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生物學通報范文

    生物學通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生物學通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生物學通報

    第1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受托方:_________(以下簡稱乙方)

    在自愿、平等、協商一致的基礎上,甲方就大學校區的飲食服務項目,委托乙方實行專業、規范、安全、高質量的高校餐飲服務,特訂立本合同。

    第一條 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名稱:_________

    2、坐落位置:具體以總平面圖標明的位置為準。

    3、總建筑面積:_________平方米。

    4、委托管理的建筑物詳見圖(附件一)。

    5、廚房設備及配套工程圖(附件二)。

    6、現有設備:待工程完工后移交時另簽設備清單,該清單作為本合同的附件。

    第二條 項目委托方--_________大學為甲方,服務提供方為乙方。

    第三條 委托服務經營事項

    _________大學校區學生食堂飲食服務。

    第四條 委托期限

    委托服務經營期限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其中試用期為_________個月,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在此期間未履行合同、不遵守承諾或達不到甲方要求,甲方有權解除合同,其一切責任由乙方負責,不得以任何理由向甲方提出任何索賠要求。

    第五條 房屋及設備折舊費及其支付

    1、本合同所指的房屋及設備折舊費是指乙方根據本中招標項目要求所投報的房屋及設備折舊費中標價;

    2、根據乙方此次投報的房屋及設備折舊費中標價,房屋及設備折舊費_________年合計人民幣_________元。其中

    3、支付方式為:每年按10個月計,每年8月和1月假期時間除外。乙方須在每月10日以前,按月向甲方支付上月的房屋及設備折舊費。

    第六條 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代表和維護師生的合法權益。

    2、審定乙方制定的食堂管理制度及實施細則,并監督使用人遵守。

    3、審定乙方提出的食堂年度計劃、年度費用概預算、決算報告,并根據合同實施獎懲。

    4、承擔食堂冷氣使用費的50%和乙方一年內超出_________元(不含_________元)的部分費用。

    5、甲方負責在食堂第四層免費提供建設面積_________平方米作為乙方的工作場地。

    6、甲方的有關部門對乙方的管理實施監督檢查,每年進行_________次全面的考核評定,并在此基礎上作出年度考核。如該年度政府主管部門有同類考核的,甲方認可該項考核結果,不再進行重復考核。考核評分參照_________、師生滿意度等基本內容,由雙方協商制訂。

    7、如因乙方管理不善,造成重大經濟損失或嚴重管理失誤或重大責任事故,甲方有權終止本合同,并追究乙方的經濟和法律責任。

    8、甲方在合同生效之日起20日內按規定向乙方提供本項目所需的物業及其附屬設施、設備的原始資料和技術檔案(工程建設竣工資料等),并在乙方管理期滿時予以收回。

    9、有責任積極指導和協助乙方做好飲食服務工作。

    10、甲方有權核查飲食服務費用的收支情況。

    第七條 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嚴格遵守國家、省、市的法律法規,為_________大學提供專業、規范、安全、高質量的餐飲。

    2、根據有關法律法規及本合同的約定,制定該項目的各項管理辦法、規章制度及崗位責任。

    3、乙方不得將本項目整體或部分責任及利益對外轉讓或發包。

    4、對本項目內的房屋及配套設施、廚房設備及其配套設施以及其它相關設備設施不得擅自占用或改變使用功能,如需在本項目范圍內改擴建或完善配套項目,須報甲方和有關部門批準后方可實施。

    5、建立健全本項目管理檔案。

    6、本合同終止時,乙方必須向甲方移交原委托管理的全部物業及其各類管理檔案、財務等資料;移交其管理范圍內的全部公共財產,并接受甲方指定專業機構的移交審核。向甲方移交時,要確保各項設施的性能完好。

    7、乙方每月須向甲方提供月報表,每半年就財務開支情況向甲方作出說明,同時須按時交納房屋設備折舊費。

    8、承擔食堂全部的水電費和燃氣費。

    9、承擔食堂冷氣使用費的50%(一年內_________元,含_________元)超出部分由甲方負責。

    10、乙方的員工應做到五證齊全(身份證、外來人員用工證、計劃生育證、暫住證、健康證),并將復印件送甲方備案,管理應符合廣州市政府及甲方要求,乙方員工食宿自選安排。

    11、乙方承擔飯堂的一卡通收費終端使用費。

    第八條 服務質量

    除前述的標準外,乙方可根據甲方委托的服務事項制定出本項目管理分項標準,經甲方同意后作為本合同的必備附件。

    第九條 履約保證金的支付

    1、根據規定,乙方在簽訂合同之日起7個工作日內須一次性向甲方繳納人民幣_________元作為履約保證金;

    2、履約保證金的期限為_________年,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始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止;

    3、合同期滿后或不屬乙方重大責任事故造成的本合同終止,甲方一次性無息返還乙方履約保證金。

    4、如乙方不能完成投標質量指標的要求或合同履行期間出現屬乙方責任的火災、食品中毒等重大事故,履約保證金則被罰沒并承擔經濟和法律全部責任。

    第十條 違約責任

    1、因甲方原因,造成乙方未完成規定管理目標或直接造成乙方經濟損失的,甲方應給予乙方相應補償,乙方有權要求甲方限期整改,并有權終止合同;

    2、因乙方原因,造成甲方未完成規定管理目標或直接造成甲方經濟損失的,乙方應給予甲方相應補償,甲方有權要求乙方限期整改,并有權終止合同;

    3、房屋建筑質量、設備設施質量均有保質期,在保質期內,因安裝技術等原因,達不到使用功能的,由乙方直接與保質單位聯系,雙方協商解決,甲方積極配合。因質量問題而造成重大事故的,由保質單位負責;因乙方管理或使用不當造成的,由乙方負責。保質期滿后,房屋的質量問題由甲方負責;設備的質量問題由乙方負責。

    4、乙方如不能按照本合同第九條約定的價款和支付方式如期支付和不履行投標書內的責任的,則視為違約。甲方有權終止本合同,重新進行招標,并追究乙方的違約責任。

    第十一條 爭議的解決

    1、凡在本合同有關的一切爭議,甲乙雙方應首先通過友好協商解決,如經協商后仍不能達成協議時,任何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訴訟。

    2、本合同的訴訟管轄地為_________有管轄權的法院。

    3、在法院審理期間,除提交法律審理的事項外,合同其他部分仍應繼續履行。

    4、本合同按照中華人民共同國的法律進行解釋。

    第十二條 其他事項

    1、自本合同生效之日起20天內,根據甲方委托事項,辦理完相關交接驗收手續;

    2、甲、乙方對《招標文件》以外相關項目或《招標文件》未盡事宜,可根據實際情況另行簽訂補充協議。補充協議和本合同的附件與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3、本合同執行期間,如遇不可抗力,致使合同無法履行時,雙方應按有關法律法規及時協商處理;

    4、本合同在履行中如發生爭議,雙方應協商解決或報請上級主管部門調解,協商或調解不成的,可以向_________人民法院起訴。

    5、如遇突發或重大事件,乙方管理人員應在第一時間報告甲方有關部門,乙方項目負責人應在第一時間到達現場,適時處理或協助處理有關問題,甲方如認為情況危及到學校的安定管理,乙方應無條件同意甲方直接調配乙方資源直至危機結束。

    6、水電費、燃氣費的收費標準按市政規定標準執行。

    7、乙方員工的醫療保險及發生的各種工傷事故,由乙方負責。

    8、由于乙方原因而損壞學校設施設備的,由乙方負責賠償。

    第十三條 本合同一式六份,甲方四份、乙方二份,均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簽字蓋章之日起生效。

    甲方(蓋章):_________乙方(蓋章):_________

    第2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香港海洋生物多樣性─目前仍然豐富,但能持續多久?

    香港位於世界海洋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擁有獨特的地質和水文,K為豐富的海洋生物提供了廣泛的棲息環境,如泥灘、紅樹林、沙灘及巖岸等。香港擁有超過34門、近6千種海洋生物,及許多有待確認的物種。然而,我們對許多已確定物種的生物及其生態學仍未了解,其中包括一些受保護及稀有的物種。

    香港的海洋環境應用雖然廣泛,s又充斥著各種相互矛盾,如航運、商業港口和碼頭、海水冷s、沖廁及排污、養魚、海岸保護以及休f用途等。這些人類活動與本地海洋生物多樣性的保育經常引起沖突,如物種棲息環境,包括海洋保護區和中華白海豚的棲息地,一直受到人類活動的威脅。目前,這些沖突不斷加劇。本地人口的增長亦需要大量土地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例如,香港社會正激烈辯論是否應該犧牲650公頃的天然海洋生物棲息地以便建造機場第三條跑道、是否應該於大埔龍尾天然海岸建造一個人工沙灘、甚至是否應該於西貢海下灣海岸公園興建住宅。上述發展計劃與海洋保護之間的矛盾不僅發生在香港,於世界大多沿海城市亦同樣發生。

    香港海洋科學家團結起來保護我們的海洋環境

    為了探討如何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及尋求可持續發展和保護的方案,超過25名本地海洋科學家於2013年1月成立了海洋生物多樣性、生態與生態系統保育(BECoME)專家團隊。BECoME成員已協助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制定“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BSAP),以響應國際“生物多樣性公約”的要求。BECoME團隊亦獲得430萬港元的項目基金用作研究吐露港及赤門海洋生物多樣性和海洋生態的保護。通過該項目,團隊將建立區域物種的綜合數據庫,K制定沿海海洋生物棲息地的生態調查基剩以確保環境影響評估條例中海洋生態調查的質量。

    國際共享:BECoME 2015會議

    這次國際會議配合了香港政府推展“生物多樣性策略及行動計劃”及倡議成立多個海洋保護區,匯集了國際和本地專家分享他們的意見,幫助制定有效的應對措施,以保護香港、南中國地區、以至全球的海洋生物多樣性。

    這次會議得到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及自然保育基金和裘槎基金會的慷慨資助,邀請到22名海外及中國內地的海洋科學家向與會人士(包括學術界、政府及私人機構)分享他們的知識、經驗和最新海洋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發展。

    第3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關鍵詞】間充質干細胞;臍帶;生物學特性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ediums on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BAI Shang-xing.Shenyang Sixth People's Hospital, Shenyang 11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 in different mediums, and to optimize the purify methods. Method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were separated from healthy full-termed delivery fetus using tissue-adherent culture method. These cells were cultured and amplified in DMEM/F12 and Mesen PRORSTM Medium in vitro. The growth curve was drawn.Their surface markers were detected by flow cytometry. Results 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from human umbilical cord were spindle-shaped adherent cells.They have strong proliferation ability. The results of growth curve showed that compared with two medium, hUC-MSCs in Mesen PRORSTM Medium grew quickly at every time point. They were strongly positive expression for CD44 and CD29, but negative expression for CD34, CD45 and HLA-DR. Conclusion Cell doubling time in the Mesen PRORSTM Medium was shorter than in DMEM/F12.

    【Key words】Mesenchymal stem cell; Umbilical cord; Biological charateristics間充質干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MSC)來源于發育早期的中胚層,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潛能的多能干細胞[1, 2], 廣泛存在于骨髓、脂肪、臍血、臍帶等多種組織中[3]。臍帶為分娩廢棄物, MSC含量豐富, 無需有創穿刺即可獲得, 且較骨髓來源的MSC擴增能力更強, 成為近年來MSC研究的重要來源之一[4]。本研究采用兩種不同培養基培養hUC-MSCs, 并對其進行生物學特性的觀察、細胞免疫表型的鑒定, 以期建立一種穩定、高效、快速、經濟的hUC-MSCs富集方法, 為臨床細胞移植提供實驗支持。

    1材料

    1. 1臍帶選擇足月胎兒的臍帶, 產婦身體健康, 肝功能正常, 無傳染性疾病, 簽署知情同意書。臍帶4℃無菌保存, 4 h內完成實驗操作。

    1. 2主要試劑DMEM/F12, Mesen PRORSTM Medium和胰蛋白酶購自GibCO;胎牛血清(FBS)購自HyClone;鼠抗人抗體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HLA-DR-FITC購自BD。

    2方法

    2. 1人臍帶MSCs 的分離、培養及擴增 臍帶剪成3~5 cm小段取出臍帶放入培養皿中, 用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 洗盡血液。用手術剪剔除血管和外膜, 剪成2~3 mm小塊, 用0.9%氯化鈉注射液清洗一次, 用DMEM/F12培養基清洗一次, 分成兩組:A組加入培養基(含50%Mesen PRORSTM Medium, 48% DMEM/F12和2%胎牛血清), B組加入培養基(DMEM/F12含 10%胎牛血清)放入250 ml培養瓶中, 組織塊密度要適中, 每瓶20 ml, 放置于37℃, 體積分數5%CO2, 飽和濕度培養箱內培養。倒置顯微鏡下觀察, 有少量成纖維狀細胞貼壁生長, 倒掉培養基和組織塊。添加培養基繼續培養, 每3天換液, 細胞生長達80%以上時, 用胰酶消化, 按1:3傳代。

    2. 2細胞生長曲線制作取生長良好的3代細胞, 按2×104/ml濃度接種24孔板, 每孔1 ml, 3 d換液一次, 以第2 d起每隔24小時計數3個孔細胞數, 取其平均值, 繪制7 d的生長曲線。

    2. 3hUC-MSCs表面標記的檢測取3代細胞, 用0.25%胰酶消化, 用PBS洗滌2次, 制成l×106的細胞懸液, 每管加入100 μl, 設置陰性對照, 加入IgG1-FITC, 其它管加入20 μl鼠抗人HLA-DR-FITC、CD45-FITC、CD34-FITC、CD29-FITC、CD44-FITC, 室溫避光孵育30 min, 流式細胞儀計數5000~10000個細胞。

    3結果

    3. 1hUC-MSCs的分離、培養和純化兩組培養基原代臍帶間充質干細胞接種6~7 d, 除去組織塊, 倒置顯微鏡下可見有少量纖維狀的貼壁細胞, 2 d后形成散在的細胞集落, 大部分是長梭形的成纖維樣細胞, 細胞折光性好, 14~18 d細胞集落增多, 細胞融合80%以上。(見圖lA-B)用0.25%胰酶消化傳代, 3代后可得到較為純化的間充質干細胞, 傳代后的細胞增殖速度快, 約3~4 d可傳代1次。傳代后細胞形態較原代均一, 以平行排列生長或漩渦狀生長。兩組培養基培養的間充質細胞形態相似, 無明顯差別。A組貼壁細胞較多, 細胞生長較快。

    第4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自閉癥,一般指兒童孤獨癥(Autistic Disorder),是廣泛性發育障礙的一種亞型,以男性多見,起病于嬰幼兒期,自閉癥兒童被稱為“星星的孩子”,他們主要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言語發育障礙、人際交往障礙、興趣狹窄和行為方式刻板。約有3/4的患者伴有明顯的精神發育遲滯癥狀,部分患兒一般性智力落后,卻在某方面具有較好的能力。

    目前,我國自閉癥患兒數量逐年攀升,由于社會認知不普及,制度保障不健全,公益途徑不暢通等諸多因素導致,與之相匹配的關愛志愿服務體系發展較為緩慢,進而導致作為志愿服務主力軍的當代大學生并沒有廣泛參與其中。本文旨在通過對沈陽市部分高校大學生參與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活動現狀的摸排調研,尋求到如何更好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方法和舉措。

    二、調研數據分析

    本次調研覆蓋了沈陽市內7個區域,10所高校,28個學生公益團體組織,線上線下共計一千余名大學生,重點考察了沈陽同澤雨人早期干預機構和小海龜自閉癥兒童學校兩所康復機構。累計發放調查問卷1700份,回收1648份,有效問卷1510份,合格率為88.82%,其中256份為線上問卷,1254份為線下問卷。通過對問卷樣本的數據分析,得出以下結論:

    1.對自閉癥的了解程度

    調查數據顯示,只有12%的受訪者了解“世界自閉癥日”的具體日期,14%的大學生能夠說出有關自閉癥題材的電影,5%的受訪者表示非常了解自閉癥兒童的行為表現,只有17%的受訪者表示參加過關愛自閉癥兒童的活動,但頻次不是很高。由此可見,以沈陽大學生為主體的被調查人群普遍對自閉癥兒童的相關癥狀及表現了解程度不足,關注度不夠。

    2.對于開展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活動的看法

    76.8%的受訪者表示沒有參加過關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服務,絕大部分受訪者對于大學生開展關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活動持樂觀贊同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大學生確實可以通過自身努力在關愛自閉癥兒童的道路上更多的奉獻自己的力量,但是也有人認為大學生團體開展的志愿活動在專業程度、公益熱情等方面存在很多問題,有待進一步提高。

    3.對自閉癥關愛幫扶方面的調查

    73.2%的受訪者表示會參加志愿者組織,28%的受訪者表示會向慈善組織進行物質捐贈,60.44%的受訪者表示會主動學習了解自閉癥,78.4%的受訪者表示會用正常的心態對待身邊的自閉癥患者,23.6%的受訪者表示會學習相關知識,去康復中心就職,說明大學生參與志愿服務的方式較多、可參與度高、參與門檻低。此外,67.6%的受訪者希望政府能為自閉癥兒童提供專項救助資金,發放補助,88.4%的受訪者希望能夠提高社會對自閉癥的關注度,48.4%的受訪者希望能提高自閉癥兒童的醫療報銷比例,75.2%的受訪者希望能設立專門的自閉癥兒童救助醫療機構。

    三、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活動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專業志愿服務技能欠缺、專業培訓不到位

    由于自閉癥兒童是一個相對特殊的群體,在開展志愿服務活動時需要更高的專業技能水平及服務能力,但大學生志愿者培訓機制并不完善,使得大學生志愿者在輔助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也只能旁觀老師對孩子進行訓練,并沒有真正起到輔助教學的作用,使得志愿服務預期效果大打折扣,制約了自閉癥志愿服務水平的發展,而志愿者專業技能與服務能力的高低,恰恰決定了志愿服務質量的好壞。

    2.志愿服務平臺局限,內容形式單一

    一方面是高校為大學生提供志愿服務的機會與平臺有限,另一方面是所提供的志愿服務內容比較單一,創新性不足。 “一對一”的陪伴方式照看自閉癥兒童的志愿者占到52.8%,只有39.8%的志愿者實地輔助特教老師參與過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訓練,另有少部分志愿團體能夠結合“4?2世界自閉癥日”、“六一兒童節”等節日開展關愛活動,能夠體現大學生群體優勢和主體能動性的創新志愿活動并不是很多。

    3.志愿者團體服務管理缺位,不利于可持續發展

    從調研結果看,28個沈陽高校志愿者團隊在隊伍管理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高校大學生關于自閉癥志愿服務尚未形成一套科學、嚴謹的管理體制。普遍存在管理主體不明確、管理效率低下、管理缺乏時效性等問題,成員的招募與培訓、志愿活動參與、志愿活動評估、獎懲評價體系等機制都不是十分規范,志愿活動普遍缺乏嚴格的秩序性和嚴明的組織紀律性的約束,不利于志愿服務團隊的建設與持續性發展。

    四、關愛自閉癥兒童志愿服務活動的改進措施

    1.創新志愿服務內容形式,充分發揮專業學科所長

    志愿者們在自閉癥兒童康復機構的服務形式和內容較為單一,大學生志愿者應該充分發揮主動性,可以利用網絡等新媒體,提高大眾對于自閉癥的認知水平,幫助康復機構和自閉癥兒童家長爭取更多的社會資源,創新服務形式和內容,緩解志愿服務壓力。

    同時關愛自閉癥兒童的志愿服務分為醫療方面、物質方面、直接陪伴、照顧自閉癥兒童等,大學生應使自身專業優勢在志愿服務中得到充分發揮。例如:以沈陽市為例,中國醫科大學的學生們在沈陽小海龜自閉癥訓練中心利用所學醫學專業知識,對自閉癥兒童的康復起到了顯著的作用。

    2.提供良好的志愿服務環境,重視專業化培訓

    大學生志愿者在進入機構服務之前,應進行一定專業化培訓,要對服務對象、自我能力、專業水平等有一定的了解,培訓方式應更加多樣化。同時應充分發揚人文精神,關心和關愛志愿者,增強志愿者們對志愿組織的歸屬感和認同感,營造和諧,團結的氛圍。

    第5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大鼠生后MGBv神經元主動膜特性的變化及GABA受體激動劑的影響姚小紅萬子兵熊鷹(182)

    凝血酶對原代培養海馬神經元游離鈣濃度的影響楊文瓊孫圣剛童萼塘曹學兵(188)

    大鼠咬肌神經切斷后三叉神經運動神經元高親和性神經營養因子受體表達的變化張富興龐有旺郭峰董玉琳熊抗輝李金蓮(193)

    大鼠坐骨神經修復后重組睫狀神經營養因子對相關神經元生長相關蛋白43、生長抑素表達的影響許家軍陳爾瑜路長林何成(198)

    神經科學通報 不同程度睡眠剝奪對大鼠認知和腦線粒體呼吸功能的影響竇偉趙忠新繆明永王文昭黃流清(204)

    銀杏葉制劑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表達的影響及腦保護作用李曉紅張峰趙明霞張秋玲趙忠新(210)

    胰島素治療對糖尿病大鼠學習記憶功能障礙及大腦皮層額葉和海馬神經肽含量變化的影響管慶波韓輝董建軍蔣玲趙文博趙家軍王桂蘭(215)

    RNA干擾對阿爾茨海默病家族性瑞典型APP突變的沉默作用邱昕潘紀安陳宇張瑋瑩楊華靜張蘇明(219)

    《中華現代醫院管理雜志》免費查閱、全文上網(192)

    《神經生物學》(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二版壽天德主編(252)

    《神經科學通報》第一屆編委會成員簡介(續)(253)

    Caspase和calpain在神經元凋亡和亨廷頓舞蹈病發病機制中的作用王燕顧振綸秦正紅(224)

    亨廷頓舞蹈病的治療王琳輝林芳(230)

    神經科學教學與醫學模式革命關新民施靜(236)

    在《神經生物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作風壽天德(241)

    正確處理《神經科學基礎》教學改革中的幾個關系李金蓮(242)

    編寫高質量的教材是課程建設的核心崔浩軍(242)

    神經生物學的教材建設要體現相對獨立的學科體系蔣星紅郭試瑜單立冬印其章(243)

    開設神經生物學實驗課的做法和存在的問題龔珊單立冬朱奇蔣星紅(243)

    關于在本科生的神經生物學教學中采取啟發式教學的思考伍忠鑾周文良(244)

    制作和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中需改進的問題付建華李露霞(244)

    碩士研究生《神經生物學》教學方法探討楊盛昌潘盛武(245)

    搞好青年教師培養實現學科可持續發展曹莉張勇由振東何成路長林王成海(245)

    重視更新教學內容提高神經生物學教學質量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6)

    在神經生物學教學中積極開展第二課堂活動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6)

    培養神經生物學創新型人才要加強專業英語的訓練王建軍羅蘭(247)

    改革神經生物學課堂教學模式的嘗試張勇曹莉由振東王成海(247)

    不同層次學生的神經生物學課程教學重點確定神經科學通報 崔希云(248)

    關于神經生物學教學課件制作的幾點思考沈建新(248)

    以“學”為中心構建神經生物學教學模式的嘗試李東亮趙紅崗王淑秀(249)

    體育師范類院校運動人體科學教學中的神經生物學張日輝(249)

    在成人教育中開展神經生物學教學的必要性祁文秀(250)

    《神經生物學》教學的體會與思考陳其才吳飛健唐佳王欣(250)

    在課堂教學中優化組合多媒體教學手段神經科學通報 鄧建新李曉蓓(251)

    醫學神經生物學課程體系的建設與實踐阮懷珍楊忠胡志安蔡文琴(251)

    神經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探討陳盛強孫衛文蘇濤廖衛平鄭德樞(252)

    首屆全國頭部斷層影像解剖學及其臨床應用學習班在紹興成功舉辦(18)

    《神經科學通報》啟事(32)

    MAP激酶在細胞內信號傳遞,神經可塑性及痛覺易化中的作用Ru-RongJiYu-QiuZhang(3)

    痛情緒和相關記憶機制的研究進展張玉秋紀如榮(10)

    大腦音樂功能的研究狄海波陳宜張(82)

    GBS與空腸彎曲菌感染吳錚范文輝(87)

    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神經細胞黏附分子在應激影響記憶的個體差異性中的作用王宗文嚴進(91)

    朱鶴年教授與立體定向技術倪國壇(95)

    睡眠剝奪及睡眠恢復后大鼠中縫核群星形膠質細胞的反應及其與神經元的關系王曉東宿長軍李柱一王者晉饒志仁(19)

    大鼠骨髓基質細胞分泌膠質細胞源性神經營養因子的研究葉民陳生弟戚晨陸國強梁梁徐潔懿(23)

    CGRP和NGF對腦局部缺血再灌注大鼠腦組織神經元凋亡及PKCmRNA表達的調節作用邢雪松呂威力方秀斌(28)

    高滲刺激后大鼠視上核星形膠質細胞和神經元的反應及其相互關系的光、電鏡研究段麗申晶袁華張萍曹榮饒志仁(33)

    神經科學通報 海人藻酸致癇大鼠海馬神經元凋亡中caspase-3作用的實驗研究趙瑞劉建民趙文元黎莉霍克克周曉平(39)

    NNMS抑制大鼠腦缺血再灌注后氧自由基產生的作用沈明徐建興(44)

    腺苷A1受體在雙相呼氣和吸氣神經元電活動中的作用王劍莉吳中海李軍(48)

    GABA對大鼠伏隔核痛反應神經元電活動的影響許艷徐滿英閏彬彬(53)

    神經干細胞分化的神經元離子型谷氨酸受體NMDA亞單位的mRNA和蛋白表達楊林王宇倩朱劍虹(58)

    甘珀酸抑制大鼠唇下注射Formalin引起的傷害和Sp5C神經元的Fos表達蘭莉袁華曹榮段麗申晶高蓓饒志仁(63)

    原位雜交檢測Sema4C基因在胚胎和成年小鼠組織中的表達吳海濤劉淑紅景孝堂吳燕范文紅范明(68)

    心肌缺血傷害性刺激對大鼠丘腦束旁核痛敏神經元放電的影響原大江張林忠溫建忠張策郭政(73)

    Nogo-A在成年大鼠脊髓和背根節的分布程希平劉惠玲宋朝君金伯泉焦西英游思維鞠躬(77)

    爪蟾頂蓋神經元的大微抑制性突觸后電流(mIPSCs)依賴從鈣儲池釋放的鈣?王紅蔡浩然(101)

    谷氨酸鈉對大鼠背部皮神經傳入放電的影響曹東元郭媛張琪田雨靈王會生趙晏(111)

    神經元膜NMDA受體蛋白免疫復合物單分子納米結構及定位AFM比較研究郁毅剛徐如祥姜曉丹柯以銓蔡穎謙(117)

    炎性痛誘導海馬神經元形態學變化及PKC的表達上調楊麗平李清君(129)

    神經膠質瘤中緩激肽B2受體的表達水平與病理級別的相關性趙逸松薛一雪劉云會付偉姜乃佳安平王萍(135)

    多巴胺和乙酰膽堿抑制脂多糖刺激原代膠質細胞iNOS的表達劉佳福劉振國周海燕陳生弟陸國強梁梁(141)

    6-羥多巴胺毀損的帕金森病模型大鼠腳橋核神經元放電頻率和放電形式的變化王勇張巧俊劉健馮潔褚玉霞高蕊劉婭萍(146)HtTp://

    電針抗氧化應激參與對MCAO大鼠再灌注腦功能損傷的保護王次霞李忠仁陳伯英(153)

    肌苷減少高濃度鋅損傷的PC12細胞壞死而不是凋亡史明鄭春霞游思維(158)

    第5屆國際老年癡呆及相關疾病學術研討會征文通知(110)

    優秀論文征稿評選活動(116)

    聲明原大江(128)

    關于召開“第三屆全軍生理與病理生理專業學術會議”的第一輪通知(170)

    伏核在藥物成癮中的作用衡立君高國棟(165)

    《神經科學通報》第一屆編委會成員簡介(續)(173)

    電刺激構建大鼠皮層網絡癲癇的海馬細胞電生理特征神經科學通報 汪勝劉青鄒祖玉韓丹(257)

    3-硝基丙酸多次化學預處理對多巴胺能神經元的保護作用鄧學軍孫圣剛曹學兵李紅戈梁直厚(266)

    Nogo-66受體分子在體外培養的星形膠質細胞中的表達孫芳金衛林龍梅鞠躬(273)

    急性重復缺氧暴露小鼠海馬HIF-1α表達的變化邵國張然高翠英呂國蔚(278)

    睡眠剝奪大鼠大腦皮層和海馬nNOS表達的改變在其學習記憶損傷中的作用陳俊李積勝王華仁張珩(283)

    大鼠脊髓損傷后Nogo-A表達變化的免疫組織化學研究郭強李淑蓉蘇炳銀(287)

    帕金森病患者程序性學習的初步研究王曉平趙永波LassondeM耿昌明(291)

    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海馬MAPK的表達商秀麗徐萬鵬劉云會楊金霞張化薛一雪(296)

    第三屆北京神經變性病及卒中國際研討會(300)

    情緒領域中杏仁核研究的幾個主要問題胡治國劉宏艷彭聃齡(301)

    反義Noggin基因對成年大鼠海馬內Nestin及GFAP表達的影響徐海偉范曉棠(319)

    在尾核痛反應神經元和整體甩尾反射水平上研究CCK-8對抗電針的鎮痛作用楊春曉石鐵鋒何秋月徐滿英劉鳳玉(324)

    百草枯干預不同時間后DAT和VMAT2基因表達的時程變化任今鵬任惠民蔣雨平(330)

    突觸前活動區的分化與功能沈露露王大勇(335)

    血腦屏障——形態、調節和臨床意義劉曄管陽太(344)

    血腦屏障上P-糖蛋白研究進展蘆穎洪浩劉國卿(351)

    未折疊蛋白反應及其在生理功能與疾病中的作用陳志欣顧振綸秦正紅(356)

    中樞神經系統炎性脫髓鞘損傷髓鞘再生的細胞學治療管陽太張廣先AbdolmohamadRostami(364)

    骨形態發生蛋白-2在大鼠腦內嘴側遷移流中的發育學表達劉建軍姚忠祥鄒麗云陳興書蔡文琴楊輝(371)

    人參皂甙對老齡大鼠基底前腦-皮質膽堿能系統TrkB蛋白表達的影響賴紅曾亮趙海花方欣楊吉平呂永利(376)

    神經科學通報 三羥異黃酮對大鼠海馬CA1區神經元自發放電的影響王茹武宇明張浩王昕何瑞榮(380)

    針刺對缺血性腦損傷大鼠的治療作用及對GDNF表達水平和MAPKs信號轉導通路的調節咼登俊趙永波陳英輝(385)

    大鼠局灶性缺血再灌注后大腦皮質ADM及其mRNA的表達畢國榮張輝周慧杰張賀敏海虹方秀斌(391)

    PrP可抑制tau介導的體外微管形成作用韓俊王小凡姚海蘭高晨李鋒張寶云姜慧英(398)

    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與抑郁癥的相關性張靜徐漢明張昌勇童俊張紅周曉亮(404)

    胰島素干預加重海馬注射Aβ阿爾茨海默病大鼠模型認知損害趙倩華羅玉敏周玢洪震(408)

    藥物難治性癲癇患者腦內水通道蛋白-4的表達上調陳英輝趙永波劉文文咼登俊王乃東馬愛梅(413)

    生酮飲食對海藻酸致癇大鼠海馬突觸重建和GluR5、GluR6mRNA的影響徐向平孫若鵬金瑞峰(418)

    骨髓源干細胞在腦組織的遷移和分化鄒西峰徐群淵(425)

    第6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關鍵詞 微生物學 自主學習能力 綜合性實驗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微生物學是生物科學一門重要的基礎學科,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學好微生物學,會為以后學習其它專業課和專業基礎課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讓學生學好微生物學,并能夠在其它課程的學習過程中靈活運用學生物學,是從事微生物學教學的首要任務。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要想教好微生物學,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學生自己愿意去學微生物學。怎么才能讓學生喜歡微生物學,并自己主動去學習微生物學呢?經過多年的教學,筆者從中總結了一些經驗。

    1 內容上吸引學生

    微生物學是一門專業基礎課,一般課時量都比較多,理論課中要給學生們講大量的有關微生物的基本理論,而這些理論有些并不相關聯,很多學生在上完微生物學課以后,并不能夠把這些理論內容給有機結合到一起,使微生物學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往往微生物學這門課程才上不到一半,很多學生就對這門課程喪失了信心,主要表現在:不能按時上下課,會有遲到早退的現象;課前不認真預習,導致上課時無法跟上教師的節奏;實驗課不認真做,草草了事等等。為了避免學生中途對微生物學喪失信心,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在講課的內容上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由早期自控、被動的學習逐漸變為后續的自主學習。如何能在講課的內容上吸引住學生呢?①②筆者的體會主要是在講微生物學基本理論時,不能夠死板地給學生講,要在講課的過程中理論聯系實際,用生動的語言來講現實中的各種現象,最終使學生理解微生物學的理論。如在講到“發酵”這個概念的時候,并不是就課本上給出的解釋,講給大家。而是先通過現在的“能源危機”入題,“能源為何會出現危機?”怎樣解決這個危機?學生們都很關心這個社會問題,從而講到現在的酒精發酵,清潔能源,最終引入到如何才能得到酒精這種清潔能源呢?通過發酵就可以,這樣我們就很容易使學生理解了“發酵”的概念,并引導學生想了解“微生物如何才能發酵得來酒精”這個問題。在整個課堂講授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路一直在跟著教師,并在聽課的過程中,發現學習的樂趣,使上課一點也體會不到累,并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學習由被動自然而然地變為了主動,使學生的學習變為一種興趣,那么學生肯定能夠學好微生物學,并能夠最終學會利用微生物學的知識來解答后續課程、生活中出現的問題。

    2 方法上引導學生

    大學的授課方式與學生習慣的小學、初中和高中的不同,在大學的授課過程中,學生僅能夠在課堂上見到教師,下課后就很難再與任課教師見面,很多學生初一上大學,自主學習的習慣還沒有養成,又找不到了以前學習的習慣和影子,往往學習上失去了方向,不知道該如何學習。在微生物的授課過程中,要在學習方法上對學生加以引導,使學生逐漸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如何對學生的學習方法加以引導呢?③④教師應該在傳統的教學方法上引入一些新的教學元素,如利用多媒體教學,采用生動的圖片、動畫吸引學生;采用引導式、啟發式教學等等。除了以上的教學方法被應用到微生物學的教學課堂中外,還利用了網絡互動平臺,學生一旦有什么問題就可以在網絡平臺上留言,教師進行作答;除此之外,學生們也可以在平臺上探討一些問題,這類似于以前的自習課,教師在課堂輔導學生上自習一樣,不一樣的就是,教師與學生互不見面而已。采用網絡互動平臺,教師與學生可以實現互動,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又可以找到以前初高中時學習的影子,學習習慣上有了很好的對接,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地就養成了自主學習的習慣。

    3 通過實驗,使學生喜歡上微生物學

    微生物學不僅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也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學生們除了要上大量的理論課外,實驗課也會很多,主要是培養學生基本的微生物學操作技能,培養無菌觀念等。在實驗課的安排上以前主要是安排一些驗證性和演示性的實驗,學生照著實驗指導書就可以操作完成,往往學生的參與性不高,做實驗的興趣不濃,無法挖掘學生的求知欲和創新思維能力。在微生物學教學改革的過程中,重點考慮到了實驗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作用,所以在此對實驗的安排和設計進行了大量嘗試,⑤發現在安排學生實驗的過程中,采取三步走,教學效果很好。主要是首先安排經典的驗證性實驗,培養學生微生物學的基本操作技能和無菌觀念;其次安排綜合性實驗,這樣學生可以綜合運用前面實驗中學到的微生物學基本操作技能,并能培養學生對整體性實驗的認識,并可以把課本中有關知識點在實驗中串聯起來,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最后安排設計性實驗,在設計性實驗中,學生要自主對實驗進行設計、參與實驗的準備,并對實驗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負責,最后要對實驗結果進行總結、分析并加以匯報。在設計性實驗這一環節,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并對他們綜合利用所學到的知識的能力加以培養,使他們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通過以上的三步實驗,使學生對課本中的理論知識,在做實驗的過程中得到理解和升華,并深深理解學習微生物學對他們后續學習其它課程的重要性。

    4 小結

    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的養成與提高僅靠一門課程的學習是無法實現的,這要靠學生對學習的渴望、對專業的熱愛、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這種源源不斷的內在動力來支持學生自律地堅持學習下去,才能夠培養成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

    注釋

    ① 李新社,陸步詩.微生物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中國電力教育,2011.34:122-123.

    ② 唐蕊,李海燕,張雪輝.淺談微生物教學中大學生自主學習與創新能力的培養.邢臺學院學報,2009.24(2):123,128.

    ③ 張玲.建立科學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微生物學通報,2007.34(5):1018-1020.

    第7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關鍵詞 高中 生物 課程 知識目標

    中圖分類號:G633.9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在一個人的生物科學素養構成中,理解生物學的基本事實、概念、規律和觀點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生物學課程的基本任務之一。其中,基本事實是學習基本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所必需的事實。

    中學生物學課程要幫助學生初步構建一個生物學的知識框架,向他們展示一幅較為完整的生物科學的畫面,為學生以后的發展打下基礎。在傳統教學中,傳授知識是我國生物學教育中的強勢,應該繼承和發揚。然而,讓學生學習這些知識,不能只停留在對書本知識的了解、對事實的記憶和財理論試卷能取得較高分數的滿足。這就是生物學課程對知識方面更高層次的要求。

    1 案例分析

    課程標準要求,通過這一章節的學習,使學生理解“生物圈”是自然界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人類、動物、植物等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唯一環境,生態系統物質循環的知識表明,人類要想更好地生活,在開發自然界的同時,要注意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性發展。但是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還時常發現破壞環境的現象和行為,如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排入河流,生活垃圾亂丟、亂扔,給自己帶來了方便和利益,對環境、對他人卻造成了極大的危害,這都是生物科學中環境意識沒有在公眾的心目中樹立起來所造成的。這就要求廣大中學生在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學知識之后,要向社會推廣、傳播,促進生物科學知識進入每個人的意識領域和社會生活的各個角落,以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2閱讀材料

    課程標準的要求,知識性目標的達成分為三個水平: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和應用水平。

    (1)了解水平:所要求的心理過程主要是記憶。如再認或回憶知識;識別、辨認事實或證據;舉出例子;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等。了解水平常用的行為動詞有描述、簡述、識別、列出、舉例說出、指出、辨別、寫出、排列等。例如: ①簡述核酸的結構與功能。②說出水和無機鹽的生理作用。③描述細胞的無絲分裂。 ④舉例說出基因重組及其意義。⑤列出入類遺傳病的類型(包括單基因病、多基因病和染色體病)。⑥列舉其他植物激素。

    (2)理解水平:要求能把握材料的實質和內在的邏輯關系,與已有的知識建立聯系。這一水平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著最低水平的理解,進而能夠進行解釋、推斷、區分、擴展,提供證據,收集、整理信息等。理解水平常使用的行為動詞是說明、舉例說明、概述、評述、區別、解釋、選出、收集、處理、闡明、示范、比較、描繪、查找等。例如:①說明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②概述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③解釋ATP在能量代謝中的作用。④闡明基因的分離規律和自由組合規律。⑤收集生物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事例。⑥舉例說明細胞的全能性。

    (3)應用水平:應用水平包括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四方面的內涵。運用是指能將可得的材料恰當地應用于新情景;分析是指整體分解或組成結構;綜合與分析相反,即將部分按其規律重新組合成整;評價則對某一事實、現象作出價值判斷。這一水平要求學生能在新的情景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則,進行總結、推廣,建立不同情景下的合理聯系等,應用水平常使用的行為動詞有:分析、得出、設計、擬訂、應用、評價、撰寫、利用、總結、研究等。例如:①分析細胞學說建立的過程。②研究影響光合作用速率的環境因素。 ③總結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索過程。④評述植物激素的應用價值。 ⑤設計并制作生態瓶。

    3科研活動

    (1)反復研讀課程標準中的知識目標要求成談個人學習的感受。

    (2)練習:以下為某教師在“生態系統的能量流動”教學設計中確定的知識目標,討論其是否與標推的要求相吻合,表述方式是否恰當?請用最恰當的行為動詞加以修改。

    知識目標:①使學生理解能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兩大能量之一。②使學生了解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概念,掌握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過程和特點。③使學生體會研究人員研究生態系統能量流動的意義。

    總之,課程目標是一個科學體系,知識、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能力三個方面的要求,對科學素養的形成同樣重要,缺一不可。教師在重視知識教學的同時,要更加重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和能力目標的實現,在每個模塊的教學中都要全面落實三個方面目標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夠達到新課改的目的,完成新課程的任務。

    參考文獻

    第8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關鍵詞 工科 微生物學 實驗教學模塊

    中圖分類號:G424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許多地方高校超常規發展,加上科學技術與社會進步,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不適應現代教育要求,特別是對于工科專業的實驗教學方面矛盾更為突出,主要表現為:大學教學內容與企業生產實踐相脫節,學生綜合素質(如團隊精神、協作能力等)與企業要求存在差距,特別是企業對畢業生的實驗技能、問題解決能力和實踐經驗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些都影響了人才的培養質量,造成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

    微生物學是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制藥工程、食品工程、發酵工程等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程,是一門應用性和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微生物學實驗又是微生物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直觀性、實踐性、綜合性、探索性和啟發性等特點,其具體內容和設置對于開拓學生對該專業研究與應用的視野,促進不同學科間的融會和交叉,提高學生研究與應用的創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①因此構建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新模式非常必要。我校根據工科專業的教學要求與培養目標,針對微生物學實驗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從2010級生物工程、環境工程專業本科生開始,就實驗整體內容、實驗教學方法和實驗教學考核進行改革,構建了模塊式實驗教學新體系,完善了實驗教學考核體系,提升了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質量。

    1 整合教學內容,構建模塊式實驗教學

    模塊化教學是一種國際公認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范例,與傳統教學相比形式靈活,可以根據學科發展趨勢,增補新的教學內容。②針對傳統微生物學實驗教學體系的不足,我們將實驗課程模塊分為:經典性、綜合性、設計應用性三大實驗教學模塊,設計出“厚基礎、寬口徑”的實驗教學模式,注重實驗教學內容的基礎性、實用性、學科性,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融合,形成教、學、研一體化教學模式。

    1.1 經典性實驗課程模塊

    微生物學基礎實驗模塊在課程開設的時間上力求與理論課教學時間達到一致,經典通用性實驗課程由簡單的驗證與培養觀察實驗組成,約占總實驗學時的30%。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強調微生物學中微生物制片及染色技術、光學顯微觀察技術培養基配置滅菌技術等、無菌操作技術、讓學生對微生物的形態、群體特征有直觀的認識,對微生物無菌操作、培養、觀察方法有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1.2 綜合性實驗課程模塊

    微生物學綜合實驗模塊是在微生物學經典實驗基礎上開設的一門專業設計性實驗課程,目的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提升學生專業素質與思維能力。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安排有:土壤中不同類型微生物的分離和純化、水中細菌總數與總大腸菌群的測定、環境及人體表面微生物的檢測、環境因素對微生物生長的影響、微生物鑒定中常用的生理生化試驗等,約占總實驗學時的40%。

    綜合性實驗課程模塊以掌握微生物的培養、分離、鑒定與分析為重點,將經典性實驗操作貫穿始終,使學生在掌握實驗技能的同時,學會收集、整理和分析數據結果。例如“環境及人體表面微生物的檢測”,要求學生采集不同地點(無菌室、實驗室、教室、衛生間、操場等)、不同人體部位清洗消毒前后的微生物,進行培養觀察及鏡檢,分析細菌數量差異較大的原因,在驗證微生物無處不在的同時,深刻理解和認識到微生物無菌操作的重要性。微生物無菌操作是整個實驗教學的核心,是實驗成功的保障。又如實驗“水中細菌總數的測定”,要求學生自主選擇采集水樣(如黃家湖湖水、生活污水、自來水、礦泉水、牛奶等),進行細菌學檢測,要求學生討論并分析不同水樣取樣方法、實驗結果準確性和可靠性,并參照國家衛生標準進行評價。

    1.3 設計應用性實驗模塊

    微生物學設計應用性實驗模塊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并通過小組討論式教學法來完善實驗方案,以提高學生實驗的主觀能動性,將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培養模式真正落到實處。在教學內容上主要安排有:產蛋白酶菌株的篩選、微生物產沼氣試驗裝置設計制作及效果分析、微生物的誘發突變及篩選、牛乳巴氏消毒及酸乳的制作等。

    該模塊實驗以學生為主體,教師不向學生提供現成的實驗方案,而是向學生提出實驗要求和目的,讓學生在課余查找文獻,經過自學在實驗前提出實驗方案,然后與老師探討實驗方案的正確性和可行性,并加以完善后放能實施實驗。如“產蛋白酶菌株的篩選”實驗,學生確定實驗方法后與老師討論菌株的來源、稀釋度的確定、菌落的鑒定等,又如“微生物產沼氣試驗裝置設計制作及效果分析”,學生預計自然發酵產沼氣效果不好,討論菌種類型及接種濃度對產甲烷效果的影響等。

    民辦高校的實驗教學除了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實驗技能,還應當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們嘗試運用開放式教學理念,積極鼓勵學生進行綜合性、應用性實驗研究,通過模塊式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創新意識。

    2 改革教學方法,注重實驗習慣培養

    實驗課是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培養提升科研素質和應用能力的重要訓練場所。因此在實驗課中教師通過教學方法的改良使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包括:實驗安全規范教育、課前預習的習慣、嚴格無菌操作規范、規范實驗報告等。③

    我校實驗室實行開放制,任課老師提前告知學生實驗安排,有興趣的學生可以與實驗員老師一起參與實驗的準備,并強調學生實驗前必須上交實驗預習報告。實驗課上要求學生統一穿著實驗服。學生操作前教師集中講解整個實驗的目的、原理、操作步驟及注意事項,預留2~3個思考題,讓學生一邊實驗一邊思考。實驗過程中盡量單人單組,最多2人一組,以提高學生動手頻次和操作熟練度,實驗老師隨堂巡視指導學生實驗操作,針對實驗操作及內容隨時提問,并記錄每位學生的實驗規范程度與問題回答情況。實驗完畢后學生必須上交原始的實驗數據,檢查合格后實驗才算完成。實驗結束前教師會總結本次實驗操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不足,提醒學生謹慎注意,并概述下次實驗課內容,要求學生做好實驗預習及實驗前準備工作。

    實驗報告是實驗教學中體現學生對實驗掌握情況的重要依據,反映學生的實驗歸納總結、數據分析以及思考辯證能力。實驗教師必須及時批改實驗報告,并在下次實驗中將批改后的報告分發給學生,講解實驗思考題,糾正分析報告中的錯誤和不足,能讓學生做好實驗的同時,學會反思,勤于總結。

    3 完善實驗教學考核,建立考核評分體系

    實驗課考核機制是實驗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鑒于以往學生學習偏重實驗報告的書寫、看重理論知識考試結果而忽略平時實驗操作技能與技巧的訓練,④我們對學生考核的內容與權重分為三部分:平時成績(40%)、實驗報告(40%)、實驗考核(20%)。為了避免抄襲實驗報告的情況發生,現在的考核方法中提高了平時成績在總成績中的地位,更改了過去實驗考核主要是教師根據學生的實驗報告來評定,使實驗成績充分反映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學效果。

    其中平時成績由三部分組成,考勤管理占20%、預習報告占30%、實驗操作占50%。平時成績考核內容涉及實驗紀律規范,強調了實驗的預習和準備,加大了對實驗操作規范性的考量,是避免部分學生實驗課不動腦、少動手的壞毛病和提高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保證。實驗報告評分主要依據學生書寫報告的規范程度、認真程度以及實驗結果、討論與回答思考題的準確程度給予評分。⑤實驗考核分兩部分:理論考試主要側重于實驗原理、實驗方法、實驗操作中應注意的事項等進行筆試考試;操作考試主要由教師設計一個綜合性實驗,考查學生實驗技巧與規范程度。以上兩部分各占實驗考核成績的一半。

    實驗教學考核評分體系的建立與理論教學考核目的不同,它往往讓學生融會貫通所學基本專業知識技能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解決問題思路方法和熟練掌握操作技巧,進而鍛煉學生克服困難精益求精的意志品格。⑥

    4 結束語

    實驗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的任務,系統構建工學院環境與生物工程專業微生物學實驗模塊的實踐與探索才取得初步成效,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們將根據工科微生物發展的方向和特點,設計“寬基礎,活模塊”的實驗教學模塊,以適應民辦高校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的需求。

    注釋

    ① 季淼,葉明,楊柳等.工科院校微生物學實驗教學改革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08.35(6):977-979.

    ② 肖春玲,王安萍,鄒小明.微生物學模塊式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與應用[J].井岡山大學報,2011.35(2):127-131.

    ③ 范立梅.獨立學院微生物學實驗教學的改革和實踐[J].科教導刊,2013(1):152-153.

    ④ 張茵,徐旭士,何偉等.微生物學實驗模塊“蛋白酶產生菌的篩選、培養和選育”的教改研究與實踐[J].微生物學通報,2010.37(11):1698-1700.

    第9篇:生物學通報范文

    【關鍵詞】生物學教育;初中;對策

    序言

    現在社會是一個信息社會,社會發展日新月異,知識的更新周期也變得越來越短,學校教育應該給學生一個廣闊的天地,但是教師卻在生物課堂將知識人為的去粗存精,窄化了知識和技能,雖然學生能夠多快好省的學到知識,但是理論聯系實際的機會少了,學不到真正“有用”的生物學知識了。

    1 現代中學生物教育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中學的生物教育的發展不容樂觀,許多問題嚴重制約著生物教學的發展,更嚴重的阻礙著學生的全面發展。

    1.1 生物課程實施方面存在的問題

    在學校里,生物仍然屬于弱勢學科,這主要是學校教育的評價機制決定的,生物在所有學科中所占的分值較少,所以生物課程在初中所占的比重也比較少,因此某些人就自然而然的把生物當成了小科來對待;

    1.2 教改力度不夠

    國家一直提倡生物要進行實驗教學改革,但是力度卻是不夠,更沒有一個詳細的評價機制,使得學校仍舊以課堂教育為主,學生的主體地位也沒有得到確立,課堂依舊以知識傳授為目的,忽略了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科學自然觀的生成。

    1.3 生物教材依然傳統

    初中生所使用的教材依舊是那種側重于知識和邏輯的呈現,而忽略了知識的探究和發現,不利于合作探究式教學等新式教學方式的實施。

    2 現代中學生物學教學的對策

    發現了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最終解決問題才是關鍵,筆者在教學中多種教學策略的實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現將平時所用的教學策略總結如下。

    2.1 構建大生物學觀念

    中國自實施分科教學以來,學校對于專業性的教育越來越突出,這樣學生的時間和精力被應用到某些學科中去,在某些學科中他們有了自己的專長,但是學科間的聯系卻越來越弱,學生對于各學科滲透理解的能力變弱,在這種情況下,生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更是側重了重點、難點的教育,使得學生的學科知識進一步的“窄化”,學科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減少。這種教育尤其是是對于初中生來說是錯誤的。

    因此我們要構建大生物教學觀,在教學中我們要抓住生物和其他學科間的聯系,生物和生活間的聯系,講述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傳授學生身邊的生物教育,讓學生學習到對于他們有用的生物知識。這樣學生的興趣被激發起來,他們愿意學,樂意學,學習的目的性、主動性全都明確了,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也就自然而然的也就被確立了。

    2.2 根據新課改要求重新建構學習目標

    生物教學的學習目標是讓學生在掌握生命科學的基礎知識以后,用這些知識作為工具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創新發展。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既要關注學生智力因素的發展,更要關注學生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要關心學生知識和技能的學習,更要關心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更重要的是還要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生物學教育恰好能為學生提供這么一個平臺,生命現象的發生和發展正好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思維空間,我們在教學中應該積極的引導學生進入這個思維空間,去感受各種生命現象之間相互聯系、想好的辯證統一,來培養他們探索的精神,探究的能力,掌握探求未知世界的能力。

    2.3 根據新課改要求重新建構教學模式

    教學模式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一個健康、健全的教學模式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合作探究的樂趣,能夠讓學生在課堂中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將那些阻礙學生發展的弊端根除,讓學生在自由自在的氛圍中獲取知識的營養,讓他們通過主動的態度去在知識的海洋中翱翔。

    比如我們在講述細胞的分裂和分化的時候,我們可以提前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就是每個學生發給一枚豆子,讓他們自己去種植這顆小豆子,并且每天觀察豆子的生長情況,將其生長情況記錄下來。當然這個活動也可以通過生物興趣小組進行觀察、記錄、探究等活動。

    通過學生的記錄,教師在講課的時候,許多原來不好處理的問題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細胞分裂和分化的概念很容易被學生接受。細胞通過分裂產生新細胞,使得細胞的數量增加,而細胞又通過分化逐漸改變自己的形態、結構和功能,因此細胞的分裂和分化是生物體由小變大,由簡單到復雜,由幼體到成熟的過程。

    當然不同的課堂內容我們可以采取不同的授課方式,只要能夠打造高效的課堂效果,只要能夠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任何教學模式都是可以使用的。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基于問題的授課模式等等不一而足。

    3 生物學教育要緊緊聯系生活。

    當然我們無論采取那種授課方式,我們的生物學教育都要以生活為基礎,任何離開生活的生物學教育都是無根之木無源之水。

    3.1 課堂情境的設置離不開生活

    我們在生物教學過程中,如果教師緊緊從生物學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學生會感覺這些東西離我們非常的遙遠,從而失去了學習的樂趣,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把學生身邊的例子舉出來,那學生的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

    比如我們在講述植物的蒸騰作用的時候,就是選取了學校街道兩旁的樹木進行舉例“為什么葉片正面的顏色要比背面的顏色深許多呢?”這個例子來源于學生的生活,他們的興趣很快就被調動起來,并且積極地參與進課堂中去,課堂效果非常好。

    3.2 知識的學習也離不開生活

    生物學的知識和生活聯系非常緊密。因此我們在舉例子的時候也是信手拈來,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通過表象學知識。

    比如我們在講述細胞的吸水和失水的過程的時候我就舉了菜市場的例子,許多蔬菜放的時間長了會出現枯萎的現象,而菜農們所采取的方法就是給蔬菜灑水。簡簡單單一個生活場景,知識就被這樣積累起來了。

    結語:現在的生物教學我們一定要以生活為基礎,一定要以學生為中心,講述學生身邊的知識,講述學生需要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我們還要考慮到學科間的聯系和滲透。

    參考文獻:

    [1] 沙未來.中學生物學教育中生態倫理觀教育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4.

    [2] 譚永平.基于科學的本質對中學生物學教育的幾點思考[J].生物學通報,2003,08:30-32.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 成人毛片免费看| 中国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成人字幕网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四虎影院成人在线观看| 日本在线观看成人小视频 |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在成人网在线看|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 最新国产午夜精品视频成人|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 香蕉久久成人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成人av鲁丝片一区二区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在线观看|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四虎成人免费网站在线| 国产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网|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国内一级毛片成人七仙女|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国产成人青青热久免费精品| 国产麻豆成人传媒免费观看| 成人三级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视频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