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茶藝相關知識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近年來,與高校校園主流文化相悖的“異構文化”逐漸在部分大學生中流行,盡管還不甚嚴重,但也比較常見。如任其發展下去,將產生較大的負面影響,進而引發諸多校園及社會問題。
一、“異構文化”現象的表現
根據大學生對校園主流文化的基本態度、價值取向和外在表現,可以將大學生中的“異構文化”分為四類,即激進型、玩樂型、冷漠型和敷衍型。
(一)激進型
激進型表現為思想激進,不信服學校和教師的權威,盲目排斥校園主流文化,易于結成反學校文化的朋輩群體等,屬于典型的“混混主義”。這一類型的學生逃課、作弊、酗酒、穿著特立獨行、破壞公物、打架斗毆,以及“課桌文化”、“廁所文化”、“破壞式畢業留念”等也多出自這類群體。他們習慣于成群結隊地行動,對其他同學表現出不屑。正是這種特性,使得他們更加看重所謂的“哥們義氣”,沖動起來易走極端,易于釀成校園惡性事件,前兩年發生在重慶某大學的因校園戀情引起糾紛、哥們義氣引發學生間打群架等惡性事件,就是其典型表現。不過,這類文化在大學生中表現不是特別突出,影響范圍也比較有限,這是因為大學生不斷走向成熟,自我約束和控制能力在逐步提高。
(二)玩樂型
玩樂型表現為貪圖安逸、生活隨性、不重視學業,忽視學校所強調的責任感。他們既不愿意遵守校規校紀,也無意追求個人理想,喪失了自己在大學階段的奮斗目標,頹廢萎靡的同時,性心理早熟、性觀念開放、對性的態度有偏差。不少人把“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主觀為自己,客觀為別人”作為處世哲學,追求享樂、滿足貪欲。一部分大學生只顧眼前利益、缺乏遠大理想,過多地考慮個人需要和自身價值;一些大學生為了追逐名利,虛偽掩飾、溜須拍馬、不擇手段。正因為如此,這類大學生往往會發生各種“拜金主義”和“沉淪主義”的行為,譬如“月光族”、攀比、傍款、混跡娛樂場所、“急嫁族”等。南開大學的一項調查顯示,28.8%的學生追逐“畢業就嫁人,要嫁就嫁有錢人”、“找工作看‘錢途’”等。這類文化模糊了大學生文化的先鋒性,使其不能充分發揮“過濾”功能,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生文化的生機活力和進取精神。
(三)冷漠型
冷漠型表現為對學校事務漠不關心,對能否拿到畢業文憑不甚關心,一般不太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與同班同學接觸較少,而且關系相對冷淡,常常逃課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這類學生反抗形式比較溫和,一般不與教師、同學發生正面沖突。“冷漠型”與其他“異構文化”類型學生的主要差異在于,他們通常是單獨行動,而不是成群結隊。但是,這類學生也往往容易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做出諸如自殺、暴力犯罪等極端行為。天津某大學學生馬曉明勒死奶奶、砍倒父親血淋淋的事件,體現了“冷漠型異構文化”的極大危害。
(四)敷衍型
敷衍型表現為表面上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但對學校的價值、目標不以為然,習慣于在背后以諷刺教師、批評學校等小動作發泄心中不滿,認為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拿文憑。這類學生往往也喜歡追逐名利,選擇了一些與主流文化教育相悖的方式來展示自己的心態,偶爾會做出一些讓人“心驚肉跳”的舉動。戀愛方式露骨、校園尋親、“新陋室銘”等都是這一文化現象的表征。“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撲克,尋思看電影,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神,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戲廳,心里云:混張文憑”。這則大學校園的“陋室銘”,雖有些夸張或戲謔,卻也活靈活現地刻畫了追逐這類文化的大學生的學習生活表現。與其他類型相比,敷衍型在大學生中表現稍多一些,因為這類學生在心理特點上更易有從眾心理。
二、“異構文化”現象的本質
上述大學校園中的“異構文化”現象,孕育于現實的社會環境,體現出復雜的本質。
(一)“異構文化”現象是一種文化失態
當今,我國社會由于受多元文化影響,社會文化多樣性日益突出,喧囂浮躁、追名逐利在部分人群中表現明顯。周圍如此的存在投影到這類大學生頭腦中,就形成了喧囂和浮躁這種他們對整個世界的影像,由此決定了他們的心理趨于浮躁和失態,對各種“沉淪主義”、“拜金主義”等不良行為盲目認同,進而做出各種荒誕不稽、反叛主流的“異構文化”行為。這種行為是一種不折不扣的文化失態和失范行為,是受周圍世界深度影響的大學生在學校人、事、物的交互作用中,表現出的一種與校園主流文化及其代表人物相對抗的態度和行為。
(二)“異構文化”現象是一種媒介行為
傳播學者麥克盧漢認為,媒介是那些延伸人類器官的所有工具、技術和活動,其本身就是一種內容,而內容和載體是不可分離的。按照這個理論,部分大學生身上表現的種種失范的、反主流的訊息以及行為都是一種媒介行為和媒介符號,本身就是含有諸多意義的內容展現。也就是說,“異構文化”行為本身是一種媒介,通過這些媒介可以透視當代大學生身心之中的某些訊息和意義,折射出他們獨特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這些媒介行為有諸多的話語表現形式。麥克盧漢說,正是傳播媒介在形式上的特性,它在多種多樣的物質條件下一再重現,構成了傳播媒介的歷史行為功效。
(三)“異構文化”現象是一種盲目從眾
文化在有意識的文化之外,也存在無意識的文化。大學生中的那些過度攀比、自殺、破壞、犯罪等“反向”行為,既是那些“問題”大學生在某種意識支配下的結果,又在很多時候體現著文化無意識的支配。不少大學生喜歡跟著自己的直覺走,缺少理性思考和辨析,讓自己的內心感覺決定自己的思想感情以及行為方式,卻不考慮由此引發的后果。譬如,大學生談戀愛講直覺,跟著感覺追時尚,尤其在從眾行為上更加明顯,不自覺地、無意識地追隨別人,然后盲目模仿和復制別人的行為,而喪失主體理性。當然,從客觀環境來看,寬松的、講究個性釋放的大學校園,也為大學生從眾行為的發生提供了環境支持。
(四)“異構文化”現象是一種文化重構
任何一個時代的文化系統都是舊有的文化系統受外部環境影響而變遷的結果。在當今經濟社會轉型背景下,傳統的文化系統不斷受到沖擊,局部甚至被消解,不同的文化價值觀激烈碰撞,社會文化這個自循環系統需要不斷地更新血液以求自我發展。大學生中“異構文化”現象的出現,就是這個過程的一個縮影。部分大學生那些看似怪異叛逆的行為模式有時是一種對傳統文化的竭力突圍和重新建構的愿景,他們一邊對傳統文化規范進行大膽解構,一邊又設想重新建構一種新的文化模式,但是還缺少建立新的擎天大廈的文化資本,于是其“人性”被慢慢修改,變得過于桀驁不馴和浮躁。
三、“異構文化”現象的應對
面對大學生中的“異構文化”現象,高校以及社會有關方面要充分重視,理性認知,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抵御、教育及引導。
(一)要歷史地審視大學生“異構文化”現象,承認其在經濟社會發展階段中存在的合理性
“異構文化”現象的出現,無論在哪個時代、哪個國家,都是一種社會歷史的“常態”,而非突然冒出的異類或怪物。我國當代大學生群體正處在風起云涌的社會經濟文化變革時期,他們身上某些自主而為的行為觀念正好說明他們屬于“青春本身”,而不是老一輩或者社會主流為他們強加的約束規范。歷史也已證明,任何一代人都是創造力、生命力和破壞力并存的集合體,無論少時幾多輕狂,社會未來的中堅力量還是由他們所構成,“異構文化”行為只是在特定時期少數人身上發生罷了。由于人在青年階段多少會具有些激進反叛心理,由于我們正處在一個復雜多變的社會轉型期,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先從端正自身思想認識方面著手,丟掉偏見,客觀地看到大學生中“異構文化”現象存在的合理性,而不是以偏概全地用少數人的負面行為去否定一個群體的價值品質。
(二)要加強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理想信念
哲學認為,主流和支流是相對的、運動的、變化的,在一定條件下,主流、支流之間會發生位置調換。文化建設同樣如此。我們要抵制局部存在的、處于支流地位的“異構文化”對大學生健康成長的負面影響,就必須加強主流文化、主流意識形態教育,即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七大及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的一項重要戰略任務,是黨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重大理論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在當前高校大力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歷史契機中,切實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作為理想信念教育的核心內容抓緊抓好,正確把握其深刻內涵,充分發揮其在凝聚力量、引領風尚、教育學生方面的重大作用,努力把它轉化為廣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愿望要求和自覺行為,進一步在大學校園形成統一的或者主流的指導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強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規范,為大學生健康成長成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同時,要不斷強化大學生對校園主流文化的依賴感和認同感,堅決抵制各種文化糟粕。
[關鍵詞] 手術時機;重癥胰腺炎;治療效果
[中圖分類號] R657.5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3)06(c)-0174-02
Observation of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on opportunity on the efficacy of 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HUANG Chunsheng
Maternal and Child Care Hospital of Shangli County in Jiangxi Province,Shangli 337009,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operation time on treatment of severe pancreatitis.Methods 206 patients with severe pancreatitis who were diagnosed and treated from March 2010 to March 2012 in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ccording to treatment,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early operation group and transit operation group,among them,the cases load of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ere 96,the early operation group were 73 cases,37 cases selecting with treatment of transit operation.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being treated for 9 days,173 cases were cured,33 cases were invalid,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was 90.63%,the early operation group was 71.23% and transit operation group was 91.89%.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comparison between 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group and transit operation group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the conservative treatment and transit operation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operation treatment group,that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 < 0.05).Conclusion Operation time is very important for treatment of severe pancreatitis,the patients having no obvious complications should choose conservative treatment,and the patients having serious complication or operation indications should be treated by operation actively. [Key words] Operation opportunity;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Efficacy
重癥急性胰腺炎為胰腺炎的一種特殊類型,病情比單純急性胰腺炎危急,發生后并發癥多[1],病死率極高[2],據不完全統計,病死率占總體發病率的17%左右[3]。因此合理有效的治療顯得極為重要,手術時間選擇成為治療最為關鍵的環節。為更好地研究重癥胰腺炎手術時機的選擇,本研究對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治療的20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病歷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本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診治的206例重癥胰腺炎患者病歷資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07年中華醫學會提出的急性重癥胰腺炎診斷標準。其中,男性121例,女性85例,年齡最大74歲,最小20歲,平均(45.6±6.4)歲,入院時間為5~36 h,平均(12.4±4.1) h。疾病分類情況:134例膽源性,72例非膽源性,其中,酒精性46例,高脂血癥24例,原因不明2例。根據治療情況分為保守治療組、早期手術組及中轉手術組,其中保守治療組96例,早期手術治療73例,37例選擇中轉手術治療。早期手術治療對象包括剖腹探查、腹腔鏡、內鏡手術及經皮穿刺術等治療。中轉手術治療組對象為保守治療失敗,發生腹腔感染、膽道梗阻、消化道出血等需急診手術者。
1.2 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腹部劇痛、嘔吐、腹脹及高熱,體溫39~40℃,查體均有腹膜刺激征,聽診腸蠕動減弱或消失。實驗室檢查均有低鈣血癥、血象增高及血清淀粉酶增高。B超檢查均提示胰腺腫大、周圍滲出及胰腺壞死。
1.3 方法
1.3.1 保守治療組 入院后行保守治療,以抗休克、糾正水電解質紊亂、靜脈持續滴注胰島素為主,同時進行抗感染、鎮痛、解痙、營養支持及胰腺休眠療法,禁食、胃腸減壓及使用H2受體阻滯劑治療,并嚴密監測患者生命體征,調整治療方案。
1.3.2 早期手術治療組 保守治療5 d后,癥狀未見改善,且實驗室檢查病因未明,有可能合并嚴重并發癥甚至危及生命者予以早期手術治療,其中41例行剖腹探查術,25例行腹腔鏡手術治療,1例行內鏡治療,3例行經皮穿刺術治療。
1.3.3 中轉手術治療組 保守治療過程中37例患者中轉手術治療。其中繼發腹腔感染8例,膽道梗阻6例,消化道出血9例,膽源性胰腺炎5例,巨大胰腺假性囊腫9例。
1.4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斷標準
觀察指標:觀察3組患者治療9 d后及不同時間段手術治療的死亡率及總有效率。療效判斷標準[4]:臨床癥狀消失,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正常為治愈;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輔助檢查明顯緩解為好轉;無效為患者死亡。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1.0統計學軟件包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 < 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通過9 d治療后觀察,共治愈173例,無效33例,其中保守治療治愈87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0.63%;早期手術治療組治愈52例,無效21例,總有效率為71.23%;中轉手術治療組治愈34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1.89%。保守治療組與中轉手術治療組總有效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 0.05);保守治療、中轉手術治療組分別與早期手術治療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 0.05)(表1)。
表1 9 d治療后3組療效的對比
注:與保守治療組比較,*P > 0.05;與早期手術治療組比較,P < 0.05
3 討論
重癥胰腺炎多數患者經保守治療后,均可以有效治愈,但有20%~40%的患者治療無效會發生死亡[5],故合理有效治療,特別是手術時機的選擇,可有效挽救患者生命。重癥胰腺炎手術時機選擇尚無明確標準,多分為早期及急性發作期手術,早期為入院后24~48 h手術,急性發作期為入院后1~2周內手術治療。急性膽源性或梗阻明顯患者多選擇早期手術治療,手術目的為解除梗阻,而其他類型的患者一般傳統上均選擇保守治療,保守治療過程中出現嚴重并發癥者再予以中轉手術治療,而手術一般以簡單手術為主,以免復雜手術引發嚴重并發癥等情況發生反而加重病情[6]。
本文患者根據情況分為3組,兩組選擇手術治療,早期手術均為入院后48 h內手術治療,中轉手術治療組為保守治療出現合并癥患者,通過9 d治療后觀察,結果表明,保守治療治愈率與中轉手術組治愈率偏高,而早期手術治療組明顯偏低,分析結果可以看出早期手術治療并不能完全降低患者死亡率而提高治愈率,而中轉手術及保守治療,也并不一定會增加患者死亡率降低治愈率,所以合理選擇手術時機有助于減少患者手術創傷,減輕患者經濟負擔[7]。目前,重癥急性胰腺炎進入感染期后的手術時機仍存在較多爭議[8],因此,重癥胰腺炎患者如無明確手術指征可以先進行保守治療,在保守治療過程中如出現嚴重并發癥或明顯手術指征者可以再中轉為手術治療。
[參考文獻]
[1] 李盾.重癥急性胰腺炎的外科治療[J].中外醫療,2010,29(21):115-116.
[2] 文禮,趙龍,金濤,等.重癥急性胰腺炎繼發感染的臨床特點[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0,16(2):148-151.
[3] 李大亮,唐朝輝,蔣勁柏,等.烏司他丁聯合大黃對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腹內壓及C-反應蛋白的影響[J].浙江臨床醫學,2012,14(1):34-34.
[4] 楊晶,王海鵬,周莉,等.益生菌在重癥急性胰腺炎患者中作用效果的Meta分析[J].中華消化雜志,2012,32(2):93-97.
[5] 任俊,余開煥,馬鵬,等.早期腸內營養對重癥急性胰腺炎療效的影響[J].中國醫藥,2012,7(2):166-168.
[6] 禹連付.重癥急性胰腺炎早期治療方法的選擇[J].臨床醫學,2012,32(2):42-43.
[7] 李弼鵬,梁志勇,孫江陵,等.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的手術時機及手術方法[J].中國普通外科雜志,2008,17(9):939-940.
關鍵詞:乳腺癌;防治知識;篩查意愿;教育;測試;常規教育干預;教育測試
乳腺癌目前已經成為威脅我國婦女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伴隨我國臨床健康教育的發展和進步,我國對疾病的治療逐漸過渡到預防和保健為主[1]。國家自2009年開始免費為全國200個縣35~64歲農村婦女提高乳腺癌篩查,臨翔區是項目縣之一,采用臨床手診、彩色B超、乳腺鉬靶、病理檢查的流程進行篩查,同時對參加檢查的農村婦女進行乳腺癌防治知識宣傳,通過項目實施,早期發現農村婦女乳腺癌患者并進行治療,同時通過乳腺癌防治知識宣教,提高農村婦女乳腺癌防治意識,積極主動參與檢查,達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降低農村婦女乳腺癌患病目的。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參加篩查人員:10034人,年齡:35~64歲。平均年齡:46歲。抽取120人,隨機分組,各60例,常規組婦女,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上文化31例,初中以下文化29例,教育組婦女60例,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上文化30例,初中以下文化30例,兩組婦女的平均年齡和文化知識水平無顯著性差異。
1.2方法 教育組婦女60例,首先對本組婦女的文化知識水平進行有效的評估,分別對依據文化知識水平,開展乳腺癌篩查知識的培訓班,進行健康教育知識的講解,分別對健康教育前后本組婦女的乳腺癌教育知識進行評估和測試。對本組婦女發乳腺癌健康教育手冊和健康教育影音資料,督促婦女進行學習,定期組織婦女進行乳腺癌篩查知識討論和知識競賽,對成績優異的婦女進行適宜的獎勵[2]。
常規組婦女60例,對其均進行常規的健康教育干預措施,常規乳腺癌知識宣傳。主要措施為張貼乳腺癌知識的宣傳海報和發放相關知識手冊。
1.3乳腺癌篩查情況評估標準 乳腺癌篩查知識評分:評分項目包含15項。答案為正確或錯誤。答對得1分,未答對得0分。總體得分為0~15分。乳腺癌篩查參加意愿評分:評分內容包含3個項目,共分為5級:強烈反對至強烈同意得分為1~5分;總體得分為3~15分[3]。
1.4統計方法 統計學分析選用SAS8.0統計軟件,以x±s表示計量資料,應用t檢驗;數據錄入計算機,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為P
2結果
共篩查出乳腺癌患者13例,教育組婦女的乳腺癌篩查相關知識和乳腺癌篩查意愿,均優于常規干預組婦女,對比存在顯著的差異性見表1。
3討論
目前已經成為危害我國女性生命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乳腺癌在早期發現并且進行外科手術切除治療,可獲得較好的臨床治療效果,術后良好恢復后,不影響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因此乳腺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和生存率。由此可見乳腺癌的篩查對于減少乳腺癌的死亡率,臨床意義較高[4]。
世界衛生組織對乳腺癌的定義和治療,目前已經以預防和篩查為主,以治療為輔的治療措施。相關文獻和實踐結果顯示,有效的預防和篩查可有效的提高乳腺的預防發病。對存在高危因素的女性進行定期的臨床檢查可早期發現乳腺癌病變,早期乳腺癌進行手術切除治療,可達到較高的臨床治療效果,部分患者可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但在晚期發現乳腺癌和治療效果則大大降低,同時還不同程度的增加患者的經濟和身體負擔,臨床治療效果不佳。因此早期診斷和治療乳腺癌具有高的臨床價值和臨床意義[5]。
本文中對120例婦女進行常規教育和乳腺癌教育干預措施,結果顯示應用教育干預項目能夠顯著提高乳腺癌知識水平和增加乳腺癌篩查的自主性,提高人們對于乳腺癌的預防和篩查意識。可使婦女提高對乳腺癌的重視和關注,同時增加對乳腺癌篩要意義的認識,增強乳腺癌預防和治療的意識。本文實踐的缺點在于對婦女干預為短期效果,沒有進行長期的干預和實踐結果統計,乳腺癌健康教育干預項目是一個長期的工作,此結果同相關的文獻和實踐結果相似,因此乳腺癌的健康教育干預項目對于一個女性均存在重要價值和意義。
綜上所述,實施有效的乳腺癌教育干預項目能夠明顯的提高乳腺癌知識和篩查意愿,增加乳腺癌知識的掌握和增強乳腺癌篩查意識,提高篩查和建立自我防范意識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參考文獻:
[1]韓磊,張穎,李秀榮,等.短期規范化培訓教育模式對社區醫師乳腺癌篩查知識水平的影響[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4,13(2):135-137.
[2]章永琳.入戶式宣傳教育對社區婦女乳腺癌篩查行為及順應性的影響[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0,5:1063-1064.
[3]楊興平,蔡燁.健康教育對社區婦女乳腺疾病普查行為的影響[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14(16):373.
一、住宅建設單位必須認真研究當地水源條件,量水而行,量水建設。對凡不能通過城市管網供應自來水的住宅建設項目,建設單位均須持由具備資格的水文地質勘測部門和城市供水水質監測站提供的水源評估報告和水質監測報告,到市地礦局和市公用局辦理用水審批手續。
二、建設單位在申請立項或規劃要點時,須持上述主管部門的審查批準文件。否則,市計委不予立項。
三、對不符合水質要求的住宅建設項目須建設水處理設施,保證出水水質達到國家飲用水衛生標準。否則,市建委不予辦理開工手續。
南寧中心血站,廣西南寧 530007
[摘要] 目的 探討南寧市農村居民無償獻血意愿及相關知識知曉度,為促進農村無償獻血提供參考。 方法 發放調查問卷,對3 815名南寧市轄六縣18~60周歲居民進行無償獻血意愿及相關知識知曉度進行調查分析。 結果 南寧市農村居民對無償獻血年齡規定、獻血間隔和獻血量的知曉率分別為34.0%、35.3%和56.9%;在獻血條件便利的前提下69.1%被調查者愿意參加無償獻血,75.5%被調查者表態支持親友參加無償獻血。結論 若能加強無償獻血宣教和獻血服務,農村無償獻血工作將獲得較大提升。
關鍵詞 農村居民;無償獻血;意愿;知識;調查
[中圖分類號] R19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0(a)-0028-02
目前南寧市臨床用血量大幅度增長,臨床用血供需矛盾愈顯突出。南寧市農村人口占全市人口總數60%以上,其獻血總量尚不到用血總量的10%[1],農村居民獻血量與用血量的不平衡加劇了當前的采供血緊張局面,農村無償獻血工作迫切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此背景下,該研究于2012年6月—12月開展了此次農村無償獻血意愿及相關知識知曉度的調研,為下一步的工作改進提供參考,現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南寧市轄6縣年齡為18~60周歲的城鎮和農村居民。
1.2 問卷調查內容
1.2.1 基本情況 年齡、性別、民族、文化程度、職業,是否參加過無償獻血等。
1.2.2 無償獻血意愿 是否愿意無償獻血,是否支持和鼓勵親友參加無償獻血,見表1。
1.2.3 無償獻血相關知識知曉度 包括對無償獻血有關法律法規、南寧市免費用血政策,以及對血液知識、無償獻血年齡獻血量和獻血間隔、獻血是否會感染疾病、獻血是否影響健康、獻血對健康要求等知識的知曉度,見表2。
1.3 調查方法
參考《中華人民共和國獻血法》、《血站管理辦法》、《血站質量管理規范》、《獻血者健康檢查標準》、《南寧中心血站獻血登記表》擬出問卷初稿,經過血站專家組成員論證、修改和完善,形成正式調查問卷。
選擇在2012年6—12月期間到南寧市轄六縣的捐血屋或獻血車參加無償獻血活動的縣域居民,以及到各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和縣婦幼保健院就診的患者及其家屬作為對象進行調查,同時在六個縣隨機選擇12個鄉鎮,隨機選取18~60周歲的農村居民作為調查對象。
通過問卷調查法收集資料,被調查者按照要求填寫《南寧農村地區無償獻血知識的調查表》調查問卷內容根據采用一對一、無記名、當場收回的方式進行。
1.4 質量控制
對于問卷調查收集的數據資料,問卷調查填寫完整率在80%以上的為有效問卷,去除無效問卷,在資料整理審核的基礎上,采用雙盲法錄入,由質量控制人員查錯、補漏。
1.5 統計方法
所有資料統一編碼后,經審核無誤后,建立數據庫,按照被調查者是否獻過血分組為組1(曾參加過無償獻血)、組2(未參加過無償獻血)、組3(因年齡、健康等原因已達不到無償獻血要求)。運用spss 13.0進行統計分析,組間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 2檢驗。
2 結果
2.1 調查表發放與回收情況
共發放問卷4 500份,回收問卷3 987份,回收率88.60%。回收問卷中,有效問卷3 815份,回收問卷有效率95.69%。
2.2 無償獻血意愿調查結果
是否愿意無償獻血,是否支持和鼓勵親友參加無償獻血,結果見表1。
3 討論
調查顯示69.1%南寧市農村居民表態愿意參加無償獻血(如果流動獻血車開到他們的鎮區/社區/村開展無償獻血時),與王曉妹[2]報道的安徽省農村居民、王淑香[3]報道的承德市農村居民無償獻血意愿相似,高于夏曉春[4]報道的瑞安市農村居民無償獻血意愿,同時75.5%南寧市農村居民表態支持親友參加無償獻血。剔除因年齡健康等原因不能獻血的人群后仍有高達59.4%的適齡農村居民愿意獻血,從調查數據來看發展農村無償獻血的潛力非常大。
關于無償獻血知識知曉率方面,南寧市農村居民對于獻血知情權、咨詢體檢、傳染病患者和高危人群不宜獻血,不安全血液會危害生命,不應為化驗而獻血,不冒名獻血,血站使用一次性無菌耗材采血等知識的知曉程度超過60%,無償獻血年齡、間隔和獻血量低于60%(分別為34.0%、35.3%和56.9%),但仍高于承德市農村居民無償獻血知識知曉度[3]。調查數據提示南寧市既往的農村無償獻血知識宣教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至于獻血年齡、間隔和獻血量的知曉率低于其他知識,可能原因在于:①被調查者中曾參加過無償獻血者占比不高,而未曾參加過無償獻血的居民由于缺乏獻血的親身經歷,對無償獻血年齡、間隔和獻血量等細節知識了解不夠;②我國過去規定的無償獻血年齡上限為55歲,2012年7月1日才正式施行既往無獻血反應的多次獻血者年齡延長至60周歲[5],部分農村居民對“新規”尚不了解;③該站既往以200 mL和400 mL獻血量為主,部分居民對300 mL獻血量了解不多。
有報道認為,農村居民獻血參與度偏低,并非奉獻愛心意識不強,而是與諸如文化程度、交通、地域、時間及對獻血相關知識了解不夠的等因素密切相關[6],獻血知識知曉率低會影響無償獻血的深入開展[7]。獻血條件便利是否更是影響居民無償獻血的重要因素[8]。農村居民文化水平普通不高,受地域制約信息相對閉塞,對血液生理和安全獻血知識了解不夠,陳舊觀念知識仍然還不同程度影響著部分農村居民,導致他們對無償獻血心存顧慮,加上農村交通不便,農民參加無償獻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成本較大。多種因素造成農村居民不敢獻血、不愿獻血和不便獻血。因此,要提升農村無償獻血工作,除了要繼續加強無償獻血知識和政策的宣教以外,一定要創新農村無償獻血工作模式,提供更加便利的獻血條件和專業溫馨的獻血服務,減輕和消除獻血者的恐懼心理[5],讓農村居民敢于獻血、便于獻血和樂于獻血,吸引更多的農村居民加入到無償獻血隊伍中來,真正形成城市地區和農村地區無償獻血全面發展的“兩手都硬”的嶄新局面,如此才有有效緩解“血荒”狀態。
參考文獻
[1] 陸祝選,唐再志,李彬.農村無償獻血問題分析及建議[J].中國衛生質量管理,2011,18(2):19-21.
[2] 王曉妹,竇燕,夏志強.安徽省農村居民無償獻血知曉水平及意愿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輸血雜志,2009,22(8):656-659.
[3] 王淑香,鄭洪波,王天恒. 承德市農村居民無償獻血現狀調查[J].中國輸血雜志,2013,26(6):578-579.
[4] 夏曉春. 瑞安市農村無償獻血工作模式探討[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31(11)):1153-1154.
[5]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GB18467—2011[S].北京: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
[6] 牛宗新,楊占凱,張曼.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提高農民無償獻血比例[J].中國輸血雜志,2008,21(2)):132-133.
[7] 張寒梅.淺談我國無償獻血特點及主要影響因素[J].中外醫療,2012, 31(21):183-184.
差異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實施的必要性
花園中生長的植物一般都會有很大差別,因為不同植物分別屬于不同的科屬,有著不同的生長形態,需要不同的栽培管理方式,生育期、對環境的要求各不相同,這種差異是必然的。高校學生與花園中的植物類似,他們分別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教育背景與相去甚遠的成長經歷,擁有不同的興趣愛好,智商、情商各不相同,對未來的規劃也是千姿百態。面對著如此眾多方面的差別,我們沒有理由一定要讓學生們“一刀切”的去發展,而且一刀切的發展未必對學生成長有好處。比如,有的學生不希望考研,希望早早地進入社會參加工作,那如果輔導員的思想政治工作天天圍繞學生考研進行,那么效果肯定不理想;有的學生比較自卑,不習慣在大庭廣眾之下被輔導員過多的“關注”,而有的輔導員卻恰恰喜歡這樣,感覺這樣是對學生的關照,尤其是一些家庭貧困的學生,很多輔導員習慣在開班會的時候說某某同學家庭貧困,希望大家多幫助。雖然是好心,但好心卻辦了壞事,學生很自卑,不愿被別人知道家庭條件不好。類似的情況非常多,不同的學生心理、生理、認識、思想差別非常大,非常有必要采取差異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方式。
當然,高校中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方式的差異,不僅僅是為了尊重某些學生的特殊性格,或者簡單的是為了迎合一些學生心理需求,滿足他們被尊重的要求,而是以人為本開展高等教育學生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是把以人為本的理念融入到高校教學管理中,推進高校內涵式發展的必由之路。關于以人為本理念在高校學生管理中應用的理論基礎,總書記很早就提出了,他強調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說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因此必須堅持“以人為本”。而“以人為本”應用到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就必須要求我們認真地、系統地了解每一個學生,尊重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因人施教,解決不同學生的實際需求,這樣才能努力把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新人目。反之,如果我們不能認真地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對每個學生充分的尊重,不僅影響到這個學生本身,而且還會把這種思想帶到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甚至也會使其不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工作習慣等,顯然,這對學生未來的發展十分不利。
二差異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與創新
1創新輔導員自我思維方式,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的思想,又被稱為最大公約數戰術。人們只有找到事物的共同之處,才能有利于認識矛盾,解決沖突。無論人們的想法相距多么遙遠,總是能夠找到共同性。有了共性,就有了建立溝通橋梁的支點。在以往的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很多輔導員都認為一些學生個性太強,有些想法很難理解,于是無論這個學生說什么、做什么他都不能接受。其實,學生的成長背景做輔導員的很難詳細的了解,一些特殊的想法和習慣很可能是過去某些特殊的生活經歷所致,這不是一天兩天能改正的,而輔導員越是不理解,學生就越會感覺孤單,越要我行我素,就越會難于管理。相反,如果輔導員首先從自我做起,認同學生的這些特殊的思考方式和生活、學習習慣,然后再慢慢地接近這個學生,從頭至尾的詳細了解這個學生的成長經歷、生活背景,深入挖掘他一些思想個性的形成原因。這樣一方面學生愿意與輔導員做知心的朋友,愿意說心里話,同時輔導員了解了事因,也就能找出解決問題的相應措施,或是因勢利導,或是勸其懸崖勒馬等,慢慢的學生的問題解決了,師生關系靠近了。彼此心近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才能順理成章,還會讓學生感覺到,輔導員很平易近人,大家再有心里話或者什么想法也愿意與輔導員溝通。正如中央電視臺走基層節目中說的那句話:“坐在同一條板凳上,才縮短了心與心的距離;住在農家的炕頭上,收獲的才不只是建議。我的腳下沾有多少泥土,我的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走近你、讀懂你、為了你、依靠你。”當然,學生不是農家,輔導員也不是記者,但大家心近了,從心底接受了,工作才更好開展,于是久而久之,全班、全專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會獲得令人滿意的效果。
2瞄準教育背景的發展,與時俱進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目前,在很多高校中,不少輔導員還用傳統的方式去管理學生,這顯然是不符合現階段高等教育背景的。以前學生少,學生的思想也簡單,社會競爭沒有那么激烈,輔導員的工作也好做。但新時期,大規模的高校擴招,使得學校學生的數量多了,競爭大了,學生的思想復雜了,如果思想政治工作方式還沒有創新,還抱著傳統的思想開展,勢必效果會不好。因此,我們需要與時俱進的抓住時展的潮流,及時地了解學生的思想動態,根據他們的想法來開展思想政治工作,這種因勢利導的工作方式,遠比閉門造車,沿用傳統的方式管理有效得多。比如以前學生對就業不是很關心,因為就業不成問題,但現在學生們很關心未來的就業問題,那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圍繞就業展開,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社會生產實踐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多的了解社會、認識社會、接觸社會,提高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又如,以前學生們感情問題比較少見,而現在感情問題成為新時期大學生面對的重要問題,甚至不少學生因為不能很好地處理感情問題而自殺。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可以圍繞如何正確處理大學生的情感問題開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感情、科學理順感情與學習的關系。當然,不同年齡段、不同群體、不同學校的學生所關心的問題是不同的,輔導員可以先了解學生關心什么,哪些問題對他們最重要,然后再結合實際開展工作。把握教育背景的發展動態,與時俱進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是一種理念,對此,廣大學生工作者需要深入地理解,而不能單純地流于形式,跟著別的學校亦步亦趨,那是沒有意義的。
3創新了解學生的方式,因人而異地開展思想政治工作
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差異性管理,首先需要了解學生之間的具體差異在哪,才能進一步安排差異性的方式。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尤其是擴招背景下,很多學校把原來的系合并擴建為學院,但輔導員的數量并沒有增加多少,因此輔導員了解學生面臨更大的困難。客觀地說,輔導員想深入地了解全體學生的情況,絕對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難度很大,因此我們講輔導員要講究方式方法,才能深入了解學生的情況,進而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教育工作。其實,輔導員了解學生的方式有很多,傳統的調查問卷、集體座談、個別聊天、輔導員一學生信箱,新的方式比如建立班級QQ群、BBS、短信平臺、公共E-mail郵箱,甚至學生可以結合自己的專業建立班級主頁。通過這些方式,使學生可以深入地與輔導員交流感情,尤其在虛擬的網絡中,學生會更加真實地吐露自己的想法。如果學生不想讓輔導員知道自己是誰,還可以采取匿名交流的方式,這樣學生會更加沒有壓力。當教師深入了解了學生的情況之后,可以把學生分類,比如學習問題的,感情問題的,家庭問題的,性格問題的,心理問題的等等,然后教師在依據這些分類,有針對性的集中,個別的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實踐表明,通過這種差異性調查,分層開展教育的方式,既比個別開展工作的效率高,又比傳統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效果好,非常值得推廣。
總之,在新形勢下,高校擴招、高校改革及高等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的轉變給高校教學環境帶來了很多新的變化,使新時期大學生的發展出現了新趨勢和新特點。這些發展趨勢和特點使得新時期高校輔導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新問題,尤其是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越來越大,個性越來越鮮明,導致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越來越不適用。因此,差異性管理方法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應用已經成為新時期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要求,而且必將越來越重要地擺在我們的面前。因此,做為高等教育中學生管理工作崗位的教師來說,通過科學的創新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開展方式,完善開展途徑,豐富開展思想,使差異性的學生管理方式真正深入到日常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中。力求通過不斷的創新,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做到一人一方、一人一策,如對開朗的學生講問題可以開門見山,對自卑的學生要注意措辭,對脾氣倔的學生要以柔克剛,對性格內向的學生要循序漸進,而對思想固執的學生要增加溝通交流等等
參考文獻
[1]丁懷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芻議[J].淮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10(3).
[2]陳奎慶.差異化管理導入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探索[J]_中國經貿導刊,2009(23).
結合當前工作需要,的會員“晚風細雨”為你整理了這篇貫徹落實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報告范文,希望能給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參考借鑒作用。
【正文】
依據《太原市關于做好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銷號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對照《太原市貫徹落實山西省汾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專項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方案》(以下簡稱《整改方案》),我縣立即組織相關單位對境內汾河干流“四亂”問題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并舉一反三對全縣境內其他主要河流進行了排查,經核查,部分河段沿線確實存在亂堆垃圾的行為。為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污染、破壞河道水環境的違規行為,婁煩縣采取以下整改措施并完成了整改處理:
一是加大宣傳力度,在汾河干流沿線醒目位置設立了警示牌,嚴禁在河道亂堆、亂占、亂采、亂建,傾倒各類垃圾渣土、排放污廢水等污染水環境的行為。
二是下發加強巡河通知,強化河長及巡河員履職盡責。要求鄉村兩級河長及巡河員嚴格按照婁煩縣河長制辦公室印發的《河長巡查制度》要求頻次、內容加強河道水域日常巡查。
三是深入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嚴厲打擊涉河涉水違法違規行為。加強涉河巡查檢查,重點查處“亂采、亂堆、亂占、亂建”等涉河“四亂”問題,以及在河道水域內傾倒垃圾渣土、偷排亂倒等污染河道水質、破壞水環境和水生態等涉河涉水違法違規行為。做到及時發現、及時制止、及時處理,實現動態清零。
針對排查中發現的汾河羅家曲段、龍尾頭段河道灘涂堆放垃圾的問題,采取以下措施進行整改:
一是責成縣水務局及屬地鄉、村兩級河長迅速清理堆放的垃圾,恢復河道原貌。
[關鍵詞] 系統性; 治療; 慢性乙肝; 觀察; 分析
[中圖分類號] R512.6+2[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005-0515(2011)-04-055-01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1]我國乙肝患者高達3000萬、而乙肝病毒攜帶者則達1.2億。對于乙肝的治療,臨床中發現單一的治療往往難以達到理想效果,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治療效果及延緩疾病進展和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我們對此類患者實施了系統性治療措施,現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08年2月-2010年8月本院慢性乙肝患者共100例,同時所有患者均符合《病毒性肝炎診斷標準》[2]。同時對具有以下狀況者給予排除:①甲、丙、丁、戊型肝炎或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臟損傷,②本次研究前半年進行過類似本次治療者,③妊娠和哺乳期者。同時對入選的患者病歷資料進行觀察后發現100例研究對象中男61例、女39例,年齡20歲-58歲、平均年齡(39.00±1.10)歲,病程3個月-5年。
1.2 研究方法
在患者自愿下將其隨機分為兩組,即系統性治療組(觀察組)和一般治療組(對照組),同時對兩組患者相關基礎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后發現兩組患者在此方面無統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另外按照目前臨床試驗要求,由專人對患者姓名、性別、年齡、病程、臨床表現和相關輔助檢查以及治療措施和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同時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然后分析結果。
1.3 治療措施
治療措施參考《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3],即在乙肝治療方面兩組患者均采用①干擾素300萬單位、隔日肌注一次,或是拉米夫定100mg口服、1次/天;②甘草酸二胺膠囊150mg、3次/天;③阿托莫蘭1.2g以及肌苷、ATP、輔酶A等實施護肝治療。而觀察組患者在上述治療基礎上加用健康知識宣傳教育與指導、心理障礙疏導治療以及配合中醫藥治療等措施(中醫藥治療措施按照中醫科會診后對于脾虛濕困者采用四君子湯和茵陳五苓散、濕熱中阻者給予茵陳蒿湯、肝郁脾虛者配合逍遙丸、肝郁血瘀者給予桃紅四物湯、肝腎陰虛者則給予一貫煎、而對于肝胃不和者采用平胃散),所有患者治療兩個療程、每個療程為六個月。
1.4 臨床治療效果評估標準[3]
按照《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分為:顯效、有效、無效。
1.5 統計學處理方法
利用SPSS13.0統計分析軟件處理。
2 結果
2.1 兩組慢性乙肝患者臨床治療效果:觀察組顯效24例、占48.00%,有效19例、占38.00%,無效7例、占14.00%,總有效43例、占86.00%;對照組顯效18例、占36.00%,有效17例、占34.00%,無效15例、占30.00%,總有效35例、占70.00%。兩組總有效率相比p
2.2 兩組慢性乙肝患者肝功能及乙肝病毒指標改善情況見表1。
通過表1中數據可知:觀察組治療前后肝功能相比p
3 分析
目前對于慢性乙肝的治療主要是以抗病毒感染以及提高機體免疫力為主,但是在臨床中卻發現單一的治療措施往往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例如病毒轉陰率低等,所以我們本次對慢性乙肝患者實施了系統性治療措施,從以上結果可以發現系統性治療措施臨床療效明顯好于單一治療,同時表1中的數據也證實了系統性治療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可靠性。
出現以上結果,我們認為是與本次研究所采取的系統性治療措施存在著密切關系,即⑴乙肝健康知識的宣講與指導,例如進行乙肝知識講座(包括乙肝的發病原因、發病機制、臨床表現及治療措施和預后等)、與患者進行交流與解惑答疑;⑵心理障礙疏導,臨床發現此類患者多存在諸如恐懼、抑郁以及焦慮等心理障礙,因此對乙肝患者除了在態度上給予充分尊重、理解外,同時應根據患者具體心理障礙類型進行有目的性的心理問題疏導,比如對于抑郁患者,不僅要加強乙肝的宣傳教育和講解治療措施外,同時還應多介紹成功案例以及加強病友之間的交流,從而協助患者樹立信心、消除其后顧之憂,進而使患者能夠以一個良好的心態配合治療和護理。⑶藥物治療,主要包括營養支持、穩定肝細胞膜改善肝功能以及給予抗病毒治療等措施,比如可選擇維生素類、干擾素、還原性谷胱甘肽、拉米夫定等,例如本次所選用的干擾素能夠有效抑制病毒復制且還具有間接性、廣譜性、相對種屬特異性以及選擇性等優點,同時干擾素還能抗細胞分裂和調節免疫等。另外我們本次還結合了中醫藥療法,如根據中醫對慢性乙肝的認識,所以我們采取了疏肝理氣、健脾化濕以及活血通絡等原則,因此對慢性乙肝的治療達到了標本同治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劉盈海,趙天瑞.中西醫結合治療慢性乙肝50例臨床觀察[J].中華現代內科學雜志,2009,6(4):285.
[2] 中華醫學會傳染病與寄生蟲病學分會肝病學分會.病毒性肝炎的診斷標準[M].中西醫結合肝病雜志,2001,11(1):56-60.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effects of BIAsp30 and BHI30 resulting from their sequential long-lasting routine administration to inp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according to identical algorithms. Methods Fifty-two inpiduals with type 2 diabetes (58±11.2) (mean±SE) years old with diabetes’ duration of (8±2.1) years, treated with BHI30 for (2±0.4) years, and a serum C-peptide level of (2.8±0.34) nmol/L were enrolled into the study. Following a checkup performed in the course of the 8-week baseline period, BHI30 was replaced with BIAsp30 in equivalent boluses, and two checkups in the seventeenth and twenty-fifth weeks were performed. Blood glucose at 4 time points, glycosylated hemoglobin and hypoglycemia were observed. Results Following the switch from BHI30 to BIAsp30, hemoglobin A1c (HbA1c) decreased from (8.1±1.8)% at baseline to (7.8±1.6)% (P
[Key words] BIAsp30; BHI30;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sulin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6年12月~2007年6月在我院內分泌科門診的T2DM患者52例,全部符合ADA 2003診斷標準。其中男35例,女17例,平均年齡58±11歲,糖尿病病程8±2.1年,使用諾和靈30R 2±0.42年,血清空腹c-肽2.8±0.34 nmol/ L,胰島素劑量32.4±5.2IU/d,BMI 25.3±4.1kg/m2,糖化血紅蛋白(HbA1c)(8.1±1.8)%。除外活
動性增殖性視網膜病、明顯的心血管疾病、肝病、反復嚴重低血糖及低血糖昏迷、系統性糖皮質激素治療者。
1.2 研究方法 所有患者將諾和靈30R改為相似劑量的諾和銳30前8周內進行了1次體格檢查,記錄患者低血糖發生的次數并測定患者3天的空腹+三餐后2h血糖;隨后,在第17周、第25周的階段,進行2次體格檢查,分別測定3天的空腹+三餐后2h血糖。每次體格檢查包括血脂、肝腎功能、HbA1c,血糖監測統一采用ACCU-CHEK Aduantage血糖儀。
1.3 統計學方法 計量資料以(x±s)表示,比較行配對t檢驗,記數資料以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全部資料輸入SPSS10.1統計軟件進行統計分析。
2 結果
2.1 一般情況比較 患者完成治療后體重、肝腎功能、脂蛋白、胰島素用量無明顯差異。
2.2 血糖控制比較 從諾和靈30R轉換為諾和銳30后,HbA1c從第1次體檢時的(8.1±1.8)%降至第2次體檢時的(7.8±1.6)%(P<0.05);第3次體檢時降至(7.4±1.5)%(P<0.01)。使用諾和銳30較諾和靈30R時空腹血糖有所下降,但兩者差異無顯著性。餐后血糖水平有明顯下降,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見表1。
2.3 低血糖事件發生率 以患者出現低血糖(Whipple)三聯征為低血糖反應的診斷標準;或監測血糖值<3.9 mmol/L。使用諾和靈30R 8周中有3例發生低血糖,發生率5.8%,其中1次為夜間低血糖;諾和銳30組前8周內有4例低血糖發生,發生率7.7%;后8周有5例發生低血糖,發生率9.6%,更換藥物前后差異無顯著性(P>0.05)。見表1。表1 血糖控制及低血糖事件發生情況注:與基線相比,*P<0.05;**P<0.01
3 討論
糖尿病控制和并發癥試驗( DCCT)[1]及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2]證實,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避免、阻止或延緩糖尿病的多種并發癥的發生與發展。2005年IDF告知HbA1c不達標的患者,血糖的任何改善都是可以獲益的。 諾和銳30是一種雙相釋放的胰島素類似物制劑,是由30% 可溶性門冬胰島素( 諾和銳) 與70%精蛋白結合的門冬胰島素混懸至終濃度為100u/ml的白色混懸物。諾和銳是一種快速作用的重組人胰島素類似物, 由于將人胰島素B鏈上的第28 位脯氨酸改為門冬氨酸, 使其六聚體或二聚體迅速解離成單體發揮作用, 可以較好地模擬和替代餐時胰島素的分泌, 這對餐后血糖的控制更有利[3]。精蛋白結合的結晶門冬胰島素釋放緩慢, 作用時間較長, 可以替代基礎胰島素。快速胰島素類似物和基礎胰島素所合成的曲線更接近生理條件下胰島素的分泌模式, 從而使24h 的血糖控制平衡。研究表明,諾和銳30的藥代動力學接近正常生理狀態下餐時胰島素釋放[4],與人胰島素30R相比,諾和銳30具有顯著迅速的降糖效果[5],且控制餐后血糖的效果優于人胰島素30R[6]。這種每日兩次餐前即刻注射諾和銳30 的治療, 除了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同時還可以減少低血糖的發生[7]。 本研究結果證實, 當采用每日2 次諾和靈30R注射方案的患者, 換為等劑量的諾和銳30后,餐后血糖明顯下降,且HbA1c也有所下降,但低血糖的發生率卻相近。 諾和銳30可餐前立即注射, 無需等待, 更加靈活方便, 因此對于血糖控制欠佳的使用諾和靈30R的患者升級為諾和銳30是一種簡單、有效、安全的選擇。
參考文獻
1 Diad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Research Group ( DCCT) .The effect of intensive treatment of diabetes on the development andprogression of long time complications i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 smellitus . N Engl J Med, 1993, 329 : 977-986.
2 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 ( UKPDS ) Group. Intensive blood glucose cont rol with sulphonylureas or insulin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treatment and risk of complication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Lancet, 1998, 352: 837-853.
3 Ottesen JL, Nils son P , Jami J , et al. The potential immunogenicity of human insulin and insulin analogues evaluated in a transgenic mouse model . Diabetologia, 1994, 37 : 1178 - 1185.
4 Jacobsen LV, Sogaard B, Riis A.pharmacokinetitas and pharmacodynamics of a premixed formulation of soluble and protamine-retarded insulin aspart. Eur J Clin Pharmacol,2000,56:399-403.
5 Weyer C, heise T, Heinemann L. Insulin aspart in a 30/70 premixed formulation: Pharmacodynamic properties of a rapid-acting insulin analog in stable mixture. Diabetes Care,1997,20:1612-1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