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固定資產投資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加強政策宣傳和引導。在實際工作中,有些投資主體對國家產業和投資政策缺乏了解,投資行為存在盲目性和重復性,不僅浪費了投資資源,而且對環境和能源造成較大壓力,不利于投資結構優化。今后應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召開投資政策說明會等形式,做好國家投資政策的宣傳工作,引導投資主體把握投資方向,提高投資效益。
做好項目論證和審核批復工作。按照項目建設程序,項目建設之前要進行前期的可行性論證,對項目建設地點、市場前景、投資效益以及項目建成后對環境影響等進行論證分析。從縣市情況看,有些項目前期工作過于簡單化,項目倉促上馬和缺乏市場論證的現象比較嚴重。為合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較少環境污染,我們將會同縣市區,嚴把項目審核關,對投資較大的項目聘請專家進行分析論證,努力從源頭上克服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
多渠道融通建設資金。一是繼續抓好招商引資。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創新招商方式,強化招商載體,力爭在招商引資上有新突破。二是激活民間投資。落實上級政策,放寬投資領域,完善信用體系建設,吸引民間投資參股企業、城市基礎設施等項目,合理用好我市300多億民間資金。三是全力爭取上級資金。研究好國家政策資金投向,及早動手,篩選項目,落實各項配套條件,確保資金爭取的把握性。四是積極推進直接融資。按照企業上市規劃的目標,力爭企業上市有大的突破。
關鍵詞:會計信息 規模以下 固定資產投資 統計
一、規模以下投資統計制度設計的基本內容
(一)將規模以下投資項目列入統計對象。規模以下投資項目,包括城鎮和農村各種登記注冊類型的企業、事業、行政單位及個體戶總投資小于500萬元的投資(不含沒有登記注冊的農戶等投資)項目,一般包括:(1)城鎮、農村500萬元以下項目投資;(2)單純裝修裝飾投資;(3)大修理性質的支出;(4)單純的舊房屋和舊設備購置支出;(5)單純的土地拆遷補償費;(6)土地平整開發項目;(7)500萬元以下的單純設備購置項目,單份固定資產購置合同金額達到500萬元投資起點才能上報,不允許打捆上報。
規模以下投資雖然單位價值小,資金來源渠道單一,但對地方經濟的影響不可輕視。假如投資額的大小非常分散,且呈正態分布,則規模以下投資項目平均額應為250萬元,如果投資項目的數量按單項投資金額的大小呈正金字塔式分布,即投資金額越小,投資項目數越多,用第1個四分位代表平均投資額,也應達到125萬元。而根據我們對欠發達地區江蘇省鹽城市的初步調查,在鄉鎮以下投資項目中,規模以下已建成投資項目占項目總數的70%以上,而中西部落后地區這一比例可能更高。因此,無論是投資價值總量還是對社會經濟特別是縣以下地方經濟的影響(生產能力或服務能力),規模以下投資都必須納入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統計對象。
(二)明確固定資產投資統計價值下限。在明確規模以下投資項目統計價值上限(500萬元)的基礎上,必須進一步界定其價值下限。現行統計制度是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進行統計的。投資項目是指在一個總體設計或初步設計范圍內,由一個或幾個單項工程所組成,經濟上實行統一核算、行政上實行統一管理的投資單位。一般以投資單位或獨立工程作為一個投資項目。也就是說,一個投資項目可以分解為若干單項固定資產,或投資項目內單項固定資產的價值之和應小于或等于投資項目的總價值。本項目試圖將單項固定資產統計價值下限界定與會計標準界定一致。凡投資項目中符合會計界定的固定資產,都應納入規模以下投資統計范圍。這一界定不僅與現行統計制度按項目投資統計不矛盾,而且可通過會計資料獲取有價值的統計資料,從而降低統計工作量,并發揮會計與統計結合的監督作用。
(三)降低統計調查的工作量。《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產》規定:固定資產,是指同時具有下列特征的有形資產:第一,為生產商品、提供勞務、出租或經營管理而持有的;第二,使用壽命超過一個會計年度。企業所得稅法第十一條所稱固定資產,是指企業為生產產品、提供勞務、出租或者經營管理而持有的、使用時間超過12個月的非貨幣性資產。在實務中,對于不屬于生產經營主要設備的物品,如果單位價值在2 000元以上,并且使用年限超過兩年的,也作為固定資產處理。因此,相對于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統計而言,規模以下投資統計的對象更不固定,行業門類更多,分布范圍更廣,各投資單位的統計人員的業務水平可能參差不齊,如采用現行統計制度的調查方法不僅工作量大,而且準確性差,因此,必須探索一條規模以下投資統計的新路。
二、規模以下投資統計制度設計的目標和原則
(一)總體目標。重新尋求規模以下投資數據來源,降低數據采集難度,提高規模以下投資統計數據質量,實現規模以下投資統計制度方法轉變。
(二)設計原則。(1)遵循“精簡、高效、實用”的原則,讓調查對象容易填報,填報數據有據可依、有據可查。(2)遵循與會計制度相結合的原則。會計制度是由政府部門、企業單位通過一定程序制定的具有一定強制性的會計行為準則和規范。固定資產已形成科學的會計核算和報告制度,完全能夠滿足規模以下投資統計的價值統計要求。(3)遵循滿足國民經濟核算和縣以下地方政府管理需要的原則。
三、規模以下投資統計制度設計
(一)調查對象。將規模以下投資統計對象轉變為法人單位,調查對象包括規模以下工業、資質外建筑業、限額以下批發和零售業、限額以下住宿和餐飲業、小微服務業法人單位。有完備會計賬簿的法人單位規模以下投資價值實行全面統計,而建設規模及新增生產能力或工程效益等建立抽樣調查制度。
為減輕企業負擔,制定企業“一張表”制度,這可以適應企業經營方向多元化的需要和減輕企業的負擔。以企業基本單位調查表為基礎,在反映企業各類屬性指標的基礎上,增加相當數量的經濟指標。經濟指標的設置要反映企業經營的共性和特性,可分為業務指標和財務指標。固定資產投資的財務指標體現在固定資產、累計折舊、無形資產(土地使用權)、在建工程、固定資產清理、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等賬戶上,無論哪個行業,固定資產投資的財務指標設置上基本是一致的。這樣,就能實現各行業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的“不重不漏”,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統計人員的工作量。財務與統計各司其職,互相配合,相互檢驗、糾正和彌補,一條線到底,一張表通用,各相關部門在一個載體(報表)上摘取本部門所需的項目投資信息,實現會計核算與項目統計的有機結合,做到報表填報統一、項目口徑統一、數據上報統一。
(二)調查內容。設立“規模以下投資情況表”(見下表)。
(三)編制方法。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編制方法由形象進度法轉變為財務支出法。調查指標來自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在建工程”、“固定資產原價”、“土地使用權”等科目。
財務支出法下投資額=“在建工程”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購置不需安裝的設備、工器具”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土地使用權”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購置舊設備及工器具”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
固定資產投資:是指建造和購置固定資產的經濟活動,即固定資產再生產活動。財務支出法固定資產投資額是指在一定時期內建造、購置固定資產過程中發生的相關財務費用支出。
在建工程:是指調查單位的新建、改建、擴建,或技術改造、設備更新和大修理工程等尚未完工的工程支出。在建工程=建筑安裝工程投資+設備投資+待攤投資。該指標根據會計“在建工程”科目填報年初余額、期末余額和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
固定資產原價:是指固定資產成本,包括企業在購置、自行建造、安裝、改建、擴建、技術改造某項固定資產時所發生的全部支出金額。該指標根據會計“固定資產”科目填報年初余額、期末余額和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
購置不需安裝的設備、工器具:是指不必固定在一定位置或支架上就可以使用的各種設備,如電焊機、叉車、汽車、機車、飛機、船舶以及生產上流動使用的空壓機、泵等。工具、器具指具有獨立用途的各種生產用具、工作工具和儀器、辦公及生活用家具、器具等。該指標根據會計“固定資產”科目中相關明細科目填報年初余額、期末余額和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
購置舊設備及工器具:是指從外單位(或個人)購入的已經使用過的設備、工器具所發生的支出。該指標根據會計“固定資產”科目中相關明細科目填報年初余額、期末余額和本年借方累計發生額。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審計障礙
隨著現代化社會經濟的發展,我國投資審計已形成了較為健全的體系,且該體系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完善,對各個領域的進一步發展有著極大推動作用。投資審計時,應強調審計內容的與時俱進,分析其因時間的變遷而改變,這時的審計內容陳舊且淺顯,會制約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許多障礙,因此,探討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并提出針對性處理策略,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水平的提升有著極大現實意義。
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強調的是審計機關按照國家法律法規與政策規定,全面監督投資項目收支真實性、合法性,其主要是開工前的合法性審計和建設中的監督審計,再是建設竣工決算的真實性審計,工程竣工之后的效益性審計。往往固定資產投資金額大,效益實現周期較長,這時就應展開適當的固定資產投資審計,這是國家發展的需求,亦可促使企業資金利用率提升。審計工作應強調全方位展開,強調事前預防、事中監控、事后審計,還應根據國家規定的要求,展開效益審計,從而強化項目管理,以便提升投資效益,加深投融資體制改革。
二、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主要是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范圍小,且力度缺失。建設項目投資監督體系并未強調審計機構的重要性,且其監管權力非常分散,這時的審計監督力自身極具限制性;且審計人才知識結構不完善,能力缺失。往往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涉及內容極多,復合性知識是審計人員必不可少的,不過此類人才較少,審計結構亦不注重此類人才的培養與積累;審計工作不系統,其間存在的問題很難搞清原因。審計工作中的任何漏洞都極易使得系統中出現各種問題,從而影響到投資經濟性及其效率和效果;計算機審計亦是十分匱乏,效率偏低。電算化審計十分滯后,計算機輔助審計應用缺失,審計成本偏高。
三、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完善對策
(一)增強審計經費投入
應不斷加大審計經費投入,以保證審計工作有序開展,還應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滲透于固定資產投資的各個階段,把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工作充分結合,這里主要強調的是基于施工圖預算展開事前審計,基于經濟合理性展開事中審計,基于項目結算展開事后審計。全方位審查項目招投標工作,嚴格預防其間出現各種不良行為。且應對項目建設之前的工程預算、資金來源、合同訂立等進行全面審計,務必做到事前預防。
(二)增大審計人員培養及人才引進
要不斷強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定期展開各種培訓,引導審計人員學習財務知識,使其更加了解工程項目管理與計算機等方面知識。可以相應的手段來激勵和引導審計人員自學,以便提升其學歷水平;讓審計人員進行輪崗培訓,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人員置于不同崗位進行鍛煉,使其能夠了解各種業務流程,習得所需的技能,讓投資審計人員在審計過程中,獲得許多隱性知識,有助于審計工作的持續深化。加強人才引進,可于人才市場中引進各種復合型人才,亦可培養工程造價師或是計算機人員等,均可將其引進審計部門,展開審計工作時,工作小組中的人員則可技能互補、知識互補,從而充分提升組織運轉效率。
(三)增強領導重視度
未來的審計工作一定是基于計算機而實現的,這時就應加快設計信息化建設,促進計算機審計技術于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的應用,加強硬件配置,且大力推廣審計軟件,使得審計人員以較強的計算機應用能力,處理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的大量數據,再對其進行詳細的整理,從而提升審計工作的效率及其準確性,且不斷擴大工程造價軟件的應用范圍,加強審計人員對相關軟件的掌握程度。要積極運用計算機網絡,以便及時獲得各類數據信息,且展開詳細的動態投資分析,再對其進行嚴格的復核,要合理降低運行成本,將審計人力資源充分發揮,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有序開展。
四、結束語
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對國家經濟的發展有著極大推動作用,相關人員應根據實際情況,全面分析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中存在的障礙,并提出針對性處理措施,以提升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水平,這也說明探討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并提出針對性處理策略,對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水平的提升有著極大現實意義。本文簡析了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并探討了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提出了適用于固定資產投資審計的完善對策,為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參考依據。(作者單位:山西省政府投資項目審計中心)
參考文獻:
[1]江松.論固定資產投資審計中存在的障礙及對策分析[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2(03):65-66.:
關鍵詞:貴州省 固定資產投資 經濟增長
一、前言
國民經濟的增長離不開投資的持續增長,投資是保持經濟高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之一,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對于促進經濟增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貴州省自然資源豐富,具有突出的數量和品種優勢。近年來,貴州省建設步伐加快,固定資產投資持續較快增長,重點投資交通、水利和能源等領域項目,在西部大開發的進程中,其經濟發展受到了廣泛的關注。研究和探索貴州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對優化貴州省經濟結構和增強經濟發展后勁,加快興黔富民步伐,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本文選取1990―2009年數據,通過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重點運用協整理論,探討固定資產投資對貴州省GDP在長期和短期內的影響。
二、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取與數據來源
主要選取了兩個變量:1990―2009年貴州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和相應年份的GDP。眾所周知,GDP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經濟增長的重要指標,而固定資產投資是反映該國家或地區在固定資產方面的投資總量的一個指標,它能以價值形態反映固定資產的建造和購買活動的總量,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
為了消除通貨膨脹對數據產生的影響,將所得數據以1978年的消費價格指數為基準計算,得到調整后的數據。GDP和固定資產投資都是時間序列數據,為了降低數據的波動程度,先將GDP和固定資產投資額兩個序列取對數,分別記為lng和lni,將lng和lni差分后的序列分別記為■lng和■lni。 文章中的數據來自1993―2010年《貴州省統計年鑒》。
(二)協整分析
1、序列平穩性檢驗
分別對序列lng和lni進行ADF單位根檢驗,運用SAS統計軟件,其輸出結果表明三種類型單位根檢驗的ADF統計量的p值均較大,因此可以認為貴州省實際GDP對數序列{lng}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數序列{lni}為非平穩序列。貴州省實際GDP對數序列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數序列均為2階單整序列。
2、協整檢驗
單整檢驗表明序列lg和li都是2階單整序列,在建立協整模型前,先對序列lg和li進行協整檢驗,即檢驗殘差序列是否平穩。用基于Engle和Granger的回歸殘差EG兩步法協整檢驗,檢驗其回歸殘差的平穩性,如果殘差平穩,則兩序列具有協整關系。
利用最小二乘估計方法,對貴州省實際GDP對數序列{lng}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對數序列{lni}構造回歸模型如下:
lngt=2.7216+0.60983lnit+εt
實證檢驗得出其殘差序列為類型1(即零均值)1階單整的結果(約為99.8%的置信水平)。于是證明了序列lng和lni確實存在協整關系,因此不會產生虛假回歸問題。
3、擬合協整回歸模型
上述模型即為協整回歸模型。
lngt=2.7216+0.60983lnit+εt
t=(22.22)(22.53)(模型1)
R2=0.9657R2=0.9638F=507.41
模型各個變量參數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同時模型F檢驗的P值小于0.0001,通過檢驗。且模型的可決系數(為0.9657)和調整后的可決系數(為0.9638)都很高。
模型1揭示了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投資的快速增長直接拉動社會總需求的快速增長,從而帶動長期產出水平的快速增長。lnit當期系數0.60983,表示從長期來看,貴州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每增加一個百分點,其實際GDP將增加0.60983個百分點。可以看出可固定資產投資的波動對消GDP的當期波動調整幅度很大。
4、擬合誤差修正模型
為了定量的測量GDP當期波動受固定資產投資當期波動和上期誤差的影響,構建誤差修正模型(即ECM模型),模型結構為:
■
來解釋序列的短期波動關系。帶入實證數據得到ECM模型口徑為:
■
t=(8.31)(-1.33)(模型2)
R2=0.8095R2=0.7871F=36.12
參數檢驗結果顯示,在0.05的顯著水平下,各系數均通過顯著性檢驗,即固定資產投資的當期波動和上期誤差對GDP的當期波動有顯著性影響。方程檢驗結果顯示,F統計量的值為36.12,對應的P值非常小,整個模型通過顯著性檢驗。可絕系數R2也較高為0.8095,說明模型解釋的信息量達80.95%。
誤差修正模型(即模型2)揭示了貴州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與實際GDP的短期波動特征。本期GDP主要受本期投資的影響,本期固定資產投資變化1%,引起本期GDP同向變化0.55655%。除了當期投資的影響外,GDP還受上期誤差的影響。模型2中誤差修正系數為-0.14581,表示誤差修正項對當期波動的修正力度,單位協整比例為-0.14581。即當上期真實GDP比估計的大,這種誤差反饋回來,會導致下期GDP適當壓縮。
三、結論
(一)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較大
近10年,貴州省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占到GDP的一半以上,2009年甚至超過60%。投資間接引起的消費增長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即“乘數效應”雖然目前還不能對其進行數量上的測算,但投資增加對消費的刺激作用是可以肯定的。因此投資從需求角度對經濟增長的貢獻要比公式計算出的投資貢獻率所顯現的大一些。
(二)貴州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與實際GDP增長之間具有正相關性
固定資產投資作為GDP的主要成分,在沒有產生乘數作用之前,投資可直接轉化形成建筑業及相關產業的增加值,成為當期GDP的一部分,直接推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投資增加使生產能力及社會有效需求相應增加,促進了國民經濟相關行業的發展,奠定了國民經濟進一步增長的基礎。
參考文獻:
①劉金全. 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之間影響關系的實證分析.統計研究,2002(1)
②龔曙明. 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相互動態決定的實證研究.經濟縱橫,2007(5)
③De Long J B.Summers L H.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1992,(106):445―502.
論文關鍵詞: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農業經濟增長,協整檢驗,格蘭杰因果檢驗,灰色關聯度
通訊作者與地址:邱福林,湖北省武漢市華中師范大學政治學研究院08政府經濟學,430079
聯系方式:、qqlin8354@yahoo.com.cn
一、引言
中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是國民經濟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近年來許多學者從科研、財政支農、技術進步、人力資本、農村經濟制度等方面對農業經濟增長進行實證研究,但對農業固定資產投資(AIFS)與農業經濟增長(AEG)關系的研究仍停留在理論和規范研究上。倪心一通過對美國、日本、印度、巴西等國的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發展歷程進行研究對比,得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與農業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并指出農業固定投資在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應具有的規模水平。雷錫祿等從我國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發展歷程指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經濟增長的重要性,并指明我國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發展戰略。國外的農業發展史也表明增加農業固定資產投資,是改變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實現農業持續穩定協調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目前我國農業固定資產投資主要是以基礎設施建設為主,隨著國家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國家財政不斷加大對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傾斜。通過繪制1985—2008年全國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與農業經濟增長關系的散點圖(因篇幅大,省略),可以發現,隨著農業固定資產投資的增加,農業經濟也隨之不斷增長,但兩者是否存在長期的均衡和因果關系呢?這正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內容,通過對兩者關系做實證研究能為有關部門制定政策提供依據,對促進農業發展而言也更具現實意義。
二、數據采集與研究方法
分別選取全國農林牧漁的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和農林牧漁經濟總量作為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經濟增長的指標,基于1985—2008年的數據并建立時間序列。全部數據來源于相關年的中國統計年鑒,為了避免數據時間序列中的異方差影響,對所有數據進行對數處理,并分別用LAIFS和LAEG來表示取自然對數后的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經濟增長。
研究農業固定資產投資與農業經濟增長的相關關系,需建立兩者的回歸方程。為防止回歸方程出現偽回歸現象,需要先做協整檢驗,以保證方程的有效性。而在分析兩者是否具有
協整關系之前,首先要進行序列的單位根檢驗,只有序列是同階單整的平穩序列才有可能存在協整關系。如果兩者存在協整關系,則進行誤差修正模型分析,去除殘差的相關性。最后通過格蘭杰因果檢驗,分析兩者之間是否存在格蘭杰因果關系。以上檢驗分析將采用計量分析軟件Eviews5.0來完成。
基于灰色系統理論計算出兩者的關聯度。兩個系統或因素之間關聯性大小的度量稱為關聯度,灰色關聯分析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序列曲線幾何形狀的相似程度來判斷其聯系是否緊密,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關聯度就越大,反之越小。它的分析過程一般包括如下過程:在原有數據基礎上,計算關聯系數,求關聯度,而這些過程將采用灰色系統分析軟件DPS9.50來完成。
三、實證研究與結果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如果一個時間序列的均值或自協方差函數隨著時間而改變,那么這個序列就是非平穩時間序列。一般地,如果時間序列經過d次差分達到平穩,則稱為d階單整序列。本文采用單位根檢驗中的ADF檢驗。如果檢驗t統計值小于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那么拒絕原假設,認為序列不存在單位根,是平穩的;反之,則認為序列存在單位根,是非平穩的。分別對序列LAIFS和LAEG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見表1。檢驗結果表明,序列LAIFS和LAEG在二階差分后,1%的顯著性水平下均拒絕零假設,即為二階單整序列,此時滿足協整檢驗前提,說明兩者可能存在長期的協整關系。
表1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和農業經濟增長序列的單位根檢驗結果
變量
檢驗形式
( c, t, k)
ADF統計量
臨界值
1%
5%
10%
LAIFS
LAEG
(c,t,0)
(c,t,1)
(c,t,0)
(c,t,1)
(c,t,0)
(0,0,1)
-2.562954
-2.420803
-4.168030
-2.745512
-6.659964
-4.205198
-4.416345
-4.440739
-4.440739
-4.467895
-4.467895
-2.685718
-3.622033
-3.632896
-3.632896
-3.644963
-3.644963
-1.959071
-3.248592
-3.254671
-3.254671
-3.261452
關鍵詞:平穩性檢驗:調整分析:誤差修正模型:因果檢驗
美國金融危機逐漸導致其經濟疲軟,無論從持續的時間上、還是從衰退程度上都超過二戰以來美國所發生的兩次最大的經濟衰退。這不僅影響了美國消費者需求,而且已經蔓延到實體經濟,使得全球經濟陷入了從未有過的混亂之中,中國的經濟也充滿迷霧――中國股市持續下跌、經濟增速放緩、中國沿海地區有數萬家中小企業倒閉、企業資金鏈持續緊張。多個國家都紛紛推出以財稅政策、貨幣政策為主的措施挽救經濟、拯救市場。例如歐盟各國推出了總資產2萬多億歐元投資計劃:中國政府推出4萬億的政府投資計劃。這使得投資與經濟增長的話題在新的經濟背景下煥發了新生機。本文選取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FXI)作為國民生產總值(GDP)的解釋變量對二者之間的關系進行實證研究,采用協整動態計量經濟學的誤差修正模型(ECM)尋找二者之間的長期關系及短期效應,做出適當的模型修正,在模型中加入投資的滯后效應研究及GDP間的相互影響關系分析,更準確地對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GDP之間關系進行分析。
一、模型建立理論依據
在用傳統的單變量線性回歸模型來研究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變動關系時,通常假定它們的時間序列都是穩定的,但在現實經濟中,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的時間序列數據都是不穩定的,用兩個不穩定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單變量線性回歸,不能全面反映兩種之間長期變動的關系,仍然通過經典的因果關系模型進行分析,分析的結果不能體現序列間的真實關系,沒有實際意義和應用價值。本文試采用協整模型、VAIL模型和誤差修正模型來分析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的關系。
二、實證分析
(一)數據采集
本文采用時間序列數據研究,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統計局,包括生產總值GDP、社會固定資產投資額FIX。根據江蘇省統計年鑒(2008)選擇1978―2007年數據,為消除數據中存在的異方差。在對數據進行模型擬合前對各變量進行了對數處理,為簡便處理后數據我們仍然記為GDP和FIX,其一階差分變量分別記為DGDP、DFIX。
(二)數據的平穩性檢驗
采用ADF檢驗對變量DGDP、DFIX進行平穩性檢驗,表1是DGDP、DFIX的單位根檢驗:
由表1可知在5%的水平上DGDP、DFIX都具有良好的平穩性。這就是說GDP和FIX均服從I(1)過程。
(三)協整檢驗
GDP、FIX均是一階單整變量,按EG兩步法做如下協整分析
回歸并檢驗兩個變量是否存在協整關系,用GDP對FIX作回歸,結果為:
GDP=3.091+0.675*FIX
利用Eviews調整后的R=0.96說明擬合的非常好,常數項C與FIX通過了T和F檢驗,D.w.值較小,說明存在強的正自相關。加入適當的滯后項,得GDP與FIX的分布滯后模型:GDP=0.192+0.299*FIX+0.821*GDP(-1)―0.187*FIX(-1) (1)
(1.32) (5.81)
(19.89)
(-4.44)
加入滯后項后模型的整體擬合效果良好,D.w.=1.56不存在自相關性。F、T值都通過了檢驗。可初步認為GDP與FIX存在長期協整關系,然后對回歸殘差-e。進行單位根檢驗,結果值為5,29在1%的水平通過了檢驗。可知GDP與F均是r(1,1)協整的。變量GDP與F可以建立誤差修正模型來進行矯正,從而得到他們之間長期趨勢及短期變化的規律性。方程(1)即為其長期變化的協整方程。
(四)建立ECM模型
以穩定的時間序列e為誤差修正項ECM,可建立如下誤差修正模型:
由模型的參數可以看出此模型擬合DGDP=0.01+0.34*DFIX+O.68*DGDP(-1)―0.11*DFIX(-1)-0.31*ECM(c―1) (2)
10.59 9.25
3.46
-1.87
-2.04效果比較的好,誤差修正項的系數通過了檢驗,檢驗模型不存在異方差和自相關,從意義上可以對變量之間的關系作出解釋。ECM系數為負,符合誤差反向修正機制,說明誤差項能對變量的短期波動起到修正的作用。
三、結論
由①式知江蘇固定資產投資和國內生產總值之間存在長期均衡的協整關系,固定資產投資關于經濟增長的長期彈性為約0.63,固定資產投資每增長1%,生產總值增長0.625%。式中表明江蘇省本期GDP的變化與上期GDP同向變動,同時上期固定資產投資與本期國內生產總值反向變動,正是體現了投資與經濟產出的相互影響。從②式分析江蘇省固定資產投資和生產總值之間短期均衡關系,固定資產投資增量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量的短期效應系數為0.339,說明固定資產投資的增量每變化1%。國內生產總值的當年增量相應變化約0.339%。由誤差修正項的系數知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值與長期均衡值的差約有300%到調整,系數相對來講比較有力,說明江蘇經濟增長與固定資產投資之間存在明顯的動態均衡機制。在新的經濟背景下。固定資產投資能否繼續保持對GDP的高貢獻率,我們將進一步做相關研究。
關鍵詞:固定資產投資;協整檢驗;VEC模型
1 文獻綜述
對于固定資產投資問題的研究,歷來是學術界關注的熱點,改革開放以來,固定資產投資快速穩定增長,是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因此,研究固定資產投資和經濟增長的關系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目前國內對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研究越來越多,李其保、周勉之、孫栩瑜,張岳恒等學者研究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指出我國目前的投資仍然是粗放型的,而不是集約型的,投資結構有待于進一步優化。余興、張豪、呂連菊、張臘鳳分別研究了山東省、湖北省和山西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動態關系。本文在鑒戒前人的基礎上用利用最新數據,綜合使用各種方法,對河北省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進行實證研究,以其為河北省經濟發展提供借鑒。
2 變量選取與數據處理
本文選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1985-2010年度數據均來自歷年《河北省統計年鑒》及《2010年河北省統計公報》,由于缺乏1991年以前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中國內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都取當年值,未對價格變化進行調整。為了消除非平穩時間序列的異方差性,對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額進行自然對數變換,并分別用LY和LX表示。
在1985-2010年間,河北省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總體呈上升狀態,在2000年以前比較緩慢,近十年增長十分迅速,總的來看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由1980年的396.75億元增長到了2010年的20197.1億元,固定資產投資也由1980年的110.66億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15082.50億元,可見河北省的經濟實力不斷增強。而且河北省的固定資產投資相對于生產總值的百分比處于極不穩定的狀態。1988年之前幾乎平穩的變化,從1988年開始下降,到1990年降到最低,然后又回升,1993年到1999年微弱的上升,1999年又開始滑落,到2002年降到最低,此后直到現在一直處于顯著的遞增階段,2010年達到了最高0.747。導致這一劇烈變化的原因是政策改變,可以看出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固定資產的投資,因而研究其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顯得尤為重要。
3 實證分析
3.1 相關性分析
相關性分析可以考察變量之間是否存在依存關系。通過繪制散點圖,來判斷兩個變量間是否有明顯的線性關系。從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LX)與地區生產總值(LY)的散點圖可以看出除了個別的幾個點外大部分年份的散點都分布在一條直線附近,可以判斷河北省的固定資產投資與地區生產總值間存在著較強的線性相關關系。
3.2 平穩性檢驗
建立VAR模型首先要對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本文采用ADF單位根檢驗法,為了達到兩個時間序列平穩化的效果,對LY和LX進行一階差分處理。顯示了ADF的檢驗結果。從檢驗結果看,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兩個變量原序列ADF檢驗值都大于10%的顯著性水平下對應的臨界值,因此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即LY和LX都是非平穩的。而經過一次差分后的序列的ADF檢驗值都小于10%顯著性水平下對應的臨界值,因此,這兩個序列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是一階平穩的,即一階單整I(1)。
3.3 協整檢驗
估計VAR模型需要選擇適當的滯后階數,筆者依據五種準則對滯后期進行選擇,五個評價指標均認為建立VAR(2)比較合理。另外,在建立VEC模型之前必須確定序列LY和LX是否是協整的。筆者采用Johansen協整檢驗來分析兩個變量之間的協整關系,結果顯示:在5%的顯著性水平下,跡統計量檢驗和最大特征值統計量檢驗均存在1個協整方程,因此,河北省地區生產總值與固定資產投資存在協整關系。協整關系所對應的具體的長期均衡關系通常可以通過最小二乘線性回歸估計出來,估算結果如下:
LY=2.3780+0.8089*LX。
(17.78872)(43.50308)R2=0.9874注:方程下的括號內為t統計量值。
根據各項統計量指標可以看出模型很好地刻畫了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其中,回歸系數的估計值恰好是固定資產投資的經濟增長彈性,這意味著固定資產每增長1%,地區生產總值將增長08089%,說明河北省的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拉動作用,兩者存在長期穩定的關系。
3.4 建立VEC模型
在實踐中為了分析這兩個變量之間的短期波動關系,以及長期均衡與短期波動之間的關系,需引入向量誤差修正模型(VEC)。在上述建模的基礎上,可以得到LY與LX的VEC模型如下:
其中ECM(-1)=LY(-1)-0.542*LX(-1)-4.313為誤差修正項,反應了LY和LX的長期均衡關系.從結果中
可以看出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的短期變動均可以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短期固定資產投資波動的影響,一部分是偏離長期均衡的影響。誤差修正項ECM(-1)系數的大小反映了對偏離長期均衡的調整力度,第一個方程中誤差修正項的系數-0.091表明,當波動發生致使地區生產總值LY相對于其長期均衡水平低估時,將以9.1%的調整力度將非均衡狀態拉回到均衡狀態。第二個方程中誤差修正項的系數0.009表明,當擾動發生致使固定資產投資LX相對于其長期均衡水平高估時,將以0.9%的調整力度拉回到均衡狀態。由此說明對地區生產總值的調節作用比對固定資產投資的要大。
3.5 格蘭杰(Granger)因果關系檢驗
檢驗因果關系最常用的方法是格蘭杰因果檢驗,Granger解決了x是否引起y的問題,主要看現在的y能夠在多大程度上被過去的x解釋,加入x的滯后值是否使解釋程度提高。如果x在y的預測中有幫助,或者x與y的相關系數在統計上顯著時,就可以說“y是由xGranger引起的”,檢驗結果顯示: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認為LY是LX的格蘭杰關系,反之不成立。說明近些年來河北省隨著經濟的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額也因此增加,但基于預測意義上來說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并不明顯。基于此河北省應該調整投資結構。
4 結論與政策建議
從整個模型的分析可以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但河北省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并不十分明顯,河北省要合理轉變投資結構來發揮固定資產投資的推動作用。基于此筆者認為:由于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的促進作用有滯后性,因此在決定固定資產投資率時應該根據上一年投資的具體情況綜合考慮,而不應該盲目的增加;可以通過優化信貸結構來優化投資結構,更大的發揮信貸投資對經濟的推動作用,來降低經濟波動,保持經濟平穩快速增長;固定資產投資重“量”更要重“質”,要注重投資結構的調整,在增加投資額的同時必須重質,要選準投資的方向,使固定資產投資對河北省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發揮到最大。
參考文獻
[1]李其保,周勉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理論探討.
[2]孫栩瑜,張岳恒.中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協整分析及其政策建議[J].惠州學院學報,2010,30,(2).
關鍵詞:農村經濟發展; 農村公共品; 財政支出; 實證分析
一、引言
近年來,三農問題已成為我國社會日益突出的問題,至取消農業稅以來,國家在對農村財政支出也越來越多,已安徽省為例,2006年,安徽省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非農戶投資總額為188.3億元,2010年安徽省農村固定資產投資非農戶投資總額達到654.5億元。近年來,安徽省政府也加大了對農村投資的力度,扶持了一些有關安徽省農業長遠發展的重大項目和工程的建設。盡管如此,但安徽省的農業基礎相對比較薄弱、農村發展相對滯后和農民持續增收困難的狀況并沒有發生根本改變。[1]因此,研究安徽省農村公共產品供給與農村經濟增長增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本文以巴羅模型為基礎,分析安徽省非農戶固定投資也就可以說是政府對農村公共產品供給對安徽省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
二、建立模型的理論基礎
(1)農村公共支出和農村經濟增長內涵的確定。 公共支出又稱為財政支出,是指政府為了履行其職責而支出的費用。經濟增長是指一個經濟所生產的物質產品和勞務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的持續增長,也即是實際總產出的持續增長。本文以安徽省第一產業生產總值作為具體的度量指標。
(2)計量模型的選擇及其相關變量的含義。在經濟增長理論中,新古典經濟增長理論主要研究的是經濟增長的要素貢獻,是通過分析各種要素貢獻來解釋經濟增長問題。在實證分析中大家廣泛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本文也采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的生產形勢,基于巴羅的模型的基礎上。則包含農業財政支出要素的農業生產函數隨即回歸方程就為如公式1-1所示。
Yt=AtLαtKβtGλt(1-1)
其中,At表示第t時期的技術進步的作用,一般情況下,是用常數和時間的函數關系來表示技術進步。Yt表示第t時期的農業生產總值,Lt,Kt,Gt分別表示第t時期的勞動投入量、農業資金投入量和安徽省農業財政支出量,α,β,λ為待估參數,α表示就業的產出彈性,β表示農業資本的產出彈性,λ表示財政農業支出的產出彈性,本文是通過估計這些參數,考察農業勞動投入量、農業資金投入、政府農業支出量對農業生產總值的影響。
本文采用雙對數模型來建立安徽省非農戶財政農業支出總量與安徽省農村經濟增長之間關系的計量模型,在先不考慮技術進步影響的情況下,公示如1-2所示。
lnYt=C+αlnLt+βlnKt+λlnGt+ε(1-2)
若令MPG=YG表示安徽省非農戶固定投資G的邊際生產率,根據巴羅的理論,當MPG=1時,非農戶投資的生產達到最優水平,也就是政府投資達到最優水平。按照邊際成本等于邊際收益的原則,最優的政府邊際收益也為1,若MPG>1,則會出現財政支出不足,若MPG
本文的數據樣本以安徽省2006-2010的數據位樣本區間,數據來源于2007-2011的《安徽統計年鑒》,以安徽生產總值中的第一產業值代表Y,以鄉村從業人員數代表L,以安徽地區農村固定資產代表K(數據來源《中國農村統計年鑒》),以安徽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代表安徽省財政農業支出總量G,如下表3-1所示。
注:安徽第一產業值Y數據,鄉村從業人員數L數據,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G數據來源于2006-2010年《安徽統計年鑒》;農村固定資產總量K的數據來源于2006-2010年《中國農村統計年鑒》。
三、實證分析
現在運用表3-1所示數據,運用EVIEWS計量軟件進行普通最小二乘法(OLS)數據分析。降分析結果寫成標準形式如下公式1-3所示。
分析以上回歸方程的詳細結果,我們發現由于D.W=2.29,接近于2,所以,我們斷定其中三個自變量基本上不存在自相關。擬合優度R2=0.999,說明這三個解釋變量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解釋程度達到99%,解釋能力較強。F=15203,因此在0.05顯著性水平下,回歸模型從整體上是顯著的。三個變量的T值均比較大,可知這些值都是顯著的。此外,我們還可發現:
(1)農村從業人員即農業勞動投入量的產出彈性α==19.235,這表明農業勞動投入量的變動對農業生產總值的變動的影響為負,也就是說,在當前農業資本投入量(農村固定資產)和農業財政投入(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一定的情況下,農業勞動力美增加1%,農業生產總值將會降低19.235%。這可以反映出兩種情況:一種是當前安徽農村勞動力人均資本和人均政府財政投入過低;另一種是安徽省農村勞動力剩余太多,其實這兩種情況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因此,可以判斷有兩種方式能提高勞動生產率,一種是增加投入資本以改善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另一種也可以通過勞動力的轉移從而提高勞動力過剩帶來的對生產率的影響。
(2)農業資本即安徽農村固定資產投入量的產出彈性β=1.009,表明安徽農村固定資產投入量對農業生產總值的變動的影響為正向的,并且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農村固定資產每增加1%,農業生產總值將會增長1.009%。因此,增加農村固定資產的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3)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的產出彈性λ=0.088,表明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每增加1%,農業生產總值就平均增長0.088%。由前文討論的MPG=YG,且我們知道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的產出彈性λ=YG·GY,所以可以得知λ=MPG·GY,我們可以令S=GY,即S為非農戶固定投資量占安徽農業生產總值的比重。由此,我們可以得到MPG=λS,所以,我們可以根據表3-1中的數據計算得到MPG的值,根據巴羅的理論,MPG=1時財政農業支出達到最優規模,所以此時λ=S,固定λ=0.088,我們可以得到理論上財政農業支出(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的最優規模,并將MPG的值列在下表4-1。
由表4-1所示,我們能夠得到理論上理想的財政農業支出規模,從理論上可以得知安徽省非農戶固定資產投入量還不夠,在不考慮農村公共產品提供的剛性約束和其他財政等約束的情況下得到的理想值。但我們應該盡量向理想值靠攏,設定目標,逐步實現。
四、結論
本文以安徽省為例,采用2006-2010年農村從業人員人數、固定資產投資、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以及安徽省農村經濟等數據,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對安徽省農村經濟增長的影響,運用eviews回歸的實證分析方法進行分析,并得出了如下結論:
1、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的產出彈性λ=0.088,表明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對農業生產總值的提高具有正向作用,非農戶固定資產投資量每增加1%,農業生產總值就平均增長0.088%。
2、我們能夠得到理論上理想的財政農業支出規模,從理論上可以得知安徽省非農戶固定資產投入量還不夠,如表4-1所示,所以政府應該增加財政支農規模。(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經濟學院)
參考文獻
關鍵詞:商業銀行存貸利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 經濟增長 協整
一、引言
一般而言,利差包括商業銀行貸款與商業銀行存款的利差、中央銀行貸款與商業銀行貸款的利差、國內與國外金融市場利差三個層次。就影響來看,商業銀行的存貸利差最為重要和關鍵,直接影響投資和儲蓄規模的變化,進而影響微觀和宏觀經濟的運行。因此,在管制利率的背景下,中央銀行不僅可以通過調整利率的絕對水平對宏觀經濟產生影響,也可通過調整存貸利差(后文提到利差如無特別說明均指商業銀行存貸利差)對宏觀經濟發揮作用。
目前國內外的研究主要是從利差的決定因素角度展開,而以利差為解釋變量,宏觀經濟變量為被解釋變量的實證研究幾乎沒有。對銀行存貸利差與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研究,分析各種關系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及其關系的穩定性,探討存貸利差對固定資產投資、國內生產總值等主要宏觀經濟變量的作用機理和傳導機制,從而進一步完善我國貨幣信貸政策宏觀調控理論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
固定資產投資(FAI)是衡量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年內在固定資產方面投資總量的指標,它能夠以價值形態反映固定資產建造和購買活動的總量,是反映固定資產投資規模、速度、比例關系和使用方向的綜合性指標。固定資產投資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前提條件,是優化產業結構的重要途徑,也是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力量。我國經濟具有明顯的投資主導的特點,因此在研究中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容納到模型中。
二、變量和數據說明
中國人民銀行調整利率的程序是先定出一年期的存款利率,再推算各期限檔次的存款利率,最后定出各檔次貸款利率。由于所有官方利率都由一年期存款利率推算出來,利率體系是計劃性和封閉性的,所以本文選用一年期貸款利率和存款利率之差作為代表性利差。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多次調整存貸利率的數據以持續時間為權數計算出1991-2010年的加權平均利差(表1)。
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和GDP數據取自《中國統計年鑒》。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數據處理過程是將以當年價格計算的固定資產投資額按固定資產投資價格指數(1991=100)進行調整,從而將名義值轉換為實際值。為了消除非平穩時間序列的異方差性并能夠反映變量之間的彈性系數,對調整之后得到的固定資產投資進行自然對數變換,用Ln(FAI)表示。GDP數據統一處理為以1990不變價格計算,同FAI一樣進行自然對數變換。
三、變量關系的計量分析
(一)平穩性檢驗
為了進一步分析利差、固定資產投資和GDP之間的內在聯系,需要建立計量經濟模型,但是模型的建立是以時間序列平穩為前提的,因此,首先要對利差、Ln(FAI)、Ln(GDP)數據進行平穩性檢驗。這里采用廣泛應用ADF檢驗,具體檢驗結果如表2所示。
根據表2的檢驗結果,Lc、Ln(FAI)、Ln(GDP)三個變量原序列的ADF檢驗值都大于1%的顯著性水平下對應的臨界值,而且概率p值也較大,因此不能拒絕存在單位根的原假設,說明Lc、Ln(FAI)、Ln(GDP)都是非平穩。而經過一次差分后的序列的ADF檢驗值仍大于1%顯著性水平下對應的臨界值,而且伴隨概率p值仍大于1%,說明Lc、Ln(FAI)、Ln(GDP)三個序列經一階差分仍不平穩。經過兩次差分后的序列的ADF檢驗值仍小于1%顯著性水平下對應的臨界值,而且伴隨概率p值小于1%,說明Lc、Ln(FAI)、Ln(GDP)三個序列經二階差分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是二階單整I(2)。協整理論指出:如果變量都是單整變量而且具有相同的單整階數,那么這幾個變量之間可能存在協整關系,表明這幾個變量的某種線性組合可能是平穩的。顯然,Lc、Ln(FAI)、Ln(GDP)三個序列滿足這一條件,可以進一步進行協整檢驗。
(二)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的意義在于揭示變量之間是否存在一種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有些時間序列,雖然它們自身非平穩,但其某種線性組合卻平穩,這種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稱為協整關系。本文采取Enger和Grange于1987年提出的兩步檢驗法――EG檢驗。
第一步,用OLS對變量進行回歸,即協整回歸。結果如下:
回歸方程
以上統計量顯示多元線性回歸模型的變量顯著性和方程總體的顯著性水平均較高,擬合優度達到0.997,回歸效果較好。
第二步,對模型估計殘差進行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如下:
通過上表可以知,ADF統計值小于在1%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應該拒絕原假設,認為,Lc、Ln(FAI)、Ln(GDP)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長期穩定的均衡關系。
根據上述各項統計量指標可以看出,模型的擬合優度較高,較好地刻畫了利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長期均衡關系。其中,Lc的回歸系數的估計值約為0.0615339574303,含義是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差每提高1%,GDP將增長0.0615339574303%;Ln(FAI)的回歸系數的估計值約為0.573899292928,意味著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增長1%,GDP將增長0.573899292928%。
四、利差、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分析
(一)利差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我國商業銀行一直以經營存貸款業務為主,存貸利差是商業銀行的主要利潤來源。到目前為止,息差收入仍是中國銀行業的盈利主力。從我國四大商業銀行的情況來看,利息收入所占營業收入的比例基本超過80%,我們可以看出存貸利差對商業銀行利潤增長所做的貢獻。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存貸利差的調控首先影響其主要業務的利潤空間,調節銀行業對實體經濟提供信貸的積極性,利差越高商業銀行提供信貸的動力越大。市場經濟的主要經濟主體是各種類型的企業,而在我國間接融資占主導的企業融資中,商業銀行很大程度上控制著企業的融資閥門,利差對信貸的影響會通過企業傳導至實體經濟。
在我國投資推動長期占主導地位的發展模式下,利差變動引起的信貸變動還通過影響投資從而影響經濟增長。1991-2010年全社固定資產投資中資金來源為國內貸款的比例一般在15%-25%之間,國內貸款比例遠高于國家預算內資金和利用外資。
利差變動還會影響消費信貸,引起消費需求的變動進而影響經濟增長。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的種類有:短期信用貸款、綜合消費貸款、旅游貸款、汽車貸款、住房貸款。1998年以來,我國各商業銀行開始大力發展消費信貸,消費貸款特別是住房抵押貸款成為銀行業質量最好的一塊資產。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消費信貸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進一步的發展,利差變動對消費信貸的影響會更大。
總之,中央銀行對存貸利差的調整首先會對商業銀行的利潤產生影響,繼而銀行采取相關的應對措施,調整信貸供給調節自身業務構成,對企業、個人的投資和消費需求產生影響,最終對整個實體經濟產生影響。上文GDP增長對利差變動的反應系數為正的計量分析也驗證了,在我國目前的經濟增長模式下,利差對實體經濟具有較為重要的影響。
(二)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機制
固定資產投資是社會固定資產再生產的主要手段。固定資產投資表現為固定資產的建造和購置的活動,固定資產投資使我國經濟能夠實現技術裝備的不斷更新改造,不斷提高生產力水平,建立國民經濟新興部門,促進經濟結構的合理調整和生產力地區分布的優化,從而增強經濟實力,增加社會供給能力。因此,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
五、結論
通過上述計量分析和機制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是銀行存貸利差、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之間存在著長期的均衡關系。協整檢驗的結果表明: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利差每提高1%,GDP將增長0.0615339574303%;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每增長1%,GDP將增長0.573899292928%。二是銀行存貸利差確實可以作為宏觀經濟的一個解釋變量,中央銀行進行利差管理可以作為宏觀經濟調控的一種新思路和新工具,通過調節利差以達到調節商業銀行信貸,影響投資和消費,調節經濟增長的目的。三是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具有明顯的拉動作用,短期內我國投資推動經濟增長的重要作用不會減弱,依然需要保持合理、優化的投資規模和結構,促進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
需要注意的問題是:1.雖然利差與經濟增長具有正相關關系,但是利差管理必須使利差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必然面臨不斷增強的國際同業競爭,不能單純依賴傳統業務維持發展,而需要開拓新業務、推出新產品,不斷提高自身綜合競爭力。2.固定資產投資在改革開放以來的經濟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也造成了一些領域簡單重復建設,產能過剩的現象,我們在發揮投資的推動作用時更要注意投資方向和結構的優化,提高投資效率。3.上述模型是建立在近20年中國經濟發展的宏觀背景之下,隨著中國兌現“入世”承諾,中國經濟開放程度和利率市場化程度將大大提高,對利差與經濟增長的關系研究還需要面對新背景,采用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EViews應用及實
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李子奈,潘文卿.計量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
[3]朱微亮,吳曉光.利差管理的經濟含義[J].中國金融,
2010(24).
[4]張莉莉,謝康.利率政策中調整存貸利差的效應分析――
以中國為例[J].天津市財貿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3).
[5]高同裕.加強貸款用途的管理提高銀行信貸資產質量[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