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漁業資源的重要性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漁業資源的重要性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情商 核心競爭力 人力資源管理

    1 情商的概念

    20世紀90年代初期,美國耶魯大學的心理學家彼得?薩洛韋和紐罕布什大學的約翰?邁耶提出了情緒智能、情緒商數概念。1995年,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丹尼爾?戈爾曼在眾多理論的基礎上,經過一段時間的研究,發表了一種理論。該理論認為,有一組品質跟個人的智商基本上沒有關系,但是這種品質可以得到很好的培養,對個人的幸福和事業的成功產生驚人的效果。他把這組品質叫“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簡稱EQ)。

    在《情緒智商》中,戈爾曼認為情商是指一個人控制自己的情緒,認知他人情緒并進行協調的能力。相對于智商而言,它更能決定人的成功和命運。戈爾曼將情商概括為五方面的能力:認識自身情緒的能力;妥善管理自身情緒的能力;自我激勵的能力;認知他人情緒的能力;人際關系的管理能力。

    2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及就業特點

    2.1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特點

    人力資源管理是從事與“人”相關的工作,人力資源管理者需要具備各種各樣源于“人”的技能,如溝通力、合作力、談判力、領導力,同時還應擁有優秀人品,如正直、靈性、寬容、謙恭等。也就是說,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需要在情商方面加以錘煉,養成較高的情商。

    社會對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需求包括宏觀和微觀兩部分。從宏觀上看,一個國家/地區的人力資源開發的政策環境、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的法律與制度建設都是決定一個國家/地區人力資源利用效率的大問題。從微觀上看,人力資源管理與企業經營戰略密切相關。對人力資源專業人才的需求分為兩個方向,一個是側重于企業人力資源管理規劃的開發,可以從事職業HR顧問的工作,另一個是企業具體的HR管理,如助理專員主管經理總監(行政副總裁) 的職業發展通衢。

    2.2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就業特點

    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主要就業渠道是各種企事業單位的人力資源部門和政府機關的人事部門,以及人才測評機構和職業咨詢機構。從崗位分析、績效評估,到企業的人員招聘、員工薪酬福利制定、員工培訓等工作都需要人力資源專業知識,可以說任何一個需要“效率與公平”的組織都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人才。所以就業形勢較好,專業較對口。

    在實業界,雖然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員來自不同的學科背景(如工商管理、法律、外貿、社會學等),但本專業的畢業生在人力資源的管理意識方面還具有自身優勢。如何在眾多的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就需要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明確自己的核心競爭實力――情商,不斷地在提升專業能力的基礎上,使情商方面的養成成為優勢。

    管理實踐中,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人應具備以下品質:①要能代表公司的企業文化,要有高尚的操守,尊重其他員工。②要有客戶服務精神。其它部門、員工都是人力資源部的內部客戶。人力資源管理人員要提供解決方案,不能局限于事務性的管理層次。③要有較強的團隊合作意識。④要有相當的親和力和溝通力。

    總之,做好人力資源工作,人品比技巧更重要。只有自己公正、尊重別人,才能取得別人的信任。

    3 如何培養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的情商

    情商是人力資源管理專業學生就業的核心競爭力,如何在本科學習期間養成高情商?本文主要從兩個層次加以討論。一方面是社會實踐,另一方面是個人修煉。

    3.1 社會實踐

    3.1.1 利用實踐教學環節

    充分利用學校的實踐教學環節,如人力資源管理專業認識實習、人力資源管理崗位見習、人員測評分析、畢業實習等。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是操作性較強的崗位,在就業中需要一定的實踐經驗。而對于本科畢業生而言,經驗欠缺是存在的事實。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必須在一定的工作實踐中才能領悟工作的真實狀況,體會如何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轉化為具體的感性認識。同時,在感知工作伙伴的認知后,才能提高對情商的理解和認識。

    3.1.2 參與班級、學生會管理

    每個學生都存在于具體的組織中,如班級、學生會、團委等,每個組織都有各自的目標,其共性之處都是“人”的組織。班級是專業學生所處的較小的單元,但管理好一個班級仍然不容易。如何將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背景、不同個性的同學凝聚在一起,并服務好大家,這需要的不僅僅是“管理”,而是勝于管理的情商的實踐。學生會是學生的正式組織,有其具體的使命、目標及管理模式,比較接近現實的管理環境。人力資源管理的學生應利用這個平臺,把本專業的特長發揮好,增強自身的管理及服務意識。

    3.1.3 通過社團活動

    學校社團是在共同興趣、愛好前提下自愿形成的非正式組織,是大學生進行情商錘煉的團隊。作為組織,滿足了校園生活社會化、豐富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的情商發展。社團具有以下的特點:①自發性。社團的成立具有很強的自主性,其創立均是在一位或幾位同學的倡議下,通過一定的程序,簡單形成。在具體的管理中充分展現了大學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能力。②協作性。社會的成員均來自不同學院、不同專業,在這個組織中人際的溝通與協調,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會得到很大的提升。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學生應廣泛參與其中,使自己的情商得以全方位的培養。

    3.2 個人修煉

    從個人角度,培養情商主要在于細節的關注及錘煉。情商是一個人的綜合素質,人的每一個微小行為都可以反映出情商。需要通過有益的啟示反復領悟、實踐逐漸內化在自己的行為習慣中。培養每個行為習慣的過程又是重塑自我的過程,所以在修煉某一個細微行為或培養某個習慣的時候,就是對我們整體情商、心態、觀念的調整。

    具體的關注點概括為以下幾個方面。

    ①養成良好的習慣。想要擁有高情商,首先必須建立好習慣。習慣是在一定時間后形成的“慣性”,而這種“慣性”具有很強的力量。好的習慣能夠產生正能量,帶來成功;不好的習慣產生破壞力,使人不斷受挫。所以,為了未來卓越要克服不好的習慣,建立好的習慣。習慣分為:思維習慣和行為習慣,改變行為之前先改變思維習慣,因為思維發生在行為之前。習慣是一種選擇,假如在某種情況下,每次你都有這種反應,導致你以后這樣做起來很容易,就形成了習慣,而不管是好習慣還是壞習慣,所以,你可以選擇對自己有利的好習慣。②了解自我。錘煉情商的基石是通過自我意識的提升來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興趣愛好、偏好、個性等及這些特征如何影響自身與客觀外界的關系。W?詹姆斯的觀點認為自我意識包括三個心理成分:自我認識、自我體驗、自我調節。從內容上看,自我意識分為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而某個年齡段的自我意識的缺失會影響到下一個年齡段的自我意識的建立。了解自我可以通過不同渠道來實現,如自我分析、他人觀點、不同經歷、自我披露等。只有在深刻了解自我的基礎上,才能感知他人的情緒并協調之。③換位思考。認知他人情緒的有效方法。在人際交往中,每個人都有看問題的不同視角,這源于個人的知識背景、經歷和感悟等。所以,在溝通中不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對待別人,而要用別人喜歡的方式去對待對方。溝通不僅僅是信息的傳遞,更重要的是讓對方理解并認可。換位思考需要有同理心,能感同身受對方的情緒。具有較高情商的人通常能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看待問題更加全面,在人際溝通方面能做得更好。換位思考也叫“移情”,這種能力是一種習慣,需要在交往中不斷地養成。同時,換位思考也是一種意識,需要通過反復實踐中強化。

    參考文獻:

    [1]丹尼爾?戈爾曼.情感智商[M].上海科學出版社,1997.

    [2]丹尼爾?戈爾曼.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M].中信出版社,2010.

    [3]吳維庫.情商與影響力[M].機械工業出版社,2012.

    [4]高勇,楊芳.當代大學生的情商現狀初探[J].學術探討,2010(5).

    [5]劉茂福,薛濤.大學生的情商問題及情商教育探究[J].當代教育論壇,2010(20).

    第2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岱山島;漁業資源;拖網漁獲物;生物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 S932.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6)14-0252-03

    Status of Fishery Resources Near Daishan Island in Zhejiang Province

    ZHU Jian ZHANG Yu-rong YAN Zhong-yong JIN Yan-jian LI Zi-meng

    (Marine Fishery Research Institute of Zhejiang Province,Scientific Observing and Experimental Station of Fishery Resources for Key Fishing Grounds,Ministry of Agriculture,Key Laboratory of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echnology Research for Fishery Resource of Zhejiang Province,

    Zhoushan Zhejiang 3161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from two oceanographic censuses in the Daishan Island waters in May and October of 2015,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patial-temporal distribution of fish density involved in some impact factors such as advantages,as well as diversit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23 kinds of 3 species in spring and 21 kinds of 3 species in autumn.The average weight and species density of fishery resources of spring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autumn.The mean spring fishery resources weight density was 1.6 times than autumn,and the mean fishery resources weight density of spring was 2.0 times than autumn.The dominant species of spring and autumn were common types of the East China Sea.The biodiversity、 abundance and the evenness index distribution were all low.

    Key words Daishan island;fishery resources;trawl catches;biodiversity

    岱山島是舟山群島的第二大島,面積100 km2,海岸線全長97 km。該島擁有全國著名的漁場,漁場海域受長江、甬江、錢塘江等江河東流及北方南下的黃海冷水團和南方北上的臺灣暖流的影響,咸淡水交匯,暖寒流交錯,水質肥腴,生長著各種魚類166種,以及其他的多種藻類、蝦、蟹[1]。本文通過2015 年春季(5 月)和秋季(10 月)對岱山島周圍海域分別進行調查取樣,研究該岱山島周圍海域的漁業資源的種類組成、數量分布、群落結構,現介紹如下。

    漁業生物各種類生態優勢度通過相對重要性指數來研究,相對重要性指數包含了重要信息,比如生物的個體數、生物量和出現頻率。物種IRI 》100時,為優勢種。

    2 調查結果

    2.1 拖網漁獲物種類組成

    2015年春季游泳生物拖網調查結果:采集的拖網漁獲物樣品經分析鑒定,共有游泳生物32種,鑒定到的有30種;隸屬10目23科;其中,魚類7目13科18種,占56.25%;蝦類(包括爬行蝦類)2目6科9種,占28.12%;蟹類1目4科5種,占15.63%。

    春季(5月):有游泳生物23種,隸屬9目19科;其中,魚類6目10科12種,占52.17%;蝦類(包括爬行蝦類)2目5科6種,占26.09%;蟹類1目4科5種,占21.74%。

    秋季(9月):有游泳生物21種,隸屬9目14科;其中,魚類6目8科11種,占52.38%;蝦類(包括爬行蝦類)2目4科7種,占33.33%;蟹類1目2科3種,占14.29%(表1)。

    2.2 拖網漁獲物分類群組成

    2015年春(5月)、秋(9月)季游泳生物調查結果:拖網24網,23網有效網次(其中秋季12網,有效網次11網);總漁獲重量為18 267.6 g,總漁獲尾數為40 213尾。從漁獲物重量組成看,蝦類漁獲量占優勢,為12 345.8 g,占漁獲物重量組成的67.58%;魚類漁獲量4 394.4 g,占漁獲物重量組成的24.06%;蟹類漁獲量最少,為1 527.4 g,占漁獲物重量組成的8.36%。漁獲物尾數組成主要為蝦類、魚類、蟹類,漁獲尾數分別為27 506、12 518、189尾,分別占漁獲物總尾數的68.40%、31.13%、0.47%。蝦類在漁獲物尾數中占優勢。

    春季12網漁獲物重量12 376.3 g占總漁獲物的67.75%,春季的漁獲物明顯大于秋季;秋季11網漁獲物重量5 891.3 g,占總漁獲物的32.25%;春季漁獲尾數32 315尾,占80.36%,秋季漁獲尾數7 898尾,占19.64%(表2)。

    2.3 漁獲物優勢種

    2015年春季(5月)拖網調查海域魚類優勢種為葛氏長臂蝦、矛尾蝦虎魚、脊尾白蝦、日本鼓蝦、三疣梭子蟹;常見種為中華櫛孔蝦虎魚、細鰲蝦、中華舌鰨、疣背寬額蝦、鐘馗蝦虎魚、小黃魚。

    2015年秋季(9月)拖網調查海域魚類優勢種為脊尾白蝦、葛氏長臂蝦、日本y、龍頭魚、中華櫛孔蝦虎魚;常見種為中華舌鰨、巨指長臂蝦、口蝦蛄、日本鼓蝦(表3)。

    2.4 漁業資源密度(重量、尾數)

    2015年春、秋季調查海域不同類群漁業資源密度(重量、尾數),結果如表4所示。可以看出,調查海域漁業資源重量密度以蝦類最大,為10.41 kg/km2;魚類和蟹類次之,分別為2.40、1.16 kg/km2;平均漁業資源重量密度13.97 kg/km2。漁業資源尾數密度方面,蝦類、魚類和蟹類尾數資源密度分別為22.22、8.63、0.08千尾/km2;平均漁業資源尾數密度30.93千尾/km2。

    從時間分析,秋季平均漁業資源尾數密度都明顯小于春季。秋季平均漁業資源重量密度15.15 kg/km2,平均漁業資源尾數密度20.31 千尾/km2。春季平均漁業資源重量密度12.79 kg/km2,平均漁業資源尾數密度41.55 千尾/km2。

    調查海域春、秋季各拖網站位漁業資源密度(重量、尾數),結果如表5所示。可以看出,春季,調查海域漁業資源重量密度以DS17站位最大,為89.86 kg/km2;最低站位為DS12站位,為1.17 kg/km2;平均資源重量密度12.79 kg/km2。調查海域漁業資源尾數密度也以DS17站位最大,為237.35千尾/km2;最低站位為DS12站位,為3.36千尾/km2;平均資源尾數密度41.55千尾/km2。秋季調查海域漁業資源重量密度以S08站位最大,為35.98 kg/km2;最低站位為S03站位,沒有漁獲;平均資源重量密度15.15 kg/km2。調查海域漁業資源尾數密度以S08站位最大,為53.69千尾/km2;最低站位為S03站位;平均資源尾數密度20.31千尾/km2。

    2.5 生態學特征

    2015年春季(5月),調查海域生物(重量)多樣性指數在0.897~1.862之間,平均為1.408。均勻度指數在0.390~0.776之間,平均0.609。豐度指數在1.058~2.309之間,平均1.519。單純度在0.184~0.590之間,平均0.320。生物(尾數)多樣性指數在0.848~1.472之間,平均為1.138。均勻度指數在0.386~0.625之間,平均0.493。豐度指數分布在0.918~2.004之間,平均為1.330。單純度在0.313~0.553 之間,平均0.411(表6)。

    2015年秋季(9月),調查海域生物(重量)多樣性指數在0~2.195之間,平均為1.104。均勻度指數在0~0.702之間,平均0.490。豐度指數在0~2.304之間,平均1.277。單純度在0~0.785之間,平均0.411。生物(尾數)多樣性指數在0~1.539之間,平均為0.787。均勻度指數在0~0.600之間,平均0.350。豐度指數分布在0~2.228之間,平均為1.233。單純度在0~0.945 之間,平均0.533(表7)。

    3 結論

    海域生物群落結構狀況應依據《海水增養殖區檢測技

    術規程》提供的生物多樣性指數評價標準進行衡量調查,H′

    4 參考文獻

    [1] 鮑燕芬.海島生態農業建設初探:以岱山島為例[J].自然資源,1993(3):33-39.

    [2] 中國質量技術監督局.海洋監測規范[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3] 國家技術監督局.海洋生物分類代碼:GB/T 17826-1999[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9.

    [4] 劉瑞玉.中國海洋生物名錄[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5] 福建魚類志編寫組. 福建魚類志[M].福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4.

    [6] 馬克平.生物群落多樣性的測度方法Ia.多樣性的測度方法( 上)[J].生物多樣性,1994,2(3):162-168.

    [7] 馬克平.生物群落多樣性的測度方法Ia.多樣性的測度方法(下)[J].生物多樣性,1994,2( 4):231-239.

    第3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進入20世紀以來,全球化的生態危機日益嚴重,面對傳統人類中心主義帶來的生態惡化,人們開始重新反思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現代人類中心主義”仍然肯定人在與自然關系中的優越性,但不再一味的強調其主宰地位,主張在維護自身利益的同時承認其他物種生存與發展的需要,在人類與自然互相需求的角度上尋求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可持續發展觀正是人類在“現代人類中心主義”這一環境倫理價值觀指導下提出的解決當代生態困境的一種理念,其基本要義是“尋求一條人口、經濟、社會、環境和資源相互協調,既能滿足當代的需求而又不對滿足后代人的需求能力構成危害的可持續發展道路”。到20世紀90年代,實現漁業可持續發展成為全球性共識,它要求漁業管理必須在確保漁業資源可持續利用的前提下,通過平衡資源利用的效率和平等目標,爭取廣泛的社會支持和參與,特別是漁民的支持和參與,來實現漁業資源利用的社會效率最大化目的。

    1.1基于權利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政府集權管理會帶來效率損失,并不是解決海洋漁業資源“公地悲劇”的唯一辦法。隨著海洋漁業資源衰退,世界各國從19世紀末開始逐步引入產出控制措施,其理念是基于權利的漁業管理理念,主張依靠市場機制,通過權利的買賣來確定誰有權參與漁業、分配總可捕量(TAC),主要包括總可捕量(TAC)、個別漁獲配額(IQ)、個別可轉讓漁獲配額(ITQ)及漁船漁獲量限制(VCQ)。實施個別可轉讓配額(ITQ)制度就被認為是確立個人財產權的第一步且是重要的一步,將有助于利用市場機制克服政府集權的漁業管理模式所遇到的問題。個別可轉讓配額的理論本質就是在政府管轄權范圍內對海洋共有資源所實施的“私有化運動”。TAC制度是指在一定時期、特定的區域范圍內,對特定的魚類品種和資源設定所允許的捕撈努力量的最大值。ITQ是在TAC的基礎之上,為避免漁業生產的過度投資和漁業資的過度捕撈,將漁業資源總可捕量(TAC)劃分成若干個較小的捕撈配額分配給個別漁業生產單位,包括漁民、漁船、漁業公司等,漁業生產單位可在獲得的捕撈配額內自由捕撈,并且這些配額可在市場上進行自由買賣、交換與轉讓,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在這種制度下,每個漁業生產單位獲得了特定的漁獲份額,而且只能在自己所獲得的捕撈配額范圍內進行捕撈,減少了漁民或漁業公司之間的捕撈競爭;這種制度還可以使配額擁有者自行決策捕撈多少與如何捕撈,他們把自己當做資源擁有者,會主動與漁業管理部門合作并同一些漁業違法行為作斗爭,漁民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積極性得到了激勵;另外,由于配額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使配額轉向生產效益好的漁民或漁業公司,從而有助于調整漁業生產結構。作為一種產出控制制度,ITQ制度在漁業發達國家也得到廣泛應用。ITQ制度在許多國家實施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首先,引發漁業生產單位的不正當經營,副漁獲物的丟棄、謊報漁獲量都將降低漁獲統計資料的準確性,從而嚴重影響了漁業資源的養護效果;其次,可能會出現一些投機行為以及高效益的漁業生產單位大量購買捕撈配額,控制市場,形成行業壟斷,導致社會財富分配不公,進而引發一些社會公平問題;再次,這一制度實施成本高,執行起來較復雜,并且主要適用于捕撈單一種類的魚類,對多種魚類的混棲性資源管理有相當難度。

    1.2基于社區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無論是基于政府還是權利的方式來管理公共資源都無法阻止“公地悲劇”的廣泛發生。20世紀90年代以來,作為政府集中管理和以市場為導向的私人管理之間的第三條道路,以社區為基礎的自然資源管理理念出現并發展起來。社區是一個社會功能相對完整,能夠滿足居民生活基本需要的一種介于政府與家庭之間的組織形式。社區居民往往有相似的價值觀和生活習俗等,漁民社區組織也是如此。社區漁民作為漁業資源的直接利益相關者在海洋漁業資源管理與資源養護中擔當著重要角色。基于社區的漁業管理是指,漁業資源的使用者積極主動參與漁業資源管理,同政府漁業管理部門共同承擔漁業資源管理的權利與責任的一種漁業管理理念和制度。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來理解基于社區的漁業管理理念:首先,該理念主張政府把權力下放到社區和使用者團體,使其能獲準參與漁業資源管理,漁民作為直接利益相關者參與資源管理與養護,有效彌補了政府資源管理的局限性,并且漁業資源使用者可參與當地漁業政策的制定,對政策制定過程比較了解,又能增強漁民對政策的認同感,這種賦權化的管理方式能節約漁業管理成本,調動漁民積極性,增強其為改進漁業資源系統這一共同利益而作出努力的責任感;其次,由于漁業資源使用者長期從事漁業生產活動,掌握了當地漁業資源比較全面和詳細的信息資料,能給研究者帶來啟發并產生解決當地漁業資源管理問題切合實際的方法,社區成員共享信息、相互監督,社區的各種條件、技術等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在提高管理效率的同時,很大程度上也能增強社區漁民抵御風險的能力。基于社區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及其衍生的管理制度在實施過程中也存在一些缺陷。首先,政府官僚機構不愿向當地社區轉移資源的控制權,即使進行了權力的轉移,社區公共機構也不一定擁有政治權威性、社會合法性、管制資源利用的行政水平和技術能力;其次,地方性社區具有在抵抗外部風險上的脆弱性(如投機性投資,漁業資源退化等)和較小社區所擁有的管理資源的有限性(如科學的研究、監督、服從及強制等);再次,漁民社區組織對產權制度和政府管理制度的實施具有促進作用,但是組織的過度自治化及對組織內成員的行為產生的“軟約束”,會削弱制度實施的綜合效果。這些新問題新情況的出現與研究,激發專家學者們不斷進行理念創新與制度創新。

    2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

    傳統的人類中心主義和經過修正的現代人類中心主義,都堅持人類主體地位。雖然現代的人類中心主義表面看已開始重視保護自然環境,但這仍是人類為了長期向大自然索取資源而作出的選擇,這種價值觀主導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必然會存在前文所述的種種局限性。隨著人類對自然的認識越來越科學、全面,人類越來越強調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生態中心論起源于利奧波德的“大地倫理”,主張把道德關懷擴展到整個生命系統,承認自然有其“內在價值”,其關注的則是生態系統本身的完整與和諧。它把生態系統當作一個整體,強調生物之間的相互聯系、相互依存以及由各物種組成的生態系統的重要性。這樣,自然資源利用倫理觀由“人類中心主義”向“生態中心倫理”轉變,帶來漁業資源管理理念的創新。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是基于科學的生態系統知識,強調人類行為與生態系統之間的相互影響,結合漁民知識、漁民權益、生態科學知識等因素進行綜合治理。

    2.1背景與內涵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隨著生態學學科理論體系的完善,以及人類對自身與自然的關系的重新審視,在傳統的環境管理中逐步引入了生態學的相關理論和方法。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于生態系統管理理論的大量研究著作問世,該理念開始在國外一些國家得到認可。直到20世紀90年代,關于生態系統管理理念的研究和應用成為新的熱點。1992年,聯合國召開環發首腦會議,對生態系統給予充分重視,自此,考慮生態系統方法的海洋漁業國際文書陸續頒布,一些區域性的國際組織開始采用生態系統方法來管理海洋漁業。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聯合國糧農組織(2003)給出的定義是:為了平衡不同的社會目標,漁業生態系統方法通過考慮生態系統內生物的、非生物的以及人類的知識和不確定性,并同時考慮他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從而在生態學范圍內所采取的一種綜合漁業管理方法。雖然學界關于該理念的定義不同,但大多是在生態系統理念基礎上闡釋,主張環境背景下的漁業資源管理。筆者認為,基于生態系統的漁業管理是基于對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及其結構和功能可靠的科學知識以及對海洋生態系統相互作用和生態過程了解基礎之上,為恢復和維持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生產力,綜合考慮生態、經濟、社會、技術等因素而采取的對人類的漁業活動的一體化綜合管理。以生態系統為基礎管理的概念為開展漁業管理提供了最佳視野,其目的在于維持生態系統健康的同時使其能夠為人類提供可持續利用的產品和服務。

    2.2優勢與缺陷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有諸多優勢:多層次的合作;利益相關者的參與;信息共享;科學和政策之間的彌合,克服單學科的局限性;基于共識的決策。該管理理念不僅重視海洋科學所提供的海洋物理、生物等知識在科學決策過程中作用,也同樣重視利益相關者、地方政府等社會因素的作用。該理念力求在掌握海洋漁業生態系統各元素及其相互關系的基礎上,保持生態系統的活力與健康發展,并同時獲得生態、社會與經濟效益。但這種管理理念在具體的實踐中并不理想,很大原因在于海洋漁業問題本身的復雜性。社會、經濟和體制給漁業管理、漁業資源以及水生環境自身帶來許多復雜問題,如:存在多個相互沖突的目標;漁民和捕撈船隊多個捕撈單元以及它們之間的沖突;復雜的社會結構、社會文化對漁業資源和漁業生產的影響;經濟體制結構、漁民和政策法規之間的相互作用和沖突;社會、經濟和生態環境的相互作用;由于生態系統存在不穩定性和復雜性,容易降低外界因素對其有益的影響,降低管理效率。

    3對我國海洋漁業管理的啟示

    我國是世界漁業大國之一,漁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由于過度捕撈和近海資源過度開發,海洋生態系統受到嚴重破壞。為了更好地保護海洋漁業資源,加強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研究,創新海洋漁業管理體制迫在眉睫。前文論述的世界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的發展與演變對我國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研究和制度構建有著豐富的啟示,具體如下。

    3.1加強科普宣傳,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海洋生態倫理價值觀隨著生態環境日益惡化,以及此起彼伏的環保運動的發展,人們開始意識到,僅僅從技術層面并不能徹底解決環境問題,必須轉變人類的價值觀。海洋生態系統是大自然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海洋漁業管理方面,我們應該強調物種之間的相互依存,人類行為與海洋系統的相互影響,引導公眾樹立正確的海洋生態倫理價值觀,加強對實施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的必要性認識,追求海洋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要充分利用電視、報刊、廣播、網絡新媒體等傳播媒介,組織科普宣傳,對漁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努力宣傳基于生態系統的漁業管理理論和制度。

    3.2加強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措施研究,先試點探索后推廣實施目前,一些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等已經開始應用生態系統方法來管理海洋漁業,中國仍采用傳統的海洋漁業管理措施。在傳統漁業管理措施中,海洋伏季休漁以及海洋自然保護區制度在客觀上屬于生態系統方法的范疇,但是這與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理念還有很大差距。我們應當積極組織力量,在加強生態系統漁業管理的理論研究基礎上,根據我國近海漁業和遠洋漁業現狀加強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漁業管理措施的研究。在此基礎上,積極組織試點,及時反饋,汲取經驗,然后再根據各地實情組織推廣實施。

    3.3近海漁業發展社區管理,遠洋漁業加強行業協會管理我國現行的海洋漁業管理體制主要由政府來制定政策,具有明顯的“控制與命令”式特點。這種管理方式容易導致政府和漁民之間的二元博弈,漁民千方百計規避政府約束,增強捕撈強度,最終導致政府管理成本增加,離最初的目的相去甚遠。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借鑒世界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研究和實踐經驗,由單一政府管理轉向政府、漁民、漁業合作組織、科學家等利益相關者共同治理模式。對近海漁業實施社區管理,充分發揮社區管理的優勢,改善漁民和政府的關系,使漁民有權參與政策制定過程,增強漁民的政策認同感;我國漁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還應當加強漁民和漁業研究專家之間的合作,提高漁民的勞動技能。對遠洋漁業可大力發展漁業合作組織,分擔政府職責,加強遠洋漁業的行業協會管理,充分發揮其在政府和漁民之間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降低漁業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通過以上漁業合作和信息共享機制,創設新的管理模式。

    3.4積極跟蹤國際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研究前沿,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目前國際海洋漁業管理研究的熱點包括社區管理、共同管理、生態系統方法等。我國應加強對這些新的理念和方向的跟蹤研究,把握發達國家和專家機構漁業管理研究的新動向,為我國海洋漁業管理理念研究和實踐探索注入新的生機。另外,由于我國海洋漁業管理的研究相較于世界而言起步較晚,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們應當積極參加國際性會議和重大研究項目,加強雙邊和多邊合作,共同應對海洋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3.5完善相應的漁業法規,保障漁民權益目前關于漁業的相關規定,大部分是從農業的視角加以規定,缺乏特殊性。另外,關于漁業管理的法規意見制定年代久遠,已經不適合當前的管理需要。由于漁業法律法規的缺失和不健全,漁業管理缺乏依據,漁民權益不能得到充分保障。為此,應當適時修訂《漁業法》,確立漁民的漁業權,使之更好地保障廣大漁民的合法權益,保障漁業可持續發展。這其中,要準確界定和區分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性捕撈群體和以捕撈為謀生手段的傳統漁民的身份,從立法上確立傳統生計漁民的漁業基本經營制度,通過立法程序使其持有的捕撈許可證可以繼承和流轉。

    4結語

    第4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各項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送魚良種下鄉5戶,完成責任目標100;水面精養畝數計500畝,全面完成工作目標;魚種產量25噸,超過責任目標二十五個百分點;水產品總產量380噸,比責任目標多26.67;其中名特優產量100噸,完成責任目標125,人工養殖水產品產量90噸,超過責任目標十二個百分點;漁業產值243萬元,完成責任目標103.85。

    加強漁政隊伍建設,提高自身業務水平

    漁政工作是一項作業面廣、時間不定、常不被人理解的有一定難度的工作,要想干好漁政工作除了需要工作人員有一個不怕苦、不怕臟、不怕累的端正工作態度外,還要求政策性強、法律知識廣、技術水平高,才能適應這一項工作。為此我站派漁政檢查員前往__市參加農牧業行政執法培訓班和額市法制培訓班,提高執法水平,能夠熟練地、正確地運用法律武器,使執法人員真正具備良好業務素質;并聘請有專業特長的技術人員對全站人員進行水產養殖專業知識培訓,提升工作人員技術素質,然后再對全市各水產養殖戶及有志于從事水產養殖的個人進行技術培訓,提高養殖戶們的技術水平。

    三、以加強禁漁期工作為中心全面強化天然水面監管工作

    額爾古納市河流眾多,泡子沼池星羅棋布,天然內河水面超過13萬畝,水質肥沃,盛產各種冷水魚類,漁業資源可謂豐富,繁育著珍貴的冷水魚類資源,主要有細鱗魚、哲羅魚、鯉魚、鯽魚、狗魚、東北雅羅魚、泥鰍、花鰍、棒花等20多種,此外還生長繁衍著珍貴的水獺和水貂,底棲動物褶紋冠蚌。但是由于多年來的掠奪式捕撈作業,使得天然漁業資源銳減,市民們的普遍感覺是魚兒變少了、魚兒變小了,許多珍貴的漁類看不見了。

    為了能讓我們的子孫們有魚吃,我們作為漁業行政管理部門要堅決杜絕那種捕撈子孫魚等非法違規行為,在禁漁期到來之前一周就通過地方電視臺圖文十五分欄目提前禁漁期通知,在各人口聚集地張貼禁漁期通告,并印發各種宣傳材料赴各地宣傳,讓每一位市民都知道禁漁期的重要性、自覺維護漁業資源、增強遵守《漁業法》、合理利用漁業資源的意識;在禁漁期內派出漁政人員蹲守在各個可能性的捕撈作業點,嚴禁私捕濫撈作業、使用絕戶網作業、電魚、炸魚、電魚等行為,由于我市水面分布廣,工作戰線長,漁政執法人員有限,我站非常注重發動群眾力量,通過設立監督舉報電話、通告等形式,充分調動民眾參與與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的斗爭的積極性,力爭從源頭上堵住違法捕撈作業;并聯合交警對各交通道口的可疑車輛進行排查,嚴禁收購不法商販非法運輸和收購漁獲物;各漁政人員每天除在早市等各農貿市場檢查外,還深入各大街小巷進行檢查,嚴厲打擊儲藏銷售非法漁獲物行為。

    截至目前,我站已累計進行漁政執法檢查306次,說服批評教育違反禁漁期規定的販魚者70余人次,沒收漁獲物三起,價值330.00元,處罰違規者一人次,漁政執法現場結案率為100,有力的震懾了非法捕撈者.對瀕臨絕種的自治區保護品種:細鱗魚、哲羅魚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可以說額市農牧業局緊抓捕撈、收購、運輸、儲藏、銷售等環節,以宣、教、罰等多種形式督促漁業健康持續發展。

    四、扶持水產養殖業,保證市民餐桌供應

    我市南部河流河道彎曲,湖泡、沼澤地較多,適當修以堤壩,均可用于養殖,養殖水面面積可達千余公頃,主要養殖品種有鯉魚、鯽魚、鰱、鳙、草魚等,其中以鯉魚為首;養殖周期一般均為兩年;養殖方式基本上是草原小型湖泡養殖,利用天然湖泡進行小水面馴化養魚,粗放粗養,投入少,成本低,能給漁民帶來一定的收益。目前現有10戶養殖戶,均為個體,由于個人資金薄弱,投資比較小,基本上構不成有規模,其中兩戶發展為休閑漁業,集餐飲、垂鈞、娛樂于一體,每逢旅游季節來往游人絡繹不絕,經濟效益相對較高。

    為服務好各養殖戶,幫助他們搞好養殖,在3月下旬我站養殖技術專業人員開展了送科技下鄉活動,向養殖戶們講解越冬之后魚苗如何喂養,并就在湖面解凍后,怎樣防治春季魚類病蟲害、如何施肥、如何投餌、魚苗品種調劑等問題進行專題講座,并為5戶養殖水平較高的養殖戶送去優良魚種;到7月下旬,時逢我市水域汛情嚴重,水面養殖受災戶有三分之一之多,針對這種情況水產站養殖技術專業人員及漁政檢查員在有關領導的帶領下親赴受災養殖戶,與養殖戶共同抗洪,使養殖戶有了主心骨和技術后盾,將經濟損失降到最低,我們漁政人員也贏得了養殖戶的好口碑。據統計我市今年人工養殖水產品產量達到90噸,超過上級指標十二個百分點。

    五、樹立漁政文明執法形象

    我站結合農牧業行政執法責任制落實工作,以“以漁業法規武裝人、以正確態度凝聚人、以漁政精神鼓舞人、以思想教育說服人、以熱情服務親近人、以一視同仁感動人。”為宗旨,明確了領導責任制和漁政人員崗位責任制,分工明確,各負其責,在工作當中要求漁政人員統一著裝,亮證執法,言談舉止要文明,態度不蠻橫,處理有依有據,程序要規范,自覺接受社會各界和輿論的監督,建立了漁政文明執法形象。

    六、迎來自治區領導來我市檢查指導漁政工作。

    第5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保護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為目的,通過加強領導,廣泛宣傳,落實禁漁期制度各項措施,促進我市水域生態文明建設和漁業持續健康發展。

    二、管理目標

    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做到船進港、網上岸,確保禁漁期、禁漁區內“江中無漁船、水中無網具、市場無魚”,確保禁漁漁船無違規事件發生;加強服務,關心漁民生活,確保漁區社會穩定。

    三、禁漁范圍和禁漁時間

    禁漁范圍:市轄江段,上起碼頭鎮嶺,下至李家口,全長19.5公里。

    禁漁時間:自2011年4月1日12時至6月30日12時。

    四、禁漁內容

    在禁漁范圍和禁漁期內,禁止所有捕撈作業以及其他任何形式的破壞漁業資源和漁業生態環境的作業活動。

    禁漁期間,市四大家魚原種場需采捕天然水產苗種,必須經省農業廳審核報農業部批準,取得特許捕撈許可證后,方可從事相關活動。其它單位和個人一律不準從事相關捕撈活動。

    五、組織機構

    禁漁期制度是貫徹實施國務院印發的《中國水生生物資源養護綱要》的重要舉措,堅持政府統一領導,分級負責,市政府對今年禁漁工作領導小組成員作相應調整。市委常委徐新安任組長,市政府辦公室副主任談際貴、市畜牧水產局局長董樂建任副組長,市畜牧水產、公安、工商、水利、交通等部門和碼頭、黃金等鄉鎮分管領導為領導小組成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主任由市畜牧水產局副局長鄒紅兵擔任。沿江各鄉鎮也要成立機構,加強領導,具體負責本轄區的禁漁工作。

    六、宣傳發動

    禁漁成員單位和沿江各鄉鎮要把宣傳工作當作頭等大事來抓,采取各種方式,充分利用電視、廣播、報紙等各種新聞媒體,以及張貼通告、標語、散發傳單等多種形式,在各種場合、利用各種時機廣泛宣傳禁漁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各部門要在3月28日前,將“禁漁通告”和相關宣傳材料張貼到漁村、碼頭、船頭和菜市場,宣傳材料和限期清除網具的通知要分發到沿江鄉鎮每個漁民手中。通過大力宣傳報道,讓社會各界更加關注、支持禁漁期制度,配合禁漁管理工作,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

    七、管理措施

    1、建立舉報制度。沿江各鄉鎮要建立健全舉報制度,在《瑞昌報》、宣傳欄等媒體公布舉報電話,24小時接受廣大漁民群眾和輿論的監督。市禁漁管理辦公室舉報電話:0792-4222975。

    2、加強協調配合。禁漁前期,各地要認真做好清江活動,對轄區內水域進行檢查清理,做到3月28日前漁船全部靠港,網具全部上岸。漁政、公安、工商、水利、國土、司法等有關部門,要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專項整治行動,嚴厲打擊違法違規行為。公安部門要加大打擊力度,對嚴重破壞禁漁秩序,阻撓漁政執法人員執行公務等不法分子,要堅決依法懲處;國土資源、水利等部門要對勘探、采砂等加強監管。工商與漁政部門共同配合,重點對市場運輸渠道、碼頭等實行監控管理,杜絕禁漁區內的漁貨進入市場。漁政部門要全力以赴,派人派船駐守禁漁區,堅持晝夜巡邏值班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3、開展專項整治行動。禁漁期間,為確保禁漁的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市禁漁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漁政、公安等有關部門,開展一系列的專項整治行動。具體安排如下四個階段:

    (1)3月23日—28日,宣傳發動階段,以漁民自行拆除網具情況、漁船進港靠岸情況作為重點,落實“分片包干”責任制。

    (2)3月28日—4月28日,以巡江巡湖檢查、查處違規網具和漁船為重點。

    (3)5月1日—30日,對沿江鄉鎮、重點水域、交界水域,特別是“五一”期間禁漁管理交叉檢查;

    (4)6月1日—6月30日,市禁漁工作領導小組將組織漁政、公安等有關部門,就沿江各地后期管理工作進行巡回檢查,鞏固禁漁成果。

    4、妥善安排好禁漁期間漁民生產生活。在禁漁期間,市漁政部門要協助財政、民政等部門解決好困難漁民的生活低保問題,并積極引導漁民群眾轉產轉業,開辟新的就業渠道,確保漁區社會穩定和禁漁期制度的順利實施。

    第6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 魚病;大水面;暴發;原因;防治措施

    中D分類號 S94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7)08-0242-01

    吉林省是東北地區主要江河的河源省份,松花江、圖們江、鴨綠江、東遼河和綏芬河均發源于吉林省,漁業資源豐富,總水面達64萬hm2,養魚水面約26.67萬hm2,人均占有內陸水面在全國列第3位,可養魚水面在全國排第8位。江河湖庫星羅棋布,以查干湖為首的湖庫生態養魚迅速發展。由于人口增長,工業化、城市化和現代農業快速推進,大量營養元素(N、P等)以及有機物排入湖泊中,致使藻類等水生生物過量繁殖,水體溶解氧減少、透明度下降,湖泊水質迅速惡化[1],導致魚病頻發或大面積暴發,嚴重制約著湖庫漁業的發展。

    1 水環境誘發湖庫大面積暴發魚病的原因分析

    水環境是魚類生存、繁衍的必要條件,湖庫水環境的優劣直接關系水生動物的健康和水產品安全,保護水環境對促進漁業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幾年來,工業廢水、農田灌溉廢水及生活廢水隨地表徑流進入湖庫中,使湖庫中氮、磷等營養物質迅速增加,水體富營養化加劇,破壞了水域生態平衡系統;另外,干旱的連年發生,使湖庫蓄水量驟減,富營養化程度加劇,水環境中有害藻類大量繁殖,水中有毒有害物質增加,魚類賴以生存的條件受到嚴重威脅;惡劣的條件使有害病毒、細菌、寄生蟲等大量滋生,致使湖庫魚病頻繁發生,漁業資源受到嚴重沖擊。

    2 水資源狀況及水資源評價的重要性

    水環境惡化嚴重制約著生態漁業的健康發展,全面了解水資源狀況,才能因地制宜地修復水環境、改良水質,維護生態環境。要全面評價水域水資源狀況應監測水溫、透明度、pH值、溶解氧、高錳酸鉀指數、無機氨氮(亞硝酸鹽氮、硝酸鹽氮)、非離子氨、總氮、總磷、磷酸鹽、揮發酚、氰化物、砷、鉻、鎘、銅、鋅、鉛、汞以及浮游動物、浮游植物、細菌總數、大腸菌群等指標。水質監測指標依據《漁業水質標準》(GB 11607―1989)分析方法進行測定。浮游生物測定依據《生物監測技術規范》《水生生物監測手冊》進行檢驗分析。要全面評價水資源狀況,需對湖庫進行1次全面系統的漁業水域環境監測,并據此提出漁業資源利用的綜合措施。

    3 防治措施

    根據水資源調查和評價數據,有的放矢進行水資源修復,營造良好的生態系統是生態漁業和防治魚病暴發的主要技術措施。水資源修復首先需要找出污染的原因,通過截斷外源污染,控制內源污染,進行生態修復。水質修復技術包括物理修復、化學修復、生物修復和工程治理修復等技術措施。目前以水體生物修復技術為主,其他修復技術為輔。

    大水面魚病已成為困擾湖庫漁業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魚病的綜合防治、生態養殖、水質修復、調整產業結構一直是水產工作者呼吁的主題,但有關方面的研究卻很不深入,缺乏科學依據。魚類在生長發育過程中,不斷地從其賴以生存的水環境中獲取自身所需的各種營養物質,并與外界水環境之間不斷地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有良好的食物鏈和生態平衡,才能維持魚類正常的生長和繁育。當水環境受到污染,魚類無法通過機體調節而適應環境變化時,體內環境的平衡就會被破壞,從而引發機體障礙,導致發病[2]。

    水生動物疾病的致病菌多數是條件致病菌,水質條件的惡化為其滋生和繁衍提供了有利條件,致病細菌大量繁衍,導致傳染疾病大量發生[3]。作為大水面湖庫漁業,由于水面積比較大,無法使用藥物或較難使用藥物防治,應該以生態防治為主,通過生物吸收水中過多的營養元素,起到凈化水質的作用,有利于維護水體生態平衡。生物修復是國內外新的環境工程技術,已被成功地應用于土壤、城市河湖、地下水、近海洋面、農業、畜牧業、水產養殖等多個領域,必將成為當今以及未來環境修復的重要手段。水環境的生物修復法是通過有益微生物、水生植物以及水生動物利用、吸收水環境中多余的氮、磷等有機物質,轉化為機體所需的能量物質,從而將有害元素轉化為漁業可利用的資源,使污染的水環境的質量和功能得以恢復,通常也稱其為生態修復法。

    以沉水植物為主的水生植被包括漂流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游植物,利用湖泊沿岸淺灘的植物和微生物的作用,形成人工凈化生態系統[4]。人工生物浮床技術是將水生植物、蔬菜、花卉等栽種在浮床上,通過植物的根系吸收、吸附富營養化水體中多余的氮、磷等物質,從而起到凈化水體的作用。

    4 參考文獻

    [1] 趙永宏,鄧祥征,戰金艷,等.我國湖泊富營養化防治與控制策略研究進展[J].環境科學與技術,2010,33(3):92-98.

    [2] ,梁金升,周安友.生態環境在養魚生產中的意義[J].養殖生產,2013(8):28-29.

    第7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水庫養魚;探討

    中圖分類號:S964.6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我國現有各種類型水庫8 900余座,總水面超過200萬公頃,占淡水總水面的11.5%,其中可養魚的水面估計超過180萬公頃,占全國淡水可養水面的32%。水庫是農業灌溉、人畜飲水、漁業養殖的主要區域,網箱養殖是一項高投入、高產出、適合大水面的漁業方式,具有投資少、產量高、見效快的特點,水庫網箱養殖能夠最經濟和最大程度地利用現有水庫資源。近年來, 各地對發展水庫養魚比較重視, 水庫養魚已有所起步,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認識尚不統一, 發展不快,產量還很低, 因此, 對水庫進行綜合開發利用, 發展漁業生產的潛力還很大。本文僅從當前水庫養魚存在的問題作一初淺分析, 提出發展水庫養魚應采取的對策, 供參考。

    1 水庫養魚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 水庫養魚發展緩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認識不足

    有的水庫由于具有發電兼灌溉功能, 有的純屬灌溉用, 沒有認識到水庫養魚的重要性, 管水不管魚; 有的只考慮到權屬問題, 認為養魚是份外事, 未能對水庫進行綜合利用,發展漁業養殖生產。因此, 對水庫這一分散水面視而不抓或抓得很少, 沒有看到水庫養魚的潛力, 有的甚至認為水庫不集中, 對水庫水面荒蕪熟視無睹。

    1.2 沒有落實責任制, 普遍存在管理不善

    有的水庫雖然實行了承包養魚生產, 但存在水庫養魚承包期限短, 包而不全, 包而不死, 彈性很大的現象, 造成水庫養魚承包者不敢投資, 水面浪費嚴重, 有的甚至進行掠奪性生產, 破壞了水庫的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

    養魚技術薄弱, 科學養魚技術水平極低

    這是一個普遍問題, 特別是許多承包水庫養魚者不懂科學養魚技術,存在放天養, 有收則收, 無收則了現象;有的完全套用池塘養魚的辦法, 不懂在水庫這一特定水體環境如何進行養魚,水庫養魚承包者只懂放養常規魚類品種, 而對養殖品種的合理搭配以及養殖名優品種根本不懂, 放養量低, 放養的魚種規格偏小且品種單一, 因而造成產量低, 水面利用率不高, 水庫養魚經濟效益差, 水庫養魚承包者嘗不到甜頭。

    2 發展水庫養魚的對策

    2.1 提高認識, 把水庫養魚作為發展增養殖漁業生產的主攻方向之一

    由于土地管理法規的不斷完善, 對耕地的保護越來越嚴格, 占用耕地開挖魚塘養魚受到嚴格控制, 但是隨著水利、水電事業的發展, 興建了許多大小水庫, 又為發展漁業生產提供了良好場所。近年來, 各級對發展水庫養魚有了新的認識, 水庫養魚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對發展水庫養魚潛力和意義還沒有足夠的認識。因此, 必須認真總結水庫養魚的經驗、教訓, 推廣水庫養魚的先進經驗和新技術,提高對綜合開發利用水庫這一寶貴資源發展漁業生產的潛力的認識, 要象重視耕地一樣重視對宜漁水庫的合理開發和綜合利用, 發展漁業生產。要根據水庫的類型、地理條件、水質、水溫、水量等情況, 統一規劃, 分類指導, 認真協調, 制定漁業養殖生產方案, 對宜漁水庫要合理確定養魚的最低水位線, 確保漁業生產的順利進行。同時, 還要因地制宜, 發展名優水產經濟動物增養殖。

    2.2 全面落實責任制, 實行水域養殖證制度

    要進一步落實和完善水庫漁業生產責任制, 合理確定每一輪養魚生產承包周期(建議一輪以 5 年為宜), 嚴格實行水域養殖證制度, 所有的水庫漁業生產承包合同必須報經縣漁業行政主管部門審核和備案。這樣, 既有利于加強監督檢查, 促進水庫漁業生產的落實, 也有利于充分調動水庫養魚承包者的積極性。

    2.3 普及和提高科學養魚技術

    目前水庫養魚利用率低、漁業生產產量低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養魚技術不普及, 因此, 當務之急就是要搞好科學養魚技術的培訓, 積極普及和推廣先進科學養魚技術, 提高水庫養魚承包者的養殖技術水平。可以采取舉辦培訓班、編寫科學養魚技術小冊子、印發小資料等形式, 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實可行的水庫養魚生產技術方案, 并根據生產環節, 適時進行漁業生產技術指導, 引導水庫養魚承包者進行科學養魚, 搞好生產, 幫助水庫養魚承包者掌握科學養魚技術, 提高科學養魚技術水平, 使水庫養魚承包者真正體會科學技術的重要作用。同時, 要為水庫養魚承包者做好種苗供應等漁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的各項服務。

    2.4 加強漁政管理, 嚴格執行《漁業法》

    要保護漁業生產者的合法權益,保護水庫漁業水域生態環境和漁業資源, 實施水庫漁業的可持續發展。對放養量不足(實際放養量低于同類水庫平均放養量的 60%) 等造成水庫水面荒蕪的, 應責令水庫養魚承包者限期開發利用, 對逾期不開發利用或達不到要求的, 應終止承包者的承包經營權。

    3 提高水庫養魚效益的措施

    水庫養魚由于魚種放養不足、品種不全,造成養魚單產較低。要提高水庫養魚效益,可采取以下幾項措施:

    3.1 人工培育魚種

    水庫養魚,魚種的需求量很大,一般大中型水庫每年需投放幾十萬尾鰱、鳙魚種。利用網箱在水庫內進行高密度集約化精養,是獲得魚種高產的有效途徑。

    3.2 放養大規格魚種

    水庫水面廣、風浪大,烏鱧、鱖魚等兇猛魚類多,投放的魚種要體質健壯、體色光澤好,規格在 12 厘米以上;若投放 10 厘米以下、體質弱的小魚種,往往不能適應水庫的環境,也易被兇猛魚類吞食掉。

    3.3 充分利用水體,合理混養

    養殖水面在幾十畝至幾百畝,水質特別肥或進行投餌、施肥的水庫,一般每畝水面可放養魚種 300~400 尾,并以養鰱、鳙魚為主,其中鳙魚占 55%~60%,鰱魚占30%~35%,鯉、鯽、鳊、草魚等魚類占 5%~15%;在水質較清瘦、水草豐富的情況下,應主養草魚,其中草魚占65%~70%,鰱魚占 15%,鳙魚占 10%,鯉、鯽、鳊魚占 5%左右。

    3.4 做好水質管理

    在洪汛來臨前,應預泄腐臭、溶氧極少的底層死水,這樣可以防止魚類隨水逃掉和天然餌料含量豐富的水庫上層水大量流失,洪水帶來的大量無機及有機肥料也將集于水庫中,使水質變肥。在魚類生長旺盛的 6~9 月份,應盡可能保持較高的水位,以達到“寬水養大魚”的目的。同時,為了促進魚類生長,在有條件的水庫,還應廣辟肥源和餌源,人工種植藕蓮、鵝草和蘇丹草等,通過施肥培育水體中的餌料。

    3.5 保護和增殖水庫中天然經濟魚類資源

    非人工放養而在水庫中生長的魚類稱天然經濟魚類,主要有鯉魚、鯽魚和蝦類,其產量雖然低于人工養殖的經濟魚類,但抓好資源保護和增殖工作,經濟效益也很可觀。在春季魚類生殖季節要禁漁,保護產卵親魚、魚卵和幼魚。秋末冬初要對水庫中的天然經濟魚類捕大留小,并設法清除水庫中的烏鱧、鱖魚等兇猛魚類,這對充分開發水庫養魚的潛力,奪取穩產高產、增產增收有重要意義。

    總之, 發展水庫養魚潛力很大, 當務之急是: 必須提高認識, 高度重視綜合開發利用水庫發展增養殖漁業生產,全面貫徹落實水域養殖證制度, 搞好科學養魚技術指導, 加強漁政管理, 以促進水庫養魚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劉瀟波,高殿森.淺析淡水網箱養魚對水環境的影響及對策[J].重慶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6).

    第8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關鍵詞:漁政執法;存在問題;對策分析

    中圖分類號:D927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漁業發展的速度比較快,為有效的促進促進農民的豐產增收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同時也豐富了城市居民的菜籃子,使得百姓有更多的魚類食品可以選擇食用,也有效的提升了水產品的安全和質量。漁政執法是確保水產品安全和質量的重要途徑,主要是打擊通過下毒、電擊等違法捕魚的行為,目的在于對水生環境進行保護,維護漁業生產的正常秩序,從而更好的確保漁業的健康和可持續的發展,促進漁民的豐產增收。

    1目前漁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目前,雖然很多地區的漁政執法部門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不錯的成績,對水產品的安全監督發揮了十分重要的積極作用,同時也有力的保護了漁業資源,嚴厲的打擊了一些非法捕撈野生動物的行為,促進了漁業的健康發展,但是在漁政執法中還存在著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1.1 執法的主體職責不夠明確

    在漁政執法過程中執法的主體職責還不夠明確,管理部門之間責任不清與職權交叉情況嚴重,這容易造成執法不嚴、有法不依的情況出現,也會使得漁民對于執法部門的權威性造成一定的質疑,影響到漁政執法的效果.

    1.2 執法隊伍和監督機構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理

    漁政的執法隊伍和漁政監督機構之間的關系還沒有理順,特別是一些基層的漁政執法工作缺少有效的工作機制,缺少辦案的人員和經費。一些基層的漁政站同時也掛著水產站的牌子,極為有限的工作人員要從事漁業生產經營的活動;還要開展漁政執法,這和法律的規定嚴重不符,難以有效的開展有效漁政執法工作。

    1.3 漁業法律還不夠完善

    目前的漁業法律和法規不夠完善,有些法律本身就缺少很好的實踐操作性,法律之間的界限又比較模糊,加上一些地方的配套法規沒有跟上,漁政執法人員在進行漁政執法的時候也很難對一些違法行為進行準確的定論。

    1.4 漁業執法的程序有待進一步規范

    很多地方的漁政執法人員自身的辦案水平還需要提升,一些地區的漁政監督執法沒有按照要求進行必要的政務公開。特別是一些執法人員沒有在辦案的過程中統一著裝,亮證執法,隨意性太強。這些都會影響到漁政執法的效果。

    1.5 漁業法律的宣傳還不到位

    在漁業的保護和開發利用中,目前還存在著重開發而輕保護的現象。應當在全社會都宣傳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和開發的法律法規,增強漁民的法律意識,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

    2對于加強漁業執法的建議探討

    2.1提升對于漁業執法工作的認識,強化對于漁業執法的領導

    各級漁業的主管部門和漁政監督的機構都應當充分的認識到漁業資源管理和水產品安全的重要性,抓住目前全社會關注食品安全的有利時機,充分的開展各項工作,和其他的部門做好協調,加大對漁政執法的宣傳,使得漁政的管理人員都能夠認識到強化水產品的監督是確保水產品安全的重要途徑,建立一直素質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的漁政執法隊伍,促進漁政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2.2積極轉化漁政的功能,為漁民做好服務工作

    漁政執法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對生態環境的保護和水產品安全,從本質上來講是服務和保障漁民的正當合法利益。在工作中,漁政執法要做好對于群眾的各項宣傳工作,積極服務廣大漁民,為漁民多辦好事,多辦實事,大力引導漁民進行水產品的產業的調整,養殖一些品種新,經濟價值高的水產品。對于符合無公害的水產品要進行產地的認證,做好其他服務漁民生產的各項工作,促進漁政部門工作職能的轉變。

    2.3加強對于漁業執法人員的業務素質建設

    漁政部門要通過多種形式提升漁政執法人員的辦案水平,在工作中可以實行崗位上崗制,采取優勝劣汰的管理模式,培養一批知法、守法的漁政執法人員。特別是要強化對于基層漁政執法人員的業務培養,提升他們的執法水平和業務能力,最終建立一支高效、廉潔的執法隊伍,促進漁業工作的健康發展。

    2.4強化對于漁業法規的教育和宣傳,提升全社會的法制意識

    漁政部門要通過現場咨詢、座談會和一些展覽的形式對漁業法規進行宣傳,使得更多的人了解漁業法規,喚起群眾自覺保護水生動物,維護良好的水域生態環境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有利于漁政發展的良好環境,提升全社會的法制觀念,促進漁業的健康發展。

    3結語

    本文主要對漁政執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進而研究了相關的對策和思路。漁業執法最終的目的還是規范市場,保護生態和服務漁民,因此漁業部門應當轉變職能,朝著服務和幫助漁民增產豐收的防線進行發展,這樣才能夠更好的促進漁業執法工作在新時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民俠,張斌.陜西省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黑龍江水產,2007(04).

    [2] 曹瑜.基于MapX的長江春季禁漁地理信息系統的開發與研究[D].南京農業大學,2007.

    第9篇:漁業資源的重要性范文

    一、指導思想

    認真貫徹縣第十五次黨代會精神,以把水產業建成哈爾濱地區優質健康養殖基地為目標;以保護漁業資源,增殖自然水域資源,引進名特優品種等水產業發展項目為帶動;以促進健康養殖發展,增加漁民收入為重點;堅持“嚴格保護、積極發展、科學管理、持續利用”的方針;把握新形勢、適應新變化,采取措施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管理,鞏固成果,扎實推進水產業發展。

    二、發展目標

    養殖水面達到30500畝,水產品產量達到3400噸,漁業產值達到3610萬元,馴化養魚完成4000畝,引進名特優新品種200萬尾,名特優養殖面積達到15000畝。

    (一)池塘養殖區。以縣魚種場為龍頭,包括4個魚種基地和加信福安、養殖小區等9個魚場,放養面積達到3300畝,以發展馴化養魚為主,是苗種培育和成魚養殖的主要區域,也是實施產業調整、發展名特優養殖的主要產區,名特優放養面積達到98%以上。

    (二)旅游開發小區。以長壽湖、欣悅山莊、翠嶺山莊為主,養殖水面達到3950畝,利用漁業優勢,多業并舉,大力發展旅游業。

    (三)水庫坑塘養殖區。以關門山水庫、長壽湖及29座小水庫和1067處小塘壩構成,放養面積達到22740畝,以發展生態漁業、綜合漁業為主,是綠色水產品的主產區,大力發展綠色養殖。

    三、工作重點

    (一)進一步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投資50萬元完成縣魚種場5000平方米的路面硬化任務。

    (二)引進名特優新魚苗200萬尾,馴化養魚面積達到4000畝,漁民人均收入達到8780元。

    (三)加強水產品質量安全工作,宣傳水產品質量安全的重要性,營造輿論氛圍,做好三項記錄,苗種生產場戶要持證生產,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生產無事故。

    (四)加強增殖自然資源工作,人工放流魚苗100萬尾。

    四、保證措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創新工作機制。一是在創新機制上突出“實”。在重點創建工作中繼續推行領導問責制,承包責任制,市場運作制,考核評比制,長效管理制,堅持建管齊抓,切實保證創建工作取得實效。開展優質、便捷、周到的服務,保證漁業生產的發展。二是創建工作突出“快”。對創建項目建設做到明確責任目標,明確完成時限,確保創建工作順利完成。三是在監督管理上突出“嚴”。健全重點工作組織管理機構,把目標任務分解到人,嚴格責任目標考核,確保職責履行到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网站|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成人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成人影片一区免费观看| 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成人91| 成人秋霞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午夜app|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一级毛片成人免费看免费不卡| 成人无码A级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中文国产成人精品久久水| 成人理伦电影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 日本成人在线网址|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成人免费777777被爆出| 88aa四虎影成人精品| 国产成人午夜福利在线播放| 成人在线观看不卡|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2022国产成人精品福利网站| 国产精品成人va在线观看入口| 欧美成人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日韩成人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永久免费福利视频网站| 69国产成人精品视频软件| 中文字幕人成人乱码亚洲电影 |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午夜a|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观看| 成人在线手机视频| www.成人av.com| 97成人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