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漁業海洋學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中央20__年1號文件精神,以促進漁業穩定發展、漁民持續增收以及漁村城鄉經濟社會發展一體化為目標,結合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情況分析檢查報告中提出的整改思路和措施,按照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找準問題,創新體制機制,狠抓落實,扎實推進,務求實效,推動全區海洋與漁業經濟登上新臺階。
二、基本原則
(一)堅持圍繞大局抓整改。切實解決好與科學發展觀不相符的突出問題,把思想認識進一步統一到科學發展上來,統一到搶抓機遇上來,統一到應對經濟危機上來,在全局上下營造團結奮斗、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二)堅持圍繞發展抓整改。真正把影響事業發展的思想觀念、工作理念、體制機制等方面的問題解決好,為開創海洋與漁業工作新局面創造有利條件。
(三)堅持圍繞問題抓整改。把整改與落實當前的重點任務結合起來,切實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好,以廣大漁(農)民群眾滿意為最終衡量標準。
(四)堅持實事求是抓整改。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既滿足當前、又著眼長遠;既量力而行、又盡力而為。區分輕重緩急和難易程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近期目標、中期目標和長期目標。
(五)堅持“四明確一承諾”抓整改。明確整改落實項目、整改落實目標和時限要求、整改落實措施以及整改責任。并對落實工作作出公開承諾,自覺接受群眾監督。
三、目標要求
(一)推動科學發展觀的認識更加明確。全局黨員干部對科學發展觀的重大意義、科學內涵、精神實質和根本要求理解更加深刻,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自覺性和堅定性進一步增強;對全區海洋與漁業經濟的階段性發展認識更加清醒,推動科學發展的思路更加清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信心和決心進一步堅定;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更加符合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在事關科學發展全局的問題上把握更加準確。
(二)領導科學發展的能力明顯提高。自覺運用科學發展觀判斷形勢、研究問題、謀劃工作,科學決策的能力明顯提高;善于解決復雜問題,駕馭全局的能力明顯提高;善于突破常規,創新實踐的能力明顯提高;善于抓主抓重,攻堅破難,推動落實能力明顯提高。
(三)影響科學發展的問題得到解決。分階段逐步化解我局在推進海洋與漁業持續、健康、和諧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漁業經濟可持續、全面發展需求與單一的漁業產業化發展模式不相適應、海洋與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與漁民生活水平的緩慢提高不相適應、海洋經濟的迅速崛起與海洋管理相對滯后現狀不相適應、水產品質量安全形勢不容樂觀與食品安全日益受人們關注的趨勢不相適應”四大矛盾,實現全區海洋與漁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四)保證科學發展的機制不斷完善。一是在完善學習教育體系上形成長效機制;二是在促進科學發展上形成長效機制;三是在進一步推動工作機制創新上形成長效機制;四是在解決(漁)民群眾和基層部門反映強烈的問題上形成長效機制;五是在進一步改進黨員干部作風上形成長效機制。
四、整改措施
(一)著力加強理論學習,提高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
1.堅持加強理論學習。切實把思想理論學習作為黨的建設和干部建設的首要任務,著力用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武裝全局黨員、干部。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明確學習要求,保證學習時間,改進學習方法,突出實踐特色,真正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繼續解放思想、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的實際能力。每年至少舉辦1期外出參觀學習活動、2期專題理論討論。
2.堅持鉆研業務知識。主動適應科學發展、形勢變化、社會和諧的要求,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拓寬知識層面、提高理論層次、增長新的才干,不斷提高全局黨員干部的自身素質和工作能力。在提倡個人自學的基礎上,確定學習重點,明確學習要求,制定學習計劃。結合貫徹省、市、區委、省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緊密聯系我區海洋與漁業工作實際,以及漁(農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設計學習主題,創新學習載體。
(1—2項工作由局長王岐同志負總責,林沂副調研員主抓。局人秘科牽頭,各科(部門)配合具體落實。整改時限:短中長期結合。短期做好20__年度學習計劃的制定。中期做好20__年學習計劃的落實。長期:營建學習型機關。)
(二)加強海洋綜合管理,促進海洋與漁業全面發展
3.構建海域使用管理平臺,進一步落實海域管理三項制度。在深入宣傳、貫徹《海域使用法》的同時,堅持“立足服務,規范管理”的原則,堅決落實海域使用管理“三項制度”,切實履行海域使用管理“五項職責”,進一步完善海域使用確權發證工作。協助廣州市完成《廣州市海洋功能區劃》,明確區內河海分界,理清職能。逐步建成__區海域使用動態監測中心,啟動海域使用動態監測系統工作機制。
4.規范加大海監巡查力度,保護海域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抓好“保護藍色
國土”海洋監察執法行動,重點治理海域使用過程中出現的“無證用?!?、“違規開發”和“污染環境”等三種行為,加強海域資源和環境保護,推進資源科學開發和有序利用。(3—4項工作由梁紹洪副局長負責,海洋綜合管理科具體落實。整改期限:短中期結合。短期目標為09年海域使用發證率繼續保持100%。中期目標,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海洋與漁業管理設施和手段明顯改善,信息化、數字化工作有新的進展,爭取20__年基本完成。)
(三)做好“優漁”大文章,加快漁業結構戰略性調整
5.優化產業布局,制定全區海洋與漁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現有區域產業優勢為基礎,鞏固和優化水產品區域布局,引導漁農集約化、區域化、產業化養殖,全面構筑規?;a、集約化經營、一體化服務新格局。
(由謝朝陽副局長負責,漁業科、水產技術推廣站具體落實。整改期限:短中長期結合。短期目標為09年完成全區海洋與漁業中長期規劃的論證、頒布,全區生產格局初步形成。中長期目標實現漁業生產布局化管理。)
6.優化產業結構,大力扶持水產品加工、流通和服務等行業,修補“短板”,完善產業鏈,提高附加值。按照“上規模、上檔次、上效益”要求,扶持、培育一批(3—5個)輻射帶動能力大、產業關聯度高、市場開拓能力強、創匯水平高的漁業流通、加工和服務型龍頭企業,開發一批休閑、旅游綠色健康食品,樹立3—5個產業品牌,努力實現資源優勢向經濟優勢的轉變。
(由謝朝陽副局長負責,漁業科、水產技術推廣站具體落實。整改期限:中長期結合。中期目標為繼續扶持海鷗、金洋、金海、悅豐、盛唐、建波等實力較強的漁業生產企業做大做強,創立品牌,20__年基本看到成效。長期目標:提高加工、流通、飼料等產業在漁業經濟總值的份額,實現漁業產業結構大調整。)
7.優化產品結構,促進全區漁業生產向高效、高質、高產發展。以區農科所羅非魚種苗繁育服務中心、金洋水產有限公司以及在建的“__區名優水產養殖試驗基地”為龍頭,形成覆蓋全區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原種、良種種苗繁育體系,從源頭上優化產品結構。
(由謝朝陽副局長負責,漁業科、水產技術推廣站具體落實。整改期限:中長期結合。20__年完成金洋水產有限公司及__區名優水產養殖試驗基地的建設,并投入生產,良種種苗繁育體系初見規模。20__年前基本完成。)
(四)大力推進科技進步,提高自主創新能力
8.圍繞新漁村和現代漁業建設,積極推進科技體制改革,探討建立新型漁業科研創新和漁業技術推廣體系。加強產學研聯合,爭取在漁業良種繁育、新品種引進、傳統養殖品種病害防治、健康養殖方式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抓好技術推廣和漁(農)民培訓,增強漁(農)民科技素質。深入實施漁業科技入戶工程,擴大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主體培訓范圍,提高科技對漁業的貢獻率。強化政府導向作用,鼓勵企業自主研發,倡導科技興漁。
(由謝朝陽副局長負責,水產技術推廣站、漁業科具體落實。整改期限:中長期結合。中期目標做好年度新品種及新技術的引進、推廣。長期目標倡導科技興漁,研發自主水產名牌。)
(五)構建保障體系,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
9.構建保障體系,提高水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創新監管機制,強化漁業水域環境監測,提升水產品質量監測技術手段。深入開展水產品藥物殘留整治活動,加強水產品質量抽檢和投入品監管。推進水產品市場準入和質量追溯制度的建立,從產銷售環節推進水產品質量工作。大力推進水產品生產標準化,力爭至20__年,全區無公害水產品基地認定面積達到全區養殖總面積的50%以上,通過無公害認證的水產品不少于20個。建立并推廣一批水產品的養殖標準。
(由謝朝陽副局長負責,漁業科、水產技術推廣站具體落實。整改期限:中長期結合。20__年基本完成)
(六)加大項目投資力度,促進和諧漁區建設
10.加大項目引資,盤活漁村經濟。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和潛力,不斷拓寬漁業發展資金爭取渠道。突出抓好漁業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水產品質量監管等項目的建設。重點抓好海鷗島國家級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區管理、名優水產養殖試驗基地建設、無公害養殖示范推廣以及蓮花山漁港經濟區建設和中心漁港申報等項目,結合蓮花山漁港經濟區建設項目,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盤活漁村經濟,提高漁區自給自足能力。
(由王岐局長負總責,梁紹洪副局長、謝朝陽副局長、謝甜標大隊長、林沂副調研員主抓。漁業科、海洋綜合管理科牽頭,各科(部門)配合落實。整改期限:短中長期結合。20__年初顯成效,20__年基本整改完畢。)
11.推進“平安漁業”建設。健全各項應急預案,強化漁業安全責任追究制,加強漁船質量源頭管理,建立漁船實時監控系統,完善漁業救助機制,加大對漁業安全基礎設施、安全生產監管、救助通信網絡建設等投入,完善支撐保障體系,增強漁業防災減災能力。積極開展漁船、漁民互保業務,推進建立政策性漁業保險制度,降低漁業生產風險,維護漁區社會穩定。
12.落實支漁惠漁政策,促進和諧新漁區建設。堅持富民優先的原則,在指導思想上,將“以產能為中心”轉變為“以農民增收為中心”;在工作職能上,將“以管理為主”轉變為“服務與管理并重”。爭取早日解決傳統漁民養老、傷亡保險以及住房困難等問題。
(10—12項工作由王岐局長負總責,梁紹洪副局長、謝甜標大隊長、林沂副調研員主抓,漁政大隊、漁業科、財務科具體落實。整改期限:短中長期結合。短期目標加快蓮花山中心漁港申報進度以及促進蓮花山漁港經濟區建設進度,09年3月收集完材料向上逐級申報,爭取盡早立項;09年底完成漁業安全生產
通信指揮系統建設。中長期目標為建立漁民生產安全、生活穩定保障機制,構建城鄉一體化。)(七)著力構建和諧機關,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
13.營造奮發向上的工作氛圍。堅持正確的用人導向,建立健全科學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干部職工的聰明才智,人盡其才,合理配置人力資源。加強道德修養和政策法紀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和政績觀,形成團結協作、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文體活動,提供相互交流、學習的空間和平臺。
14.建立協調有序的工作機制。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明確各科及部門的工作責任,加強內部協調配合,發揮整體優勢。改進工作作風,強化紀律教育,增強自覺性,做到辦事暢通,高效務實。
15.創造寬松良好的工作環境。體現以人為本精神,創造一個規范、整治、優美的學習、工作環境。進一步拓寬漁(農)民群眾反映意見的方式與渠道。及時改進、糾正工作上存在的辦事拖拉、缺乏主動性、服務意識不強等問題。進一步做好離退休老干部服務工作。
(13—15項工作由局長王岐同志負總責,副調研員林沂同志主抓,人秘科牽頭,各科、漁政大隊及技術推廣站配合具體落實。整改時限:短中長期結合。短期20__年做好新辦公大樓的裝修工作。長期抓好和諧機關的構建。)
(八)轉變機關作風,為全區海洋與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堅強的思想政治保障
16.加強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堅持用好的作風選人,選作風好的人,樹立正確的用人導向。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標準,選拔任用干部。支持鼓勵勇于負責、敢抓敢管的干部,關心愛護不圖虛名、埋頭苦干的干部,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會干事、干成事的優秀干部選拔到領導崗位。探索建立符合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干部考核評價體系,建設一個政治堅定、求真務實、開拓創新、勤政廉政、團結協調,能夠駕馭復雜局面、破解發展難題、善于領導科學發展的堅強領導班子,造就一支理論素質高、作風過硬、業務精湛的干部隊伍。
17.加強和改進作風建設。大興求真務實之風,積極倡導真抓實干、埋頭苦干,說了的事情就算,定了的事情就辦,認準的事情就干,要干的事情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堅持局周例會制度。強化對干部工作作風的監督檢查,加大督查問責力度,健全完善責任追究制度。局班子成員每半年至少一次分頭帶隊深入各鎮(街)、村進行調研,提出促進海洋與漁業經濟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并在全局范圍內進行大討論,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推動工作。
18.扎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治理、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認真貫徹落實各項黨風廉政政策。配合區委宣傳部、區直屬機關黨工委,深入開展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紀教育、優良傳統教育和警示教育,從源頭上防治腐敗。加強對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的檢查,堅持和完善反腐敗領導體制和工作機制,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逐步建立拒腐防變教育長效機制、反腐倡廉制度體系、權力運行監控機制。堅持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與海洋與漁業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16—18項工作由局長王岐同志負總責,副調研員林沂同志主抓,人秘科牽頭,各科、漁政大隊及技術推廣站配合具體落實。整改時限:短中長期結合。短期做好20__年度機關作風建設工作計劃的制定,中期做好工作計劃的落實,于20__年底完成;長期抓好黨風、作風建設。)
五、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認識,高度重視。整改落實階段是學習實踐活動最出成果、最見實效的階段,也是黨員群眾最為關注的階段,抓好整改方案的落實,是將學習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發展共識,轉化為實踐成果的關鍵之舉;是深入科學發展觀最重要、最現實的工作體現。各科(部門)必須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高度重視整改落實工作,在抓整改落實上下功夫,保證整改方案真正落實到實處。
二是細[文秘站:]化方案,分步推進。各科(部門)要按照局黨總支整改落實方案的分工,認真抓好整改項目的落實。對于中長期的整改目標,要將總體目標進行分解,制定分年度工作計劃,保證整改措施切實按時按質實現。對要求在09年內完成的整改任務,要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間,保證整改落實;對于要求在學習實踐活動期間完成任務的整改工作,要抓緊時間組織落實,保證承諾不落空。
關鍵詞: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5?搖 文獻標志碼:A ?搖文章編號:1674-9324(2013)05-0091-03 一、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必要性
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是培養應用型、復合性、創新性人才的重要環節。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一個知識復合型的專業,該專業要求培養的人才既要具備物理、數學、力學、船舶及海洋工程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又要受到科學思維和科學研究的初步訓練,并具有應用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先進設計方法及建造技術從事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的能力。這就需要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必須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為基本的價值取向,在素質教育觀念的指導下,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二、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生應具備的能力
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是一個涉及到多學科知識的專業,這就要求該專業的學生知識面要廣,技能更新要快,適應能力要強。
1.具有數學、物理、力學、船舶與海洋工程原理等本專業技術領域的基礎知識。
2.掌握船舶與海洋結構物的現代設計與制造的基本技能與方法。
3.具備應用計算機進行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的能力。
4.具備運用AUTOCAD和TRIBON等軟件制圖的能力。
5.“船舶設計”方向的學生要具有較強的船舶總體和結構設計方面的專業技術知識和較寬的知識結構?!按爸圃臁狈较虻膶W生要具有較強的結構設計、建造技術以及生產組織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能力。“海洋工程”方向的學生要求具有較強的海洋環境、海洋結構物結構強度設計與計算、海洋資源開發與利用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能力。
三、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現狀
在高等教育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目前高校對學生科技活動的開展高度重視,但是由于學生學習壓力大,科技活動組織不到位、船舶企業用人標準的影響等原因,使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相對較低,科技活動水平不高。
1.學生對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意識不強。由于現行教學體制的影響,傳統的學習觀沒有改變,雖然學生對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有一定的認識,然而這種認識往往是被動的,有些大學生雖然積極主動參加科技創新活動,但是由于知識面窄,傳統的學習方式未改變,缺乏邏輯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等,因而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容易遭受失敗,進而消磨了他們的創新意識和行為。
2.學生對科技創新活動的參與面不廣,參加的積極性不高。大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往往只被成績較好的學生壟斷,因而活動對于大部分學生的促進作用不大。另外,現行的大學生評價體系和評優評獎的評估體系中考試成績占的比例較大,因而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大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同時由于船舶專業學生的理論課和實驗課較多,因而如果活動與課程學習或考試相沖突時,學生們就會放棄參與科技活動。以上這些限制因素造成了學生不能完全投入到科技創新活動中。
3.教師的指導作用發揮不充分。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時,由于能力有限,因此在選題和研究方法上,學生都無法深入思考。但是教師中又存在教學任務繁重、不計算工作量等問題,導致指導作用難以充分發揮。教師在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的主導作用發揮不充分,相對限制了學生科技活動的水平。
4.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的就業特點以及企業的用人標準對大學生的影響。目前船舶專業大學生的就業形勢較好,因而除了少部分學生選擇繼續深造外,大部分學生都直接就業,而且就業方向大多選擇現場監造,而不是船舶造型設計。同時船舶企業在選用畢業生時很少以學生的科技創新成果來作為用人標準之一,因而這些影響都使大學生在參加科技創新活動時缺乏動力。
四、對加強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的一些具體做法
1.搭建多種科技創新交流的平臺。圍繞科技創新主題,定期組織開展廣大學生都可以參加的科技創新交流活動。如邀請校內外知名的教授、學者做科研講座與輔導,講授學科前沿、船舶行業的發展趨勢等最新動態,鼓勵學生積極參與科學研究、專利申請、社會實踐等活動;開展多層次、內容豐富的科技創新活動,結合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特點組織各類學科競賽、發明制作、科技創新項目申報等;做好與船舶專業特色相聯系的科研型社團建設,通過建立科技社團,鼓勵學生自發、主動地參與到科技創新活動中來,為學生提供開展科研活動的組織與機構。浙江海洋學院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設立“船建論壇”,每學期邀請國內外知名的專家教授為船舶與海洋工程專業學生講授海洋工程、海洋平臺、航運造船等方面的最新發展動態以及專利申請等方面的相關知識。同時學院還結合該專業成立了“馳風模型社”和“CAD協會”這兩個科技型社團,組織學生開展科普宣傳、發明制作等科研活動。
2.在校內外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學校應和企業建立密切聯系,加強與船舶企業的雙向協作,建立長期穩定的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將大學生科技創新滲透到社會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帶著課題步入社會,使學生在實踐中不僅強化了專業理論知識,而且提高了自身的研究性學習水平和實踐能力。同時在校內,要為學生開辟專門的科技創新實踐場地,提供科研實踐設施,建造科研設計操作平臺,提供科研創新創業硬件條件。浙江海洋學院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與舟山海之帆造船技術有限公司共建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每學期學院組織學生到公司進行交流座談、參觀學習服務活動,推薦優秀學生進駐公司參與生產設計開發任務。同時,學院在校內掛牌成立了“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學生創業創新基地”,開展科研創新實踐活動。學院的船舶設計與建造實驗室、船舶與漁具水動力實驗室以及力學實驗室也為學生開放。
3.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教師的課題,發揮教師的指導作用。為鼓勵學生開展科研活動,高校要有計劃地讓學生參與到教師承擔的課題中來,指導學生寫作科研論文。專業教師作為科研導師,積極吸收學生參與自己的科研工作,學生作為科研秘書、科研助理,可以到教師的科研和技術服務現場,接受教師的現場指導和教學。通過師生在科研實踐中的互動與交流,不但提高了教師的科研水平與教學水平,也極大提高了學生的獨立科研和專業知識應用能力,取得“雙贏”的良好效果。同時學校要把教師對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指導工作納入到教師教學業績考核中,提高教師的積極性。
為了加強對學生科研實踐的指導,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為每一位船舶專業教師配備了科研秘書或科研助理,學生積極參加教師的科研課題和實驗操作,而教師也將部分子課題作為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交由學生負責。同時為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學院把對學生的科研指導列入了《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教師(實驗技術人員)崗位聘任與考核實施辦法》中,“以第一指導人指導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并獲獎”作為四至九級教師崗位的聘任條件之一。在《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關于院聘崗位其他業績基礎工作量計算的補充規定》中,教師指導學生正式、指導學生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指導學生獲得發明專利授權、指導學生獲得省級科技立項、指導學生獲得省級創新性實驗項目以及指導學生獲得校級創新性實驗項目等,都將在院聘崗位年度考核中給予不同分值的計分。
4.構建系統性的科研訓練??蒲杏柧毷且豁椮灤┐髮W四年的長期工程,需要有序的、分層次進行。這種訓練可分為學術講座、科普活動、科研競賽、科研立項等幾種形式。其中前兩項是較為淺層次的形式,主要在一年級學生中開展,功能在于普及知識、營造氛圍、激發熱情,喚醒學生的科研創新意識??蒲懈傎愂菍Υ髮W生專業知識技能綜合運用能力進行評估的一種形式,主要在二年級學生中集中強化??蒲辛㈨棸ㄉ陥笳n題項目、申請專利成果等,這是最深層次的科研訓練,需要專業老師的指導或協助老師的科研完成相關工作,主要在高年級學生中選擇優秀學生參加。系統性的科研訓練可以使大學生對科技創新活動有明確的認識,更好的引導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活動,從而有計劃的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船舶與建筑工程學院將科研訓練全程化,在一年級學生中主要開展“船建論壇”等科普活動,在二年級學生中結合專業特點主要組織開展動態模型競賽、CAD制圖大賽、大學生高等數學競賽、大學生物理創新競賽、大學生工業設計競賽等科研競賽等,在高年級學生中主要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申報、大學生研究性學習與創新性實驗項目申報、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和創業計劃大賽等科研課題申報工作。
大學生科技創新教育推動了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在我院的人才培養中,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培養滲透到教學的各個環節,學生的科技素質以及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明顯提高。
參考文獻:
借鑒Guisan等[21]關于生物分布預測模型的研究,可將建立漁情預報模型的過程分為四個步驟:(1)研究漁場形成機制;(2)建立漁情預報模型;(3)模型校正;(4)模型評價和改進。漁情預報模型的構建應以目標魚種的生物學和漁場學研究為基礎,力求模型與漁場學實際的吻合[13]。如果對目標魚種的集群、洄游特性以及漁場形成機制較清楚,可選擇使用機理/過程模型或理論模型對這些特性和機制進行定量表述。反之,如果對這些特性和機制的了解并不完全,則可選擇經驗/現象模型,根據基本的生態學原理對漁場形成過程進行一種平均化的描述。除此之外,無論構建何種預測模型,都應充分考慮模型所使用的數據本身的特點,這對于基于統計學的模型尤其重要[22]。模型校正(modelcalibration)是指建立預報模型方程之后,對于模型參數的估值以及模型的調整[23]。根據預報模型的不同,模型參數估值的方法也不一樣。例如對于各類統計學模型,其參數主要采用最小方差或極大似然估計等方法進行估算;而對于人工神經網絡模型,權重系數則通過模型迭代計算至收斂而得到。在漁情預報模型中,除了估計和調整模型參數和常數之外,模型校正還包括對自變量的選擇。在利用海洋環境要素進行漁情預報時,選擇哪些環境因子是一項比較重要也非常困難的工作。周彬彬[24]在利用回歸模型進行藍點馬鮫漁期預報研究時認為,多因子組合的預報比單因子預報要準確。Harrell等[25]研究表明,為了增加預測模型的準確度,自變量的個數不宜太多。另外,對于某些模型來說,模型校正還包括自變量的變換、平滑函數的選擇等工作[26]。模型評價(modelevaluation)主要是對于預測模型的性能和實際效果的評價。模型評價的方法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模型評價和模型校正使用相同的數據,采用變異系數法或自助法評價模型[27-28];另一種方法則是采用全新的數據進行模型評價,評價的標準一般是模型擬合程度或者某種距離參數[29]。由于漁情預報模型的主要目的是預報,其模型評價一般采用后一種方法,即考查預測漁情與實際漁情的符合程度。
2漁場預報模型
2.1統計學模型
線性回歸模型早期或傳統的漁情預報主要采用以經典統計學為主的回歸分析、相關分析、判別分析和聚類分析等方法[12]。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般線性回歸模型。通過分析海表面溫度(seasurfacetemperature,SST)、葉綠素a(Chl.a)濃度等海洋環境數據與歷史漁獲量、單位捕撈努力漁獲量(catchperuniteffort,CPUE)或者漁期之間的關系,建立回歸方程:CPUE=β0+β1•SST+β2•chl+…+ε(1)式(1)中:βi為回歸系數,ε為誤差項。一般線性回歸模型采用最小二乘法對系數βi進行估計,然后利用這些方程對漁期、漁獲量或CPUE進行預報。如陳新軍[30]認為,北太平洋柔魚日漁獲量CPUE(kg/d)與0~50m水溫差ΔT(℃)具有線性關系,可以建立預報方程CPUE=-880+365ΔT。一般線性模型結構穩定,操作方法簡單,在早期的實際應用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10-12]。但一般線性模型方差小、偏差大,用于預報時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漁場形成與海洋環境要素之間的關系具有模糊性和隨機性,一般很難建立相關系數很高的回歸方程。另一方面,實際的漁業生產和海洋環境數據一般并不滿足一般線性模型對于數據的假設,因而導致回歸方程預測效果較差[14]。目前,一般線性回歸模型在漁情預報中的應用已比較少見,而逐漸被更為復雜的分段線性回歸[31]、多項式回歸[32]和指數(對數)回歸[33-34]、分位數回歸[35]等模型所取代。
2.2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方法
關于空間的漁場預測也可以看成是一種“分類”,即將空間中的每一個網格分成“漁場”和“非漁場”的過程。這種分類過程一般是一種監督分類(supervisedclassification),即通過不同的方法從樣本數據中提取出漁場形成規則,然后使用這些規則對實際的數據進行分類,將海域中的每個網格點分成“漁場”和“非漁場”兩種類型。提取分類規則的方法有很多,一般都屬于機器學習方法。機器學習是研究計算機怎樣模擬或實現人類的學習行為,以獲取新的知識的方法。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數據挖掘的內涵有相同之處且各有側重[58],這里不作詳細闡述。機器學習和人工智能方法眾多,目前在漁情預報方面應用最多的是人工神經網絡、基于規則的專家系統和范例推理方法。除此之外,決策樹、遺傳算法、最大熵值法、元胞自動機、支持向量機、分類器聚合、關聯分析和聚類分析、模糊推理等方法都開始在漁情分析和預報中有所應用[12,59]。人工神經網絡模型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neuralnetworks,ANN)模型是模擬生物神經系統而產生的。它由一組相互連接的結點和有向鏈組成[58]。人工神經網絡的主要參數是連接各結點的權值,這些權值一般通過樣本數據的迭代計算至收斂得到,收斂的原則是最小化誤差平方和。確定神經網絡權值的過程稱為神經網絡的學習過程。結構復雜的神經網絡學習非常耗時,但預測時速度很快。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可以模擬非常復雜的非線性過程,在海洋和水產學科已經得到廣泛應用[60-61]。在漁情預報應用中,人工神經網絡模型在空間分布預測和產量預測方面都有成功應用[62-67]。人工神經網絡方法并不要求漁業數據滿足任何假設,也不需要分析魚類對于環境條件的響應函數和各環境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因此應用起來較為方便,在應用效果上與其它模型相比也沒有顯著的差異。但人工神經網絡類型很多,結構多變,相對其它模型來說應用比較困難,要求建模者具有豐富的經驗[68]。另外ANN模型對于知識的表達是隱式的,相當于一種黑盒(blackbox)模型,這一方面使得ANN模型在高維情況下表現尚可[69],一方面也使得ANN模型無法對預測原理做出明確的解釋。當然目前也已經有方法檢驗ANN模型中單個輸入變量對模型輸出貢獻度[70]?;谝巹t的專家系統專家系統是一種智能計算機程序系統,它包含特定領域人類專家的知識和經驗,并能利用人類專家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處理該領域的復雜問題[71]。在漁情預報應用中,這些專家知識和經驗一般表現為漁場形成的規則。目前漁情預報中最常見的專家系統為環境閾值法和棲息地適宜性指數模型。環境閾值法(environmentalenvelopemethods)是最早也是應用最廣泛的漁情空間預報模型之一。魚類對于環境要素都有一個適宜的范圍,環境閾值法假設魚群在適宜的環境條件出現而當環境條件不適宜時則不會出現。這種模型在實現時,通常先計算出滿足單個環境條件的網格,然后對不同環境條件的計算結果進行空間疊加分析,得到最終的預測結果,因此也常被稱為空間疊加法??臻g疊加法能夠充分利用漁業領域的專家知識,而且模型構造簡單,易于實現,特別適用于海洋遙感反演得到的環境網格數據,因此在漁情預報領域得到了相當廣泛的應用[72-74]。棲息地適宜性指數(habitatsuitabilityindex,HSI)模型是由美國地理調查局國家濕地研究中心魚類與野生生物署提出的用于描述魚類和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質量的框架模型[75]。其基本思想和實現方法與環境閾值法相似,但也有一些區別:首先,HSI模型的預測結果是一個類似于“漁場概率”的棲息地適應性指數,而不是環境閾值法的“是漁場”和“非漁場”的二值結果;其次,在HSI模型中,魚類對于單個環境要素的適應性不是用一個絕對的數值范圍描述,而是采用資源選擇函數來表示;最后,在描述多個環境因子的綜合作用時,HSI模型可以使用連乘、幾何平均、算術平均、混合算法等多種表示方式[76]。HSI模型在魚類棲息地分析和漁情預報上已有大量應用[31,34-35,76]。但棲息地適應性指數作為一個平均化的指標,與實時漁場并不具有嚴格的相關性,因此在利用HSI模型來預測漁場時需要非常地謹慎[31]。范例推理范例推理(case-basedreasoning,CBR)模擬人們解決問題的一種方式,即當遇到一個新問題的時候,先對該問題進行分析,在記憶中找到一個與該問題類似的范例,然后1274將該范例有關的信息和知識稍加修改,用以解決新的問題。在范例推理過程中,面臨的新問題稱為目標范例,記憶中的范例稱為源范例。范例推理就是由目標范例的提示,而獲得記憶中的源范例,并由源范例來指導目標范例求解的一種策略[77]。這種方法簡化了知識獲取,通過知識直接復用的方式提高解決問題的效率,解決方法的質量較高,適用于非計算推導,在漁場預報方面有廣泛的應用[78-81]。范例推理方法原理簡單,并且其模型表現為漁場規則的形式,因此可以很容易地應用到專家系統中。但范例推理方法需要足夠多的樣本數據以建立范例庫,而且提取出的范例主要還是歷史數據的總結,難以對新的漁場進行預測[12]。
2.3機理/過程模型和理論模型
前面提到的兩類模型都屬于經驗/現象模型。經驗/現象模型是靜態、平均化的模型,它假設魚類行為與外界環境之間具有某種均衡。與經驗/現象模型不同,機理/過程模型和理論模型注重考慮實際漁場形成過程中的動態性和隨機性。在這一過程中,魚類的行為時刻受到各種瞬時性和隨機性要素的影響,不一定能與外界環境之間達到假設中的均衡[21]。漁場形成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對這個過程的理解不同,所采用的模型也不同。部分模型借助數值計算方法再現魚類洄游和集群、種群變化等動態過程,常見的有生物量均衡模型、平流擴散交互模型、基于三維水動力數值模型的物理-生物耦合模型等。如Doan等[82]采用生物量均衡方程進行越南中部近海圍網和流刺網漁業的漁情預報研究,Rudorff等[83]利用平流擴散方程研究大西洋低緯度地區龍蝦幼體的分布,李曰嵩[84]利用非結構有限體積海岸和海洋模型建立了東海鮐早期生活史過程的物理-生物耦合模型。另外一些模型則著眼于魚類個體的行為,通過個體的選擇來研究群體的行為和變化。如Dagorn等[85]利用基于遺傳算法和神經網絡的人工生命模型研究金槍魚的移動過程,基于個體的生態模型(individual-basedmodel,IBM)也被廣泛地應用于魚卵與仔稚魚輸運過程的研究[86]。
3分析與展望
[關鍵詞] 腔隙性梗死;治療;中風
[中圖分類號] R743.33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4-4721(2009)05(a)-098-01
腔隙性梗死屬腦梗死的一種,是長期高血壓引起腦深部白質及腦干穿通動脈病變和閉塞,導致缺血性微梗死,缺血、壞死和液化腦組織由吞噬細胞移走形成腔隙。此病占腦梗死的20%,由于病變很小,臨床表現常不典型,多數經CT和MRI影像學明確。
腔隙性梗死常見于中老年人,男性較多,多患高血壓病,通常在白天活動中急性發病,也可在數小時至數日內漸進發病,臨床特點是癥狀較輕,體征單一,預防較好,屬中醫中風中的中經絡。
筆者自2005年起采用補陽還五湯與舒血寧注射液合用治療腔隙性梗死,療效比較滿意,現介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98例患者經腦CT診斷為腔隙性梗死,其中男54例、女44例,年齡40~58歲30例,59~69歲48例,70歲以上20例,病程1~10 d 20例,11~15 d 40例,15 d以上38例。
輕型:神志清,單側肢體麻木,肌力正常,語言無障礙。
中型:神志清,肌力III~IV級,輕度語言障礙。
輕度重型:神志清,肌力I~II級,中度語言障礙。
重型:神志清,肌力O級,失語。
1.2 治療方法
補陽還五湯加減治療。
方藥:黃芪60 g,赤芍20 g,川芎20 g,當歸20 g,地龍15 g,桃仁15 g,紅花15 g。根據諸癥狀偏重,可隨時加穿山甲,水蛭,石菖蒲,遠志,僵蠶,雞血藤,稀簽草,桑枝等,每日1劑,水煎2次,混合取汁200 ml,分2次溫服。同時用舒血寧注射液20 ml兌入生理鹽水250 ml中靜滴,每日1次,20 d為1個療程,癥狀較重者,中間休息1周,再進行第2療程,高血壓者口服降壓藥,糖尿病者配合降糖藥或皮下注射胰島素。
2 結果
2.1療效標準
顯效:主要癥狀,體征完全消失,肌力基本恢復V級,能從事日常體力勞動。
有效:癥狀基本消失,肌力恢復IV級以上,生活基本能自理。
無效:癥狀、體征無改變。
2.2 治療結果
本組98例,顯效35例、有效58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達95%,觀察表明,病程越短,病情越輕,治療效果越佳。
3 病案舉例
患者,女,67歲,主因“右側肢體活動不靈伴言語蹇澀5 d”入院。既往有高血壓病史,查體:舌質暗,苔薄白,脈沉緩;神經科查體:神志清楚,語速緩慢,右側肢體上肢肌力Ⅳ級,下肢肌力Ⅴ- 級,左側肢體肌力Ⅴ- 級,右側肱二頭肌腱反射、膝腱反射較左側減弱,右側巴氏征(+),右側Pussep征(+),右側深淺感覺較左側遲鈍,頭顱CT:左基底節區、丘腦區可見多個斑點狀低密度應。入院診斷為腔隙性梗死。給予舒血寧注射液20 ml兌入生理鹽水中靜點,口服補陽還五湯,具體方藥為:
黃芪60 g,當歸10 g,川芎20 g, 桃仁10 g,紅花10 g,赤芍15 g,地龍15 g,薟草40 g,雞血藤30 g,石菖蒲15 g,遠志15 g,郁金10 g, 磁石50 g, 穿山甲5 g, 每日1劑。
住院治療20 d后,患者言語明顯流利,右上肢肌力恢復Ⅴ級,右下肢肌力恢復Ⅴ級。
4 體會
祖國醫學認為,該病屬中風中經絡范疇,病因為氣虛血瘀,衛外不固,絡脈空虛,風邪乘虛入中于絡,氣血痹阻,運行不暢,筋脈失于濡養,而出現肢體活動障礙,感覺障礙,言語不清等癥狀。氣血不足,最易導致絡脈不通出現氣滯血瘀和氣血凝滯,方中黃芪、赤芍、川芎、桃仁、紅花等補氣養血和營,舒筋和絡。言語不利者加石菖蒲、遠志、膽南星化痰開竅;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僵蠶、全蝎以息風通絡;心悸氣短、心陽不足者加桂枝、炙甘草、以溫陽益氣;下肢無力者加桑寄生、續斷、牛膝以補益肝腎;偏癱日久者加水蛭、桑枝,活血通絡,祛瘀生新。
用補陽還五湯加味,重用黃芪,用量60 g以上,大劑量的黃芪能改善腦水腫,擴張血管,降血壓,改善微循環,增加腦血流量,有利于神經細胞的修復和再生。舒血寧注射液主要成分是銀杏葉。銀杏葉具有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增加血流量,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液黏稠度等作用,與補陽還五湯配合治療效果滿意。
[參考文獻]
[1]高凱,吳燕. 216例腦腔隙性梗死中醫證候學觀察及臨床資料分析[J].中國中醫信息雜志,2005,7(10):29.
[2]黃如訓,蘇鎮培.腦卒中[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4:35-37.
[3]徐桂芳.老年男女腦血管病400例血脂分析比較[J].實用老年醫學, 2005,15(1):19-20.
[4]田維舟,姚聲濤.LDL-C/HDL-C比值及頸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與腦梗塞發病關系的探討[J].貴州醫藥,2006,27(5):393-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