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電磁感應及其應用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電磁感應及其應用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關鍵詞:旁路;電流互感器;保護雙重化;電流切換

    中圖分類號:TM4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2374(2011)24-0113-03

    在電力系統中主變壓器(以下簡稱主變)是變電站的核心設備,它的安全穩定運行直接關系到整個變電站甚至電網的正常可靠運行,因而主變保護設備顯得尤為重要,對于當今大量采用的主變微機保護應給予高度重視。筆者經過多年來對帶旁母主接線情況下主變壓器保護技術改造和運行情況的總結,對旁路電流采集方式做一些分析,對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為同類工程的設計和驗收工作提供參考。

    一、變壓器微機保護雙重化電流回路配置現狀

    為避免主變保護異常及修改定值等工作造成主變保護被迫退出運行,導致有故障發生不能及時切除,造成事故擴大。根據《二十五項反措》要求,220kV以上的主變壓器的微機保護需雙重化;同時隨著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不少廠家相繼推出主后備保護一體化,兩套保護完全獨立的配置方案(非電量保護除外)。保護實現雙重化后,兩套保護的電流回路均應獨立接到對應的電流互感器上,當主變開關代路時,原則上必須在兩套保護的電流回路均要獨立,但實際應用中由于旁路開關的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不足,難以實現(特別是在一些老變電站的主變微機保護技術改造工程中)。總結現場接線方式,可歸納為以下幾種:

    (一)無旁路電流互感器電流接入主變壓器保護

    如圖1所示(以變高側為例,下同)。

    高壓側和中壓側旁路開關問隔均無多余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情況,正常運行接線,A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的開關電流互感器,B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的套管電流互感器,當主變開關代路時A屏微機保護退出,B屏微機保護繼續運行。顯然此接線方式不符合保護實現雙重化要求。

    (二)套管電流互感器與開關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切換

    如圖2所示,高壓側和中壓側旁路開關間隔均無多余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正常運行接線:A屏微機保護接入對應的開關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B屏微機保護接入對應側的套管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供電企業在廠家定貨時要求A屏微機保護變高側和變中側均設置有旁路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又由于在技術改造中原來的常規保護進行微機化后,變高側和變中側套管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有剩余,現場將變高側和變中側剩余其中一組保護級的二次繞組均接到A屏微機保護(旁路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對應的端子排處),當主變開關代路時將A屏微機保護套管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切換到旁路保護側,A屏微機保護投入運行,B屏微機保護繼續運行不變。雖然此接線方式符合保護實現雙重化要求,但旁路到主變的導線無主保護。

    (三)旁路電流互感器電流與開關電流互感器電流切換同樣如圖3所示:

    變高側和變中側旁路開關間隔均有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正常運行接線:A屏微機保護接入對應側開關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B屏微機保護接入對應側的套管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供電企業在向廠家定貨時同樣要求A屏微機保護變高側和變中側均設置有旁路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在變高側和變中側旁路開關間隔均有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接入A屏微機保護(旁路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對應的端子排處),當主變開關代路時將A屏微機保護電流互感器切換連接片切換到旁路保護側,A屏微機保護投入運行,B屏微機保護繼續運行不變。雖然此接線方式符合保護實現雙重化要求,但接線較復雜,如果采取獨立配置方式,本站有多少臺主變就需要在旁路電流互感器處配置多少組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可能增加旁路電流器的二次繞組負擔;如果采取在旁路端子箱處切換方式,增加運行人員操作工作量,并存在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的風險等。

    上述三種接線方法比較:第一種接線方法在主變開關代路時,A屏微機保護退出運行,B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開關的套管電流互感器,保護范圍縮小,不滿足雙重化要求。第二種接線方法,A屏微機保護接有對應側的套管電流互感器,當主變開關代路時可以進行電流切換后投入保護,雖然這種方式滿足了雙重化,但對應的旁路開關到主變套管電流互感器這段引線無快速保護(即無差動保護),造成保護范圍縮小。第三種接線方法在主變開關代路時滿足雙重化要求,保護范圍也滿足要求,是三種方法較合理接線方式,但現場實現最困難,如果采取獨立配置方式,本站有多少臺主變就需要在旁路電流互感器處配置多少組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增加旁路電流器的二次繞組負擔;如果采取在旁路端子箱處切換方式,增加運行人員操作工作量,一組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需要對應幾臺主變保護,切換時容易切換錯誤,并存在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的風險等。

    根據現場大多變電站的實際情況,采用第二種接線方式滿足了雙重化,雖然旁路到主變的導線無主保護,多年來現場運行經驗表明,此段導線距離較短,運行的時間也較短(代路時才運行),發生故障的機率相對低,并且后備保護還存在,比較適宜現場應用的配置。

    二、主變斷路器代路時電流切換常出現的問題及對策

    (一)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問題及對策

    從歷年來事故通報學習中發現,在主變斷路器代路時由于電流切換過程中操作不當,安全措施考慮不全,電流切換過程中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觸電傷人的事故時有發生。在進行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進行切換操作時務必小心、謹慎,防止電流互感器二次開路觸電傷人。

    采用旁路電流回路的保護,代路時均要進行切換,不論是否進行帶電切換操作,必須按帶電方式進行切換,按“先連通、再短接、后打開”原則進行電流切換操作,應站在絕緣墊上,穿長袖工作服,戴好絕緣手套,手腕上不得佩帶手表、手鏈等金屬飾物,身體不得接觸保護屏,先將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切至運行位置,再將其他連片逐一切至短接位置,最后打開短接位置至中問位置的連接片(注:此類連接片為雙層)。見圖4所示:

    (二)連接片切換問題及對策

    歷年事故通報中,在主變斷路器代路時由于電流切換的操作不當,安全措施考慮不全,電流切換前未將主變差動保護暫時退出造成事故層出不窮。旁路開關合環后,將形成差動電流互感器的電流分流,造成差動保護誤動,所以在切換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前應臨時退出主變差動保護,操作時由工作經驗豐富的值班員進行。次序如下:(1)退出主變差動保護;(2)合上旁路斷路器;(3)將旁路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切至運行位;(4)斷開主變斷路器;(5)將主變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切至短接位。

    總之,在操作前將主變差動保護暫時退出,操作結束后將保護的所有信號復歸,檢查保護無異常,再投入保護。

    此外,用旁路斷路器代主變斷路器的操作時,應明確與旁路斷路器代線路斷路器是不同的。此時還是采用主變的保護裝置,不僅需要將保護出口壓板由跳本側斷路器切至跳旁路斷路器,同時需要將主變差動保護用電流互感器二次線切換連接片進行切換。

    上述過程不但需要保護出口壓板由跳本側斷路器切至跳旁路斷路器,如有啟動失靈保護也要將其切至跳旁路斷路器側;不但要切換電流互感器二次線連接片,電壓也要由“本線”切換至“旁路”;特別注意旁路斷路器代主變斷路器的操作中,需投入非電量保護跳旁路斷路器連接片,待代路任務完成再將上述所有的連接片切至正常運行位置。

    (三)保護定值問題及對策

    在現場多次發現A屏微機保護定值出錯問題,原因是如在第二種接線方式中,A屏微機保護接入對應的開關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B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側的套管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在兩套保護新投產或進行技術改造后定值整定部門按現場電流互感器變比進行定值整定為A屏和B屏兩份定值單。但A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的開關電流互感器和B屏微機保護接到對應側的套管電流互感器變比不一定相同(如開關為1200/5;套管為1000/5),又由于A屏內電流接入保護的通道是唯一的,當進行代路時只是進行外部切換。如誤將套管為1000/5電流互感器二次電流切換到1200/5保護的通道上而未改定值,在負荷小時不易發現,當負荷增加后保護就容易誤動。

    對于此類問題在進行定值整定前要查清現場電流互感器變比(含旁路)等參數,如果現場確實存在電流互感器變比不同的情況,定值整定部門進行說明;還可以將A屏微機保護多開一定值區將套管為1000/5的對應定值進行整定,備代路時切換用,現場工作人員必須將整定情況在保護屏上標識清楚,同時要在記錄本進行記錄。

    三、結語

    本文詳盡分析了旁路電流互感器電流在變壓器微機保護中的應用等問題,力求為同類變電站旁路電流互感器在變壓器微機保護中的應用提供參考。運行中的變電站進行主變保護雙重化是一項涉及回路范圍廣、技術復雜,危險點多的工作,在技術改造和應用中更需深究保護裝置采集電流模擬量的方式。注重細節,嚴控危險點,才能為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國家電力調度通信中心.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實用技術問答[M].中國電力出版社,1999.

    第2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Electromagnetism

    Maxwell Equations, Wave Propagation and Emission

    2012,560p

    Hardcover

    ISBN9781848213555

    T. Bécherrawy著

    本書是一部關于電磁學理論及其應用的高年級本科生教材,除了介紹經典的電磁理論外,作者還增加了4個方面的高等內容:波導、相對論電磁學、電磁場中的粒子和電磁輻射。

    在18世紀以前,電學和磁學是兩門獨立的學科,直到1819年奧斯特發現電流產生磁場和1831年法拉第發現變化磁場感應出電流之后,人們意識到電學和磁學之間具有非常緊密的聯系。1873年,麥克斯韋通過一組簡潔的方程組統一了電學和磁學,稱之為電磁學。該理論的一個重要預言是,電磁波存在并且以光速傳播。這個預言在1887年被赫茲的實驗所證明。電磁感應現象的發現使得人類可以大規模發電,在19世紀中后期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電磁波的發現和電子學的發展,在20世紀引導了真正的電子通信革命,對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等方面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全書共分為4部分15章:第1部分 靜態電磁學,含第1-7章:1.序言;2.真空中的靜電學;3.導體和電流;4.電介質;5.一些特殊技巧和近似的方法;6.真空中的磁場;7.物質中的磁學。第2部分 時變電磁學,含第8-10章:8.電磁感應;9.麥克斯韋方程組;10.電磁波。第3部分 傳播效應,含第11-12章:11.反射,干涉,衍射和彌散;12.波導。第4部分 相對論、粒子和輻射,含第13-15章:13.狹義相對論和電動力學;14.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15.輻射; 附錄:A.數學知識回顧;B.物理單位;C.物理常數。

    本書作者T.Bécherrawy教授從巴黎大學和紐約Rochester大學獲得理論物理學博士學位,在黎巴嫩大學、法國的Savoy大學、IUFM、Nancy大學等院校教授物理學,曾擔任黎巴嫩大學物理系主任,在高能粒子物理學領域發表了多篇文章。

    本書適合作為高年級本科生學習電磁場理論的教材,也給電磁場理論教學提供有益的幫助。一些帶星號(*)的章節屬于較有難度的內容,可以跳過而不影響內容閱讀的連貫性,每章都附有豐富的習題和參考答案。

    陳濤,博士生

    (中國傳媒大學理學院)

    第3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關鍵詞: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診斷方法

    當代汽車控制技術整體水平的持續提升,在這一過程中導致了用來監控各個系統運動狀態的轉速類傳感器的種類也不斷增加。隨之而來的就是故障種類的增加和故障診斷難度的提升。在這一前提下工作人員只有了解各類汽車轉速傳感器常見故障后,才能夠在此基礎上確保故障診斷整體效率的持續提升。

    1 汽車轉速傳感器常見故障

    汽車轉速傳感器常見故障有很多,以下從磁感應式傳感器故障、霍爾效應式傳感器故障、磁阻效應式傳感器故障、控制模塊信息故障等方面出發,對于汽車轉速傳感器常見故障進行了分析。

    1.1 磁感應式傳感器故障

    磁感應式傳感器故障是較為場景的故障種類之一。通常來說磁感應式轉速傳感器的主要原理在于對電磁感應原理的合理利用,既在這一過程中當信號轉子轉動時,則會導致信號轉子的凸齒與鐵芯的空氣隙發生變化,并且在此基礎上使通過傳感線圈的磁通發生變化。其次,磁感應式傳感器故障多體現在信號處理電路和A/D轉換的故障上。與此同時,因為磁感應式傳感器會在信號處理之后計算出磁感應式轉速傳感器無需外供電源,因此計算時的故障也會導致其整體運作效率的降低。[1]

    1.2 霍爾效應式傳感器故障

    霍爾效應式傳感器故障帶來的影響是全局性的。霍爾效應式轉速傳感器是根據霍爾效應原理制成的。眾所周知因為霍爾效應本身產生的電壓值很小,這導致了其無法直接進行應用,因此在這一前提下通過將霍爾元件與放大器電路和溫度補償電路及穩壓電源電路等集成在一個芯片上,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切實的構成一個霍爾傳感器。其次,霍爾效應式傳感器故障的故障還多體現在對于對移、側移、旋轉和遮斷五顯著影響,并且四會觸發葉片。與此同時,當汽車的發動機運轉時觸發葉片會隨之旋轉,并且不斷地在霍爾集成電路片與永久磁鐵之間穿過,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如果個別車輪速的信號不斷跳動,就可以判定出現了霍爾效應式傳感器故障。[2]

    1.3 磁阻效應式傳感器故障

    磁阻效應式傳感器故障通常較難發現。磁阻效應式傳感器作為一種新興的轉速傳感器有著廣泛的應用與市場。但是在這一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因為這種傳感器本身是利用磁阻效應的原理制成的,因此這意味著當外加的磁場發生變化時則磁阻元件的阻值也會隨之變化的現象,在這一過程中極為容易出現故障。其次,磁阻效應式傳感器故障的故障還多體現在固定不動的磁阻元件所處空間的磁場發生周期性變化,在這一過程中周期性變化的不均勻也會導致故障的出現,使其無法轉化為數字信號并輸出,嚴重的影響到了傳感器的正常運作。[3]

    1.4 控制模塊信息故障

    控制模塊信息故障會對于汽車的重要部件帶來直接的影響。由于轉速傳感器屬于汽車電動控制的關鍵部件之一。因此這意味著當轉速傳感器出現故障時會出現相應的存儲故障信息。在這一前提下工作人員只有通過先讀取相關的故障信息并且要調取與轉速傳感器有關的數據流進行觀察和分析,才能夠在此基礎上控制好相應的信息故障發生概率。與此同時,控制模塊信息故障還多表現為本身和線路檢測無法順利進行,從而導致無法在此基礎上正確的找出傳感器在車輛上的位置通常,造成了嚴重的使用障礙。[4]

    2 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及其診斷方法

    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及其診斷方法有很多,以下從轉速傳感器檢測、傳感器線路診斷、合理應用萬用表、做好波形測試工作等方面出發,對于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及其診斷方法進行了分析。

    2.1 轉速傳感器檢測

    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診斷的第一步是轉速傳感器的檢測。工作人員在轉速傳感器檢測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將不同類型轉速傳感器的工作原理作為診斷的依據。在這一過程中因為檢測轉速傳感器最簡單,因此在這一前提下工作人員能夠選擇最直觀的方法就是利用專用診斷儀器觀察與傳感器轉速相關的數據流。其次,工作人員在轉速傳感器檢測的過程中還應當通過與車輛實際運行情況的比較,來在此基礎上切實的判斷轉速傳感器的輸出信號是否正常。

    2.2 傳感器線路診斷

    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診斷需要著眼于傳感器線路的診斷。工作人員在傳感器線路診斷的過程中首先應當在不具備利用專用檢測儀器進行故障診斷的條件下,合理的對于所懷疑的轉速傳感器進行自身和線路的測試,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明確的判定出需要檢測的傳感器屬于哪種類型。其次,工作人員在傳感器線路診斷的過程中還應當合理的利用汽車電氣維修手冊可以有效確認轉速傳感器的類型。并且還可以從電路圖中找出確認傳感器類型的幾個關鍵特征,在這一過程中假如元件圖形未能表達出其所屬類型的特征則需要對其進行進一步的檢測。

    2.3 合理應用萬用表

    汽車轉速傳感器故障診斷離不開對于萬用表的合理應用。工作人員在合理應用萬用表的過程中首先應當通過利用萬用表對傳感器及其線路進行測試來確定。其次,工作人員在合理應用萬用表的過程中還應當將萬用表調到Ω(歐姆)擋,并且通過斷開傳感器的線束插頭并直接用萬用表的兩個表筆分別與每個端子相連,在這一過程中如果阻值穩定在幾百或幾千歐姆則代表著傳感器為磁脈沖式,并且可以在此基礎上確保基傳感器本身的良好\作。與此同時,工作人員在合理應用萬用表的過程中如果發現阻值遠遠大于幾千歐姆,則基本可以確定該傳感器為霍爾式的故障。

    3 結束語

    汽車轉速傳感器常見的故障基本上都有著與之相對應的其診斷方法,故工作人員應當分清汽車故障的癥狀表現,從而能夠在此基礎上通過應用合理的診斷、檢測措施來為后續的故障處理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徐支華.汽車電腦常見故障及其診斷方法[J].設備管理與維修,2015,2(06):60-62.

    [2]張麗莉,儲江偉,強添剛,等.現代汽車故障診斷方法及其應用研究[J].機械研究與應用,2015,01(39):95-97.

    第4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一、抓住主干知識及主干知識之間的綜合應用

    在第二輪復習中,我們不可能再面面俱到,眉毛胡子一把抓,而且時間也不可能充許這樣做。概括起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有以下方面的內容:(1)力學部分: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的綜合應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2)電磁學部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有關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3)光學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應用。

    在各部分的綜合應用中,主要以下面幾種方式的綜合較多(在高考中突出學科內的綜合已成為高考物理試題的一個顯著特點):(1)牛頓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在力學、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2)動量和能量的綜合這是解決物理問題中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是每年必考內容之一;(3)以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主要有三種具體的綜合形式:一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解決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二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三是用能量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4)電磁感應現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用力學和能量觀點解決導體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問題;(5)串、并聯電路規律與實驗的綜合, 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通過粗略的計算選擇實驗器材和電表的量程;二是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法;三是確定電流表的內外接法。對以上知識一定要特別重視,盡可能做到每個內容都能過關,絕不能掉以輕心。

    二、選題要精,講評要細,做題注意精細結合

    選題要精,主要體現在新穎性、梯度性、適度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在第二輪的復習中,可謂是模擬試題滿天飛,如何樣采用這些資料呢?首先對手中的資料要仔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可在針對性地選取一些好題,采用拼盤的方式組織起來讓學生練;(盡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講評要細,即重思路、善引導、做示范、細糾正。每次在講評時,必須先對各題的得分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總結(具體到每個同學的每個題的得分情況,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要重視個別的指導,對問題較大或問題比較明顯的單獨進行點評。

    三、量力而行,量體裁衣

    在后階段中的模擬題練習時,一般會遇到三種類型: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二是難啃的題,即有時反復看題都看不懂,很難進入物理情景的生題、難題,有時甚至通過老師的講解都不明白的題;三是心中無底的題,即解答過程中能找得到一些頭緒,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的解答。對于以上三種題型,分別應以三種不同的對策應付。對第一類型:可以采取做過且過,主要目的在于復習、鞏固,加深印象。 對于第二類題:只好舍痛割愛,得過且過,因為這類題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圍,(在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差距),否則會得不償失,畢竟高考中這類題是極少數的,大部分仍是基礎題,其中80%以上為中、易題,可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不會使自己鉆死胡同,浪費大好時光。對第三類題的解決要作為重點對象,做到堅決不放過。往往這類題大都是隱蔽性強、有一定的情景遷移性,只要能正確把握問題的切入點,找到突破口,你就會恍然大悟,頓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也只是一些概念、規律的基本、直觀的應用,(在信息題中這種類型占絕大多數)。一般在做完這樣的題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著欠缺,使自己能通過解答這一道題在知識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內涵和規律的外延,在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體會和收獲。這樣才能使你的解題能力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做到會一題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也是每個高三學生都希望達到的目標。

    四、強化實驗,注重實驗設計、觀察、操作和思維能力,提高實驗技能

    第5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2012年安徽高考物理試題特點回顧

    (一)結構穩定,難度下降,比重變化。

    與往年相比,2012年安徽高考物理試卷結構穩定,知識點分布和每題分值合理。難度下降,只有第20和第24題稍有難度。比重有變化,2012年選修部分約26分,超過“考試說明”的比例0.2。

    (二)考點覆蓋面廣,突出主干知識,圖形多。

    2012年安徽高考物理試題緊扣“考試大綱”“考試說明”,考點知識覆蓋面廣,著重考查“力、電”等主干知識,如:勻變速運動,圓周運動,牛頓定律,能量守恒,動量守恒,電磁場,電磁感應,但拋體運動沒考。而且基本上每題都配有圖形,要求會看懂圖形語言,能通過圖形明確物理情境。

    (三)試題設置推陳出新,突出能力考查。

    2012年安徽高考物理試題較好地體現了推陳出新的命題原則。例如第20題和第24題物理情境設置新穎。第20題考查的是考生對電場強度疊加原理的靈活應用,突出考查考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第24題涉及曲面、傳送帶、彈簧等物理情境,將高中階段要求掌握的機械能守恒、動量守恒、彈性碰撞、牛頓第二定律和運動學的有關公式等物理知識有機結合在一起,充分體現了高考對考生的綜合能力的要求。

    (四)實驗試題緊扣考綱,難度適中。

    2012年安徽高考物理實驗題題型常規,設問難度適中,緊扣“考試大綱”“考試說明”對物理實驗的要求,主要考查考生對物理實驗原理、步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

    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命題趨勢預測

    通過對2012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命題特點的回顧,我認為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命題將呈現下列趨勢:

    (一)穩中求變,穩中求新。

    2013年安徽省高考物理學科命題將一如既往地緊扣《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題型、題量和分值將基本穩定,但會在穩定中求發展、求變化、求創新,在發展變化中體現課程改革和考試改革的方向和力度。

    (二)注重基礎,突出主干。

    2013年安徽省高考物理學科試題考查內容將涉及《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絕大多數單元及諸多知識點,考查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和規律,重點是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和核心內容。諸如力學中的物體受力分析、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的綜合應用、動量和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電學中的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有關電路的分析與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等主干基礎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重點、難點,仍將是2013年高考命題的重點和熱點。

    (三)強調過程,突顯能力。

    新高考在考查知識的同時,更注重考查能力,并把對能力的考查放在首要位置。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命題必然會將突出“能力立意”的原則,重視物理情境和過程的分析,突出考查能力和素質,不僅考查五種學科能力,還要考查建模能力、理論聯系實際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

    (四)注重實驗基本技能及創新。

    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實驗試題將堅持在考查基本技能的同時,考查實驗的遷移能力、創新能力、創新精神和科學的實驗素養。同時,實驗能力中仍將增加探究能力的考查。

    2013年安徽省高考理綜物理學科備考策略

    根據2012年安徽省高考物理試題情況和《高中物理課程標準》、“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的要求,我對高考物理備考提出如下建議:

    (一)緊扣“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緊抓課本,緊抓主干,注重基礎。

    高三復習要緊扣“考試大綱”和“考試說明”,緊抓課本,注重打好“雙基”,一定要把主干基礎知識清晰化、條理化,主干基礎知識是考生提高能力的基點,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

    必須讓學生明白,備考階段不能“以考試代替復習”和“以做題代替復習”,不能一味做各種題目,尤其不能一味抓難題、偏題和怪題。關鍵是要對各類典型題目深究不放,要能從一道題中把所輻射到的知識點“敲”出來,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要注重掌握通解通法,例如2012年高考物理試題就考了交流發電機的電動勢推導。

    (二)要注重學科內的綜合訓練。

    高考復習備考時,對高中物理各版塊知識,能夠綜合的地方要有充分的認識和準備,特別是力學和電磁學兩大版塊內容的綜合練習應達到一定的深度,應將運動和力、功和能量變化、守恒思想、場的觀念、電磁感應等主干知識有機地融合起來,從不同角度深入剖析,融會貫通,形成整體認識。

    (三)要加強實驗,重視實踐,突出設計。

    高考復習時不僅要使考生知道儀器的讀數和使用方法,更要使考生善于運用物理知識和實驗的基本技能解決情景新穎的實驗問題。尤其在實驗探究方面,應緊抓課本,理順實驗原理,例如“驗證牛頓第二定律”這個實驗,僅在教材中就提供了三種參考方案,復習備考時就應使考生熟悉各個方案的原理,這樣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更重要的是要把“講實驗背實驗”變為“動手做實驗”。實驗復習要開放實驗室,讓考生自己動手做,要讓考生對實驗操作、方案設計、數據處理、誤差分析等深刻理解。

    (四)加強審題和建模訓練,加強綜合試卷的解題能力,鍛煉提高應試技巧。

    考生的物理解題能力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審題和建模方面,審題時抓住物理情景,建立模型,尤其圖形,必要時自畫草圖,要選擇合適規律列方程求解。

    第6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關鍵詞:堤壩隱患;滲漏探測;技術分析

    中圖分類號:S29 文獻標識碼:A DOI:10.11974/nyyjs.20170133075

    堤壩是水利設施的基礎建設,在防洪抗洪中起到核心作用。縱觀歷史,堤壩建設關系到人民生命安全,關系到經濟效益及社會效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技術修建的堤壩不可避免的存在不同的隱患,因此后期堤壩隱患分布的排查尤為重要,滲漏探測技術在該項工作中起到了重要意義。針對山東部分堤壩進行了電法探測技術、磁法探測技術、彈性波探測技術等實踐,作出大量的研究分析工作,從而取得有效的探測方法,提供除險依據。

    1 堤壩隱患的定義

    堤壩隱患由多種原因形成,如在筑建堤壩過程中存在的質量不達標或地質本身存在的缺陷卻沒有被發現的,部分洞穴、裂縫或人為的破壞也是形成隱患的原因之一;造成堤壩隱患的不利因素是堤壩建設或抗洪搶險時遺留下的麻袋、抗洪廢品等物質。此類隱患相對較易排查,隱患部位與其他無隱患部位有明顯的差別。可以通過探測技術高效尋找隱患或滲漏。

    2 電法探測技術

    2.1 常規電阻率法

    常規電阻率法(resistivity method)是針對堤壩相同位置不同深淺、不同位置相同探測時電阻率的變化觀察確定堤壩是否存在隱患的方法。利用電阻率法的原理,研究分析堤壩隱患處電阻線的變化,在普查堤壩隱患時,可以利用電阻率剖面法,通過總結電阻線的變化推測隱患的存在點。在堤壩隱患探測工作中,常規電阻率法所用的儀器成本低、操作簡單,探測時間短,反應靈敏,又能確定工程裂縫、洞穴或堤壩薄厚不均的位置,處理起資料來比較方便。

    2.2 高密度電阻率法

    高密度電阻率法(multi-electrode resistivity method)20世紀70年代時首先是英國提出的,我國引入時間大概在20世紀80年代末。對于高密度電阻率發的研究及應用也要追溯到20世紀末期。高密度電阻率法的原理與常規電阻率法相似,不同的一點是該方法的密度設置高于常規電阻率法,在使用時,將測點進行間隔,將電極布置于其中便可進行監測。

    高密度電測系統的設計比較先進,利用大量集成電路可以自動采集數據,電極可以自由排列從而采集更多數據,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高密度電阻率法在隱患探測工作中運用已非常普遍,該技術非常適合隱患探測,采集數據豐富、精確、快速,抗干擾力強、有成像功能,在堤壩隱患數據采集中基本實現了自動化,大大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誤。

    2.3 自然電位法

    自然電位法(spontaneous potential)可以用來作堤壩建筑中受金屬腐蝕滲透的檢測,自然電位是堤壩中的水流動通過遭受腐蝕的松散層或裂縫時,會吸附和氧化流動時所經過巖層孔隙,再經過滲透過濾等一系列作用而產生的。

    在探測過程中,在存在滲漏隱患的位置深度布置測網,并測量出2點之間存在的電位差,來繪制各電位剖面與平面線圖(如圖2所示)。此方法針對滲漏度強的堤壩隱患有較大作用,通過一臺電位計或普通的電測儀及簡單的輔助儀器,便可以準確分析滲漏隱患位置及深淺。唯一存在的不足,對微小的滲漏隱患不能及時排查,不能及時發現,靈敏度略差。

    2.4 地電影像技術

    地電影像技術是通過計算機控制,堤壩中出現裂縫、洞穴、淤泥等隱患時,可以發生部分電性異常,這時可以利用地電影像技術來分析判斷隱患的存在,通過計算機由多道電極短時間內進行反復多次的數據采集,輸送回成像軟件,通過軟件分析生成的電性分布圖。

    3 磁法探測技術

    3.1 瞬變電磁法

    瞬變電磁法(Time domain electromagnetic methods)是利用不接地回線或接地線源向地下發射一次脈沖磁場,在一次脈沖磁場間歇期間利用線圈或接地電極觀測地下介質中引起的二次感應渦流場,從而探測介質電阻率的一種方法。其基本工作方法是:于地面或空中設置通以一定波形電流的發射線圈,從而在其周圍空間產生一次電磁場,并在地下導電巖礦體中產生感應電流:斷電后,感應電流由于熱損耗而隨時間衰減。瞬變電磁法可以用于大范圍的探測工作中,其優點是探測時可以不受地形、接地電阻的影響,快速、高深度的探測堤壩滲漏位置。

    3.2 探地雷達法

    探地雷達法(Ground Penetrating Radar,GPR)在堤壩滲漏探測過程中,無論從雷達剖面還是切面都能反射出較低的頻率,或有較大的振幅反射,從而來判斷堤壩隱患所處的位置、大體結構、形狀及具體的深度。探地雷達的優點是高效、高速、簡單。堤壩材質影響電磁波的探測深度,不適用土質含水量較大的堤壩,通常相對干燥的土質,雷達可以探測幾米的堤壩隱患。

    3.3 磁感式探測技術

    磁感式探測可以利用電磁感應來進行測定的一項技術。可以對土層厚度、養分、水分、黏粒含量等作出測定,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磁感應與定位系統相結合形成了移動式電磁感應探測技術。該技術具有高效、穩定、低投資等優點,對于均質堤壩隱患的探測深度可達到6m。

    3.4 微重力探測技術

    微重力探測技術今年來應用較為廣泛。像扭秤、重力儀等在重力測量中靈敏度非常高,可能根據海拔、經緯、地形等獲得數據,根其變化來修正數據,再以反映的數據制作與等高線類似的圖示。在淺層喀斯特洞穴中的測定時,微重力探測應用較多。

    4 彈性波探測技術

    彈性波探測技術分為2種,瞬態瑞雷面波探測技術。該技術運用的瑞雷面波的頻散特征,可以在相同速度相同厚度的地平面進行頻率測深,瑞雷波速與橫波速相結合在測深過程中可以很容易得到堤壩質量的數據。在工作效率和精準度上有較大優勢,該方法通常用來檢測堤壩松散層和土壩滲漏異常。

    CT技術。CT技術是通過X射線探測物體并得到一維影像數據,通過計算機進行數據處理還可以構建所探測的三維圖像,根據CT技術的原理,該技術檢測主要用于混凝土大壩。

    5 其他探測技術

    其他探測技術還有同位素檢測、溫度檢測、纖維光導測溫、多傳感器信息融合及地球物理測井技術。

    同位素檢測技術是借助放射性示蹤劑在滲流場中不同部位的不同表現進而推斷其滲流特征的一種間接手段。同位素示蹤技術是探測堤壩管涌及管涌滲透性的一種有效方法,國外很多國家一直運用此技術來檢測滲漏。我國新安江水電站就曾應用該技術探測過右岸壩基的滲流情況。該技術的主要缺點是:需要在巖體鉆孔,滲漏現象和隱患位置需要通過其他物理現象的解釋進行推斷,且這些方法的定量解釋目前尚有一定困難。

    溫度監測技術是通過溫度的觀測發現堤壩滲漏,是一種確定滲流區域的手段,但是溫度監測實際操作比較繁瑣、受限制,通常用于局部監測;纖維光導測溫技術用散射信號進行頻譜分析、處理獲得檢測點的溫度,土壤與水接觸后引起熱傳導產生溫度變化,在5m左右深的位置溫度變化與表面僅有20%變化,如果有滲水流過土溫便接近于滲漏水溫,從而根據溫度判斷堤壩滲漏異常的數據;多傳感器信息融合技術則是綜合利用多個傳感器獲得信息;地球物理測井技術在60a前便已運用到石頭及地下室勘探方面,后來逐漸運用到了水利方面,可以用來探測裂縫及洞穴的大小。

    6 總結

    上述技術中,簡便、有效、常用的方法是高密度電阻率法及瞬變電磁法。近年來應用廣泛的物探技術主要為磁感式堤壩隱患探測技術和地電影像技術。通過各種堤壩隱患中滲漏探測技術的分析,可以根據堤壩的材質、地形等選擇適合的探測技術,或者多種探測技術相結合,從而達到排查與探測的最佳效果。

    參考文獻

    [1]B.N.Nagarsenker,M.M.Das.Exact Distribution of Sphericity Criterion in the Complex Case and its Percentage Points[J].Communications in Statistics-Simulation and Computation,1975(44).

    [2]Xin Zhang.Application of 3D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for Diagnosing Leakage in Earth Rock-Fill Dam[J].Engineering,2016,0805.

    [3]葛雙成,章曉樺,劉超英,陳夷,蘇全.堤壩隱患物理探測方法及其應用[J].浙江水利科技,2005(5):36-39.

    [4]郭秀軍,張曉培,牛建軍.分布式高密度電阻率探測系統及其在堤壩隱患探測中的應用[J].工程勘察,2001(4):67-69,66.

    [5]方緒順,錢亞俊,何寧,王國利,汪漳淳,張桂榮,何斌. McSEIS多功能綜合地震儀在堤防隱患探測中的應用研究[J]. 水利與建筑工程學報,2016(1):6-9,26.

    [6]尤然,鄒明陽.地質雷達在雞西公園內溢流壩工程檢測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6(1):113-115.

    [7]彭波,張得煊.利用紅外熱像技術探測土石壩集中滲漏的研究[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6(11):93-98,103.

    [8]徐云乾,黃春華,陸雪萍,李飛,劉建文.高密度電阻率法在水庫壩肩滲漏隱患檢測中的應用[J].無損檢測,2016(5):41-44,68.

    第7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優秀物理教師的工作計劃高三

    高三物理通過第一輪的復習,學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學中的基本概念、規律,及其一般應用。但這些方面的知識,總的感覺是比較零散的,同時,對于綜合方面的應用更存在較大的問題。因此,在第二輪復習中,首要的任務是能把整個高中的知識網絡化、系統化,把所學的知識連成線,鋪成面,織成網,疏理出知識結構,使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能夠綜合各部分的內容,進一步提高解題能力。為達到第二輪復習的目的,經備課組老師討論決定,仍將以專題復習的形式為主。計劃如下

    一、時間按排:2015年3月2日至2015年4月24日 5月—6月 鞏固提高

    二、內容安排:第一專題:牛頓運動定律,第二專題:動量和能量,第三專題: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第四專題:電磁感應和電路分析、計算,第五專題:實驗題的題型及處理方法,第六專題:論述、計算題的審題方法和技巧。

    三、搞好第二輪復習還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應抓住主干知識及主干知識之間的綜合概括起來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識有以下方面的內容:

    (1)力學部分:物體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與運動規律的綜合應用;動量守恒定律的應用;機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轉化和守恒定律。

    (2)電磁學部分:帶電粒子在電、磁場中的運動;有關電路的分析和計算;電磁感應現象及其應用。

    (3)光學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應用。

    在各部分的綜合應用中,主要以下面幾種方式的綜合較多:

    (1)牛頓三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主要體現在力學、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通電導體在磁場中運動,電磁感應過程中導體的運動等形式)。

    (2)動量和能量的綜合(是解決物理問題中一個基本的觀念,一定要加強這方面的訓練,也是每年必考內容之一);

    (3)以帶電粒子在電場、磁場中為模型的電學與力學的綜合,

    主要有三種具體的綜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解決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

    二是利用牛頓定律與圓周運動向心力公式解決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

    三是用能量觀點解決帶電粒子在電場中的運動。

    (4)電磁感應現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用力學和能量觀點解決導體在勻強磁場中的運動問題;

    (5)串、并聯電路規律與實驗的綜合,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

    一是通過粗略的計算選擇實驗器材和電表的量程,

    二是確定滑動變阻器的連接方法(限流法、分壓法)

    三是確定電流表的內、外接法。對以上知識一定要特別重視,盡可能做到每個內容都能過關,絕不能掉以輕心。

    (6)半偏法測電流表(限流并聯)、電壓表(分壓串聯)的內阻。

    2、針對高考能力的要求,應做好以下幾項專項訓練。

    高考《考試大綱》中明確表示學生應具有五個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綜合能力、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針對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強二個方面的專項訓練。

    (1)審題能力的訓練

    雖是一種閱讀能力,實質上還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試總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錯了題而失分,甚至還有一些人對某些題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類題,因題干太長,無法從中獲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學對這類題有一種恐懼感,影響其他題的解答)。這都是審題能力不強的表現,如何才能避免呢?具體來說,在審題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個方面的問題:

    ①、關鍵詞語的理解。有相當數量的學生在審題時,只注意那些給出具體數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條件,而對另外一些敘述性語言,特別是一些關鍵詞語,所謂關鍵詞語,可能是對題目涉及的物理變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對要求討論的研究對象、物理過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題過程變得盲目,思維變得混亂。如:題目中的“剛好不相碰”,“連在桿上或繩上的小球在豎直平面剛好能越過最高點”等“剛好”一類的詞,不能正確理解其含義。。

    ②、隱含條件的挖掘。有些題目的部分條件并不明確給出,而是隱含在文字敘述之中,把這些隱含條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題的關鍵所在。如:“兩接觸物體脫離與不脫離的臨界點是相互之間的彈力、摩擦力為零”(因彈力和摩擦力是屬于接觸力);“繩子斷與不斷的臨界點為繩子的拉力達最大值”;“追擊問題中兩物體相距最遠時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臨界點為同一時刻到達同一地點時V1≤V2”;“做變加速運動的物體,當合外力為最大時,加速度最大,當合外力為0,加速度為0,而速度達到最大”;“兩物體碰撞過程中速度相等時系統動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見的隱含條件,要在大腦中形成一種潛意識。

    ③、排除干擾因素。在一些信息題中,題目給出的諸多條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無關的條件,而這些無關條件常常就是命題者有意設置的干擾因素,只要能找出這些干擾因素,并把它們排除,題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決。

    (2)表述能力及解題的規范化訓練

    每次考試閱卷以后,總是感嘆學生在表述方面存在著相當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達意,甚至一道綜合應用題,有時就是聊聊幾句就完事。同時,因運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該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滿分,造成無謂的丟分,實在可惜(但這誰也不能原諒)。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規范解題格式是目前廣大學生應解決的重大問題。怎樣答題才算規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幾點:

    ①、對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題中又沒有明確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號用假設的方式進行說明;

    ②、說明題中的一些隱含條件;

    ③、說明研究對象劃研究的過程;

    ④、寫出所列方程的理論依據(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對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負號的含義加以說明。

    其次是列方程時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與題目內容聯系起來)。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變形式,如磁場中帶電粒子的運轉半徑,不能直接寫成R=mv/qB,而應用向心力公式:qvB=mv2/R。

    三是要用原始式聯立求解,不要用連等式,不斷地用等號連等下去,因為這樣往往因某一步的計算錯誤會導致整個等式不成立而失分。如上例中不要寫成

    最后對結果也要注意:

    1、對題中所求的物理量應有明確的回答(盡量寫在顯眼處)。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間量。

    3、盡量不要以分數作計算結果,如"1/2”等應把它換成小數。

    4、一般在最終結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數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5、是矢量的必須說明方向。

    在后階段中的模擬題練習時,一般會遇到三種類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無底的題,即解答過程中能找得到一些頭緒,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確的解答;

    三是難啃的題,即有時反復看題都看不懂,很難進入物理情景的“生題、難題”,有時甚至通過老師的講解都不明白的題;

    對于以上三種題型,分別應以三種不同的對策應付。

    對第一類型:可以采取“做過且過”,主要目的在于復習、鞏固,加深印象。

    對第二類題:要作為重點對象,做到“堅決不放過”,“堅持到底”,因為只要你“跳一跳,樹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標。往往這類題大都是隱蔽性強、有一定的情景遷移性,只要能正確把握問題的切入點,找到突破口,你就會“恍然大悟”,頓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來也只是一些概念、規律的基本、直觀的應用,(在信息題中這種類型占絕大多數)。

    對于第三類題:只好舍痛割愛,“得過且過”,因為這類題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圍,(在有些時候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差距),否則會得不償失,畢竟高考中這類題是極少數的,大部分仍是基礎題,其中80%以上為中、易題,可謂退一步,海闊天空,而不會使自己鉆死胡同,浪費大好時光。

    4、選題要“精”,講評要“細”,做題注意“精”“細”結合。

    選題要“精”,主要體現在新穎性、梯度性、適度性、針對性和創新性,在第二輪的復習中,可謂是模擬試題滿天飛,如何樣采用這些資料呢?首先對手中的資料要仔細的分析,在此基礎上可在針對性地選取一些好題,采用拼盤的方式組織起來讓學生練;(盡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講評要“細”,即重思路、善引導、做示范、細糾正。每次在講評時,必須先對各題的得分情況進行具體的分析與總結(具體到每個同學的每個題的得分情況,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時,要重視個別的指導,對問題較大或問題比較明顯的單獨進行點評。

    5、在復習的最后階段要求學生精讀課本,不留死角。

    對物理學中的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部分,要求是比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為如此,往往在復習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雖在這幾方面的難度不是很大,綜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絕不能掉以輕心,在復習中要特別注意課本的重要性,課本是知識之源,對這幾部分的內容一定要做到熟讀、精讀課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夠,二次,二次不行,再來,絕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課后的閱讀材料、小實驗、小資料等,因為大多的信息題,有很多時候是從這里取材的(如近幾年來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題)。

    總之,夯實學科內的基礎知識是根本,掌握基本規律的應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關鍵,在第二輪、第三輪的復習中,應盡可能利用有限時間,取得最滿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幾個方面的問題,相信一定能達到第二輪復習的目的。

    優秀物理教師的工作計劃高三

    一、指導思想;

    根據上學期制訂教學進度,結合學生特點,注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在高三這學期中穩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爭取今年高考的成功。這一基本思想也是在教學中應該全面貫徹的教學思想。

    二、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根據課程安排,本學期三月份要完成一、二輪復習的教學任務,夯實基礎,查漏補缺,寧慢勿快,穩扎穩打,扎扎實實搞好基本知識的復習。

    (二)學生學情分析:

    這學期擔任高三238班,239班的物理教學

    1、課堂情況:物理科是理科生高考必考的主要科目,238班大多數的學生對物理知識的求知欲望比較強烈,在課堂上比較自覺地與老師互動,配合老師完成教學任務。

    2、239班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還不夠牢固,大多數學生雖然通過了高一高二兩年的高中物理學習和訓練,但尚未能獨立地形成物理情景,建立物理模型,獨立分析物理過程,解決物理實際問題的能力較低,還有待于大力提高和著重培養。

    三、教學目標與任務:

    認真學習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根據新課標的考綱,認真組織教學。

    1、專題復習,分項突破

    2、高考分析,能力引導

    3、模擬試卷講評,能力檢測讓學生通過模擬考試檢測自己的實際高考能力,從而及時總結經驗,找出不足,做好充分的準備迎接高考

    4、力爭在2014年高考理綜取得好成績

    四、方法與措施:

    1、面向全體,分類分層次指導。

    從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基本點出發,根據各層次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因材施教。

    2、抓好基礎教學,注意能力的培養。

    認真學習新的課程標準,在教學中應強調理解,掌握好基礎知識,同時也要注意培養學生獨立閱題,獨立分析物理過程,獨立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

    五、教學時間安排:

    二、第二階段:專題復習(2014.3.1---2014.4.15)

     

    優秀物理教師的工作計劃高三

    一、情況分析

    (一)教材分析:高中前兩年已經基本完成了高中物理教學內容,高三年級將進入全面的總復習階段,為了配合高三的總復習,學校統一訂購了由延邊大學出版社出版的浙江專用《志鴻優化系列叢書物理優化設計》作為高三復習教材,該書以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和高考考試大綱為指導,以《20xx年云南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為依據編寫,作為本學年參考用,本學期擬定完成本書的第一至第十三章的第一輪復習。

    (二)學情分析:

    1、課堂情況:由于是高三年級,即將面臨著高考的選拔考試,大多數的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求知欲望比較強烈。所以課堂紀律比較好,都比較認真地聽課,自覺地與老師互動,完成教學任務。

    2、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大多數的學生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夠牢固,各章各節的知識點尚處于分立狀態,不能很好地利用知識解決相應的基本問題,所以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有待地提高。

    3、解題技能:利用物理知識解決有關綜合問題的能力很差,學生解決問題的技能還有待提高。

    二、教學目標與任務

    加強和利用知識點的復習,盡快幫助學生把各章分立的知識點建立成為網狀的狀態,掌握物理思想的應用物理知識解決相關問題的思維方法,進一步提高解決問題的技能。具體地說:

    1、知識方面,應達到熟練掌握每一個知識點的要求,即看到一個題目以后,題中包含了哪些知識點要一清二楚,不能模模糊糊,并且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也要清楚,

    2、技能方面,主要是進一步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到常規思維、逆向思維和發散思維相結合,同時,要求學生熟練掌握基本的解題方法,從而提高學生的解題速度。

    3、情感與價值觀方面,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使學生在物理美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從而達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三、方法與措施

    1、面向全體,分類指導。從學生的全面素質提高,對每一位學生負責的基本點出發,根據各層次學生具體情況,制定恰當的教學目標,滿腔熱情地使每一位學生在高三階段都能得到發展和進步。

    第8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一、研究《考試大綱》,做到復習有的放矢

    認真研究《考試大綱》,密切關注近幾年《考試大綱》中關于能力要求和考試內容的增減變化,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有針對性地指導高三物理復習,在復習中著重解決以下兩點:結合《考試大綱》和課本落實知識點,扎實掌握基本的知識點,以不變應萬變。教師首先要把握重要概念、定理、定律的內涵和外延,并結合典型習題加以訓練,以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其次,在復習過程中應注意緊密聯系生產、生活和科技發展的實際,突出學科的實踐性和應用性。

    二、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制定復習計劃

    學生剛進入高三復習時,對高一、高二學過的內容往往遺忘較多,所掌握的知識系統性差、漏洞多,各人知識掌握的程度也不一樣,分析能力更為欠缺。以夯實知識基礎,形成知識網絡為出發點,在第一輪復習中我們始終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降低難度復習,復習每一章時對照《考試大綱》規定的全部內容及有關高考信息,了解考試的知識點和考試的重點,每章給學生2―3課的時間結合考點、課本、復習資料復習并形成知識網絡,同時注意可能出現的問題,教師及時收集,對學生反映的問題教師有針對性地備好復習課。這樣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主動性,大大提高學生復習的針對性,同時還能提高學生聽課的效率。

    三、針對學生的現狀,明確各輪復習的任務

    第一輪復習是“雙基”復習階段,是高三復習中用時最長的一個階段,以章、節為單元進行復習訓練,復習的重點在基本概念及其相互關系、基本規律及其應用。其主要任務是:(1)全面復習基礎知識,形成知識網絡;(2)強化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審題能力和表述能力的訓練,規范解題習慣;(3)提高應用數學處理物理問題的能力、實驗能力。

    第二輪復習為專題復習。該階段的復習宗旨是:使學生了解物理知識的宏觀結構,掌握各部分知識的內在聯系;拓寬學生的視野,強化學科內的綜合;理清各類題目的解題規律、解題方法,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關于物理知識結構,一是圖表法,二是以“力”和“能”為紐帶把整個物理知識串起來。通過知識的串講,使學生在頭腦中建立起物理知識的框架,使物理課本變“薄”。主干知識是物理知識體系中重點、難點,學好主干知識是學好物理的關鍵,是提高能力的基點,所以復習時要在主干知識上狠下工夫。如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牛頓運動定律、動能定理、機械能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電場的基本性質及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運動、歐姆定律、電阻定律及焦耳定律、串并聯電路及電壓、電流、電功率分配、安培力、左手定則、洛侖茲力、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圓周運動、電磁感應定律和楞次定律等。不僅要記住這些知識的內容,還要加深理解、熟練運用,要做到既“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同時,我們應該注意,由于高考物理試題的題量較少,突出學科內綜合已成為高考物理試題的一個顯著特點,因此要特別注意基礎知識、主干知識之間的綜合運用。如:(1)牛頓運動定律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綜合,(2)以帶電粒子在復合場中運動為模型的電磁學與力學的綜合,(3)電磁感應現象與閉合電路歐姆定律的綜合,(4)串、并聯電路規律與實驗的綜合。

    第三輪復習是回歸課本、拾遺補漏和糾錯階段。該階段主要做兩項工作:一是進行考前模擬,鞏固一、二階段的復習成果,將學生的水平再提高一步。二是回歸課本,進行知識整理、方法回顧、經驗提升,書寫習慣再強化,解題環節再規范,從細節上提高得分環節。1.對選擇題不要看到一個認為正確的結果就忽略其它選項,應該瞻前顧后,細心比較,從而得到正確答案。在沒有充分把握的情況下,也不要空著,可憑直覺選一個,若是多選題,通常選對其中一個選項就能拿到一半左右的分數。2.對于實驗中的填空題,若是文字填空,要注意把意思表達清楚;若遇到數值填空,則要注意單位;若對有效數字有要求,要嚴格按規定的有效數字填寫。3.解答物理大題時要注意規范解題,特別注意“必要的文字說明”,盡量根據題目寫出相關公式的標準形式,步驟中要先寫基本公式,而不能直接寫導出公式,應有文字說明和代入題目所給數據的算式。不要將幾個式子連在一起,嚴格要求學生規規矩矩地按步驟寫基本公式。4.對于最后結果的表述,要看題目要求,寫出準確的數值和單位,有必要時還要對結果進行討論。

    四、要多花心思關注學生如何學習

    我們經常感嘆已經講了很多,學生還是不會,事實上我們可能只注重如何講而忽略學生如何學,或者說根本不去關注他們是否清楚我們的講授意圖。學生做過大量的試題,我們要舍得花上一定的時間去引導學生做好幾個環節:(1)對試題進行歸類。如:萬有引力與天體的運動專題中,有關穩定軌道運動參量、恒星質量、軌道半徑的確定、變軌問題分析、同步衛星的有關常識、雙星問題、星球上的動力學等問題。(2)對解題思路方法的歸納。如:共點力的平衡專題中,有關力的分解與合成技巧,三力平衡――合成或分解,四力及以上力的平衡――正交分解;已知角度――三角函數法,已知邊長――相似三角形法。(3)對相似或相關問題進行區分比較。如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的偏轉、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的偏轉等。再如:水平面上子彈穿木塊,若水平面光滑和粗糙,則應分別如何處理。(4)引導學生歸納解題的關鍵點,如動量守恒定律運用的專題中,關于相互作用物體組成的系統的確定:兩車相撞,車上的物體是否參與運動;兩冰車上的小孩互相拋球,相互作用過程的選取,守恒條件的分析,速度矢量方向在守恒式中的表示(包括已知方向的表示與未知方向的表示)。

    五、科學合理定位,研究復習方法

    1.擺正課本與考試大綱的關系。

    (1)重在理解,對基本概念和規律要弄清;(2)重視課本中的例題、習題、思考與討論;(3)重視課本中的插圖、閱讀材料;(4)重視實驗,讓學生親自做實驗才能做好實驗題;(5)教學必須以大綱為本,堅決不做無用功。

    2.重視理論聯系實際,在總結中提高。

    高考題與新科技、生產、生活及科學研究聯系緊密,題干素材的來源非常廣泛,一般都是反映生產、生活、科研方面的真實材料。這類題目較好地體現了新課程理論聯系實際,理論指導實踐的理念。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要引導學生關心實際問題,關注當代科學技術的成果和未來科學的發展趨勢,把所學的物理知識應用到實際中去,以適應教學改革、高考改革的需要。

    六、加強組內交流與協作

    1.優化備課組活動,強化協作意識。

    (1)開展復習課模式研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堅持集體備課制度,集思廣益。

    (3)在強調整體意識的前提下,倡導個人合理拼搏。

    第9篇:電磁感應及其應用范文

    [關鍵詞]物理考點 物理考綱 新課改 高考物理

    1 新課改后的兩年高考物理試題特征

    2013年、2014年重慶高考物理卷,都包含了必考題和選作題(新課改后出現選作題),其中必考題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對應《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實驗)》的物理1、物理2、選修3~1、選修3~2和選修3~5五個模塊,選考題對應選修3~3和選修3~4兩個模塊(本文主要針對選修3~3進行分析);試卷結構合理,知識點覆蓋全面;試題起點比較低,層次分明,體現評價的科學性,有較強的選拔功能,題目排列遵循由淺入深的原則,有利于考生水平的發揮。

    從上表可以看出新課改后高考試題的難度和新課改之前的物理試題難度相當(重慶此前三年物理難度0.49、0.59、0.51),每年考查的知識點個數大約占考綱的35%左右,試題中較難試題的位置也相對比較固定,兩年中力學和電磁學知識的考查比例有一定的變化,但力學和電磁學的總比例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力學和電磁學知識的考查仍然物理考試中的重點內容,力學和電磁學的具體考查知識點如下表:

    在考綱中力學電磁學所涉及的知識比較多(27個II級考點均是來自力學和電磁學),但我們仍能看見有較多知識點在高考中反復出現,比如:力學中的牛頓第二定律及應用,力的平衡知識及應用等;電學中的電場性質、電路連接及故障分析等。所以我們能看出重慶高考存在著重點知識年年考,一般知識隔年考,冷僻知識不易考得基本規律。

    2 重慶高考物理2006~2014年考點分布規律統計

    從2006-2014年高考物理試題中發現有功能關系、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洛倫茲力和洛倫茲力的方向、洛倫茲力的公式、動量、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只限于一維)、熱力學第一定律5個知識點高考年年都在考,9年中考查7次以上的知識點有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像、牛頓運動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萬有引力及其應用、電勢能,電勢、帶電粒子在(勻強)電場中運動、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帶電粒子在勻強磁場中運動、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彈性碰撞和非彈性碰撞、原子核的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半衰期、理想氣體12個知識點,9年來一次都沒有考查的有參考系,質點、形變,彈性,胡克定律、矢量和標量、超重和失重、離心現象、第二宇宙速度、第三宇宙速度、經典時空觀和相對論時空觀、物質的電結構,電荷守恒、靜電現象的解釋、電勢差、示波器、電阻定律、質譜儀和回旋加速器、自感,渦流、電能的輸送、放射性同位素、裂變反應和聚變反應,裂變反應堆、射線的危害和防護、分子動理論的基本觀點和實驗依據、阿伏加德羅常數、氣體分子運動速率的統計分布、固體的微觀結構,晶體和非晶體、液晶的微觀結構、液體的表面張力現象、飽和蒸汽,未飽和蒸汽和飽和蒸汽壓、相對濕度、能量守恒定律、熱力學第二定律等27個知識點;2014年與2013年知識重復考點勻變速直線運動及其公式,圖像、力的合成與分解、共點力的平衡、牛頓運動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的應用、功能關系,機械能守恒定律及其應用、電場線、電勢能,電勢、安培力、安培力的方向、洛倫茲力和洛倫茲力的方向、洛倫茲力的公式、動量,動量守恒定律及其應用(只限于一維)、原子核的組成,放射性,原子核的衰變,半衰期、溫度是分子平均動能的標志,內能、理想氣體、熱力學第一定律等15個。

    3 2014年考綱變化總結

    考綱是每年高考的風向標,深入分析2014年考綱,發現2014年考綱和2103年考綱一樣,和原大綱相比有一定的變化,增加的知識點有離心現象、經典時空觀和相對論時空觀、氫原子光譜、、驗證牛頓運動定律實驗、探究動能定理實驗、固體的微觀結構、晶體和非晶體、液晶的微觀結構、液體的表面張力現象、氣體實驗定律、理想氣體、飽和蒸氣、未飽和蒸氣和飽和蒸氣壓、相對濕度等;減少的知識點有彈性勢能、電阻率與溫度的關系、半導體極其應用,超導、磁電式電表原理、日光燈、電阻,電感,電容對交變電流的作用、沖量,動量定理、a粒子散射、原子的核式結構、電流表改裝為電壓表、練習使用示波器、描跡法畫出電場中平面上的等勢線、平拋物體的運動、長度的測量等

    4 2015年復習建議

    4.1 立足教材,注重雙基。高三復習最大的誤區就是用資料書取代教材,一味的進行題海戰術;高三復習(無論是一輪復習還是二、三復習)都必須讓學生回歸教材,教材才是最好的資料書,讓學生通讀教材加強對基本概念、重點規律的理解,同時讓學生細想教材上的讀一讀、想一想的有關問題(尤其結合社會的熱點進行分析,高考命題都會緊扣教材和社會熱點,這一點教師也必須加強,多和學生一起分析),并獨立完成書本作業。

    4.2 讓學生獨立建好知識構建圖。一個章節或一個知識點完成后要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邏輯和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建好知識構建圖,學生自己畫知識構建圖更容易掌握知識的整體結構,可以更好的記憶知識;物理條理化的東西更容易記憶,另外學生根據知識建構圖能夠將前后的知識聯系起來,從而聯想起更多的知識,一個事物,聯系的“結點”越多,記憶就越牢固,也就更容易掌握知識。

    4.3 以學生為主導,滲透方法,形成能力。加強審題和建模指導,抓住題目中的關鍵詞,挖掘隱含的條件,準確找到解題的方法。習題課要給學生充分的思考時間,大力推行自主合作的課堂教學模式,摒棄一言堂式的教學模式。教師精講重點和難點,啟迪思維故障,暴露思維過程,提煉方法技巧。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日韩成人国产精品视频| 亚洲人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成人不卡亚洲精品91| 青青草国产精品欧美成人| 欧美日韩亚洲成人| 国产精品成人亚洲|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鸭子|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激情|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2021国产成人午夜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播放|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外国成人网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网小说| 成人国产欧美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美女人黄网成人女| 国产成人精品综合|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午夜视频免费成人| 成人免费公开视频| 欧美成人亚洲欧美成人| 黄色成人在线网站| 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国产|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不卡| 成人在线观看免费| 成成人看片在线| 成人爽爽激情在线观看|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欧洲成人在线视频| 成人欧美日韩高清不卡| 成人AAA片一区国产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自线拍|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 亚洲国产成人手机在线电影b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