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書記辭職信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您好!
首先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閱讀我的辭呈!
由于自身能力的不足,近期的工作讓我覺得力不從心。為此,我進行了長時間的思考,覺得目前的工作安排和我自己之前做的職業規劃并不完全一致。為了不因為我個人能力的原因而影響部門的運作,經過深思熟慮之后決定辭去目前的工作。
我的辭職也許給公司、領導帶來一定程度上的不便,對此我深表歉意。
我本是一個小小的技術員,僅僅想把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為公司貢獻微不足道的力量。而各級領導對我的信任與厚愛,讓我感激不已。也曾想厚積薄發,做出一番成績,但事與愿違,如同螳臂擋車。
作為xx公司的一名員工,我曾感到深深的榮耀與自豪。
這里有我并肩作戰、互相攙扶的好同事、好領導。這里有我付出的血淚痕跡,多少日夜,幾度春秋。這里有xx精神,一種無價的、純粹的奉獻精神。
而今天,我變成了弱者,放棄曾經的執著,對自己的懦弱感到萬分羞愧,
對不起,信任我的領導。對不起,幫助我的同事。對不起,讓我成長的公司。
為了盡量減少對現有工作造成的影響,請求公司領導酌情布置交接工作,在此1個月時間能,我定將極盡所能,傾囊相授。
再次對我的離職給公司帶來的不便表示歉意,同時也希望領導能夠體恤我的個人實際,對我的申請予以考慮并批準。
“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此致
敬禮
關鍵詞 急性心肌梗死 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 護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02.344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ST-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during 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Methods:35 patients from 2009 to 2011 with STEMI performed direct PCI were observed and nursed before,during and after operations.The complications were recorded also.Results:The right nursing methods can not only lower the complications but also promote the prognosis in STEMI patients performed PCI.Conclusions:Nursing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factors during direct PCI.
Key Word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Transluminal;Nursing
急性心肌梗死(AMI)最有效的治療辦法是早期使梗死相關的冠狀動脈進行持續、充分、有效的再灌注[1],因此應該遵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的理念,分秒必爭,對STEMI患者在圍術期的評估、與家屬有效地溝通、資金問題的解決、護理的到位等往往成為解決直接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瓶頸的關鍵因素,2009年8月~2011年7月完成STEMI患者直接PCI 35例,現報告圍術期護理的相關問題。
資料與方法
本組STEMI患者35例,男28例,女7例,年齡32~75歲,平均64歲。其中廣泛前壁8例,前間壁13例,下壁10例,前壁+下壁4例。診斷、治療遵循相關指南[2]。
方法:所有病例均經過橈動脈入路進行,術前Allen評估,常規入院后即刻口服腸溶阿司匹林(拜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波立維)600mg,阿托伐他汀鈣(立普妥)40~80mg。碘過敏試驗:常規應用碘普羅胺注射液(370)原液1ml,選用獨立的靜脈通路緩慢注射3分鐘,觀察20分鐘,記錄皮膚有無發紅、瘙癢、皮疹,有無球結膜發紅、咽喉部發癢、胸悶,血壓及心律的變化等。由急診科或CCU送到DSA,1%利多卡因充分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技術插管,先進行冠狀動脈造影,評估后僅對罪犯血管進行PCI。
結 果
35例均成功進行了直接PCI,無死亡病例。D2B時間70~125分鐘,平均時間98分鐘,2例術中臨時起搏器應用,1例術后應用。4例前壁AMI球囊預擴張時出現血壓下降,1例下壁AMI患者在造影及后續的介入治療時,每當右冠血流受影響時均出現交界性心律,由68次/分左右的竇性心律突然變成52次/分的交界性心律,血壓沒變化。出現短陣室速5例,頻發室性早搏10例。1例前降支支架植入后慢血流,冠脈內應用硝酸甘油、替羅非班后好轉。
討 論
圍術期護理:⑴術前評估:①根據患者的心理,做好輔導,必要時適當給予鎮靜劑;②把關術前用藥,是否入口,有否因嘔吐而浪費,必須做到術前充分地抗凝、抗血小板治療,同時提前使用胃黏膜保護劑,如泮托拉唑針劑;③仔細評估碘過敏試驗。⑵術中護理:①應保證搶救設備及藥物的完好、處于備用狀態,如除顫器打開、內放電測試,臨時起搏器及電極準備,氧氣通道完好等。②保持DSA環境安靜:術者及相關人員勿大聲喧嘩,勿討論非相關問題,避免分心,增加患者認同感。③監護護士要密切觀察有創壓力曲線、心電信息。尤其是室性心律失常,圍術期心律失常的監測對及時指導搶救急救非常重要[4];對壓力的實時觀察有助于及時提醒術者有無導管嵌頓,高血壓患者血壓盡量控制在≤160/90mmHg,尤其是術中冠脈內使用硝酸甘油、地爾硫卓時應留意血壓的變化,盡可能使血壓≥110/70mmHg。下壁心梗在血管開通時易于出現竇性心動過緩、交界性心律,可能伴隨血壓下降,應注意區分再灌注心律失常還是其它原因,心動過緩伴血壓下降應用阿托品無效者應盡早插管臨時起搏。前壁心梗再通后多會出現室性早搏、加速性室性心律甚至室速、室顫,應視患者變化、血壓變化及心律失常持續時間緊急處理處理,血壓穩定、自發恢復者可以嚴密觀察。④注意惡性迷走反射發生。⑶術后護理:術后常規進入CCU密切觀察5~7天,口服抗生素3天,同時進行心理護理指導,以期望患者配合治療。應該關注穿刺部位有無滲血、壓迫過緊、遠端橈動脈搏動情況、上臂有無脹痛等,指導協助患者家屬節律性按摩手掌大小魚際,患者手腕制動6~8小時,每2小時減壓1次。適當多飲水,同時靜脈給予生理鹽水或糖鹽水,加適量的氯化鉀,使患者尿量在減壓期間達到2000ml左右,但要注意心功能異常者輸液速度減緩。曾有1例單獨造影中年女性在橈動脈與肱動脈交界處嚴重痙攣,20小時后在臂叢麻醉下才順利拔除,此后上臂局部出現直徑12cm的瘀斑,無血腫,1周消失,證實局部血管損傷。
謹慎、恰當的圍術期護理是直接PCI成功的重要環節,應該加強這方面的培訓,使DSA護理人員積極配合介入醫師順利完成這項工作,同時加強CCU的系統化護理。
參考文獻
尊敬的xx總經理:
自20xx年x月入職以來,我一直很享受這份財務出納的工作。同時,我和各部門對接工作也合作的很愉快開心!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眼三年過去了,在***(公司名)的三年工作中,讓我成長了許多,首先感謝我的主管**(某人)對我工作中的高度信任、辛苦栽培及無限包容。對我生活中的關心、照顧和引導,讓我除了在專業知識和工作上有所收獲,在生活和育兒方面也有所提高。感謝子總對我的寬容和照顧。也感謝各位同事給予我的友善幫助和無數的關心,讓我平安順利的度過了從懷孕到生育這個對于女同志來說最困難的過渡時期!
其實,此時此刻,千萬句的感謝都難以言表我的這份感恩之心。總之,路在腳下!可是路也在前方!感恩公司這個平臺,讓我們相聚在此,三年的時間,這只是人生旅程的一段路,有你們這幫樂觀向上團結的兄弟姐妹們相伴,我沒曾寂寞無助過。
相逢是首歌!我們舉杯同唱過!可是,離別,總是心里有一種酸酸的味道!不過,這三年的深情厚誼注定了我們會是一生的好姐妹!好朋友!今天的別離,也是為了我們明天更好的常相聚!常來常往!!
由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一些現實因素,經過慎重考慮之后我最終選擇了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并希望于**月22日正式離職,在此,我也為我走后留下來的工作又重新需要**(某人)和**(某人)來承接深表歉意!
希望公司對我的申請予以考慮并批準為盼!
此致
敬禮!
【關鍵詞】 次聲
關鍵詞: 次聲;數據收集;壓力倉
摘 要: 次聲信號數據采集系統所采集的是0~20Hz的次聲信號,該信號通過傳聲器轉換為相應的電壓信號.計算機實時采集、處理次聲信號,分析次聲信號的各主要頻率成分和強度大小,對分析結果進行圖形顯示,曲線自動輸出,并生成、打印最終結果.
Keywords:infrasound;data collection;pressure chamber
Abstract:Infrasound signal frequency of0~20Hz was col-lected by infrasound signal data collecting system.Sound col-lecting apparatus transformed the signal into voltage signal correspondingly.The computer analyzed the mainly frequen-cy and the density of the infrasound and also illustrated the results and gave printing curves automatically.
0 引言
次聲是頻率低于20Hz的彈性波,其特點是頻率低、波長長、衰減小、傳播遠[1,2] .隨著次聲檢測手段的完善,發現次聲存在于許多生產場合和生活環境中[3] ,因此,次聲作為一種環境污染因子而日益受到重視.由于人工構成的次聲實驗條件較困難,至今尚未在世界各國普遍開展次聲研究.為了在我國開展次聲生物學效應的研究,我們與國內有關單位合作,研制出輸出聲壓級范圍為90~120dB的1號次聲壓力倉系統和聲壓范圍達到130dB的2號次聲壓力倉系統及超低頻信號數據采集系統.為開展次聲生物學效應及防護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劑量依據.
1 次聲檢測系統技術指標
聲場強度:65~130dB;聲場頻率:1~20Hz;采樣速率:采用EPP口最大100K,不丟失數據,標準口為40K;A/D位數:12bit;數據精度:0.1%FS;工作溫度范圍:0~50℃;AC交流電壓范圍:(220±11)V.
2 系統的結構
次聲測量通常包括次聲接收、記錄、探測和分析等內容[4] .本系統由次聲信號的感應變換、信號濾波及放大、信號的采集及信號分析顯示幾部分組成.
次聲感應接收主要包括信號的接收和抗干擾兩個部分.信號接收采用丹麥B&K公司的1425型次聲傳感器,該傳聲器用高精度的+9VDC供電,可以精確感受到0~130dB的聲場信號,誤差小于1%.它將次聲信號的聲能轉換為可供放大、傳輸或記錄的電壓信號,其頻率和強度用模擬電壓信號的頻率和電壓來對應表示.
次聲信號調理主要功能是對傳聲器變換后的模擬電壓信號進行隔離、低通濾波及放大,只保留所需要的頻率段信息.該模塊的濾波部分采用3階UAF42主動式濾波器,低通濾波截止頻率為0~100Hz.次聲信號的數據采集是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完成系統中轉換調理后電壓信號的A/D轉換,將其模擬信號離散成計算機可以直接識別的二進制代碼后送入計算機系統.A/D轉換類型為連續逼近式,轉換時間為8μs,線性度為±12bit.
3 次聲信號數據采集系統軟件組成
系統軟件流程圖如Fig1所示,采用計算機實時采集、處理次聲數據,分析出次聲信號的各主要頻率成分和強度大小,對分析結果進行圖形顯示,曲線自動輸出,并能生成、打印最終結果報表和顯示的圖形曲線.如Fig2所示為系統輸出132dB/8Hz時檢測的次聲參數.
圖1 略
系統軟件采用Microsoft公司的Visual C語言編程,能夠完成對外部信號的過濾、采集和分析,提取出次聲信號的頻率成分和對應的聲強度,并以可視化的方式顯示、記錄分析試驗數據.根據對軟硬件和應用環境條件的分析,選擇了多通道隔離型A/D板,這樣可以最大程度地保護計算機,使之免受外部接線錯誤或竄入的強大破壞性干擾對計算機造成的損壞.在程序設計上采用了軟件數字濾波和A/D板最佳觸發時間選擇,使得采集到的數據非常真實,從而確保功率譜分析后的各個頻率和幅值都很準確可靠.
圖2 略
4 次聲數據采集系統的測試
在實驗室內,將實際次聲信號分別輸入至動態頻譜分析儀(Spectral Dynamics SD375Dynamics Ana-lyzer,美國)、超低頻信號數據采集系統,同時用HP示波器觀測標準信號源下正弦波信號,分別記錄不同頻率下的波形、幅值(Tab1).結果發現所測得的波形、頻率成分完全相同,幅值相對誤差不超過5%,而且計算機所采集分析的數據介于SD375和標準信號之間.三者的比較說明,用計算機采集次聲信號是非常準確、方便和實用的.以10Hz信號為例,在沒有失真、開始失真、嚴重失真情況下的數據比較(Tab2),隨著激勵電流的增大,聲強相對誤差不超過5%.
表1 數據采集系統與標準信號對照表 略
5 討論
次聲的測量是次聲學研究和發展工作中的關鍵問題,次聲學的發展與次聲測量技術的發展密不可分.我們所研制的次聲信號數據采集系統靈敏度高,抗干擾能力強,具有實時檢測功能,同時完成記錄當前時域波形及頻譜分析.隨著計算機技術的發展,這種低頻率、高強度的信號處理實時檢測系統將使對次聲的分析更加直觀、精確,為今后開展人體次聲信號的檢測研究提供了一種思路.
表2 現場測試三種情況比較表(略)
參考文獻
[1]Chen JZ.The existence and basic biological effect of infrasound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 on it [J].Zhonghua Wuli Yixue Yu Kangfu Yixue Zazhi(Chin J Phy Med Rehab),1999;21(3):131-133.
[2]Batanov GV.Characteristics of etiology of immediate hypersen-sitivity in conditions of exposure to infrasound [J].Radiates Bi-ol Radioecol,1995;35(1):78-82.
自20**年6月入職以來,我一直很享受這份財務出納的工作。同時,我和各部門對接工作也合作的很愉快開心!
時光如水,歲月如梭。轉眼三年過去了,在***(公司名)的三年工作中,讓我成長了許多,首先感謝我的主管**(某人)對我工作中的高度信任、辛苦栽培及無限包容。對我生活中的關心、照顧和引導,讓我除了在專業知識和工作上有所收獲,在生活和育兒方面也有所提高。感謝子總對我的寬容和照顧。也感謝各位同事給予我的友善幫助和無數的關心,讓我平安順利的度過了從懷孕到生育這個對于女同志來說最困難的過渡時期!
其實,此時此刻,千萬句的感謝都難以言表我的這份感恩之心。總之,路在腳下!可是路也在前方!感恩公司這個平臺,讓我們相聚在此,三年的時間,這只是人生旅程的一段路,有你們這幫樂觀向上團結的兄弟姐妹們相伴,我沒曾寂寞無助過。
相逢是首歌!我們舉杯同唱過!可是,離別,總是心里有一種酸酸的味道!不過,這三年的深情厚誼注定了我們會是一生的好姐妹!好朋友!今天的別離,也是為了我們明天更好的常相聚!常來常往!!
由于個人職業規劃和一些現實因素,經過慎重考慮之后我最終選擇了向公司提出辭職申請,并希望于**月22日正式離職,在此,我也為我走后留下來的工作又重新需要**(某人)和**(某人)來承接深表歉意!
希望公司對我的申請予以考慮并批準為盼!
此致
敬禮
中國剪紙是中國傳統民間藝術的一種,它有著1500多年的歷史,是人類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但是經濟的迅速發展,鄉村逐漸城市化的變革,讓古老的民俗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包括剪紙藝術在內的、在漫長的歲月中自發傳承的古老藝術,正面臨著消失的威脅。同時,中國的剪紙藝術也在時代的發展中暴露一些問題,首先,傳統的剪紙在工藝上很普通,只是一般材質的紙張等,這些原始的基礎材質,不能很好的保存和收藏。所以很難去傳承。其次,傳統剪紙的紙質材料決定了剪紙的非環保性,由于工藝的簡單,很多剪紙在使用之后,容易受到破壞,很難可持續的使用從而造成了大量紙張的浪費。這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推動著剪紙藝術技術性的變革。為了更好的將剪紙藝術傳承發展,在掌握客觀規律的同時探究剪紙藝術創新性發展。
二、傳統剪紙藝術與磁性剪紙藝術的區別
1.傳統剪紙藝術傳統剪紙,它是中國古代流傳最廣,歷時最長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傳統的剪紙是一種鏤空藝術,其在視覺上給人以透空的感覺和藝術享受。其載體可以是樹葉、樹皮、金箔、銀箔、紙張、布、皮、革等片狀材料。
2.磁性剪紙藝術的優勢相對于傳統的剪紙藝術,磁性剪紙不僅繼承了傳統剪紙藝術的所有民間文化和剪紙造型,更在傳統的基礎上再創新,融入科技的力量,這一符合社會發展的磁性剪紙藝術的優勢為:用途廣泛,操作簡單,收藏、攜帶便利;磁性剪紙的種類繁多:包括肖像磁性剪紙、DIY磁性剪紙、掛箋磁性剪紙等;磁性剪紙可以作為藝術品收藏,也可作為禮品相贈;磁性剪紙節能環保;磁性剪紙可以持續使用;磁性剪紙更好地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藝術。
三、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中國磁性剪紙藝術的圓融
1.新經濟時代背景下中國磁性剪紙藝術發展的淵源(1)新經濟時代背景的研究新經濟時代是傳統產業與知識經濟的全面融合,是一種歷史的進步。新經濟時代是基于知識經濟的全球化經濟。
2.中國磁性剪紙藝術與多領域、多學科藝術的圓融(1)中國磁性剪紙藝術如何體現“圓”的生命力①藝術升華的“圓”滿。中國的磁性剪紙藝術是傳統藝術的結晶與升華,將傳統剪紙的背部加入磁性材料,使得剪紙藝術得以傳承和發展,磁性剪紙是將剪紙藝術的生命力充分的突出和展現,最終實現圓滿的傳承,磁性剪紙藝術延續著傳統剪紙藝術的生命活力。②造型圖案的“圓”通。中國的磁性剪紙藝術不僅延續著傳統剪紙藝術的傳承與發展,更重要的是磁性剪紙藝術與傳統剪紙藝術在造型圖案上的圓通。剪紙的造型圖案作為視覺藝術有一個重要的特點:它既可作為裝飾語言表現世間一切看得見的事物,又可以是“看不見的世界”在藝術家心靈中的“具象”。而磁性剪紙將傳統剪紙的優勢一一的傳承下來,不僅如此,結合磁性剪紙藝術的磁性材質,藝術家們還在傳統剪紙藝術基礎之上自己的悟性、靈感,捕捉到美新形式美的本源賦予磁性剪紙一種一的形式美,最終展現出造型圖案的“圓通”③走向世界的“圓”融。剪紙藝術的發展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具有典型的民族文化特性,剪紙藝術作為中外文化交流,在裝飾藝術、絲綢圖案設計方面互相影響,剪紙藝術的精湛技藝使得中國的傳統工藝走向世界、走向未來,加入了高技術含量的磁性剪紙也是對中國剪紙藝術更好的傳承和發展呢,同時也將中國的剪紙工藝融入世界的文化藝術中。磁性剪紙藝術最終走向世界的潮流中,形成具有生命力的圓融。(2)中國磁性剪紙藝術與多領域、多學科藝術的“融匯”與“貫通”①“形”之和——體現理性的和諧。準確的表達磁性剪紙的圖形語言是磁性剪紙藝術中體現和諧與否的關鍵因素。同時也是能否展現民族特性的關鍵因素,所以,對于“形”的把握,是磁性剪紙藝術中最為中要的基礎因素。②“色”之和——體現感性的和諧。剪紙的色彩均為紅色,中國民俗以紅色為一切吉喜慶典的象征,具有代表國家、喜慶、文化傳統的特點,并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征。正式有了色彩的和諧,對于人們心里因素的影響才能達到正真的情感和諧③“意”之和——理性與感性的共同和諧。磁性剪紙藝術在通過理性的的“形”和感性的“意”共同和諧表達準確的視覺元素的基礎上,才能有“意”的傳神,最終達到理性與感性的完美結合只有在充分理解傳統元素符號的“意"。
四、總述
【摘要】
目的 探討改良心包穿刺引流術治療心臟術后心包積液的安全性及效果。方法 采用一次性中心靜脈穿刺管、心尖部徑路對36例心臟術后心包積液行心包穿刺引流術,分別比較引流前、后患者呼吸、心率、動脈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的變化,拔管后1個月復查心臟超聲。結果 35例患者經心包穿刺置管引流后,呼吸困難明顯好轉或消失,心率減慢,動脈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升高(P均
【關鍵詞】 心包積液 心包穿刺術 心臟外科手術
心包積液是心臟手術常見的并發癥,尤其延遲性心包填塞,是心臟手術后危重并發癥之一,心包穿刺是治療心臟術后心包積液最常用的方法。我科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治療心臟術后心包積液,取得很好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自2003年1月~2008年1月在我科行心臟手術后的心包積液患者36例,經臨床、X線、二維超聲檢查明確診斷為中等量以上心包積液患者。其中男16例,女20例,年齡(37.36±6.35)歲,體重(39.36±8.69)kg,中等量積液者26例,大量積液者10例,其中術后延遲性心包填塞為5例,瓣膜置換術后19例,房間隔缺損修補術后8例,室間隔缺損修補術后6例,法樂四聯癥矯治術后3例。引流量為(520±350)ml,導管留置時間為(5.32±3.67)天。
1.2 方法
1.2.1 確定穿刺途徑
患者取坐位,面對醫師,若患者難以堅持,可采取半臥位。經胸部二維超聲檢查,觀察心包積液范圍、寬度、是否包裹、內有否分隔、心包是否增厚等。重點檢查心尖部心包積液,選擇心包積液較寬無回聲區域,前方無肺遮擋的部位,進針路線避開胸膜腔,并做好穿刺標記。
1.2.2 術前準備
常規心電圖監護,準備一次性中心靜脈穿刺包、2%利多卡因局麻藥物和消毒滅菌物品等。極度衰弱患者禁忌穿刺,心功能較差者應做好急救準備。
1.2.3 穿刺與置管
取超聲選定的及穿刺點,常規消毒、鋪巾,2%利多卡因在選定的穿刺點做局部麻醉,直到能抽出積液,并大約估測進針長度。換用穿刺針(根據實際情況選用不同長度、直徑、型號),從局麻處進針,一邊進針一邊回抽,到能抽出積液,停止進針,置入導絲,拔出穿刺針,擴大穿刺點,再固定導絲,置入導管,將導管側孔全部置入心包內,撤出導絲,使用20ml大空針抽取心包積液,證實置管成功,將導管與引流袋連接。確認引流效果后,穿刺處局部碘酒消毒,敷以消毒敷料膠布固定導管,引流袋固定于床旁,記錄引流量和術后心率、動脈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等。術中若患者感到不適、心跳加快、頭暈、氣短、心律失常等應立即停止操作,做好急救準備。
1.2.4 撤管及復查
每天引流量少于50ml,復查心臟超聲無明顯心包積液,可拔除引流管;拔管后1個月再次復查心臟超聲,無明顯心包積液,為臨床痊愈。
1.3 統計學處理
數據經PEMS3.1統計軟件包按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分析。
2 結果
2.1 臨床效果
本組36例采用改良心包穿刺法穿刺40例次均一次穿刺成功。33例穿刺一次、留置引流,痊愈。2例經穿刺兩次、留置引流,痊愈。1例經3次穿刺仍然出現大量積液,行部分心包切除后痊愈。
2.2 心包穿刺引流前后血壓和心率變化
隨著心包積液量的逐漸減少,呼吸困難等癥狀逐漸緩解或消失,心率減慢,動脈收縮壓和平均動脈壓升高,見表1。表1 36例患者心包穿刺前后心率、血壓變化(略)
2.3 并發癥
全部病例無一例出現心臟損傷、冠狀動脈損傷、急性肺水腫、穿刺局部感染、出血和氣胸等嚴重并發癥。
3 討論
心臟手術后心包積液是心臟手術常見并發癥,其發生與術后抗凝治療、心包切開綜合征和心包引流不暢等因素有關[1,2],少量積液可自行吸收,中等量以上的心包積液,對病人術后恢復有較大的影響,對心臟產生不同程度的填塞,影響術后心功能的恢復。心臟手術后發生的心包積液中,延遲性心包填塞占一定比例,為心臟手術后危重并發癥之一,是手術1周后心包腔積血、積液造成的心臟壓塞,癥狀表現不典型,往往被誤診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或低心排出量綜合征,延誤治療,一旦病情發展,十分危急。因此,對于心臟手術患者1周后出現漸進性心力衰竭和低心排出量綜合征,加上有抗凝治療史,特別是低心排出量綜合征和心力衰竭治療效果差,應高度懷疑[3]。對于心臟術后心包積液,我們認為應積極處理,中等量以上應予以心包穿刺,改善心功能,同時預防出現遠期心包縮窄,影響心功能;而對于延遲性心包填塞,應及早發現,予以心包穿刺,對于心包積液反復發生者,應行部分心包切除,同時將心包積液引流至胸腔內。
心包穿刺術是將穿刺針和(或)留置導管置入心包腔,抽吸心包積液用于診斷和治療的方法,是治療心臟術后心包積液的主要方法。經典的穿刺徑路為劍突下,其穿刺部位為心包裸區,其優點是不會損傷肺和肋間動脈,避免由此導致的氣胸和出血;其缺點為操作較復雜,易損傷冠狀動脈和心房等薄弱結構。心尖部作為另外一個心包穿刺徑路,我們體會有以下優點:①深度淺,操作簡單,在一般成年病人,此處皮膚至心包腔的距離不超過常規肌肉注射針頭的長度;②心包腔內粘連輕,穿刺的成功率高;③心尖部無冠狀動脈大分支,穿刺針不易損傷冠狀動脈和心房等薄弱結構;④當壁層心包明顯擴大時,心尖的肺葉被壓向后方,心包壁層緊帖胸壁內側,損傷肺葉概率也較低。其缺點仍是可能損傷肺葉,因此,穿刺前心臟超聲定位時,應注意穿刺方向及深度。同時我們采用的一次性使用中心靜脈導管的“套管針—導絲—導管”的方法,將深靜脈導管置于心包腔內。此法安全性高,罕有損傷心臟者,且引流管直徑大,還可以適當保留,延長引流時間。但對于心包積液量較少者,可采用超聲引導下穿刺,可增加操作的安全性[4]。盡管心包積液的發生原因不同,其結果都為積液、積血填塞,因此,本改良心包穿刺法對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包積液都具有操作簡單,成功率高,安全等優點。
參考文獻
[1]Maronas JM, Edurado OC, Caffarena J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after open heart surgery [J]. J Cardiovasc Surg,1987,28(1):89.
[2]Breyer RH, Rouson JA, Engelman RM, et al. Late cardiac tamponade following coronary artery graftiong inpatients antiplatelet therapy [J]. Am Thoracic Surg,1985,39(2):27.
(2006年11月16日)
尊敬的張**先生、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和朋友:
大家好!值此宏達化工公司與天津德凱公司合作的高新技術生產線正式投入運行,環境治理項目同期竣工投入使用之際。我代表四大機關及今天前來參加慶典活動的各位領導向天津德凱公司給予的無私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宏達化工公司新線投產并進入新的發展階段表示熱烈的祝賀。
宏達化工自1988年建廠以來,經過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企業由小到大,不斷發展,在壯大村集體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等方面做出了積極貢獻。同時也為縣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力量。宏達化工以其產品品質全國一流,生產規模和經濟效益同行業位次靠前的驕人成績,榮獲了“承德市工業五十強”等多項榮譽。[您所閱讀的這篇于 -- -是互聯網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是我縣“兩頭在外”企業之路的成功范例。企業的起步、發展、壯大凝聚著各級、各部門領導的關心和支持,也體現著以德凱公司為代表的染料界同仁們的厚愛。同時,也是宏達化工全體干部職工腳踏實地,拼搏進取的結果。今天的我們集聚在這里共同祝賀宏達化工與天津德凱公司的合作成果,高新技術生產線的投入運行,[本文屬 =站-原創文章,找文章還是到 ,更多原創]實現了傳統染料的更新換代,電腦拼混、直接干燥的清潔生產工藝,確保了高質量產品的穩定生產;以氧化鈣中和、防滲漏蒸發、廢物全部焙燒,從而實現廢水、廢物零排放的環境治理項目的竣工使用,它的投入運營,標志著企業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
在今后的生產工作中,希望宏達化工全體員工,繼續發揚艱苦創業,勇于探索的精神,立足圍場,瞄準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利用前沿高新科技,不斷改進生產工藝,[此篇范文為 作者原創作品轉載請加 外部鏈接]繼續提高產品品質,同時進一步樹立以人為本,科學發展的理念,要以優質服務和誠信經營實現企業更快更好的發展,永站科技前沿高地,為縣域經濟健康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心包積液如進展快、積液量多,可造成心包壓塞而危及患者生命。治療心包積液的方法有心包穿刺術、經皮球囊心包擴開術、心包穿刺置管術、劍下心包開窗術、經胸腔心包開窗術和心包部分切除術等[1]。對于危重患者傾向于首選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既往心包穿刺置管是一項危險的操作技術,隨著二維B超在積液定位及引導穿刺中的應用,已使此技術明顯安全可靠[2]。近年來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療心包積液的報道增多,治療效果和安全性也得到更充分的肯定。但治療中難免遇到復雜和意外的問題發生,仍有不少并發癥甚至死亡病例的報道[3]。因此對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中的“難點”問題,頗受臨床醫生關注和重視,現就文獻資料綜述如下:
1 心包置管引流的適應證
各種原因引起的心包積液,經二維B超證實右室前壁和心尖部壁層和臟層有明顯液性暗區,伴有心包填塞癥均為適應證。操作醫生穿刺前應親自觀察液性暗區的分布。檢查和穿刺時患者盡可能完全一致,的變化可導致液體寬度與深度發生改變而影響穿刺置管引流的安全性。當二維B超心臟舒張末期液性暗區
2 穿刺引流點的選擇
劍突下穿刺點,在劍突與左肋弓緣夾角處;心尖部穿刺點,左第5肋間心濁音界內1~2cm處;穿刺引流點的選擇目前仍未能統一標準,主張首先選劍突下,其次為心尖部。也有采用胸骨左緣第3、4肋間距胸骨左緣2cm處為穿刺置管引流點[8,9]。穿刺點的選擇必須經二維B超檢查,觀察心包積液范圍、寬度、是否包裹、內有否分隔,并根據心包積液的分布和液性暗區距體表距離為重要依據。劍突下穿刺,其優點是不經過胸膜腔,不易導致氣胸。積液相對較少時穿刺置管引流也容易成功。缺點是,肥胖患者,穿刺路徑長,對于肝瘀血明顯腫大時,易損傷肝臟;心尖部穿刺其優點是,深度淺,操作簡單,在一般成年患者,此處皮膚至心包腔的距離不超過常規肌肉注射針頭的長度,穿刺的成功率高,缺點是損傷肺葉易導致氣胸[10]。田洪森等[9]報道胸骨左緣第3、4肋間距胸骨左緣2cm穿刺點優于劍突下和心尖部途徑,該部位穿刺時進針深度最淺,使心臟和肺損傷的概率明顯減少,穿刺置導管后復查心臟超聲提示95%在此部位穿刺時,留置的導管滯留在心包最低處,從而能最大限度引流心包積液。而劍突下和心尖部穿刺置管成功后復查心臟超聲提示很難保證引流導管位于心包腔最低處。這是由于不同穿刺部位置入導管達一定深度導管頭不同走向所致。但該穿刺點置管引流報道的例數不多,其結論有等進一步更大規模臨床研究證實。
3 引流導管的選擇
導管選擇最好有良好的性能,如柔軟性、較好的生物相容性、形狀回憶能力,保證能充分引流,不容易堵塞導管。目前較常使用的中心靜脈導管,包括不帶側孔和帶多個側孔中心靜脈導管,其優點為導管柔軟并有很強的形狀回憶能力和較好生物相容性,對心包、心肌的損傷小,導管徑較小,置管后引起滲液概率低,但容易發生導管堵塞;帶側孔的豬尾導管和右心導管,這兩種導管的優點是外徑較粗,引流充分,堵塞導管概率低,但管壁較硬,外徑較粗,引流過程中隨積液量減少,導管觸及心包臟層時易誘發心律失常或胸痛,且導管較長(110cm),體外固定困難;心包穿刺留置硅膠軟管,因其質地較軟,支撐力弱,引流過程易發生堵塞,臨床應用有一定限制[9];靜脈套管針,因套管較硬,對心臟刺激大,安全性差,不易固定,醫生已很少使用。
4 介導穿刺置管方法的選擇
4.1 X線介導下穿刺置管[11]
以心尖穿刺點為例,患者取半臥位(呈45°),增強儀呈正位加足45°的狀態下透視,明確心包影,以左胸前4~5肋間的心包影內側1~2cm為穿刺點。用套有等比稀釋造影劑注射器的深靜脈穿刺針,在負壓和X線透視下逐層緩慢進針,進針的過程中可隨時試推少量造影劑以證實進針部位和是否達到心包腔內。當有積液涌入注射器,并經造影劑證實為在心包內后,引入J型導絲,并在X線透視下,將導絲繞過左心耳送達心臟后底部,退出穿刺針擴張管沿導絲擴張皮下置心包,退出擴張管,順應導絲送入導管于心臟后底部,接三通接頭進行引流。在穿刺時,可通過三通連接測壓管和換能器,測定心包內壓力,使操作更安全。國外大部分患者的心包穿刺術是由心臟專科醫生在心導管室[12],在X線透視指引和血流動力學與心電監測下,采用劍突下穿刺點進行的。
4.2 超聲定位穿刺置管
4.2.1 方法
在導管室X線介導下穿刺置管操作較繁瑣,同樣存在一定的風險。目前國內學者用這種穿刺置管方法不多。多采用超聲定位后穿刺置管。以劍突下為例:在二維B超指引下進行穿刺定位。患者取半臥位,選劍突穿刺點進針,穿刺針與胸壁成角15°~30°,采用Seldinger導管法,按二維B超定位方向保持負壓緩慢進針,待有突破感和抽出液體后停止進針。若為血性液體,先驗證是否確系心包積液。將其滴在干凈紗布上,若中心為深紅色沉積物,周圍為蟹足樣淡紅色滲液,則證實為心包積液。送入導絲,沿導絲導入擴張管擴張胸壁皮膚及皮下組織,送入中心靜脈導管至心包腔后進行引流[13]。
4.2.2 優點
近年部分學者[14]在超聲室采用二維B超直接介導下穿刺置管。即B超探頭上安置穿刺針或采用B超穿刺探頭介入下穿刺置管引流,在超聲引導下行心包穿刺術,抽液過程是“可視”的,超聲可連續監測心內外結構的實時運動狀態。能動態觀察針頭和引流導管的方向和位置,并能及時調整引流管處于最佳的引流位置以利于心包積液充分引流,使穿刺置管引流更準確和安全。
4.2.3 床邊超聲定位下穿刺置管
但以上方法在穿刺前或后需反復移送患者,無疑增加了移送危重患者途中的風險,手續也繁瑣。可使用便攜式二維B超病床邊超聲定位及引導下置入深靜脈導管間斷引流心包積液,該方法操作簡便、迅速、安全、可靠,避免術前后反復移動患者帶來的不便及風險。超聲床邊定位引導后即進行穿刺,避免了穿刺的盲目性[15]。
4.3 CT介導下穿刺置管
對心包積液主要集中于心室下后壁或局限性的患者,不宜在超聲引導下進行心包穿刺時,有報道認為這部分患者,可在CT引導下進行穿刺引流[16]。國內報道用16排螺旋CT引導下進行穿刺引流[17]:患者取仰臥位,在胸前壁心臟所在區域貼上定位標尺,掃描心臟,層厚7mm,軟組織窗寬、窗位,觀察CT圖像。在胸前壁選擇穿刺點,要求穿刺點下方的心包積液具有一定的厚度且沒有胸骨、肋骨或肺組織遮擋。將CT床移動至穿刺點層面,結合體表定位標尺和CT光標線,用標記筆將穿刺點在患者體表標記出來。快速掃描,選擇最佳的穿刺路徑,穿刺角度盡可能與穿刺點的切面垂直,采用Seldinger導管法,15~23 min完成穿刺引流。
不論采用何種方式引導介入,目前穿刺置管多采用Seldinger導管法置入導管,其安全性已得到臨床醫生的廣泛認可。等[18]報道用改良Seldinger 導管法,心包穿刺送入導絲后,可不需用刀片切開皮膚,而直接用擴張管沿導絲擴寬入路后,再沿導絲直接將引流管送入心包腔,較之采用經導管鞘送入引流管更加簡單,傷口極小,發生皮下血腫、引流孔滲液、皮下和心包腔感染少;而靜脈套管針一次性置管法,因其套管較硬,對心臟刺激大,安全性差,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5 導管置入深度
關于置管進入心包的最理想深度,目前文獻沒有相關的專題研究,多數學者置管進入心包的深度為10~20cm。最理想方法是在B超或X線介導下,將導管盡量放于心臟最低易于充分引流的位置。導管置入<5cm,容易脫位,導管支撐力增大,可塑性和柔軟程度降低;尖端易直對心外膜,損傷心肌,引起胸痛及心律失常。>25cm則導管引流方向易不確切,串向上端不利于引流,導管與心包心肌接觸面增大,易引起心律失常。
6 引流方法的選擇、引流量及速度
心包置管引流方法:置管后間斷引流、置管后持續引流。間斷引流是心包置管后,首次放液,以后每天間斷引流放液。持續引流以緩慢持續不間斷引流放液,至無液滴出。目前對這兩種引流方法評價不一,對于引流速度和引流量缺乏統一的標準,但均主張從小量、低速度開始。以防止肺水腫發生,王津生[19]報道持續引流法比間斷抽液法在防止置管引起相應的感染、滲液、導管堵塞上具有更大的優越性。但用間斷引流首次較快抽液100ml,緊接引流緩慢放液200~300ml,以后每天間斷引流400~600ml,無一例發生置管引起相應的感染、滲液、導管堵塞現象,也無肺水腫發生[15]。
7 導管留置時間
對于心包引流導管留置時間目前仍無統一的標準,留置時間超過1周局部感染機會明顯增加[20],但也有報道惡性心包積液留置時間平均33.4天,并無一例患者出現心包感染[21]。引流后及時床邊復查二維B超非常必要,留置時間應根據心包積液病因及引流后心包內的積液量而定。每天引流量
8 惡性心包積液的心包內藥物注射[22]
雖然全身化療對心包積液患者有一定的療效,但在心包積液量較大時,首選心包內穿刺置管引流并腔內化療治療。腔內化療有明顯的藥代動力學優越性,認為心包內藥物注射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例如:放盡心包積液后經引流管以20ml生理鹽水稀釋后注入順鉑60~80mg,或絲裂霉素10~20mg,同時心包腔內注入地塞米松10mg。如積液量>100ml,5~7天后重復治療,最多重復2~3次。對于反復腔內給藥3次引流量仍>50ml/d者,應考慮放棄該項治療,選擇其他方法。
9 并發癥及防治
9.1 心室擴張和急性肺水腫[3]
這是心包置管引流最嚴重的并發癥,引流量過大和速度過快而造成新的嚴重的血流動力學異常,回心血量迅速大量增加,致使右心室或左心室負荷過重,引發急性心功能不全甚至心臟驟停。控制心包積液的引流量和速度是避免發生血流動力學并發癥的關鍵,對血液動力學異常的患者,應當及時進行二維B超檢查,了解右室有否急性擴張,并及時進行床邊血流動力學監護,以策安全。
9.2 神經介導性暈厥[3,23]
某些特異體質的患者,在心包穿刺置管開始或心包積液引流明顯減少時發生,發生率為5%,患者會突然出現心悸、頭暈、出汗、面色蒼白、血壓下降、竇性心動過緩或伴頻發室性早搏。為導管對心包刺激所致。心包反應發生時,應及時平臥。靜注阿托品可減輕臨床癥狀,如臨床癥狀無改善應該及時拔管。在二維B超指引下,術中將引流管前端置于后心包,既有助于減少心包反應的發生, 也利于心包積液的完全引出。
9.3 氣胸
氣胸是采用劍突以外途徑穿刺時誤穿肺組織所致。多為閉合性氣胸,能自行吸收,若肺壓縮30%以上時,應胸穿排氣。為避免發生,術前應精確定位,保持正確的穿刺方向,采用劍突下途徑可避免上述并發癥。
9.4 心肌或冠狀血管損傷
多在心包穿刺置管時穿刺針穿透心肌全層所致,嚴重時會引起致命性心律失常和心包出血,甚至導致新的心包填塞,其發生率在1%~5%之間[24]。心包穿刺引流術引起的意外死亡與此有關。處理方法是再次穿刺引流或胸外科心包開窗引流。覃數等[23]報道,3例穿刺相關性心包填塞病人,因心包腔內有引流導管,臨床嚴密觀察保留引流管通暢,數天后出血停止,無一例死亡。為預防心包穿刺置管所致的心肌或冠狀血管損傷,采用的預防措施是:在心包穿刺置管前術者應親自觀察二維B超,了解心包積液分布,同時測量皮膚到心包壁層的距離。正確選擇穿刺點、掌握好進針方向及深度,心包液性暗區在5~10ml時,應謹慎穿刺置管引流,最好直接在超聲介導和導管室X線介導下進行;心包液性暗區<5ml,不要穿刺置管;穿刺時一定帶負壓極緩慢進針,見液即停,若為血性液體,用紗布法驗證是否確系心包積液才引入引導鋼絲。
9.5 肝臟或腹部臟器損傷
主要見于經劍突下途徑穿刺時,在肝臟瘀血明顯腫大時容易發生,預防辦法是緊貼肋骨后(或胸骨后)進針,并注意進針方向。若在肝臟明顯腫大和肥胖的患者或操作者經驗不足時最好改用心尖穿刺點。
9.6 與導管引流有關的并發癥
9.6.1 心包滲液
多是引流管周滲液,在心包壓力較高時或引流導管堵塞時發生。為防止引流導管滲液,應保持引流導管通暢,擴張皮下組織時不宜過深,擴張管不要送至心包腔。及時抽液減輕心包腔壓力可避免滲液。心包壓力—容積曲線很陡直,首次較快抽液100ml,可使心包填塞時的心包壓力直線下降,緊接引流緩慢放液200~300ml,以后每天間斷引流400~600ml。這樣的方法既可快速降低心包內壓力,防止導管周滲液,又可避免第一次抽液及放液過快過多發生肺水腫[15]。
9.6.2 心包內繼發感染
留置導管過長、心包滲液和心包置管后反復抽液及注藥,如消毒不嚴可致心包感染。預防辦法首先要避免心包滲液,留置導管時間不要過長,并嚴格無菌操作,定時換藥。
9.6.3 引流導管阻塞
因中心靜脈導管內徑較小,為使引流充分徹底和防止導管阻塞,留置導管盡量放在心包最低的位置。每次放液后注入肝素鹽水并用肝素帽封閉導管端口,盡可能用有多個側孔的中心靜脈引流導管。
10 結語
心包置管引流近年廣泛應用于臨床,對中等量以上的心包積液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措施。雖然心包穿刺留置導管術的安全性已大大提高,但相關報道仍有不少并發癥甚至有死亡病例[3],尋求一種更安全的心包置管引流方法成為臨床醫師的熱門話題。近些年來,隨著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器體積趨于小型化與功能上的智能化,特別是便攜式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的問世,使急診床旁超聲心動圖檢查的應用越來越受到臨床工作者的重視和青睞,現已成為心血管急危重癥及其相關突發事件檢查診治的主要手段[25]。便攜式彩色多普勒超聲心動圖儀急診床旁心包置管引流,使治療重度心包壓塞而危及生命不便移動的患者更安全有效。如何配置相應的B超穿刺探頭介入心包穿刺置管引流,以及研制更優質的專用穿刺引流導管應是一個重要的發展方向。
參考文獻
[1]Vaitkus P, Herrmann H,L eWinter M. Treatment of malignant pericardial effusion [J]. JAMA,1994,272(2):59-64.
[2]Kopecky SL, Callahan JA, Tajik AJ, et al. Perutaneous pericardialcatheter drainage;report of 42 consecutive cases [J]. Am J Cardiol,1986,58(7):633.
[3]李成聶.留置靜脈導管引流心包積液并發癥的探討[J].嶺南心血管病雜志,2003,9(3):200-201.
[4]彭勤中,冉琳,吳海燕.超聲引導下應用BD針穿刺抽吸心包積液[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5,7(3):194.
[5]田莊,苗齊,朱文玲,等.心包開窗和經皮心包穿刺引流治療心包積液的比較[J].北京醫學,2007,29(5):261-264.
[6]余世慶,黃曉英,李丹奇.改良Seldinger置管法引流惡性心包積液23例臨床分析[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6,29(4):65.
[7]宋玉娥,陶敏,王琳.心包填塞所致心房撲動、心房纖顫經心包置管引流轉復3例報告[J].內科急危重癥雜志,2005,11(1):41-42.
[8]張麗,劉聞,張金盈,等.心包穿刺引流56例臨床分析[J].陜西醫學雜志,2007,36(12):1639-1641.
[9]田洪森,石建平,楊永忠,等.心包積液持續導管引流穿刺部位的新選擇[J].中國介入心臟病學雜志,2004,12(2):96.
[10]謝曉勇,張賦,江毅.改良心包穿刺引流治療心臟術后心包積液[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08,30(5):800.
[11]嚴華,陳麗媛,陳湘桂.X線透視下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附21例報告)[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5,22(1):101.
[12]Cherian G, Uthaman B, Habashy AG, et al. Large pericardial effusion:the differentiation of tuberculous from chronic idiopathic effusion [J]. J Assoc Physicians India,2003,51:880-883.
[13]黃創.心包穿刺中心靜脈導管置管引流42例的臨床體會[J].廣西醫學,2008,30(2):259-260.
[14]于銘韓,增輝,周曉東.等.超聲引導下心包積液穿刺及置管引流的臨床研究[J].臨床超聲醫學雜志,2007,9(1):25-26.
[15]施德毅,陳永東,周魚.床邊超聲下心包穿刺置管引流治療急性心包填塞的臨床觀察[J].內科,2008,3(6):847-848.
[16]Bruning R, Muehlstaedt M, Becker C, et al. Computed tomography-fluoroscopy guided drainage of pericardial effusion [J]. Investigat Radiol,2002,37:328-332.
[17]金征宇.CT引導下穿刺引流心包積液[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8,17(6):421-423.
[18],覃乃芳,朱曉宣.Seldinger 導管法心包穿刺間斷引流術的改良[J].臨床心血管病雜志,2005,21(8):499-500.
[19]王津生.心包穿刺留置導管術后引流方法的探討[J].中國醫師進修雜志,2007,30(9):52-53.
[20]陳練,智光.心血管病床旁操作技術[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2:191-218.
[21]丁壽來,徐琴.深靜脈導管長期引流肺癌所致惡性心包積液17例[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17):2568-2569.
[22]侯憲云,李寶琴.心包穿刺置管引流術并腔內化療在癌性心包積液中的應用[J].國際腫瘤學雜志,2007,34(8):638-639.
[23]覃數,雷寒,馬康華.心包腔內置管引流與傳統心包穿刺抽液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J].重慶醫學,2004,33(1):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