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股權投資方法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股權投資方法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股權投資方法

    第1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股權投資差額 貸方余額

    《企業會計準則――投資》規定:股權投資差額,是指采用權益法核算長期股權投資時,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份額之間的差額。它應在一定的期限內平均攤銷,攤銷金額計入攤銷當期的損益。也就是說,股權投資差額無論借差、貸差都要進行攤銷。

    而根據《關于執行〈企業會計制度〉和相關會計準則有關問題解答(二)》(2003年3月17日財會[2003]10號)的規定,股權投資差額應分別情況進行會計處理:初始投資成本大于應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單位(股權投資差額)”科目,并按規定的期限攤銷計入損益;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則貸記“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科目。

    那么,股權投資差額處理方法的前后改變究竟傳遞著什么含義?其具有怎樣的影響?改變是否恰當?

    新方法的靈魂:謹慎性原則

    為什么講處理方法的改變充分體現了謹慎性原則呢?我們可從二者的攤銷對投資賬面價值的不同影響著手分析。借差的攤銷減少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貸差的攤銷一方面增加投資的賬面價值,一方面增加投資收益。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差額,可能是由于被投資單位的某些資產高估所致,或因經營管理不善等產生的負商譽。如果按照原有的借差和貸差都予以攤銷的方法處理,投資方和被投資方完全可能進行“暗箱操作”,操縱初始投資成本便可輕松完成盈利任務。而新方法規定將貸差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則切斷了企業的這條“盈利輸送管道”,防范了企業粉飾會計報表,再度體現了謹慎性原則。

    新方法的影響及分析

    會計處理方法的簡化

    在確認被投資方發生凈虧損而使投資賬面價值減至零,或減至“投資成本”明細科目的余額以下的,尚未攤銷的股權投資差額當期不再攤銷,直到被投資方實現凈利潤,投資方按分享的份額恢復投資賬面價值至投資成本后再攤銷。在原有處理方法下,這條規定是針對借差來講的。

    因為貸差的攤銷一方面增加投資的賬面價值,一方面增加投資收益。即使不停止對借差的攤銷,也不存在突破零限制的問題。如果被投資方發生凈虧損而使投資賬面價值正好減至零,則貸差攤銷的財務處理可以不變而照常進行;如果被投資方發生凈虧損而使投資賬面價值減至零外,備查簿中還有未反映的損失,且其小于貸差攤銷額,則貸差攤銷應先沖減未反映的損失,然后以余額計入投資收益,即: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貸:投資收益

    若未反映損失數大于貸差攤銷額,則貸差攤銷應直接沖減未反映的損失,即:

    借:長期股權投資――股權投資差額

    貸: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這樣的處理方法略顯繁雜。而采用貸差不攤銷的方法后,一次性的把貸差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待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再將其余額轉入“其他資本公積”明細科目,大大簡化了會計處理過程。

    有關稅收的問題

    按照稅法規定,企業為取得另一企業的股權支付的全部代價,屬股權投資支出,不得計入投資企業的當期費用,投資支出與應享有所有者權益份額的差額,均不得通過折舊或攤銷方式分期計入費用或收益。即,稅法不確認股權投資差額。具體按照借差、貸差分析可知:

    股權投資差額的借差應作為時間性差異,在會計利潤總額的基礎上加上當期股權投資差額借方余額攤銷作為當期應納稅所得額。

    而對于貸差來說,在改變前的處理方式下,也應作為時間性差異,納稅調整金額為當期按照會計制度規定的貸差攤銷金額。目前的處理方法是將貸差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不存在攤銷的問題,也就免去了納稅調整這一步驟。這正是會計與稅法相協調的表現。

    新方法所引發的進一步思考

    謹慎性原則是否得到了充分體現

    前面分析了將股權投資差額貸差記入“資本公積”方法進一步規范企業利潤構成,體現謹慎性原則。但資本公積是所有者權益的有機組成部分,而且它通常會直接導致企業凈資產的增加。而改變后的方法還是會增加企業所有者權益,報表使用者很難根據這項信息對企業財務狀況做出正確判斷。為了避免誤導決策,就有必要明確資本公積形成的主要來源。

    股權投資差額長期計入“資本公積”會引起什么結果

    改變后的方法將貸差記入“資本公積――股權投資準備”,按照規定股權投資準備是所有者權益中的一種準備,在其未實現之前,不得用于轉增資本,只有其實現之后,才能按規定程序轉增資本。

    這樣的處理看似有效控制了企業為達到轉增資本的目的而虛增資本公積,防止企業資本擴張能力的虛增。但仍留有一個缺口――那就是企業在處置長期股權投資時,完全可以把轉入“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的金額用于轉增資本。對于股份有限公司而言,這樣會增加投資者持有的股份,從而增加公司股票流通量,進而激活股價,提高股票交易量和資本流動性。而這顯然有悖于其處理方法改變的初衷――確保轉增的資本公積體現其經濟價值。

    參考資料:

    1.郝一潔,“執行《企業會計制度》中若干投資規定的建議”,《財務與會計導刊》,2003.02

    第2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權益法;比較;轉換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簡介

    1.成本法

    當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經營活動無影響能力時采用的長期股權投資會計處理方法,即投資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原始取得成本入賬后,始終保持原資金額,不隨被投資公司的營業結果發生增減變動的一種會計處理方法。成本法下,投資企業賬上的長期股權投資賬戶按投資成本入賬以后,除非投資企業再次購入被投資企業的股份,或將購入被投資企業股份部分出售,或收到清算股利以及股票發生永久性跌價時,其長期投權投資賬戶的余額始終保持不變。被投資企業報告的利潤或虧損,投資企業都不予確認,直到被投資企業發放股利或分配利潤時,才作為投資收益入賬。

    2.權益法

    權益法是適用于長期股權投資的另一種會計核算方法。該方法是指投資以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后,在投資持有期間根據投資企業享有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的份額的變動對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法。根據這一方法,投資企業要按照其在被投資企業擁有的權益比例和被投資企業凈資產的變化來調整“長期股權投資”賬戶的賬面價值。

    二、長期股權投資兩種核算方法的比較

    1.應用基礎的比較

    (1)成本法認為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是兩個獨立的法人實體和會計主體。投資企業只有在與被投資單位之間發生以原有資產增減變動為條件的經濟業務,或對被投資單位稅后利潤或現金股利的要求權實現時,才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為實際收到或確定將收到的利潤或股利。

    (2)權益法認為被投資單位是投資企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被投資單位的所有經濟活動都部分或全部被看作是投資企業的經濟活動,投資企業對此均應在活動發生時或年終進行會計結算時進行相應的會計核算,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則因核算方法的不同而不同。從財務的角度不難推導出,非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一般應為投資額與市場利率的乘積,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無實質聯系;完全權益法下相關投資的持有收益理論上最后則為所享凈投資額(所有者權益)與被投資單位個別利率的乘積,體現了投資企業與被投資單位的整體一致性。

    2.應用范圍比較

    在我國會計實踐中,核算方法的具體應用范圍通常依賴于會計人員的職業判斷或會計核算制度的明確規定。根據會計核算制度的規定,如投資企業對被投資單位無實質控制權,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可用成本法,反之則應用權益法。而這個規定并不完善,它并未考慮長期股權投資在投資企業總資產中所占的比例情況。實際上,在這一比例較高的情況下,即使投資企業在被投資單位所有者權益中所占份額難以使其對被投資單位產生實質性影響,但被投資單位的盈虧及資產的受贈等行為仍會在實質上對其財務狀況及相關指標產生影響。如果投資企業仍按前述規定選用成本法對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投資企業投放到相關長期股權投資上的那部分資產的運營狀況將得不到充分的披露,進而極大地影響到投資企業會計信息的質量。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投資企業使用權益法對相關的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應是最優的選擇。

    三、長期股權投資兩種核算方法的轉換

    1.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原持有的對被投資單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因追加投資導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夠對被投資單位施加重大影響或是實施共同控制的,在自成本法轉為權益法時,應區分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以及追加長期股權投資兩部分分別處理。

    ①原持有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與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確定應享有原取得投資時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之間的差額,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和留存收益。

    ②對于新取得的股權部分,應比較追加投資的成本與取得該部分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前者大于后者的,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前者小于后者的,根據其差額分別調增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和當期的營業外收入。進行上述調整時,應當綜合考慮與原持有投資和追加投資相關的商譽或計入損益的金額。

    (2)因處置投資導致對被投資單位的影響能力由控制轉為具有重大影響或者與其他投資方一起實施共同控制的情況下,首先應按處置或收回投資的比例結轉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在此基礎上,應當比較剩余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與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計算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屬于投資作價中體現的商譽部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屬于投資成本小于原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的,在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的同時,應調整留存收益。

    第3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后續計量 轉換 財務影響

    在企業投資的過程中,長期股權投資具有重要意義的原因,是其決定著投資單位的利益,左右投資單位在進行投資過程中的話語權。權益法和成本法是長期股權投資的兩種后續計量方法,權益法的運用一般是在投資后,投資單位對被投資方的經營方式和財務具有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成本法的運用一般適用于投資單位無法對被投資方產生影響,不能和被投資方共同管理,投資的效益沒有可靠的數據驗證,在市場中沒有競爭力等情況。當然,在投資的過程中各種各樣的風險還會不停的改變著投資雙方的地位。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問題之所以會出現,是由于投資份額被投資企業所控制,用來獲取其在投資中的權益。如果在產生投資后,不能合理的進行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就可能被投資方所利用,作為利益獲取的工具為自己謀利。因此,正確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轉換是十分重要的。

    一、新準則下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轉換

    企業在投資期間,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可能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因素發生改變,主要可以分為以下幾種情況:

    (一)投資方持續投資以提升持股比例

    若投資單位對無法得到被投資單位準確的市場價值數據、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及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追加投資,并且對被投資方造成了重大的影響,則必須要改變長期股權投資計量方法為權益法來做出彌補,使雙方不必遭受到嚴重的損失。

    對于投資方在投資之日起至追加投資當天這一段時間,被投資方享有該段期間內的凈資產公允價值,而投資方在投資之日起至追加投資當天這段時間內的凈損益則應當算入整個的當期損益中。

    (二)在處置部分投資時投資單位的持股比例下降

    在某些特定的情況下,投資方會將原有的投資份額進行壓縮,導致話語權降低,致使無法控制被投資方時,此時,權益法就必須做為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的方法來使用。

    首先,被處置的投資部分應按照比例終止原定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在此基礎上,重新計算出當前投資部分在整體投資中的比例,整合出當前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購買當日的公允價值在權益法下具單一性,可以不予以考慮所處置部分投資過程中被投資單位的凈資產價值),即可以不對其賬面價值進行調整。但當投資成本縮水,無法保證原有投資份額時,應同時調整投資成本和留存收益。

    二、對財務的主要影響

    (一)給母公司帶來沖擊

    基于新準則的規定,母公司在對子公司進行投資時,要使用成本法,而在合并財務報表之后則必須用權益法調整。這一變化并不影響財務報表的合并和編制,但是卻影響著眾多母公司,特別是個別控股型公司的財務報表。成本法和權益法所存在的最大的區別就是在投資收益方面的確認方式。權益法是對投資企業凈損益做出改變后確認投資的損失或盈利,以達到長期的價值;而成本法則不受到被投資企業過去盈利或虧損的影響,確認投資收益也是在得到股利之后。

    當前,我國的上市公司中有一大部分的股利發放都達不到其實現的凈利潤。而改變了核算方法之后,如果子公司能夠一直保持盈利的狀態,母公司在對投資收益進行確認時依然運用成本法的話,相比于運用權益法來確認其資產總額和凈收益還有些許不足;但是如果子公司不能持續盈利反而一直虧損,這種情況則恰恰相反。這一變化,也使得母公司不得不對企業中原有財務指標作出相應的調整。

    (二)過去的財務政策被迫調整

    1、對利潤分配做出改變

    實務中,凈利潤才是對母公司進行利潤分配的基礎。運用成本法時,在子公司的利潤分配十分低下的前提下,經營活動方面存在著收益不足等情況使得支出費用大于收益,新準則的規定還有可能導致母公司的留存收益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不能按要求實行分紅制度。但是為了符合國家的要求,使資本市場的預定效果得到滿足,企業就必須對其當前在子公司中推行的利潤分配政策做出明確的調整。

    2、 調整籌資策略

    在新準則開始實施后,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的選擇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公司的經營狀況。公司的發展能力和償債能力等也會在原來的基礎上發生巨大變化。在新準則實施初期,與新準則存在利益關系的人必然會高度關注新準則的實施。因此,公司在面對這些債權人時不能慌亂,要耐心的進行解釋,并調整籌資方式、策略和規模。

    三、結束語

    長期股權投資對一個企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其作為企業的金融資產,能夠使其他的企業金融資產和企業長期股權投資得到區分,并且使會計處理的正確性得到會計準則和制度的認可。通過對國外企業在長期股權投資方面先進經驗的不斷摸索,再結合我國企業當前的長期股權投資的現實狀況,會計準則委員會正在不斷的努力改進我國當前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方法,以求在最大程度上達到最佳效果。當前在核算方面,長期股權投資的可理解性正在不斷的增強,也越來越切合實際,但是,還并不是最完整的體系,尚且需要進行不斷的探索,合理的運用會計信息使其為企業的發展添加動力。

    參考文獻:

    [1]徐璧.長期股權投資中成本法與權益法的比較[J].科技創新與生產力,2010(07):278-279

    [2]韓和芳.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會計處理案例分析[J].財政監督,2010(12):125-126

    第4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隨著中國大陸私募股權投資基金(PrivateEquity,以下簡稱PE)的快速發展,PE規模與相對落后管理水平間的矛盾日益突出,PE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內較難了解到基金的真實價值,這給投資者本身的風險管控和投資評價帶來困難。本文擬結合現有PE的估值方法,探討在實務中采用何種操作方式可讓估值方法更具合理性及公信力。

    二、PE估值的現實意義

    PE是以非上市公司股權為投資對象的基金,與公開募集的基金相比具有投資者數量有限的特點,因此在現行的相關投資基金法規中并未對PE價值評估方法有明確的規范,但PE估值對投資者和管理者仍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對PE投資者而言

    由于PE的投資者主要是機構投資者,包括信托機構、保險機構以及基金,由于它們本身需要對其資金提供者的收益和風險負責,大都屬于風險厭惡型投資者。若PE管理人能定期披露其所管理的基金價值及價值變動情況,投資者則可以以此來對投資的收益和風險進行評判。如果其投資收益和風險指標低于預期,投資者將對管理人失去信心,可能考慮撤銷后續的投資額度,改為安排其他投資;若收益和風險指標高于預期,投資者也可盡早調整投資策略,向管理人爭取更大的后續投資份額。另外,由于會計準則的要求,金融工具必須以公允價值作為確認和計量標準,投資者需要真實的公允價值以計量投資。

    (二)對PE管理者而言

    隨著PE規模的擴大,將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按目前PE廣泛采用的有限合伙制形式,投資者數量的上限可達50人。PE管理者定期向投資者披露基金價值能提高其金融服務的水平,提高投資者對PE管理團隊勝任能力的認可程度、信任度以及PE管理團隊在業內的知名度,為PE的后期發行做良好的鋪墊。同時,PE的價值主要由所投項目的價值組成,經過合理評估后的基金價值可成為評價基金經理投資業績的依據之一。

    三、PE估值方法的合理性

    (一)現有主流基金評估方法及分析

    目前對PE主要的估值方法是先根據行業評估準則評估基金投資項目池中已投資的單個投資項目的價值,而后將這些單個項目的價值進行加總計算出PE的價值,這種方法也被稱為“自下而上”①的估值技術,與在公開證券市場上市的證券基金所用的估值方法類似。對單個投資項目的價值主要有以下評估方法:

    1.可比公司法

    可比公司法主要通過分析可比公司的交易和營運統計數據得到該公司在公開的資本市場的隱含價值,主要使用的可比指標包括:市盈率(股價/每股利潤)、市凈率(股價/每股凈資產)、企業價值/EBITDA、企業價值/收入、企業價值/用戶數等??杀裙痉ǖ膬烖c在于基于市場公開的價值信息,易于得到投資者的認可;缺點在于可比公司難以尋找且其市場價值易受政策面的影響而不準確。

    2.現金流折現法

    現金流折現法主要通過預測未來若干年的經營現金流,并用恰當的貼現率和終值計算方法計算這些現金流和終值的貼現值,以此計算企業價值和股權價值?,F金流折現法的優點是理論最完善且反映了對項目未來的預測,受市場短期變化和非經濟因素的影響較少;缺點是折現率、增長率等假設條件難以準確預計。使用可比公司法和現金流折現法對單個投資項目進行價值評估,各有優缺點,在實務操作中可將兩種方法結合使用。但在加總各項單個投資項目的價值后,尚不能全面反映私募股權基金價值,因為從有限合伙人的角度來看,PE秉持的是一種購買并持有的投資理念,價值應涵蓋投資持有到期并計劃退出的時間點。因而,簡單將項目價值加總不能為有限合伙人提供私募股權基金的經濟價值?;鸬恼w價值除了已投資項目的價值,還應包括擬投資部分預期產生的價值。

    (二)理想的基金評估方式探討

    根據以上論述,基金的整體價值從投資者的角度來看,應包括已投資項目價值和擬投資項目的預期價值兩部分內容。

    1.已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

    對于已投資項目,評估其價值可將可比公司法和現金流折現法相結合,使得兩種方法的優勢互補。若在一個有效市場中能找到一家或一批與所投資項目的行業、產品周期、生產規模、客戶群體相似度很高的上市公司,則可以采用可比公司法;若相似度不高,則可以分行業性質按可比公司法和現金流折現法進行評估。如:新能源、新材料等處于成長期的高新技術企業,可使用市盈率、市凈率、企業價值/EBITDA、企業價值/收入等可比公司法;傳統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等具有穩定現金流的企業,可使用現金流折現法;或者兩種方法同時使用,取其算術平均值。

    2.擬投資項目的預期價值評估

    PE的預期未來現金流不僅從已投資的項目中產生,而且還從即將進行的投資中產生。由于PE基金經理在項目投資過程中,會選擇最佳的時機進入,投資總是分批進行的,因此截至定期評估的時點,仍會存有部分未投放的資金。在評估擬投資項目的預期價值時,可將這些未投放的資金以項目池中尚未投資部分所需資金量大小為權重攤分至其中,再按上述已投資項目的價值評估方法進行評估,計算出還未投資部分的預期價值。

    3.局限性

    以上對基金價值的評估方法是基于既定項目池中的投資項目來預測的,而現行基金發展過程中,PE的管理人有時在募集資金到位后才確定投資項目。在投資過程中,因投資項目的收益會隨著市場形勢的變化而發生變化,這樣就導致了所投和擬投的項目不會總是固定不變。所以當項目變化,就會使基金價值失去可比性。

    四、PE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中國證監會從1999年實施《證券投資基金信息披露指引》開始,就不斷地通過各類法律法規規范公募基金的估值方法及審核流程,提高基金估值方法及結果的公信力,但對于PE基金的估值規范卻并未明確。筆者認為可采取以下方法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

    (一)由具有公信力的機構審核由于PE募集的對象大都是特定投資者,因此目前PE管理人主要采用與現有投資者共同探討并認定的估值方法來對基金價值進行評估。但此做法缺乏第三方的審核,造成公信力的缺失,對基金后續進入者缺乏說服力。

    1.選擇具有公信力的投資人審核

    由于目前PE基金廣泛采用有限合伙的形式,而合伙企業并不是一個金融機構,其設計基金估值方法并披露基金價值存在公信力不足?;鸸芾砣丝膳c投資人共同設計基金估值的方法,并讓具有公信力的投資人審核估值方法及過程,并按期披露基金價值。例如,PE基金的投資人中含有信托等機構投資者,就可讓信托公司審核該基金的估值方法并按期披露價值,因為信托公司是金融機構,具有第三方監管資質,這樣處理可提高基金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2.由托管銀行審核目前PE的托管銀行與公募基金的托管銀行所起的作用差別較大,PE的托管銀行只起到資金存儲并保障資金安全的作用,無法起到審核估值方法并對外披露的作用,這

    也與PE基金有關估值的相關法規不完善有一定的關系。但為了提高PE基金估值的公信力,PE管理人可與托管銀行商議在托管協議中增加托管銀行審核估值方法、估值過程及按期披露的職能,使得PE托管銀行起到與公募基金托管銀行相同的作用,從而增加估值方法的公信力。

    (二)保持估值方法的連貫性

    由于股權投資的收益體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其價值變動相對證券投資緩慢,PE基金無需做到像公募基金那樣頻繁披露基金價值。但為了保證各披露期基金價值的可比性,確保后續進入者的公正性,需要PE管理者在初始確定基金評估方法之后,應保持基金價值評估方法在整個存續期內一致。

    第5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 長期股權投資;后續計量;成本法;權益法;轉換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會計準則委員會結合我國企業的具體實際情況和國際上的先進理論不斷地對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準則進行修訂、調整使其符合經濟實質且具有可理解性。我們要結合會計準則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進行正確的會計處理,杜絕利用兩者之間的轉換關系進行對利潤的操控,對稅費的操控,要使會計真正的成為有效的經濟管理工具。

    一、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1、追加投資導致的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因追加投資導致所有權的增加,可以實際共同控制或者施加重大影響給被投資單位的,股權投資的方法應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追加投資的部分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會計處理。

    對于追加投資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部分,應根據計算的追加投資確定的投資成本和追加的投資比例應屬于被投資單位的份額比較,兩者之間存在差異的,如果追加投資的成本大于追加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份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 (即通過投資反映的商譽),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如果追加投資的成本小于追加投資時應享有被投資單位份額的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要對其差額進行調整,也包括調整追加投資當期的營業外收入。

    例:2008年1月1日,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以720萬元的價款(包括相關稅費)取得A公司有表決股份的8%,因為甲公司對A公司沒有重大影響且A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甲公司把它列為長期股權投資,并采用成本法進行核算。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再次以1750萬元的價款(包括相關稅費)取得A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15%。至此,甲公司已累計擁有A公司23%的股份,可以對A公司施加重大影響,所以,長期股權投資按權益法進行核算。2008年1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8000萬元;2009年4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為10000萬元。2008年度,A公司實現凈利潤1200萬元,未派發現金股利;2009年1月1日至4月1日,A公司的凈利潤為200萬元。甲公司在取得8%的股份時,A公司各項負債、可辨認資產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甲公司與A公司的會計年度及采用的會計政策相同,取得8%的股份后雙方未發生任何內部交易。

    (1)2008年1月1日,購入A公司8%的股份。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7200000,貸:銀行存款 7200000。

    (2)2009年4月1日,再次購入A公司15%的股份。追加投資的成本為1750萬元,按追加投資比例計算的追加投資時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為1500萬元(10000*15%),追加投資體現的商譽為二者之間的差額:250萬元,不對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甲公司對追加投資的會計處理如下: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17500000,貸:銀行存款 17500000。假定2009年4月1日,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為12000萬元,則甲公司還應對追加投資的成本作如下調整:追加投資成本調整額=12000*15%-1750=50(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500000,貸:營業外收入 500000。

    (3)2009年4月1日,對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進行調整。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為720萬元,按照原持股比例計算的取得原投資時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份額為640萬元(8000*8%),原投資體現的商譽為二者之間的差額:80萬元,不對長期股權的賬面價值進行調整。假定2008年1月1日,9500萬元是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則甲公司應對原持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作如下調整:原投資成本調整額=9500*8%-720=40(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成本) 400000,貸:盈余公積 40000,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360000。

    (4)2009年4月1日,調整應享有A公司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損益調整) 1120000,貸:盈余公積 96000,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 864000,投資收益 160000,借:長期股權投資—A公司(其他權益變動) 480000。貸: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480000。

    2、處置投資導致的成本法轉換為權益法

    由于投資股權的處置導致所有權下降,不再控制被投資單位但還能夠行使重大影響權或與其他投資者一起聯合控制的,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應當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調整。轉換核算方法時,應首先根據處置投資所占的比例核銷應終止確認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其他的長期股權投資應按照權益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轉讓股份時借記一“銀行存款”,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投資收益”;調整其他長期股權投資的成本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調整應享有的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變動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貸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借記“長期股權投資—其他權益變動”,貸記“資本公積—其他資本公積”。

    二、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1、追加投資導致的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投資企業因追加投資等原因使原有的投資轉變為對子公司的投資,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應按成本法進行調整。轉換核算方法時,應當對原采用權益法核算的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按照成本法的核算要求進行追溯調整,即最初取得成本為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余額。經追溯調整后的原投資成本加上追加投資的成本,作為按照成本法核算的初始投資成本。追加投資時借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貸記“銀行存款”;調整原有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借記“盈余公積”“利潤分配—未分配利潤”,貸記“長期股權投資—成本”。

    2、處置投資導致的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

    由于投資股權的處置等原因不再控制被投資單位或對其行使重大影響,并且不能可靠計量該投資的公允價值和不能明確其在活躍市場中的報價,應將長期股權投資的核算方法轉換成成本法。在會計核算方法轉換時,以成本法核算要求為基礎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例:甲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持有B公司股份2000萬股,占B公司有表決權股份的20%,能夠對B公司施加重大影響,采用權益法核算。截止2009年3月31日,該項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為2500萬元,其中,損益調整300萬元,成本2200萬元。2009年4月1日,甲公司出售1500萬的B公司股份,收到轉讓價款1950萬元。此時甲公司擁有B公司5%的股份,不再具有重大影響,并且B公司股份的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且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所以,甲公司仍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并改按成本法核算。轉換核算方法時,B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為1800萬元。2009年4月20日,B公司宣告2008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股分配現金股利0.1元;2010年3月25日,B公司宣告2009年度利潤分配方案,每股分派現金股利0.15元。

    (1)借:銀行存款 19 500 000;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 16 500 000; — B公司(損益調整) 2 250 000;投資收益 750 000。

    (2) 權益法轉換為成本法。剩余股份的賬面價值=2500-1875=625(萬元),其中:成本=2500-1650=550(萬元),損益調整=300-225=75(萬元),借: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成本) 750 000,貸:長期股權投資—B公司(損益調整) 750 000。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2號[S].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8.

    [2] 劉永澤,陳立軍.中級財務會計[M].東北財經大學出版,2010.

    [3] 長期股權投資成本法的調整及財務影響[J].財會通訊,2011.3.

    【作者簡介】

    第6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規定,投資企業能夠對被投資企業實施控制的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并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成本法核算。投資企業對被投資企業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長期股權投資,采用權益法核算。對于合并財務報表,《企業會計準則第33號——合并財務報表》規定,合并報表按照權益法調整對子公司的長期股權投資后,由母公司編制。由此可見,《企業會計準則》對于存在控制關系的子公司,母公司報表按照成本法對該長期股權投資進行核算。在編制合并報表時,需要將該長期股權投資由成本法轉換成權益法再進行后續的合并程序。對于存在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合營聯營企業,母公司報表及合并報表對該長期股權投資均按權益法核算。對于上述投資之外的并在活躍市場中沒有報價、公允價值不能可靠計量的長期股權投資,在母公司報表及合并報表中均采用成本法核算?!秶H會計準則第28號——對聯營企業和共同控制實體的投資》規定,編制合并財務報告的母公司應該使用權益法核算對聯營企業及共同控制實體的投資。《國際會計準則第27號——單獨財務報告》規定,企業編制單獨財務報告,對子公司、聯營公司及共同控制實體的投資,應按成本法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資產》的規定核算?!秶H會計準則》對于存在控制關系的子公司,在合并報表及單獨報表中,均使用成本法核算。對于聯營企業及共同控制實體,在編制單獨財務報告時,按成本法或《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資產》的規定核算。在編制合并財務報告時,使用權益法核算。對于除子公司、聯營企業及共同控制實體外的投資,在合并報表及單獨報表中按照《國際財務報告準則第9號——金融資產》的規定核算。

    二、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對合并報表及母公司報表的影響

    合并報表將母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視為一個統一的經濟主體,綜合反映企業集團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情況。母公司報表只反映對子公司實施控制的母公司的個體情況。按照經濟主體理論編制的合并報表為投資者提供決策更為有用的信息,然而母公司報表也能提供某些合并報表不能反映的信息。因此,披露合并報表的同時提供母公司報表,能夠使投資者全面了解作為經濟主體的企業集團和作為法律實體的母公司的情況。合并報表基于經濟主體理論,反映企業集團控制的全部經濟資源,包括在聯營合營企業的權益。合并報表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以權益法核算,聯營合營企業的業績包含在合并報表中,《企業會計準則》要求對母公司報表中的聯營合營企業投資也按權益法反映。母公司報表基于法律實體編制,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按權益法核算會對財務報告整體產生影響,不利于投資者做出決策,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不利于母公司報表的邏輯統一性母公司報表依據法律實體編制,綜合反映作為法律實體母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在母公司報表中各項目也應反映企業依據法律關系擁有的資產及承擔的債務、享有的經營成果及現金流量。母公司對聯營合營企業按照權益法核算,反應的是母公司享有的聯營合營企業經營成果,不是從法律實體角度反映企業應收到的股利。在母公司報表中存在兩種不同的編制基礎,使得本應反映母公司法律實體的財務報表自身邏輯混亂。母公司報表中的長期股權投資及投資收益賬面價值未能從法律實體角度真實計量,導致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被扭曲。

    2.不利于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的合理分工合并報表提供母公司及其所有子公司構成的企業集團的財務信息,母公司報表反映控股子公司的母公司情況。合并報表側重于經濟主體,母公司報表基于法律實體。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互為補充,從不同的角度反映企業集團的經營情況。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基于不同的基礎編制,在合并報表和母公司報表中的聯營合營企業投資應反映不同的編制基礎。在母公司報表中,聯營合營企業投資也按權益法編制,母公司聯營合營企業的信息已經在合并報表中體現出來,在母公司報表中重復披露。母公司報表聯營合營企業的核算方法打亂了合并報表與母公司報表應承擔的職責分工,降低了母公司報表應該能夠含有的信息量。

    3.不利于財務報告使用者依據財務報表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根據決策有用觀,財務報告基本目標是向財務報告的使用者提供決策有用信息,以便其做出正確的經濟決策。合并報表和母公司報表作為財務報告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財務報告使用者了解企業信息的最直接途徑。作為經濟主體的企業集團的信息,財務報告使用者可以通過合并報表獲得。如果想了解法律實體的母公司的情況,財務報告使用者就需要獲取母公司的財務報表。母公司財務報表以法律實體基礎編制,財務報表使用者關心取得聯營合營企業股利分配,而不是母公司按比例享有的聯營合營企業的業績,投資者從財務報告中無法獲得有關母公司取得聯營合營企業分配股利的信息。母公司報表未能恰當的反映作為法律實體的母公司的信息,降低財務報告的決策有用性。

    三、長期股權投資核算方法的選擇建議

    第7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增減股份; 會計處理

    中圖分類號:F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198(2012)13010801

    1多次交換交易,分步取得股權,最終形成企業合并

    合并報表中,購買日之前的股權,按購買日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按其與新購入股權支付對價之和,作為合并成本;其他綜合收益轉為購買日當期投資收益;原持股比例在當日公允價值與賬面價值之差,在合并報表工作底稿中調整長期股權投資。

    2取得子公司控制權形成企業合并后,購買少數股東全部或部分權益

    合并報表中,子公司的資產、負債以購買日持續計算的金額反映。母公司新取得的長期股權投資與按新增持股比例計算的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開始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之間的差額,調整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3持有子公司投資后,出售部分股權,仍保留控制權

    合并報表中,處置取得價款與處置投資相對應享有子公司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計入所有者權益,資本公積不足沖減的,調整留存收益。

    4因處置部分股權投資或其他原因喪失了控制權

    合并報表中,剩余股權按照喪失控制權日的公允價值重新計量;調整出售股權投資影響的所有者權益;其他綜合收益轉入投資收益。

    下面用案例來具體說明各種情況的會計處理:

    案例1:

    (1) A于2010年12月29日以20 000萬元取得對B 80%的股權,形成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2011年12月31日,A又出資3 000萬元自B的少數股東處取得B 10%的股權。A與B少數股東在交易前不存在關聯方關系。

    2011年12月31日,B有關資產、負債的賬面價值為25000萬元,自購買日按其公允價值持續計算的金額為26000萬元,該日公允價值為27000萬元。

    (2)A于2010年1月1日以貨幣資金500萬元取得了C 10%的股權,對C不能施加重大影響,C是非上市公司,股權公允價值無法合理確定。A和C是非同一控制下的公司。

    C于2010年度實現凈利潤1000萬元,分配現金股利100萬元,無其他所有者權益變動事項。

    2011年1月1日,A以貨幣資金3000萬元進一步取得C 50%的股權,因此取得了控制權。原持有C 10%的股權的公允價值為600萬元,C在該日的可辨認凈資產的公允價值是5 8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和內部交易的影響。

    (1) 2011年12月31日合并報表中的商譽=20000-24000*80%=800萬元

    合并報表中,B有關資產、負債以購買日持續計算的金額進行合并,即與新取得10%股權相對應的被投資單位可辨認資產、負債的金額=26 000*10%=2600萬元。因購買少數股權新增加的長期股權投資成本3 000萬元與按照新取得持股比例10%計算確定應享有子公司自購買日持續計算的可辨認凈資產份額2 600萬元之間的差額400萬元,在合并報表中調整所有者權益相關項目。

    借:資本公積——資本溢價400萬元

    貸:長期股權投資400萬元

    (2)合并報表中合并成本=600+3 000=3 600萬元

    A對C投資形成的商譽=3 600—5 800*60%=120萬元

    將原10%持股比例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調整到購買日公允價值,調整金額=600—500=100萬元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萬元

    貸:投資收益100萬元

    案例2:

    2010年1月1日甲以現金2000萬元換取乙原持有A80%股權,乙對A80%股權為2006年1月1日支付價款1680萬元取得。甲取得A80%股權,將其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當日A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為2400萬元,與賬面價值一致。2010年A實現利潤640萬元,其他綜合收益200萬元;2011年6月30日甲以800萬元出售了A20%股權,仍享有控制權。A于2011年1月至6月實現凈利潤460萬元,并實施2010年利潤分配方案,分配現金股利300萬元。

    (1)甲在購買日合并報表上因購買A股權應確認的商譽或損益=2000—2400*80%=80萬元,確認商譽80萬元。

    (2)2011年6月30日A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自購買日持續計算金額=2400+(640+460-300+200)=3400萬元

    (3)甲于2011年6月30日處置A20%股權時:

    甲合并報表資本公積的影響金額=800—3400*20%=120萬元;

    如果在2011年6月30日甲以1200萬元出售A40%股權,剩余40%股權的公允價值為1100萬元,則計算以下金額:

    甲合并報表中應確認的投資收益=1200+1100—(3400*80%+80)+200*80%=—340萬元

    對于剩余股權甲按其公允價值重新計量:

    借:長期股權投資100萬元

    貸:投資收益100萬元

    參考文獻

    [1]企業會計準則.2006/中華人民共和國財政部制定[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2).

    [2]于小鐳,薛祖云.新企業會計準則實務指南(上市公司類)[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 2007,(1).

    第8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一)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處理原則

        《企業會計準則講解2010》中指出,投資企業與聯營、合營企業之間發生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按照持股比例計算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應當予以抵銷,在此基礎上確認投資損益。該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銷既包括順流交易(投資企業向其聯營、合營企業出售資產),也包括逆流交易(聯營、合營企業向投資企業出售資產)。而如果投資企業還需要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則在順流交易時,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投資收益及包含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進行調整,抵銷有關利潤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并相應調整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收益;在逆流交易時,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對長期股權投資及包含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資產賬面價值進行調整,抵銷有關資產賬面價值中包含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并相應調整對聯營、合營企業的長期股權投資。

        (二)對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處理原則制定原因的分析

        順逆流交易會計處理是以實體理論為基礎的。實體理論的核心就是要將與母公司有關的聯營企業、合營企業、子公司等作為一個整體來反映,認為合并財務報表是以整個企業集團為會計主體而編制的。我國企業會計準則雖然并沒有規定要將聯營、合營企業納入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但是通過對聯營、合營企業的投資進行權益法處理后,聯營、合營企業的凈資產和凈利潤中歸屬于投資企業的部分已經進入了投資企業財務報表,那么它們之間的交易也應該按照母子公司之間的交易一樣進行抵銷,以免虛增該實體的資產或利潤。由此可知,會計準則制定的一個根本出發點是防止投資企業通過與聯營、合營企業之間的關聯交易虛增利潤和資產。

        二、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處理的實例分析

        (一)逆流交易的實例分析

        例1:甲企業于2011年1月取得乙企業20%有表決權股份,能夠對乙企業施加重大影響。假定甲企業取得該項投資時,乙企業各項可辨認資產、負債的公允價值與其賬面價值相同。2011年8月,乙企業將其成本為600萬元的某商品以1 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甲企業,甲企業將取得的商品作為存貨。至2011年資產負債表日,甲企業仍未對外出售該存貨。乙企業2011年實現凈利潤為2 000萬元。假定不考慮所得稅影響,分兩種情形進行分析:

        1.假定甲企業沒有其他子公司,無需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分錄A(2 000萬×20%):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4 000 000

        分錄B(400萬×20%):

        借:投資收益

    8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0 000

        為了說明抵銷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分錄的意義,首先需要引入一個概念:單行合并。所謂單行合并是相對于完全合并而言的。按照實體理論的要求,必須把包含聯營、合營企業的部分都納入廣義合并范圍,把投資企業與聯營、合營企業看做一個整體企業??墒且驗橥顿Y企業對聯營、合營企業沒有控制,不能按照合并財務報表的常規方法處理,只能通過單行合并方式進行處理。即,對于投資企業與聯營、合營企業合并后整體企業的資產增加或減少(包括虛增),不能直接增減相應的資產,而只能通過對投資企業長期股權投資賬面價值進行調整的方式進行反映;同理,對于投資企業與聯營、合營企業合并后整體利潤的增加或減少(包括虛增),也只能通過對投資企業投資收益賬面價值的調整進行反映。由此形成一個已經抵銷了與聯營、合營企業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后的“單行合并財務報表”。

        由此,我們把甲企業與乙企業作為一個整體企業觀察后發現,整體企業利潤虛增80萬元,根據單行合并要求,甲企業只能把投資收益調減80萬元;整體企業中存貨的價值虛增了80萬元,也只能通過抵銷長期股權投資80萬元來反映。抵銷后,甲企業資產、利潤增加金額都為320萬元,沒有虛增。從本質看,抵減的長期股權投資80萬元正是甲企業存貨虛增部分;抵減的投資收益80萬元也恰好是乙企業利潤虛增部分。

        2.如果甲企業有其他子公司,需要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在對甲企業個別報表進行A、B筆分錄處理后,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進行以下調整,分錄C:

        借:長期股權投資

    800 000

        貸:存貨

    800 000

        對于該筆會計分錄,可做如下分析:

        由于此時甲企業有子公司,需要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那么在年末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甲企業會編制相應的抵銷分錄來抵銷內部交易。此時,可以把對于子公司、聯營、合營企業的所有抵銷分錄放在期末統一進行處理,在發生時暫不抵銷。即先不考慮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進行正常處理。分錄D(2 000萬×20%):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4 000 000

        同時需要理清一點,此時按照實體理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不僅僅只包含甲企業與乙企業的“單行合并財務報表”,而是一個包含了甲企業、乙企業、甲企業子公司的更大范圍的“單行合并財務報表”。因為甲企業必須與其子公司編制“完全合并財務報表”,再把該“完全合并財務報表”用來與聯營、合營企業編制新的“單行合并財務報表”,以反映整個實體真實的資產、利潤等情況。

        在“完全合并財務報表”中,甲企業抵銷了與其子公司的內部交易,使資產或利潤不至于虛增,并且此時的抵銷分錄抵銷的就是相應虛增項目。為了使對外報出的“完全合并財務報表”具有內在一致性(因為如果甲企業與其子公司有內部存貨逆流交易,在甲企業與其子公司編制的抵銷分錄中,就是抵銷的存在于甲企業報表上存貨的虛增部分),就要求把跟乙企業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導致的存貨虛增80萬元部分按照抵銷“存貨”項目進行處理,對于乙企業虛增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就按照“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進行抵銷,分錄E:

        借:營業收入

    2 000 000

        貸:營業成本

    1 200 000

        存貨

    800 000

        如前所述,聯營、合營企業并未納入“完全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對于乙企業虛增的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依然只能以“投資收益”的減少來代替;而甲企業由于進入了“完全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存貨的虛增部分可以按照“存貨”項目進行抵銷;分錄F(400萬×20%):

        借:投資收益

    800 000

        貸 :存貨

    800 000

        此時,把分錄D與分錄F合并可得分錄G: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3 200 000

        存貨

    800 000

        從最終的合并分錄G可以發現,最終利潤與資產都只增加320萬元,與前述假如甲企業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資產、利潤的影響金額完全一致。完全合并財務報表中反映了整個實體的真實情況。

        此時,我們再進一步解釋說明C筆分錄。這里有一個前提也要首先理清,即甲企業在沒有子公司不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的會計處理與甲企業假如有子公司需要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的會計處理在本質上是相互獨立的,只是按照兩種不同假定前提進行的不同的會計處理??墒窃谛问缴?,由于甲企業先進行了第一種處理(編制了A、B筆分錄),為了使得這兩種不同假定前提下的處理真正達到本質上獨立(使兩種不同假設前提下的處理最終對于實體的財務報表資產、利潤的影響金額都只是320萬元),就必須在形式上考慮A、B筆分錄的影響(《企業會計準則講解》特別強調了“進行上述處理后”,也就是做出了A、B筆分錄進行處理后,甲企業如果此時又需要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的,再做C筆分錄)。即我們在甲企業A、B筆分錄的基礎上,必須通過編制一筆分錄C,使得A、B、C合并后最終與E筆分錄一致,才能保證在實質上的獨立,使其最終在第二種假定前提下的處理對于實體財務報表中資產、利潤的影響金額都只是320萬元。我們通過分錄進行說明:

        在甲企業正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如前所述,通過D、F筆分錄就可得到最終分錄G,而此處前提為甲已經做了一筆(2 000萬-400萬×20%):

        借:長期股權投資

    3 200 000

        貸:投資收益

    3 200 000

        從形式上看,這筆分錄和最終分錄G只差C筆分錄,編制C筆分錄后,就實現了保證實質獨立的目的。

        但是,我們仍需要從實際意義上說明C筆分錄。我們知道,在A、B筆分錄中甲已經通過把長期股權投資抵銷80萬元,實現了抵銷虛增資產的目的。而甲企業賬面上真正虛增的是存貨而非長期股權投資,此時,既然甲企業已經需要對外編制完全合并財務報表,并且虛增的存貨體現在甲企業財務報表上,能夠進入“完全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那么應該通過真正抵銷存貨而非替代性的長期股權投資來實現抵銷虛增資產的目的。所以,只需要再做C筆分錄,就可以把抵銷的長期股權投資恢復,并抵銷真正虛增的存貨部分。而對于虛增的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由于聯營、合營企業的報表仍然不并入“完全合并財務報表”而只有繼續以投資收益的抵銷來替代,不用恢復已經抵銷的投資收益。

        (二)順流交易的實例分析

        例2:承例1,把乙企業向甲企業出售商品改為甲企業將其賬面價值為600萬元的商品以1 000萬元的價格出售給乙企業,其他條件不變。

        1.先假定甲企業沒有其他子公司,無需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

        分錄A:

        借:長期股權投資

    4 000 000

        貸:投資權益

    4 000 000

        分錄B:

        借:投資收益

    800 000

        貸:長期股權投資

    800 000

        前文述及逆流交易時已引入“單行合并”的概念,在此依舊可以進行如下理解:整體企業利潤虛增80萬元,甲企業只能把投資收益調減80萬元。另一方面,整體企業中存貨的價值虛增了80萬元,也只能通過抵銷長期股權投資80萬元調整。抵銷后,甲企業資產、利潤增加金額都為320萬元,沒有虛增。從本質上看,抵減的長期股權投資80萬元正是乙企業存貨虛增部分;抵減的投資收益80萬元也恰是甲企業利潤虛增部分。

        2.如果甲企業有其他子公司,需要對外編制合并財務報表。在對甲企業個別報表進行上述處理后,應在合并財務報表中進行以下調整,分錄C:

        借:營業收入

    2 000 000

        貸:營業成本

    1 200 000

        投資收益

    800 000

        對于該筆會計分錄,也可做如下分析:

        同逆流交易的分析,先不考慮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進行正常處理。分錄D(2 000萬×20%):

        借:長期股權投資——損益調整

    4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4 000 000

        同樣,甲企業必須跟其子公司編制“完全合并財務報表”,再把該“完全合并財務報表”用來與聯營、合營企業編制新的“單行合并財務報表”,以反映整個實體真實的資產、利潤情況。同理,為了使得對外報出的“完全合并財務報表”具有內在一致性,就要求把由于甲企業與乙企業之間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所導致的利潤虛增80萬元部分按照抵銷“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項目進行處理,對于乙企業虛增存貨80萬元部分,就按照抵銷存貨進行處理。分錄E:

        借:營業收入

    2 000 000

        貸:營業成本

    1 200 000

        貸:存貨

    800 000

        同樣,由于聯營、合營企業并未納入“完全合并財務報表”的范圍,對于乙企業虛增的存貨,由于其未能體現在“完全合并財務報表”中,依然只能按照單行合并的要求,以“長期股權投資”的減少來代替;而甲企業由于其進入了“完全合并財務報表”范圍,利潤的虛增部分可以按照“營業收入”和“營業成本”項目進行抵銷。而分錄F:

        借:營業收入

    2 000 000

        貸:營業成本

    1 200 000

        長期股權投資

    800 000

        此時,把D筆分錄與F筆分錄合并可得分錄G:

        借:長期股權投資

    3 200 000

        

    營業收入

    2 000 000

        貸:投資收益

    4 000 000

        營業成本

    1 200 000

        從最終的合并分錄G可以發現,利潤與資產都只增加320萬元。與前述假如甲企業不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對于整個實體資產、利潤的影響金額一致,完全合并財務報表中反映了真實情況。

        同逆流交易部分的分析,由于此時再采取第二種假定前提進行處理,編制分錄的科目和金額會受到第一種假定前提下A、B筆分錄的科目和金額的影響,我們必須考慮到之前的影響,在此基礎上,再編制抵銷分錄,以使按照第二種假定前提編制的分錄,其最終對實體的財務報表中資產、利潤的影響金額都是320萬元,而不會與第一種假定前提的處理產生差異。

        下面通過分錄進行說明:在甲企業正常編制合并財務報表時,根據前面所述,通過D、F筆分錄就可得到最終分錄G,而此處前提為甲已經做了一筆[(2 000萬-400萬)×20%]:

        借:長期股權投資

    3 200000

        貸:投資收益

    3 20 0 000

        從形式上看,這筆分錄和最終分錄G只差C筆分錄,編制C筆分錄后,就實現了保證實質獨立的目的。

    第9篇:股權投資方法范文

    【關鍵詞】長期股權投資 企業合并 成本法 權益法

    一、長期股權投資的內容

    長期股權投資準則修訂以后,把原來屬于該準則的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響的投資剔除出來,納入到了《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列報》,所以現在的長期股權投資準只包括對子公司,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的投資。從這可以看出修訂后的準則其適用范圍縮小了。

    二、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的會計處理

    企業合并有三種方式,分別是新設合并,控股合并和吸收合并。而與長期股權投資相關的合并指的是控股合并形成的投資??毓珊喜⒂挚梢苑譃橥豢刂葡碌钠髽I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區分同一控制還是非同一控制,主要是看參與合并的企業在合并之前是否受到相同的一方或者多方的最終控制。

    (一)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權益結合法,這種方法就是對合并方的資產和負債采用賬面價值即歷史成本進行確認計量。這是因為如果站在參與合并的企業的最終控制方的角度來看,它并不是資產的買賣交易,資產并沒有增加,它仍然屬于集團內部的股權聯合行為。在合并日,投資方取得被投資企業的股權時,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應該根據被投資企業所有者權益賬面價值的份額為限。初始投資成本與賬面價值之間如果有差額,應該計入資本公積,增加或沖銷資本公積科目余額。資本公積不足沖減抵消的,再依次計入盈余公積和未分配利潤。綜上所述,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不涉及損益問題,初始投資成本與賬面價值之差只會影響資本公積和留存收益。

    【例1】20××年3月31日,Z公司合并L公司,取得L公司70%的股份,并且兩公司同屬于母公司H公司。L公司全部股權5000萬元,其中股本2000萬元,資本公積1000萬元,盈余公積1500萬元,未分配利潤500萬元。Z公司通過發行股票的形式取得該項投資,股票面值5000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L公司(5000×70%=3500)3500,0000

    資本公積―股本溢價 1000,0000

    盈余公積 500,0000

    貸:股本 5000,0000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形成的長期股權投資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業合并采用購買法,這種方法就是采用公允價值對取得的被投資企業的股權進行確認計量。它把企業合并看成是一方購買另一方的交易。投資方取得被投資企業的股權時,長期股權投資的的初始投資成本即為投資方所付出資產或債務的公允價值之和。投資方轉讓非現金資產應該按照相關業務發生時的實際賬務處理進行處理。例如以存貨為支付對價,則應按企業銷售業務進行賬務處理。

    【例2】20××年3月31日,Z公司合并L公司,取得L公司70%的股份,合并前Z公司與L公司及其股東不存在任何關聯方關系。Z公司付出的專利技術的賬面價值為4000萬元,累積攤銷為1200萬元,公允價值為2000萬元,同時支付銀行存款1000萬元。會計處理如下:

    借:長期股權投資―L公司 3000,0000

    累計攤銷 1200,0000

    營業外支出 800,0000

    貸:無形資產 4000,0000

    銀行存款 1000,0000

    三、成本法與權益法的區別

    投資企業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的持有期間,對長期股權投資的后續計量要根據投資方對被投資方是實施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分別采用成本法或權益法。成本法是指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按初始投資成本計量,一般對賬面價值不進行調整的方法;權益法是指在取得長期股權投資時以投資成本計量,但在后續持有期間,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則要根據投資方所享有的權益份額的變動進行調整的方法。兩者之間的區別主要有:

    (一)適用范圍不同

    根據新準則的規定,投資企業應該對控股的子公司采用成本法進行后續計量;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響的合營企業和聯營企業采用權益法進行后續計量。

    (二)對投資損益的處理不同

    在成本法下,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一般會保持不變,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或發生虧損時,投資方不做會計處理;而在權益法下,被投資企業不管是實現凈利潤或是虧損,投資企業都要確認投資損益,進行會計處理,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確認投資損益時,還需要考慮投資企業和被投資企業內部交易形成的未實現內部交易損益的抵消問題,即順流交易和逆流交易。順流交易是指投資方向其被投資方出售資產;逆流交易是指投資方向其被投資方購買資產。投資企業在采取權益法計算確認應享有的對被投資企業的投資損益時,應抵消未實現內部損益的影響,并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

    (三)初始投資成本與應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差額處理不同

    成本法下不存在比較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與投資時應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的大小,而是直接按照初始投資成本計量;在權益法下,還需要比較兩者的大小,視情況區別處理。當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大于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時,不需要對初始投資成本進行調整;當長期股權投資初始投資成本小于應享有的被投資企業可辨認凈資產公允價值份額時,應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計入當期營業外收入。

    (四)取得現金股利或利潤的會計處理不同

    成本法下,當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時,投資方根據享有的被投資方所有者權益限額確認投資收益,但不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權益法下,投資方不再確認投資收益,而是要確認為應收股利,并相應地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這是因為在權益法下,當被投資企業實現凈利潤或虧損時,投資企業都要相應地調整長期股權投資的賬面價值,在這時投資方一般已經確認投資收益或損失,而在被投資企業宣告分配現金股利或利潤時則不再確認。

    參考文獻

    [1]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2014)[S].2014.

    [2]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第2號―長期股權投資講解[S].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2015.

    相關熱門標簽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综合成人网|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www| 免费成人福利视频|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小明发布永久在线成人免费| 国产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日韩在线成人蜜芽| 8x成人在线电影|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 色噜噜狠狠成人网| 国产精品成人99一区无码| 四虎影视成人永久免费观看视频 |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亚洲成人自拍网| 在线观看国产成人AV片| 1314成人网|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成人性生免费视频|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 欧美成人四级剧情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久久久久久成人AV|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区免费内射一片色欲|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免费A在线视频|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成人在线免费|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96|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国产成人三级视频在线观看播放 |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美国成人免费视频| 猫咪AV成人永久网站在线观看 | 99精品国产成人一区二区|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成人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