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統計學調查研究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統計學調查研究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統計學調查研究

    第1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一、科學發展觀是實現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

    科學發展觀的第一要義是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協調可持續,根本方法是統籌兼顧。科學發展的基本內涵立足于經濟、社會、政治、文化、環境、生態等各方面的發展,又著眼于發展各要素之間的協調促進,銜接互動,既反映當前發展的要求,又反映未來發展的需要,而統計工作的內容和要求就是如何科學反映科學發展觀內涵各要素的變動規律。科學發展觀作為統領一切社會實踐活動的理論思維,全面地回答了在經濟和社會日益發展的今天,統計實踐的具體內容和發展目標,準確地破解了統計如何又好又快發展的難題,為現代統計的科學發展指明了方向和道路,特別是當統計工作在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過程中,要充分發揮和彰顯其在社會和經濟中的作用和地位,就離不開科學發展觀的指導,將科學發展觀作為統計建設和發展的指導思想更是開創新時期統計工作新局面的重要理論保障,因此,基層統計建設要牢固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增強實踐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主動性,把統計工作實踐的內容與落實科學發展觀的目標要求結合起來,積極探索并建立統計科學發展的制度體制和機制,切實把科學發展觀貫穿于統計科學發展的全過程和推動統計事業進步的各環節。

    二、當前推動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有利條件

    1、各級黨委政府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和依賴程度不斷加強,是快速推進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重要前提。

    經過中國幾代統計人的不懈努力,反映統計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統計方法制度逐步確立,統計的信息產品與經濟社會的結構變化,增長方式轉變,人與環境的統一等的聯系程度更加緊密,更能從多角度多方位滿足各級黨委政府及社會公眾對統計信息的需求,黨政領導對統計工作的重視程度和支持力度,也隨之提高,統計發展的環境更加寬松和和諧,尤其是近幾年來各級黨政領導不斷深入當地統計機構調研視察,既是對統計工作取得成績的充分肯定,也給統計參與政府決策提供了重大機遇,同時也解決了統計發展過程中的許多現實問題和困難。

    2、經濟和社會持續發展為推動基層統計的科學發展提供了重要的環境條件。

    統計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有重要監測預警功能,是認識經濟社會發展規律的重要方法和工具,是反映經濟社會動態變化的晴雨表和報警器;經濟和社會的深入持續發展也越來越需要統計提供強有力的監測、評價和服務能力;同時,統計的發展更需要經濟社會發展來支撐,統計內容的變化和工作方法的創新因循著經濟社會的變化和進步,經濟的騰飛又為統計發展提供了更多調查制度需求,豐富了統計調查的內涵;社會的進步為統計發展創造了寬松的人為環境和物質環境,提供了持續永久的發展動力。

    3、統計事業新局面的不斷開拓為推動基層統計的科學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條件。

    隨著統計改革的不斷深化,統計內部的管理體制不斷健全,統計的創新理念不斷改進,統計的方法制度日趨完善。根據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需求,建立起來的統計指標體系,使統計工作更具有科學性、系統性、適應性,更能有效地監控地方經濟的發展,特別是在新形勢下,黨政領導中心工作開展到哪里,統計預警監測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經濟形勢有什么變化,統計分析和統計報表就反映什么,社會公眾需要什么統計產品,統計工作就設計提供什么產品。統計工作服務政府、服務社會的主動性和能動性得到進一步加強。同時,隨著統計教育和統計文化的發展,統計工作的內涵和發展空間不斷開拓,統計的科學發展日趨成熟。

    4、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和服務的需求是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客觀需求條件。

    經濟越發展,社會越進步,居民生活水平越提高,社會各界對統計的客觀需求越強烈。要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的不斷增強需求,就必須更好地發揮統計的職能,對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進行更全面、準確的分析與監測,對經濟和社會運行過程中存在的難點、熱點問題進行及時剖析;要滿足社會各界對統計產品不斷增強的需求,就必須努力拓展統計的服務職能、強化統計的預警作用,推動統計工作沿著科學的發展軌道前進。

    三、影響基層統計科學發展的制約因素

    1、基層統計機構基礎薄弱,統計的職能難以得到有效的發揮。

    從中國現行的統計體制和實際情況看,統計機構建設呈倒掛“金字塔”的特點十分明顯:上層統計機構設置健全、人員多力量相對較強,基層統計機構(市縣鄉鎮)尤其是鄉鎮統計機構設置單一、人員少力量相對較弱;目前,市級統計機構人員大都在80人左右,縣級政府統計機構人員大都在30人左右,而鄉級統計機構人員近2—3人,村級統計網絡則出現了嚴重的斷層。這樣的人員規模,既要完成國家、省局的統計調查任務,又要完成正常的業務報表和當地政府布置的統計調查任務,更要高質量地完成跨度大、時間長的大型普查,統計人員常常是超負荷運轉,可謂是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這種“上強下弱”是影響統計事業發展的主要因素。基層基礎工作也相對薄弱,統計隊伍不穩定、統計資料不完整、統計網絡不健全、統計服務不到位、統計制度不科學等問題較為突出。同時統計任務和統計力量不匹配的矛盾凸顯,周期性的統計普查和定期性的統計調查相互交織,任務重、范圍廣,基層統計站(所)條件簡陋、辦公經費短缺,統計人員兼職過多、待遇差、素質參差不齊、工作流動頻繁,基礎統計資料管理混亂、殘缺不全,基礎工作不扎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統計職能的有效發展。

    2、統計管理體制改革滯后,統計的工作質量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首先政府綜合統計管理體制實行的是“統一領導,分級負責”的管理模式,統計部門的人員編制、工作經費都由本級地方政府管理和撥付,同級政府對統計機構具有人、財、物權的絕對領導權,上級統計局對下級統計機構僅有業務指導權,這樣給統計政令的上下暢通增加了一定阻力,不但弱化了上級統計機構對下級統計機構的管理職能,同時也加劇了地方政府和統計主管部門在統計數據評估監測等意識領域的矛盾,特別是下算一級制度和地方行政絕對領導現實的矛盾沖突,使地方綜合統計部門上下都難做人;這種管理體制最大的弊端是統計機構和統計人員無法獨立行使統計調查、統計報告、統計監督的職權,給統計數據質量的保證增加了難度,嚴重約束了統計工作的獨立自主性。其次政府綜合統計和部門統計之間的職責不清、關系不順、聯系不緊,政府綜合統計干了許多本應由部門統計干的事,但缺乏對部門統計強有力的管理和協調手段,導致數出多門、相互矛盾等現象,影響了統計數據的權威性。第三目前推行的國家調查與地方調查雙軌制管理模式,由于局隊之間職責交叉、權限不明、配合不力,使局隊在數據匯總、使用上的矛盾沖突時有發生,統計調查系統內部的矛盾日益突出。同時雙方各自為政,重復調查,不僅導致了調查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影響了統計在社會和公眾中的形象。

    3、現行的統計方法和指標體系與經濟和社會發展不適應,統計的服務質量難以有效提升。

    現行統計指標體系基本上還是屬于物質生產統計指標體系,統計指標的內容、口徑、范圍、計算方法還不能完全反映包括一、二、三產業在內的整個國民經濟運行狀況。統計方法制度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如環境資源、生態以及社會發展等方面活動,在統計上還沒有形成完整規范的指標體系。抽樣調查雖然在許多領域得到應用和推廣,但由于不能很好地解決代表性以及數據分層使用的問題,還不能滿足目前各級政府管理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統計調查方法的雙軌制運行,加重了基層統計的負擔,使得統計工作越到基層,頭緒越多,任務越重,壓力越大。統計制度和指標體系的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約著統計工作的正常開展和統計職能的充分發揮。指標體系不完備、數出多門、重復統計、統計調查對象負擔過重等現象依然存在。同樣,現行統計調查方法主要是由層層匯總、機械求全的全面統計報表制度組成。這是在國民經濟基本上處于單一的公有制和實行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下所采用的一種調查方法。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經濟和社會各方面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全面統計報表制度面臨嚴重挑戰,虛報、瞞報、拒報、遲報現象屢有發生。全面報表的統計調查方法體系已經難以為繼。

    4、統計調查網絡結構單一,兼容性能差,統計的工作效率難以明顯提高。

    統計調查網絡是統計調查工作的終端,統計數據的生成都要通過成千上萬個終端進行搜集、整理最后匯總形成完整的數據庫。經過20多年的統計建設和發展,基層統計網絡建設取得了很大的成績,從城市到鄉村、從企業到住戶,都建立了較為完備的統計調查網絡體系,這些調查網絡體系的形成,為地方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調查網點在運行過程中,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現有調查網點功能單一,工業調查點、服務業調查點、貿易業調查點、城市住戶點、農村住戶點、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點、農產量調查點等專業調查點同時交替設立,星羅棋布,且專點專用,互不干涉,調查點的兼容性能差,使調查員跑了東村跑西村,出了南村進北村;二是現有調查點由于受經費、被調查人員素質(記帳戶)等諸多方面的影響,調查點的配合程度差,調查質量不高;三是各種類型(級別)的調查點數量龐大,調查成本高,加大了基層統計工作人員的負擔;四是調查點的設立缺乏系統性,重復調查,造成了統計資源的極大浪費,使本來人員緊張的統計系統更是舉步維艱、疲于應付。統計的工作效率和質量受到嚴峻挑戰。

    第2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關鍵詞 地統計;資源環境;調查方法

    中圖分類號 K903;P96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09-0308-02

    Abstract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urvey is necessary precondition for fully understand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nd provides effective indemnification for the rational planning and sustainable us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it is also an important basis for comprehensive control ove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Many researches on the survey methodology of the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had been discussed and researched,they are mainly based on geostatistical methods,their developments and applications in the field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research are relatively mature at domestic and foreign.By summing up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uch methods,it is very useful for clear-cutting the potential applications and future directions of such methods.

    Key words geostatistical;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survey methodology

    資源環境的產生是由人們對自然資源到環境資源認識的一種深化,幾乎所有的自然資源都構成人類生存的環境因子。自然資源是指在一定的時空范圍內,可供人類利用的表現為各種相互獨立的靜態物質和能量,而環境資源則是靜與動的統一體,這些資源包括礦產能源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森林資源、海洋資源、草地資源、野生動物資源、再生資源、環境資源等。這些資源環境的損失評估、規劃管理、保護決策等都離不開對這些資源的調查和監測,計算機技術的飛速發展為資源環境調查領域提供了新的途徑和方法。目前已經有很多的研究成果能夠實現詳盡的調查監測方法,并最終優化樣點布設方案,如傳統的調查方法、基于地統計的調查方法、基于計算機模擬的調查方法等;所采集的數據經過人工數字化錄入或者基于物聯網的數據采集系統智能錄入數據庫等,然后運用地統計學相關技術繪制數據插值獲取區域內相關數據的全局變化圖或者趨勢圖等,為相關決策方案的制定提供數據支持。

    1 地統計學概述

    1.1 理論基礎

    礦物學家 D.R.krige最早將地統計學應用于南非金礦的查找工作中,而該方法的理論是法統計學家G.Matheron 創立的,有一套完善的理論體系作為基礎,即在二階平穩假設和本征假設的前提下,將區域化變量作為基本概念,以變差函數為工具,通過基本公式如估計方差、離散方差等的計算實現克里格方法。

    地統計學理論的提出為資源環境調查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并促使這些方法在地統計學理論的蓬勃發展下越來越完善[1-3],發展至今,理論技術已經非常堅實,實用的數學工具數量也非常多。地統計學的應用非常廣泛,能夠對空間數據進行最優無偏內插,模擬空間數據的離散性及波動性,研究空間分布數據的結構性和隨機性、空間相關性和依賴性、空間格局與變異。

    1.2 發展及應用

    地統計學的組成部分有2個,分別為分析空間變異與結構的變異函數及其參數和空間局部估計的Kriging(克里格)插值法,廣泛應用于土壤、地質、生態、地球物理等方面。在氣象領域的主要應用是使用Kriging法進行降水、溫度等要素的最優內插的研究及氣候對農業影響方面的研究。在資源環境調查方法的設計中,較為流行的方法是克里金方法。國內外很多學者結合已有的方法和日趨成熟的地統計理論創造出了大量的設計方法和評價指標,前者如隨機選擇法(Naive)[4]、枚舉法(Enumeration)[5]、序貫法(Sequential Selection)[6]、模擬退火法(Simulated Annealing,SA)[7-9]、空間均衡布樣(Generalized Random Tessellation Stratified,GRTS)[10]、適應性抽樣(Adaptive Cluster Sampling)[11]等,后者如Kriging方差最小化準則(Minimization of the Ordinary Kriging Variance,MOKV)[12]、WM準則(Warrick-Myers-criterion)[13]、平均最短距離最小化準則(Minimization of the Mean of the Shortest Dista-nces,MMSD)[7,14-15]、極大熵準則(Maximum Entropy,ENT)[16]、分形維度(Fractal dimension)[17]、均方距離準則(Mean squared distance to sides,vertices,and boundaries)[18]等。這些指標和方法在生態[19]、海洋[20]、漁業[21]、林業[22]、農業[23]、人口健康調查[24]、環境[25]、土壤[26]以及水資源[27]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6] JOURNEL A G.Nonparametric geostatistics for risk and additional samp-ling assessment[J].Principles of Environmental Sampling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1988:45-72.

    [7] SIMBAHAN G C,DOBERMANN A.Sampling optimization based on sec-ondary information and its utilization in soil carbon mapping[J].Geod-erma,2006,133(3):345-362.

    [8] WIENS D P.Robustness in spatial studies ii:minimax design[J].Envi-ronmetrics,2005,16(2):205-217.

    [9] PAPRITZ A,WEBSTER R.Estimating temporal change in soil moni-toring:II.Sampling from simulated fields[J].European Journal of Soil Science,2005,46(1):13-27.

    [10] STEVENS D.Variable density grid-based sampling designs for contin-uous spatial populations[J].Environmetrics,1997,8(3):167-195.

    [11] THOMPSON S K.Factors influencing the efficiency of adaptive cluster sampling[M].Center for Statistical Ec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tatistics,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1994.

    [12] BERTOLINO F,LUCIANO A,RACUGNO W.Some aspects of detection networks optimization with the kriging procedure[J].Metron,1983,41(3):91-107.

    [13] WARRICK A,MYERS D.Optimization of sampling locations for variog-ram calculations[J].Water Resources Research,1987,23(3):496-500.

    [14] WEBSTER R,OLIVER M A.Geostatistics for environmental scientists[M].Wiley,2007.

    [15] JW V G,W S,A S.Constrained optimisation of soil sampling for minim-isation of the kriging variance[J].Geoderma,1999,87(3):239-259.

    [16] BANJEVIC M,SWITZER P.Optimal network designs in spatial statistics[J].Department of Statistics,Stanford University,2004:1-14.

    [17] HASTINGS H M,SUGIHARA G.Fractals.A user's guide for the natural sciences[J].Oxford Science Publications,Oxford,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3.

    [18] STEVENS JR D L.Spatial properties of design-based versus model-based approaches to environmental sampling;proceedings of the Proc-eedings of Accuracy 2006[C]//The 7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patial accuracy assessment in natur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06.

    [19] STARK K E,ARSENAULT A,BRADFIELD G E.Variation in soil seed bank species composition of a dry coniferous forest:spatial scale and sampling considerations[J].Plant Ecology,2008,197(2):173-181.

    第3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西南交通大學,四川 成都 610031)

    摘 要:本文通過對理工科大學生學習動機的調查,了解不同年級不同性別和不同專業大學生共同的學習需要,探求其學習動機,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要,從而為高校教育教學改革帶來啟發和思考.

    關鍵詞 :學習動機;理工科大學生;需要;能力;差異

    中圖分類號:B844;G6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5)02-0099-03

    1 引言

    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驅力,它對學習具有啟動、維持及定向作用,學習動機的性質和強度直接影響大學生學習的方向、進程及效果.大學生學習動機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其中求知進取、集體取向、物質追求、害怕失敗、個人成就及他人取向等六個因素影響較大.如果從馬斯諾的需求層次理論和成就理論看,學習動機則分為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內部動機包括個體特征(人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個體差異(情感、興趣、理念及信念差異)、志向水平幾個方面,這些都與個體尋求挑戰、樂趣、滿足好奇心而參與活動傾向的高低有關;外部動機則包括社會輿論(成就動機)、家庭及學校教育環境、報酬獎勵榮譽幾個方面,這些方面則關系到個體為了活動本身以外的因素動機如關注人際競爭、追求回報依賴他人評價的動機水平高低.

    如何了解不同年級不同性別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共同學習需求,探究其學習動機的基本規律,找到激發大學生動機和需要的切入點,以最大程度激發大學生學習動機和內在需求,是高校教育教學工作者迫切需要探求的問題.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和數據分析,探尋不同年級、不同專業、不同性別學生之間內在淺層次和深層次的學習動機差異,針對這些差異,通過對大學生學習動機的發展水平、學習策略的現狀與發展特點等進行分析,提出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促進高校教師采取有效的方法與手段來激發和培養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從而為教育教學改革提出科學化的參考數據與依據.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田瀾、潘偉剛2006年編制的《大學生學習動機問卷》,該問卷基于奧蘇泊爾的成就動機三成分理論模型編制而成,包含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取和利他取向4個維度,共34個條目,采用李克特五點評分方法(“符合”=5分,“有的不確定”=4分,“有的不符合”=3分,“比較不符合”=2分,“非常不符合”=1分).

    求知興趣分量表反映大學生為了發展自己在專業方面的興趣水平,努力學習的動機;

    能力追求分量表反映大學生希望通過學習來提升自身各方面的能力水平,以期待將來能夠謀求一份更好的工作,增強就業競爭力的學習動機;

    聲譽獲取分量表反映大學生為了追求外部環境如同學、老師或家長對自己的贊譽而產生的動機水平;

    利他取向分量表則反映大學生為了報答學校和家庭的培養或希望對社會作出貢獻而產生的動機驅動[3].

    采用spss18.0分析軟件對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

    2.2 研究對象

    本研究采用隨機抽樣方式共選取1400名大學生,發放問卷1400份,回收問卷1005份,有效問卷為819份,有效率為81.49%.其中:男生67.8%,女生32.2%;工科73%,文科14.4%,理科12.6%;大一學生50.3%,大二學生28.6%,大三學生14.9%,大四學生6.2%.

    3 研究結果

    3.1 大學生能力追求動機高于利他取向、求知興趣以及聲譽獲取三種動機

    從表1中可以看到,能力追求量表層面單題平均得分高于其他三個依變量單題平均分,其次是利他取向、求知興趣以及聲譽獲取,各題之間分數差異性達到顯著水平(P<0.01).說明大學生希望通過學習來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以求將來干出一番事業、增加就業競爭力等方面的學習動機是其最主要的學習動機.內部動機中求知興趣及能力追求的單題平均得分遠高于外部動機包括的聲譽獲取及利他取向兩個維度的單題平均得分.

    3.2 男女大學生在學習動機的四個方面差異顯著性比較

    3.2.1 T檢驗分析

    通過對不同性別大學生在求知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取、利他取向四種動機的差異比較研究中我們發現,不同性別學生的學習動機在四個依變量t檢驗中,只有能力追求達到顯著水平(P<0.05),大學女生在能力提升方面(M=34.25)而產生的學習動機顯著高于男生(M=33.41).總體而言,四個依變量與檢驗變量之間效果值Eta平方小于0.06,表明其相關強度較低,即學生學習動機的四個方面,性別之間差異不大(見表2).

    3.2.2 方差分析

    使用方差分析檢驗不同年級學生在求職興趣、能力追求、聲譽獲取、利他取向的四個方面學習動機的傾向性(表3),若方差分析正題檢驗的F值達到顯著,則進一步以雪費法(Scheffe’s method)進行事后比較,但由于此法是各種事后比較方法中最嚴格的方法,其事后比較較為保守,有時會發生整體檢驗的F值達到顯著,但事后比較均不顯著的情形.為此,研究改用實在顯著差異法(honest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HSD法)作為事后比較方法,以便和整體檢驗F值的顯著性相呼應(見表4):

    (1)就“求職興趣”依變量而言:“大一”組群體顯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組群體,“大四”組群體顯著高于“大三”組群體.

    (2)就“能力追求”依變量而言:各年級群組之間差異沒有達到顯著水平.

    (3)就“聲譽獲取”依變量而言:“大一”組群體顯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組群體.

    (4)就“利他取向”依變量而言:“大一”組群體顯著高于“大二”及“大三”組群體.

    根據方差分析,文科、理科、工科專業之間與學習動機的四個依變量之間的差異均未到達顯著性.可見,各個專業之間的大學生學習動機沒有顯著性差異.

    3 討論

    3.1 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內部動機和外部動機差異

    本研究將動機區分為內部動機及外部動機與原量編制者的做法一致:內部動機包含兩個維度,分為求知興趣及能力追求.求知興趣即學生為了發展自己的專業興趣,獲得愉悅體驗的動機水平,能力追求則為學生學習為了提高自己面對問題的能力,并期望提升自我能力以求增加求職競爭力的動機水平.外部動機包括聲譽獲取及利他取向兩個維度,聲譽獲取為學生希望通過學習提升自己在班上的地位擴大自己在校內外的聲譽影響的動機,利他取向則為學生為了取悅老師、父母所在學習上動機驅動水平.本研究表明,學生的內部動機遠高于外部動機,說明學生學習的驅動力更多來自內部驅動力,內部動機中能力追求則是大學生學習最大驅動力.這表明,大多數學生學習的目的還是為了提升個人能力,以期將來成就一番事業.

    3.2 大學生學習動機的性別差異

    本研究發現,女生的學習動機在能力追求方面顯著高于男生,這說明女生對自己能力的提升更加的在意,更傾向于挑戰一些較難的問題,以期提升個人綜合能力.這與我校學生就業的總體情況有關,我校為理工科優勢學校,長期以來工科男生就業率遠高于女生,迫使我校女生在提升個人能力方面的壓力比男生更大,其學習的目的性也更強.但學生性別與動機量表四個方面的相關性較小,說明大學生的性別與其學習動機關聯性不大,這與池麗萍、辛自強等人的研究有所不同[4].

    3.3 大學生學習動機的年級差異

    本研究表明,在學習動機上,除了能力追求各年級沒有明顯差別,其余的求職興趣、聲譽獲取及利他取向三個維度,大一學生明顯高于大二大三學生,大四學生次之.這表明,學生初入校時,學習動機較強,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習動機逐漸減弱,尤其是大三為最弱,到了大四的時候因為外部環境的變化,就業壓力的來臨,學習動機有所提升.

    4 結論

    4.1 多數大學生學習動機從多年前的報效祖國和人民已經轉變成如何提升個人能力、為自己謀得更好的前途和未來;大學生對于自我的專業認同和專業知識的興趣以及他人看法等等都不足以激發其內在學習動力.目前大多數高校的本科教育階段還立足于教育教學,實踐教育只占很小一部分比例,各類實踐教學和學科知識競賽實際上對學生自我能力的提升有著很大的作用,但是目前高校還存在實踐教育覆蓋面小、學科相對集中等問題.

    4.2 對于理工科學校而言,女生因為就業壓力大于男大學生,她們學習的動力遠大于男生,學習目的性也較男生更明確.因此理工類高校歷年來退學的學生中男性的比例偏大,理工類高校應該從更多方面引導和刺激男性大學生的學習動機.

    4.3 大學生初入校時,因為高中的學習習慣和大學學習壓力使得大一新生的學習動力較強,但是隨著年級的增長其學習動機逐漸減弱,到了大學最后一年因為就業的壓力其學習動力有所回升.因此大學四年中,大學第二學年、第三學年的學習動機最低.高校應將就業的壓力逐漸前移到大二、大三年級,讓學生從大二開始感受到就業及畢業的壓力,平緩過度到大四.因此在大二尤其是三年級應該更多開展實踐活動以提升其學習動力達到促進其學習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春興.現代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489.

    〔2〕潘菽.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75.

    第4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保持良好的身體健康狀況對小學生來說是必要的,良好的身體狀況、積極向上的心理是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基本前提。重視學生的健康,就是重視我國未來的發展,學生是祖國發展的主要力量。唯有健康的生活,才可以讓小學生的身心得到良好的發展。2006年10月,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等部門聯合了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學生體質健康狀況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強烈反響。現如今,隨著社會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小學生的營養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力量、耐力、速度等基本體質健康指標有明顯下降趨勢,視力不良成了現在小學生的一大危害。城市的生活水平較高,超重肥胖的學生比例明顯增加,導致了現小學生對體育活動有厭煩和排斥的心理反應。因此,為了提高學生的體質,保持學生的身體健康,定期開展適當的課外活動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蘇州作為教育強市,學生在全面學習各類知識的同時,是否加強課外體育鍛煉,為此我對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課外活動情況進行調查研究。

    二、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

    2.研究方法

    ①文獻資料法

    通過在圖書館和網上查閱與體育活動有關的資料和文獻,作為本文研究的理論支撐。

    ②問卷調查法

    在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中隨機抽取60名學生現場發放問卷,其中男生32人,女生28人。現場回收問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

    ③數理統計法:

    運用統計法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研究。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1.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時間

    調查顯示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一周內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為:一小時以內為27%,一小時到兩小時為43%,兩小時到三小時為12%,三小時以上為18%。

    2.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方式

    調查顯示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方式有:乒乓球23%,籃球22%,足球20%,其他35%。

    3.小學生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場所

    調查顯示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場所有:學校操場52%,自家小區附近的空地23%,體育場館15%,其他10%。

    4.男女同學分別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喜歡程度

    調查顯示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喜歡程度如下:男生:非常喜歡15人、喜歡14人、無所謂3人;女生:非常喜歡16人、喜歡8人、無所謂4人。

    5.影響小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

    調查顯示影響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參與課外體育活動的因素有:作業太多35%,沒有場地和器材30%,身體不好2%,其他33%。在“影響小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的因素”這一柱狀圖可以明顯看出‘作業多’、‘沒有場地和器材’是目前需要著手解決的兩個因素。

    6.父母對子女參加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

    調查顯示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學生的父母對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為:非常重視33%,重視37%,不怎么重視23%,一點都不重視7%。

    四、結果與建議

    1.結論

    ①昆山市同心小學五年級大部分的學生每周的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不足,有82%的同學還需加強督促參與體育活動。

    ②小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場地以在學校操場為主,也有部分學生會在自家小區附近尋找可以進行體育活動的空地,有的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也會跟隨父母去專業的體育場館進行體育活動。

    ③在“父母對體育活動的重視程度”這一柱狀圖顯示來看,大多數的父母對自己孩子的課外活動還是比較關心的。只有30%的父母對孩子的課外活動情況重視度不夠。

    ④從“男女同學分別對課外體育活動的喜歡程度”這一調查可以看出88%的同學對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是比較期待和喜歡的,其中女生的非常喜歡程度更是略高于男生。

    2.建議

    ①增添學生的課外活動的時間

    學校可以定期開展體育活動這樣會極大提高學生參與的熱情,這樣既可以讓學生的體質健康得到保障,又能體現出現代教育的靈活化。家長在空余時間可以帶著孩子去體育館或公園,與孩子一起參與體育活動,孩子會在這個時候展現出與平時不一樣的歡快與潛能。

    ②增添學生課外活動的項目、器材和場地

    場地和器材也是影響開展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因素。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提高和一些體育活動項目的引入,學生對參與體育活動場地和器材的要求越來越高,以前老舊的體育器材,完全已經滿足不了現小學生的活動需要。豐富的體育器材和良好的體育場地會極大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調查顯示小學生在課外活動中以籃球、足球、乒乓球等體育項目為主,但是其球類運動的技術不夠完善,還需要教師長時間的指導和訓練,才能讓其達到健康體育運動的目標。

    ③加強學校領導和父母的重視程度

    第5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一、從個案研究的邏輯基礎思考

    在討論個案研究的代表性之前,首先要對“代表性”的含義進行界定。所謂代表性,指的是樣本的一種屬性,即樣本能夠再現總體的屬性和結構的程度。所以,樣本的代表性高,把對樣本的研究結論推論到總體的可靠性程度就高;樣本的代表性低,把對樣本的研究結論推論到總體的可靠性程度就低。但是,任何樣本的出現都有一個前提,即總體的范圍和邊界清楚。也就是說,樣本是以某種規則(如隨機抽樣原則)從研究總體(或調查總體)中抽取出來的。抽取樣本的目的,就是要以較少的投入和較經濟的原則來達到對總體的認識。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樣本就必須能再現總體,必須具有代表性。但是我們可以看到這種代表性的界定是建立在統計學的基礎之上。個案是不是統計學意義上的樣本呢?如果個案是統計性樣本,那么,它就必須具有代表性;否則,它就不一定需要代表性。而個案究竟是不是統計性樣本呢?上面說過,樣本之成為樣本,是從總體中抽取出來的。換言之,統計性樣本預設了一個有明確邊界的總體存在,預設了樣本與總體的關系。如果沒有這個有著明確邊界的總體,樣本的抽取就無從談起。個案顯然不是統計樣本。因為在個案研究中,沒有明確的研究總體。或者說,在個案研究中,研究總體的邊界是模糊的。正因為個案不是統計樣本,所以它并不一定需要具有代表性。

    這里我們有必要探討一下個案研究與調查研究的關系。在很多的社會科學(包括教育科學)科研方法文獻內,很多人對個案研究的代表性問題追問的原因與此兩種研究方法的模糊不無關系。首先,在筆者看來,個案研究與調查研究是從兩個不同角度進行劃分的研究方法。個案研究是從研究對象(研究客體)的角度對研究方法的分類,確切地講它應當是微觀研究。微觀研究這種說法可能比個案研究的說法更好,它避免了研究對象的難以界定性。(例如在劉電芝老師的《教育與心理研究方法》中,她把個案研究分成三種:個人個案研究,機構個案研究,團體個案研究。再如以上列舉的個案研究的各種定義,我們很難說我們的分析對象是一個“個”,還是一個“群”,與其如此,還不如把它稱為微觀研究。)調查研究是從研究的具體方法、技術角度對研究方法的分類。二者的分類標準是截然不同的。更確切地說,調查研究既可以用于個案研究,也可用于其他的研究,我們的實驗研究同樣也可以使用調查的方法。把調查研究與個案研究的不加區分,導致了把調查研究中的統計學思路、歸納邏輯不加思索地引入了個案研究。我想這是把調查研究中的樣本代表性引入個案研究的原因之一。使得人們在面對個案研究時不由自主地追問:“你的個案研究的代表性有多大?”其實,我想別人問的更可能是:“您的調查研究中的樣本合適嗎?樣本具有代表性嗎?”把個案研究不加區分地等同于調查研究,造成了個案研究很易被追問代表性問題。

    個案研究實質上是通過對某個(或幾個)案例的研究來達到對某一類現象的認識,而不是達到對一個總體的認識。至于這一類現象的范圍有多大、它涵蓋了多少個體,則是不清楚的,也不是個案研究所能回答的問題。由于作為類別的研究對象的邊界是模糊不清的,沒有辦法從中抽取樣本(以便從樣本椎論總體),從而也就不存在統計性的代表性問題。

    二、個案研究結論的可推廣性

    一定需要個案的代表性嗎

    既然個案不一定非要代表性不可,那么,怎么可能從一個個案的研究推廣運用到其他個案上呢?換言之,怎么可能把個案研究的結論擴大化呢?在這里,有必要區分兩種不同的“擴大化推理”的邏輯。第一種是統計性的擴大化推理。統計性擴大化推理(或統計推理)就是從樣本推論到總體的歸納推理形式。它是統計調查的邏輯基礎。通過統計推理,由樣本得出的結論就可以擴大到總體。另一種擴大化推理是分析性推理。所謂分析性的擴大化推理,就是直接從個案上升到一般結論的演繹推理形式。后者構成個案研究的邏輯基礎。

    由個案研究得出的一般結論只適合于某一類現象,即與所研究的個案相類似的其他個案或現象。但是,這一類現象的范圍有多大?它包含多少個體?則是不清楚的。換言之,弄清楚這一類現象的邊界不是個案研究的任務。研究人員的任務是根據對個案的分析,借助于分析性的擴大化推理,而直接上升到理論(當然,描述性個案研究例外)。這個理論結論的具體適用程度和范圍有多大,需要讀者自己的闡釋。究竟某個個案研究結論是否適用于其他某個個案或現象,要由讀者自己來判定。這個過程,可以稱做“個案的外推”。很顯然,個案研究的外推范圍越大,它的價值就越大。怎樣才能保證個案研究具有較大的“可外推性”呢?顯然,如果個案能有較大的代表性,個案研究結論也就具有較大的可外推性。但是,上面說過,由于研究總體的模糊性,代表性不是個案的必然要求。在個案的代表性不清楚的情況下,怎樣才能提高個案研究的可外推性呢?一個重要的解決辦法就是選擇具有典型性的個案。典型性不等于代表性。反過來,代表性只是典型性的一個特例(即普遍性)。代表性是統計性樣本的屬性,是樣本能否再現或代表總體的一種性質。代表性預設了具有明確邊界的總體存在。典型性則是個案所必須具有的屬性,是個案是否體現了某一類別的現象(個人、群體、事件過程、社區等)的性質,甚至可以說是這個個案的本質,因為正是典型性才使得此個案、此現象與彼個案、彼現象區分開;至于這個類別所覆蓋的范圍有多大,則是模糊不清的。一個個案,只要能集中體現某一類別,則不論這個類別的覆蓋范圍的大小怎樣,就具有了典型性。典型性不是個案“再現”總體的性質(代表性),而是個案集中體現了某一類別的現象的重要特征。

    從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到個案研究的結果并不一定需要外推,它更為關注的是個案自身問題的診斷問題,分析問題成因,試圖解決問題。我們并不需要把握與個案同類的現象的范圍,個案研究并不是研究與個案同類現象中存在的問題,如果關注同類的現象中存在的問題,那應當是另一個層面的問題,我們關注的僅是個案自身的問題,無須考慮個案的代表性問題。如果一個個案研究需要“見微知著”“成果外推”我們也并不必然強調個案的代表性,我們更應強調的是個案的典型性,典型性中能反映出代表性。

    第6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1對象與方法

    1.1對象

    根據衛生部“2006年全國十省農村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研究實施方案及細則”,對全縣15個鄉鎮以經濟狀況作為分層依據隨機抽取3個鄉鎮,每個鎮以村為單位進行整群抽樣。在抽取村中,從初生到不滿7周歲的所有農村兒童(父母雙方或一方為農業戶口,且兒童隨農業戶口一方生活在農村,居住時間大于年齡2/3者)均屬本次調查單位。

    1.2方法

    調查分問卷調查和體格調查兩部分。對兒童家長采用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出生情況、2歲內兒童的喂養情況、家庭經濟、父母文化、家庭成員吸煙情況等。測量兒童的體重、身高(長),測量方法按國際統一方法進行。身高、體重采用WHO 1997年推薦的身高、體重標準作為參考標準計算Z評分。年齡別體重(WAZ)<-2為低體重,>2為超重,是判斷兒童近期以及長期營養狀況的指標;年齡別身高(HAZ)<-2為生長遲緩,反映兒童的慢性營養不良;身高別體重(WHZ)<-2為消瘦,>2為肥胖,是反映近期營養狀況的敏感指標。

    1.3質量控制

    由如東縣婦幼保健所質控組負責質量控制,對參與調查人員進行了統一培訓。統一使用由中國優生科學協會配備的嬰兒磅秤、兒童體重秤、量床、兒童身高計。調查期間每天堅持現場質控和資料質控。現場質控包括人員質控(保證調查人員固定)、儀器質控(監督校正測量儀器)、管理質控(協調各方面的關系,保證調查的有序性,避免過度擁擠而影響質量)。資料質控包括表的完整性、準確性、真實性等,發現問題及時要求復測,每天按5%比例抽取復測對象,要求復測符合率不低于95%。

    1.4統計方法

    所有資料錄入數據庫,進行資料篩查,然后應用SSPS 11.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

    2結果

    2.1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共2 993例,有效調查2 895例(96.73%)。男童1 474例,女童1 421例。對0~2歲兒童生后6個月內喂養方式調查:母乳喂養850例(60.98%)、混合喂養408例(29.27%)、人工喂養136例(9.76%)。家庭成員吸煙情況調查(家庭成員中有一人或以上吸煙的計為兒童有被動吸煙,否則為無被動吸煙):兒童被動吸煙的484例(16.72%)、無被動吸煙的2411例(83.28%)。根據問卷調查及出生檔案,平均出生體重男童為(3.53±0.35)kg,女童為(3.44±0.35)kg,男、女童之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u =6.92,P<0.01)。平均出生體重高于1995年全國9省市男童(3.4±0.4)kg、女童(3.2±0.4)kg水平[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男童間u=12.48,女童間u =22.62,P<0.01)。

    2.2體格發育狀況

    各年齡段的發育指標高于1995年全國9市城郊標準[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0~4歲各項指標男童高于女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6~7歲體重、身高指標女童超過男童,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1。

    2.3營養偏離狀況

    2.3.1營養偏離的檢出率本次調查顯示,0~7兒童低出生體重檢出率為1.45%,男童為1.29%,女童為1.62%,性別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0~5歲兒童低體重、發育遲緩、消瘦、超重、肥胖發生率分別為0.71%、0.58%、0.33%、2.34%、2.88%。6個月~3歲年齡段兒童營養不良發生較突出。

    2.3.2不同喂養方式營養不良發生率比較通過對1 394例0~2歲兒童的生后6個月喂養方式調查,比較不同喂養方式間營養不良發生率,發現母乳喂養、混合喂養、人工喂養的營養不良發生率分別為1.06%、1.96%、2.93%,不同喂養方式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見表2。

    2.3.3有無被動吸煙的低出生體重及營養不良發生率比較調查發現胎兒期有被動吸煙的低出生體重檢出率2.89%,無被動吸煙的低出生體重檢出率為1.1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45,P<0.01)。0~5歲兒童生后有被動吸煙的營養不良發生率為3.76%,無被動吸煙的營養不良發生率為1.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3.73,P<0.01),見表3。

    3討論

    本次調查顯示,如東縣0~7歲兒童男女出生體重明顯高于1995年全國9市調查結果,可能與本地屬沿海地區,經濟發展較快,孕期營養提高有關。低出生體重發生率為1.46%,明顯低于1998年的全國統計數據[2]。兒童各年齡段的發育指標優于1995年9市水平,并且以體重的差別最為明顯。低出生體重、低體重、消瘦、發育遲緩率明顯低于全國數據[3]。兒童超重、單純性肥胖的發生率各地報道不一,并且差異較大[2,4]。本次調查顯示, 如東縣0~7歲兒童超重、肥胖的檢出率分別為2.34%、2.88%,雖然發生率較低,但已超過本地區的營養不良發生率,應引起重視。

    研究表明,營養不良的直接原因主要是膳食攝入不足和疾病。嬰幼兒的膳食攝入和喂養方式、輔食添加及斷奶等因素有關[3]。本調查發現,生后6個月內不同喂養方式的0~2歲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不同,母乳喂養的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低于混合喂養、人工喂養的兒童,但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可能與本地區經濟水平及孕產婦保健服務質量不斷提高有關。雖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但是喂養方式對兒童的體格發育的影響還是存在的。母乳是嬰兒最佳的食物和飲料,不僅能供應嬰兒體格發育的各種重要物質,同時還提供各種抗病的免疫體,母乳完全能滿足嬰兒頭4~6個月生長發育所需要的全部營養,因此,仍應大力提倡母乳喂養。

    孕婦吸煙可致胎兒生長發育障礙,使胎兒宮內慢性缺氧。父親吸煙可引起形態異常,導致胎兒發育不良[5]。家庭成員吸煙導致兒童被動吸煙,可影響兒童免疫功能及生長發育,對兒童健康造成危害[6]。本次調查顯示,胎兒期有被動吸煙的低出生體重發生率明顯高于無被動吸煙的兒童(P<0.01),生后有被動吸煙的兒童營養不良發生率明顯高于無被動吸煙兒童(P<0.01),說明被動吸煙對兒童生長發育的影響是肯定的。因此,兒童受被動吸煙的危害應引起重視,應采取更有效的宣傳和控制措施,動員全社會的力量,減少兒童在家庭和公共場所內的被動吸煙危害。

    4參考文獻

    [1]九省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研究協作組.1995年中國9省7歲以下兒童體格發育調查研究[M].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8.

    [2]楊慧萍,江儉平,丁明杰,等.濟南市學齡前兒童肥胖及影響因素調查分析[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2,10(3):124-125.

    [3]蔭士安.中國嬰幼兒的生長發育與輔食添加現狀[J].中國兒童保健雜志,2004,12(1):1-4.

    [4]陳曦,邱行光,楊式薇,等. 福建省7歲以下兒童單純性肥胖癥患病率調查[J].海峽預防醫學,2004,10(2):30-31.

    第7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關鍵詞] 人工流產;原因;調查分析

    [中圖分類號] R169.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1)31-03-02

    The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Causes of 100 Cases Maternal Abortion

    LU Yan WANG Yangqun

    Cixi City Kandun Hospital,Cixi 31530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of maternal abortion,and to take necessary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rtificial abortion,and also to provide further guidance. Methods All 100 maternal abortion as a routine investigation object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December in 2009 year,and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sis abortion occurrence rates according to statistical methods. Results Among all 100 cases abortion patients,30-39 years old had higher rates of induced abortio(51%),more junior middle school education level had 58 cases(58%), the ratio of abortion once had 65 cases (65%),and maternal once birth induced abortion rate had 45 cases(45%). Married group were mainly due to abortion with a ring of pregnancy (28.7%); Followed contraceptives(a)the application failed(26.6%); and 6 cases unmarried women,the main reason for the induced abortion did not take any contraceptive measures(83.3%).The abortion causes of married group was statistically difference the unmarried group(P<0.05 or P<0.01). Conclusion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leading to abortion is benifical for our future development of targeted countermeasures to avoid the abortion provided a favorable basis for guidance,and thus more conducive to further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bortion.

    [Key words] Abortion;Reasons;Analysis

    人工流產是目前臨床上應用最廣泛的終止妊娠的方法之一,雖然安全可靠,但可產生多種不良反應和并發癥,極大程度上影響了育齡婦女的身心健康[1]。為了讓廣大育齡婦女了解人工流產的危害及采取避孕措施的重要性,本研究對來我院2009年1~12月行人工流產手術的100例婦女的臨床病歷資料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以探究人工流產的發生原因,為提高避孕效果提供進一步的參考依據,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調查對象

    2009年1~12月選取我院100名行人工流產的產婦作為調查研究對象,其中已婚94例,占94.0%,年齡18~36歲,平均(28.7±2.4)歲,未婚6例,占6.0%。

    1.2 調查方法

    根據患者的病歷資料同時結合調查表進行調查研究,調查內容主要為:流產發生的原因,包括帶環懷孕、脫環懷孕、避孕藥(具)失敗、無措施避孕、結扎失敗及其他等。

    1.3 統計學方法

    所有分析數據均在SPSS17.0軟件上進行統計,計數資料應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100例行人工流產患者的基本資料調查結果

    見表1。表1顯示,100例人工流產患者中,從年齡分布方面調查顯示,以30~39歲行人工流產的比率較高,達51%,其次為20~29歲,占38%;從文化程度方面調查顯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較多,達58例,占58%,其次為小學及以下文化水平,達22例,占22%;從流產次數方面調查顯示,其中流產1次的比率較高,達65例,占65%。其中流產2次比率也較高,達31例,占31%;從生育次數方面調查顯示,生育1次的產婦行人工流產比率較高,達45例,占45%,其次為生育2次的產婦,達30例,占30%;但各組指標比較,差異均無顯著性。

    2.2 100例人工流產的原因分析調查結果

    見表2。表2顯示,已婚組行人工流產的原因主要以帶環懷孕為主,占28.7%;其次為避孕藥(具)應用失敗,占26.6%;而6例未婚女性行人工流產的主要原因為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占83.3%。已婚和未婚組各種人工流產原因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或P<0.01)。

    3 討論

    3.1 人工流產主要原因分析

    本組資料顯示,100例人工流產患者中,從年齡分布方面調查顯示,以30~39歲行人工流產的比率最高,達51%。從文化程度方面調查顯示,其中初中文化水平占的比例最多,達58例,占58%。從流產次數方面調查顯示,其中流產1次的比率最高,達65例,占65%。從生育次數方面調查顯示,生育1次的產婦行人工流產比率最高,達45例,占45%。流產原因發生的主要原因為:從已婚方面考慮,表2顯示,以帶環懷孕占28.7%;其次為避孕藥(具)應用失敗,占26.6%,如安全套使用方法不當,未堅持每次使用,未堅持性生活之前使用,有滑脫、破裂等情況發生時未及時采取緊急避孕措施[2]。另外,脫環懷孕占20.2%,分析其原因可能為節育器使用期限已到,其中尤其以T型環最常見,其次為宮形環、金屬單環、母體樂等[3]。已婚組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后行人工流產占22.3%,分析可能是由于安全期計算失誤。另外,剖宮產后半年內不及時避孕,也有可能懷孕[4]。另外已婚組出現1例因結扎失敗而行人工流產,考慮可能是由于結扎手術時合并有盆腔炎、輸卵管炎、手術后時輸卵管水腫、增粗、手術輸卵管水腫消失致使銀夾過松所致[5]。

    3.2 避免人工流產的對策

    一方面,應該加強對育齡婦女避孕節育指導及健康宣教工作,將避孕措施落實到每位育齡婦女,并配備專業技術人員對其進行定期隨訪,觀察避孕藥具使用情況,提供優質的咨詢服務和避孕方法技術指導服務[6]。同時,還要不斷地引進一些新的、現代的、易操作的避孕方法替代傳統的副作用大的避孕方法,以提高避孕成功率,降低人流率,達到保護育齡婦女生殖健康的目的。還應該強化避孕意識,提高育齡婦女免費避孕知識的獲取途徑與知曉率,更進一步避免意外妊娠發生,降低人工流產率[7]。另一方面,加強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和服務,提高基層計劃生育工作人員的技術水平至關重要。計劃生育技術服務人員應努力提高專業技術水平,為每位婦女選擇優質合適的節育器,嚴格手術操作規范,做好放置宮內節育器者的隨訪工作,從而減少意外妊娠的發生[8]。另外,社會各界要重視對未婚青年進行性教育和性道德教育,盡量避免婚前的發生,從而減少意外妊娠發生率,減輕他們的痛苦,保障他們的身心健康[9]。

    綜上,通過對導致人工流產原因的分析,為我們日后制定有針對性的避免人工流產的對策提供了有利的指導依據,進而更有利于進一步降低人工流產發生率。

    [參考文獻]

    [1] 楊曉艷,盧永紅.濟源市1450例未產婦人工流產相關因素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06,19(1):110-111.

    [2] 姜和蘭,梅. 2195例育齡婦女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9):3001-3003.

    [3] 劉力生,龔蘭生. 463例育齡婦女人工流產原因調查分析[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6):46-47.

    [4] 姜玉娟,郎曉多,張健光,等. 303例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中國計劃生育學雜志,2008,1:44-45.

    [5] 金美翠. 720例人工流產原因的調查分析[J].中國社區醫學,2007,13(3):21-22.

    [6] 朱江麗.育齡婦女使用避孕措施的現狀調查及分析[J].當代醫學,2010,16(18):56-57.

    [7] 淑靜,毛勤爾,葉萍,等.蕭山區部分已婚育齡婦女人工流產原因調查報告[J].中國鄉村醫藥雜志,2007,14(4):63-64.

    [8] 岳美芳. 1028例人工流產原因分析[J].常州實用醫學,2009,25(4):240-241.

    第8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關鍵詞】 小兒哮喘;家庭預防;保健;臨床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9.207

    小兒哮喘是臨床呼吸系統常見疾病, 但是對于無法獨立完成臨床治療的患兒來說, 在過程中, 必須依靠家長的幫助、指導、監督, 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 促進病情康復。本次調查研究, 主要分析闡述了小兒哮喘實施家庭預防與保健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本院收治的60例哮喘患兒的臨床資料, 按照臨床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30例。兩組患兒年齡均≤3歲。觀察組患兒男16例, 女14例, 其中6例患兒是由于父母具有哮喘過敏史, 17例患兒具有哮喘發作所具備的特殊體質(如過敏性鼻炎), 其他因素引起哮喘的患兒9例;對照組患兒男15例, 女15例, 其中8例患兒是由于父母具有哮喘過敏史, 15例患兒具有哮喘發作所具備的特殊體質(如過敏性鼻炎), 其他因素引起哮喘的患兒7例。兩組患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觀察組患兒實施家庭預防與保健, 醫務人員向患兒家長講解安全健康教育, 并采取合理的方式, 將小兒哮喘疾病的誘發因素以及對孩子身體、心理造成的影響告知患兒家長, 提高其對預防保健的重視度, 從而幫助患兒盡快的擺脫疾病的困擾。對照組患兒實施常規的護理干預。臨床護理干預4周。

    1. 3 觀察指標 臨床治療后, 觀察比較兩組患兒哮喘的發作次數以及患兒的氣道功能指標。氣道功能指標包括晝夜變異程度、一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最大呼氣流量(PEF)的增加值以及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百分比。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護理干預4周后, 對照組患兒的FEV1、PEF的增加值以及FEV1/FVC均明顯低于觀察組, 觀察組患兒的哮喘發作次數以及晝夜變異程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比較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小兒哮喘的臨床治療以及臨床護理是一個需要長期堅持的治療過程, 若其臨床護理不完善, 則患兒哮喘的復發性將會很大。在臨床護理治療中, 護理人員要向患兒及其家長詳細說明堅持長期治療、護理的重要性, 以及鼓勵其采取相應的日常生活防范措施, 如避免氣道感染, 改善生活環境質量。

    本次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對照組患兒的FEV1、PEF的增加值以及FEV1/FVC均明顯低于觀察組, 觀察組患兒的哮喘發作次數以及晝夜變異程度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兩組患兒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另外, 通過對本次調查研究結果分析, 得出家庭預防和保健能夠為患兒提供更加優質的臨床護理服務, 且家長要特別注意為患兒創造一個衛生、安全的成長環境, 加強長期堅持臨床護理意識, 若發現患兒一旦出現異常, 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護理、治療措施, 較為嚴重時, 要立即送入醫院治療。

    綜上所述, 采取恰當的護理方式且堅持長期護理, 對小兒哮喘疾病的治療將會起到重要的推動作用, 能夠降低復發率, 提升護理療效, 改善患兒的身體健康狀況。而且實施家庭預防和保健能夠改善患兒的氣道功能, 保障患兒的呼吸順暢, 在臨床治療中值得大力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商澄, 孫榮. 77例哮喘患兒家庭情況調查與分析.天津護理, 2002, 10(2):54-57.

    [3] 鞏莎莎. 家庭預防和保健對小兒哮喘的臨床療效研究.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13, 30(5):21-22.

    [4] 陸玲. 家庭預防和保健對小兒哮喘的臨床影響分析. 中國衛生產業, 2014(15):121-122.

    [5] 龍亞軍.小兒哮喘護理應用健康教育的臨床效果分析.延邊醫學, 2014(19):37-38.

    第9篇:統計學調查研究范文

    關鍵詞:非統計學專業;統計思想

    中圖分類號:G64文獻標識碼:A

    一、統計思想概述

    我們的生活中統計無處不在,統計思想也應該時時擁有。到底什么是統計思想,從目前的研究來看沒有一個統一的定義。對統計思想作過比較深入研究的李金昌教授指出,統計思想是關于“為何統計、統計什么、如何統計”的思想,也就是關于統計的世界觀和方法論。筆者認為,所謂統計思想是研究問題或認識問題時的一種統計思維模式。那么,統計思想表現在哪些方面?

    筆者認為,統計研究對象的特點和統計研究的基本方法體現了統計思想的最主要方面。一般認為統計學是研究如何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以便從中作出正確推斷的認識方法論科學。統計認識的是客觀現象的數量方面,具有數量性、具體性、總體性、變異性等特點。而統計研究和統計工作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主要有:大量觀察法、統計分組法、綜合指標法、統計模型法、歸納推斷法。本文認為,統計思想主要包括:定量認識的思想、總體認識的思想、均值評價的思想、綜合評價的思想、權數的思想、正確認識統計規律的思想、比較的思想、關聯的思想、擬合的思想、檢驗的思想,等等。限于篇幅,這里僅對前六種統計思想談些看法。

    (一)定量認識的思想,即用數據說話。任何事物都是質和量的統一體,因此對事物的認識可以分為定性認識和定量認識。統計的語言是數字,統計認識是定量的認識。但是,統計的定量認識是以定性認識即現象質的規定性為基礎的,即在定性認識指導下進行定量認識,以達到更高層次的定性認識。定量研究是統計認識事物最重要的特點之一。如,我們今天講經濟的可持續性發展,作為統計研究,要考慮的是,在一定的經濟理論指導下,思考可持續性發展的基本內涵是什么,將可持續性發展量化,即用哪些統計指標可以反映可持續性發展,如何搜集數據、整理數據、分析數據才能得到反映可持續性發展狀況的指標數值。

    (二)總體認識的思想。統計認識現象的數量方面,是現象總體的數量方面,統計對現象個體的數量特征興趣不濃。統計活動就是要對現象總體普遍存在的事實進行大量觀察和綜合分析,得出反映現象總體的數量特征。因為個別現象有其特殊性、偶然性,而現象總體則具有相對的普遍性、穩定性。統計研究事物的總體特征,反映現象的數量規律性在具體時間、地點的表現,可以防止“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片面觀點,有助于對客觀事物規律發展的全面認識。需要說明的是,對事物總體的認識,需要觀察總體中的“足夠多”的單位,才能說明總體的數量特征。至于多大數目的單位才能稱得上“足夠多”,這要根據特定的原則和方法來確定。還有,盡管統計最終要認識的是現象總體,但是它一般是從總體中個體研究開始的,即從個體的研究過渡到對總體的研究。

    (三)均值評價的思想。統計對現象總體的評價和研究,平均數法是基本的方法之一。保利說:“統計學就是平均法的科學”。統計學中的許多分析方法,比如動態趨勢分析、指數法、期望值標準決策等,都是以平均數法為基礎的。采用均值評價也要求從總體上認識事物,但是更加注意現象總體發展的一般趨勢和一般水平,避免個別偶然因素的干擾。現象總體的同質性、大量性、變異性是應用平均數方法的前提條件。我們生活中常常有公布的CPI、職工工資水平沒有跟著感覺走現象,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我們沒有用均值評價的思想來看待問題。

    (四)綜合評價的思想。綜合評價思想是總體認識和均值評價思想的進一步深化與發展,但絕對不是簡單相加。總體認識強調的是要考察總體中足夠多的個體才能使現象變化總的趨勢和一般規律性顯示出來;均值評價思想強調的是通過平均的方法使現象總體發展的一般趨勢和一般水平表現出來。但是,這些顯示出來的特征都可能只是現象總體某一方面的數量特征。如果要全面考察總體多方面的數量特征,對總體作出綜合評價時,需要設置不同指標即統計指標體系,先對現象的各個側面進行數量評價,最后運用一定的數學模型得出綜合的結論。綜合評價就是要以更加全面的觀點看問題。比如,武漢市和成都市的人居環境哪個更優?采用單指標評價效果肯定不好,這需要設置反映人居環境的多個指標,采用綜合評價的方法。

    (五)權數的思想。權數在統計學中應用極其廣泛,可惜目前還沒有一個對權數明確統一的定義。本文試著這樣表述:對多個變量值平均或綜合時,表明各變量值重要程度的相對數或絕對數叫權數。權數思想是統計學中的重要思想。將多個變量值平均時或綜合成一個指標時,都要考慮權數的影響。在實際生活中,一個委員會中的諸多委員的態度對決策結果的影響大小不同,我們可以看成單個決策值的權數不同;再如,根據銷售經理、營業員、客戶代表對某一商品未來銷售狀況的估計來預測這種商品銷售量時,三者的意見一般不能同等看待。

    (六)正確對待統計規律的思想。統計規律表現為大量現象的規律性和單個客體行為的概率規律性。例如,經過反復實驗,發現公園中某種娛樂設施的安全性為99.99%,這是統計規律的表現。某小孩去玩耍時,一般認為是安全的,“因為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試驗中是不會發生的”,因此人們可以放心使用。但是,統計規律是可能失靈的,只是發生意外的可能性很小。我們對待統計規律的態度應該是“不得全信,但不得不信”,否則我們就會患上杞人憂天、庸人自擾的疾病。統計規律和物理規律不一樣,物理規律是給定客觀條件就一定(100%的概率)要發生,而統計規律是“依一定的概率發生”。統計規律體現了偶然性與必然性的統一,其發現是哲學認識論的完善和發展;統計規律對于人們認識現象的存在與變化是非常有幫助的,但是要解釋現象的存在與變化一般還需要借助于各學科的相關知識。

    二、為何要加強非統計學專業統計思想的培養

    高校非統計學專業(特別是經管類統計學專業)的統計學教學中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對培養學生統計思想極為不利:

    (一)教材建設落后。非統計學專業的許多教材重視定性分析,缺少細致的量化分析,理論研究缺乏科學性、嚴密性。比如,《市場營銷學》往往變成了“策略技巧匯編”,容易給讀者造成市場營銷成功與否關鍵在于某種靈感和高超的主意的印象。

    (二)教學時數少,教學內容強調統計方法的應用。一般高校非統計類專業(主要是經管類專業)統計類課程開設少,許多學校只開設《統計學原理》,只有48個學時左右,教學時數少,講授內容注重統計方法,強調統計公式的數理依據。這樣,學生花很多時間背定義、記公式。其結果往往是公式運用的具體條件不明白,計算結果解釋不清楚,考試結束很快忘記了名詞概念和大堆統計公式。

    (三)實踐操作少。大多數學校非統計專業很少開設統計學的實踐教學,許多學生憑機械記憶獲取的統計學知識來應對習題和考試,對實踐中的具體問題沒有用統計思想作指導去思考,認為統計就是記住一些概念和繁瑣的計算,學習統計學不知道究竟能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什么問題,讀書成了痛苦的事情,很難真正達到教學目的。

    三、加強統計思想培養的建議

    教學過程中要重視和加強統計思想的培養,改進思維方式和思維習慣。統計學教師是教學工作的組織者和實施者,首先應該轉變教學觀念,明白統計思想的教育比統計方法的教育重要。統計思想決定了統計方法的選用,和相關學科的理論一道解釋統計計算與統計分析的結果;學生獲得的統計思想一生難忘,學會了統計思想就會時常從統計學的觀點看世界、看問題,而具體復雜的統計方法容易忘記。現實的教學中一些教師,主要是一些年輕教師,很少甚至沒有講解統計思想。在統計學教學的始終、在教學的每一個單元,都應該引導學生思考、歸納總結相應部分所包含的統計思想。

    (一)加強實踐教學。理論來自于實踐,真理需要實踐檢驗。通過加強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進一步總結統計思想和強化用統計思想來思考問題、分析問題的意識。非統計專業統計學教學由于學時的限制,可以結合校內外有關活動、學生興趣,甚至改變傳統考核方式,讓學生做一些調查研究來達到培養統計思想的目的。如,讓學生對高校一年級學生學習狀況的調查研究。學生第一步工作就是統計調查方案的設計。學生要思考哪些人、多少人才能代表新生(包含了總體認識等思想)、做哪些方面的調查研究才能反映學習狀況(包含了定量分析、均值評價、綜合評價等思想)、采用什么方法來確定要調查的學生以及數據分析中如何根據這部分學生的學習狀況來反映全體新生的學習狀況(包含抽樣與歸納推斷等思想)、學習狀況評價時哪些因素與成績有關(包含正確認識統計規律、關聯等思想)。通過教師的指點和啟發,學生可以悟出許多統計思想,從而受益終身。

    (二)重視統計軟件等數據處理與分析工具的應用和統計思想培養的有機結合。繁瑣的運算和特定統計分析條件下的數據處理大多可以交給相關計算機軟件(如SPSS)去完成,可以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增強學習與運用統計學的興趣,讓統計真正成為管理與科學研究的工具。但是,要引導學生在統計思想指導下使用何種統計分析方法,選擇適宜的統計軟件,以及做好統計解釋工作;否則,統計軟件的利用就會無的放矢、統計結論錯誤百出、統計解釋張冠李戴。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在培養學生統計思想的過程中要方法正確,指導學生正確認識統計的作用,特別是統計解釋時要考慮現象所處的具體條件和運用相關科學的知識,否則就會曲解統計、甚至妖魔化統計。比如,“大多數人都死在床上,所以床可能是個很可怕的東西”、“這個城市環境這么好,但肺癌患者越來越多”、“廣告上說職工工資很高,實際上我們的工資很低”、“明明大家工資都下降了,卻說平均工資上升了”。對這類問題進行解釋時,需要教師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分析。

    (作者單位:成都信息工程學院統計學院)

    主要參考文獻:

    [1]李金昌.關于統計思想若干問題的探討[J].統計研究,2006.3.

    [2]黃良文.統計學(第二版)[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8.10.12.

    [3]賈懷勤.應用統計[M].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1998.6.9.

    [4]王振龍.統計哲學研究[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2.28.30.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国产欧美日韩成人| 国产成人无码av片在线观看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 一级成人黄色片| 成人亚洲综合天堂| 免费看的成人yellow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在线视频| 欧美a级成人淫片免费看| 国产成人天天5g影院|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 成人在线色视频|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成人无遮挡毛片免费看 | 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国产成人h片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大片免费观看网站| 中文字幕欧美成人免费| 免费国产成人午夜私人影视|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亚洲av成人片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 成人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一区不卡 | 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 久久精品成人欧美大片免费| 国产v精品成人免费视频400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91专区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