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防震減災的意義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防震減災的意義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防震減災的意義

    第1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1 鄉鎮獸醫站防疫工作

    1.1 鄉鎮獸醫站防疫工作主要內容

    鄉鎮獸醫站防疫工作主要有動物計劃免疫、強制免疫組織實施。一是動物計劃免疫。指在經常發生某些畜禽傳染病的地區,或有某些畜禽傳染病潛在的地方,或受到鄰近地區某些畜禽傳染病經常威脅的地區,在平時有計劃地給健康畜禽群進行的免疫接種。二是強制免疫。《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第十三條規定,國家對嚴重危害養殖業生產和人體健康的動物疫病實行計劃免疫制度,實施強制免疫。動物疫病強制免疫是指 國家采取制定強制免疫計劃,確定免疫病種、免疫用生物制品和免疫程序,以及對免疫效果進行監測等一系列預防控制動物疫病的強制性措施,以達到有計劃按步驟地預防、控制、撲滅動物疫病的一項制度。鄉鎮獸醫站負責國家規定的動物傳染病強制免疫組織實施。

    1.2 存在的問題

    一是近幾年來,隨著社會經濟和畜牧業的發展,畜禽養殖方式也不斷的發生轉變,畜牧生產進入由散養向規模養殖轉化,但是農村千家萬戶零星分散養殖數量仍然很多。特別是禽類養殖,絕大部分農戶養禽數量都在幾只至幾十只之間,養殖方式以放養為主,強制免疫實施起來有很大困難。二是部分養殖戶觀念落后,防疫意識淡薄,存在怕麻煩或僥幸的心理,不愿進行防疫;還有部分養殖戶擔心免疫后會產生副反應或影響食用而放棄免疫。三是執法力度不夠、依法防疫難度大。動物防疫法律法規尚未得到各級政府的重視,有法不依、有法難依時有發生,加之監督執法力度不夠,一些農戶緩報、瞞報動物疫情,病死動物尸體不能依法處理,傳染源不能得到有效控制。

    1.3 建議

    2 鄉鎮獸醫站檢疫工作

    2.1 鄉鎮獸醫站檢疫工作主要內容

    包括產地檢疫、屠宰檢疫、市場檢疫等。一是產地檢疫。是指畜禽在離開飼養、生產地之前進行的畜禽檢疫。通過產地檢疫,能把畜禽傳染病控制在原地,消滅在轉移之前。二是屠宰檢疫。包括宰前檢疫和宰后檢疫。宰前檢疫是指對待宰畜禽活體進行的檢疫;宰后檢疫是宰前檢疫的繼續和補充。屠宰檢疫時,檢疫人員必須在屠宰前到達現場,檢查整個屠宰過程,嚴格按技術操作規范實施檢疫[3-4]。三是市場檢疫。是指畜禽及其產品在進入市場商品交易時所實施的檢疫。市場檢疫包括集市檢疫、交易檢疫和采購檢疫。做好市場檢疫可以防止非檢疫的病畜禽及其產品進入市場,保護畜牧業健康發展,保證消費者安全。

    2.2 存在的問題

    一是由于受千家萬戶零星飼養、動物種類多、不定時進欄出欄、不主動報檢時有漏檢現象發生。二是鄉鎮一級的屠宰場的普遍存在,布局小、散、亂,屠宰設備簡單、設施簡陋,工藝落后,手段原始。三是基層實驗室儀器設備陳舊,缺乏先進快速的檢測設備,大都靠采集病料送檢來完成檢測工作,沒有焚燒爐,病死動物只能焚燒、深埋,無害化處理不徹底。四是個別檢疫員職業道德較差,沒有嚴格按照《畜禽產地檢疫規范》的要求實施檢疫。

    第2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肝硬化;肝穿刺活檢;病理診斷;臨床診斷

    肝硬化是臨床常見疾病,其診斷常需結合影像學、血清酶學、病毒學等臨床輔助檢查。肝臟穿刺活檢是在近年來剛剛開展的臨床檢查,為肝硬化的診斷提供了客觀準確的依據,目前已成為肝硬化臨床診斷、研究的重要工具[1]。本文研究了我院肝病穿刺活檢在肝硬化診斷與治療方面的意義

    1 臨床資料

    1.1 對象2005年8月至2010年8月,經B超、CT、MRI檢查。發現肝內占位疑似肝癌或性質待定的60例患者,其中男46例,女14例。年齡29~77歲,平均56.2歲。腫塊大小為2.5~13 cm。

    1.2 方法 使用ATL3000型超聲儀,3.5 MHz凸陣探頭行常規掃查后,再安上穿刺引導架。穿刺取材采用美國Bard自動活檢槍,18G切割針。首先由超聲探及腫塊,并確定穿刺點及穿刺途徑,常規消毒鋪巾后,由穿刺點注射2%利多卡因5 ml,逐層局部麻醉達腹膜壁層,在實時超聲引導下,囑患者吸氣后屏氣。將已安上自動活檢槍的穿刺切割針,沿穿刺引導線刺到瘤體邊界或瘤體內,按下活檢槍開關,并迅速切割組織后拔針。將取出的組織置入10%福爾馬林液中固定送病理學檢查。每次肝臟穿刺針數為1~3針,以2針為宜。本組一次肝穿3針10例,一次2針34例,一次1針9例,有7例作了第二次肝穿。

    2 結果

    60例患者肝臟穿刺,肝硬化占81.6%(49/60),肝膿腫及炎性改變占6.7%%(4/60),肝癌占10.0%(6/60),正常肝組織占1.7%(1/60)。60例經皮肝穿刺僅僅3例發生局部輕微疼痛,沒有進行特殊處理就緩解,未見其他并發癥。

    3 討論

    肝硬化是一種以肝實質破壞、纖維化和結節性再生為特征的慢性疾病。在病理組織學上 其有廣泛肝細胞變性壞死、肝細胞結節性再生、結締組織增生及纖維化等表現。這些改變反復進行,導致肝小葉結構和循環體系改建,形成假小葉,肝臟逐漸變形、變硬而發展成肝硬化。因此,肝穿刺活檢為診斷肝硬化的金標準[2]。

    肝活檢是簡單安全的檢查,特別是B超引導下進行的肝臟穿刺,極大地保證了穿刺的成功率,對于肝硬化明確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穿刺標本大體檢查,首先看顏色,肝細胞癌多為灰白色,再看有無淤血、淤膽,脂肪肝則為脂黃色,有無特殊腫瘤的顏色。質地軟硬可以判斷細胞是否豐富,而形狀卷縮不整常為肝硬變的組織特征。從鏡下觀察,早期肝癌多為2~3排細胞組成,后由多排細胞組成。細胞索走向紊亂尤為重要,有時肝竇消失,呈實性團塊,癌細胞體積常常變小,核質比值增高,癌細胞可形成假腺樣,早期管腔狹小,極少含有膽汁,小肝細胞癌常見脂肪變性。肝癌與肝硬變增生結節相鑒別,增生結節分為腺瘤性增生和不典型性腺瘤樣增生。腺瘤性增生,細胞密度增加,無明顯的結構異常。梁索狀結構明顯,結節中有較多的匯管區。不典型腺瘤增生細胞密度常為再生結節的2~3倍,部分肝板排列不規則,可有不同程度的脂肪變,可視為交界性病變,與小肝細胞癌較難鑒別。

    一般肝硬化診斷不難,完整再生結節是診斷的可靠依據[3],經常為匯管區擴大,圓形細胞浸潤,纖維結締組織增生成條索狀向周圍組織包繞,肝細胞有不同程度的變性和增生。當看到匯管區圓形細胞碎屑狀浸潤,肝細胞變性壞死,可診斷為慢性活動性肝炎。

    超聲引導下經皮肝穿刺具有以下優點:利用超聲對軟組織良好的分辨率,可比較清晰地識別肝內腫塊位置、大小及腫塊內壞死、積液等結構,并可監視穿刺攝取腫瘤組織的全過程;穿刺一次2~3針可獲得比較滿意的組織學診斷,本組7例作了第二次穿刺獲得組織學診斷;在實時超聲引導下,能清晰地顯示針尖刺入瘤體,可避開血管、肝內膽管等結構,合并癥少,安全性高;操作簡便,可重復性,無放射線,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由此可見,超聲引導經皮肝穿刺活檢對肝硬化病變定性診斷是可靠、有效、可行的方法之一。

    參 考 文 獻

    [1] 陳陽.肝臟穿刺病例的臨床與病理.吉林醫學,2004,25(4):68-69.

    第3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TCL協議 NS2 仿真教學

    一、引言

    TCP,即傳輸控制協議,是目前網絡上使用最多的一種傳輸協議,它與IP協議相結合,組成了因特網協議的核心。TCP協議采用各種機制(如采用序列號、確認、滑動窗口、流量控制和擁塞控制等)來保證端到端結點之間的可靠數據傳輸。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般只能從理論上分析TCP協議的各種機制,無法使用試驗手段讓學生獲得感性認識,原因是構建一個試驗的網絡環境是非常困難的,即使真實的網絡環境可以獲得, 然而這種非理想的場景中影響因素眾多, 學生難以了解到各種因素帶來的真正效果[1]。因此,大多數學生感覺這些內容比較抽象空洞,難以理解和掌握,如此教學使得學生索然無味, 失去學習興趣[2]。

    目前,網絡仿真技術廣泛的應用在科學研究上。網絡仿真是使用計算機技術構造網絡拓撲、實現網絡協議的模擬網絡行為,它包括網絡拓撲仿真、協議仿真和通信量仿真, 模擬網絡流量在實際網絡中傳輸、交換等的過程[1]。它能獲取特定的網絡特性參數, 進而可對網絡性能進行研究和分析[3、4、5]。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網絡仿真軟件是NS2[6]。它是一款源代碼開放且免費的模擬軟件,任何人都可以獲得、使用和修改其源代碼,因此使用NS2來構建特殊的網絡仿真實驗教學環境變得既靈活又方便迅速[7]。

    因此,將網絡仿真軟件NS2應用到TCP協議的教學活動中,通過Nam工具的動畫演示可以清晰地向學生演示網絡協議的運行過程,這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知識難點,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8]。同時,通過對比演示和仿真結果的追蹤分析,可以使學生理解各種環境或因素對TCP協議及各種機制的影響,以及各種策略的優缺點,從而能切身體會和理解網絡基礎理論的實質,將抽象的網絡概念形象化,把枯燥的網絡原理具體化。

    二、TCP協議的網絡仿真教學

    (一)網絡仿真模型

    在采用NS2仿真模擬TCP協議的教學過程中,所建立的網絡仿真模型包含兩個傳輸節點n0和n1、路由器n2和接收端n3,其中n0到n2之間與n1到n2之間的網絡帶寬都是2Mbps,傳輸延遲時間是10ms。網絡架構中的帶寬瓶頸在n2到n3之間,帶寬為1.7Mbps,傳輸延遲的時間為20ms。所有鏈路的隊列管理機制都是采用DropTail方式,且n2到n3之間的最大隊列長度是10個數據包的長度。

    此外,在n1到n3之間的固定傳輸速率的連接(Constant BitRate,CBR),采用UDP傳送數據,傳送速度為1Mbps,每個數據包大小為1Kbytes。CBR是在0.1秒開始傳送,在4.5 秒結束傳輸。在n0到n3之間進行FPT連接,采用TCP傳送數據,每個數據包長度為1Kbytes。FTP是在0.5秒開始傳送,4.0秒結束傳輸。

    (二)Nam動畫演示

    為了讓學生理解TCP和UDP數據流的流向、數據包丟棄等狀態,采用動態顯示工具NAM運行網絡模擬仿真所產生的NAM文件,并在動畫演示過程中截取了2個關鍵幀,如圖1、圖2。其中紅色的小方塊表示UDP數據流,藍色的小方塊表示TCP 數據流,藍色的小斜(豎)線條表示TCP應答包(ACK),而大方塊(紅色或藍色)表示因為隊列滿而丟棄的數據包。

    從圖1中,我們可以粗略的了解TCP協議采用序號--確認的機制來實現相鄰結點之間的可靠數據傳輸。在TCP協議中,發送方將每個已發送的報文段備份在自己的發送緩沖區里,并且在收到相應的確認之前是不會丟棄所保存的報文段的。同時,發送方在每一個報文段發送完畢時啟動一個定時器,假如定時器的定時期滿而關于報文段的確認信息尚未到達,則發送方認為該報文段已丟失并主動重發。接收端在正確收到報文段之后向發送端回送一個確認(ACK)信息。此外,為了避免由于網絡延遲引起遲到的確認和重復的確認,TCP規定在確認信息中捎帶一個報文段的序號,使接收方能正確地將報文段與確認聯系起來。如在圖1中,節點0向節點發送一個數據包(藍色的小方塊表示)后,節點2向節點0發送一個ACK確認包(用藍色的小斜/豎線條表示)。

    在數據傳輸過程中,隨著數據流的遞增,開始出現網絡擁塞現象,并發生數據包丟失現象(圖2),這是由網絡帶寬受限、緩沖區大小等多種因素引起的。但當發生網絡擁塞后不久,網絡似乎恢復了正常,這是因為網絡數據包減少的原因,即TCP使用慢啟動機制,在鏈路上只有少量的數據包發送,但隨后又出現網絡擁塞的現象。這種擁塞現象周而復始,直到FTP傳輸結束后,網絡才恢復了正常。

    在NAM動畫演示過程中,還可以進行調整,如單獨演示兩個節點的發包情況,以及中間節點的存儲轉發、丟包等多種情況。這樣,學生會很直觀、真實的理解所學內容。

    (三)靜態數據分析

    除了采用Nam工具向學生動畫演示TCP協議的運行過程外,仿真模擬的另一個目標是對模擬仿真產生的數據跟蹤文件(簡記為TR文件)進行靜態分析,即采用Grep或Gawk數據處理工具對TR文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然后將處理后所得的結果采用Xgraph或Gnuplot繪圖工具,以靜態圖表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或者讓學生學會靜態分析,以便得到關于TCP協議更詳細、更準確的信息。

    1)序號與確認

    圖3是采用Gawk工具從TR文件中提取與TCP數據流相關的部分數據。在TR文件中,每一條記錄表示一個事件,其中第一個字段表示數據包事件發生的原因,r表示數據包被某個節點所接收,+表示入隊,-表示出隊,d表示數據包丟失。第二個字段表示事件發生的時間。字段三表示事件發生的起始地點;字段四表示事件發生終端地點;字段五和字段六分別表示包的類型和大小;字段七表示包的標識;字段八表示包屬于哪一個資料流;字段九和十分別表示數據包的源節點和目的節點,它的格式是(節點編號.端口號),最后兩個字段分別表示包的序號和ID。

    從圖3所示的這些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到,在0.5秒,節點0經節點2向節點3發送一個大小為40的連接請求(第一、二行),第三、四行表示節點3經節點2向節點0發送一個ACK包,表示同意建立連接。從第五至八行表示節點0經節點2向節點3發送兩個數據包,而第九到十二行表示節點3經節點2向節點0回送兩一個ACK包,等等。通過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可以清楚的向學生解釋TCP的三次“握手”和序號與確認機制。

    2)窗口與流量控制

    在TCP數據傳輸過程中,由于數據的發送方和接收方并不一定有相同的數據處理能力,為了避免數據發送過快而超過對方的接收能力,TCP采用大小可變的滑動窗口進行流量控制。接收方在TCP的包頭里面通告了發送方自己的接收窗口,也就是還能夠接收的最多的數據包,這樣TCP就不會過度發包而超過對方的接收能力。但在通信的過程中,接收端可根據自己的資源情況,隨時動態地調整對方的發送窗口上限值(可增大或減小)。

    窗口的大小代表能夠發送出去的但還沒有收到ACK的最大數據報文段,顯然窗口越大那么數據發送的速度也就越快,但是也有越可能使得網絡出現擁塞。圖4是在鏈路n2-n3之間只傳輸TCP數據流時,節點0的發送窗口為20(在圖中用w20.tr表示)和30(在圖中用w20.tr表示)的平均網絡流量對比圖,從圖中可知,發送窗口為30的平均網絡流量開始時高于發送窗口為20,但隨著時間的增加,有時其流量明顯低于發送窗口為20,表現出極差的性能。從中可以看出,采用滑動窗口機制雖然可以對網絡進行流量控制,但滑動窗口的尺寸必須維持在一定的數量之下,當超過該數值時,網絡的性能會急劇惡化。

    四、小結

    采用網絡仿真工具NS2,不僅可以向學生動畫演示TCP協議的運行過程,而且可以將TCP協議的序號--確認的機制、窗口與流量控制和動態擁塞控制等方面的內容以靜態圖表的形式向學生展示出來。此外,還可以讓學生學會靜態分析,以便得到關于TCP協議更詳細、更準確的信息。通過網絡仿真模擬,對TCP協議中關于流量控制、網絡擁塞相關原理進行驗證,使學生深入理解帶寬、傳輸速率、緩存等資源的相互作用與關系;同時,通過學生自行設計網絡控制機制,解決網絡傳輸性能,培養他們創新思維、提供動手能力。這充分體現了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相互促進、不可分割的規律。

    *本文得到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教改課題和湖南省教育廳課題(11C0221)的聯合資助。

    [參考文獻]

    [1]柯宗武,洪家平,童鈺,陳年生,董武世.基于NS2的網絡教學研究[J]. 湖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5(4):65-69

    [2]弋改珍.網絡仿真在網絡課程教學中的應用與實踐[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8,30(2):120-124

    [3]張遙,王群.用NS2開發計算機網絡性能測試實驗[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8,27(8):60-62

    [4]包斌,詹自熬.ns2深度探索及在網絡傳輸性能分析中的應用[J].通信技術,2009,42(5):155-160

    [5]陳春梅.基于NS2的網絡仿真與性能分析[J].通信技術,2010,43(8):48-50

    [6]The Network Simulator-ns-2.isi.edu/nsnam/ns/

    [7]張琪,謝慧,聶峰.基于NS2的網絡仿真實驗教學研究[J].計算機教育,2010(10):144-146

    第4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真皮脂肪復合組織;移植;鼻翼縮小;鼻尖成形術

    [中圖分類號]R6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8-6455(2011)06-0893-03

    Alar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augmentation tip rhinoplasty using dermocutaneous graft from lateral alar resection

    GUO Ke,SUN Jia-ming

    (Union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Tongji Medical College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Wuhan 430022,Hubei,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discuss the feasibilit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Alar reduction combined with augmentation tip rhinoplasty using dermocutaneous graft from lateral alar resection.MethodsWe used the deepithelized dermocutaneous graft resected from the lateral ala during alar reduction to augment the blunt nasal tip, after acquiring satisfactory effect during operation, then followed them up to observe the long term effect.Results18 patients received that operation during June 2006 to March 2010, and they all acquired satisfactory postoperative appearance in 3 to 24 months follow-up.ConclusionIt's a simple and effective surgical manipulation with sufficient clinical feasibility.

    Key words:dermocutaneous tissue; grafting;alar reduction;tip rhinoplasty

    鼻翼肥大伴鼻尖低鈍的就醫者在臨床上十分常見,手術方法主要為鼻翼縮小術和鼻尖成形術。鼻翼縮小術需要切除鼻翼外側皮膚及皮下組織[1],鼻尖圓鈍單純行皮下軟組織切除并不能獲得滿意效果,若能同時在鼻尖處行組織移植物充填并適當延長鼻小柱,可取得更好的效果[2]。真皮脂肪復合組織移植在面部填充時使用較多,效果良好且持久[3]。鼻翼縮小術中切除的鼻翼外側皮膚及皮下組織,去除表皮后即為真皮脂肪瓣,若經過適當處理后填充于此類就醫者鼻尖部,即鼻翼外側真皮脂肪復合組織移植法鼻翼縮小合并鼻尖成形術,則可通過簡單易行的方式達到上述效果。本研究就臨床實施此項手術的經驗及通過隨訪對其總結評價的情況予以總結。

    1臨床資料

    我科室于2006年6月~2010年3月間,共對18名鼻翼肥大伴鼻尖低鈍的就醫者實施了鼻翼外側真皮脂肪復合組織移植法鼻翼縮小合并鼻尖成形術,其中男性7名,女性11名;年齡13~35歲,平均年齡25.8歲;術后成功對上述18名就醫者進行了隨訪,隨訪時間在3~24個月,平均隨訪時間為10.4個月。

    2手術方法

    2.1眶下神經阻滯麻醉下行鼻翼縮小術,術前標記出需要切除的鼻翼外側皮膚及皮下組織的范圍,一般為三角形或新月形,沿標記線切開皮膚至真皮層,去除表皮后完整切除剩下的真皮及皮下組織,雙側切除物即為兩個真皮脂肪瓣,皮內縫合鼻翼外側切口。

    2.2 鼻尖及周圍組織局部浸潤麻醉,行鼻小柱基底下方V形切口并沿鼻小柱兩側延長至雙側鼻翼內側,鼻小柱短小較輕的就醫者可行經鼻翼及鼻尖部翼狀切口。剪除鼻尖部過厚的皮下組織。

    2.3 將切除的兩個真皮脂肪瓣內側對合好并縫合固定,修剪邊緣至雙側對稱后,形成一梭形真皮脂肪瓣,縱形固定于鼻尖部軟骨表面,其遠端部分真皮脂肪組織折疊后固定于鼻翼內側腳前端的鼻小柱處。

    2.4 鼻小柱基底部(或翼狀切口尖端)V-Y推進延長鼻小柱,間斷縫合手術切口,鼻尖部適量加壓包扎。

    2.5 術后次日傷口換藥并清除切口表面血痂,術后1周拆線,分別于術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年和2年時進行隨訪。

    3結果

    18名就醫者均于術后1周后按時拆線,6名就醫者拆線時鼻尖部腫脹較明顯,無一例出現感染、血腫、皮瓣尖端壞死等并發癥;術后1個月及3個月隨訪時,所有就醫者都對手術效果表示“很滿意”或“滿意”,遠期隨訪就醫者滿意率為100%,2年后隨訪的3位就醫者皆表示“很滿意”。

    4典型病例

    4.1 病例1:21歲女性就醫者,術后1年隨訪,鼻尖突出度明顯改善,鼻唇角約呈90°,移植組織成活良好,無遠期并發癥(圖1)。

    4.2 病例2:28歲女性就醫者,術后15天,鼻尖較術前縮小,突出度增加,鼻唇角改善(圖2)。

    5討論

    鼻翼肥大和鼻尖低鈍是臨床上十分常見的兩種鼻部畸形,隨著人們求美需求的增加,要求行手術矯正的就醫者日益增多,其中部分就醫者同時伴有以上兩種畸形,若能行一次手術進行同時矯正,則可明顯減少就醫者的痛苦和誤工時間。鼻翼縮小術具有成熟的術式,應用廣泛且術后效果明顯,其主要原理是通過切除鼻翼外側的皮膚及皮下組織使鼻翼恢復至大致正常的形態[4]。鼻尖低鈍大多是因為鼻尖低平伴鼻尖部皮下組織過度增生肥厚,導致鼻尖突出部分的尖銳程度欠佳[5],故現有手術方式主要通過去除鼻尖部增生肥厚的皮下組織以達到恢復鼻尖形態的目的[6-7],但矯正鼻尖低平往往還需要組織填充[8-9]。通過臨床觀察,我們發現在修薄后的鼻尖部皮下,合理的組織物移植充填可增加鼻尖局部的隆起,鼻尖的尖銳程度可以得到明顯改善,對于伴鼻尖低平的就醫者同時可以達到抬高鼻尖的效果。真皮脂肪瓣移植在半側顏面萎縮癥及其它部位充填術中應用較多,效果良好,且保持時間長久,術后并發癥少,是一種十分成熟的組織移植方式[10-12]。本方法綜合了以上各種方法的優點并結合臨床經驗,充分利用鼻翼縮小術后切除的組織物,對鼻尖圓鈍的術式加以改進,手術方法簡單易行,且基于原有成熟的手術方式,安全性高,隨訪調查顯示,所有就醫者都獲得了滿意的效果。

    鼻尖低鈍以鼻尖部皮下組織增厚為特點,手術的目的主要是為了突出鼻尖,因此在修薄增厚的皮下組織之后局部充填質地相近的組織移植物可以獲得滿意效果[13],真皮脂肪瓣質地柔軟與鼻尖部類似,且真皮脂肪瓣在面部移植物充填中已經有十分成功的應用,符合移植要求。組織移植的取材及供區選擇十分重,鼻翼縮小術中切除的組織可以形成良好的真皮脂肪瓣,解決了材料及供區選擇的問題,避免了二次損傷,充分利用了切除組織,且鼻翼部真皮脂肪瓣為鄰近組織,與鼻尖部性質接近,移植效果更佳。

    鼻翼外側皮膚質地堅韌,作為自體組織移植可以達到良好的充填作用[14],同時小塊組織移植具有術后恢復快、成活率高、吸收率低等優點,手術安全性高,在門診實施手術,就醫者術后可免除住院的時間及費用,且不影響正常工作和生活,就醫者易于接受。從本科室就醫者近期及遠期隨訪的結果來看,就醫者滿意率極高。

    在手術適應證方面,同時具有鼻翼肥大與鼻尖低鈍兩種鼻外形不佳的就醫者皆適合該手術方式。但同時伴鼻背低平及鞍鼻的嚴重鼻畸形就醫者單純通過該術式可能無法達到滿意效果,鼻翼外側切除物組織量不足時,也可能無法達到滿意效果。因移植物組織量有限,該手術在適應證的選擇上會受到一定的影響,故術前應充分估計鼻尖所需填充物的量,不可盲目實施手術,否則術后可能無法達到預期效果。也不可一味追求充填效果,而過多切除鼻翼外側組織,影響整體效果,則得不償失。

    從臨床資料及隨訪結果來看,應用鼻翼外側真皮脂肪復合組織移植物的鼻翼縮小合并鼻尖成形術簡單易行,效果良好,在合理選擇手術適應證并遵循整形外科基本原則的基礎上,可解決眾多就醫者鼻部外形不佳的問題,是一種安全可靠的手術方式。

    [參考文獻]

    [1]Bennett GH,Lessow A,Song P,et al.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alar base reduction[J]. 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2):94-97.

    [2]Dobratz EJ,Tran V,Hilger PA. Comparison of techniques used to support the nasal tip and their long-term effects on tip position[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10,12(3):172-179.

    [3]Humphrey CD,Arkins JP,Dayan SH.Soft tissue fillers in the nose[J].Aesthet Surg J,2009,29(6):477-484.

    [4]Kridel RW,Castellano RD.A simplified approach to alar base reduction: a review of 124 patients over 20 years[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05,7(2):81-93.

    [5]Hormozi AK,Toosi AB. Rhinometry: an important clinical index for evaluation of the nose before and after rhinoplasty[J].Aesthetic Plast Surg,2008,32(2):286-293.

    [6]Neu BR. Reduction of nasal tip projection with medial rotation of alar cartilages[J].Plast Reconstr Surg,2001,108(3):763-770.

    [7]Hoefflin SM.Geometric sculpturing of the thick nasal tip[J].Aesth Plast Surg,1994,18(3):247-251.

    [8]Daniel RK. Tip refinement grafts:the designer tip[J].Aesth Surg J,2009,29(6):528-537.

    [9]Riml S,Wallner H,Larcher L,et al.Aesthetic improvements of skin grafts in nasal tip reconstruction[J].Aesth Plast Surg,2010,24.[Epub ahead of print]

    [10]Davis RE,Guida RA,Cook TA. Autologous free dermal fat graft. Reconstruction of facial contour defects[J].Arch 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1995,121(1):95-100.

    [11]Maguina P,Hoffman R,Szczerba S.Autologous dermal graft in breast reconstruction and treatment of breast implant malposition[J].Plast Reconstr Surg,2010,125(4):170e-171e.

    [12]Wójcicki P,Zachara M.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arry-Romberg syndrome[J].Ann Plast Surg,2011,66(3):267-272.

    [13]Erdogan B,Tuncel A,Adanali G,et al. Augmentation rhinoplasty with dermal graft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J].Plast Reconstr Surg,2003,111(6):2060-2068.

    [14]Warner JP,Chauhan N,Adamson PA.Alar soft-tissue techniques in rhinoplasty: algorithmic approach, quantifiable guidelines,and scar outcomes from a single surgeon experience[J].Arch Facial Plast Surg,2010,12(3):149-158.

    第5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 依托咪酯;瑞芬太尼;丙泊酚;胃腸鏡

    隨著社會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飲食習慣的改變, 生活壓力增大以及社交的需要, 人們消化系統的疾病越來越突出[1], 在臨床工作中, 我們經常需要給患者進行電子胃腸鏡的檢查已明確診斷以及輔助進行多項微創治療[2]。近年來隨著麻醉技術的進步, 各醫院都提出了建設無痛醫院的口號, 術后鎮痛、無痛人流、無痛胃鏡, 甚至創傷患者術前鎮痛。無痛胃鏡技術在門診電子胃腸鏡檢查中也得到了全面的推廣, 技術手段也是多種多樣。本文旨在探討依托咪酯脂肪乳復合瑞芬太尼在門診電子胃腸鏡檢查中的應用的效果與安全性。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60例采用無痛方法的門診電子胃腸鏡檢查(包括胃、腸鏡檢查、取活檢以及一些簡單的治療), 年齡在30~75歲, 體重在50 ~80 kg, ASA分級在Ⅰ~Ⅱ級, 無明顯心、肝、腎疾病及高血壓病史, 術前未服用有抑制心肌收縮或擴血管藥,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均較好,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 2 方法 隨機分為兩組, 每組30例, 術前常規鼻導管吸氧。觀察組(A組)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復合瑞芬太尼麻醉, 先給予瑞芬太尼1 μg/kg靜脈推注, 然后給予依托咪酯脂肪乳0.15~0.35 mg/kg緩慢靜脈推注;對照組(B組)采用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麻醉, 先給予芬太尼0.5~1 μg/kg靜脈推注, 再給予丙泊酚1~2 mg/kg緩慢靜脈推注, 兩組均在患者睫毛反射消失后, 插入電子胃腸鏡, 進行手術。術中觀察兩組患者血壓、心率、脈搏氧飽和度, 有無呼吸抑制, 以及患者有無體動反應, 術畢蘇醒情況。

    1. 3 觀察指標 術中采用GE多功能監護儀連續監測患者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脈搏氧。分別記錄給藥前、給藥后1 min、2 min、4 min、6 min時上述指標的變化。

    1. 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15.0統計學軟件打包處理完成, 資料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 x-±s)及百分率進行統計描述;計數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計量資料采用配對設計t檢驗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給藥方法后, A組患者與B組患者均能安靜入睡, A組有一例患者插入電子胃鏡時出現嗆咳反應, B組有2例, 兩組患者均有一例術中出現輕微體動反應, 兩組患者飽和度檢測均有輕微短時下降, 兩組中B組患者心率略增高, MAP略下降, A組患者無明顯變化, 具體見表1。

    從兩組實驗結果可以發現, 無論采用丙泊酚聯合芬太尼還是采用依托咪酯脂肪乳復合瑞芬太尼麻醉對患者而言都是安全的, 依托咪酯脂肪乳聯合瑞芬太尼對循環干擾更小, 更平穩。

    3 討論

    胃鏡檢查是當前診斷與治療消化道疾病的一個重要手段。由于胃鏡檢查是一種侵入性檢查,許多患者對此項檢查都有一種恐懼感而難以接受,或者在檢查過程中患者不能忍受而不能完成檢查。而無痛胃鏡既可以減輕患者的痛苦,又能讓操作胃鏡的醫生順利完成檢查,受到許多醫患的歡迎[3]。丙泊酚作為臨床應用最為廣泛的短效、速效全麻藥在門診無痛電子胃腸鏡中最早得到廣泛應用。但是由于異丙酚對循環的較強的抑制, 在應用中有時有一定的顧慮, 尤其是年老體弱的患者。依托咪酯脂肪乳由于具有和丙泊酚同樣的短效、速效的特點, 在臨床中應用逐漸得到推廣。但在臨床中人們發現單純應用依托咪酯或是丙泊酚, 由于其不具備鎮痛作用, 所以術中部分敏感患者還是有明顯的體動反應, 所以就開始嘗試復合應用芬太尼, 但由于芬太尼代謝時間相對較長, 特別是老年患者, 在使用過程中還是有一定的顧慮[4, 5]。近年來, 短效但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瑞芬太尼在臨床的普及, 為我們提供了新的選擇。瑞芬太尼是芬太尼家族中的新成員, 合成于20世紀90年代初, 是純μ型阿片受體激動劑, 清除半衰期僅6 min, 是超短時, 強效的阿片類鎮痛藥, 具有起效快, 作用時間短, 恢復迅速, 無蓄積作用, 麻醉深度易于控制等優點[6]。較之芬太尼和舒芬太尼, 瑞芬太尼在無痛人流, 無痛胃、腸鏡等短小手術領域中的應用已顯示出明顯的優越性。瑞芬太尼對呼吸也有抑制作用, 其程度亦與等效劑量的芬太尼相似, 但持續時間較短, 停藥后恢復更快, 停止輸注后3~5 min恢復自主呼吸。也可引起肌僵硬, 但發生率較低。瑞芬太尼起效快, 鎮痛作用強, 很好的彌補了丙泊酚和依托咪酯脂肪乳鎮痛作用的不足, 而且, 同樣是超短效的全麻藥, 不耽擱門診患者快速蘇醒的需要, 就成了我們當下的首選麻醉方法[7, 8]。由于依托咪酯復合瑞芬太尼在門診無痛胃腸鏡中的應用不但安全, 而且對循環干擾更小, 因此在門診無痛胃腸鏡中的應用是可行的。

    參考文獻

    [1] 徐富星,季大年.無痛苦消化內鏡技術臨床應用現狀.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05(25):221-222.

    [2] 趙峰.依托咪酯、丙泊酚在老年無痛胃鏡檢查中的對比分析.中國實用醫藥, 2013,8(25): 148-149.

    [3] 陳莉麗,鄭艷萍,樊曉云.丙泊酚在無痛胃鏡中的應用.中國醫藥指南, 2012,10(31): 260-261.

    [4] 朱宇航,朱昭瓊,鄭淑文,等.丙泊酚和依托咪酯在胃鏡檢查中的應用.遵義醫學院學報, 2013,36(2):141-144.

    [5] 劉月強,侯鐵柱,趙素貞.依托咪酯和丙泊酚復合麻醉在無痛胃鏡檢查中的臨床應用.中華醫學信息導報, 2013,28(17): 12.

    [6] 陶曉三,鄧捩根.瑞芬太尼在無痛腸鏡檢查中的應用.江西醫藥, 2005(40):747-748.

    第6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關鍵詞】經腹超聲檢查;經陰道超聲檢查;早期異位妊娠;診斷價值

    【中途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7484(2013)06-0471-02

    異位妊娠應做到早期診斷與治療,以達到盡量改善預后及降低對患者不良影響的目的,臨床中對于本類患者的診斷方法較多,其中超聲檢查的認可程度較高,而不同方式的超聲檢查的應用價值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對于不同超聲檢查方式的全面細致比較極為重要,以為檢查方式的選取提供依據[1]。本文中我們即就不同超聲檢查方式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進行比較,具體比較結果分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取2011年5月~2013年4月本院診治的78例疑似異位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年齡20~41歲,平均年齡(28.7±6.2)歲,停經時間38.0~58.0d,平均停經時間(42.3±5.7)d,其中伴有下腹痛者37例,伴有陰道不規則出血者46例,有異位妊娠史者2例。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簽署同意書及積極配合檢查。

    1.2方法

    將78例疑似異位妊娠患者均分別采用經腹超聲與經陰道超聲進行檢查,其均采用SIUI APOGEE3500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進行檢測,其中腹部檢查時的探頭頻率為3.5MHz,而經陰道檢查時的探頭頻率為6.5 MHz,。首先在膀胱充盈的情況下進行經腹部檢查,然后排空膀胱再進行經陰道檢查,注意檢查過程中的擺放及進行細致觀察分析。然后將兩種檢查方法的檢查結果與最終證實結果進行對照,比較兩種檢查方法的各類異位妊娠檢查準確率及特異性、敏感性進行比較。

    1.3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需要進行統計學處理的數據為檢查準確率、特異性與敏感性,均以率的形式表示,采用計數資料的卡方檢驗方式處理,軟件為SPSS15.0,P

    2結果

    2.1兩種檢查方法的各類異位妊娠檢查準確率比較

    78例疑似異位妊娠患者最終經手術病理證實73例異位妊娠,其中輸卵管妊娠67例(壺腹部妊娠51例,峽部妊娠12例,間質部妊娠4例),卵巢妊娠4例,宮角妊娠2例,經陰道超聲檢查對各類異位妊娠檢查的總準確率高于經腹超聲檢查,P

    3 討論

    異位妊娠在婦科并不少見,且近年來有發病率升高的趨勢,因此對其診斷及治療方面的研究并不少見,臨床中對于本類患者的診斷方法較多,其中超聲診斷是效果較受肯定的一類,但是不同的應用方法之間的診斷效果差異較大[2]。經腹與經陰道超聲均是常用的超聲診斷方法,對于這兩種方法的研究與比較也并不少見,但是對于效果之間的差異程度的研究卻相對不足[3]。本文中我們即就經腹超聲檢查與經陰道超聲檢查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進行比較,發現經陰道超聲檢查不僅僅對于早期異位妊娠的檢查準確率有更好的效果,且其臨床應用的特異性與敏感性也更佳,說明經陰道超聲檢查在早期妊娠診斷中的價值相對更高,分析原因,我們認為經陰道超聲檢查更為接近宮頸與陰道穹窿,故對盆腔的顯示更為清晰[4],尤其對子宮內膜的結構、卵巢及輸卵管的顯示效果較佳,另外其在檢查的過程中受到膀胱充盈方面的影響也有效降低[5-6],故效果進一步得到保證,因此在檢查過程中的可取性也即更高。綜上所述,我們認為經陰道超聲檢查在早期異位妊娠診斷中的價值明顯高于經腹超聲檢查,更有助于異位妊娠的早期診斷。

    參考文獻:

    [1] 王艷紅.陰道與腹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早期異位妊娠的診斷價值分析[J]. 基層醫學論壇,2012,16(35):4709-4710.

    [2] 黃洪玉.體外受精-胚胎移植術后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早期異位妊娠診斷價值[J]. 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3,24(2):101-103.

    [3] 王偉群,梁偉翔,張華,等.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結合腹部推擠在診斷早期異位妊娠中的應用價值[J]. 實用醫學雜志,2012,28(21):3557-3559.

    [4] 楊煥興,陸麗萍,張曉紅.經陰道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早期異位妊娠的應用價值[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20):233.

    第7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一、指導思想

    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防震減災服務人民群眾的需求;堅持以人為本,把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放在首位;堅持最大限度地減輕地震災害損失的根本宗旨;堅持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的工作方針,積極宣傳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方針政策,大力普及防震減災知識,提高全社會防震減災意識,增強公眾自救互救能力和參與防震減災工作積極性,引導全社會主動、科學參與防震減災工作,最大限度減輕地震災害造成的損失。

    二、工作目標

    通過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六進”(進機關、進學校、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進家庭)活動、特殊時段重點宣傳和地震應急演練,達到省上提出的“力爭5年內,全省防震減災知識普及率達到80%以上,社會公眾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的要求。

    三、宣傳內容

    (一)方針政策。宣傳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艱巨性和長期性,黨和國家防震減災工作的方針政策、發展方向、決策部署和工作措施。

    (二)法律法規。宣傳防震減災法律、國務院防震減災行政法規,中國地震局部門規章,以及我省防震減災的地方法規和政府規章。

    (三)監測預測知識。宣傳地震監測預測科普知識和技術方法,地震宏觀異常現象在地震預測中的重要作用,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保護的重要性、技術要求,我國地震預測的客觀能力。

    (四)災害防御知識。宣傳城鄉建設工程抗震設防作用和意義,農村民居防震保安工作減災實效,我省地震應急預案及防震減災規劃,普及抗震設防、地震安全性評價、活動斷層探測、地震小區劃、地震地質災害防范等知識。

    (五)救助知識與應急演練。宣傳應急避險、自救互救、醫療救護、衛生防疫、次生災害防控、心理疏導等知識,開展多種形式的地震應急演練。

    (六)科技成果。宣傳國內外地震科技創新進展,地震科技理論成果和技術創新對提高防震減災能力的作用,地震科技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意義。

    四、具體工作

    (一)以規范政府部門行政管理、提高應急指揮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法律法規進機關活動。行政學院要將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納入教學計劃及主體培訓內容,每期至少安排1次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和科普知識培訓,使參訓人員對防震減災相關知識能夠準確理解和把握,提高全體公職人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和應急處置能力。各部門、各單位要引導全體職工學習并熟悉本級應急預案疏散撤離路線和避險地點。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及成員單位每年都要組織開展1次地震應急救援演練,提高應對地震災害的決策、指揮、服務、協調能力。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行政學院、各成員單位

    (二)以普及防震減災知識和提高緊急避險能力、推進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學校活動。教育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關于“學校應當進行地震應急知識教育,組織開展必要的地震應急救援演練,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的要求,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作為學生安全教育、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納入教學計劃,上、下半年分別安排不少于4個課時的防震減災相關知識教育。地震、教育部門要指導、督促各學校制定地震應急預案,每周不少于2次的應急演練。確保在地震來臨時能夠做到科學避險,有序撤離,保障師生的人身安全。學校要認真實施地震安全校舍工程,新建基礎設施和各類建筑物必須嚴格按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選址、設計、施工和驗收,把學校建成地震應急避難場所。地震、教育等相關部門要做好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活動,5年內力爭建設5個省級科普示范學校,2個省級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1個國家防震減災科普教育基地。

    牽頭單位:市教育局

    配合單位:市地震局

    (三)以提升企業抗震能力、依法進行抗震設防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企業活動。發改、規劃、建設、國土、房管、地震等部門要充分發揮政府行政審批窗口的管理作用和信息優勢,加大對重大建設工程和可能發生嚴重次生災害的建設工程進行地震安全性評價和抗震設防重要性的宣傳。地震部門每年要深入2家企業,宣傳建設工程抗震設防的重要性,并對有關人員如何加強安全措施進行培訓,提高企業抗御地震災害風險能力。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市發改委、市建設局、市規劃局、市國土局、市房管局

    (四)以推進社會管理創新、提高社區居民防震減災意識和自救互救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社區活動。地震、民政、三區等相關部門要以創建省級地震安全社區為目標,不斷推動地震安全示范社區建設活動。通過組織制定地震應急預案,設置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專欄,對社區管理人員開展地震應急演練,對居民進行專門培訓,使社區居民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和救助技能,了解居住環境地震安全,熟知震時的撤離路線和避震地點。年完成對全市30個社區的防震減災知識培訓;爭取通過5年的建設,在全市社區中創建省級地震安全示范社區3個。到年使轄區內80%的居民基本掌握防震避震、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

    牽頭單位:三區

    配合單位:市地震局、市民政局

    (五)以增強農村居民地震安全意識、提高農村民居抗震設防能力為重點,深化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農村活動。三區、建設、地震、科協等部門要把農村地區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與地震安全農居建設、新農村建設緊密結合,通過科技“三下鄉”等活動,采取培訓農村干部群眾、播放科教片、贈發宣傳資料、張貼掛圖等多種形式,向農民普及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和民房抗震技術,幫助農民編制地震應急處置方案,開展自救互救技能培訓,提高農民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救援能力。今后5年內,每年要保證舉辦農村工匠抗震技術培訓班1—2期。

    牽頭單位:市建設局

    配合單位:三區、市地震局、市民政局、市科協

    (六)以滿足家庭自救知識需求、提高自防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能為重點,深入開展防震減災知識進家庭活動。地震、文化廣播電視、科技、衛生、婦聯等部門要組織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進家庭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廣播電視節目、地震基本常識宣講、地震儀器演示解說、宣傳咨詢臺、宣傳展版和標語、發放宣傳資料、農家書屋專題圖書、群發手機短信和以家庭為單位的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等多種形式,為家庭提供豐富多彩的地震科普服務,引導家庭自備“防災應急箱”,提高地震自防自救互救能力。市科協要設立地震科技科普展區,完善圖片、錄像和實物模型。

    牽頭單位:市地震局

    配合單位:市文化廣播電視局、市科技局、市衛生局、市婦聯、報社、市科協

    (七)以提高公眾應對地震災害能力、依法開展信息公開為重點,做好地震信息和輿論引導工作。一是各新聞媒體要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經常化的防震減災公益宣傳,建立與地震局信息交流的快速便捷通道,提高快速反應能力。二是市地震局、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聯合有關部門成立防震減災公益宣傳工作領導小組,科學制定防震減災公益宣傳規劃,確定宣傳主題、工作目標、分解落實任務。其中,市地震局要每年確定防震減災公益廣告主題和重點時段,并及時提供制作防震減災公益廣告所需的素材和信息,確保防震減災公益廣告宣傳內容主題突出、特色鮮明;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結合國家和本地區地震環境與防震減災工作目標任務,將防震減災宣傳公益廣告納入公益廣告宣傳規劃和年度計劃,合理安排,定期。三是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要在主題宣傳時期,如“5·12”、“7·28”、《防震減災法》頒布紀念日、科普宣傳周等時段調整增加防震減災公益廣告播出時間。有感地震發生時視具體情況進一步加大播出密度,確保社會公眾家喻戶曉,人人皆知。四是新聞單位要充分發揮網絡、廣播、電視、報刊、微搏傳媒作用,及時準確向社會震情、災情信息,澄清不實報道,維護社會穩定。地震局要建立完善“地震信息網”、科普網站和微博,將防震減災知識宣傳和地震信息作為主要內容,提高防震減災宣傳的覆蓋面和信息公開的時效性、權威性。

    牽頭單位:市文化廣播電視局

    配合單位:報社、市地震局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有關部門要提高對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重要性、長期性和艱巨性的認識,加強對宣傳教育工作的組織領導。要健全工作協調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形式多樣的宣傳格局,并將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納入文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二)依法履職,積極推進。市防震減災工作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要依法履行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的法定職責,精心策劃,周密組織,深入開展常態化、特殊時段的防震減災宣傳教育。

    文化部門要切實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做為一項重要的和長期的任務列入工作計劃。地震部門要發揮主體作用,與文化部門共同研究制定防震減災宣傳報道計劃、宣傳提綱、應急宣傳方案,統一震情報道口徑,建立聯系協調制度,共同負責實施。同時,地震部門要按照《防震減災法》關于“國務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門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應當指導、協助、督促有關單位做好防震減災知識的宣傳教育和地震應急救援演練等工作”的要求,積極、主動服務于防震減災宣傳工作,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認真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指導相關部門開展防震減災法制宣傳和科普教育,及時為防震減災法制宣傳和科普教育提供資料,確保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各項工作落到實處。防震減災宣傳的組織、協調工作由文化部門牽頭,地震部門參與;宣傳內容、宣傳口徑由地震部門負責把關。重大地震事件的宣傳要經黨委、政府批準。有關地震預報的報道按照《地震預報管理條例》規定,由政府,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傳播。

    (三)精心策劃,保障需求。地震、教育、文化、新聞出版、科協等部門要協作配合,組織制作質地精良、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科普書刊、科教片、動漫片、折頁、電子書等防震減災宣傳教育產品,內容包括地震基本知識、防震避震、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自救互救、識別地震傳言常識、心理疏導等,滿足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實際需求。

    第8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深入持久地全面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對于提高全民防震減災意識和素質、實現有效減災、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滿足多震區人民群眾現實需求和期盼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市地震局高度重視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切實做到了思想統一、組織健全、措施得力、保障到位,切實把防震減災宣傳教育工作列入全局重要議事日程,做到年度有計劃、年中有檢查、年底有總結。特別是“5·12”汶川地震后,省政府印發了全面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的十項重大措施,市地震局抓住公眾了解掌握防震減災知識技能的需求空前高漲的有利時機,迅速掀起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熱潮,緊密結合省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家喻戶曉全覆蓋”工程的實施,及時將相關宣傳材料發放到全市各鄉鎮、學校、企事業單位、農村、家庭,有力地提升了全民防震減災素質。

    一、市政府貫徹十項措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實施情況。

    省政府關于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10項重大措施實施以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加強領導,明確責任,強化措施,貫徹落實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市政府先后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通知》(麗政發〔〕11號)、《關于切實做好地震應急救援準備工作的通知》(麗政辦發〔〕75號)、《關于修訂部門各類應急預案的通知》(麗政辦發〔〕131號),提出了做好防震減災工作的具體要求,各級各部門積極行動,狠抓落實。7月9日,永勝縣召開全縣地震應急準備工作會議當晚,姚安縣就發生6.0級地震,地震波及的鄉鎮參會領導迅速趕赴災區調查災情,開展應急工作;11月2日,賓川地震后,市縣各級各有關部門在第一時間趕赴災區調查災情、積極匯報、爭取支持。充分體現了應急快、布置快、行動快、救災快的特點,得到災區干部群眾的普遍贊譽。,市政府以第1號文件下發了《關于全面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十項重大措施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明確各項工作的牽頭單位和相關責任,為進一步做好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提高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作出了具體的安排部署。明確了十項重大措施的實施牽頭單位和協助單位,建立了跟蹤檢查、進度匯報工作制度,明確了啟動問責程序和辦法。市地震局及時印發了《關于貫徹落實<云南省人民政府關于全面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的十項重大措施>工作分解及實施意見》(麗震發〔〕32號,制定了宣傳工作要點計劃。

    《市政府關于全面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十項重大措施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麗政發〔〕1號)對于全面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要求。一、目標任務是:普及防震抗震知識,進一步提高全民防震抗震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二、主要措施有:1.實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覆蓋工程,組織發放防震減災科普知識聲像資料。將《云南防震應急自救互救手冊》《防震避震常識》、《防震避震常識掛圖》、《地震科普知識和地震緊急避險常識》等聲像資料及時發放到全市各機關、學校、幼兒園、醫院、大中型企業、社區、農村等做到家喻戶曉。2.做好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年度常規宣傳。結合“2·3”地震紀念日、“5·12”防災減災日、科技周、《防震減災法》頒布實施紀念日、“7·28”唐山地震紀念日、科技日、“11·6”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周及三月會、七月會等有利時機,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短信等媒介,采取專家講座、上街咨詢、政風行風直播熱線、知識競賽、發放宣傳材料等形式,廣泛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加強《防震減災法》等防震減災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活動。3.建立科普宣傳長效機制。認真落實地震系統防震減災宣傳方案,使防震減災知識進學校、進單位、進農村、進社區。中小學校結合“三生教育”,認真開展防震避險知識宣傳、中小學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中小學防震避險應急逃生演練等活動。組建地震科普知識宣講隊,制作宣傳展板、印刷宣傳材料,定期到鄉鎮、街道、村莊進行宣傳,擴大對社區、農村的宣傳面。充分發揮新聞單位輿論宣傳的主力軍作用,改進新聞報道形式,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精心策劃,周密安排,及時、主動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傳。4.建立應對重大地震災害新聞制度。新聞單位對地震事件的報道,必須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嚴格遵守新聞紀律,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及時將信息通過正常渠道向社會公開,確保人心安定和社會穩定;以正面宣傳為主,重點宣傳報道黨和政府對災區群眾的關懷、抗震救災工作取得成效和抗震救災中涌現出的先進事跡,動員社會各界群策群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三、牽頭單位:各區縣人民政府、市委宣傳部,四、協助單位:市政府新聞辦、地震局、民政局、文化局、教育局、科技局、市科協、報社。

    省政府十項重大措施和《市政府關于全面加強預防和處置地震災害能力建設十項重大措施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指導性、可操作性,對于指導當前和今后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對開展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也提出了明 確要求。

    二、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資料按比例配發到各縣級地震部門的情況。

    到目前為止,省局為市發放了《云南防震應急自救互救手冊》100件共0本、《賓館酒店防震避震知識卡片》7000份、《防震避震常識手冊》100件共0本、《防震減災科普知識100問》50件共10000本、《防震避震科普常識掛圖(小)》800件2萬套共16萬張、《防震避震科普常識掛圖(大)》400件1萬套共8萬張、《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掛圖》20件共400套、《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蝶蟾童(ⅰ、ⅱ)》5件共500張、《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蝶片-地震來了怎么辦》5件共750張、《地震災害自救常識》碟片4件共800張,《防震減災基本知識問答》7件共658本、《云南省四川汶川8.0級特大地震應急大行動畫冊》20件共200本。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資料為我們深入全面開展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市地震局收到宣傳資料后,及時將宣傳資料按各區縣人口比例分發到各區縣地震局,同時將各區縣地震局科普資料發放補助經費及時下達給區縣地震局。各區縣地震局也及時深入農村鄉鎮,利用集市等時機,將宣傳材料及時分發到學校師生、干部群眾、來麗游客手中。

    三、及時向學校、鄉村、政府部門、酒店等分發防震減災科普宣傳資料情況。

    市地震局重視科普資料發放工作,收到省局配發的宣傳資料后,市地震局召開專題辦公會議,研究安排強化宣傳工作,并初步制定了工作計劃及內容,就宣傳工作專門進行安排部署,對區縣地震局提出了要求,要求各區縣地震局利用“2·3”地震、科技活動周、防災減災日等有利時機,針對性開展強化科普宣傳,在全市范圍內形成科普宣傳熱潮,形成合力,以大規模、大聲勢達到大成效。

    市地震局以點帶面,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指導員聯系鄉永勝縣順州鄉中學、新河村中學、小學及村民送去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防震減災知識100問》等科普材料共4000冊,做到聯系村中小學及群眾人手一冊,做到了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為市屬大中小學校師專、實驗學校、云南大學旅游文化學院等發放了知識掛圖和宣傳資料,做到人手一冊。

    市縣黨委、政府文件交換系統向市縣兩級黨政領導及黨委、政府部門發放了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防震避震常識手冊》、《地震知識100問》及市地震局編印的《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與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規匯編》等宣傳材料。

    通過全市司法系統、中小學和市政科普宣傳專欄廣泛張貼《防震減災法》及《防震避震科普常識掛圖》宣傳掛圖。

    積極協調市旅游局,由市旅游監理公司將省地震局配發的酒店賓館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插頁7000份分發給全市三星級以上酒店賓館。由于市酒店賓館客房標間達5萬多,省局所發材料嚴重不足,將實際情況上報省局震防處。

    在市、縣、區人大、政協“兩會”隆重召開之際,市、縣、區地震局為與會代表和委員發放《地震知識100問》、《防震避震知識》等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材料,面向來自全市各個地區、各條戰線、各個界別、各級領導、各種民族的代表具有廣泛代表性,向他們開展專門的科普知識宣傳取得了帶動示范作用。

    在新春佳節之際,市地震局為全市中小學地震兼職宏觀信息員寄去了春節慰問卡和防震減災知識掛圖、dvd、《防震避震知識》、《地震知識100問》,為全市中小學在新的一年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提供了條件。另外,還為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成員單位及分管領導寄去了防震減災科普知識材料及《市建設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與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政策法規匯編》。共寄出防震減災知識材料3000余份。

    市縣(區)地震局以學校為重點將省局配發的宣傳資料及時發放給各學校,做到人手一冊,宣傳掛圖做到了入班、入村。玉龍、古城、永勝、華坪、寧蒗各區縣地震局還組織了科技化宣傳、鄉鎮街天強化集中宣傳、交流會強化宣傳等活動,深受廣大群眾特別是農民朋友的歡迎,宣傳效果極為理想。

    永勝縣地震局于7月10日召開全縣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向與會代表《防震避震常識》、《地震知識100問》共234本;于8月3日在永勝縣大安鄉召開“地震應急救援準備工作培訓會”,向參會人員發放宣傳資料800冊、dvd光盤10盒;9月在縣教育局召開全縣中小學校校長會議時,向參會人員發放dvd光盤《蟾童》120盒、《地震100問》和《防震避震常識》1000份;于9月23日組織參加了永勝縣“全國科普日”活動,開展地震知識咨詢,擺放防震避震宣傳展板,向過往群眾發放宣傳折頁、《地震100問》和《防震避震常識》等宣傳材料,近千人次觀看展板,發放宣傳資料多份。在民主廣場的科普畫廊內展出8平方米的宣傳材料;11月19日,積極配合省地震局地震科普大篷車宣傳組開展科普宣傳活動。組織全縣鄉鎮分管領導、縣直地震應急指揮部成員單位主要領導共80人舉辦了科普宣傳報告會。科普大篷車到十字街進行街頭宣傳,播放《蟾童》、《應對地震災害自救互救常識》等防震減災科普音像片。發放《防震避震 常識》、《地震知識100問》等地震科普宣傳材料近5000份;12月11日我局召集全縣十五個點的宏觀觀測人員進行集中培訓。并發給宏觀觀測人員宣傳折頁、《地震100問》和《防震避震常識》等宣傳材料多份。

    玉龍縣地震局在紀念汶川5.12特大地震一周年之際,向全縣各部委辦局發放地震宣傳知識手冊1500余份。以全國首個防災減災日為契機,積極開展了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月活動,到玉龍中學、玉龍縣五中、白沙中學開展了防震避震常識宣傳和地震應急演練,取得了明顯的效果,共發放地震知識宣傳手冊余份。

    古城區、華坪縣、寧蒗縣地震局也積極開展科普宣傳六進活動,及時將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材料發放到機關、企業、社區、學校、單位、家庭。

    四、利用防災減災日、“11·6”等時機開展宣傳活動情況。

    在防災減災日、“11·6”等時機,市地震部門都認真落實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年度計劃要點要求,切實做好重點時段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全市地震系統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網絡、短信等媒介,通過開展講座、上街咨詢、發放宣傳材料、刊登文章、播放宣傳片、張貼掛圖、懸掛橫幅、播放標語口號、短信宣傳、知識競賽、網絡宣傳、通過公共汽車發放宣傳材料等方式,走入社區、鄉村、機關、企業、學校,有重點、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大量的科普宣傳活動。切實做到了報紙上有文章、電視上有畫面、網絡上有專欄。全市中小學校結合“三生教育”,以防震避險知識宣傳、中小學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中小學防震避險應急逃生演練為重點等,廣泛開展了防震減災科普學習宣傳活動。

    5月12日前后,全市地震系統深入基層農村、小區、中小學、幼兒園、企事業單位。以中小學師生為重點,實施了科普知識全覆蓋工程,發了科普宣傳材料近20萬份,開展知識講座20場。在5月12日,與全市各主要減災職能部門一道開展了規模大、影響大、效果好的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全市電視臺共播放宣傳片600分鐘(含重播、新聞)、宣傳口號共40余條。

    2月3日,在大地震14周年之際,市、古城區、玉龍縣地震局聯合開展了紀念1996年“2·3”大地震現場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市、區、縣地震局全體干部職工到紅太陽廣場、束河古鎮等地向行人發放《地震知識100問》、《防震避震常識》、《科協網絡通訊“5·12”專輯》等地震科普知識宣傳材料,回答行人有關防震避震方面的問題,講解介紹防災減災法規。本次活動共發放地震科普知識材料5000余份,圓滿完成了宣傳任務,對進一步提高了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起到了積極作用。按照市地震局的要求,永勝、華坪、寧蒗縣地震局也在2月3日當天開展了科普知識宣傳教育活動。在縣城市政廣場和主要街道開展現場宣傳,縣掛宣傳標語條幅3幅,發放科普知識讀本共6000份、開展現場咨詢780人次。

    在每年的“11·6”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周,全市地震部門都認真開展了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成效果顯著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五、各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建設情況

    市高度重視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創建工作,并把此項工作作為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的重要內容。強調創建工作要以“加強校舍安全建設”為基礎,以“普及防震減災科學知識、倡導科學防震避震方法、提高應急避險能力為宗旨”,以“學校科普宣傳教育和緊急避震逃生演練”為重點,以“教育一個孩子,帶動一個家庭,影響整個社會,確保一方平安”為目標,開展了經常性培訓宣傳和演練工作,通過全市各級教育、地震部門的共同努力,全市中小學校防震減災科普意識普遍增強、應急避險能力有力提高。

    到目前為止,古城、玉龍、永勝、華坪、寧蒗各縣地震局都建立了兩所縣級防震減災科普示范學校。古城區祥和辦事處白龍潭小學、永勝縣第四中學兩所學校被評為云南省首批科普示范學校。永勝縣“紅石崖·天坑”地震遺址于被中國地震局評為國家級典型地震遺址。全市初步形成以學校為重點的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教育網絡,正在發揮示范、帶動、影響的作用。

    六、其他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工作情況

    積極爭取省局支持,《市防震減災科普宣傳教育》專題dvd蝶片制作項目得到省局支持。投入15萬元,將立足實際,強化人對本市多地震的市情了解,切實增強憂患感、責任感,并從思想根源重視防震工作、做好應急工作、全面提高防震意識,融合現實性、觀賞性、教育性、藝術性于一體,為實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全覆蓋工程提供較好的教育素材。dvd宣傳片已進入制作后期。

    積極組織代表隊參加了全省防震減災科普知識競賽,并取得了全省第二名的好成績。認真組織全市師生收看省電視臺少兒頻道每月一期的防震減災科普宣傳片《地震百科》和全省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大賽電視錄相。

    積極配合省地震局開展“防震減災科普大篷車”活動,11月18-19日,在古城區、永勝縣開展了大規模的科普宣傳活動,通過舉辦講座、巡回宣傳、發放材料等方式向市民及游客宣傳防震減災科普知識。

    加強對市防震減災網的管理、更新、維護工作,按照把網站建設成為信息公開、政務公開、接受監督、強化宣傳的重要平臺的目標,充分利用網絡新興媒體優勢,強化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

    利用廣播電視覆蓋面和影響面廣的優勢,協調市電視臺不定期播放科普知識宣傳片,廣泛開展防震減災科普知識宣傳教育。電視臺綜合頻道分別于5月12日、綜合頻道于1月31日黃金時間晚8:05分播放了《汶川地震啟示》、《蟾童》(ⅰ、ⅱ)及《應對地震災害—公眾自救互救常識》等宣傳片,并于次日在公共頻道重播,效果顯著。積極開展每年的政風行風直播熱線活動,向廣大聽眾介紹了市防震減災事業成就,就感興趣的科普常識問題回答了聽眾提問,廣泛宣傳了地震工作和科普知識。在召開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全市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安全性評價管理座談會、科普示范學校創建、利用紀念日開展防震減災科普教育活動、組織學校科普知識講座及緊急避震逃生演練、全市地震系統年度工作會議召開、防震減為重要活動、農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和校舍安全工程積極推進情況,市廣播電視臺、日報都及時進行定傳報道,有力地宣傳了防震減災工作和科普知識宣傳教育工作。在新修訂的《防震減災法》頒布、地震紀念日之時,各級黨委、人大、政府分管領導都在《日報》及網等媒體上刊登署名文章,廣泛宣傳防震減災政策、法規和知識。利用《年鑒》、《騰飛-建國六十年紀念冊》、《統計年鑒》等媒介廣泛宣傳了防震減災工作和科普知識。

    永勝縣積極爭取世界宣明會資助,制作鄉土宣傳手冊,舉辦科普知識講座,把鄉土科普宣傳資料送到學校、送到貧困山區,把防災知識作為扶貧、扶智的重要內容,體現了以人為本、民生為先的理念,深受貧困山區人民的喜愛。

    實施防震減災科普宣傳家喻戶曉全覆蓋工程,由于領導重視、思想統一,通過全市地震系統干部職工近兩年來的扎實工作,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社會公眾防震減災意識明顯提高,以機關為重點,防震減災法律法規宣傳進一步強化;以學校為重點,防震減災科普示范教育學校建設取得突破,學校科普教育和緊急避震演練做到常態化;以廠礦及次生災害容易發生企業和生命線工程為重點,地震應急預案體系建設和應急準備檢查工作經常化建設取得長足進步;地震平安示范社區建設取得積極進展。全社會以熟悉、掌握防震減災基本知識、防震避震常識、地震自救互救常識、防震減災政策法規、抗震防震常識為標志,全民綜合防震減災能力得到有力提高。

    第9篇:防震減災的意義范文

    經市政府同意召開的省地震局周清良局長在百忙之中光臨會議,這次全市防震減災工作會議。并作了重要講話,此,代表市政府表示衷心的感謝!剛才,周局長充分肯定了市的防震減災工作,想既是對我鼓勵,更是鞭笞。周局長的講話,為我今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請大家認真學習領會,抓好貫徹落實。

    全市防震減災工作,2010年。以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切入點,以不時提升監測預報和地震災害應急處置能力為目標,集中精力、抓住重點,地震監測預報、地震災害防御、地震應急救援、地震知識宣傳等工作都邁上了一個新的臺階。成果的取得,凝聚著全市防震減災戰線干部職工的心血和汗水,更離不開各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地震局的大力支持。此,謹代表市政府向辛勤工作在防震減災戰線的同志們表示高尚的敬意和誠摯的慰問!向臨時以來關心、支持防震減災事業的各級領導、社會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謝!

    對2011年工作進行了安排安排,王升同志認真總結了去年的工作。完全同意。下面,就進一步做好全市防震減災工作,再講三點意見。

    一、增強防震減災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認清形勢。

    群災之首。因此,地震災害涉及面廣、影響深、造成人員傷亡和財富損失大。做好防震減災工作必需時刻堅持清醒的頭腦,真正做到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2010年我經歷了歷史上罕見、震驚世界的5.12汶川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富造成了巨大的損失。這次地震中受傷害的數十萬群眾中,無法知道有多少人具備應急避難的意識、知識和能力,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具有一定的避險意識,掌握一定的平安知識和自救技巧,就能更加有效地保護自己,減少傷亡。四川桑棗中學,地震中遭遇重創,但由于平時學校多次組織師生進行地震演習,地震發生后,全校2200多名學生、上百名老師,用時1分36秒,全部撤離到平安地帶,無一傷亡,發明了一大奇跡,最有說服力的例子。屬于國務院確定的首都圈重點監視防御區,地處河北平原地震帶,滄東斷裂通過市區,地區人口密度較大,邢臺地震、唐山大地震都波及我市,給我市造成不同水平的損失,特別是1967年3月27日,河間發生的6.3級地震,造成河間損壞房屋達56816間。因此,面對我市防震減災工作的嚴峻形勢,只有不時牢固樹立“震情第一”觀念,從思想上提高對防震減災工作的認識,提高鄉村綜合防御地震災害的能力,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才干促進我市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目標,這也是各級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各級政府要不斷加大防震減災工作的力度,各部門之間要相互協作,真正把防震減災的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實處,才干有效地減少地震帶來的損失。市的防震減災工作任重而道遠,各級政府一定要站在科學發展、促進和諧的高度,充分認識做好當前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性和防震減災工作面臨的嚴峻復雜形勢,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切實增強防震減災工作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共同把防震減災工作做好,為全市人民的生命和財富平安保駕護航。

    二、切實做好當前防震減災重點工作,明確職責。

    (一)全面提升地震監測能力。地震監測預報是防震減災工作的基礎和首要環節。市防震減災主管部門。進一步提高迅速反映能力,確保在第一時間把我市及鄰區發生的地震向市政府演講,為政府決策當好參謀。同時,要切實做好監測預報的相關工作,技術人員要進一步提高地震監測和資料分析處置能力,完善震情短臨跟蹤方案,認真做好地震重點監視區的跟蹤監視,不時提高分析預報水平。各縣(市、區)政府要按照《地震監測設施和地震觀測環境維護條例》要求,加強對現有地震臺網的管理、臺站的改造優化,保證地震觀測設施的正常運轉。各縣(市、區)公安、國土資源、城鄉規劃、建設等有關部門,要依照各自職責,依法做好轄區內地震監測設施和觀測環境維護工作。

    (二)切實加強防震減災工作機構和群測群防“三網兩員”建設工作。一要不斷健全完善防震減災工作機構。要根據河北省地震局《關于在市縣政府機構改革中機構設置的意見》省編委《關于加強縣級地震工作機構建設的通知》和《河北省縣(市、區)地震工作機構職責》等文件要求。要繼續保管原有獨立的縣級地震工作機構,對有條件的縣(市、區)也要建立獨立的地震工作機構。二要繼續加強群測群防“三網兩員”建設工作。各縣(市、區)要按照《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防震減災“三網兩員”建設工作的通知》滄政辦字〔2010〕57號)要求,進一步加強“三網兩員”隊伍建設,完善工作運行機制,建立健全穩定的三網兩員”經費渠道,制定崗位津貼發放規范,確保群測群防工作正常運行。市地震局要做好“三網兩員”人員的業務指導和骨干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

    (三)加強建設工程的抗震設防要求和地震平安性評價監管。各級防震減災主管部門要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河北省建設工程抗震設防要求管理方法》等法律法規規定。項目立項、選址、規劃等環節相互協作,對未確定抗震設防要求的項目不予料理相關手續。建設部門要嚴格依照抗震設防要求進行施工,確保新建、改建、擴建等重大建設工程達到抗震設防要求。對可行性演講中未包括抗震設防要求的項目,地震監督管理部門不予審批。建設工程竣工驗收時,建設單位須邀請建設工程所在地地震監管部門對抗震設防要求采用情況進行驗收,未經驗收或經驗收不合格的不得將建設工程交付使用。

    (四)組織實施好農村民居地震平安工程。市農村及城鎮人口密度高。存在嚴重的地震平安隱患。發改委、規劃、建設和地震等部門要有針對性地把農村民居地震平安工程與“社會主義新農村”文明生態村”建設、三年大變樣”活動有效結合起來,切實把農村民居地震平安工程作為當前一項重要工作任務,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免費給建房農民提供房屋設計圖和抗震設防技術指導,使農民住上既有抗震能力,又有抵御其他自然災害的新民居,從而全面提高農村綜合抗災防災能力,真正為農村群眾辦好事、辦實事。

    (五)進一步做好地震應急與救援工作。一是各級政府要建立地震應急預案的制定、修訂、備案和檢查制度。適時組織地震應急演練,增強應急反應能力。要明確完善工作順序,建立協調聯動機制,做到臨震不亂,科學決策,行動迅速,處置有力。二是要進行地震應急技術系統、災情速報系統和地震應急基礎數據庫系統建設。要配置必要的裝備設施,為地震應急工作提供有力的裝備、技術和信息保障。三是要加強救援隊伍建設。各縣(市、區)政府要根據實際需要,充分利用消防等現有隊伍,依照一隊多用、專職與兼職相結合的原則,建立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伍。四是要做好物資儲藏、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工作。民政部門要結合鄉村商品物流,合理建設應急物品貯藏網絡;交通部門要保證震災發生后救災物資的緊急運輸工作;衛生部門要掌握周邊醫療機構救治資源狀況,特別是要掌握群體性創傷的救治能力狀況,震災發生時,統籌動員組織和安置傷員的救治工作,并確保災后無大疫情。五是搞好應急避難場所規劃建設工作。各縣(市、區)政府要按照“預防為主,防御與救助相結合”方針,本著因地制宜,平災結合,便于疏散的原則,統籌規劃、科學安排,依托鄉村規劃和改造,廣場、綠地、公園等場所設置應急疏散通道和避難場所,安排明顯標志,配置必要的避險救生設施。

    (六)深入開展防震減災宣傳教育。防震減災宣傳教育是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組成局部。才干使公眾在災難來臨之際,做到臨危不亂,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地震知識宣傳要發動群眾、依靠群眾,形成地震部門推動,宣傳、教育、科技、文化、媒體等相關部門配合的宣傳教育機制。要創新地震知識宣傳方式,構筑宣傳教育立體模式,努力拓寬宣傳教育的渠道,實現防震減災知識宣傳教育經常化、普及化。要在報紙、電臺、電視臺等新聞媒體開辟防震減災知識專欄,向社會公眾宣傳防震減災知識,努力擴大宣傳面。相關部門及鄉村社區要制定防震減災宣傳教育計劃,完善宣傳網絡。防震減災主管部門要組織專家深入到校園、社區、鄉村、企業開展防震減災知識宣講活動,要把防震減災知識宣傳作為“文化、衛生、科技”三下鄉活動的重要內容。市地震局要加強基層宣傳員的培訓工作,防震減災知識慣例宣傳的基礎上,組織防震減災知識宣講團,開展有針對性的防震減災宣傳活動,不時提高公眾防震減災意識,切實提高群眾災情面前自救、互救能力,最大限度地減少人民生命和財產的損失。

    三、狠抓落實,加強領導。全面推進全市防震減災工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国产成人麻豆tv在线观看| 欧美在线成人午夜网站| 色欲欲WWW成人网站| 成人免费黄网站|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成人国产激情福利久久精品| 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性生交视频免费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日韩精品无码成人专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亚洲AV成人无码天堂|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国产成人麻豆亚洲综合无码精品 |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色成人tv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久久av综合网成人 | 国产成人免费永久播放视频平台|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最新国产成人ab网站| 欧美成人免费香蕉|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亚洲精品成人a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久777777|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成人a毛片在线看免费全部播放|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无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