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工作調度方案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工作調度方案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工作調度方案

    第1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高校;人才流動;動態模型;人機交換

    [作者簡介]洪強,白云學院管理系副教授,廣東廣州510450

    [中圖分類號]G40-0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2728(2010)07-0158-04

    一、引言

    人事調度是提高高等學校工作效益、辦學質量的關鍵,在當前高等學校辦學的過程中,由于受到政策的支持和市場的影響,高等學校普遍具有多學科、變批量的辦學模式,使學校及部門的執行環境具有大量動態調度約束,往往會直接導致學校工作計劃的安排與實際執行過程出現偏差。而保持兩者同步對于學校及部門執行過程的有序性以及學校及部門系統能夠反映真實執行情況,進而進行人事調配和后續作業的安排具有重要的意義。動態調度技術是實現學校及部門作業安排與執行同步的重要手段,當前關于動態調度的定義主要分為如下幾種形式:一是反應(反饋)調度;二是自適應調度;三是實時調度;四是在線調度。

    面向學校及部門作業安排與執行同步的動態調度問題的解決,一方面需要學校及部門執行信息的及時反饋,另一方面則有賴于調度系統體現的對教學資源工作模式、調度方案快速調整以及重調度技術的靈活運用。本文結合辦學實際問題與調度系統的開發應用,提出綜合動態工作日制、人機交互協同的調度方案調整以及重調度技術以解決學校工作計劃與執行同步的調度問題。

    二、人事動態調度模型及其策略

    1、人事動態調度模型。引起調度環境變化從而需要進行動態調度的事件稱為動態事件。動態事件的種類有多種,Sures等將動態事件分成以下4類:(1)與工作任務相關的事件:包括工作任務隨機到達,工作任務完成時間不確定,交貨期變化,動態優先級和定單變化;(2)與教學設施相關的事件:包括教學設施損壞,負載有限,教學設施阻塞/死鎖和辦學能力沖突;(3)與工作過程相關的事件:包括工作延誤、質量否決和產量不穩定;(4)其他事件:如教學與工作人員不在場,教學器材延期到達,教學器材有缺陷等。

    2、動態調度機制和策略。調度的主要因素有三個:調度的任務、調度的資源和調度的時間。調度時間的變化在動態工作日制技術中已闡述,在動態調度中,主要考慮調度任務集的變化和調度資源集的變化。調度任務集的變化主要是調度任務(調度工作)的完成。工作任務的取消和急件的插入,通過從調度方案中移去已完成的工作和向調度方案中添加新的急件任務來更新新的任務集。調度資源集的變化主要是教學設施的故障引起的,通過故障調度來更新教學資源的狀態。

    動態調度機制可分為周期性和事件驅動方式兩種。周期性再調度機制是指在完成一次調度之后,按調度結果進行完成,經過一定的時間之后,進行重調度。而事件驅動再調度則是當系統的完成狀態有突發事件產生,為了響應這些突發事件,必須立即進行重調度。動態調度框如圖1所示。

    重調度用來更新調度的方法有四種:左移重調度、右移重調度、再生和部分重調度。具體地說,左移重調度是把已完成完的工作從調度窗口和調度方案上移去,剩余的工作在時間上向前移,每個部門上的調度隊列順序并不改變,這樣就可使調度符合辦學實際情況;右移重調度在時間上推遲每個剩余工作(在一個Gantt圖上把剩余的工作往后移),這樣使調度變得可行;部分重調度僅僅重調度那些由于直接或間接受到破壞和影響的工作。由于這個原因,它也被稱為受影響工作重調度。這個方法盡可能保持最初的調度,傾向于保持調度穩定性,也就是保持小的神經性。大多數啟發式方法僅僅考慮那些受影響工作的重調度。右移重調度是這個方法的一個特例;再生重調度在重調度點之前全部沒有完成的工作,這其中包括沒有受破壞影響的工作。由于這個緣故它也被稱為全部或完全重調度。它的主要缺點是過多的計算工作量和令人不滿意的反應時間

    3、學校及部門實時反饋信息的同步調度。基于動態實時辦學信息的同步調度處理方法,如圖2所示。

    通過對工作任務相關事件、教學設施相關事件、工作相關事件、其他事件對調度方案的影響分析,總結出了針對獨立任務的調整、針對獨立教學項目的調整、多任務的綜合的重調度、任務級調度方案的撤銷等調整方法,在保留已執行或指定時間點之前的調度方案和當前時間點之后調度調整方法的支持下,有效地隔離了實時動態辦學信息對調度方案更新的影響,實現了事件驅動的調度方案同步更新。

    需要重點指出的是,任務的轉批帶來對當前任務的分解,并且這種分解是建立在工作級之上的,在發生分批的時候附加已經執行工作的數目的方法,實現任務的分批表達。比如對于教學任務A,具有5個完成工作,當前任務的辦學批量是100,如果在執行到第三道工作時,由于部分提前交貨的要求,需要獨立分出數量為50的批量,則對于原有任務而言,相當于批量發生變化;而對于分批獨立的任務,則應該將從第四道序開始展開完成。

    4、支持同步調度的動態工作日制管理機制。根據學校及部門人事調度的定義,可以看出調度問題的動態性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完成機床集的變化。包括完成機床的增加或減少,機床的故障、維修等。第二,完成任務集的變化。包括工作任務隨機到達,工作任務完成時間變化,交貨期變化,完成優先級變化,完成工作任務外協或工作外協等。第三,時間上的變化(即工作日制的變化)。包括學校及部門或單個部門的加班,休假或其它因素造成的工作時間的變化。

    可以看出,動態性和完成任務集的動態性都是建立在工作日制的動態性之上的,動態的調度對應著動態的工作日制。因此,面向基于實時信息采集和動態調度的辦學過程管理學校及部門狀態和動態工作日制管理的內容主要體現為如下一些內容:部門基本信息的管理,比如部門的類型、部門編號、部門名稱、能力信息等;部門狀態信息的管理,比如部門的故障、維修等;部門動態工作日制的管理,由于對部門工作日制的管理既具有全局設定的要求,也具有對個別部門具體設置的要求,因此要求部門的工作日制應該具有靈活管理的特點,采取基于出勤模式的設置方法,具體如圖2所示。

    三、人機交互的動態調度方案調整技術

    采用人機協同的調度技術,將人的知識、經驗與計算機的計算、存儲與輔助功能結合起來,在計算機中以甘特圖來顯示調度方案。甘特圖的特點在于它以簡潔直觀的圖形方式,圖形化與量化了人事調度中復雜的數據關系,成為管理人員了解全局情況、安排學校及部門調度排序問題的有力輔助工具。調度人員只需考慮如何去安排辦學的其他問

    題,而計算機將處理關系復雜的各類調度約束并通過各種算法計算調度的結果,極大地減少了調度人員的工作強度。

    采用人機協同的調度技術,利用自動調度算法先算得一個較優的初始調度方案后,調度人員再依據調度經驗對調度方案的不當之處進行手動修改、優化,以彌補自動調度算法優化性不夠好的缺點,如調度工作可選教學設施的判斷、各教學設施是否存在調度工作互相干涉的邏輯判斷、工藝關系約束是否滿足的判斷等,以輔助產生調度方案,使調度員能集中精力投入調度方案編制工作。

    為了得到可行、優化的調度解,首先要將調度教學與工作標準化。標準化調度教學與工作是建立在調度約束的基礎上的,它包括緊前方式(調度)、插入方式(調度)、移動調度工作、轉換教學設施等教學與工作。

    各種標準化的調度教學與工作是通過人機協同的調度方式實現的,體現了調度人員的調度意圖,直接構成了手動調度的功能。調度人員在計算機上進行的手動調度,是通過windows消息響應函數直接調用標準化的調度教學與工作。在自動調度過程中,需要調用緊前方式、插入方式等標準化調度教學與工作的實現算法,實現調度約束的檢查以及調度方案的更新,人機協同調度方案的修改主要包括:移動調度工作(部門內的移動)與轉換教學設施(部門間的移動)。調度方案在調整后的重新排列算法,如圖3所示。

    四、結語

    1、采用人機協同的人才流動技術,在計算機中以甘特圖來顯示人才流動方案,成為管理人員了解全局情況、安排人才流動部門人才流動排序問題的有力輔助工具,人才流動人員只需考慮如何去安排人才流動,而計算機將處理關系復雜的各類人才流動約束并通過各種算法計算人才流動的結果,極大地減少了人才流動人員的工作強度。

    2、利用自動人才流動算法先算得一個較優的初始人才流動方案后,人才流動員再依據人才流動經驗對人才流動方案的不當之處進行手動修改、優化,以彌補自動人才流動算法優化性不夠好的缺點。

    第2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危險品事故;應急調度;弱經濟性;經濟因素

    中圖分類號:U492.3+3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3)05-0-01

    一、危險品物流事故應急資源調度概述

    隨著我國工業的發展,危險品的生產量和運輸量每年均在快速增長,由此帶來的危險品安全事故頻發。事故發生后的緊急救援工作,對于搶救人員、挽回經濟損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目前由于相關信息和軟件支持不夠,評估主要依靠救援人員經驗進行。救援評估的目的主要是確定救援裝備的類型、數量等,救援裝備經常需要跨區域調度,如何有效調度各類應急資源以達到及時有效救援的目的,是目前的難點。

    二、危險品物流事故應急資源調度存在問題

    根據項目組對廣東省消防總隊的調研,現存問題可以概括為:

    1.有設備、有資源、無科學的應急資源調度方法。

    2.缺乏有效的應急調度聯動機制。

    3.政府的相關法律、政策不完善。

    4.應急救援信息化程度不夠高。

    5.應急救援智囊的缺乏。

    三、基于弱經濟性的單事故點問題應急資源調度研究

    1.單一事故點應急救援問題的系統性分析

    區域內只有一個事故點,由于事故規模較大,單一救援點無法滿足其應急需求,需要調集周圍消防設施點的應急資源予以救援。為了簡化研究,本一定假設:假定運輸道路是通暢的,不會因為堵車等路況影響應急資源調度時間;所有應急事故所需要的應急資源量是可估計的,即應急資源需求量是確定的,不會出現臨時變動情況。危險品應急資源調度的首要目的是盡快救援,保證應急資源調度時間是第一要求;同時危險品運輸事故的應急救援工作不同于大規模自然災害的資源調度,全區域內通行的危險品運輸車輛數量龐大,發生事故的可能性比較高,所以需要同時考慮其它可能發生的應急救援工作,為再次發生事故預留應急救援空間,需要從系統穩定性的角度去考慮該問題。綜上所述,危險品應急救援工作,需要滿足以下目標[2]:

    (1)救援時效性:應急資源調度時間最短。

    (2) 系統穩定性:出救點最少。

    其中為某一調度方案。

    學者劉春林[2]針對自然災害的應急資源調度問題展開了研究,采用近似窮舉法的方法,按照各個出救點的資源量進行排列,得到一個調度方案,之后刪除原序列中最后一個出救點,重新排列求解,循環直至無解,在所有方案中選擇最優方案。

    2.基于弱經濟性的調度方法

    關于對于一些有資源沖突或者類似方案,一些學者采用不同方法對救援方案進行調整。應急物流的弱經濟性即在進行應急資源調度時不考慮成本因素,只研究應急資源調度時間最短的問題,“不惜一切代價救援”。學者陳達強[3]提出救援成本由運輸成本和人員傷亡成本兩部分組成,人員傷亡率與應急資源調度時間成一定比例,而運輸成本與出救點數量直接相關,所以救援成本與應急時間最早、出救點數目最少兩個目標密切結合,利用救援成本調整救援方案,不僅可以使得成本降低,更重要的是可以解決多重方案下尋優問題,該思路具有啟發性。

    利用文獻[2]中提到的循環求解方法得到一系列調度方案,之后采用弱經濟性因素對方案進行調整,得到最優方案。

    四、基于經濟損失程度的多事故點問題應急資源調度研究

    第三部分已經討論了單個事故點的調度方法,在此基礎上進一步討論,當同一區域內同一時間段出現兩場以上事故的應急資源調度問題。對多事故點問題進行資源調度,必然面臨著不同事故點對同一資源(即關鍵資源)的爭奪問題,如何有效分配調度關鍵資源,是多事故點多資源問題應急資源調度的關鍵。學者王蘇生[4]等提出以公平性原則進行資源分配而當兩場事故由于發生地點所處經濟水平差異而導致事故后果嚴重程度不同,事故產生的影響與損失相差巨大時,本文擬采用基于事故經濟損失程度的調度規則。

    五、總結

    本文在研究危險品物流事故應急現狀的基礎上,重點考慮弱經濟性與事故經濟損失程度等經濟因素在危險品物流事故應急資源調度中的應用,提出了針對單個事故點和多事故點問題的簡便易行的調度方法。

    參考文獻:

    [1]趙來軍,吳萍,許科.我國危險化學品事故統計分析及對策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09,19(07):165-170.

    [2]劉春林,何建敏,盛昭瀚.應急系統多出救點選擇問題的模糊規劃方法.管理工程學報,1999,13(04): 21-24.

    第3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結構優化 調度 共享VC4

    一、概述

    隨著石家莊移動公司各項網絡工程的展開,迫切需要傳輸網絡具有靈活的資源調度能力,但石家莊傳輸網絡結構不能滿足該需求,主要原因是多個傳輸系統相對獨立建設,每個系統都獨占一定數量的擴展子架,沒有進行有效的溝通,這就造成了一方面擴展子架數量的總和已經具有了足夠的資源冗余潛力巨大,另一方面卻難以應對大規模的電路調整。

    針對上述問題,傳輸運維人員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充分利用現網資源,制定了“傳輸網絡結構優化調整”方案,通過對傳輸網絡進行相應的環網整合,將多個傳輸系統有效的溝通起來,實現了靈活的電路資源調度。

    二、現狀調查

    (一)通過對石家莊傳輸網絡現狀的統計分析發現,擴展子架資源、傳輸時隙都存在較多冗余,但由于各個網絡系統的單獨建設,沒有關聯,導致傳輸網路資源調度能力低下。如圖1所示。

    從圖1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網絡結構相互獨立、無法互通,是導致資源無法得到有效調度的重要原因。

    (二)傳輸本地網使用三臺服務器管理各自的網絡系統,難以實現全網數據的調度制作,限制了傳輸網絡的調度能力。若能夠將三臺服務器合并為一臺服務器,則可方便的實現傳輸全網數據的調度制作。

    三、方案實施

    方案實施一:將市區匯聚環一、匯聚環二、匯聚環三的擴展子架,采用五點2.5G環形復用段的方式,通過這樣的環網整合,使得某一業務光口可以覆蓋市區全部基站。

    方案實施二:

    現有傳輸網管分為三個單獨的服務器進行監控、數據制作,而依據方案將各個環網組成一個網絡之后,在數據制作時要求在一個網管環境下進行。因此必須采用性能更好,數據處理量更大的SUN 工作站做為網管。我們經過2個星期的調試,SUN工作站網管正式運行,將原有三個網管的數據合并至新網管中,并將網管版本更新至T2000V2R7,實現了傳輸全網的統一監控和數據制作,原有三個網管作為熱備份網管服務器。

    方案實施三:

    組環后進行軟件調度調整,對石家莊本地網匯聚層所有VC4業務進行重新規劃,由原來的專用VC4模式向共享型VC4模式進行轉換,利用匯聚節點OSN設備強大的交叉能力使傳輸網的小顆粒調度能力達到最優。

    四、效果及鞏固措施

    三個方案實施完成后,我們完成了“傳輸網絡結構優化調整”,使得傳輸調度能力得到了極大提升。(一)我們制定了 “傳輸組環實施方案”,今后新增擴展子架時,按照本方案組網,使新增網絡具備全網覆蓋的優點。(二)通過組環后軟件調度調整,對石家莊本地網匯聚層所有VC4業務進行重新規劃,由原來的專用VC4模式向共享型VC4模式進行轉換,并制定“石家莊移動傳輸專業VC4業務使用規范”。

    五、經濟及社會效益

    (一)將五個網絡系統通過上述方案組環之后,保證了各項工程的順利進行,達到了業務側某一光口軟調度至全網基站的目標。

    第4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蟒河口水庫;運行;管理

    1 加強水庫的日常運行管理

    1.1 水庫水文資料的整理、收集及保存

    水庫水文資料是水庫的核心資料之一,水庫實施功能調整論證、防洪評價分析、除險加固方案研究等工作時,都會使用到水庫往年水文資料來實施數據的計算、分析和總結,因此水庫水文資料的整理、收集和維護工作,是水庫平時運行管理工作中的一項非常重要的內容。水庫水文資料包含水庫水位及相應降雨量、庫容、降雨量、出庫水量、進庫水量、多年平均降雨量等重要參數。水文資料的整理、收集和保存工作,需要組織專人負責,數據資料的解決方法也需要用電腦表格化處理、手工計算,向水文資料專項管理軟件管理道路發展,用來提升水庫水文工作的效率,保證水文資料數據的可靠性,除此之外還要做好近幾年數據的對照工作。

    1.2 加強水庫的防洪調度管理和日常巡查

    水庫運行管理工作期間,水庫日常巡查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巡查項目及部位包括壩體排水棱體、水庫主(副)壩、壩體滲漏監測等。巡查方案分不定期和定期兩種情況,定期巡查是平時規定次數和時間的一般檢查,不定期巡查是考慮特殊情況的不受空間、次數、時間影響的檢查,特別情況是指水庫及附近區域出現山洪暴發、強雷強降雨、恐怖破壞、地震等情況。巡查工作雖然是非常簡單的檢查工作,不過針對事故的排查檢漏、事先預兆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不可以出現麻痹思想,一定認真仔細、仔細對待,此外一定要做好巡查工作的仔細記錄,以方便檢查利用。

    1.3 防洪調度管理

    水庫防洪調度是依據水庫水位、防洪時段要求、天氣情況、險情估計結果等因素整體考慮,而且有目的地實施蓄水、水泄,正確地對水庫容納量實施調度使用。由于水庫所處地理位置、地區和管理方案也不一樣,防洪調度的效果也是不相同的。現在,防洪調度管理廣泛存在預測技術和計算工具落后、調度系統不健全、專業人才缺乏、通訊不暢、調度運用缺少動態管理體制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防洪調度管理工作的完善和落實,直接影響了水庫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也因為出現非常多的薄弱環節,嚴重制約了水庫防洪調度作用的發揮,因此防洪調度管理工作有必要進一步的提高和改善。

    2 嚴格制定實施防洪預案

    2.1 便于防汛領導的指揮調度

    一旦出現洪水災害,能夠依據防洪應急方案的操作步驟實施指揮,按部就班,各盡其職與共同合作,不僅僅能夠增強防洪搶險救災工作的條理性、計劃性和連續性,還能夠提高指揮決策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2.2 能夠加強各個環節間的銜接

    防洪搶險工作的中間環節非常多,是一項整個社會的全民活動,不僅要增強防洪搶險工作中各個環節的銜接與聯系,還需要增強各個部門間的相互配合與相互合作,清除死角盲點、堵塞漏洞,完全發揮防洪應急方案在防洪救災工作中的作用。

    2.3 能夠將防洪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有機結合起來

    編制防洪應急預案不單單可以讓堤防、河道、水閘、分(蓄、滯)洪區、水庫、河流等工程要素的功能得到完美的發揮,并且還可以進一步完善防御系統,發揮最好的防洪效果。能夠進一步確定各部門各級的防汛責任和任務。能夠更好地調動和督促各部門各級的工作積極性,各負其責,各司其職,相互配合,為爭奪防洪搶險工作的完美勝利作出堅實的基礎。

    2.4 我國制定實施防洪預案的必要性

    我國是全球范圍內上洪澇災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因為防洪規格比較低,還有水利設備的逐漸失修老化,近三分之一的水庫屬于危險水庫,防洪能力非常不足。到了汛期,防不勝防,安全防洪壓力突然增加。綜合上面具體情況,一方面要增快危險水庫的加固除險工程的進行,另一方面為避免和減少洪澇災害,需要依據有可能出現的各種洪水狀況及險情隱患,編制切實可靠的防洪措施,為抗洪搶險工作在準確時間有效的防洪調度和果斷決策,提供有效科學的處理依據。水庫防洪計劃是針對水庫出現管涌、垮壩、壩體漫頂等突發危險事件,嚴重危及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時,有效、有序、迅速地實施應急行動而提前編制的方案。

    3 完善水庫的汛前、汛后檢查及白蟻害防治工作

    3.1 水土保持設施

    為了減少水土流失必須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綜合治理”的方針和生態建設與經濟建設同步發展的原則,對項目區水土流失進行全面規劃設計,做到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形成完整的防治體系,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2007年4月,項目法人委托濟源市水土保持科學研究所和濟源市水利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編制完成了《濟源市蟒河口水庫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

    3.2 水庫的汛前、汛后檢查

    水庫的汛前檢查工作包含水庫迎水坡、大壩壩體、放水壓力涵管、背水坡及閘門起閉機構、排水棱體、溢洪道等水工建筑物和防洪物資的檢查。水工建筑物的檢查雖然在水庫的平時管理工作中已經擁有,不過為了確保水庫的平安度汛,避免粗心大意的思想,一定要仔細認真地對水工建筑物實施一次專項檢查。針對防洪物資來說,主要檢查物資的有效性、配備數量、堆放正確性等方面,發現問題及時處理,禁止防洪物資被隨意使用,同時保證防洪搶險系統設備的安全和防汛人員的通訊不受影響。水庫的汛后主要檢查水庫的汛后與汛前檢查內容基本是一樣的,如果動用了防洪物資,一定要及時補充,對于汛期出現了溢洪,尤其是漫頂的水庫,一定要增加檢查次數、時間和內容,引起高度的重視和關注,出現異常情況在第一時間上報,第一時間使用有效方案解決。

    3.3 水庫的白蟻防治工作

    常言道“千里之堤,潰于蟻穴”,白蟻的危害具有廣泛性、隱蔽性和嚴重性等特性,白蟻防治工作是一項艱巨、長期的任務,一定要每年定期實施。為保證防治工作的效果,可以定期安排防蟻人員實施學習訓練,爭強白蟻防治水平,緊急時能夠邀請白蟻防治專家和專門防治部門參加,開展和指導白蟻防治工作,保證水庫大壩無蟻害。

    參考文獻

    [1]賀仰興,裴興元.水庫監測評價[J].山西水利,2001年S1期.

    [2]曾慶良,單愛琴,萬麗榮.水庫監測評價與保護措施[J].用水資源安全,1994年05期.

    第5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新建客專調度所;CTC系統;搬遷方案

    我國實施的“六所一中心”工程,定下了全國鐵路運輸調度指揮系統的整體格局。本文在已成功實施CTC系統搬遷的某客專調度所的基礎上,詳細探討了搬遷的具體技術方案。CTC系統搬遷作為整個運營調度系統的最重要環節,通常涉及多條已開通的和即將開通的客專線路,工程十分重大,對既有在用行車指揮產生影響。因此,必須制定周密的技術方案,做到CTC系統搬遷對既有系統影響盡量最小,同時系統原有功能均原樣在新調度樓內實現。

    1系統總體搬遷方案

    在新建調度所大樓內新設客專調度中心CTC系統設備。系統配置根據鐵道部運基信號[2009]676號文要求,新設數據庫服務器(冗余共享磁盤)、應用服務器、通信前置服務器、接口服務器(與鐵道部中心、本局TDCS/CTC中心、相鄰客專中心、與GSM-R接口、與TSRS接口、與RBC接口、與投影系統等)、網絡通信設備(交換機、路由器)、網管工作站、系統維護工作站、調度臺工作站、值班主任、復示終端等設備。主要設備連接方式如下:

    遷移方案按如下六個階段實施:

    第一階段:新機房內硬件安裝及操作系統等軟件環境的安裝, 主要完成:各服務器,行調臺硬件安裝,網絡設備內部調試;

    第二階段:新機房內設備內部調試,主要完成:系統內部軟件安裝、網絡互聯及整個系統獨立網內聯調聯試等工作。

    第三階段:新機房與老機房聯調聯試,主要完成:機房網絡聯通,進行部分設備試用。

    第四階段:分步進行服務器搬遷,主要完成:分步實施數據庫服務器、應用服務器(應用服務器和數據庫同步切割至新樓)、通信前置服務器(針對不同線別分步實施)等設備的搬遷切割。

    第五階段:車站網2M通道切割,主要完成:車站2M網從老機房割接到新機房,通過新機房通信匯聚成信道化155M連入CTC系統。

    第六階段:調度臺的搬遷,主要完成:停用老調度樓內有關調度臺終端設備,同步啟用新調度樓內調度臺終端設備。

    2系統搬遷步驟

    2.1硬件及操作系統安裝

    按照設備布置的設計要去進行設備安裝。主要包含服務器、網絡設備、工作站等。

    所有的服務器(數據庫、應用服務器、通信前置服務器等)、工作站均安裝相應操作系統。

    2.2新安裝設備內部調試

    在新機房把數據庫服務器,通信服務器,應用服務器,通信前置服務器,行調臺,車務終端(模擬)等核心設備軟件全部安裝好,并把應用程序起動起來,進行基本功能的聯調聯試。大部分軟件均可直接移植既有軟件。

    2.2.1內部調試的主要內容。

    實施前準備好新機房所有設備的IP地址表。安裝軟件時,設備按地址表分配。主要包含以下工作內容:

    1)核心路由器、交換機的軟件配置及調試;

    2)所有服務器、工作站等設備的IP地址分配及調試;

    3)所有服務器安裝最終版CTC系統應用軟件(數據配置與既有中心一致)。

    4)在新客專中心機房硬件平臺上搭建模擬仿真軟件,進行軟件基本功能測試。包含CTC系統基本功能測試等內容、各服務器雙機切換試驗等內容。

    5)構建中心核心局域網絡,配置所有設別的雙網卡綁定,并進行所有網線的雙網可用測試。對核心交換機進行雙機冗余測試。

    6)完成在新調度樓內相關接口的相關調試。按照既有中心同樣的軟件進行調試。

    2.2.2測試主要內容:

    1)網絡連接是否正常

    測試方法:在每臺機器Ping大包(4096字節)不丟包

    2)各應用軟件是否工作正常

    測試方法:應用軟件起動后是否有異常現象

    3)運行圖軟件是否工作正常

    測試方法:運行圖軟件啟動后是否可以正常登錄,是否可以畫線等基本操作,與應用服務器連接是否正常

    4)調度命令軟件是否工作正常

    測試方法:調度命令軟件啟動后是否可以正常登錄,與數據庫服務器連接是否正常,是否可以新建、刪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5)數據庫是否工作正常

    測試方法:在運行圖中畫若個條運行線,然后退出程序,重啟后是否可以從數據庫中正確讀出運行線信息。

    6)調度命令、階段計劃等是否可以正確下發

    測試方法:需提前模擬1-2個車務終端,然后進行調度命令,階段計劃的下發,測試車務終端上是否可以正確接收,內容是否正確,調度臺上是否可以正確簽收。包含臺間調度命令、階段計劃的互傳功能測試。

    7)其它可以測試的項目

    測試方法:上報站存車、小編組信息、機車類型以及車站報點等功能。

    2.2.3新客專中心模擬測試

    模擬系統的測試用例基本按照《TDCS/CTC基本功能集成測試大綱》進行。

    2.3新機房與老機房聯調聯試

    這步主要實現調試階段的有關功能驗證以及后期服務器及調度臺的切割。首先將新機房和老機房的核心局域網進行高速光纖通道的溝通(如采用100M光纖收發器進行互聯)。完成這步工作后,可對新樓與老樓間進行聯調聯試工作。具體內容為在新機房運行CTC維護終端的軟件,連接老機房的通信服務器,看是否可以正確獲取站場圖,運行圖等信息,并長時間(大于24小時)運行,觀察是否正常。

    2.4分步進行服務器搬遷

    服務器搬遷倒切工作將分批實施,針對既有調度樓內所有的服務器均將逐步倒切至新調度樓。最終實現所有調度臺仍在老樓,但所有服務器均安裝于新樓內。此階段要求新老樓間的光纖通道保持暢通,一旦服務器倒切開始,就不能發生中斷情況,否則將對調度臺產生影響。本階段主要有以下步驟:

    2.4.1數據庫服務器及應用服務器的搬遷

    由于新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已在新樓全面建立完成,為此本次數據庫服務器和應用服務器倒切無需對已經完成的新樓的數據庫和應用服務器進行軟件配置修改,僅需將既有數據庫中數據導入新庫中,并啟用新庫和新應用服務器。

    1)導出現有數據庫中數據。并將該數據導入新中心服務器中。數據導入完成后,需在新中心中通過查詢終端驗證可以查詢到歷史數據。數據導出及導入時對在用系統運行無影響。

    2)停用老機房的數據庫服務器,修改所有行調臺、通信前置服務器、TSRi、RBCi接口服務器、分界口服務器等相關配置,將調度臺終端全部指向新機房內的通信服務器。

    3)停用老機房數據庫服務器后,立刻啟動新機房的數據庫服務。

    4)實施期間停止發送調度命令,可提前發送或完成數據庫倒切后再行發送。

    5)上述步驟中出現問題,無法及時處理的情況,全部回退

    2.4.2通信前置服務器等的搬遷

    通信前置、TSRi等服務器遷移步驟基本一樣,可根據實際情況分步實施,每次搬遷1-2套服務器,下面以一套說明:

    實施步驟:

    1)停用老機房備機程序,并將備機網線全部拔掉

    2)修改新機房對應的一臺服務器的IP地址和老機房通信前置機備機的IP地址相同,并啟動該機器上的程序和老機房的通信前置機的主機進行數據交換

    3)停用老機房通信前置機主機程序,并將主機網線全部拔掉

    4)修改新機房另一臺服務器的IP地址和老機房通信前置機主機的IP地址相同,并啟動該機器上的程序

    2.5車站網2M通道切割

    通道切割原則為:1)對于TDCS車站,先將通道環中的一端切割至新中心,待該通道穩定后,再行實施另一端的通道切割工作。2)對于CTC車站,先切割B網通道再切割A網通道。A/B網切割時同樣先將通道環中的一端切割至新中心,待該通道穩定后,再行實施另一端的通道切割工作。

    對所切割的通道進行核對驗證。在切割所在調度臺通道時,該調度臺站場圖閃爍;調度命令、階段計劃下發功能受到影響。如在切割過程中有問題,切回原通道運行

    2.6實施調度臺的搬遷

    在新調度樓準備好相關調度臺軟件,但不啟動。切換工作開始后,將老樓內所有調度臺終端軟件退出,在新樓內啟動調度臺軟件。調度員直接到新調度中心進行工作即可。

    至此,搬遷工作全部完成。后期約15天左右為系統穩定期,處理CTC系統切割存在的遺留問題,同時配合其它子系統切割調試。

    3 結束語

    本文通過對新建調度所客專CTC系統搬遷的詳細介紹,探討了CTC系統搬遷技術方案。上述方案參考了具體的工程實施實例,符合了相關文件要求,不僅能降低CTC搬遷對鐵路運營的影響,同時也給今后類似工程起了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運基信號[2009]676號,關于印發《列車調度指揮系統(TDCS)、調度集中系統(CTC)組網方案和硬件配置標準》(暫行)的通知 鐵道部 2009.

    第6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綜合自動化 綜采工作面 子系統 監測監控

    [中圖分類號]TD16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5158(2013)06-0268-02

    0 引言

    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煤礦開采經歷了由最原始的人力開采逐漸過渡到機械化開采、由機械化發展到當今的自動化、打造數字礦山的過程。作為煤礦企業管理生產活動的指揮中樞——生產調度,也必將隨著自動化、信息化程度的不斷提高,由傳統的調度方式轉變為現代化的生產調度指揮中心。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建立現代化的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將大量的生產信息匯集到調度中,實現了煤炭生產的綜合調度和生產過程。使調度中心直觀、迅速、有效地判斷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準確地下達調度指令,保證礦井生產秩序的正常進行,提高工作效率,增加企業活力,為企業取得更大的競爭力。

    1 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概況

    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能夠使煤礦井上下各生產環節的生產工況信息在異構條件下聯通與共享,使不同功能的應用系統聯系起來,協調有序地運行,使各自獨立的監控系統信息整合在一起實現資源共享。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平臺能夠實現對全礦井安全、生產的主要環節進行實時監測、監視和必要的控制,實現全礦井的數據采集、生產調度、決策指揮的信息化、科學化為礦井安全生產、有效預防和及時處理各種突發事故和自然災害提供有效手段,為企業信息化的應用和發展奠定基礎。

    全礦井的綜合自動化網絡系統,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以TCP/IP和Web技術為基礎,以開放性、網絡化為特征,立足于Web和Intranet(實時數據庫和人機操作界面)+Intemet(遠程人機交互)一體化,實現企業管控數據流之間的無縫連接,從而使管控一體化解決方案變得簡捷和現實可行。全礦井綜合自動化系統網絡結構圖如圖1所示:

    2 礦井綜采工作面接上傳入方案研究

    2.1 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概況

    綜采工作面是現代化礦井實現“高效生產”綜合機械化和自動化的作業面。綜采工作面環境和設備綜合監測是保障煤礦安全、高效生產的重要技術基礎。綜采工作面的自動化集成監測系統通過現場工業總線將綜采工作面的各設備節點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了地面調度指揮中心對綜采工作面運行情況的遠程監控,為井下工作現場和地面生產、管理人員提供實時的井下工作面生產及安全信息,是實現工作面高產、高效、安全生產的有效手段。

    2.1.1 礦井綜采工作面TK200子系統

    TK200系統可實現井下通訊,工作面、順槽皮帶、大皮帶的保護、控制、沿線通話、拉線閉鎖、故障檢測、顯示及報警功能。系統采用集中、分布同時控制,達到智能、安全、實用的現場生產要求。TK200集控設備通過RS485接口接人工業以太環網交換機,設在通訊機房的TK200主控機與各膠帶集控設備進行數據交互。實現了在網絡終端(調度室和辦公室)通過瀏覽器、采用多種方式(圖形、表格)監測膠帶的開停、電流、電壓、閉鎖開關狀況、跑偏等的功能,并在調度中心通過權限可遠程控制膠帶的啟停。

    2.1.2 礦井綜采工作面采煤機子系統

    采煤機是工作于煤礦綜采工作面的重要設備,它的正常運轉直接決定著煤礦生產的效率。因此,對采煤機的運行狀態進行監測與診斷,及時發現故障及隱患并采取相應措施,是提高采煤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手段。通過工業以太網絡采集綜采工作面的采煤機、及綜采面瓦斯濃度、溫度、濕度等監測信息,傳輸至地面上的監測計算機,由計算機進行分析數據,對設備狀況及綜采面安全做出評估,提高對采煤機的監測效率,對實現綜采自動化具有重要意義。

    2.2 原有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上傳接入方案

    原有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上傳接入方案是:硬件采用485傳輸模塊+以太網絡,軟件采用Modbus+IFIX+OPC接入方式。現有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接人流程圖如圖2所示;系統接入步驟如圖3、圖4、圖5所示:

    第一步設置串口485傳輸模塊參數如圖3所示:

    第二步設置虛擬串口轉換協議參數如圖4所示:

    第三步IFIX軟件中接人綜采工作面子如圖5所示:

    在礦井綜采工作面系統運行過程中,采煤機及TK200系統數據上傳中斷問題嚴重,經系統維護工程師對綜采工作面現場實際調研,并就相關問題咨詢相關廠家技術人員。分析問題在于綜采工作面系統中采煤機及TK200系統,實際運行采用間歇式工作模式,綜采工作面生產班,設備運行正常,檢修班綜采工作面設備斷電檢修,設備數據中斷上傳。每次系統檢修完成后,工作面設備運行正常,但工作面系統數據上傳中斷。系統維護人員將Modbus數據采集軟件手動重啟后,數據上傳正常。

    2.3 改進后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上傳接入方案

    通過對綜采工作面系統上傳分析,并同綜采工作面廠商、全礦井綜合自動化廠商等相關技術人員探討,得出現有的數據采集軟件無法實現數據自動續傳。最后對現有綜采工作面接入方案進行了改造,采用TK200皮帶集控OPC數據采集軟件替換Modbus軟件和IFIX軟件,實現了工作面數據自動續傳。改進后礦井綜采工作面子系統接入方案如圖6所示:

    皮帶集控OPC數據采集軟件采集綜采工作面數據配置如圖7所示:

    3 結束語

    通過對礦井綜采工作面系統上傳接入方案的改進設計,不僅實現了煤礦綜采工作面主要生產設備的工況及環境實時、高效遠程監測;并將綜采工作面信息及時傳輸到地面全礦井綜合自動化服務器,通過Intenret網絡實現共享,提高了煤礦生產管理的信息自動化程度。

    參考文獻

    [1]OPC Foundation,OPC Data Access Custom Interface Standard(Version2.0)[Z],1998

    第7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Abstract: Planned water use is of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mproving the economic benefit of the irrigation area, meeting the water demand of crops and reducing the investment of water users. There is no waste of water and the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operation cost can be saved, thus maximizing the two-way benefit.

    關鍵詞: 景電灌區;計劃用水;技術實踐;效果

    Key words: Jingdian irrigation area;planned water use;technical practice;effect

    中圖分類號:TV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3)27-0071-02

    0 引言

    甘肅省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簡稱景電工程)是一項高揚程、大流量、多梯級的電力提水灌溉工程,由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及二期工程延伸向民勤調水工程組成。一期工程1969年10月建設,1971年10月建成上水,設計提水量10.6m3/s,加大流量12m3/s。建成泵站13座,最大提水高度472米,裝機容量6.78萬千瓦,灌溉面積30.42萬畝;二期工程1984年10月開工建設,1987年10月上水,設計提水量18m3/s秒,加大流量21m3/s。建成泵站30座,最大提水高度612米,裝機容量18.09萬千瓦。灌溉面積52.05萬畝;二期延伸向民勤調水工程,1995年開工建設,2000年建成,2001年3月給民勤調水,是一項利用已建成二期工程的灌溉間隙和空閑容量向民勤調水,以緩解民勤水資源日趨減少、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的應急工程。工程設計流量6m3/s。

    1 景電灌區調度工作

    景電調度中心是景電工程的生產指揮中心,它負責泵站機組運行調度、區間配水調度、設備檢維修調度、以及特殊情況的事故處理調度等幾個方面;它直接調度泵站機電設備的運行,各支渠及部分斗渠的流量分配,并合理分配水量,力爭達到水量的最佳調配,做到節約能源,最大限度地提高水的利用率。其中心工作就是計劃用水、合理灌溉、節約水資源,降低能源單耗,確保工程安全、平穩、高效運行。

    2 計劃用水對生態環境建設及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影響

    我省地處西北地區,大多數處于年降雨量25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年蒸發量高達2200~3700毫米,生態環境嚴酷,生態條件脆弱,是土地沙化的活躍地區,也是沙塵暴的源頭地區之一。自上世紀五十年代以來,甘肅省大力興修水利,在黃河流域相繼建成了諸如民勤調水工程和景電、靖會、興堡子川、西岔、三角城等一批大中型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從國家發展戰略和大系統的角度來看,這些工程的建成,不僅解決了當地群眾生產、生活用水困難,為當地群眾脫貧致富,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以及城鎮工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年產糧食及經濟作物約16.85億公斤,在全省農業生產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已成為甘肅省重要的糧食和蔬菜、瓜果生產基地。更重要的是恢復和改善了這一地區的生態環境。也就是說景電工程的建設,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景電工程的建設和發展已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3 實現計劃用水面對的困難

    隨著景電灌區結構種植的變化和工程設備的逐步老化,計劃用水和工程的更新改造工作出現矛盾交叉。

    3.1 計算機監控系統對運行參數的監控不夠全面 計算機監控主要是對系統運行參數的監控,有電壓、電流、功率、溫度、水位和支口流量。但是對單機流量和整個泵站的出水量沒有監控,若對這兩個運行參數監控并能達到要求值,還能使調度水平更進一步提高;然而,我們的計算機監控系統只能使調度員獲得一些信息,而不能提供最佳的運行方式。泵站運行方式只能投入調度員組織的方案,當該方案與系統運行不匹配時,就會引起系統的不平穩,從而導致頻繁開停機組調節水位。

    3.2 設備本身的差異造成的困難 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有一期和二期兩個工程,其中一期工程有機組103臺(套),二期工程有機組204臺(套)。各種原因造成原本銘牌參數相同的機組而出水量有所差異,主要有:揚程的不同;水泵葉輪的不同(有標準型和車削型);進水條件(機組排列位置)的不同;配件的磨損程度與更換及檢修質量的好壞等等,均會影響機組的出水量。從而機組在流量的搭配上就存在很大的差異,使相鄰泵站的出水量不同,這樣就導致級間水位的不平穩。

    3.3 支口流量的大小分配不平穩給調度工作造成的困難 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有灌溉面積100萬畝,38條支渠,支口設計流量與灌溉面積成正比。所以水進入灌區時各支口泄流量與機組出水量不匹配給調度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例如:渠間總流量為Q,泵站的機組出水量為Q1,支口流量為Q2,當Q-Q1>Q2時,需要開機沖水;當Q-Q1

    4 實行計劃用水的基本原則和策略

    4.1 編制合理的用水計劃,是實行計劃用水的基礎性環節。用水計劃是調度部門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和合理配水的具體方案,是調度部門水量分配和各用水單位供水的依據,這一過程是實行計劃用水的基礎性環節。景電灌區編制用水計劃,首先要進行灌溉面積的分析,并根據不同的灌季,了解灌區的種植狀況,對農作物種植布局及農作物需水情況進行調查,按渠系和用水單位分別統計農作物種植面積、搞清渠首(包括干、支渠)引水的流量大小、運行的時間長短以及季、年引水量的多少。

    4.2 在用水過程中,適時采用應變措施。在灌溉用水過程中,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經常導致用水計劃不能按原制定方案實施,例如:由于來水不足、供電不足、工程設施出現問題何洪澇災害等。因此在編制用水計劃時,要通過分析總結經驗,制定應變措施,以適應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這是計劃用水的重要因素。

    4.3 統一調度,水權高度集中是保證系統安全平穩運行的重要舉措。景電灌區是干旱地區的高揚程電力提灌工程,輸水渠道長,灌溉面積廣,而水量調配工作既有嚴格的系統性,又有強烈的時間性。由此,調配水量必須在保證水工建筑物輸水安全的情況下,做到在水權高度統一,灌區才能均衡受益。

    4.4 優化渠系水量調配工作,是維持良好灌水秩序和提高渠系水利用率的有效保證。渠系水量調配受系統水位和局部水位、供電、機械等多種因素影響,存在時間、地域、水量不確定性的問題,因此,優化渠系水量調配工作關系到諸多用水單位和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又關系到避免水事矛盾。充分利用水資源,建立良好的灌水秩序是用水方和供水方共同受益的大問題。

    4.5 推行科學灌溉,提高灌區經濟效益,是計劃用水的要求,也是計劃用水的目的。根據灌溉試驗資料和當地群眾高產用水的經驗,推行“小畦灌溉、薄灌、勤灌”的灌溉方法,灌水技術是提高澆地質量和灌溉效果的重要環節。要求能均勻的適量的把水灌到田間,達到土壤水份良好,保持土壤結構,結合施肥,耕作改良土壤;防止串灌、串畦、串溝,地頭積水,提高灌地效率。景電灌區田間工作做到了“三改”(即長畦改短畦、短畦改窄畦,大水灌溉改小畦灌溉)“兩全”(即順腰渠齊全,地梗齊全)。

    5 計劃用水的技術路線

    5.1 配水調度。配水調度的基本任務是執行灌溉計劃,平衡渠間配水流量,并根據運行狀況和灌溉動態調整配水計劃。

    5.2 執行灌溉計劃。執行灌溉計劃是配水調度的基本任務。灌溉計劃是由一系列的配水方案組成的,配水方案是由某一段時間內各泵站開機臺數和各區間相應的配水流量構成的一種運行方案。配水調度就是按照這些方案進行各個時間內各區間的配水工作,以逐步調整計劃用水,達到區間流量的平穩運行。

    5.3 平衡配水流量。這是配水調度中的一項經常性的工作。平衡配水流量就是調、配來水與去水的關系,使來水與去水平衡,并反映到各泵站前池水位的穩定性上。前池水位恒定不變,或變化幅度緩慢,均證明來水與去水平衡,系統運行穩定。

    5.4 調整配水方案。當運行狀況(機組、輸水建筑物、電力系統等)和灌溉狀況發生變化,不能執行原配水方案時,就要對原配水方案進行調整,達到新的用水計劃。

    5.5 靈活機動性。運行調度的配水工作,必須遵循原則,但具體情況具體分析,靈活機動的處理各類突發性的故障或事故。在灌溉用水工程中,由于受種種因素的影響,經常導致用水計劃不能按原制定方案實施,例:由于黃河來水不足,導致提水推遲時,如果順延推遲滿足作物需水要求時,可順延執行原計劃,當順延不滿足需水要求時,如果體水能力仍有富裕,可增大體水流量。否則,就要壓縮灌溉比例或灌水定額;由于供電不足,不能按原計劃上水時,待供電正常后,可加大體水流量,進行突擊灌溉,在流量過小時,在灌區實行輪灌,提高水的利用率,保證下游用水,達到均衡受益。

    5.6 在用水計劃的制定和執行中,始終要本著“穩定中游,保證下游,限制上游”的原則,避免大面積不能灌溉。在因機組調閘,洪水毀渠、事故跨渠的退水中,中下游各級渠道要先保干渠,再保支渠、斗渠,盡可能的泄水灌溉,減少渠道的損失和水量的損失。

    6 計劃用水使景電灌區產生的效果

    景電工程水量調度工作通過優化調度、科學調度,產生了顯著地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為灌區經濟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水利支撐作用,被灌區人民稱之為“翻身工程、致富工程、生態工程、德政工程”。

    6.1 經濟效益方面。景電一、二期灌區建成后,從根本上改變了灌區農業生產條件,截止2012年底,景電工程共完成提水96.59億立方米,全灌區累計生產糧食69.65億公斤,經濟作物24.72億公斤,累計生產直接經濟效益106.02億元,是工程總投資的12.4倍。

    6.2 社會效益。景電灌區安置甘肅、內蒙兩省7個縣(旗)移民40多萬人,保證了灌區人民的飲水問題。隨著灌區的建成,社會公益事業有了很大的發展,灌區內新建成10個鄉鎮,178所學校和123個鄉村衛生院(所);如今,遷到灌區的景泰縣城商業網點密集,貿易活躍,已經成為頗具規模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6.3 生態效益。景電灌區現有林地11萬畝,林木覆蓋率到達了14%,百萬畝灌區與三北防護林連成一片,有效地阻止了騰格里沙漠往南蔓延,保護了生態環境,使蘭州市、包蘭鐵路等免于沙漠的侵擾。另外灌區的形成,還使灌區小氣候得到了明顯改善。據灌區上水前后42年的氣象資料對比,年平均降水量由185毫米增加到201.6毫米,相對濕度由46%增加到48%,平均風速由每秒3.5米降低到2.4米,8級以上大風日數由29天減少為14天,年蒸發量由3390毫米降低到2361毫米,灌區小氣候得到明顯改善。尤其是從2001年開始向民勤跨流域調水,截止2012年底總調水5.84億立方米,對緩解民勤水資源危機、土地沙化、生態環境惡化等問題發揮了有效作用。

    參考文獻:

    [1]景泰川電力提灌工程 提水上旱塬 荒漠變綠洲[J].中國水利,2009(18).

    第8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軌道交通;綜合監控;拆解

    1 概述

    在城市軌道交通的建設過程中,經常會由于規劃和建設的原因,把既有線的一段支線拆解到新線中,成為新線的一部分。這個拆解過程在既有線的運營過程中進行,因此會對既有線的運營產生一定影響。如何在拆解時把對既有線的運營影響降到最低,則應該在原既有線建設時就做好設計。本文以蘇州地鐵4號線為例,探討綜合監控系統的支線拆解預留措施方案。蘇州地鐵4號線由主線和支線構成,支線在遠期將與主線拆解,成為8號線的一部分。

    2 拆解方案

    2.1 用戶技術需求分析

    蘇州4號線及支線拆解完成后,4號線和并入8號線的支線將實現獨立運行,要求能夠在中央控制室內對4號線和8號線進行分別監視與控制,并實現分線管理。

    蘇州4號線ISCS擬利用通信專業的通信通道建立系統全線網絡。根據通信系統拆解方案,通信系統分別為4號線、8號線提供通信通道,建立4號線、8號線ISCS主干網。4號線中央級設備在控制中心和通信系統設有接口,實現與車站級數據交換和傳輸。

    根據對上述用戶需求的分析,首先對主干網進行了拆解與劃分,分別建立了4號線的主干網和8號線的主干網。分析如下:

    ⑴4號線的主干網都是獨立的網絡,除OCC外,二網之間沒有路由、沒有網絡通信設備的連接。兩個主干網之間沒有直連通道。

    ⑵4號線主干網分別提供1路通道經接口轉換器接入OCC的局域網。

    ⑶4號線主干網將采用相同的網絡形式、相同的網絡傳輸協議。

    ⑷4號線主干網將連接既有的4號線車站。

    ⑸8號線主干網將連接既有的4號線支線車站和新建的8號線車站。

    2.2 4號線及支線拆解技術方案

    既有4號線及支線的車站和控制中心工作站均采用了Thales SCADASoft軟件平臺。在新建的8號線車站控制中心建議依舊采用Thales SCADASoft軟件平臺。它對已經存在的系統結構完全透明,從而可以繼續利用原有的HMI/SCADA方面的投資而無須對系統重新配置。

    BAS中央級的設置,考慮到將來4號線的延伸,本次將重新建立1個OCC,這個OCC的要承擔4號線所有車站的BAS運行,要對既有車站的BAS數據可以進行處理與操作,對新建車站的BAS數據進行處理與操作。同時將車站按所屬線路分成2號線調度中心、8號線的調度中心分別運行與操作,維修調度也按運行線路分開操作。共享的只有服務器、網絡與大屏幕。

    系統的容量主要考慮3個方面:服務器的容量、中央監控軟件的容量、數據庫的容量。

    線路的拆分、主干網的拆分給按線路劃分調度運行工作提供了基礎。拆分后的OCC,調度、維修工作站的操作功能將完全按線路分開。在HMI的建立與圖形配置上按2條線路設計,畫面的風格與操作方式一致。

    3 拆解工程措施

    既有的4號線拆解為新的4號線,ISCS的拆解工作將盡量減少對原4號線站點和中央級運營的影響。綜合監控承包商應在工程實施中,充分考慮既有線的運營,以既有線、既有車站的正常運營為前提,合理進行方案設計、合理安排施工方案、合理安排施工工期,將工程風險降至最小,不發生影響既有車站運行的事件。

    3.1 中央級ISCS拆解的解決方案

    蘇州地鐵4號線為國內首條ISCS拆解線路。拆解后的4號線支線與新建的8號線獨立組網,原地鐵4號線在紅莊車站拆解后,支線車站的各車站綜合監控系統不變,通信系統完成拆解,改接入8號線通信主干網。此方案確保了在運行中,4、8號線的各自組件(交換機,車站級設備等)各自獨立成網,互不干涉,從物理連接結構上直接排除了任何相互干擾的情況,免除了任何人為操作可能產生的兩系統之間的擾動,從而使得后期的運行維護,系統管理具有最大的可靠性和簡潔性,最大程度滿足系統穩定,可靠運行的要求。

    整個ISCS系統拆解實施的難點在于既要測試新的系統還要測試既有系統,同時原4號線要保持正常運營,每天允許拆解測試時間比較短,還要能快速恢復原系統,拆解實施工作不能影響地鐵當天按時運營。

    經過對系統的認真研究,如采用與4號線服務器同系列軟硬件用于4,8號線,原有數據和程序都完全可以保留和借鑒使用,可升級到新的版本軟件中,在此基礎上進行改造,可以最大限度利用現有資源保證系統平順,穩定過渡,此操作風險和工作量相對全新系統是極小的。

    ⑴首先既有ISCS系統保留不變,通信骨干網絡暫時不要拆解。先對每個新老車站進行調試,OCC部分增加二臺實時服務器,用于8號線新的ISCS系統,原服務器依舊用于既有的系統。對新的部分、既有的部分通過網絡可分別同時調試,從而逐站逐段的完成系統調試。由于原4號線軟件采用的是Thales的SCADASoft綜合監控軟件平臺,它和各車站控制器通訊可以做到無縫隙地結合,不用考慮軟件和控制器通訊兼容問題,原4號線的程序也可無縫升級,原系統操作畫面可保持不變。可以利用既有系統很多部分內容,所以這一部分系統調試工作量就可相對較小、出錯風險可降到較低。

    ⑵每個新老車站、OCC新的部分、OCC既有的部分分別調試好以后,將OCC部分二臺服務器的程序進行合并,然后對所有車站進行聯調。軟件都采用SCADASoft綜合監控軟件平臺,那么整個網絡都用Modbus TCP協議,各站程序可以設成同一格式,4臺服務器的程序進行合并、修改、調試就比較簡單,出錯風險就相對較低。

    ⑶由于沒有拆解網絡,原系統保留不變,前面工作基本不影響原4號線正常運營。OCC部分合并后對所有車站進行聯調好以后,最后拆解網絡,8號線獨立組網,然后聯調,此時軟件工作量和操作風險相對較小,就看4號線新的網絡的通訊兼容、可靠性,如用同一種以太網通訊協議兩個網絡通訊兼容就沒有問題。新服務器調試完全合格以后,可以拆除老服務器工作。

    ⑷4號線操作員站客戶端從服務器中分別讀各線的數據,OCC部分可以進行分線管理,都采用SCADASoft綜合監控軟件平臺,SCADASoft綜合監控軟件平臺提供真正分布式、客戶/服務器結構;據此原理設計的操作站如工作需要也可以讀去遠程車站監控站信息。

    3.2 拆解將對地鐵運營造成的影響及應對措施

    4號線主干網的解裂與重構,這部分由通信專業負責完成,與ISCS的集成商無關,但在主干網拆解之后,原來的OCC就變成了脫網狀態,服務器得不到車站上傳的數據,工作站也無法下達操作指令。當新建的BAS控制中心OCC系統在主干網重構之前沒有建立并通過數據測試的時候,4號線支線就會處于一個OCC脫網工作狀態。

    OCC脫網并不是說ISCS就癱瘓了,車站級ISCS的模式運行照舊,由OCC實施控制的系統將由調度通過調度電話命令。在這里要制定一套人工調度的規程。尤其在事故狀態。列車在隧道發生阻塞狀態、隧道內火災發生等事故情況對脫網的OCC調度都是最嚴重的考驗。以下表格是對4號線ISCS的OCC拆解進行的風險說明。

    ⑴危害類別:計劃性升級改造。

    ⑵危害說明:OCC脫網。

    ⑶可能成因:a.主干網絡拆解。b.OCC局域網重構。c.服務器、工作站監控軟件更新。

    ⑷影響組別:對乘客沒有影響;對調度人員有影響;對公眾沒有影響;對承包商有一定影響。

    ⑸影響/后果:OCC脫網會導致OCC無法監控車站的運行狀態;無法對車站設備進行操作;無法在緊急情況下協調所有車站的配合運行;各車站的數據無法即時送OCC進行存儲。

    ⑹保護措施(建議)。

    ⑺建立最優的拆解方案,減少主干網停運的時間,并選擇非客運時間拆解,將OCC脫網時間降至最短。(通信專業完成)。

    ⑻由ISCS系統供貨商完成,在主干網拆解之前建立ISCS的OCC局域網,并且完成局域網及接口的全部測試。在主干網重建時將完整的OCC接入主干網進行測試。

    ⑼新線的OCC沒有建立之前,原有的OCC要繼續保持運行狀態,保證對既有車站的監督與控制。

    ⑽新線的OCC在脫離主干網的狀態下完成全線的畫面組態、建立數據庫與各個管理畫面的配置、模式軟件的調試、時鐘等接口的測試。

    ⑾既有支線并入新線主干網OCC進行測試,完成通信測試、數據測試。

    ⑿解除既有OCC與支線的通信。

    ⒀開始新線OCC的獨立試運行。

    ⒁剩余風險分析:剩余風險的概率存在但比較低;剩余風險造成的危害是不會影響車輛運行與運營。剩余風險的風險等級較低。現場設備的的主要控制在車站級,隧道通風的控制權限在OCC,可以通過電話下達調度命令。這里要注意隧道阻塞與隧道火災的發生。

    ⒂危害管控員:ISCS承包商。

    ⒃保護措施類別:設計:從方案設計上采用合理的設計與既有線完全兼容的拆解改移方案;建造:OCC的拆解改造工程要有合理的工期安排、合理的施工組織、合理的產品選型。運營:保證既有車站的過渡期運營計劃;OCC脫網時的ISCS調度方案;新線調度人員的培訓。盡早建立過渡期的調度運行規程。

    ⒄減輕措施方法:1、新線系統設計過程中軟硬件均采用可靠性高、兼容性能好的產品。如采用與既有車站一致的產品。2、在既有車站設置數據緩存,可短期存儲車站內數據。3、按照合同要求及進行驗證和驗收。4、制定OCC脫網應急調度方案。可以減少系統重建的時間、測試的時間、接口轉換的麻煩。

    本次4號線ISCS的拆解最大影響是OCC脫網,而OCC脫網對中央ISCS調度員的工作影響較大,對既有線車站的ISCS運行影響較小。拆解之前要制定一個ISCS在OCC脫網狀態的運行規程,制定行之有效的中央人工指揮制度,制定一系列的控制操作命令。對隧道通風、車站運行模式、隧道發生阻塞、隧道火災等運行模式的指揮命令的、接令、執行、回令等進行規定。對車站級調度的操作權限重新進行配置。為OCC的人工調度作好準備。

    第9篇:工作調度方案范文

    【關鍵詞】電力調度;安全操作;事故處理

    0 引言

    隨著電力系統設備自動化水平的不斷提高,電力調度裝備的技術要求也越來越高,所以要保證電網的安全運行,必須杜絕人為的一切失誤,做到零誤操作、零誤調度事故,要牢固樹立安全思想意識,緊緊抓住電力調度操作和事故處理兩個關鍵環節。

    1 提高電力調度安全操作的措施

    調度人員在下令改變運行方式,接受停電檢修工作票和恢復設備及線路送電的倒閘操作過程中,有時會因為調度員自身的原因,造成電氣誤操作,甚至發生帶地線合刀閘事故,誤調度的結果,不僅使供電中斷,電能損失,設備損壞,而且對社會和客戶也有較大影響,有時甚至危及人員的生命安全。杜絕誤調度、誤操作事故,是搞好安全生產的重要一環,也是電力調度的重要責任。

    1.1 切實提高調度人員的安全思想意識

    堅持每周一次班組安全活動,經常進行思想品德和職業道德教育,象我公司在調度班開展的創青年文明號和青年文明安全示范崗活動,就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增強了職工的責任感和安全意識。

    1.2 嚴格執行規章制度,堅決反對一切習慣性違章現象

    電力企業關于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程、制度,都是以往生產經驗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因此,在工作中我們必須養成自覺的、認真貫徹執行規程制度,堅決克服一切習慣性違章現象。如調度員在受理線路工作票時,必須嚴格把關,仔細認真地進行審查,對工作票所列任務、安全措施及要求,逐項審核,不合格的工作票必須重新辦理。

    1.3 加強技術培訓,進一步提高調度人員的業務素質

    隨著新技術、新設備的不斷應用,電網的現代化水平越來越高,同時對調度人員的業務素質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調度人員應不斷學習新技術、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以勝任本職工作。調度人員必須達到三熟三能的要求。三熟即熟悉本地區電網的一次系統圖、主要設備的工作原理;熟悉調度自動化系統的工作原理、電網繼電保護配置方案及工作原理;熟悉本地區電網的各種運行方式的操作和事故處理及本崗位的規程制度。三能即能正確下令進行倒閘操作、正確投退繼電保護及安全自動裝置;能運用自動化系統準確分析電網運行情況;能及時準確判斷和排除故障,盡可能縮小事故范圍。調度人員只有通過各種形式的培訓學習,苦練過硬的本領,才能在處理事故時,做到處變不驚,沉著冷靜。

    2 提高電網事故處理能力的措施

    由于事故的意外性、突發性和不可預見性,將會給電網調度運行人員帶來相當大的考驗。要提高電力調度人員的事故處理能力,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

    2.1 電力調度人員要具備良好的專業素質和較好的心理素質

    要了解掌握本專業的技術技能,熟悉電氣設備的技術性能、工作原理及其作用,熟悉本地區電網的正常運行方式和特殊運行方式,熟悉本專業要求的規程制度。

    2.2 掌握電網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整定方案和工作原理,并能正確使用,在電網運行工作中,調度人員要指揮保護裝置的正確投退

    因此,調度人員必須下功夫學習繼電保護知識,了解掌握電網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工作原理、整定方案和保護范圍。這樣,在電網發生事故時,調度員可根據繼電保護及自動裝置動作情況來分析事故原因,準確判斷事故范圍,正確處理事故。

    2.3 掌握運行方式,做好事故預想

    必須認真執行交接班制度,調度員每天接班時,必須查閱各種記錄,了解掌握當日電網的運行方式、工作完成情況等。接班后,調度員要對電網運行方式和當班需要完成的工作,做到心中有數,并針對當時天氣、電網運行方式和當班的主要工作,做好事故預想,提前做好應對措施,以便在發生異常時,能夠及時果斷進行處理。特別是重要線路的檢修工作,要重點警示,堅決杜絕帶地線合隔離開關事故的發生。

    2.4 對電網主設備的運行狀況要做到心中有數

    調度人員在值班時,應該掌握本地區電網電氣設備的健康狀況。當電氣設備發生異常時,指揮變電運行人員及時進行監視和分析,如不能堅持運行時,應及時下令將該設備退出運行。如不能退出運行時,應做好事故預想,提出反事故措施。有條件的可以轉移負荷,并密切監視,同時做好事故處理的準備。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AV无码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 老司机成人精品视频lsj|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影视|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成人a级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视频网址|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成人在线免费视频| 久久综合欧美成人| 成人免费在线播放| 3d成人免费动漫在线观看| 国外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无| WWW四虎最新成人永久网站 |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激情|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日韩 | 成人午夜免费福利视频| 91成人爽a毛片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成人浮力影院免费看| 日韩成人免费aa在线看| 无码成人AAAAA毛片|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 国产成人亚洲欧美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综合|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成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动漫精品| 国产成人年无码AV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女人毛片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日韩精品无码| 国产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影院| 99精品国产成人a∨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