,請從今天、從現在起做一個最努力的行動者。
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
太陽每天都是新的!當每天早上天一亮,我們起床的時候,拉開窗簾,你會看到外面的天空,一天的生活開始了。過去了的已經過去,明天還沒有到來,我們唯一能夠把握的就是今天,就是現在!別讓昨天的過失影響了今天的奮斗,別讓明天的結果成為今天的壓力。把握今天就就超越了昨天,就贏得了明天。今天我開始新的生活,新的人生,哪一天不是生命中唯一的一天?全心全力讓這一天充實起來,有意義起來!
我是最棒的!
那么久以來,我們經受了太多成績上的起起落落,聽到了太多來自家長、老師和同學的負面評價,慢慢地連我們自己都深信自己“不行”了,我們似乎再也沒有底氣說這樣一句話,其實那都不是真實的。真實的就是,你是最棒的!你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你,你是最棒的自己。要有足夠的信心!擁有自信,你就是自己的救世主。在心里種下這一句話吧,無論多困難
我要堅持到底,絕不放棄!
著名的成功學演講家陳安之在他的演講中說,成功者永不放棄,放棄者永不成功!沒有失敗,只有放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英國首相丘吉爾先生的一段非常有震撼力的話,這就是:同胞們,先生們,女士們:面對兇惡的德國法西斯,我們從來都沒有說過勝利是容易的,但是,我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放棄戰斗!借用這個格式,我們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在激烈的人生競爭中,我們從來都沒有說過成功是容易的,但是我們絕對、絕對、絕對不會放棄努力!
我微笑面對全世界!
面對未來的競爭和壓力我們無從選擇,但我們可以選擇的是我們用什么樣的心情去面對。微笑面對吧,這微笑里有淡定的胸懷,有笑迎困難的的自信,有心底無私天地寬的釋然。微笑不能增長能力,但是愁眉苦臉又有什么益處呢?微笑也許不能改變結果,但會改變一路心情,改變過程!
人人都是我的貴人!
貴人不在天邊,而就在我們自己的身邊。請以感恩的心面對父母,面對周圍的的老師和同學。父母是給予你生命和你生命中一切的貴人,求學的機會,夢想的開端,拼搏的賽場連同失敗是的安慰和鼓勵,他們從不放棄!老師是讓你的生命變得厚重、變得有境界的貴人,知識,視野,理想、胸懷連同他們經歷人生的失敗的教訓,他們從不放棄!同學是你一路同行一路陪伴的貴人,競爭,友誼,生活,苦樂連同他們自己的世界,他們也從不放棄!感恩才有幸福!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Questions Judge Index System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of Geography
CHEN Huirong[1], WANG Jinliang[2], ZHU Miaoyuan[2]
([1] 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Qinzhou University, Qinzhou, Guangxi 535000;
[2] Environment Education Center, School of Tourism and Geographical Sciences,
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In this study, under the guidance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nd content environment, with "ordinary high school geography curriculum standards (experimental)" Building Educatio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judge index system environment, to distinguish geographical questions - questions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and non-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questions, and using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ex. In addition, proposed reflect the degree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order to quantitatively assess papers of other disciplines in addition to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educational content rela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and the score, and in 2010 the volume of Sichua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Example applied research. This provides the basic services for the study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geography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ituation and evaluate the level of the school environment from education to give some guidance. The index system for environmental educators able to penetrate curriculum-based,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s a barometer of middle school geography education,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class classification questions and further research in the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undertaken to provide basic services.
Key words environment education questions; analyzing index system;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geography
0 引言
進入21世紀,眾多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公眾的環境意識已成為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中華人民共和國大陸地區的環境教育自1973年起步以來,隨著環保事業的發展,經歷了起步(1973-1983年)、發展(1983-1992年)、重新定向階段(1992-1996年)、“綠色學校”創建階段(1996至今)四個階段。2003年,教育部頒布了《中小學環境教育專題教育大綱(2011-2015年)》及《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兩部文件,標志著環境教育在我國的課程化,其中主要以學科滲透為主的課程模式,而地理學科是環境教育滲透的主陣地,因此環境教育的量化評估必須滲透到地理試題中。
目前基層教師對環保類試題的分析大多是從整體上分析環保試題的文章,其統計的是環保試題的數量、題型及分值,但尚未給出定義環保試題的基本框架。基層地理教師對高考地理中的“環境教育試題”的研究主要是歸類整理,但是缺少較為系統的判斷指標,以至于在對同一份地理試題中“環境教育試題”進行區分歸類時存在較多的模糊性。
1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構建
1.1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
高考地理中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檢索主要是國內外對環境教育目標及內容的研究及我國地理新課程改革中對環境教育的相關規定。
1.1.1 環境教育目標
1975年的貝爾格萊德會議明確了環境教育的6大具體目標,包括意識、知識、態度、技能、評價及參與。時隔兩年后的第比利斯政府間環境教育大會在肯定貝爾格萊德會議的基礎上,進一步系統地將環境教育的目標精簡為5項(排除“評價”),該目標一直為國際所公認。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強調不僅要加強自然生態知識的學習,而且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技能、態度與價值觀、以及為建設一個可持續的未來而采取行動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體現為環境教育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1.2 環境教育內容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中學環境教育內容主要包括生態學和環境科學兩個方面,該組織與中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北京師范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合著的《面向可持續發展的中學環境教育》一書中,總結了中學環境教育的內容主要有環境與環境問題的基本概念、發展與環境、人口與環境、能源資源與環境、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保護、環境污染及其防治、全球性環境問題及積極參與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活動共八個大版塊。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頒布的有關環境教育的專門性文件《中小學環境教育實施指南(試行)》從目標層、內容體系和具體內容三個層次來闡述高中環境教育內容,做出了明確規定(表1)。
作為環境教育的主要滲透科目,地理課程標準也對本學科中的“環境保護”內容有較為詳細的規定,主要包括環境與環境問題、資源問題及其利用、保護、生態環境問題與生態環境保護、環境污染與防治和環境管理等內容(表2)。
1.2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篩選
在彰顯地理學科性質的基礎上,突出體現地理新課程理念,并考慮到操作性,初步擬定高考地理中環境教育類試題的三級判斷指標體系,主要包括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和具體內容指標。其中,環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對國內外公認的環境教育內容進行整理的結果,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是地理新課程中對滲透于本學科中的環境教育內容的規定,具體內容指標是根據以上兩項指標在試題中出現的具體內容進行細化的結果。因此,三者之間的關系體現為從宏觀向微觀逐級細化,使之能體現地理學科特性和更具操作性;在判斷試題時,按照具體內容指標進行判別。
1.3 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確認
根據該判斷指標體系對中國大陸地區2004~2013年的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進行判斷統計,并對該部分環境教育類試題的題量和分值進行分析,結果顯示:近十年來,對環境教育的評價(主要是筆試評價方面),分值有所下降,如全國卷一和廣東卷(圖1、圖2),但是仍然不能低估,因為該部分的考核題量在增加;有的省份在分值下降的同時題量卻增加,如江蘇卷(圖3),這說明在試題中所涉及的環保考核點在增多,考核的內容有擴大的趨勢。這與我國學者黃元國等人對全國高考綜合科目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的研究結論一致。同時,也征求了環境教育相關學者及中學地理一線教師的意見,經修改,90%以上的教師認為該指標體系可行性較高,能夠科學、合理地將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區分,該指標體系可望為中學環境教育的研究與實踐提供基礎。另外,選取新課改高考前2年(2004年-2006年)和參加首次新課改高考(2007年)的山東、廣東、海南及寧夏四套試卷進行統計實驗。統計結果顯示,不管是老課程還是新課程,本判斷指標體系均能較全面地區分高考地理試題中的環境教育類試題。
1.4 各指標權重分析
目前確定權重的方法主要有主觀賦權法和客觀賦權法,主觀賦權法主要是由專家根據經驗主觀判斷而得到,如AHP法、Delphi法等,這種方法人們研究較早,也較為成熟,但客觀性較差。客觀賦權法的原始數據是由各指標在評價中的實際數據組成,它不依賴于人的主觀判斷,因而此類方法客觀性較強,如變異系數法,變異系數法直接根據指標實測值經過一定數學處理后獲得權重。本研究采用變異系數法確定了各指標的權重。
比較判斷指標體系中各項指標的權重,可以看出,指標越詳細,其重要程度幾乎持平,但是從“地理課程中的環境教育內容”指標到“環境教育內容”指標中,權重的差異性逐漸顯現(表3)。
1.5 環境教育體現度含義及計算方法
為了更客觀地了解一份學科試卷對滲透于該學科的環境教育內容的考核情況,包括環境教育的要素內容、深度及廣度情況,本文特提出“環境教育體現度”這一概念。環境教育體現度是指在教育教學評價過程中,能夠對環境教育起到評價作用的所有試題,它綜合反映學科評價中對環境教育的重視程度,同時也反映環境教育的學科滲透實施情況以及學生達到環境教育目標程度。這為地理試卷命題者在命制試卷時提供了環保試題的量化指標,也可以為基層地理教師及環境教育研究者提供參考依據。
其操作步驟為:第一步:依據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判斷并將其歸類;第二步:統計該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并記錄該學科試卷總分;第三步:計算。
計算方法如下:
式中:――環境教育體現度;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權重; ――學科試卷總分值。
結合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的權重分布情況,可以認為,一般情況下,環境教育體現度越高,說明考核的環境教育內容中涉及人口增長、城市化過程、能源、資源的跨區域調配、生態問題、環境污染這幾方面的試題越多,且分值越高;反之,則反映出三個方面的結果,一是,涉及的環境教育內容主要集中于那些權重較低的內容,比如可持續發展;二是考核的環境教育類試題內容多,但分值較低;三是考核的環境教育類試題較少,且分值低。
以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為例,依據環境教育類試題判斷指標體系,四川卷地理單科總分100分,其中環境教育類試題的分布及各類環境教育類試題所占分值情況,見表4。
= ??100% = 1.2306
式中:――環境教育體現度;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分值; ―― 類環境教育試題的權重; ――學科試卷總分值。
因此,2010年高考地理四川卷的環境教育體現度為1.2306。但是,該值是否屬于合理閾值范圍內,還需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政法;高職教育;調研;思考
政法高職教育是具有鮮明行業特點的一種高等職業教育類型。辦好政法高職教育,不僅要遵循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的一般規律,還要結合政法行業發展的特殊需求,確立具有自身特點的辦學思想、辦學定位與發展思路,才能體現其特有的辦學功能和價值,走出一條優質、特色發展之路。
一、堅持從行業職業出發,深化政法高職教育辦學定位
職業教育的邏輯起點是職業,沒有法律職業的需求就沒有政法高職教育。如果僅從教育的一般規律來看政法高職教育,就會極大地降低政法高職教育的吸引力、矮化政法高職教育功能、限制政法高職教育的科學發展。因此,辦好政法高職教育,首先要確立立足政法、服務政法的辦學宗旨,把滿足政法行業需求、服務政法行業發展作為辦好政法高職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做好人才培養和行業服務工作。其次要從法律職業出發,不斷深化政法高職教育專業建設定位。政法高職教育是以培養具有一定法學理論基礎、能夠適應基層司法實踐需要的高素質技能型法律人才的高等職業教育。尤其隨著社會矛盾多元調節、勞動爭議調解、社區矯正和幫教安置、社區鄉鎮基層組織服務管理等體系建設一系列新舉措的出臺,我國法治建設、維護社會穩定工作已深化延伸到社會方方面面,初步形成政法部門專業化分工與社會化服務管理相互聯系、相互統一、相互依托的新的緊密型工作格局。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科學合理地設置培養選拔不同層次、不同類型法律人才,尤其是培養大批社會急需的基層法律事務型人才、法律輔人才是調整法律人才教育結構的當務之急。同時,從區域特點來看,首都北京是全國的政治文化和國際交往中心,是特大型城市和世界城市,其特殊地位和面臨的復雜形勢決定了北京的穩定關系到全國的穩定,決定了維護穩定是北京壓倒一切的長期的政治任務。深化平安北京建設,創建以人為本、和諧發展、經濟繁榮、社會安定的首善之區,仍是北京將長期面臨的艱巨而光榮的政治任務。首都北京這種獨特的城市性質和功能定位,一方面尚需大批的中高層次法律職業人才,同時更需要大量高素質技能型的基層法律輔助人才、基層法律實務工作人才、中高級安保人才。政法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就應該定位到這些領域,所培養的畢業生將走向鄉鎮司法所、人民法庭,在縣市區法院、檢察院等部門從事書記員、司法秘書、法官助理、律師助理、基層人民調解員等法律輔助工作,在基層組織、社會組織及各類經濟組織中從事法律服務和安保管理工作等。因此,只要我們堅持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找準在區域經濟社會和行業發展中的位置,合理設置和調整專業,加大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力度,在大力培養“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基層法律服務人才、法律輔助人才、中高級安保人才上下功夫,就能走出一條特色發展、錯位發展之路,凸顯政法高職教育的價值功能。
二、堅持開放辦學,深化校政企行合作機制建設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的本質特征,是增強辦學活力的必由路徑與方法。但是,由于政法高職教育特質所決定,政法高職教育要通過不斷創新“校政企行”合作機制建設,來探索充滿活力的多元辦學模式。理工類高職教育主要為生產、制造與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培養高技能人才,所以,在合作育人體制機制建設上,強調以企業合作為主導。由于政法高職教育服務對象和人才培養定位的特殊性,決定其在合作育人體制機制建設上,必須以政府支持、行業支撐為主導,搭建“校、政、企、行”合作聯盟平臺。一是要以政府支持為主導,通過政府委托或購買社會服務項目,實施基層法律服務人才、社會工作人才的“定向”培養和退役士兵的“定制”培養。二是要依托政法行業優勢,與法院、檢察院等法律實務部門合作共同確定招生的標準、人數,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共同建設基地,共同實施考核,實現書記員等法律輔助人才的“定向”培養。三是要以知名安保企業為龍頭,合作育人過程與安保服務過程相結合,實現安保人才的“訂單”培養。四是要融入社會,與城鄉基層組織進行密切合作,組織學生參與社區服務、送法下鄉、法治宣傳、社區矯正等活動,實現專業學習與社會基層服務的“一體化”。五是積極開展多層次、寬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學習和借鑒國際司法職業教育標準和經驗,融合國際優質教育資源,為學生搭建國際、國內高等職業教育特色交融的學習就業平臺,促進辦學水平不斷提高。
三、堅持以學習者為中心,深化政法高職教育教學改革
一是要針對培養對象的特殊性,不斷推進教育內容改革。作為管理服務性的政法高職教育與操作生產性的理工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規格不同,理工類高職教育所涉及的職業技能技術含量要求較高,學生將來面對的是和學校學習一致的機器或作業流程,方向越單一,訓練得越精細越熟練,學生的能力也就越高,教育的職業性特征相對明顯。而政法高職教育所涉及的職業技能技術含量相對比較低,且變化性也比較大,學生將來面對的工作情景就不一定和學習過的流程一樣,有的甚至完全不同,需要更多的運用綜合知識與能力,乃至用跨專業的視角解決問題,尤其需要掌握比較扎實的法律基礎知識,教育的高等性特征相對明顯。因而政法高職教育要著力解決好職業性和教育性緊密結合的問題,在強調實踐動手能力培養的同時,不能忽視理論知識的教學。要按照“學法為基,知法為本,守法為尺,用法為度”的原則,構建起法律基礎知識、法律職業素養、法律職業能力緊密銜接的全新專業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加強法學基礎理論和法律基本知識教學,把基礎性和針對性、實用性有機統一起來,為學生將來從事實際工作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如何教知識、教法理、教方法,把握好高等性的同時,在破解學科體系過程中,要有效解決好以實踐為導向,以職業性為基本要求,將法學學科知識體系教學轉變到以典型工作任務、項目為載體、為導向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中,突出體現法律適用功能,根據“庭前、庭中、庭后”等工作過程、流程、任務,在研究如何提高學生運用法律知識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上下工夫,重點培養學生的檔案整理與裝訂、漢字錄入、法律文書處理、當事人接待、辦公設備使用、卷宗分析、外出辦案等實用技能。
二是要針對培養對象的特殊性,不斷推進教育模式改革。政法類高職畢業生與理工類高職畢業生工作的性質存在較大差別,工作過程不呈現流水線作業的程序化特征,教學做場所的生產性、物質性、直觀性特征相對不明顯。這就決定了政法類高職教育模式雖與其他類別高職教育模式有其共通之處,但更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既不能繼續沿襲普通法學教育模式,也不能直接援引理工類高職教育模式的成例,必須在比較與借鑒的基礎上,本著虛(虛擬)實(真實)結合、工作性和仿真性結合的原則,構建較為符合政法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特點的“校內仿真模擬、校外頂崗實戰”的教育模式。一是以信息化為手段,開發如多媒體模擬庭審、仿真工作流程、工作項目、現場情景再現、崗位綜合技能模擬培訓等軟件及課件,構建“真實庭審模擬化、工作流程仿真化、工作項目虛擬化”的校內實踐教學環境。二是推進如現場式、案例式、項目式、仿真式等項目導向、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改革,融“教、學、做”為一體,讓學生進行觀察、體驗,感受職業氛圍,提高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增強對未來職業的感性認識,激發其職業興趣。三是通過開展社會調查、法律宣傳咨詢、普及法律常識、開展法制講座、法律知識競賽、辯論賽等多種形式進行法律實踐教育,使培養的人才能夠很快適應法律職業的實際需要。四是通過組織學生參加法院庭審的旁聽、社區活動的觀摩,鞏固學生所學的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的觀察力、思考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五是通過學生在公檢法機關、律師事務所、安保公司、社區等處頂崗實習,直接參與實際事務,以實戰促實訓,以實訓練本領,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全面融合,形成具有職業特色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三是要針對培養對象的特殊性,不斷深化學生職業素養教育體系創新。由于政法類高職畢業生的工作對象主要側重于對人的管理與服務,對其政治品德和社會能力要求較高。因此,在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培養上,要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三意識與四能力”(即忠誠誠信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愛崗敬業意識與學習認知能力、溝通協調能力、文字處理能力、解決具體問題能力)培養為核心,突出“立德明法、重能強技”人才培養特色,通過職業發展規劃教育指導平臺、職業技能訓賽平臺、校企共融校園文化活動平臺、社會實踐服務平臺、職業素養證書考評機制,一、二、三課堂聯動遞進,構建起具有政法特色的學生職業素養教育培養體系,實現從職業能力培養到職業素養內化的價值超越。
四、堅持以服務政法為己任,深化多元化社會服務模式
政法高職教育是在我國政法事業發展進程中誕生、成長、壯大起來的一種高等職業教育類型,從其誕生的第一天,就打上了鮮明的時代和行業烙印。因此,政法高職教育必須圍繞政法工作“三大建設”,以培養政法行業一線人才、解決政法工作理論與實踐問題、服務政法行業改革發展為切入點,面向社會基層,完善多元化的服務體制和機制,提升服務能力和水平。一是圍繞政法隊伍建設,大力開發行業社會急需的司法警察、中高層次安保、社區矯正、社會工作等培訓項目,構建面向首都政法及社會基層的法律職業、法律輔助、社會工作等人才培訓服務體系,形成品牌,創出特色。二是圍繞司法執法實踐中的難點熱點問題,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法治理念教育、社區矯正、法律語言應用、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等應用法律研究,參與決策咨詢,形成一批有重要影響力和行業推廣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三是圍繞平安北京、法治北京建設,積極面向社會基層開展法律服務和社會服務,積極承擔政府購買社會服務項目,積極參加重大活動安保和志愿服務,不斷完善面向首都政法及社會基層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法治宣傳體系,不斷提高政法高職教育的影響力、話語權,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應有的貢獻。
五、堅持以現代職業教育為引領,全面推進政法高職教育改革創新
(一)探索構建現代法律職業教育體系
把建設現代法律職業教育體系作為政法高職教育今后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主動適應法律職業教育與政法及法律服務行業協調發展的新需求,積極探索不同層次、不同類別法律職業人才的培養,力爭在構建現代法律職業教育體系上有所作為、有所突破。一是按照系統培養法律技能型人才的目標要求,積極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銜接,以課程銜接為重點,統籌設計中高職銜接的專業、課程和教材體系,逐步完善符合法律技能型人才成長規律的培養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的中高職銜接制度。二是按照法律技能型人才需求的層次性和職業教育規律特點,積極開展法律職業教育分級制改革實驗,逐步探索形成自下而上“培養目標和規格”逐級遞進、“教育內容和要求”順暢銜接、“入學制度和形式”開放靈活、“質量保障和評價”科學嚴謹的法律職業教育體系。三是按照法律職業人才需求層次提升的要求,積極推動普通法學教育與政法高職教育縱向銜接、橫向溝通,互相開放課程與教學資源,大力探索政法高職院校與普通法學教育院校在高層次應用型法律職業人才培養上的合作,滿足法律職業人才多樣化的學習和發展需要。
(二)深度構建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
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多層次多渠道運作,進一步夯實校企合作基礎,拓寬校企合作模式。加快校企合作體制機制創新,以多元參與、共同發展為原則,建立有政府官員、行業專家、企業管理技術人員等各方人員參加的“校政企行戰略合作理事會”,健全校政企行合作管理制度,完善校政企行合作項目質量考核與評價體系,最終形成較為規范化、制度化、常態化的長效機制。探索學校與知名大型企業的深度合作模式,如在校內建立以知名企業冠名的“校中企”,在企業建立教師工作站等,從合作內容到合作形式,形成體系,不斷深化。
(三)著力加強內涵、質量、特色建設
堅持把特品專業建設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建設一批“校企合作緊密、培養模式先進、辦學條件優良、就業優勢明顯”,在區域或全國領先的特品專業,提升專業的品牌影響力和核心競爭力。加強專業內涵建設,深化“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頂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努力辦出自己特色。以專業核心課程和精品課程建設為重點,推進課程建設與改革,建立校企共同開發建設課程新機制,建設一批教改課程、優質課程、網絡課程。進一步完善“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機制,加快建設一支數量充足、素質優良、結構合理、專兼結合,適合政法高職教育改革發展要求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積極吸收行業、企業人員參與畢業生質量評價,將畢業生就業率、就業質量、企業滿意度、創業成效等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指標,逐步形成以學校為核心,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著力加強關鍵領域和重點環節的改革,在人才培養、體制機制創新、社會服務等重點工作上取得新突破,形成一批特色鮮明的專業、團隊、畢業生、社會服務品牌。
(四)積極開展國際交流合作
“歷春夏以苦為樂恒心架起通天路;搏高考夢想成真勇氣推開智慧門。”“滴水穿石戰高考如歌歲月應無悔;乘風破浪展雄才折桂蟾宮當有時。”“聞雞起舞成就拼搏勁旅師;天道酬勤再現輝煌王者風。”“點點心血勤育英才厚澤九州;滴滴汗水勇赴學海逐鹿中原。”“百日沖刺,苦戰三四五,喜看凰墩飛彩鳳;一心教學,笑迎七八九,爭傳瓜井育賢才。”“一心讀遍圣賢書,三心二意無益處,四書五經勵我志;五洲四海任我游,三堂二課皆用功,一生前程始于此。”“激流勇進:乘風踏浪我欲搏擊滄海橫流,飛鞭催馬吾將痛飲黃龍美酒。”“傲視群雄:淡淡墨梅凌寒獨開今歲瑞雪兆豐年,莘莘學子壯志凌云明年金秋送喜來。”“壯志凌云:十載求學縱苦三伏三九無悔無怨,一朝成就再憶全心全力有苦有樂。”“眾志成城:臥虎藏龍地豪氣干云秣馬礪兵鋒芒盡露,披星戴月時書香盈耳含英咀華學業必成。”……像這樣的勵志話語,有思想,有心胸,有激情,有才氣,其中也不乏理性和冷靜。這些都是在近乎白熱化的備考氛圍中的正能量。
總的來說,“亮劍精神”“高三拼搏”“沉心靜氣”構成了迎接高考勵志話語、標語的主題詞,它們與許多學校或班級豎立起來的鮮明刺眼的高考倒計時相伴隨,一起懸掛在教室后方最顯眼的位置,時刻提醒著高三迎接高考的學生們趕路。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樣的氛圍中,兇狠暴戾之風,血腥惡煞之氣也很不和諧地出現于其中。諸如“提高一分,干掉千人”;“生時何須久睡,死后自會長眠”;“不學習,如何養活你的眾多女人”;“只要學不死,就往死里學”;“就算撞得頭破血流,也要沖進一本線的大樓”;“扛得住給我扛,扛不住,給我死扛”;“死也要進北大”;“咬牙只為高考狂,沖進重點孝爹娘”;“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向前沖”;“今日不肯埋頭,明日以何抬頭”“不好好學習的兩種下場:逛不完的菜市場,穿不完的地攤貨”……這樣的“勵志”話語表現出來的則是需要警惕、摒棄和批判的錯誤觀念和傾向:它們嚴重違背了青少年成長規律和教育教學規律,將迎接高考――這一本已很緊張的學習階段――固有的緊張氣氛推向了極端,不僅不利于營造便利、輕松、寬容和舒適的學習環境,而且進一步加大了學生的壓力,會嚴重影響到學生的身心健康。正如有評論者所指出的:考生看到這些“雷人”標語,內心的壓抑可能會愈發強烈,甚至對高考萌生厭倦或恐懼。不僅如此,這樣的話語里面,充斥著瘋狂的、腐朽的封建江湖般的惡劣意識,如對生命的漠視,如病態的占有欲,等等。如果從1915年《新青年》(初名《青年雜志》)創刊,倡導“民主”和“科學”的時候算起,至今已經整整100年了!這種種封建江湖般的惡劣意識仍在不時地沉滓泛起,可見我們教育事業的改革和發展還有很長的艱辛道路要走啊!
1.一個人應當養成信賴自己的習慣,既使到了最危急的關頭,也要信信自己的勇敢與毅力。
2.勇者,必以決斗之勇氣與五張試卷一決雌雄;懦夫,概以鼠目之寸光量人生此戰必輸無疑!
3.駕馭命運的舵是奮斗。不抱有一絲幻想,不放棄一點機會,不停止一日努力。
4.勇士搏出驚濤駭流而不沉淪,懦夫在風平浪靜也會溺水。
5.志在峰巔的攀登者,不會陶醉在沿途的某個腳印之中。
6.海浪為劈風斬浪的航船餞行,為隨波逐流的輕舟送葬。
7.人生若沒有一段想起來就熱淚盈眶的奮斗史,那這一生就算白活了。
8.其實試卷都一個樣,我也有可能復旦北大清華。
9.拼兩個春夏秋冬,博高考無怨無悔。
10.曾經的苦,現在的痛,都是將來的笑顏!
11.在人生的舞臺上沒有“預賽”,每天都是“現場直播”
12.人好學,雖死猶存;不學者,雖存猶滅
13.意志能使生命繼續,奮斗能使人生輝煌
14.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15.苦干加巧干,本科重點有希望
16.我熱愛痛苦,我熱愛痛苦。
17.睡眠只是一個習慣性觀念而已。
18.成功者之所以成功,第一個是因為他做別人不愿意做的事情。第二個他做別人不敢做的事情。
19.別人笑我太瘋癲,我笑他人看不穿。
20.笑到最后的人才是笑的最好的人。
21.每個人都可以給自己快樂,縱然他是乞丐;每個人都能使自己痛苦,即便他是國王。
22.我要握住一個最美的夢給未來的自己!
23.天才是重復次數最多的人。——高三霸氣勵志標語
24.不要輕言放棄否則對不起自己。
25.自己選擇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
26.忍耐一分期待,就可能握住十分的收獲
27.喜迎陰晴圓缺,笑傲風霜雨雪
28.展我智慧,秀我風采
29.希望在濯中,夢想在濯中起航
30.苦過,方能跳出農門
31.今朝我以校為榮,明日校以我為耀
32.時間抓起來就是黃金,抓不起來就是流水
33.勤奮努力加自信,輝煌成就屬于你
34.務實基礎,厚積薄發
35.登高山,以知天之高;臨深溪,以明地之厚
36.勤是甘泉水,學似聚寶盆
37.高手云集,N多快樂。
38.在考場上沒有弱者的眼淚只有強者的天下。
39.只有經過地獄般的磨練,才能擁有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
40.我流的汗水——會折射出我的光芒!
41.年的月我誓要把高考踩在腳下!
42.搶時間,抓基礎,勤演練定有收獲;樹自信,誓拼搏,升大學回報父母。
43.惜光陰百日猶短,看眾志成城拼搏第一;細安排一刻也長,比龍爭虎斗誰為爭鋒?
44.為六月最后高考拼搏,穩做王者看誰與爭鋒?
45.擁有知識改變命運,擁有理想改變態度。
46.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47.為理想今日埋頭遨游書海甘寂寞,酬壯志明朝昂首馳騁碧宵展宏圖。
48.王者決非偶然。
49.人,不能總在彈性限度內活動,要爆發,要超越,才會有質的提高!
50.高三只有一次。
51.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考清華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52.眉毛上的汗水和眉毛下的淚水你必須選擇一樣!
53.If Not Me,Who?If Not Now,When?
54.Impossible=I'm possible
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
@九點半:【中學勵志標語:沒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高考沖刺來臨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學行政樓大廳LED大屏上打出了標語“沒有高考,你拼得過富二代嗎?”負責標語收集工作的陳老師偶然看見白巖松說過這句話果斷地把它加上了。應屆生說,牢牢記住了這句話,很勵志!大屏上的勵志標語一個星期換兩次,目前已經更換!@何事-何人:雖然有了高考也不一定能拼過,但高考確是當今最公平最干凈的競爭平臺. @石述思:這倒是句大實話。高考毛病多多,但構建了中國社會的基礎公平,拼爹之外為寒門開了一條博弈的現實通道。
@八卦田的白領農民:80年代后至今是“拼爹”的時代,我看再過10年啊,估計就是拼“爺爺”的年代了……因為現在的“富二代”能干嗎捏?@希霖:昨天一個朋友談到現在在為孩子入幼兒園奔波,身心俱疲。其實這才是萬里的第一步,后面的幼升小,小升初,中考,高考,入職,步步驚心!這個時代已越來越墮落為拼爹的時代……@職場學佛人:確實如此,高考雖然有很多弊端,但卻是最不壞的選拔制度,分數雖然不能全面評價一個人,卻是唯一可量化的標準。可以這樣說,高考制度可能會讓一些優秀學生錯失上大學的機會,但卻防止了無能之輩濫竽充數。
借口,是最毀人的體制
@高曉松:那些聲稱被應試教育毀了的人,不應試也會自毀;那些抱怨婚姻磨滅理想的,不結婚也成不了居里夫人;那些天天嘮叨這個體制捆綁下無法創作偉大作品的,去了瑞士也一樣找不到靈魂的自由。大家面對同樣的時代,卻找出不同的借口,每個人都在窗前看這個世界,有些人看見的只是鏡子,有些人伸手不見五指……@高曉松:接受有些批評,把“那些”改為“有些”較合適。不接受罵我為體制辯護的批評。我被盜版及內容審查半輩子,怎會為體制辯護?我只是建議每天批評體制五分鐘,反省自己五分鐘,剩下的時間愿努力的努力,不愿努力的找些快樂。人生是自己的,與大家共勉。
@醋溜熗炒小白菜:借口,是我們國家歷史悠久的“傳統”,稱之為兩千年的“體制”也不過分!//@李令統:借口,是最毀人的體制。@南瓜東東的宅宅世界:失敗者往往不從自身主觀因素上找原因,多抱怨客觀環境,而這恰恰就是其失敗的主要原因。借用前美國總統的一句名言:“不要問這個國家能為你做些什么,而要問你能為這個國家做些什么!”@吳風波1973:回復@碧海藍天的2012:我覺得需要從兩個方面看待這個問題。1.在當前環境下應該怎么做?2. 怎樣改變環境?個人觀點:兩方面都要兼顧。
不愛閱讀的民族,離自由很遠
@劉蘇里:本書作者布茲比說,獨立書店是自由社會的基石。案:獨立書店,是一個文明興衰沉浮的晴雨表。獨立書店的命運,是一個社會自由(與否)程度的試金石。獨立書店瀕臨絕境時,要靠政府出手相救,幸耶悲耶?再為此歡呼雀躍,吾輩只能仰天長嘆。
@彭曉蕓:昨晚散步逛書店,心中黯然,民營小書店全被垃圾暢銷書侵占了,看不下去。臺北有諸多好書店,錯落有致,于民宅間,還有不少二手書店。文化的繁盛,不是體現在紅歌高亢,而是民間的那些細節。@黃黃黃大寶:杞人憂天了。人類文化有很奇特的自我意識,她在不停地進化,究竟是往好的方面進化還是往壞的方面進化,只有她自己知道。書,只是人類文化的載體之一,僅僅是載體之一。最大的文化載體是“人”本身。
@少女花影:1996年,以色列駐華大使南月明拜訪三味書屋,臨走時對書屋二老感慨說:“我們以色列很小,但滿街都是書店,你們北京很大,滿街都是餐館。”無論是借口網絡書店興起也好,還是借口時間太少也罷,寥若晨星的獨立書店一家家倒閉是個事實。不愛閱讀的民族,離自由很遠。@smokingkiller:言過其實。獨立書店的存廢問題不是獨立的問題,是書店的問題,是書的問題,是紙質書的存廢問題。沒有了紙質書,沒有了實體書店――獨立書店,文明就會因此衰落?自由就沒了基石?不信。
有勞斯萊斯出沒,請注意避讓
@寧波晚報:【有勞斯萊斯出沒,請注意避讓!】某電臺交通頻率播出交通員爆料信息:“成都人民南路往機場方向,有一輛價值1300萬的勞斯萊斯正在行駛,請過往的司機朋友注意避讓!”網友紛紛表示支持:這個和堵車一樣屬于路況信息,很實用!大家還建議應開通一檔《豪車出行提示》欄目,全天24小時滾動播出。@尤嘉-走著:北京應該專門有個臺播報特權和交通管制,在線顯示包括白牌車在內的所有自以為是特權車的行駛狀況,讓我等P民了解,可以堅定不移地辦那些裝B的偽特權。@艾爻ay:在交通管制基礎上可配套做個特權車路況播報。@貓皮夸子:遠離豪車珍愛生命。像我們這些自行車一族的是否也要避讓保持車距呢?以后紅綠燈上增加一個藍燈。是豪車通行提示燈。@知了高了:我建議,最符合國情和人民意愿的做法是,立法規定:凡與豪車發生事故者并經交警勘驗需負全責者,如無力賠償,豪車車主必須將事故責任人安排至豪車車主本人企業內任職,按勞動合同年份為基礎每月在工資中扣除一定比例作為賠償。
前提是假定權威數據是真
在陽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今天在這里舉行2011屆決戰高考誓師大會。高中三年的時光只剩下100天了,就像萬米賽跑到了百米沖刺的時候,加速前進的嘹亮號角已經吹響,從現在起就要以滿懷的信心投入競爭,以百分的精力
投入復習,以充足的毅力投入決戰,去抒寫我們每一位同學人生的新篇章。我們盼望春天,因為春天給我們帶來了希望,我們更盼望“今年花勝去年紅”,更期待今年的六月“風光不與四時同”。
我們的口號是:奮戰百天讓青春無悔,決勝六月為母校增輝。我們的標語是:十年磨劍爭分奪秒勵志凌絕頂,百日競渡你追我趕破浪展雄風。
今天參加會議的有校全體領導、高三年級全體教師和全體高三學生。
下面我宣布:濉溪二中2011屆決戰高考百日沖刺誓師大會開始!全體起立鳴炮、奏國歌。
下面請李金紅校長作重要講話。
教師代表郜洪江老師發言。
介紹04、05高考狀元及考入學校情況
XX年高考狀元楊小岑發言
學生代表高三班學生李瀟湘同學發言。
學生代表領誓,學生宣誓。
1、忘時,忘物,忘我。誠實,樸實,踏實。
2、貴在堅持、難在堅持、成在堅持。
3、不敢高聲語,恐驚讀書人。
4、我七、飛翔,路在腳下。
5、努力造就實力,態度決定高度。
6、遇難心不慌,遇易心更細。
7、不經風雨,怎見彩虹?
8、山高不厭攀,水深不厭潛,學精不厭苦:追求!
9、挑戰人生是我無悔的選擇,決勝高考是我不懈的追求;
10、人活著要呼吸。呼者,出一口氣;吸者,爭一口氣。
11、把汗水變成珍珠,把夢想變成現實!
12、精神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13、做一題會一題,一題決定命運。
14、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15、無才無以立足,不苦不能成才。
16、爭分奪秒巧復習,勤學苦練創佳績”、“攀蟾折桂,舍我其誰”。
17、擰成一股繩,搏盡一份力,狠下一條心,共圓一個夢。
18、學練并舉,成竹在胸,敢問逐鹿群雄今何在?師生同志,協力攻關,笑看燕趙魁首誰人得。
19、狠抓基礎是成功的基礎持之以恒是勝利的保證。
20、每天都是一個起點,每天都有一點進步,每天都有一點收獲!
21、努力就能成功,堅持確保勝利。
22、把握現在、就是創造未來。
23、回憶很美,盡管過程艱辛:也許結果總有遺憾,但我們無愧于心。
24、樂學實學,挑戰高考;勤勉向上,成就自我。
25、今天多一份拼搏、明天多幾份歡笑。
26、精神成人,知識成才,態度成全。
27、立志高遠,腳踏實地;刻苦鉆研,勤學苦思;穩定心態,不餒不棄;全力以赴,奪取勝利。
28、讀書改變命運,刻苦成就事業,態度決定一切。
29、拼一載春秋,搏一生無悔。
30、靜下來,鑄我實力;拼上去,亮我風采。
31、作業考試化,考試高考化,將平時考試當高考,高考考試當平時。
32、拼一分高一分,一分成就終生。
33、高三高考高目標,苦學善學上好學。
34、快馬加鞭,君為先,自古英雄出少年。
35、眼淚不是我們的答案,拼搏才是我們的選擇。
36、我中考我自信我成功!不做地下蟲班級云中龍。
37、拼搏高考,今生無悔;爬過高三,追求卓越!張揚樂學樂思的個性,堅守不驕不躁的心態。
38、我自信,故我成功;我行,我一定能行。
39、要成功,先發瘋,下定決心往前沖!
40、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41、再苦再難,也要堅強,只為那些期待的眼神。
42、誠實,樸實,踏實。
43、站在新起點,迎接新挑戰,創造新成績。
44、我自信,我出色:我拼搏,我成功!
45、不苦不累,高三無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
46、太陽每天都是新的,你是否每天都在努力。
47、保持平常心,營造好環境,揚起常笑臉,輕松迎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