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珍惜時間的成語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目前,針灸推拿學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臨床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進展,然而在實訓教學方面還存在著不完善的地方。比如:對于毫針的刺法過于局限于書本;平時對于針刺和推拿手法的練習太少且不專業;對祖國傳統醫學的認識不深,比如大多數同學對傳統針刺療法像芒針療法、冷針療法、挑刺療法等知之甚少等等。從而導致許多學生對針灸推拿的學習興趣不濃,學生學到的理論知識也不能很好的應用于臨床。為了彌補這些不足,補充和完善針灸推拿領域臨床醫學和新醫學知識及技能,培養出在臨床方面更加優秀的人才,我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改革。
1 加強針刺手法練習,豐富針灸實訓內容
1.1 精確針刺方法,提高治療效果
實訓課上的針刺方法要源于教材,結合教材,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目前高等教育院校對刺法灸法學實訓操作的培訓,以教科書為主,其中毫針的刺法也僅局限于書本,對腧穴的精確刺法鮮有系統地教授,使教學與臨床脫節,嚴重影響實訓技能教學水平,比如三陰交穴,傳統的刺法是直刺1~1.5寸,然而臨床上三陰交穴的針刺方法根據治療病癥的不同可有三種刺法:第一,與脛骨呈45向后刺1~1.5 寸進行提插瀉法使觸電感向下肢末端傳導,可以治療下肢抽動、中風、小腿麻痛等下肢病變;第二,向心斜刺1.5~3 寸,用于治療痛經、閉經等婦科病以及陽痿、等男科的疾病;第三,直刺1~2 寸,施行捻轉提插等手法,用于治療婦科病、男性痛、慢性腹瀉,中腹、臍周以及下腹痛等。如此不僅拓展了學生的學識,也擴大了臨床治療范圍。
1.2 引進特種針法
特種針法是體針療法以外的特殊針刺治療疾病的方法,是針灸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包括銀質針、長圓針、小針刀、耳針等針法。與傳統針灸技術相比,特種針法在操作方法、應用范圍、療效等方面均有獨特之處,在臨床上能彌補傳統針灸療法的不足,將特種針法引進實訓課,對于全面培養學生的臨床技能具有重要的意義。比如銀質針療法的演示,讓學生開拓了眼界,更加全面的了解了針灸推拿的治療范圍,增強了學生學習針灸推拿的興趣信心。另外,部分特種針法在實訓課堂上無法一一演示,可以通過對特種針具的展示和對其性能以及功用的介紹讓學生更加了解針灸推拿的廣泛應用。比如芒針,它是一種特制的長針,一般用較細而富有彈性的不銹鋼絲制成,因形狀細長如麥芒,故稱為芒針。
芒針是古代九針中的長針發展演化而成。《靈樞 九針論》記載:八曰長針,取法于纂針,長七寸,主取深邪遠痹者也。常見芒針長度為5.0~8.0寸,由于其體長刺深,運用一定的刺激方法,通過穴位、經絡和神經體液起到通經接氣調節植物神經系統及大腦皮層功能的作用,從而調動人體的積極因素,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達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但由于其操作針法有別于其它針具,較為復雜,實訓課上不便操作,但可以通過老師的講解,讓學生們更多的了解芒針的優勢及其廣泛的應用范圍。
2 實行模擬教學,重視實踐,勤于練習
2.1 建立臨床模擬室
成為好的針灸醫生首先需要掌握基本的辨證思路和選穴思路,除此之外,熟練的針刺手法以及適當的針刺力度也尤為重要。為了減輕患者的痛苦,提高治療效果,使針下得氣明顯,就要加強針刺手法和針刺力度的練習。模擬室的建立使學生充分得到練習,從而為針灸治療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2 在老師指導下相互練習
首先由教師教授基本的行針手法,并在曲池等較易被接受的穴位施針,以此作為示范,同時在課上指導學生練習指力、進針方法等,對于一些安全易操作的穴位,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相互練習,比如曲池、手三里、足三里、豐隆、肩部及背部的夾脊穴等。這是實踐操作中非常重要的環節。然后可以給學生留一個病例作業,要求學生為身邊的人施針來治療一些較簡單易治療的疾病,并做詳細的記錄,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很好的實踐,另一方面如果他們見識到針灸的治療效果,會更相信并且對其更感趣,也就會更加主動的去學習。推拿方面不要拘泥于書本的教授順序,可以先從基礎的手法學習和練習,例如先講授和操作動作簡單的魚際揉手法,通過相對簡單的魚際揉手法練習,使學生手腕較為靈活后,再學習滾法和一指禪推法,中間穿插講解一些相對簡單的手法。先易后難,難易結合,循序漸進,既提高學生的學習信心,也符合人類對事物的認識規律,節省學時,事半功倍。同時配合刮痧、拔罐、火龍療法等進行示范和練習,不僅豐富了實訓課的內容,還讓學生得到了充分的練習,增加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拓展了視野,也使針灸推拿的實用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3 將多維定點推拿與整脊手法引入實訓課堂
3.1 引入多維定點推拿
多維定點推拿手法是課題組主要成員在多年的教學和臨床治療過程中,結合現代局部解剖學總結的一整套特色推拿手法,如在操作按揉復合手法時,在分別操作按揉的單一手法動作要領后,將人體局部穴位下的皮膚、皮下組織、肌肉、肌腱、骨分層,那么穴位局部就是一個多維、立體的組織結構,在做按揉手法時就應該把穴位局部分成淺、中、深三層,然后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分別在淺層、中層、深層進行按揉,真正體現推拿手法的持久、滲透。
3.2 引入整脊手法
整脊醫學的學說是美國帕雨曼醫生所創立,自從他把一位患耳鳴17 年的黑人清潔夫用整脊手法恢復聽力后,整脊醫學就如同其本人的名字一樣,迅速的震驚醫壇并傳遍美國。整脊學者認為椎體和椎間板的錯位能壓迫或刺激脊椎神經或神經根,從而引起疼痛。整脊就是把錯位的椎體、關節、椎間板等恢復原位,解除對病變軟組織、器官等的壓迫,使其重新獲得營養,進而痊愈。它主要有以下功效:(1)消除疼痛;(2)降低僵硬;(3)消除肌肉痙攣;(4)治療椎間板病變;(5)降低神經系統的緊張;(6)使神經、軟組織等獲得營養等。將整脊手法引入實訓教學,進一步融合推拿六大類手法,使學生掌握更多實用的治療方法,對于全面了解和學習針灸推拿具有重要的意義。另外編制《整脊技能實訓手冊》內容包括階梯式教學計劃、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要求等。
4 重視解剖方面實踐和學習
關鍵詞:道路情感空間;停駐功能;共生;
Abstract: aiming 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odern city roads are faced with the problem, many roads has only a through the function. This paper will road space as part of the surrounding buildings to discuss, and using the ancient town of western sichuan road structure mode for the city to walk road for renovation the road system and the surrounding humanity relations form benign space dialogue, restore the road with the emotional color to stop space, meet the demand of the people and increase the vitality of road space, and its modification on the exploration.
Keywords: road emotional space; To stop function; Symbiosis;
中圖分類號:F291.1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道路空間連結了整個城市系統,構成了我們今天的生活狀態。廣義而言,在所有的空間范圍內,人們只要執行了進入通過的動作都屬于道路的范圍,為動態空間。我們評判一個空間的好壞,在于人的主觀感受,吸引人的空間,人的心情也會愉悅并欣賞停駐。然而成功的道路,我認為是人在通過行走的過程中欣賞在其中的狀態,從而會放慢腳步乃至簡單的停駐。道路的停駐功能使其更加具有生動性,增添了城市生活中的人情與色彩。
1川西古鎮中道路的情感空間
四川自古乃天府之國,有著優越而又相對封閉的自然環境,在城市還沒有發展起來之前,這里的大多數人都過著普通的村鎮生活。此時的狀態屬于一種較為封閉的聚落形式,交通不便,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少,村鎮內部自給自足,整體形成一種相對獨立的的共同體。內部的居民貧富差距不大,認知基本相同,也就是王昀所說的共同幻想 。
休閑與安享是這里人們生活狀態的代名詞,這里的居民大多對待生活自然隨意,隨時都喜歡擺龍門陣,聚會娛樂。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又構筑不一樣的建筑景觀。對于村鎮的構建來說,人們在用一種原生態的方式尋求一種與空間對話的良好方式。在歷史的進程中功能自然形成的場鎮機理,有著工作(農業以及手工業)、居住、娛樂(交流、休閑)、政治活動(長老大會)、商業(小鋪、定期的集市)的不同功能組合。在這些功能分區不斷組合的演變的過程中,這時情感空間也在各個區中進行穿插與分布,以滿足人們交流聚會的需要。
1.1 古鎮道路的停駐功能
由于當時的休閑方式單調,彼此的交流成為調劑生活最簡單有效的方式。在這里,交流的場所隨處可見,路邊茶館,街邊小攤,皆可坐可食。幾個板凳就能形成一個簡單的交流空間。道路與道旁的建筑形成了一組良好的空間組合狀態,這里的道路除了我們所熟知的通過交通功能,以道路為主軸串聯起村鎮的主要功能區,同時還是人們交流的一個重要場所,使人們在走的過程中進行短暫的停駐。那么,這種道路的停駐功能在我們信息發達的現代城市是否同樣適用?
2城市中道路空間分析
就目前而言,經過規劃的城市分區更加明顯,商業區,產業區,居住區等各種類型的分區密集的布局在城市當中。但要指出的是這里所說的分區具有相對性,在保持功能整體方向一致的情況下其內部往往有或多或少交錯的地方。如此一來,構成了我們龐大的城市系統,這個系統自然衍生出了像毛細血管一樣布滿了我們整個生活空間的道路。
交通使這一切成為可能,交通工具的產生,人們不再受到距離的束縛,可以通過各種交通方式到達想要去的任何地方,也可以通過信息網絡的方式與外界產生交流與互動。這時,對于人本身而言,以前聚落所形成的“共同幻想”破滅,演變為幻想的多元化,每個人都在為了各種不同的目的在城市中奔波。
人在選擇城市功能的同時,從一個功能區到達另一個功能區都需要進行道的轉換,必然會給道路造成交通的壓力,人們的停駐時間也被迫增長,乘車交通時間擠壓了生活空間。中科院《2010中國新型城市化報告》表明,全國50個主要城市中,有17個城市上班的花費平均時間大于30分鐘,其中北京市為52分鐘,廣州48分鐘、上海47分鐘。 這部分時間是我們無法從生活中扣除的,而且其所占比例必然會隨著城市的發展而逐漸增長。
3道路的情感空間的衍生
道路的空間屬性,一切都為了制造效率而讓位成為發展的必然,這里的道路不會產生生活的情感的。但試想,僅具有交通意義的道路空間,會隨著人流的波動而產生擁堵期與稀疏期,這樣的狀態難道不也是犯罪滋生的溫床與人際疏遠的阻礙嗎?
既然道路是我們每天行走的必經通道,那么為什么不向前人學習。但將古鎮的曲折的街道運用到現代城市當中自然是不現實的,這里我們需要復原的是一種感覺,一種精神,將令人厭惡的道轉變成為具有全新意義的生活空間,一種動態的生活軌跡。在這種空間川西古鎮道路情感空間對于城市道路的啟示
王曉辰
(四川大學藝術學院,四川省成都市, 610207)
摘要:針對現代城市道路中的發展面臨的問題,很多道路僅具有通過功能。本文將道路空間作為周邊建筑的一部分來討論,借鑒了川西古鎮道路的構成方式,對于城市步行道路進行改造,使道路系統與周邊人文關系形成良性的空間對話,恢復道路中充滿感彩的停駐空間,滿足人需求的同時增加道路空間的活力,并對其改造方法進行了探索。
關 鍵 詞 高層建筑 ;給排水 ;設計
中圖分類號:TU208文獻標識碼: A
0 引言
建筑給排水工程是建筑的重要環節,也是能耗的主要節點。隨著高層建筑迅猛發展 ,由于其高度大 ,工程規模大 ,使得其與一般建筑有很大的不同 ,如給水與消防給水的壓力分區、加壓方式和系統形式 ,排水體制、通氣方式 ,中水回用等方面都有其特點。本文結合具體工程實例 ,就高層建筑給水排水工程設計進行探討。
1 工程應用
某住宅小區內共有 18 棟樓 ,其中 18 層的高層商住樓有 5 棟、10 層的商住樓有 5 棟、其余 8 棟均為 10 層的住宅樓。18 層的高層商住樓建筑高度達到 65m,而且設有二層地下室 ,底層局部為商業服務網點用房、物管用房 ,主要用作停車庫。
2 高層建筑排水設計要點
鑒于高層建筑排水管道的設計基本參數、計算公式、計算方法與一般多層建筑的設計計算基本相同 ,其計算結果應能確定出排水管網各管段的管徑、橫向管道的坡度 ,從及各控制點的標高。
1)高層建筑的排水定額與多層建筑的排水定額相同 ,其中其定額有兩個 ,―個是以每人每日為標準 ,另一個是以衛生器具為標難。每人每日的污水量和時變化系數與氣候、建筑物內衛生設備完善程度等有關。因建筑內部給水量散失較少 ,所以生活排水定額和時變化系數與生活給水量計算方法相同 ,計算結果主要用來設計污水泵、化糞池等 ;
2)設計秒流量。高層建筑內排水管道的設計流量是確定各段管徑的依據。因此,排水設汁流量的確定應符合建筑內部排水規律。高層建筑內排水流量與衛生器具的排水特點和同時排水的衛生器具數量有關 ,具有歷時短、瞬時流量大、兩次排水時間間隔長的特點。建筑內每晝夜、每小時的排水量都是不均勻的。與給水相同,為保證最不利時刻的最大排水量能迅速、安全排放 ,排水設計流量應為建筑內部的最大排水瞬時流量 ,稱為設計秒流量 ;
3)排水橫管的水力計算。對于橫管和連接多個衛生器具的橫支管 ,應逐段計算各管段的排水設計秒流量 ,通過水力計算各管段的排水設計秒流量 ,通過水力計算來確定各管段的管徑和坡度。與―般多層建筑相同 ,橫管按明渠均勻流公式計算 ;
4)排水立管計算。高層建筑排水立管的最大排水能力也與一般多層建筑相同 ,其決定于污水立管管徑和系統的通氣狀況。本工程污水系統采用雨、污水分流的排水體制 ,的最高日污水排水量為 180m3/d。住宅污水有組織排放 ,衛生間污水設專用通氣管 ,底層污水單獨排出。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根據《四川省城市排水管理條例》,本小區在二環內 ,城市污水處理設施覆蓋的范圍內 ,故生活污水在室外集中后就近排入市政污水管網。暴雨強度公式采用成都地區暴雨強度公式。屋面雨水排水的設計重現期取 50 年 ,室外雨水設計重現期取 2 年。經計算 ,小區總雨水量為 293.90L/s。住宅屋面雨水采用外排水方式 ,陽臺雨水管單獨設置 ,并間接排放。地下車庫、自行車庫、設備房、消防電梯基坑廢水排至集水坑 ,用潛水泵提升至室外雨水井或雨水溝。
3 高層建筑給水設計要點
1)高層建筑給水系統豎向分區。當建筑高度達某一高度時 ,給水系統需作豎向分區。合理的確定給水系統的豎向分區 ,是進行高層建筑給水系統設計的前提。分區壓力值選定過高 ,仍會造成低層處配水點壓力大、流量多、噪聲大、用水器材損壞等后果。分區壓力值選定過小 ,又會使分區數量增多 ,勢必增加給水設備、管道的工程造價及維修管理工作等。因此 ,高層建筑給水系統豎向分區應根據使用要求、管材質量、衛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壓力 ,結合建筑層數合理劃分。當市政管網壓力具有一定資用水頭 ,其壓力能滿足高層建筑下面幾層 ,如地下室、裙房及附屬建筑用水需要 ,為節省能源和基建投資與運行管理費用 ,在對給水系統進行分區時 ,根據市政管網壓力.建筑的下幾層可采用市政給水管網直接供水 ;
2)高層建筑給水方式。在高層建筑豎向分區確定后 ,就要對給水方式進行選擇。高層建筑給水方式有 :高位水箱給水方式、氣壓罐給水方式和無水箱給水方式。給水方式選擇應以經濟合理、技術先近、供水安全可靠為原則 ;
3)最高日用水量考慮。對于綜合性建筑 ,如建筑的上部為住宅、下層為商店的商住樓 ,辦公、會場和宴會廳等組合在一起的大會堂 ,旅館、商店和營業餐廳等在一起的大型賓館等 ,應分別按不同建筑的用水量定額計算各自的最高日生活用水量 ,然后將同時用水量疊加 ,取最大一組用水量為整個建筑的最高日用水量。本小區總的設計用水量為 :最高日用水量 200m3/d ;最大小時用水量 20m3/d。根據甲方市政給水壓力(約 0.30Pa),本子項住宅部分給水系統豎向分為 3 個區。低區為地下室 ~4 層 ,中區為 5 層~16 層 ,高區為 17 層 ~28 層 ,中、高區分別由兩套變頻恒壓給水裝置供水 ,其中 5 層 ~10 層、17 層 ~22 層設干管減壓閥減壓供水。一層商鋪由市政管網直接供水 ,并設專用商業總水表。生活水箱、變頻恒壓給水裝置均設于地下室生活泵房內 ,二次加壓供水采用紫外線消毒裝置進行消毒、殺菌。
另外 ,考慮到消防需要 ,本小區室內消火栓系統采用區域性的臨時高壓制消防體系 ,集中設置消防加壓系統。結合本工程定性為純住宅 ,室內消火栓消防用水量為 20L/s,室外消火栓消防用水量為 15L/s,火災延續時間為 2 小時。室內消火栓系統豎向分為2 個區 :地下室 ~5 層為低區 ,6 層 ~34 層為高區 ,高、低區共用一套消火栓泵 ,低區經減壓閥減壓后供水。室內消火栓管網布置成環狀 ,消防水泵有兩條出水管與高區環網相連 ,室外設二組水泵接合器與高區環網相連。室內消防水池(有效 400m3)、消防水池設有消防取水口。消防水池設置在地下一層 ,保證消防車的取水 口高度不大于 6m。屋頂消防水箱設于 C 單元屋頂 ,有效容積 18m3,箱底標高 84.60m,不能滿足小區最不利消火栓栓口靜壓0.07MPa,在地下室泵房設置增壓穩壓設施。在室外給水環網上設室外消火栓。
4 結論
我國建筑給排水技術的發展要落后于國外的相關技術,但在近幾年來,國家大型公共建筑的不斷興建,建筑的使用價值也被深入地開發出來了。給排水是建筑物的血管,完善建筑物的給排水系統才能讓使用者擁有更加舒適的體驗度。近年來,新型的節能技術也開始運用于建筑物的給排水系統之中,使得給排水成為了建筑節能體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鑒于給排水設計的重要性 ,結合筆者從事給排水設計實踐 ,提出設計人員在民用建筑給排水設計中應重點關注的設計要點以及總結了筆者在給排水設計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 ,為同類工程給排水設計所借鑒。
參考文獻
關鍵詞:網絡教學平臺;網絡課件;針灸學課程
中圖分類號:R24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197(2008)07-086-04
《針灸學》是中醫高等院校各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西醫院校本科層次康復、護理專業學生的臨床基礎課程,其動手能力要求很高。多年來所沿習的傳統教學模式,不僅理論形式與時代脫節,而且在學術內涵上也限制了相關理論的演繹功能,影響了其對臨床實踐的指導作用與應用拓展。針對現存問題和難點,我們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手段和技術,改變傳統的、單調的、陳舊的教學方式,探討如何在多媒體網絡教學環境下對學生進行學習輔導和交流討論等問題,并建立本學科的多媒體網絡教學平臺,探索符合《針灸學》教學特點的網絡多媒體教學模式。
1 針灸學多媒體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方案
1.1 網絡教學系統概述
在談到網絡教學的時候,人們常會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網絡教學就是把以前的CAI課件進行網絡。事實上,網絡教學系統不僅如此,也是將教學模式網絡化。在網絡教學系統中,師生間通過網絡進行討論、答疑;教師通過計算機網絡向學生講解授課內容;學生共享CAI課件進行自學[1]。
所有這些教學活動都是建立在一個網絡教學系統平臺之上的,良好的網絡教學系統平臺將關乎到教學的質量和網絡課程的開展。因此,搞好教學平臺設計對整個網絡教學的成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2 系統設計方案
1.2.1 設計思路
將多媒體課件置于網絡環境下的教學體系,是近年來教學改革研究的一個重點。網絡環境下的《針灸學》教學是與傳統教學相對而言的現代教學的一種表現形態。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控制著學生對信息的訪問;而在網絡教學中,學生承擔著自我學習的責任,通過協同作業、自我探索等方式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教師不再維持自己作為“知識權威”的角色,而是通過指導學生獲得、解釋、組織和轉換大量的網絡資源來促進學習,促使舊知識轉移,新知識形成。為此,我們結合《針灸學》教學大綱的要求,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的先進性,以整合的教學資源為基礎設計網絡課件,來滿足導學助學的需要,培養學生的協同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
1.2.2 設計方案
按功能可分為以下三大模塊:網上教室(助教系統、自主學習);網上考場(助學系統、自我測試);網上論壇(師生互動、教師答疑)。
(1)網上教室模塊:(助教系統、自主學習)
網上教室模塊應該說是本軟件的關鍵部分。網上教學模型結構圖如下:頂端一行是主菜單行,每個主菜單項又可以帶出其子級菜單,而在子菜單項中選擇其中一項,即可跳轉到該項頁面,帶出相應的圖、解說和文字。本課件采用的圖片來自《Chinese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文字解說部分主要來自普通高等教育“十五”規劃教材《針灸學》。為使課件可用于輔助教師課堂教學,故設計的重點是教學部分。
(2)網上考場(助學系統、自我測試)
本系統由兩個子系統構成,分別為:練習系統和測試系統。現將其分別說明如下:
練習子系統:在這個子系統里,你可以有三種練習方式:
按題型進行練習。先選擇一種題型,再輸入你需要的題量,即從第幾題到第幾題,點擊開始練習,進行按題型的練習。
按針灸知識類別進行練習。先選擇一種針灸知識的類別,再選擇你想要做的題型,點擊開始練習,進行按針灸知識類別的練習。
隨機抽取進行練習。在你選擇了你想要做的題量后,系統將自動從各類題型中為你抽取試題組成一張試卷,點擊開始練習,進行隨機抽取的練習。了解了本子系統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請點擊開始練習。
測試子系統:
本測試子系統采取自助考試方式,不記名,但規定有考試時間,測試開始倒計時啟動,在規定的時間內答完題目,系統馬上給以判分。
考試題型分為四種,分別為A型題、B型題、X型題和判斷題,各型題均有4道大題,總共16道大題。
考試時間為45min,如果到時沒有完成,系統將自動提交。在考試中,請不要按后退鍵,刷新鍵等,否則此次考試無效。了解了本子系統的功能及使用方法后,請點擊自我測試。
本助學系統為免費開放式系統,利用它同學們可以在這里進行針灸相關知識的復習、 練習及自我測試等,練習及測試后系統將自動進行評分。
(3)網上論壇(師生互動、教師答疑)
我們主要是想通過論壇模塊的設置,建立起學生和老師及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溝通。在這部分里學生首先要登陸注冊(免費使用),然后進入學習討論區。教師答疑部分可通過E-mail師生交流,也可以在論壇中直接輔導和答疑。
2 針灸學網絡課件設計分析
一個網絡課件的核心在于多媒體課件的組織。多媒體課件的內容決定著整個網絡課件是否優秀,是否真正體現一個教師對教學任務的理解和安排。所以在設計《針灸學》網絡課件時應考慮兩個因素:一是便于教師對網絡課程教學的安排;二是便于學生自學。課件內容結合教材以及相關資料編寫腳本,包括文字、聲音、多媒體動畫等,以實現教學過程的圖文聲像并茂。其內容既符合學生學習活動的需要及教師的思維習慣,又符合教師組織教學活動的方式。
2.1 課件軟件的功能要求
網絡課件在教學過程中,要在如下三個方面起重要作用:
2.1.1 輔助教師教學
重點在于向學生演示和表達知識,輔助教師進行知識的傳授。具體的形態有:傳統的視音頻課件、傳授型和演示型的網絡課件、基于視頻流的錄像課件、制作成HTML網頁的教科書、基于JAVA的演示型課件等。此類軟件要求對知識進行精心的分析和組織。
2.1.2 輔助學生學習
重點在于幫助學生鞏固知識,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幫助學生發現、探索知識,此類軟件要進行良好的教學設計,注意學生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
2.1.3 學生的興趣擴展
重點在于幫助學生發展興趣愛好、增長見識、形成個性等,此類軟件要求設計精良、生動有趣,要具備良好的吸引力[2]。
2.2 課件設計原則
網絡課件的設計,必須遵循如下設計原則:
2.2.1 交互性原則
教育軟件要有良好的交互性,及時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做出相應的反饋。所表現的知識應該是可操縱的,而不是教材的電子搬家。
2.2.2 界面直觀友好原則
軟件界面要美觀,符合學生的視覺心理;操作要簡單,不需要大量的預備技能,提示信息要詳細、準確、恰當。
2.2.3 創新能力培養原則
知識創新和信息獲取能力是當代素質教育的核心。教育軟件應采取多種教學策略以便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使學生在學習過程進行積極的思考,而不是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狀態,從而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增強信息文化素養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3]。
根據這些原則和設計規范,在本系統中設置了一套《針灸學》課件系統。
2.3 《針灸學》網絡課件的研制――“針灸十四經絡”
(1)經脈循行――動畫顯示,聲像同步(配以古典音樂),鏈接有古經文及相應的翻譯,要求學生掌握的“絡脈循行”規范化板書式內容等。
(2)“主要病候”――包括相應的經脈病變和經脈所隸屬臟腑病變兩個部分,鏈接有相應的古經文及翻譯。
(3)“主治概要”――主要闡述該經脈及所屬腧穴在臨床上治療的各種主要疾病,可以鏈接到能治療這些疾病的中醫辨證論治理論。
(4)“腧穴”――包括每個穴位聲像同步的動畫顯示,每個穴位的正側、背面的淺、深層解剖(重點顯示大的神經、血管等針刺必須避開的部分),每個穴位的應刺深度,每個穴位操作的注意事項等,鏈接有每個腧穴的主治作用特點,適應的主要病種及現代臨床應用舉隅等。本課件共采集圖片2000多張。
在課件的各個單元中,我們通過形象生動的電視畫面再現《針灸學》中的相關內容,讓學生變枯燥單調的被動式記憶為豐富多彩的啟發式學習。由于本課件采用了畫面和文字注釋、鏈接的方式,加強了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趣味性,使整個教學過程更生動、形象、逼真,使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思維主動性增強,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3 針灸學網絡課程設計分析
網絡課程建設要基于網絡教學的特點,能提高學習者的興趣與自覺性。網絡課程都必須滿足在互聯網上運行的基本條件,還應具備安全、穩定、可靠等特點。網絡課程應有完整的文字(電子稿)與制作腳本。對課程中的重要部分,可適當采用圖片、配音或動畫來強化學習效果。
網絡課程設計包括教學設計和網絡媒體設計兩方面的內容,要求這兩方面必須有機的結合在一起。
3.1 教學設計
(1)教學大綱、學習內容和學習目標的確定:網絡課程的教學大綱是以綱要的形式規定學科的內容、體系和范圍,這是編寫網絡課程的藍圖。
(2)對學習重點和難點的指導:網絡課程應指明教學內容中的重點和難點。對關鍵、基本、重要的學習內容給予說明和講解,這對于學生自主學習尤其重要。
(3)提供各種練習、作業、考試:網絡課程應針對相應知識點提供必要的、不同等級程度的練習,進行不同層次的考察測試,促進學習者對知識的逐步理解、鞏固和遷移[26]。
3.2 網絡媒體設計
網絡媒體設計要緊密結合教學設計,目的是要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設計:
(1)學習內容系統設計:網絡課程在內容結構安排上應注意引起學習者的興趣,保證學習向良性方向發展。
(2)學習支持系統設計:網絡課程給學習者提供相關信息資源鏈接及各種支持學習的服務,保證學習的質量。
(3)導航系統設計:網絡課程應提供必要的導航以避免學習者偏離教學目標。導航系統引導學習者進行有效學習,提高學習效率。
(4)界面和頁面設計:針對網絡課程的內容和使用對象,將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有機結合,要求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可控性、交互性強。網頁設計要清楚、簡潔[4-5]。
網絡課程開發按照一定的程序進行,其過程可分為若干階段[6],如圖6所示
3.3 網絡題庫設計分析
網上測試是老師檢查教學質量,學生檢查自學情況的有效途徑。因此,網絡題庫的設計至關重要。網絡題庫中的題型一般有是非題、單選題、多選題、填空題等形式。題庫應包括試題所屬的模塊、題型、試題正文、標準答案等項,系統應能讓用戶瀏覽從練習題庫動態生成的網頁。
題庫設計應遵循以下基本原則:
(1)內容上:題庫中試題所涉及的內容,應囊括學科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全部項目。
(2)層次上:對于每一個項目的知識點,題庫中應存放著考察不同能力層次的試題。
(3)量的方面:對每一項目均應備有從不同角度進行考查的不同類型的、足夠數量的試題,以求從各個側面考查。
(4)管理上:必須實現科學化、動態化。依照分類學的方法,對庫中試題分類存放,同時做到對試題的時時更新。
本系統的題庫中設置了四種題型,分別是:A型題、B型題、X型題和判斷題。本系統特別開發了題庫的自動組卷和自動判分功能,不但減輕了老師的負擔,同時也方便了學習者進行自我評判。
4 系統特點總結
4.1 創新性
該系統實現了多媒體遠程實時交互教學系統,基于在互聯網上對視頻、音頻等信息進行實時傳播技術的教育形式,構建《針灸學》網上教學平臺。
4.2 該系統的特色
(1)極強的信息綜合功能:以CAI課件的演示代替傳統意義上的板書,既準確,又節省時間,同時使課堂節奏更為緊湊,大大擴大了課堂教學容量,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
(2)極好的時空再現、動態表現功能:傳統教學對這兩種需求只能靠老師的口頭描述來實現,而多媒體軟件在這方面卻有人工所不能比擬的優勢。
(3)人機交互,開發學生智能的功能:多媒體課件設置科學、合理,成功地實現人機交互,將使教學過程變為學生主動體驗。
(4)幫助復習、記憶功能:CAI課件能以其獨特的魅力提高學生對所需掌握知識的關注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深印象,激活學生的思維記憶細胞,達到理想的復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繆凱,趙蔚,王以寧. 網絡教學系統的設計與實現[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38):36~39.
[2] 鄭群.網絡教育中教學課件設計的目標和要求[J].信息化建設,2003(9):42~43.
[3] 王左輝,于紅光. 網絡課件中的幾個問題與解決方法[J].合肥工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6):1213~1217.
[4] 雷曉明. 網絡課程的設計[J].內蒙古電大學刊,2006(1):78~79.
關鍵詞: 城鎮化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人均GDP
中圖分類號:F252.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導言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是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我國在21世紀頭20年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奮斗目標和戰略任務,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歷史復興的重要歷史階段。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意味著中國要在未來不到10年的時間里完成三大轉型任務:一是生活方式轉型,即由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二是生產方式轉型,即走新型工業化和信息化道路;三是社會結構轉型,即中等收入者階層成為社會經濟的主導。不言而喻,城鎮化是三大轉型的核心、紐帶和歸宿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主要經濟監測目標是到2020年,人均GDP不低于31400元;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不低于50%;城鎮人口比重不低于60%。同時,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出到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以農為1)不超過2.8。農村城鎮化與這些目標經濟變量有密切的聯系,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達到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但是,農村城鎮化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具有怎樣的關系?農村城鎮化與這些經濟變量是正相關還是負相關?當城鎮化水平提高時,這些經濟變量變動程度如何?我們通過建立從1991至2011年的時間序列數據,針對上述問題進行了如下的研究。
二、理論假說
在中國,拉動GDP增長的三架馬車是消費、投資和出口。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消費和投資。消費和收入正相關,收入越高,消費越多。推動農村城鎮化,促進城市發展和改造,會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服務需求的增長進而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增加就業崗位和提高收入。同時,城鎮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明顯高于農村居民的收入和支出。因此,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增加消費。另外,推動農村城鎮化會增加基礎設施的建設進而吸引和增加投資。此外,與農村相比,城市的計劃生育政策更加嚴格,因此城市人口的自然增長率要低于農村人口的自然增長率。隨著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會有所降低。故此,我們提出了假說1。
假說1:農村城鎮化與人均GDP正相關即農村城鎮化水平的提高有助于人均GDP的增長。
要提高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就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根據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下)》分析,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必須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現代第三產業的發展,需要人口集中、收入提高、生活方式改變和消費多樣化,以及分工和協作極為發達、形成規模化的交通運輸網絡。只有具備這些條件,才能為其提供一個服務專業化但人口集中后規模又足夠的市場容量,一個有一定人口規模并有一定支付能力的市場,以及一個方便人們消費的經濟距離。有資料顯示,要發展較為現代化的第三產業,城市的最低規模為25萬人,低于這個規模,只能發展傳統商業服務業占較大比重的第三產業。"
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發展滯后,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國城鎮化水平偏低。到2011年末,全國全部地級及地級以上城市數只有288個,其中400萬以上人口的城市有14個,200至400萬人口的城市有31個,100至200萬人口的城市有82個,50至100萬人口的城市有108個,20至50萬的人口的城市有49個,20萬以下的人口的城市有4個。當然,這一方面說明我國城鎮化發展不足,另一方面也說明我國城鎮化發展潛力巨大。沒有城鎮化的大發展,就沒有第三產業的大發展。而沒有第三產業的大發展,我國的就業壓力就會越來越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就會落空。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我國必須千方百計加快城鎮化進程。故此,我們提出了假說2。
假說2:城鎮化水平與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呈同方向變化。
農民收入增加困難的根本原因,是大量富余勞動力滯留在農村和土地,致使農業勞動生產率和農產品商品率十分低下。據初步匡算,目前我國1/3的農村勞動力處于就業極不充分狀態,農村富余勞動力總數約為1.5億人左右。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下)》中分析,根據對全國31個省(區、市)6.8萬個農戶的抽樣調查,在2001年農民人均2366.4元的純收入中,非農業收入為1066.4元,對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5%。這些非農業收入,主要來自勞動力外出打工、在本地非農企業勞動,以及家庭經營非農產業等三個因素。這實實在在地表明,要富裕農民必須減少農民。故此,我們提出假說3。
假說3:農村城鎮化與農民收入正相關。
農村城鎮化的推進導致城鄉居民收入比擴大。究其原因,一些地方的城鎮化卻走偏了道路,致使部分農民失地又失業,或者進城后卻不能融入城里人的生活,形成“新二元經濟社會結構”。更隱蔽也更普遍的情況是,地地道道的農民還在繼續為城鎮化進程作犧牲。首先,無論是通過已有城市的擴張還是新建城市來推進城鎮化進程,都不可避免要占用一定的土地,從而致使一部分農民失去耕地,應該說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但很不正常的是,部分農民卻因城鎮化的推進而失地失業,生活無著。這不能不說有違城鎮化的初衷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其次,從農業收入來看,雖然最近幾年物價尤其是蔬菜價格猛漲,但是收購價沒漲多少,漲價主要因為是游資炒作獲利以及物流成本太高。因此,農民收入沒有收益太多。例如,2010年農民家庭經營收入為4937.48元,2011年農村家庭經營收入為5939.79元,而2010年的CPI是3.3%,2011年的CPI是5.4%,經折算,2010年的4937.48元相當于2011年的5375.84元,因此農民家庭經營收入實際增加很少。此外,農民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很少。2000年,農民財產性收入為45.07元,轉移性收入為147.59元;2010年,農民財產性收入為202.25元,轉移性收入為548.74元;2010年,農民財產性收入為228.57元,轉移性收入為701.35元。與之相比,2000年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為1440.78元,2010年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為5091.90元,2011年城鎮居民轉移性收入為5708.58元。此外,由于城鎮化模式的不合理,城鎮居民從中受益,城鎮居民收入增加較快。故此,我們分別得到了以下假說。
五、總結
我們運用1991至2011年的混合數據分別城鎮化水平與人均GDP、農村居民收入、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城鎮居民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比等變量的關系,進行實證分析。由上述實證分析可得,農村城鎮化每增加1個百分點,人均GDP增加人均GDP增加966.6217元,第三產業對GDP的貢獻率大約增加0.94個百分點,農村居民收入增加200.5442元,城鎮居民收入增加624.2774元,但城鄉居民收入比增加0.035075。我們認為,農村城鎮化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經濟目標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中國應大力推進城鎮化進程。同時,中國應重視和解決城鎮化進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要讓農民為城鎮化進程作出犧牲,要讓農民從物價上漲中受益,同時還要大力增加農民的轉移性收入和財產性收入以此實現社會公平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
參考文獻:
張雷聲. 三農問題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2005.7
【2】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J】.經濟研究參考.2004年第30期
【3】李君如.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J】.中國社會科學.2003年第1期
【4】李世泰,孫峰華 .農村城鎮化發展動力機制的探討【J】.經濟地理.第26卷第5期
【5】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和任務(上)【J】.經濟研究參考.2004年第29期
【6】 黃晉太.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與城鎮化進程的對策【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第15卷
大課間體育活動是近幾年來在課間操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校園體育活動。他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在活動時間長短上,使課間體育活動時間延續和延長;二是在體育活動內容和形式上,它可以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讓學生自主、主動選擇活動內容。這樣就使體育活動同時具有備了:內容豐富、活動時間長、參與面廣、強度適宜、形式靈活等特點。它不僅可以對高中生緊張的學習生活起到調劑作用,而且對促進學生身心健康良好的發展有明顯的實效。現今煙臺城鎮高中的體育大課間活動已基本全面展開,但是仍有部分城鎮高中學校仍然沒有任何行動。本文希望通過一定規模的調查,充分掌握煙臺城鎮高中體育大課間活動開展的現狀,并從中發現存在的問題,為山東省高中進一步開展好體育大課間活動提供參考依據。
2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2.1 研究對象
萊山區二中、棲霞三中、棲霞四中、牟平二中、福山中學、蓬萊三中、龍口二中、招遠三中、招遠四中、海陽二中十所高中
2.2 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根據研究需要,查閱圖書館的館藏圖書和學術期刊,并通過清華同方、中國知網等數據庫查閱到相關文獻30篇
2.2.2問卷調查法
設計的調查問卷由專業導師幫助審定,內容涵蓋場地器材、教學設計、學校體育管理、學校體育未來發展等七大項,問卷共設22個題目,采用開放式問卷調查法,共發放820份,教師發放100份,回收95份,回收率95%,有效問卷95份,有效率100%;發放家長問卷100份,回收10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97份,有效率97 %;發放學生問卷620份,回收620份,回收率100%,有效問卷600份,有效率96.7%。同時本著科學、嚴禁的態度分別進行了效度和信度檢驗,信度相關系數為r=0.95,P﹤0.01,說明上述結果符合統計檢驗標準。
2.2.3數理統計法
根據題目研究需要,利用Spss對搜集結果和所得實驗數據進行數理統計。
3 結果與分析
3.1 煙臺市城鎮高中體育大課間開設情況
在所調查的10所煙臺市城鎮高中開設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有7所,比例為70%,其中大課間活動定時開設的有3所,偶爾開設的有4所。由此可見,煙臺市城鎮高中對于體育大課間活動還是不太重視,主要原因還是迫于升學壓力,許多高中只重視分數,忽視了學生的身體鍛煉,這應該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3.2 教師、家長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態度
表3-1 教師、家長對體育大課間活動的態度調查表
支持(%) 無所謂(%) 反對(%)
教師 84.57 0 15.43
家長 61.55 6.18 32.37
從表3-1我們可以看出,84.57%的教師支持高中開設大課間活動,只有小部分反對,可見,教師對于體育活動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和學習的積極影響還是意識到的,這與教師的專業知識層面、教學實踐經驗是分不開的;家長方面來看,只有61.55%家長能夠理解并支持體育大課間活動而32.37%的家長持反對態度,其中原因與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家長體育科學鍛煉知識匱乏以及社會人生背景息息相關,所以我們要想體育大課間活動順利開展,進行必要的體育科普知識宣傳還是必要的。
3.3 學生對大課間活動中掌握運動技能的情況
表3-2 大課間能否提高運動技能的調查表
有所提高(%) 不清楚(%) 沒有提高(%)
調查的全體學生 90.38 5.85 3.77
從調查來看,90%以上的高中學生對體育大課間活動是比較認可和積極參與的,另外體育大課間活動中應包含許多體育活動鍛煉選項內容,這樣學生可以利用大課間活動的時間,自主或者相互練習老師在體育課堂上教授的技術動作,使課堂上所學的內容得到鞏固;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將技能教學編入大課間活動中,讓體育運動與游戲等有機結合,再配以合適的音樂,這將大大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
3.4 影響煙臺城鎮高中學生參與大課間活動的主要因
調查結果表明,“時間浪費在中間環節太多,真正鍛煉的時間太少”是制約高中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首選因素。有些高中學校雖然在課間操的基礎上延長了活動時間,但教學樓到活動地點太遠,另外租借、歸還體育器材,組織同學活動等也需要大量的時間,因而使得學生真正活動的時間大大縮水;另外活動的場地、器材太少也是阻礙高中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重要因素;管理、組織不夠嚴密也是影響現今煙臺城鎮高中學生參加大課間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一是學生活動的人數較多,活動范圍較大,難于組織管理;二是學校管理組織大課間活動的人員有限,使得體育教師在管理組織大課間活動中顯得力不從心。
4 建議
4.1要充分重視高中學生的身體鍛煉,讓體育大課間活動在發揮其優點,使學生養成堅持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良好的基礎。
4.2上級主管部門要從物質條件層面上解決保障問題。場地、器材、經費、時間、學校重視等五個基本條件是制約體育大課間活動進程和學生進行體育鍛煉實效性的瓶頸。建議高中學校各級主管部門,要建立必要體育工作保障體系,明確職責、保證制度。
4.3接受采納多數學生的意見和建議,豐富大課間活動的內容、形式和手段。確保有絕大多數學生喜歡參與的活動項目,讓更多學生能積極主動的投入到體育大課間活動中。
4.4以學校體育教師為主的教師在課余時間要有活動創新的觀念和組織練習的手段、組織形式和練習內容,來增強活動的新鮮感和刺激感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4.5針對高中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編制一些針對性強的放松身心的體育活動,在高考前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和練習,保證在滿足學習需要的同時有一個健康的體魄。
參考文獻
[1]向蘇龍.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有意探索[J].《體育教學》,2008,(1)
[2]劉勇.大課間體育活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2006,(08B)
[3]賴新強.淺談“快樂體育”在中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青年教師學報,2007,(6)
[4]周鳳施.對大課間體育活動的理論研究[J].《湖北體育科技》,2007,(6)
[5]李嘉鵬.體育大課間活動與校園體育特色[J].《體育師友》,2007,(3)
關鍵詞: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 必要性 效益分析
一、東圳灌區以及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概況
東圳灌區位于莆田市的東南部,灌溉用水的水源來自東圳水庫。東圳水庫位于木蘭溪的支流延壽溪之上,于1958年6月動工興建,1960年4月建成蓄水,水庫總庫容為4.35億m3,興利庫容為2.787億m3,是一座集農業灌溉、城鎮供水、防洪、庫面養殖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利用水庫。東圳灌區渠系工程于1959年開工建設,1960年完成并部分投入使用,1979年進行改造擴建。灌區渠系由1條89km的干渠,24條總長為242km的支渠和1461條分、毛、斗渠組成,灌區灌溉面積32萬畝。
東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主要是對灌區的89km干渠和萬畝以上和其他重要支渠進行防滲、建筑物改造和配套、信息化建設以及灌區管理房建設,工程靜態投資10693萬元。工程于2007年底開始建設,預計到2015年全部完工。工程完工后將對東圳灌區內的工農業發展發揮更大的作用。
二、灌區內經濟情況
東圳灌區的渠系猶如網絡一樣地覆蓋了莆田市的城廂區、秀嶼區、荔城區管轄范圍內的5個城區辦事處和17個鄉鎮,總面積為47.5萬畝的耕地面積,灌區涉及的人口153.7萬人,由于東圳灌區具有的灌溉和城鎮供水功能,與莆田市工農業發展關系密切。灌區內經濟發展情況良好,工業以輕工業為主,主要有鞋革、機械、化工、輪胎、電子、食品加工等產業;農業主要是種植業,種植的作物主要有花生、水果、蔬菜、水稻、豆類、甘薯等,2006年的工業總產值為251.9億元,工業增加值為88.8億元,農林牧漁總產值為53.1億元。
三、改造的必要性
改造前的東圳灌區主要存在以下問題,制約這灌區工程效益的發揮。
(一)灌區工程運行多年,老化嚴重,灌溉面積萎縮
東圳灌區運行50多年以來,工程老化,雜草叢生,淤積嚴重,建筑物破損,滲漏較為嚴重,根據渠首的城郊渠道所管轄的頭23km渠道1991年統計的集中漏水點有146處,漏水量達222L/S,1993年4月對46km干渠進行封閉式分段測損,渠道水的滲漏率高達26.8%,由于滲漏導致灌區渠系灌溉利用系數和渠系水利用系數較低,達不到規范要求。由于干渠和部分萬畝以上支渠渠尾堵塞和部分萬畝以下支渠由所屬鄉鎮管轄,管護不到位,使得灌溉面積萎縮,灌區現狀總耕地面積47.5萬畝,實際只灌溉22.4萬畝,農業灌溉效益得不到充分的發揮。
(二)管理模式老舊,管理成本較高,效率低下
改造前的東圳灌區管理模式比較原始,以純人工管理為主,比如較多的水閘還是手工操作;信息化程度較低,水雨情等信息沒有實現遠程控制自動傳輸,數據基本上都是人工監測和采集。由于渠系老化,為了保證工程正常運行,每年用于工程維護的投入較大,管理成本較高,且成效不明顯,只是維持現狀,沒有突破。
(三)管理人員較多,人浮于事,管理水平不高
東圳灌區的管理人員較多,人員組成為退伍軍人、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頂替人員等構成,技術人員較少,技術水平不高,知識結構陳舊,人浮于事的狀況長期存在。由于老一輩技術人員的逐漸退休,管理人員出現青黃不接的局面,因為人才的缺乏,使得灌區管理水平較難提升。管理出效益,由于管理水平不高,制約了工程效益的發揮。
(四)灌區內水資源缺乏的現狀,對灌區進行全面配套改造的必要性凸顯
東圳灌區范圍內人口眾多,經濟發達,需水量大,但是屬于水資源缺乏的區域,人均水資源占有量不足1000m3。灌區所覆蓋的東南部沿海屬于山海的交界地帶,地勢平坦,區域內除了木蘭溪流域面積稍大以外,其余皆為小溪小河,集雨面積小、匯流時間短,來水量集中在汛期的雨天,開發利用難度大。東南部部分鄉鎮為缺水區,湄洲灣沿岸濱海地區為嚴重缺水區。還有占全市總面積約20%的地區,降雨形成的徑流直接以坡地或坡面漫流的方式直接入海,無法利用。故對東圳灌區進行配套和節水改造,可以緩解區域內水資源缺乏的現狀。
四、效益分析
到目前為止東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已近尾聲,已改造和新建的工程已經發揮效益,并且以工程建設為契機,也促進灌區管理機構的改革,使東圳灌區的由內而外均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工程效益顯著。但是東圳灌區工程作為公益性的水利工程其效益具有以下特點:項目產出具有非私有品性、具有較大的外部性;非價格性;目標多重性;利益的不可計算性,所以要對水利工程的效益進行很精確的分析是很難的,所以下面就從灌區改造所產生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效益入手進行綜合分析主要如下。
(一)人員整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東圳灌區的大部分管理房均建于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基本以石頭房、土墻夯實房、磚瓦房等為主,而且大多遠離集鎮,條件簡陋,生活艱苦。為了改變這種現狀,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也把管理房的重建列入其中,到目前為止基本建設到位。與此同時為了配合灌區續建配套工程的建設,東圳水庫管理局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比如男職工55歲,女職工45歲提前內退,對灌區的站所進行撤并,由原來的8所38站,變成了現在的8所19站,同時,通過人才市場公開招聘,引進了一批懂技術、文化程度較高的大中專畢業生,吸收新鮮血液,改變人才缺乏,青黃不接的局面。對灌區工程進行承包責任制管理,把責任包干到人,并且與經濟效益掛鉤,增強了灌區廣大干部職工管理工程的積極性,提高了管理效率,大大地改變了東圳灌區的面貌,管理效益明顯。
(二)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升了管理的層次
東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共在灌區設置了15個流量監測點、8個雨情監測點和9個關鍵地段或險工隱患渠段的視屏監測點,對灌區沿線的水閘進行手動改電動的改造。水雨情實現遠程傳輸,險工隱患的運行情況也處在時時的監控之中,實現了管理的信息化,也提高了灌區工程的安全系數,一旦險工險段出問題,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并盡快處理,部分原來由人工完成的工作現在由機械代替,降低了管理成本。
(三)經過改造后的東圳灌區,環境效益明顯
經過改造后的東圳灌區,干支渠過水斷面完整,光亮如新,并且經過了近幾年的加強管理,垃圾亂扔的情況大大改觀,雜草叢生,淤積成堆阻水的狀況基本遏制。臨近城區的渠頂道路已經硬化并鋪上地板磚,是人們飯后散步的好去處,一派人水和諧的景象。渠道之水清澈見底,水質得到較大改善,偶有游魚相戲其間,清清渠水過村越鎮,美化了周邊村莊的環境,環境效益明顯。
(四)通過改造,東圳灌區水的利用率大大提高
東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完工以后,渠道的滲漏問題將得到根本的解決,渠水的利用率提高。衡量渠水利用效益的指標有渠系水利用系數和灌溉水利用系數。所謂渠系水利用系數就是整個渠道系統中各條末級固定渠道放出的凈水量與從渠首引進的毛流量的比值;灌溉水利用系數就是田間利用水量與水庫渠首供水量之比。改造后,灌區渠系水利用系數從0.55提高到0.65,灌溉水利用系數將由0.42提高到0.50上下,灌溉用水量將從改造前1231m3/畝降到10001m3/畝,按有效灌溉面積32萬畝計算,年可節約水量7390萬m3。隨著城鄉工農業的發展,用水量將不斷增長,節約出來的水量可用于城鎮生活供水、農業灌溉和工業生產用水,經過測算每年可增加用水量4199萬m3,水的影子價格取0.4元/m3,可增加年供水效益1680萬元。
(五)工程完工后,東圳灌區的灌溉面積得到恢復和增加
工程實施以后,東圳灌區將恢復和改善灌溉面積5.4萬畝,新增灌溉面積4.2萬畝。如果新增灌溉面積增加糧食產量按157kg/畝計算,恢復和改善的灌溉面積增產糧食按50157kg/畝算的話,可增加糧食生產能力929.4萬kg。糧食影子價格按2.5元/kg,其中成本約1.5元/kg,每年新增效益為929.4萬元。
(六)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將為灌區采用新型灌溉模式打下良好基礎,為農村增產,農民增收提供可靠保障
工程投入使用以后,將較大改善灌區內灌溉用水的條件,例如笏石、北高、東嶠等鎮,有的渠道可以直接通到田間地頭。經過全面改造后,灌區渠系水量更為充沛,水質得到較大的改善,為在灌區內的鄉村推行管灌、噴灌、滴灌、滲灌等新型的灌溉技術創造良好的條件,更好地促進農村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作物的品種,使農產品更加多樣化,切實促進農村增產,農民增收,為農業的發展服務。
五、結束語
總之,莆田市東圳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工程涉及面廣,建設期較長,旨在對已經運行多年的灌區渠系進行全面徹底的配套改造,以改變灌區工程老化,工程效益不能充分發揮的狀況。通過這么多年的建設,灌區的面貌煥然一新,灌區渠系的城鎮供水和農業灌溉的功能正在恢復和擴張,如上分析,工程效益顯著,將為莆田市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逄煥成.我國節水灌溉技術現狀與發展趨勢分析[J].中國土壤與肥料,ISSN:1673-6257,CN:11-5498/S2006年第五期
[關鍵詞] 常規超聲;超聲彈性成像;Graves病;橋本氏甲狀腺炎
[中圖分類號] R445.1;R58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6)26-0109-04
橋本氏甲狀腺炎(hashimoto's thyroiditis,HT)與毒性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 disease,GD)是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兩者在臨床特征上存在相似之處,容易誤診。通常采用的檢查方法有超聲檢查、核素掃描、計算機體層掃描成像等。超聲具有無創、快捷、簡便、廉價等優點,臨床上甲狀腺疾病首選超聲檢查[1,2]。超聲通過觀察甲狀腺大小、形態、邊界情況、回聲變化、血供情況等進行輔助診斷。彈性成像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新技術,其根據不同組織彈性系數不同,收集相應的信號,反映組織的硬度,從而對疾病進行鑒別診斷[3,4]。本文采用常規超聲結合超聲彈性成像鑒別診斷HT及GD,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確診為Graves病患者(33例)及橋本氏甲狀腺炎患者(31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所有患者均為首次發病,首次確診,確診前未經藥物、手術、131I治療,均行常規超聲及超聲彈性成像檢查,未合并其他甲狀腺良、惡性疾病。Graves病患者年齡21~52歲,平均(45.7±9.4)歲,男8例,女25例;橋本氏甲狀腺炎組年齡23~51歲,平均(45.1±8.9)歲,男7例,女24例。另選擇健康體檢者(3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7例,女23例,年齡20~55歲,平均(46.1±10.2)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檢查方法
1.2.1 常規超聲檢查 使用Mylab9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使用LA-523線陣探頭,頻率13 MHz。患者仰臥位,墊高肩部,暴露頸部,掃查甲狀腺及周邊組織。常規超聲觀察大小、形態、回聲,測量雙側葉前后徑,峽部后度,存儲圖像。觀察甲狀腺實質回聲,是否有減低或者增強等變化,內部回聲改變呈局限性或者彌漫性,是否有網絡樣強回聲。甲狀腺實質回聲:正常回聲為Ⅰ級;回聲較肌肉高,較頜下腺低為Ⅱ級;回聲與肌肉接近為Ⅲ級。低回聲分布情況評價:未見低回聲區為0級;散在低回聲為Ⅰ級,邊界不清,程度不同,形態不具體,大小不等;Ⅱ級為甲狀腺內呈彌漫性低回聲。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甲狀腺實質血流評價:甲狀腺周邊有血流信號為0級;甲狀腺實質內少量點狀或者短條狀血流信號為Ⅰ級;Ⅱ級為甲狀腺實質內能夠探及明顯血流信號,長條狀、斑點狀或彌漫分布;甲狀腺內血流信號彌漫分布,呈“火海樣”為Ⅲ級。測量甲狀腺上動脈起始處內徑、甲狀腺上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數(RI)。
1.2.2 超聲彈性成像檢查 探頭緊貼甲狀腺上方皮膚。輕輕壓迫探頭,幅度1~2 mm,頻率2次/s,壓力曲線在±1之內,二維圖像與彈性成像圖像雙成像模式。彈性成像分級:0級為紅、綠、藍色彩相間;病灶及周圍組織綠色,內有點狀條狀紅色,為Ⅰ級;病灶綠色為主,散在藍色,有條狀、片狀紅色為Ⅱ級;藍綠色相間,分布不規則,或者主要為藍色,少量紅色為Ⅲ級;病灶藍色,散在綠色,無紅色為Ⅳ級。
1.3觀察指標
比較三組甲狀腺峽部厚度、左右葉前后徑、超聲回聲特點、甲狀腺上動脈內徑、甲狀腺上動脈收縮期峰值血流速度(PSV)、阻力指數(RI)、彈性分級。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2.0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以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方差分析或t檢驗;P
2 結果
2.1三組甲狀腺峽部厚度及左、右葉前后徑比較
Graves病組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組甲狀腺峽部厚度、左葉前后徑及右葉前后徑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2三組甲狀腺回聲特點比較
對照組30例甲狀腺實質回聲均為Ⅰ級,Graves病組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組均以Ⅱ級比例最高,其次為Ⅲ級,無Ⅰ級患者,Graves病組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組Ⅱ級、Ⅲ級比例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低回聲分布均為0級,Graves病組低回聲分布Ⅰ級比例最高,橋本氏甲狀腺炎組Ⅱ級比例最高,三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3三組甲狀腺上動脈內徑、PSV、RI比較
Graves病組與橋本氏甲狀腺炎組甲狀腺上動脈內徑及PSV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2.4三組彈性分級比較
對照組30例彈性分級均為Ⅰ級,Graves病組以Ⅱ級的比例最高,橋本氏甲狀腺炎組以Ⅲ級比例最高,三組比較,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χ2=141.810,P
3討論
橋本氏甲狀腺炎起病緩慢,發病時多有甲狀腺腫大,質地硬韌,邊界清楚,部分患者可有壓迫癥狀。早期可無明顯感覺,甲狀腺功能可正常,部分患者早期就伴有短暫的甲亢,大多患者在發現時已經出現甲狀腺功能低下。橋本氏甲狀腺炎特征是自身抗原抗體反應導致的甲狀腺功能改變。橋本氏甲狀腺炎通常發病緩慢,病程遷延。典型的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腫大承諾彌漫性,堅硬的腫大,并且自身抗體陽性。橋本氏甲狀腺炎超聲表現多樣,與淋巴細胞分布、浸潤范圍、纖維組織增生程度等有關。Graves病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可累及多個系統。大多患者存在高代謝癥及甲狀腺腫大。
橋本氏甲狀腺炎甲狀腺明顯腫大,峽部顯著,腺體回聲降低,增粗,散在分布低回聲及條帶狀稍強回聲,呈不規則“網格”狀[5,6]。CDFI顯示血流信號豐富,回聲越低的部位,血流越豐富,有“火海征”(圖2),中晚期血流信號可正常,伴有纖維化時,血供可顯著減少,甚至完全消失[7,8]。在本次研究中Graves病組及橋本氏甲狀腺炎組峽部厚度、左葉前后徑及右葉前后徑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高度統計學意義(P
Graves病及橋本氏甲狀腺炎均為自身免疫性疾病,但是兩者的發病機制不同[9]。橋本氏甲狀腺炎具有嚴重的甲狀腺淋巴細胞浸潤,濾泡細胞遭到破壞,發生纖維化,損傷嚴重,范圍廣;而Graves病則以增殖為主,甲狀腺淋巴細胞顯著浸潤,濾泡破壞程度反而相對較輕,因此橋本氏甲狀腺炎表現為彌漫性低回聲,而Graves病則表現為散在性低回聲[10-12]。橋本氏甲狀腺炎呈現網絡樣強回聲為特征的表現,與其病理改變也有關系[13]。橋本氏甲狀腺炎呈現反應性過強的炎癥改變,炎癥區域滲出嚴重,甲狀腺組織腫脹。低回聲改變與甲狀腺內淋巴細胞、漿細胞、嗜酸性細胞浸潤腺體,濾泡上皮破壞有關[14]。而網絡樣強回聲與甲狀腺膠體間質增生,甲狀腺組織纖維化,出現纖維分割有關[15]。網絡樣強回聲反映了橋本氏甲狀腺炎的病理特征,也反映了疾病的發展階段,是橋本氏甲狀腺炎診斷的特征指標之一[16,17]。“火海征”是甲狀腺彌漫性增大,內部布滿斑片狀五彩血流信號,呈搏動狀,被認為是Graves病的特征表現[18-20]。
綜上所述,常規超聲的低回聲模式、網絡樣強回聲、甲狀腺上動脈PSV在鑒別GD及HT上有臨床意義,超聲彈性成像在鑒別HT及GD上也具有一定的意義。
[參考文獻]
[1] 姚強,陳孫斌,符傳剛,等. 結節性甲狀腺腫合并甲狀腺癌的超聲及CT診斷分析[J]. 中國CT和MRI雜志,2016, 14(6):22-24.
[2] 楊高娥. 超聲新技術對于甲狀腺結節疾病診斷的應用分析[J]. 當代醫學,2016,22(15):35-36.
[3] 熊晶,黃道中,嚴俊秀,等. 高頻彩超及彈性成像對甲狀腺結節良惡性的鑒別診斷價值[J]. 放射學實踐,2016, 31(5):446-449.
[4] 呂彥利. 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彌漫性甲狀腺腫和橋本氏甲狀腺炎(HT)的價值[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11):961-964.
[5] 陳秀慧,王敏,景娜. 橋本甲狀腺炎71例超聲診斷分析[J].實用醫藥雜志,2016,33(5):419-420.
[6] 劉牛,楊益虎. 橋本甲狀腺炎的超聲表現[J]. 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14,16(11):788.
[7] 冉旭,邵玉紅. 超聲診斷橋本甲狀腺炎的應用及進展[J]. 人民軍醫,2013,56(9):1082.
[8] 柴源,劉斌. 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及外科治療研究進展[J].中國當代醫藥,2015,22(3):20.
[9] 王家耀,馬金龍. 甲狀腺與甲狀旁腺臨床病理學[M]. 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38-39.
[10] 楊筱,張波,姜玉新,等. 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甲狀腺結節的超聲診斷[J]. 中國醫學科學院學報,2014,36(3):261-266.
[11] 周明.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亞急性甲狀腺炎病程分期在鑒別診斷及治療中的意義[J]. 臨床醫藥實踐,2016,25(5):343-345.
[12] 于風霞,王建紅,王彥華,等. 彈性成像評分聯合超聲造影鑒別橋本甲狀腺炎背景下結節良惡性臨床價值的研究[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6,32(4):307-308.
[13] 閏慧嫻,谷偉軍,楊國慶,等. 橋本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狀癌關系的臨床研究[J]. 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14,30(4):302-306.
[14] 嫣曹鑫,羅志艷,劉學明,等. 常規超聲與超聲彈性成像聯合評分診斷甲狀腺良惡性占位的探討[J]. 中華醫學雜志,2013,93(21):1630-1633.
[15] 呂彥利. 彩超聯合超聲彈性成像診斷彌漫性甲狀腺腫(Graves病)和橋本氏甲狀腺炎(HT)的價值[J]. 中國超聲醫學雜志,2013,29(11):961-964.
[16] 費祥武,張剛林. 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橋本甲狀腺炎的診斷價值[J]. 中國療養醫學,2015,3(1):17.
[17] 鄭宗英,林新霖. 橋本病及其合并癥的超聲表現[J]. 中華超聲影像學雜志,2002,11(3):157.
[18] 王深,孟召偉,賈強,等. MRI彌散加權成像、甲狀腺攝碘率和血清指標測定鑒別Graves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和無痛性甲狀腺炎的研究[J]. 國際放射醫學核醫學雜志,2014,38(6):392-397.
[19] 楊美琴,劉桂林,方明,等. 超聲彈性成像鑒別Graves病與橋本氏甲狀腺炎的臨床價值[J]. 溫州醫科大學學報,2015,45(10):744-747.
時間的沙漏在一點一滴的靜靜地流淌著;歲月的痕跡在一筆一畫的細細描繪著。如今,形容時間過的快的成語數不勝數,例如最常用的詞有:歲月如梭、稍縱即逝、白駒過隙等。都能充分的說明時間的快和它的絕情。
在我們的學習生活中,“時間”這個詞幾乎被每一名學生放在了第一位,因為時間對于每一個人都是非常寶貴的。有的人甚至把時間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可想而知,時間是一個怎樣的概念。
上了中學,隨著學習科目的增多,難度的加深,時間將會變得越來越不夠用。所以,學習是不能停留在一處去等待的。
如果要想學習就不能等!等待就是在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等待就是把自己打高分的機會讓給那些珍惜時間,分秒必爭的去學習的人;等待就是使自己考試失敗的原因!
現在,讓我們珍惜時間的文章、詩歌越來越多,例如小學曾學過的文章有《和時間賽跑》,還有著名作家朱自清寫的散文《匆匆》。這些都是以文字的形式來像我們說明時間的寶貴,來讓我們去珍惜現在的青春年華,別等失去后才懂得珍惜,到時候,后悔已經來不急了!
記得老師曾經經常打的一個比方:“人家早就坐上飛機去北京了,你才騎上毛驢從起點出發呀!”這就是一個有著鮮明的代表性的例子。這個例子也可以用在今天講的這個話題上。這就告訴我們一個具有深刻意義的道理,那就是學習不能等待。
記得在我小學是的一天。由于貪玩,不注意冷暖問題,由感冒引起了高燒。最后不得不去停下課來去打針、吃藥,去進行治療。媽媽為我請了三天的病假,在這三天里,我幾乎是在床上和電視機前度過的。這三天我連課本碰也沒碰。三天后,我來到了學校。就在這短短的三天內,我的數學幾乎是跟不上大部隊的腳步。落下的課程使我無法前進。結果考試沒有考好。這使我后悔莫及。通過這件事例,使我明白了學習就不能放棄任何一點時間。我們要以“把別人喝咖啡的時間用在工作和學習上。”為目標。
在學習漫長而又短暫的過程中,充滿了競爭力。就像鷸和蚌一樣,你不讓我,我不讓你,倆個互不相讓。都想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初中學習過程中,學習的競爭力將會變得更加強大,強大到你意想不到的境界。如果到了現在你還認為學習這個過程是可以等的話,那你就想錯了。學習如一條有規則的項鏈,而這條項鏈是由一節一節的組成的。如果打亂了順序,這條項鏈就毫無價值意義。
同學們,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擠還是有的。千萬別停留在一處去等待。加快你們的腳步前進吧!時間莫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