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遙感定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20世紀1983年,科學家發現人的胃黏膜繁殖一種細菌,稱之為幽門螺桿菌(Hp)。經20多年的研究和臨床證明,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發生并反復發作的重要因素,同時認為Hp感染也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一定的基礎。然而根據目前的流行病學調查結果顯示,全球范圍內至少有一半人體內帶有幽門螺桿菌,只不過有的致病,有的未致病而已。我國人群的Hp感染率很高,不同地區感染率也不一樣,低的約為20%,高的約為80%。無消化道癥狀可暫不處理
如果體檢發現感染Hp,且自身有活動性胃炎或消化性潰瘍,并有胃痛、胃脹、泛酸、暖氣等癥狀,在治療這些疾病的同時,一定要做正規的抗Hp治療。如果有胃癌家族史,更應重視治療。北京大學臨床腫瘤學院流行病學研究室研究證實,清除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可使胃癌癌前病變及胃癌的發病風險降低40%,為胃癌的預防提供了重要的科學依據。
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若沒有上述疾病且沒有任何癥狀者,即使體檢發現已感染Hp,也無須做抗菌治療。如果沒有做過體檢,又感覺自己有一些胃病癥狀者,可到醫院接受檢查,通過C14同位素標記法(C14呼氣試驗)或胃鏡活檢黏膜行快速尿素酶檢測等手段,即可確診。
幽門螺桿菌不定致癌
許多病人被查出幽門螺桿菌陽性后憂心忡忡,常常咨詢醫生: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是不是很容易得胃癌呢?目前研究認為,幽門螺桿菌感染確實與胃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系。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眾多,但患胃癌的為數很少,人們不必太緊張。因為幽門螺桿菌的菌株種類很多,并非只要感染了幽門螺桿菌,就一定會演變為胃癌,也與患者自身是否為遺傳背景、易感體質等有一定的關系。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為胃癌的發生奠定了基礎,是幫兇,但不是致癌的
元兇。
正規治療最重要
治療目的是清除幽門螺桿菌,降低復發率。國際上公認的較為成熟的治療方案為“三聯療法”,即質子泵抑制劑加兩種抗生素,或鉍劑加兩種抗生素(一般會采用對菌株敏感的抗生素),根據感染程度進行一周或兩周治療。按“三聯療法”正規治療,大多數感染者體內的Hp都可被清除。對于首次治療不能根除Hp的患者,復治時應更改治療方案,必要時應采用“四聯療法”。
這些從事創意產業活動的個體經營者的理想身份是什么?英語世界中稱為“Creative Entrepreneur”,有翻譯為“創意企業家”或“創意英才”的,但思前想后,我覺得翻譯為“創產事業家”比較合適,即“創造有意義資產事業家”。按照維基百科的說法,這樣的人中最著名的包括理查德·布蘭森、麥當娜、默多克等。
我認為,一個合格“創產事業家”的基本條件是:以投身創意經濟為榮,并以創造高意義含量之資產為事業目標。他們有不同于世俗認定的諸如車子、房子、票子等成功標準,這些對他們來說只是工具而不是目的。創造、表達和分享有意義的信息是他們生活、學習與工作的一貫之道。他們的生存口號是“我們不為錢做事,但不做沒錢的事”,意思是要有超越金錢的更高目標,但要善知錢,善用錢。
鑒于個體化創產事業家們將成為時代的主流,“協同創造”正在成為生產關系的主要特征。與此相適應,人們迫切需要找到盡可能發揮“聯腦思維”和“集體智慧”的辦法。因此,有必要對一些重要概念做統一界定。首當其沖的就是對文化、創意和產業進行定義,并重新定義到底什么是“文化創意產業”。
根據中國MBA教育之父馬克斯·H·布瓦索的《信息空間——認識制度、組織和文化的一種框架》一書的研究成果,我們可以從信息學角度將文化定義為“人類創造、表達和分享信息的過程與結果”。進而我們提出,創意是“創造有意義新秩序的合力”;產業是“從事資源、資產和資本轉化之行為體的共生系統”兩個基本觀點。
由此,我們認為更適合用以下這13個漢字來表達“文化創意產業”的定義:“以文化創造有意義資產之事業”。具體而言,文化創意產業可以理解為這樣一個過程:通過創造有意義新秩序的合力,將資源開發轉化為文化資產的過程。這一過程是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具有可持續競爭力的根本標準,需要審美與認知需求和自我實現意愿強烈的人作為行為主體,并利用各種可能的途徑和機會去創建、表達和分享信息。
創建信息就是要迅速地思考,通過思考形成個人的、獨創的和有意義的信息。表達信息可以用貌、言、視、聽、思和各種賦予思想以形式的方式,通過表達而取得的成果是有產權的(著作權、專利權、設計權、商標權);分享信息是以某種方式將表達的成果在更為廣泛的人群中擴散和產生影響,從而實現效用價值。
[關鍵詞] 芍藥苷;異嗪皮啶;落新婦苷;迷迭香酸;甘草苷;芍苓消銀片;藥物動力學
[收稿日期] 2014-01-13
[基金項目] 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S2013030011515);廣東省科技廳-廣東省中醫院聯合專項項目(2011B032200009);廣東省中醫院項目(YK2013B1N11)
[通信作者] 盧傳堅,E-mail:
芍苓消銀片(銀屑靈優化方)為正在開發中的新藥,由赤芍,土茯苓,腫節風,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活血化瘀?養血活血?化瘀通絡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血瘀型尋常性銀屑病?芍藥苷?落新婦苷?迷迭香酸?異嗪皮啶?甘草苷是方中赤芍?土茯苓?腫節風?甘草中的主要成分?為考察其是否可吸收入血發揮臨床治療作用,藥物動力學特征適用于何種劑型,筆者建立了這5種成分體內分析方法,進行了大鼠體內的藥物動力學研究?
1 材料
1.1 儀器
Agilent1200高效液相VWD檢測器(美國安捷倫公司);超低溫冰箱(NEW BRUNSWICK英國);BS224S電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儀器系統有限公司);IKA渦旋震蕩儀 (型號GENIUS3,德國);白洋臺式離心機(G20河北省安新縣白洋離心機廠);Waters20管型固相萃取儀(美國Waters公司);Waters HLB固相萃取小柱(規格1cc/30 mg,美國Waters公司);Milli-Q純水機(美國Millipore公司);ACURA 825移液槍(瑞士)?
1.2 試藥
所有原藥材均來自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芍苓消銀片提取物由本實驗室自制,芍苓消銀浸膏相當于生藥4.20 g?mL-1,浸膏中芍藥苷?異嗪皮啶?甘草苷?落新婦苷?迷迭香酸含量分別為1.18, 0.56,1.87,5.05, 0.14 g?L-1?芍藥苷?異嗪皮啶?甘草苷對照品均購自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批號分別為110736-200934,110837-200304,111610-200604;落新婦苷?迷迭香酸對照品購自上海源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批號分別為20100318, 20100526;甲醇(色譜純,批號333042,天津四友);乙腈(色譜純,批號90139,迪馬公司);甲酸(色譜純,天津市科密歐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1.3 動物
健康雄性SD 大鼠,SPF級,體重(320±40) g,廣東省醫學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合格證號(粵)2008-1951,并通過實驗動物倫理委員會審查?
2 方法
2.1 色譜條件
Phenomenex C18柱;流動相B甲醇,C乙腈,D 0.05%甲酸,梯度洗脫條件:0~5 min,B-C-D(20∶5∶75)~B-C-D(30∶5∶65);5~10 min,B-C-D(30∶5∶65)~B-C-D(35∶10∶55);10~20 min, B-C-D(35∶10∶55)~B-C-D(40∶10∶50);流速0.8 mL?min-1;檢測波長275 nm, 進樣量10 μL?
2.2 血漿樣品的處理
取血漿樣品200 μL,加入等量的雙蒸水,渦旋混勻,上樣于活化后的SPE小柱,用1 mL雙蒸水洗滌,棄去,最后用1 mL 0.1%甲酸甲醇溶液洗脫,收集洗脫液;置于waters固相萃取儀中用空氣氣流吹干,殘渣用200 μL 70%甲醇復溶,12 000 r?min-1離心3 min后,取上清液,進樣10 μL分析?
2.3 對照品溶液的制備
取適量芍藥苷,異嗪皮啶,甘草苷,落新婦苷,迷迭香酸對照品,精密稱定,加70%甲醇配制成含芍藥苷(745 mg?L-1),異嗪皮啶(534 mg?L-1),甘草苷(506 mg?L-1),落新婦苷(531 mg?L-1),迷迭香酸(704 mg?L-1)的混合對照品70%甲醇儲備液?
2.4 標準曲線的建立及最低檢測線和最低定量限確定
取混合對照品儲備液和空白血漿配制成含芍藥苷(298 mg?L-1),異嗪皮啶(21.36 mg?L-1),甘草苷(25.3 mg?L-1),落新婦苷(53.1 mg?L-1),迷迭香酸(70.4 mg?L-1)的血漿儲備液,采用稀釋法配制一系列標準曲線濃度?各成分標準曲線各質量濃度分別為芍藥苷(298,149,59.6,29.8,14.9,5.96,2.98 mg?L-1);異嗪皮啶(21.36,10.68,4.272,2.136,1.068,0.427 2,0.213 6 mg?L-1);甘草苷(25.3, 12.65, 5.06, 2.53, 1.265, 0.506,0.253 mg?L-1);落新婦苷(53.1,26.6,10.6,5.31,2.66,1.06,0.531 mg?L-1);迷迭香酸(70.4,35.2,14.08,7.04,3.52, 1.408,0.704 mg?L-1)?用2.2項所述方法處理樣品?以被測化合物的峰面積(Y)對其在血漿中的濃度(X)進行線性回歸得各成分的標準曲線及線性范圍,得各成分的標準曲線?以信噪比S/N=7確定最低檢測線(LOD),以標準曲線的下線確定最低定量限(LOQ)?
2.5 準確度和精密度
測定高?中?低3個質量濃度的質控樣品(含芍藥苷149,29.8,5.96 mg?L-1;異嗪皮啶10.68,2.136,0.427 2 mg?L-1;甘草苷12.65,2.53,0.506 mg?L-1;落新婦苷26.6,5.31,1.06 mg?L-1;迷迭香酸35.2,7.04,1.408 mg?L-1)的對照品濃度,與加入量進行比較,計算準確度; 對照品同一樣品在1 d內不同時間進樣測定,考察日內精密度;同一樣品在不同日期內進樣,考察日間精密度?
2.6 絕對回收率
制備高?中?低3個濃度的質量控制樣品(n=5)?另取高?中?低3個濃度的對照品溶液,同法測定?將質量控制樣品的峰面積與未經提取處理的相應濃度的對照品的峰面積比較,計算絕對回收率?
2.7 穩定性
在本實驗條件下,取低?中?高3個濃度的質量控制樣品,在室溫下24 h及4 ℃冰箱放置48 h,測定;3個濃度質控樣品經3次冷凍-融解循環(-80 ℃),處理后進樣測定?
2.8 藥物動力學試驗
將大鼠6只,實驗前禁食12 h,不禁水,灌胃給予芍苓消銀片浸膏,灌胃量為12 μL?g-1?10%水合氯醛按30 μL?g-1麻醉,于5,15,30,60 min,2,4,6,8 h眼眶采血0.5 mL,血樣0.5 h內處理,全血12 000 r?min-1離心3 min,取血清,置-80 ℃冰箱保存至分析?
2.9 數據處理
用DAS 2.1藥代動力學程序軟件處理血藥濃度數據?用非隔室模型估算藥代動力學參數,數據以±s表示(n=6)?
3 結果
3.1 分析方法的方法學考察
3.1.1 專屬性試驗 空白血漿,混合對照品加空白血漿,大鼠灌胃芍苓消銀片2 h時間點的色譜圖,見圖1?5種成分可達到基線分離,無雜質峰干擾?
3.1.2 線性關系 芍藥苷?異嗪皮啶?甘草苷?迷迭香酸?甘草酸的標準曲線?線性范圍?最低檢測線最低定量限結果見表1,5種成分在線性范圍內呈現良好的線性關系?
3.1.3 絕對回收率試驗 結果見表2,絕對回收率在69.44%~89.13%,可滿足分析需要?
3.1.4 精密度?準確度考察 結果見表3,準確度及精密度數據在87.9%~118.6%,日內RSD
3.1.5 穩定性結果 樣品經反復凍融,測定結果見表4,樣品儲存于4 ℃ 24 h內測定RSD
3.2 大鼠灌胃芍苓消銀片后5種成分的藥物動力學結果
大鼠灌胃給予芍苓消銀片浸膏后5種成分的血藥濃度-時間曲線圖見圖2,以用DAS 2.1藥代動力學程序軟件處理血藥濃度數據,見表5?
由圖2和表5可以看出,所測的5種成分均可吸收入血,藥物吸收迅速,在1 h附近即可達峰,除芍藥苷外,其他成分基本在2 h內可基本消除,提示消除也很迅速?
4 討論
藥物體內行為與其劑量有關,為了更好的與藥效實驗結果配合,本研究中的劑量采用藥效研究中的有效劑量即相當于臨床等效劑量的4倍劑量?
由于藥物在靶部位的濃度決定療效,所以藥物能否起效首先取決于其是否能夠吸收?銀屑病的病變部位在皮膚,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可反映其到達病變部位的濃度?本研究顯示處方中芍藥苷?落新婦苷?迷迭香酸?甘草苷和異嗪皮啶均可被吸收,有可能是芍苓消銀片的有效成分?以芍藥苷為主要成分的白芍總苷有臨床用于治療銀屑病的報道,提示其具有治療銀屑病的作用[1-2];迷迭香酸具有免疫調節?抗炎等作用[3]?落新婦苷?甘草苷?異嗪皮啶則少見藥理研究的報道,這些成分是否是芍苓消銀片的有效成分還有待進一步證實?
盡管本文所測的5種成分結構?性質各不相同,但其體內過程卻驚人的相似,提示芍苓消銀片中主要成分可能都是吸收迅速伴消除迅速的模式,因此,普通制劑可能需要每日4~6次給藥才能維持正常的血藥濃度;該藥物應該考慮開發成緩釋制劑以提高生物利用度,減少服藥次數,增加患者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焦曉燕,郭在培,陳濤,等. 白芍總苷對輕中度尋常型銀屑病患者氧化應激狀態的影響[J] . 中國皮膚性病雜志,2012,26(4):287.
[2] 杜宇,廖勇梅,楊西群,等. 白芍總苷對尋常型銀屑病患者血清瘦素和IL-18水平的影響[J]. 重慶醫學,2012,41(6):567.
[3] 蘇平,王根女,吳丹,等. 迷迭香酸的生理活性?功能及其來源研究進展[J] . 食品與發酵工業,2008,34(12):135.
Pharmacokinetic study on peoniflorin, astilbin, rasmarinci acid,
isofraxidin and liquiritin in rat bloo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haolin Xiaoyin tablets
ZHAO Rui-zhi, WANG Yin-jie, FENG Li-min, LU Chuan-jian
(Second Clinical College,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120, China)
[Abstract]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astilbin, peoniflorin, rasmarinci acid, isofraxidin and liquiritin contained in Shaolin Xiaoyin tablets, in order to lay a foundation for designing late-stage dosage forms and clinical medication schemes. In this paper, efforts were made to establish a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of the five components and study the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in rats. The blood concentration was determined by HPLC. Phenomenex C18 column (4.6 mm×250 mm, 5 μm) was adopted and eluted with methanol-acetonitrile-0.05% formic acid, the flow rate was 0.8 mL?min-1, and the wavelength was 275 nm. The samples were processed by the solid phase extraction method. After oral administration of Shaoling Xiaoyin tablets, the rat bloods were collected at different time points to determine the blood concentra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aseline separation could be adopted for the five components, and astilbin, peoniflorin, rasmarinci acid, isofraxidin and liquiritin showed good linear relations within ranges of 2.48-248, 0.213 6-21.36, 0.531-53.1,0.704-70.4, 0.253-25.3 mg?L-1. All the five components could be absorbed in blood and excreted quickly. The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is rapid and accurate, and could be used for in vivo analysis on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similar components. The main components in Shaoling Xiaoyin tablets could be absorbed and excreted quickly, and thus suitable to be made into sustained release tablets. Common preparations are required to be taken for 4-6 times a day.
111 診斷標準
(1)西醫診斷:符合2000年全國傳染病和寄生蟲會議修訂的5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6[2]的標準"
(2)中醫診斷:根據5中藥新藥治療病毒性肝炎的臨床研究指導原則6[3](以下簡稱5原則6),符合肝郁脾虛證者"
112 納入標準
(1)陽性患者經拉米夫定初治1-3年停藥半年以上復發的患者(以->1@103/界定為復發)"
(2)(+),-<1@107/且按肝功能損害屬輕度至中度"
(3)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性肝炎!服用其他護肝類藥物!妊娠哺乳期婦女!吸毒!精神病及其他嚴重疾病的病例"
113 臨床資料
共觀察57例,均為2005年8月-2008年5月湖北省中醫院肝病中心門診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37例中,男21例,女16例;年齡17-59歲,平均(36176?10125)歲;病程平均(4195?2134)年;病情程度:輕度14例,中度23例;對照組20例中,男12例,女8例;年齡17-59歲,平均(37153?10113)歲;病程平均(5117?2164)年;病情程度:輕度7例,中度13例"兩組病例在性別!年齡!病情!病程等方面差異無顯著性(p>0105),具有可比性"
114 治療方法
11411 治療組:用乙肝凈煎劑,主要方藥組成:茵陳30(后下),醋柴胡12,炒枳實15,郁金12,生白術15,生黃芪40,丹參30,雞內金15,虎杖20,丹皮15,苦參20"其中脅肋脹痛明顯者加蘇木9;腹脹甚者加厚樸15;泄瀉便溏:生白術改炒白術15;身目尿黃者加大黃10,廣木香9,金錢草30;舌苔膩者加薏苡仁30"每日1劑,水煎300,分2次溫服"11412 對照組:給予利肝隆片(黑龍江中醫學院制藥廠生產)口服,每次3片,每日2次"兩組均3個月為1個療程,治療2個療程后進行療效評定"
115 觀察指標和方法
11511 癥狀體征積分:將肝郁脾虛主證之癥狀體征(脅肋脹痛,食后腹脹或腹脹午后加重,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大便稀溏或時溏時干,肝脾腫大,黃疸),分為無!輕!中!重四級,分別計0!1!2!3分,癥狀!體征積分即為上述指標計分值之和"11512 觀察各組患者肝功能(!),病毒學指標(!!!!及-定量)改善情況,肝功能兩周檢查1次,病毒學指標3個月檢查1次"11513 觀察各組患者不良反應"
116 療效標準
參照5原則6[3]擬定"基本治愈: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1@103/)(-)!(+);顯效:癥狀體征消失,肝功能恢復正常,-(-);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消失或好轉,肝功能恢復正常或原值下降50%以上,但-#29#2009年第31卷第1期湖北中醫雜志(+);無效:療程結束上述指標改善不明顯"
117 統計學處理
采用醫學統計軟件1010處理,計量資料以(x?s)表示,兩組均數采用檢驗,計數資料采用2檢驗"
215 不良反應
兩組均未發現明顯不良反應"
3 討論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屬于祖國醫學/肝著0!/脅痛0范疇"/濕熱0/疫毒0是其前期致病的主要因素,后期隨著病程遷延,主要為邪毒久蘊,正虛邪戀,臟腑功能失調而致肝郁脾虛證,呈虛實錯雜!本虛標實之候"根據中醫/久病必虛,久病必瘀0的理論,故治以疏肝和胃,健脾利濕,解毒祛瘀"乙肝凈方方中,醋柴胡!丹參!郁金入肝經,疏肝解郁,理氣活血,抑木扶土;生白術!生黃芪!雞內金祛濕助運,和胃消積;炒枳實健脾行氣,寬中除脹;茵陳!虎杖!丹皮!苦參清熱利濕!解毒祛瘀"全方攻補兼施,扶正與祛邪并用,共奏疏肝和胃,健脾利濕,解毒祛瘀之功"現代藥理研究亦表明,本方的藥物及兼癥用藥大都具有微觀調節病理之作用;醋柴胡!苦參不僅可以抗病毒,還同時具有免疫調控,保護肝細胞膜性結構的作用[4];丹參!郁金!茵陳!虎杖具有保肝!改善肝臟微循環!促進肝組織的修復與再生,對肝脾腫大,黃疸不退有輔助作用;黃芪具有增強細胞免疫,增加網狀內皮系統的吞噬功能,且有誘生干擾素的作用,可抑制病毒生長,降低滴度,使之陰轉[5];生白術!炒枳實還可以護肝!降酶,抗肝損害,有促進肝細胞合成白蛋白,促進胃腸動力"乙肝凈方和利肝隆片都能明顯改善患者癥狀!體征及肝功能,提示二者都能減輕肝臟損害"臨床綜合療效比較,治療組總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在病毒轉陰率方面,乙肝凈方亦優于利肝隆組"由此可以看出,在改善患者癥狀,消退黃疸,調控機體免疫功能,抑制清除病毒使-
陰轉以及促使陰轉方面,乙肝凈方能充分體現中醫中藥/辨證論治0和/宏觀調治0的優勢,且有毒副作用小,安全有效的優點"但本實驗樣本量小,療程短,未考慮拉米夫定停藥后的持續應答作用,其遠期療效和深層次的組方優化工作有待進一步驗證提高"
參考文獻:
[1] 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組.拉米夫定臨床應用專家共識
[].實用肝臟病雜志,2005,8(1):60-63.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
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華傳染病雜志,2001,19(1):
57-61.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
行)[].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2:143-151.
[4] 與洪亮,唐立堯,威斌.4種常見中藥治療乙肝的研究進展
[].藥學實踐雜志,2006,24(1):31-32.
[5] 崔春榮,董寶真.參芪益肝湯治療慢性乙型肝炎156例
[].2003,(1):59.
論文關鍵詞:園丁,澆灌,甘為,燭炬盡,燃燒
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要想學生對教師心悅誠服,必須先要讓學生親近教師,教師應該像一顆恒星吸引行星一樣,把學生吸引在周圍。愛,是師生間的橋梁。作為班主任,就更應當把愛灑向每個學生的心田。巴特爾說過:“教師的愛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靈也能蘇醒;教師的愛是融融春風,即使冰凍了的感情也會消融。”可見,愛是教育的“劑”,是進行教育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一、師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我國著名教育家夏尊先生曾指出:“教育沒有了愛,就成了無水之池。”師愛有別于父母對子女的寵愛,也不同于朋友之間的友愛,這是一種復雜的精神現象,師愛中蘊藏著更多的社會內容,是在教育實踐中,由教師的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凝聚而成的一種高尚的教師情操。因此,師愛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所體現出的作用也就具有多樣性。
1.師愛是教育學生的先決條件。
社會心理學研究表明,模仿和認同的出發點就是主體企圖與榜樣一致。榜樣不僅僅是行為規范的倡導者,更是主體仰慕的對象,使主體產生對它追求的意識。這就是人們愿意模仿所崇敬、愛戴的人的原因。青少年更是如此,教師要教育他們,就必須建立愛的關系當教師全身心地愛護、關心、幫助學生,做學生的貼心人時,師愛就成了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為有了師愛,教師才能贏得學生的信賴,學生才樂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2.師愛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的基礎。
班主任是班級學生的指導者、組織者和教育者。這種工作職責的特殊性決定了班主任必須不斷去接觸和面對自己的學生,長期接觸過程中必然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反應,這種反應往往表現為一種情感反應,這就要求班主任在處理這些反應時,能融入自己的感情,以誠相見,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自己的學生,從心靈上去感化自己的學生,以至達到心靈上的溝通。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鼓勵;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視為是愛護,班主任的工作因得到學生的支持而變得順利和輕松,教育所期待的結果也會如愿以償。相反,如果班主任在工作過程中不重視師生之間情感交流,對學生的態度冷漠,缺乏熱情和關心,這樣,班主任的表揚,學生會認為是諷刺,班主任的批評,學生會認為是對自己的挖苦和懲罰,班主任的諄諄教誨,往往會引發學生的反感。教育當然得不到預期的目的,弄不好甚至會事與愿違,老師的“一片好心”,在學生身上產生的實際效果卻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大大削弱了班主任的威信。相同的個案,班主任采取的態度是“愛”還是“厭”,往往會得到截然不同的結果。
3.師愛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前提。
人的認識能力的發展是與情感發展相伴始終的,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師愛是學生智力發展和知識掌握的動力機制。因為師愛的核心是關心、尊重和愛護學生,這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如自尊、自信、自強不息等。這些心理因素都是學生智力發展的心理條件,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動力因素。
二、班級管理工作中師愛的舉措。
師愛的功能和作用是巨大的。為此,教師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對學生施以科學的愛和理智的愛。
1.對學生要多了解和勤鼓勵。
愛學生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包括對學生的家庭狀況、身體情況、興趣特長、性格氣質、知識儲備、學習成績、喜怒哀樂的深刻了解。這是做好班級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點、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班級管理水平、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條件。
善于了解和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做到有的放失,是師愛的具體表現。青少年是發展中的人,身心各個方面都還不成熟,所以在他們的身上,總有一些積極因素,同時也有一些消極因素,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發現每個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利用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來克服自身的消極因素,做到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促進學生更好的發展。
2.要充分尊重和理解學生。
尊重學生有兩層意思:一是指尊重學生的人格。師生之間要建立起一種平等的關系,絕不能傷害任何一個學生的尊嚴;二是指善于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相信學生主要有三層意思:其一是指教要相信每個學生都有他自己的天賦、能力和興趣;其二是指要相信每個學生的內心都愿意接受美好的東西,都愿做一個好學生;其三是指要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老師和班集體的關心和教育下,成為一個有利于社會的人。理解是指教師理解學生的心靈。當學生有困難向教師求助時,當學生有委屈向教師訴說時,當學生犯了錯誤請求教師諒解時……這正是學生向教師敞開心扉的時機,正是需要教師理解、需要教師關懷愛護的時候。教師應及時理解、關懷和愛護學生,師生之間也應有“理解萬歲”。
3.班級管理工作的重點問題是如何處理好“兩頭”。
所謂的“兩頭”指的是成績好、表現也好的“尖子生”和成績差、表現也差的“暫時后進生”。不管對待哪一種學生,班主任都應能做到一視同仁,站在較高的層次上看問題,特別是務必做到尊重學生的人格尊嚴,以平等的態度愛護學生的自尊心。作為班主任,如果對“尖子生”的成績和榮譽過分贊揚、寵愛有加,而對“暫時后進生”的錯誤或過失表現得冷若冰霜、嚴加批評。那么,前者會助長學生的虛榮心和驕傲情緒,;而后者則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傷害學生的自尊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和對立情緒,這樣的學生往往會因得不到他人的關心和支持而變得孤獨,因看不到自己的希望而變得悲觀失望、不思進取,甚至容易做出一些極端的行為。因此,具有師愛的班主任應懂得,其實脆弱的心靈更盼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關懷。
4.嚴師出高徒是師愛的表現。
[關鍵詞] 阿德福韋酯;拉米夫定;慢性乙型肝炎;耐藥;臨床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12.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7210(2011)08(a)-080-02
Clinical research of Lamivudine resistance patients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reated with Adefovior
LIANG Zhaohui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Loudi City, Hu′nan Province,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clinical effect of Adefovior in treatment of Lamivudine resistant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Methods: 120 cases of Lamivudine resistant patients with hepatitis B in ourhospital from April 2008 to March 2010 were divided into research group (60 csaes) and control group (60 cases), patients in research group were given Adefovior treatment on the basis of Lamivudine, control group continued Lamivudine treatment, to observe treatment effect after 1 year.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research group was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16.73, P0.05), but ALT, TBIL of research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control group after treatment,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12.68, 5.12, P0.05), adverse reactions were mild and no patient discontinued treatment. Conclusion: Clinical effect of Adefovior in treatment of Lamivudine resistant patients is good and it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Key words] Adefovir dipivoxil; Lamivudine; Chronic hepatitis B; Resistance; Clinical analysis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起病較緩,以亞臨床型及慢性型較常見,主要通過血液、母嬰和性接觸進行傳播。乙肝疫苗的應用是預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的根本措施[1]。目前對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療主要有干擾素治療、核苷酸類似物治療、抗病毒治療及免疫調節治療等,其中拉米夫定治療可較好地抑制乙肝病毒脫氧核糖核酸(HBV-DNA)水平,提高乙肝病毒e抗原(HBeAg) 血清學轉換率[2-3],但臨床會出現拉米夫定耐藥患者,本文筆者采用阿德福韋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患者60例,近期療效較好,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本院2008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其中,男87例,女33例,年齡18~59歲,平均(35.5±2.4)歲;將全部患者隨機分為研究組60例,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齡17~59歲;對照組60例,其中,男45例,女15例,年齡18~57歲。全部患者診斷均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均采用拉米夫定治療半年以上,并檢查發現YMDD變異;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增高,HBeAg陽性,HBV-DNA≥1×105 copies/ml;排除近期應用其他抗HBV藥物者,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合并腎功能障礙及嚴重全身性疾病患者。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組在原來口服拉米夫定(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100 mg/d的基礎上給予口服阿德福韋酯(葛蘭素史克制藥公司)10 mg/d。對照組僅給予拉米夫定100 mg/d口服,兩組均治療1年。觀察隨訪記錄治療前后肝功能各項指標改變情況及治療中的不良反應事件,對比兩組療效。
1.3 療效評定
療效判定參照陳耀凱等[4]評定標準,顯效:主要癥狀消失,肝功能各項指標恢復正常,HBV-DNA檢測轉陰;有效:主要癥狀基本消失,肝功能各項指標復常,HBV-DNA定量下降1×103 copies/ml或以上;無效:未達到上述標準者。總有效=顯效+有效。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數據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療效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1 兩組療效比較[n(%)]
注:與對照組比較,χ2=16.73,*P
2.2 兩組ALT、TBIL、HBV-DNA比較
兩組治療前ALT、TBIL、HBV-DNA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各指標均較治療前降低,但是研究組ALT、TBIL、HBV-DNA明顯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表2 兩組治療前后ALT、TBIL、HBV-DNA比較(x±s)
2.3 兩組HBeAb陽轉、HBeAg陰轉情況
兩組治療前HBeAb(+)、HBeAg(+)比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HBeAb(+)均增多,HBeAg(+)均減少,但研究組增多或減少更明顯。見表3。
表3 兩組HBeAb陽轉、HBeAg陰轉情況[n(%)]
2.4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治療中不良反應事件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無停藥現象出現,具體見表4。
3 討論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HBV引起的一種世界性疾病。發展中國家發病率高,據統計,全世界無癥狀乙肝病毒攜帶者(HBsAg攜帶者)超過2.8億,我國約占1.3億。多數無癥狀,其中1/3出現肝損害的臨床表現。乙肝病毒在體內不斷復制可導致肝細胞變性、壞死,嚴重者可轉化為肝硬化或肝癌。
拉米夫定是核苷類似物,抗病毒藥物,可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和逆轉錄酶活性,并對病毒DNA鏈的合成和延長有競爭性抑制作用。近年來作為治療乙型肝炎的核苷酸類似物已被廣大患者接受,但是長期用藥者會出現DNA-MDD變異,導致患者對拉米夫定的敏感性降低,產生耐藥[5]。
阿德福韋是一種單磷酸腺苷的無環核苷類似物,在細胞激酶的作用下被磷酸化為有活性的代謝產物即阿德福韋二磷酸鹽,阿德福韋二磷酸鹽可抑制HBV-DNA多聚酶(逆轉錄酶)[6]。臨床實驗表明阿德福韋酯具有很好的抗HBV作用,不僅可以抑制HBV的復制,而且對于野生株和變異株有明顯的抑制作用[7]。
本文筆者對與拉米夫定耐藥的乙肝患者給予阿德福韋酯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ALT、TBIL、HBV-DNA治療后較對照組下降明顯,且治療后HBeAb(+)多于對照組,HBeAg(+)少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此外在整個治療過程中,觀察組不良反應事件并未明顯增多,腎功能表現明顯異常,阿德福韋酯治療的安全性值得肯定。
總之,對于拉米夫定長期治療中出現耐藥的患者,給予阿德福韋酯治療,療效較好,安全性尚可,是一個較好的選擇。
[參考文獻]
[1]季金寶,孫祖峰,劉錫華.三聯療法治療慢性乙型肝炎臨床療效分析[J].中外醫學研究,2009,7(10):11-12.
[2]楊璞葉,劉山紅,馮彪.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患者療效觀察[J].第四軍醫大學學報,2008,29(2):155-157.
[3]孔凡榮,魏萍,方霞明,等.聯合用藥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0,8(30):22-23.
[4]陳耀凱,王宇明.阿德福韋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多中心臨床研究[J].中華臨床感染病雜志,2009,2(1):9-12.
[5]肖亮,謝江平,張曉君,等.阿德福韋酯單用或聯合拉米夫定治療拉米夫定耐藥慢性乙型肝炎的Meta分析[J].肝膽外科雜志,2009,17(6):418-424.
[6]譚英,吳錦瑜,高素香,等.阿德福韋酯治療拉米夫定耐藥HBeAg陽性患者初步療效分析[J].江西醫藥,2008,43(11):1148-1150.
【關鍵詞】承壓設備 焊接工藝 焊接工藝評定
現今焊接技術發展十分迅猛,現代承壓設備結構也已發展成全焊型。焊接技術是機械制造中最主要的一個環節。例如很多機械工業產品以及冶金行業、化工工程、海洋工程、航天技術等等,焊接質量直接影響承壓設備的質量。焊接工藝評定是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機構進行取證、復證時必檢的項目,是保證焊接工藝正確和合理的必經途徑,是保證焊件的質量、焊接接頭的各項性能必須符合產品技術條件和相應的標準要求的重要保證。
本文就對焊接工藝評定標準的理解,結合生產制造過程中的實際情況對在焊評過程中遇到的若干重要因素進行了分析。
1承壓設備焊接工藝評定中的若干重要因素
1.1焊后熱處理的評定規則
原文中“當規定進行沖擊試驗時,焊后熱處理的保溫溫度或保溫時間范圍改變后要重新進行焊接工藝評定。試件的焊后熱處理應與焊件在制造過程中的焊后熱處理基本相同,低于下轉變溫度進行焊后熱處理時,試件保溫時間不得少于焊件在制造過程中累計保溫時間的80%”,這句話中的保溫溫度的范圍和時間范圍就不易理解的透徹,而應該理解為是指相應標準或技術文件所規定范圍,例如JB/T1613-1993《鍋爐受壓元件焊接技術條件》即對鍋爐焊后熱處理的溫度范圍和時間范圍作了規定,“技術文件”則指經過評定合格后而編制的焊接工藝指導書,例如評定中的實際溫度為620℃,溫度范圍就為620±20℃。標準上保溫時間一般只有個最小值,如果做的焊接工藝評定只滿足最低標準,這樣就容易造成保溫時間覆蓋不了,例如接管與筒體的角焊縫上(接管為6mm,筒體為40mm),產品上該焊縫是按較厚的筒體焊縫進行熱處理的,覆蓋接管6mm的焊接工藝評定保溫時間如果只滿足標準的最低要求或2倍時間,這樣接管的焊接工藝評定就覆蓋不了了。若焊縫檢測不合格經過返修后,熱處理的保溫時間還會更長。
考慮上述情況,在制定焊接工藝評定任務書時,最好選取公司在制造過程中可能遇到的較長保溫時間,避免因熱處理保溫時間覆蓋不了,重新再做一個保溫時間長的評定。建議熱處理保溫時間至少為2~3小時或為200mm厚度的需要的保溫時間(因為評定的最大厚度能覆蓋到200mm),甚至更長。
1.2焊接工藝評定的檢驗項目
鍋爐和壓力容器的焊接工藝評定的按NB/T47014-2011(JB/T4708)的標準制作,NB/T47018中只提到三個檢驗項目:拉伸、彎曲、沖擊。如果我們焊接工藝評定也只作這三個項目,在其它重要因素一樣的情況下,對于壓力容器是能夠覆蓋的,而要是遇到A級鍋爐的話就不一定覆蓋到,A級鍋爐還有金相檢驗及全焊縫拉伸的要求。所以在做焊接工藝評定時,還應考慮到鍋爐上的實際情況。
1.3組合評定
組合評定即采用兩種以上的焊接方法完成的焊接試件。如果采用組合評定試件進行焊接工藝評定時,沖擊試驗、面彎、背彎時應考慮到每種焊接方法的情況。例如采用氬弧焊打底,焊條電弧焊的焊接工藝評定;做沖擊試驗時,試樣應包含兩種焊接方法,取樣時就要注意是兩種焊接方法用一個試樣,還是兩種焊接方法分別取樣。面彎、背彎也是如此,受拉面應包含兩種焊接方法,即氬弧焊要2個面彎和2個背彎,焊條電弧焊也要2個面彎和2個背彎。
1.4焊接工藝評定的項目
由于承壓設備產品的標準要求不同,焊接工藝評定是有針對性的,很多承壓設備廠焊接工藝評定雖多,卻覆蓋不了產品,并且覆蓋重復的項目也很多,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
為了減少焊接工藝評定的項目,對產品覆蓋能夠達到最大化,本人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如何能夠使焊接工藝評定覆蓋范圍廣,列出了一下幾點:(1)做Fe-1-1材料的評定時,最好采用Fe-1-2的材料,因為Fe-1-2不僅能覆蓋Fe-1-2的,還能覆蓋到Fe-1-1的以及Fe-1-2+Fe-1-1的。(2)母材厚度采用4、8、38mm基本上就能覆蓋全部的厚度了。(3)焊接工藝評定中的檢驗項目應考慮到實際產品的情況,例如沖擊、金相檢驗、全焊縫拉伸應都要采用。(4)盡量采用向上立焊。(5)焊接工藝評定時不進行預熱,因為不預熱能夠覆蓋預熱的工藝。(6)道間溫度采用實際生產中可能的最高溫度。(6)線能量也應為實際生產中的最大值。(7)試件采用一面多道焊、一面單道焊。(8)采用對接焊縫的試件進行評定,因為對接焊縫能覆蓋角焊縫。
2結語
本文只分析了焊接工藝評定中的一些常見問題,要能夠徹底的理解焊接工藝評定標準絕非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焊接工藝人員在生產過程實踐中遇到才能夠真正的理解標準,這樣焊接工藝評定才能夠保證覆蓋范圍廣、經濟性好。
參考文獻:
[1]NB/T47014-2011《承壓設備焊接工藝評定》.國家能源局,2011.
[2]TSG R0004-2009《 固定式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09年.
[3]GB150-2011《壓力容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2.
[4]NB/T47015-2011 壓力容器焊接規程 國家能源局,2011.
[5]TSG G0001-2012《鍋爐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2012.
[6]JB/T1613-1993《鍋爐受壓元件焊接技術條件》.
【關鍵詞】 拉米夫定;阿德福韋酯;恩替卡韋;乙肝肝硬化;療效
DOI:10.14163/ki.11-5547/r.2016.04.097
乙肝肝硬化為乙型肝炎后期階段, 臨床治療常用核苷類藥物, 因其有藥效快、安全性高等特點。因此, 本院對患者分別予以初始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 觀察比較其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92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臨床資料, 且均與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診斷標準相符[1]。按治療所用方法分為觀察組(52例)和對照組(40例)。觀察組的男女比例28∶24, 年齡21~60歲, 平均年齡(41.2±7.7)歲, HBeAg陽性27例, HBeAg陰性25例;對照組的男女比例為23∶17, 年齡23~65歲, 平均年齡(43.5±7.4)歲;HBeAg陽性18例, HBeAg陰性22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及HBeAg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兩組均予以清蛋白、血漿及利尿劑等支持及對癥治療。對照組:口服恩替卡韋(海南中和藥業, 國藥準字H20100065, 0.5 mg), 0.5 mg/次, 1次/d。觀察組:口服拉米夫定(山東濰坊制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23047, 0.1 g), 100 mg/次, 1次/d, 同時服用阿德福韋酯(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10088, 10 mg), 10 mg/次, 1次/d。兩組均治療1年。
1. 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觀察兩組治療后2、4、12、24、48周的HBV-DNA陰轉率, 采用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法檢測, 以HBV-DNA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不同時間HBV-DNA陰轉率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2、4周HBV-DNA陰轉率為34.6%(18/52)、38.5/%(20/52), 低于對照組的57.5%(23/40)、62.5%(25/40), 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2 兩組血清變化情況比較 觀察組的ALB(34.5±3.3)g/L、
ALT(45.2±31.6)U/L、TBIL(89.82±86.8)?mol/L及PTA(68.3± 12.4)%與對照組的(33.8±3.5)g/L、(43.8±33.5)U/L、(85.25± 83.5)?mol/L、(66.8±14.1)%比較, 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2、4周HBV-DNA陰轉率為34.6%、38.5%比對照組57.5%、62.5%低(P0.05), 說明恩替卡韋與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比較, 恩替卡韋對早期病毒應答性高, 且起效快。原因可能為:恩替卡韋屬于鳥嘌呤核苷類藥物, 其有抗HBV-DNA聚合酶活性的特點, 經磷酸化轉為三磷酸鹽, 與三磷酸脫氧鳥嘌呤產生作用, 而三磷酸脫氧鳥嘌呤又為HBV-DNA聚合酶天然底物, 因此可阻礙HBN-DNA復制, 進而穩定患者病情[3, 4]。由于患者需長期服用核苷類藥物, 易出現耐藥現象, 進而導致病情反復或肝功能衰竭, 因此需選用耐藥性低的核苷類似物。阿德福韋酯是一種單磷酸腺苷, 屬于無環核苷類似物, 其被細胞水解形成二磷酸阿德福韋, 可降低HBV-DNA聚合酶活性, 對患者耐藥率低[5]。同時結果顯示:觀察組血清各指標變化與對照組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說明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的治療效果相當。原因可能為:拉米夫定的藥效比阿德福韋酯快, 與阿德福韋酯聯合使用后, 其治療效果相當于恩替卡韋單藥治療。
綜上所述, 初始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單藥對治療乙肝肝硬化患者的治療效果相當, 但恩替卡韋相比于初始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對早期病毒應答性高。
參考文獻
[1] 連曉明, 覃舒揚, 莫金榮, 等.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肝肝硬化療效比較.海南醫學, 2013, 24(22): 3303-3305.
[2] 鄧秋颯.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乙肝肝硬化療效差異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5, 9(11):49-50.
[3] 孫建民.拉米夫定聯合阿德福韋酯與恩替卡韋單藥治療失代償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療效比較.中國臨床實用醫學, 2015, 6(2): 56-57.
[4] 郝愛芹.阿德福韋酯聯合拉米夫定和單獨用恩替卡韋治療阿德福韋酯耐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療效比較.新鄉醫學院學報, 2013, 30(12):999-1000.
關鍵詞:黃芪甲苷;血清藥理學;高效液相色譜法;肝纖維化;肝星狀細胞
中圖分類號:R285.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7717(2011)12-2770-04
Content Assaying of Astragaloside IV and Its Effects on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HSCs in Liver Fibrosis
LU Tao1, YAO Xixian2, SUN Zeming2
(1. Da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Hangzhou, Hangzhou 310006, Zhejiang, China;
2. Hebei Institute of Gastroenterology, Shijiazhuang 050000, Hebei,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1-07-10
作者簡介:呂濤(1976-),女,河北石家莊人,醫師,博士,研究方向:中藥防治肝纖維化作用機制及成分研究。Abstract:Objective: To detect the contents of astragaloside Ⅳ in raw astragalus mongholicus, and the corresponding drug sera (normal and fibrotic drug sera) by HPLC. To compare the astragaloside Ⅳ in astragalus mongholicu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Ⅳon proliferation and activation of HSCs in hepatic fibrogenesis. Methods: Inducing liver fibrosis in rats by 40% CCl4, SC, for 9 weeks. Astragalus mongholicus. solutions were given to the normal and fibrotic rats, respectively for 5days. Normal and fibrotic drug sera from rats were extracted. The separation of astragaloside Ⅳwas performed by HPLC. The effects of astragaloside Ⅳ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HSCs were measured by the method of CCK-8 (Cell Counting Kit-8). The effects on synthesis of collagen I were assessed by 3H-proline incorporation assays. Results: Astragaloside Ⅳ could be found both in normal and fibrotic drug sera. The contents of astragaloside Ⅳ in fibrotic drug sera were higher than normal drug sera (0.1140 vs 0.0851,P
Key words:Astragaloside Ⅳ; Seropharmacological method;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Liver fibrosis; 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
黃芪是中醫補益補氣一味重要用藥,能夠提高機體免疫功能,抑制脂質過氧化,穩定肝細胞膜。以黃芪為主的組方,對于慢性肝病的防治作用已在動物實驗、細胞培養及臨床應用中得到證實\[1\]。黃芪主要含皂苷類、多糖類和多種黃酮類成分。其中,黃芪皂苷Ⅳ又稱黃芪甲苷,為黃芪內主要有效成分\[2\]。血清藥理學方法采用健康及病理造模動物為藥物受體,灌服中藥后取其藥物血清體外干預細胞,可準確反應中藥經機體代謝后所產生有效成分的體內作用\[3\]。
肝纖維化是肝硬化的必經階段\[4\]。肝星狀細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的活化增殖是肝纖維化的啟動因素和細胞學基礎\[5\]。本文采用HPLC檢測黃芪經正常、肝纖維化機體代謝后黃芪甲苷含量差別,同時探討黃芪甲苷對HSCs活化增殖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動物造模 健康雄性SD大鼠20只,清潔級,購自河北醫科大學實驗動物中心,分為兩組。A組(正常對照):正常健康SD大鼠10只;B組(肝纖維化組):SD大鼠10只,進行9周肝纖維化造模:大鼠皮下注射40%CCl4油溶液,首次注射劑量為每千克體重4mL;首次注射后,注射劑量改為每千克體重2mL。每周注射2次,持續注射9周。
1.1.2 細胞培養 肝星狀細胞株CFSC由美國Greenwel教授建株并惠贈,其表型為活化的HSCs,從CCl4誘發的肝硬化大鼠中分離并在體外培養中使細胞自發獲得永生性。
1.1.3 儀器 高效液相色譜儀(美國Waters公司),810型控制器,486型紫外檢測器,色譜工作站(大連依利特)。微孔濾膜(美國 Millipore Corporation,孔徑0.45μm)。Sep-Park C18凈化柱(美國Waters Millipore)。AUTOSCIENCE超聲發生器。Ultrafree-MC Filters (Millipore,10,000 NMWL Filter Unit)。中藥自動煎藥機(韓國東華)。
1.1.4 試藥 黃芪甲苷對照品(中國藥品生物制品檢定所,供含量測定用);黃芪產地山西,由河北省樂仁堂醫藥有限公司提供,經河北醫科大學姚希賢教授鑒定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的干燥根。
1.2 供試品溶液制備
1.2.1 黃芪灌服煎液 黃芪生藥浸30min后,采用自動煎藥機煎制黃芪灌服液,并將其濃縮至所需濃度(含黃芪生藥0.05 g·mL-1)。
1.2.2 黃芪藥物血清HPLC供試品 SD大鼠正常對照組(A組),備提取正常藥物血清用;肝纖維化組(B組),進行肝纖維化造模,9周后B組可見肝組織明顯的壞死,炎細胞浸潤,脂肪變性。A組大鼠無明顯變化見圖1。9周后黃芪煎液同時灌服正常、肝纖維化大鼠(灌服量為大鼠體重每千克6.25g生藥,為成人千克體重用量約15倍)。連續灌服5天。于第5天灌服后2h,大鼠下腔靜脈取血5mL,離心分離藥物血清。藥物血清加入等體積乙腈,離心2次去蛋白。取第2次離心上清,微孔濾膜過濾,Sep-Park C18小柱凈化,超濾試管過濾,取續濾液作為黃芪藥物血清HPLC供試品溶液,4℃避光保存。
1.2.3 黃芪生藥HPLC供試品制備 精密稱取黃芪粉末5.0g,放入100mL容量瓶中,加甲醇定容至100mL,充分混勻,4℃避光12h過夜。次晨溶液經微孔濾膜過濾,Sep-Park C18小柱凈化,超濾試管再次過濾后,取續濾液上清為黃芪生藥HPLC供試品溶液(含黃芪生藥0.05g.mL-1),4℃避光保存。
1.3 色譜條件
色譜柱:Nucleasil 100-5 C18色譜柱(250mm×46mm, 5μm);流速:0.8mL·min-1;檢測波長:200nm;柱溫:25℃;流動相∶ 乙腈-水(1∶ 2);AUFS:0.1\[6\]。
1.4 HPLC方法與結果
1.4.1 線性關系考察 配制濃度為0.5mg·mL-1的黃芪甲苷標準品溶液,按不同梯度體積進樣(2、5、8、10、12、15、18、20 μL,每個進樣體積重復3次),在上述黃芪甲苷檢測色譜條件下進行測定。依黃芪甲苷進樣量X(μg)和相應峰面積Y(mv.min)繪制標準曲線(n=13)。
1.4.2 精密度試驗 黃芪甲苷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6次,計算黃芪甲苷峰面積間RSD (n=6),評價黃芪甲苷色譜條件精密度。
1.4.3 穩定性試驗 黃芪甲苷標準品溶液避光保存條件下,每日進樣6次計算每日黃芪甲苷峰面積RSD (n=6),評價黃芪甲苷標準品溶液穩定性。
1.4.4 加樣回收率試驗 將黃芪甲苷標準品分別加入黃芪生藥及黃芪藥物血清,上述色譜條件下檢測黃芪甲苷加樣回收率(n=6)。
1.4.5 重復性試驗 上述色譜條件下分別檢測黃芪生藥提取物、黃芪藥物血清中黃芪甲苷含量(n=6),計算6次重復實驗結果間RSD,評價檢測結果重復性。
1.4.6 樣品含量測定 在本文儀器及色譜條件下,外標法測定黃芪生藥、正常、病理藥物血清內黃芪甲苷含量測定結果(n=6)。
1.5 CCK-8法檢測黃芪甲苷對HSCs增殖影響
采用2% 1640培養液將黃芪甲苷溶解并配制為2μg.mL-1溶液,過濾除菌,-20℃保存備用。
CCK-8檢測法檢測黃芪甲苷對HSCs增殖的影響:96孔板內培養HSCs同步化于G0期后,換用黃芪甲苷細胞培養液50μL+2% 1640培養液50μL,37℃、5% CO2培養箱共同培養細胞;同時設對照組,單純2% 1640培養液100μL培養。各干預組均設6個復孔,干預24h后,每孔加入CCK-8試劑10μL,細胞培養箱內繼續培養3h。酶標儀450nm波長處檢測各孔吸光度(A)值\[7\]。
1.6 3H-Pro摻入-膠原酶消化法檢測黃芪甲苷對HSCs I型膠原分泌影響
24孔板內培養HSCs同步化于G0期后,換用黃芪甲苷細胞干預液250μL+20ng·mL-1 TGF-β1溶液250μL,37℃、5% CO2培養箱共同培養細胞;同時設對照組。各組均設6個復孔,培養6 h后,每孔加入3H-Pro 1.5μL,繼續培養18h,收集培養上清,等分后分別置于2mL Eppendorf管中。其中一份加入Ⅰ型膠原酶100μL (30IU·mL-1)(膠原酶管),另一份不處理(空白管)。再置于培養箱內37℃孵育4h。每個EP管內加入10% TCA 100μL,離心去除上清中的游離同位素。向離心沉淀中加入1.8mL閃爍液,常溫放置12h過夜,于液體閃爍計數儀上測定樣品Dpm值。每孔500μL培養上清Ⅰ型膠原分泌量=(Dpm空白管- Dpm膠原酶管)×2.5\[8\]。
1.7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A值及Dpm值以均數±標準差 (±s) 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兩兩比較采用q檢驗。P<0.05認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大鼠造模病理結果
見圖1~2。
圖1 N組大鼠正常肝組織肝小葉結構清晰可見 (HE染色,100×)圖2 A組大鼠肝纖維化肝組織肝小葉結構消失,可見明顯炎癥、壞死及氣球樣變改變 (HE染色, 100×)2.2 不同狀態機體代謝對黃芪甲苷含量影響
2.2.1 黃芪甲苷標準品線性關系曲線 黃芪甲苷含量在1~16.6μg范圍內呈現良好線性關系。黃芪甲苷保留時間在20.37~22.30min之間。峰面積Y(min.mv)與黃芪甲苷進樣量(μg)間回歸方程為:Y=0.075×104X-456.76,r=0.9991 (n=13)。
2.2.2 精密度試驗 黃芪甲苷對照品溶液重復進樣6次,黃芪甲苷峰面積間RSD=1.65%(n=6),表明黃芪甲苷色譜條件精密度良好。
2.2.3 穩定性試驗 黃芪甲苷標準品溶液避光保存條件下,前7天峰面積基本不變,黃芪甲苷峰面積RSD=3.27%(n=6)。表明黃芪甲苷標準品溶液在7天內可保持穩定。
2.2.4 加樣回收率試驗 黃芪生藥回收率為(108.41±131)%,RSD=1.21%(n=6)。黃芪藥物血清回收率為:正常藥物血清(102.33±2.50)%,RSD=2.44%;病理藥物血清(103.66±3.92)%,RSD=3.78%(n=6)。黃芪甲苷加樣回收率良好。
2.2.5 樣品測定結果及重復性實驗 黃芪生藥、正常、病理藥物血清內黃芪甲苷含量測定結果(n=6):黃芪生藥提取物中黃芪甲苷含量(n=6)為0.3144μg·μL-1,6次重復實驗結果間RSD為2.06%。黃芪藥物血清中黃芪甲苷含量(n=6):正常藥物血清0.0851μg·μL-1,RSD=2.11%。病理藥物血清0.1140μg·μL-1,RSD=2.61%。測定結果重復性良好。見圖3。
A:黃芪甲苷標準曲線(2號峰:黃芪甲苷);B:黃芪生藥提取物(2號峰:黃芪甲苷);C:黃芪甲苷藥物血清(3號峰:黃芪甲苷)
圖3HPLC檢測黃芪甲苷色譜圖2.3 黃芪甲苷對HSCs活化增殖影響
2.3.1 黃芪甲苷對HSCs增殖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黃芪甲苷可明顯抑制HSCs增殖(P
2.3.2 黃芪甲苷對HSCs I型膠原分泌影響 與對照組相比,黃芪甲苷雖可抑制HSCsⅠ型膠原分泌,但與對照組相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目前我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 HBsAg)攜帶者超過1億,占我國人口的十分之一。全球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攜帶者也近2億人。部分乙型、丙型肝炎患者會發展至慢性肝病。加之其它病因導致的慢性肝病,如慢性酒精性肝病、中毒性肝病等,慢性肝病患者數量巨大。同時,在我國肝癌患者中,95%可找到乙肝證據。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成為惡性發展鏈。減緩或阻止肝纖維化進程成為重要的抗肝硬化、肝癌治療對策\[9\]。肝纖維化是肝臟內細胞外基質(extra cellular matrix, ECM)彌漫性過度沉積性疾病,但無假小葉的形成。HSCs增殖、膠原合成增加是肝纖維化形成的重要環節之一\[10 \]。HSCs活化增殖,與肝纖維化的關系極為密切\[11\]。抑制HSCs的活化增殖及膠原合成,對于肝纖維化防治具有重要意義。
中醫藥治療肝纖維化近年來成為研究重點。精簡組方、對單味藥進行深入研究是中藥研究方向。中醫認為慢性肝炎、肝纖維化、肝硬化屬于血瘀氣結、脾虛范疇\[12\]。黃芪是中藥補益補氣的重要用藥。目前研究表明,黃芪在防止肝糖原減少、抑制肝細胞脂質過氧化、拮抗肝臟內毒素、保護肝臟線粒體損傷、防止肝纖維化等方面均發揮重要作用\[13\]。
本研究表明,黃芪甲苷可抑制HSCs增殖,可能為黃芪抗肝纖維化的有效作用成分之一。但黃芪甲苷對HSCs的 I型膠原分泌并無顯著抑制作用,表明其抑制肝纖維化作用的主要途徑可能是抑制、減少活化的HSCs數量,而HSCs一旦活化為功能亢進細胞,黃芪甲苷可能不能進一步抑制膠原的合成分泌。故而作者考慮,黃芪抗肝纖維化作用可能通過減少HSCs數量或促進肝臟中膠原降解實現,而非直接抑制膠原合成。其更明確的作用機制仍需針對肝纖維化發生中多種因素進行研究。
本研究結果提示,黃芪正常、病理藥物血清內黃芪甲苷含量存在差異,表明不同機體狀態(健康、肝纖維化)對于不同藥物的代謝過程及產物影響不同,符合中醫辨證施治原則。部分中藥經正常、病理不同機體代謝后代謝產物可能有所不同。故在選擇中藥研究方法時,應當從藥物預期應用的人群進行考慮,若是用于養生的預防保健性藥物,其前期研究更應注重在正常機體內的作用效果及不良反應。若明確用于某種疾病治療的藥物,對其機制與療效的研究宜選擇在同種病理模型動物體內進行更為妥當。
參考文獻
\[1\] 姚希賢,唐有為,姚冬梅,等.益肝煎劑對實驗性肝纖維化大鼠Ⅰ、Ⅲ型膠原蛋白表達的影響 \[J\].世界華人消化雜志,2001, 9 (3): 263-267.
\[2\] Li C, Ren H, Zhang X, et al. Influence of leaf-picking on effective constituents of the Astragalus mongholicus roots \[J\]. Zhong Yao Cai, 1997, 20(12):494-496.
\[3\] 張聲鵬,施旭光,桂蜀華.關于中藥血清藥理學中血清供體動物是否造模的思考 \[J\].中國中西醫結合雜志, 2001, 21(5): 388-389.
\[4\] Mazzocca A, Sciammetta SC, Carloni V, et al. Binding of hepatic C virus envelope protein E2 to CD81 up-regulates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in human hepatic stellate cells \[J\]. J Biol Chem, 2005, 280(12): 11329-11339.
\[5\] Wu J, Zern MA. Hepatic stellate cells: a target for the treatmeat of liver fibrosis\[J\]. J Gastroenterol, 2000, 35(9): 665-672.
\[6\] Wang J, Yan R, Guan Y, et al. A study on processing of the root of Astragalus membranaceus Bge. by HPLC \[J\]. Zhongguo Zhong Yao Za Zhi, 1998, 23(2): 84-85.
\[7\] Zhu Y, Liu T, Song K, et al. Asipose-derived stem cell: a better stem cell than BMSC \[J\]. Cell Biochem Funct, 2008, 7:17.
\[8\] Han M, Wen JK, Zhou XX. Effect of yiqi huoxue huayu recipe on vascular collagen turnover and relevant gene expression \[J\]. Zhongguo Zhong Xi Yi Jie He Za Zhi, 2004, 24(2):136-139.
\[9\] 姚光弼. 肝臟損傷的機制 \[J\].中華消化雜志, 1998, 18(1): 235-236.
\[10\] Elsharkawy AM, Oakley F, Mann DA. The role and regulation of hepatic stellate cell apoptosis in reversal of liver fibrosis \[J\]. Apoptosis, 2005,10(5):927-939.
\[11\] Gong W, Pecci A, Roth S, et al. Transformation-dependent susceptibility of rat hepatic stellate cells to apoptosis induced by soluble Fas ligand \[J\]. Hepatology, 1998, 28(2): 49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