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醫藥行業營銷策略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醫藥行業營銷策略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第1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關鍵詞]創新型大學 技術轉移 策略

    [作者簡介]劉永芳(1970- ),女,江蘇連云港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劉鳳云(1965- ),女,江蘇南京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繼續教育學院院長,研究員,研究方向為高等教育管理。(江蘇 南京 211168)

    [基金項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蘇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創業型大學視角下的江蘇省高校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成效與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D/2011/01/027)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3985(2014)35-0025-03

    現代大學正經歷著“象牙塔中的裂變”,經由傳統學術角色向新型組織形式――創業型大學的演變。大部分西方工業化國家公立大學正在走向創業型大學,并由在英語國家發生作用的相同的全球力量推動和拉動。①大學尤其是創業型大學以各種方式直接或間接地參與了知識流動和技術轉移的全過程,在推動區域乃至國家經濟發展過程中擔負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近年來,高校作為中國知識經濟社會“動力源”的重要作用和特殊地位日益凸顯,據統計,中國高校在2012年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和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大獎項中的獲獎比例達68.8%。②中國政府從國家戰略高度出發,將知識密集型組織的大學作為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動知識技術成果轉移的重要力量,出臺了一系列旨在推進大學知識創新、傳播以及成果轉化的法規政策,并通過新的資金投入與制度安排對大學施加變革的壓力。現實情境中作為受到政治、政府和政策強有力影響的中國高校也將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作為自身一項重要使命。從創業型大學建設視角審視中國高校的技術轉移模式與策略問題是推動高校自身發展和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題中之義。

    一、中國高校技術轉移模式分析

    中國高校的有效技術轉移主要表現為兩個階段:一種是政府主導推動和高校積極呼應背景下的校辦企業主導式技術轉移模式;另一種是以大學自身主體出發、強調學術和市場相結合,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技術轉移模式。

    1.校辦企業主導式技術轉移模式。我國政府于20世紀80年代開始提倡并引導大學創辦校辦產業,旨在促進高校科技成果轉化,并適當彌補教育經費短缺問題。20世紀90年代以后,在政府政策推動以及大學呼應政府要求、增加教育投入的需求推動下,我國高校校辦企業得到迅猛發展。2006年,美國非營利性大學和研究機構共產生了5000家衍生公司。③同期我國校辦企業規模與美國衍生公司數量大致相當,到2004年共有校辦企業5000余家,資產總額約740億元,由高校及高校企業控股的上市公司共有40家。④但是,伴隨著國家經濟產業政策、高等教育政策、財政撥款制度的變化以及高校后勤社會化改革,校辦產業作為科技成果轉化根本路徑的重要性發生轉變。進入21世紀以后,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尤其是國家高等教育政策轉變并實施985、211工程后,大學辦學經費相對充裕,再加上校辦企業發展中諸如產權、管理體制、運營機制、人事以及經營風險等問題逐漸顯露,校辦企業主導式轉移模式不再是大學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唯一路徑。2001年以后,高校開始依據《公司法》等法律法規以及教育部意見要求成立國有獨資性質的高校資產公司,以推進校辦企業資產管理體制改革,高校科技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管理模式逐步向多元化技術轉移模式轉變。

    2.基于校企合作的多元化技術轉移模式。隨著大學自主發展意識的增強,國內高等教育領域關于歐美創業型大學的研究逐步深化,創業型大學的后發優勢以及強調產學結合的技術轉移模式愈加受到關注。歐美創業型大學為了呼應內外部各種力量的要求,在一如既往重視教學、研究職能的同時,強調和彰顯社會服務職能,并通過學術和市場的有力結合使大學逐步成為社會“服務站”。那些已經知道如何將學術和市場這兩者的優勢結合起來的學校,已經成為高等教育市場中成功而有原則的競爭者。⑤在歐美創業型大學內部,以技術轉移辦公室(OTL)為代表的機構所開展的,以專利許可為主要特征的大學主體技術轉移方式和大學師生創辦的衍生公司個體轉移方式,成為科技成果轉化的典型模式。當前中國大學的技術轉移模式主要通過技術咨詢與服務、科技產業園平臺、專利授權與轉讓、參股學科型公司等方式,總體上是一種基于校企合作、具有多元化特征結構的技術轉移模式。在推進技術轉移過程中,實施主體既有依靠政府和大學共同推動的產學合作、校政企合作,從而整體推動知識與技術的擴散;也有大學依托自身學科優勢所實施的技術、專利授權轉讓及大學孵化學科型公司式的技術轉移;還有大學課題組和科技人員的自行技術轉移方式,即與單個企業進行的一對一技術轉移⑥。

    二、影響高校技術轉移成效的要素分析

    1.高校知識生產方式變革和學科專業發展水平是影響技術轉移成效的關鍵因素。世界各國高等教育都在經歷著實質性的發展,主要體現在“科研和學術在自我擴大的影響周期中,穩定連綿地形成更多的專業和跨學科的科目。這些認知領域的追隨者,在加強和分化主要學科和擴大科研事業的同時,向著新的觀點、解釋和密集的知識推進。”⑦在歷史上有很長一段時期,由科學家自主決定科學與知識發展的走向,學者邁克爾?吉本斯將這種基于牛頓模式的科學研究――以單學科研究為主的方式歸納為知識生產模式一。⑧到了20世紀尤其是“二戰”以后,政府、公眾越來越積極地參與到科學的決策中來,使得知識生產模式一承擔了更多的社會責任,并更加具有反思性,并在廣泛的應用性情景中產生了基于跨學科的知識生產模式二,并逐漸成為大學的一種主要知識生產方式。高校知識生產方式的變革,推動了知識的轉化,打破了長期以來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三者之間的絕對界限。在埃茲科維茨所闡釋的由創業型大學所推動的“永無止境的轉化”過程中,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品開發以及不同的技術領域之間,相互融合并且不斷轉化。⑨由于學科專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之間的重要關聯性,創業型大學重視和強調研究的應用性和實效性,通過重視跨學科研究、大力發展新興學科,整體提升了學科建設水平,同時也有力推動了技術轉移。

    2.高校內部學術組織的有效轉型和校政企平臺的有效搭建是影響技術轉移成效的必要前提。高校通過內部組織機制變革――學科組織的調整和跨專業平臺的設置來快速適應新學科、新專業的發展需求,推動學科的整體優化與組合。高校的跨學科合作研究中心是大學的學術心臟地帶被激活以及大學強有力駕馭中心共同作用的結果,能夠加快知識的擴散并帶動產業提升。美國專門針對材料工程專業的調查顯示,同工業部門的合作有利于學者了解最新的信息和技術變革,進而開展更具前沿性的研究。⑩校政企合作過程中既包括發揮高校內部的技術轉移辦公室等組織平臺作用,也包括政府、高校、企業合作建立的各類國家技術轉移示范機構、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機構,還包括政府、高校等不同主體所建設的大學科技園等平臺。

    3.社會法律政策環境和有效的資本市場運作機制是影響技術轉移成效的重要因素。美國完善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規范的風險資本運作機制是創業型大學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重要條件之一。20世紀50年代美國研究與發展公司(ARD)是最早的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其成立目標就是要“識別在技術上領先又具有商業潛力的產品,同時找到能夠將技術轉化成產品并推向市場的人。”11美國1958年的《小型商業投資法案》進一步促進了風險投資業的擴大,“到1979年,共有250家風險投資公司。”12另外,哥倫比亞大學、西北大學、紐約大學、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與社會投資者還共同建立“種子”風險資本基金,發揮技術孵化器的作用,專門以大學中產生的技術作為創建新公司的基礎,不斷推動了一批“知識產權資本化并實現自我創造的學術型公司”的創立。13我國高校在政府和高校內部行政力量的有力推動下在專利授權數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2012年專利授權總量已達到49436件。但由于中國社會中介服務信息咨詢與評估體系的不健全,技術市場交易環境制度體系的不完善,以及既懂科技又懂市場和管理團隊和人才的缺乏,我國高校在技術轉讓收入方面與美國高校相比較為薄弱。從技術轉讓許可收入來看,美國大學和研究機構的技術許可收入在2004年就已達13.9億美元,而我國高校2012年專利授權許可收入僅為8.2億元14。

    三、推動高校技術轉移成效的思路與策略

    1.基于高校特點,需著力構建與學科專業發展緊密結合的技術轉移管理創新組織體系。創業型大學的知識生產方式變革和學科發展水平尤其是新興學科的發展狀況是推動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前提和關鍵。斯坦福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等創業型大學及時捕捉信息產業、能源產業、材料產業的前沿需求,通過開展跨學科合作,促使新學科持續不斷地在舊學科的交叉點上誕生,由此在大學內部產生了信息科學、材料科學、能源科學、生物信息學、行為經濟學等一批新興綜合性學科。15新興學科和跨學科專業的發展提升了創業型大學的學術聲望,并通過創業型大學的組織張力得到了及時轉化與應用,引領和帶動了區域乃至整個國家新興產業的發展。當前中國政府正在推動實施的體現國家重大戰略舉措的“2011計劃”,強調以國家重大需求為牽引,通過協同國內高校、政府等多方研究力量和體制機制創新來推動重大應用和基礎性研究,提升國家創新能力。同時,高校必須要推動內部組織創新,應通過完善協同創新機構,加強學科整合,并發揮多學科優勢構建高校技術轉移管理創新組織體系,從而有效推動技術轉移。

    2.基于高校長遠發展需要,需不斷完善知識產權制度體系與經營機制。近年來國家、省、市等各級政府均出臺了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法律和政策,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與專利轉讓。高校也相繼制定了一些文件并采取了相應措施,推進在技術轉讓、合作研究、創辦學科型公司等方面的技術轉移行動。但是,我國仍需要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的制度體系和技術轉移的運行機制。從政府層面而言,需要完善有利于技術轉移的法律制度、市場條件和運行機制;高校則需要制定更加全面有效的知識產權與技術開發制度,因為“現代大學的辦學理念、基本原則需要落實到體制、機制和程序上”。16科學的知識產權與技術開發制度能夠激勵教師創新創業活力,確保技術轉移的實效性。

    3.基于高校創新要求,應注重發揮各種校企合作平臺的輻射功能。中國高校還需要主動搭建校企合作有效平臺,并采取相應激勵措施來進一步完善高校內部有效技術轉移機制。要真正并長久地激發教師的創新活力,需要有依托政府、企業項目所支持的合作研究中心、研究項目來形成具有重大技術轉移前景和價值的研究成果。我國高校應充分利用校政企行合作性質的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技術轉移中心和研究院,推動多方合作,開展更加廣泛的應用性研究,推動教師主動、自覺地行動、創新,為學術成果轉化創造更加有利條件。“企業、大學與聯邦政府的緊密合作并不是必然要發生的,而是在特定歷史階段由具有特定目標的特定的人所塑造的。”17

    4.基于高校現狀著力構建高校科技創新與成果轉化的多元評估框架。高校要進一步完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文件和激勵措施,鼓勵、引導教學科研人員從事技術轉移活動。技術轉移模式的多樣化決定了技術轉移成效的評價的復雜性,不能以單一指標評價技術轉移的整體成效性。同樣,不同類型的高校其技術轉移的方式和側重點也會有所不同,不能用同樣的指標衡量不同類型的高校。在現實情境中,不能簡單地以專利實施率等內容做出單一性評價,也不能用相同的指標內容簡單評價不同類型的高校的技術轉移成效,而應在多種研究方法的基礎上通過定量和定性的結合來綜合評估不同類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效,著力建立和完善高校科技創新與轉移的復合評估框架和體系。

    [注釋]

    ①(美)希拉?斯勞特,拉里?萊斯利.學術資本主義[M].梁驍,黎麗,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11.

    ②柴葳,高靚.我國高等學校獲2012年度國家科技三大獎183項[N].中國教育報,2013-01-20.

    ③O’Shea,Thomas J.Allen,Arnaud Chevalier.Entrepreneurial orientation,technology transfer and spinoff performance of US universities[J].Research Policy,2010(34):995.

    ④周濟.2005年7月23日周濟部長在全國高校科技產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EB/OL]. http:///cn/xbcyfz/ldjh/webinfo/2005/07/1331845775588

    371.htm,2012-05-08.

    ⑤(美)大衛?科伯.高等教育市場化的底線[M].曉征,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7.

    ⑥朱彥龍.高校專利戰略與技術轉移聯動模式分析[J].科技與經濟,2005(3):64.

    ⑦(美)伯頓?克拉克.研究生教育的科學研究基礎[M].王承緒,譯.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412.

    ⑧⑨(英)邁克爾?吉本斯,卡米耶?利摩日,黑爾佳?諾沃茨曼.知識生產的新模式――當代社會科學與研究的動力學[M].陳洪捷,沈欽,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3.

    ⑩Mendoza P.,Berger J.B.Academic capitalism and academic culture:a case study[J].Education Policy Analysis Archive,2008(16):23.

    11121315(美)亨利?埃茲科維茨.麻省理工學院與創業科學的興起[M].王孫禺,袁本濤,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192,131,139,141.

    1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科學技術司.2012年高等學校科技統計資料匯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73.

    第2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1我國現在醫藥集團營銷模式狀況

    為了不斷改進我國醫藥集團營銷模式幫助我國醫藥行業不斷的進步和改進,就需要對目前我國醫藥集團的營銷模式的狀況進行透徹的分析和把握,只有在了解基礎的前提下才能實現醫藥集團營銷模式更好的進步和改革。雖然現在我國醫藥集團營銷模式中還存在著各種各樣不容樂觀的問題,但是在政府和企業集團的共同努力下能夠以最快速度實現問題的改善和解決,只有首先了解了基礎性問題才能幫助我國醫藥集團更好的人情現狀,結合當下實際的營銷模式實現醫藥行業的不斷進步改革和創新。在對基礎性問題有了全面的了解后能夠幫助運營家提出更完美的醫藥集團營銷模式,進而實現我國醫藥行業的不斷創新和進步,這樣才能對我國的醫藥行業的營銷策略實現幫助。現在我國的醫藥集團營銷模式整體出現一個向上的趨勢,各方面都在不同程度的進步而沒有倒退,這是值得人們所高興和驕傲的。隨著社會體制的改革,醫藥集團營銷模式也做出相應的改革,并且從改革開放以來從不間斷的不同程度的進行創新和進步,這使得我國醫藥行業的市場不斷的擴大,而且營銷市場也在不斷的擴大。

    在最初的二十世紀末我國醫藥集團銷售份額占據整個營銷市場的份額只有五分之一而已,然而到現在我國的醫藥行業已經上升到了銷售份額的四分之一,并且我國整個的醫藥集團行業都成為了現在世界范圍內不容忽視的一份力量。我國在全球都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現在醫藥集團市場營銷的競爭力日益增大,我國各個醫藥集團公司都在努力的對營銷模式進行創新和改革,它促進了我國整體的醫藥行業的進步,在國際上我國醫藥集團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的上升在上升中,其中關于OTC類醫藥已經在國際中出現超過六千的數量,雖然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但是中國醫藥集團仍舊不能夠掉以輕心,因為現在我國醫藥集團的影響正在經受著國外一些跨國公司的打擊,我國的醫藥市場正在不斷的被沖擊著,隨著市場經濟競爭的不斷增強醫藥集團營銷也面對這更加嚴峻的局面,這些外在的因素都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國醫藥市場競爭能力的增加。外國的一些醫藥集團和企業正在慢慢的占據中國市場并且不斷的壓制我國醫藥集團行業的發展,不斷占據我國的醫藥營銷市場,這些導致了我國醫藥集團所占據的市場醫藥份額在逐年下降,因此為了幫助我國醫藥集團更好的改革和創新贏得市場,就要積極努力的從基層入手進行改革。

    現在我國的醫藥集團營銷模式正在慢慢的走向正規,醫藥營銷模式越來越有模有樣,這些都促進了我國醫藥市場的不斷擴大,除此之外政府和醫藥集團企業要積極合作完成醫藥集團營銷模式的華麗轉變和改革,進一步的規范我國醫藥行業的營銷市場和營銷模式。在最近這幾年我國最先實現了行業的上千數量的改進,隨著我國在醫藥集團營銷行業的規范程度不斷增加,并且出臺了很多與之相關的管理規范措施,我國的大量規范制度的確立很大程度上促進了醫藥集團營銷模式的改革和創新。

    2我國醫藥集團主要的營銷模式和改革

    市場中藥品的營銷模式主要分為主要的兩部分,包括模式和自主運營營銷模式,這從行為人的主體來進行劃分的,同樣的從營運方式的不同上也可以劃分成多種營銷模式,其中包括學術營銷品牌類形象新聞類營銷數據類營銷和流通式營銷等多種方式。只有將這些營銷模式進行不同程度的結合和互補互助才能更好的促進我國醫藥集團營銷模式的創新和改革。首先在醫藥的推廣和介紹上可以運用學術模式實現我國的人們更多的了解一種新興藥品,幫助其快速贏得市場和顧客,提升這種藥品的實際競爭力,這種學術類營銷模式主要適用一些新研發的不被很多人所熟知的藥品。學術模式營銷是一種最新模式的創新,體現了工作者結合實際工作效能的提升。在臨床上一些企業集團新研發的醫藥要通過有效的溝通食用才能逐步的確定藥品的藥效和作用,但是這在醫藥的剛研發階段是缺乏很多的先是依據的,這時候就需要臨床醫生對自己的藥品通過人性科學學術性的理論型解說向人們解說,使得人們最快的了解這種藥品并且信任它。這在新藥品的影響上是不可或缺的。在醫院中建立專屬于自己的獨立品牌,不僅使得藥品在OTC營銷中可以通過品牌營銷的模式進行推廣,在此基礎上實現更多的客戶的關注和購買,在醫院中進行推廣還可以更好的利用品牌的手段幫助藥品的銷售。在社會上最常用的醫藥OTC,它面向的是更大眾化的客戶,因此在此類的藥品的銷售上要能夠更好的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與實際情況相對應的藥品營銷模式,通過借用品牌的力量達到藥品集團更大的經濟效益。

    3結論

    第3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北大縱橫醫藥事業部的同仁們也在緊密的關注著整個行業的動態,從2011年所作的一些營銷項目看,醫藥企業變革尤其是營銷變革對醫藥企業來說已經是迫在眉睫的頭等大事,哪些醫藥企業看得遠,看的清,哪些企業就會率先而動,進行鳳凰涅槃式的變革,這要看企業家的眼光和卓識。

    真實案例:

    本人服務的河南省XX藥企,就是這樣一個制藥企業,河南XX藥企是老國有企業轉制過來的新型民營企業,這個制藥企業有著極為豐富的補血類產品線,產品生產競爭力極其強勢。根據資料顯示,2010年整個補血產品市場容量約為150億左右,現有規模已達120億.今后,補血類產品市場將會在大幅度幅攀升中快速發展,從消費需求到企業市場開拓策略,都將在快速發展中尋求突破。從補血市場情況看,XX藥企的補血類產品結構最豐富,市場競爭能力最強,如果管理得當,XX藥企的補血類產品在3年內就可達到8~10億的銷售規模。而且,XX藥企還在治療領域有著具有很大前景的產品,如骨筋丸,腸胃寧,消渴通脈口服液,前列通膠囊等,每個產品都具有過億的市場潛力。

    但是,由于資金和管理的原因,導致XX藥企在補血類產品市場緩慢發展,而且每況益下,在這種情況下,改變管理結構和提高營銷水平,重塑市場營銷隊伍是XX藥企必須經歷的涅槃,只有經過涅槃重生,才能結束這種茍延殘喘的被動局面。

    經過慎重思考和多次談判后,XX藥企的董事長和北大縱橫醫藥事業部的史立臣總經理多次溝通后,形成合作,北大縱橫醫藥事業部帶領項目團隊開始對河南XX藥企進行為期半年的營銷項目變革。

    對所有管理類咨詢項目來說,營銷變革項目是最難得,也是最具有挑戰性的,營銷變革項目要涉及到企業的戰略,營銷戰略,營銷組織架構,人力資源,薪酬績效,市場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推廣策略,組織管控等多方面內容,而且,還要面對企業及其復雜的內部關系,因為營銷變革要涉及到很多的既得利益群體,也要改變很多既得利益群體。所以營銷變革項目要想取得成功,必須要有三個條件:

    一. 企業的高層變革的決心

    二. 變革小組的專業能力足夠

    三. 變革的方向要適應市場的實際和企業發展的實際

    河南XX藥企的營銷變革項目啟動后,筆者史立臣帶領的北大縱橫醫藥事業部事業的營銷項目小組進駐河南省的XX藥企的總部,經過嚴密的論證和討論后,確立了營銷變革的工作思路:

    1. 進行大面積對XX藥企的深度訪談,深度訪談就是一對一的單獨訪談,這樣,可以了解很多真實的情況。

    2. 進行大規模的市場調研。

    3. 對XX藥企的營銷狀況進行準確的診斷

    4. 梳理和提交XX藥企的營銷戰略規劃報告

    5. 根據營銷戰略規劃報告重新搭建XX藥企的營銷組織架構

    6. 重新建立XX藥企的薪酬績效體系

    7. 根據新的營銷組織架構和薪酬績效體系,XX藥企的營銷公司全部職位起立(全部解聘),并全部進行重新競爭上崗,這其中包括原來的營銷副總經理。

    8. 制定營銷策略規劃,進行XX藥企市場策略,產品策略,渠道策略,推廣策略,組織管控等多方面內容的重新塑造。

    9. 制定2010年的年度工作計劃

    經過一系列的營銷變革后,新的XX藥企營銷公司成立了,這個過程極其艱難,但是XX藥企的高層們頂住了各種壓力,積極主動的推進變革,用董事長趙新年的話說“沒有商量的余地,不換腦袋就換人”。新的營銷公司成立后,XX藥企高層同和君項目組一起對新的營銷公司進行幫助和指導,經過6個月的運行后,新的營銷公司業績快速提升,各個職能部門的作用真實的發揮,由于XX藥企的董事長明確了合理用人觀念,通過競聘上崗,一些年輕的領導者走上了工作崗位,這些年輕的領導者學歷水平高,工作積極性大,工作能力較強,所以在新的營銷公司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河南XX藥企通過變革,新的營銷公司徹底擺脫了原來老氣橫秋的狀態,銷售業績快速提升,由于新的營銷公司在2009年年末達到了董事長的指標要求,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營銷業績,所以,根據和君項目組的提議,XX藥企的營銷公司的總部搬遷至鄭州。

    這里要感謝河南XX藥企的董事長,沒有他的信任和鼎力支持,就沒有XX藥企營銷變革的成功。

    從河南省XX藥企的營銷變革的過程和結果來看,中國的制藥企業在目前的中國醫藥行業變遷的大背景下,必須進行徹底的變革和調整,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和競爭環境,除此之外,沒有出路。

    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以明確的看出,變革將是2012年中國醫藥企業的主旋律,看清未來,洗盡鉛華,拋棄負重,重塑自我,將是中國醫藥企業涅槃重生的風景旖旎的過程,只有經歷了這個過程,才能逐步形成強有力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未來的醫藥行業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長治久安,才能基業長青,才能塑造百年企業。

    第4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沒有人不知道這句話的份量。對個人來說,創新意味著非凡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對企業來講,創新則昭顯無窮的動力和巨大的市場;誰駕馭了創新,誰就能把脈時展的主旋律。然而,創新不僅僅是一種超越的手段,而且是一種發自潛意識形態的感悟;只有從意識思維的層面去理解創新、重視創新,潛移默化,才能取得重大的突破。單純把創新看作是一種實現既定目標的手段,是不可取的。

    誰都明白,一般意義上的創新是指,在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的一切領域、一切層面上,能先于他人,見人之所未見,思人之所未思,行人之所未行,從而獲得人類文明的新發展、新突破。創新的思想源泉在于求異思維,而求異思維的核心是:敏于生疑,敢于存疑,勇于質疑。并由此源泉生發出新異、多彩、多元的發展性、創造性、突破性的新構思、新思想、新思維。

    思維,特別是理性思維,是人類與其他生命形態最本質的區別,人類不僅會以語言表達自己的思維,還會以行動實踐自己的思維。而這種理性思維中,最可寶貴的是“發展性、創造性、突破性”這三性思維。人類社會正是依托、借助這三性思維,才達到了今天這樣高度開化、高度文明的程度。

    求異思維是孕育一切創新的源頭。只有求異,才能創新,只有把創新化作一種意識,才能促進實踐的效率和成果的優化。醫藥行業自始至終都在遵循這一創新法則,不論是產品還是服務都在求異,求異帶給醫藥企業太多的動力。當前,醫藥行業的求異主要集中在四個方面,這也是企業創新的落腳點。

    一是技術求異。醫藥行業的特點決定企業在技術中必須求異。同類藥品研發的核心技術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就在于過程的差別。企業在生產同類藥品時,可通過提高藥效,降低毒副作用,增加生物利用度以及方便患者服用等諸多方式來實現產品的差異化。

    二是組織求異。在“同質化”現象非常突出的醫藥行業,組織求異的創新策略對企業做大、做強十分有利。企業應加強與同行及社會組織的合作,用一種全新的方式來獲得實力的提升;在并購重組上運用“發散思維”戰略,針對不同的需求選擇并購實體,更多注重并購與企業發展的實際相結合。

    三是管理求異。管理的實質就在于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管理。人是企業最重要的資源,因人的思維意識不同,管理就必須有所區別,人性化管理戰略就源于此。在企業管理中,過多地強調“求同思維”是不利的,因為過多求同會導致員工陷入遲鈍、陷于冷寂、陷于麻木,其潛在的創新性思維源泉也必然隨之趨于枯竭,企業的創新就無從談起。

    第5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問:2008年民生藥業實施的令您印象深刻的營銷傳播事件是什么?

    答:我們一條新的廣告片“支持你的愛”在網絡上引起了相當高的關注度。

    問:在目前的經濟環境影響下,您認為醫藥行業的發展態勢如何?

    答:由于行業特性使然,醫藥行業受此次危機的影響相對少一點,但我們主打的21金維他所處的復合維生素行業增長速度在減緩。

    問:2009年,民生藥業在營銷傳播中的機遇和挑戰是什么?

    答: 在整體經濟不景氣的宏觀環境下,我們營銷傳播的機遇在于能否充分了解目前經濟環境下人們的消費需求,從而找到好的創意。挑戰主要還是來自憑借自身的能力,能否在這樣的大環境中做好自己的事情。

    問:2009年民生藥業的營銷傳播策略將有何變化?

    答:傳播重點將向新品傾斜,同時會更加注重品牌傳播。

    問: 2009年,民生藥業營銷傳播的投入將增加、減少還是不變?在媒介傳播組合上將有何創新?

    答: 因為將有新品推出,民生藥業2009年在營銷傳播投入上力度會更大。在媒介選擇上會充分考慮覆蓋全國和能強化重點區域傳播的組合,同時也會非常關注新媒體的效用。當然我們絕不會放棄央視,雖然沒有參加招標,但我們已提前購買了一部分央視的核心資源。

    問:2009年,民生藥業與消費者進行品牌溝通的內容、目標將有什么變化?

    答:在21金維他與消費者的溝通上,我們會沿襲2008年的內容,目標也不會有太多的調整。而新產品會是我們的另一重點,我們會有新的目標。

    第6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近期,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對××年醫藥市場環境作出如下分析預測:

    一、醫藥分銷企業的改革與發展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

    ××年是我國醫藥流通體制改革繼續向縱深發展的一年。一方面,“三項制度”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將進一步規范完善,藥品價格更趨市場化;后時代來臨;藥品分類管理提速等,將給企業的經營和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隨著這些政策的推進,其影響將在××年充分顯現。此外,高舉“價格”大旗的平價藥店在各地有愈演愈烈之勢,目前來看,人氣極旺的平價藥店在××年對藥價的市場抑制作用將更加強化。衛生部明確表示,從源頭上控制醫藥價格將會是××年全國醫藥衛生系統的中心任務之一,這預示著藥品降價風潮極有可能在新的一年中延續。因此,企業只有全面分析宏觀環境及各種醫藥改革政策對企業的影響,正確把握市場脈搏及發展方向,才能在變局中贏得生存與發展。

    另一方面,隨著我國的入世,外資、外企不斷進入我國藥品分銷市場參與競爭,我國醫藥分銷企業將在規模、資本、網絡、業態、效率、管理、營銷手段等方面受到來自國際跨國公司的挑戰。我國醫藥分銷企業規模小,產業集中度低,國際競爭力弱,企業改革的關鍵在于應當主動研究在經濟全球化大趨勢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重新選準在市場中的定位,探索適合自身發展的營銷策略和模式。

    二、重組將是制藥行業發展與變革的重頭戲

    近幾年來,受政策因素及市場理性、非理性競爭的影響,醫藥商業已步入微利時代。未來醫藥商業的毛利只會下降不會上升,預計由目前的—逐步降到—或更低,流通費用率也會由目前的的水平逐步下降。通過改革與重組,企業組治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一批大企業集團將成為引領我國醫藥發展的主力軍,其生產經營集中度、利潤集中度將進一步凸現。因此醫藥商業企業必須加速改革的步伐,促進企業做大做強。

    目前,我國制藥行業正處于并購、重組的高峰期。雖然我國現已是世界原料藥第二大生產國,但遠非制藥強國。在現有多家制藥企業中,大型企業只有余家,還有幾百家企業存在虧損。我國制藥企業數量多,規模小,難以形成規模效應;企業產品低水平重復生產情況普遍,缺乏科研開發能力和市場競爭能力;企業管理水平低,生產能力低,生產成本高。這些情況導致了制藥企業之間的惡性競爭,因此,我國制藥企業做大做強將只有通過資產并購、重組來實現。

    現在世界排名前位的制藥跨國公司有家已進入我國。要想在強手如林的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只有形成一定數量的上規模的、科研和市場水平高的大企業,尤其是大力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藥和先進的生物工程藥,我們的醫藥產業才可能經受得住加入的沖擊。由此,加快兼并重組步伐,擴大醫藥行業的資產規模,提高國內市場的集中度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迫在眉睫的問題。未來幾年,將是國內醫藥企業并購、重組年,國內醫藥強者會愈強,兩極分化之勢將越來越明顯,××年,這個趨勢將會得到進一步強化。

    三、搶占潛在醫藥市場,提高市場占有率將成為企業經濟新增長點

    近年來,人們越來越珍愛健康,提高生活質量的意識越來越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加快,疾病預防控制體系的不斷完善;農村“兩網”建設,新型合作醫療制度的建立。這些因素為醫藥經濟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市場契機。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全面推進以及人口的自然增長、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都將增加對醫藥產品的需求,從而拉動醫藥經濟的適度增長。

    同時,××年月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年版)》(以下簡稱醫保目錄)。新修訂的醫保目錄,中成藥品種由個增加到個,增加了;西藥品種由個增加到個,增加了。對于制藥企業來說,產品進入醫保目錄,對產品的市場推廣和放大至關重要,并且已經成為行業內估計單品種市場容量的主要非量化指標。

    據統計,我國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已經從年的萬人迅速升到××年月的萬人。而這億多參保人恰是最有醫藥購買能力的人群,其醫保支出從年至××年,復合增長率達到;醫保支出占有全國藥品銷售收入的比重,從年的上升至××年的。醫保市場的潛力可見一般。某產品一旦進入醫保目錄,如果其適用人群較為廣泛,就意味著潛在消費群體將迅速擴張,從而為企業帶來主營業務收入的增長。而且,有專家認為,隨著未來參保人群的進一步擴大,醫保用藥在醫藥消費中所占比重將會繼續增加。

    第7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關鍵詞:醫藥 市場營銷 專業建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8(b)-0067-02

    An Exploratory Research on 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Specialty

    Construcrion of Higher Education

    ――Take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s a Case

    Liu Yongzhong,Feng Tianyu,Zhao Qianqian,Li peiran

    (Jiangxi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ncine,Nanchang Jiangxi,China 330007)

    Abstract: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reform of medical health speeding up in China,people become conscious of their heath.The awareness of health makes the demand of pharmaceutical products very broad and complicated.Pharmaceutical marketing major aims to cultivate talent with compound pharmaceutical and marketable knowledge background.This paper argues that speciality construction should implement from following aspects:Firstly,construct the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marketing curriculum with pharmaceutical features; Secondly,improve and perfect the faculty;Thirdly,diversify teaching method and enlighten interest so as to let students active involve in class;Fourthly,keep eye on pharmaceutical developing trend and continuous innovation;Fifthly,strengthen ethical education and foster green marketing talents.

    Key Words:Pharmaceutical;Marketing;Speciality Construcion

    醫藥行業是世界貿易中增長最快的朝陽產業之一,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發展迅速,對醫藥產品需求旺盛,醫藥市場潛力巨大。據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藥品生產企業有7000多家,藥品經營企業有14萬多家。醫藥市場的需求是決定醫藥營銷人才特征的重要因素,龐大的醫藥市場,決定了其對醫藥營銷人才的數量和質量的需求。此外,我國正在積極進行城鎮、農村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和醫療保險制度改革,對醫藥市場營銷專業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因此,許多醫藥院校都先后開設了相關市場營銷專業,為醫藥行業培養復合型營銷人才,以滿足醫藥行業對營銷人才的特殊需求。

    1 加強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1993年教育部批準我校開辦市場營銷學專業,并正式招收該專業學生。經過20年的發展,我校在醫藥市場營銷學專業建立了一套相關的課程體系,各類學科包括基礎類學科、醫藥類學科、經濟類學科、市場營銷類學科等。但是經過我們的不定期的調研和對用人單位反饋的信息分析,現在還有很多問題急需我們解決,比如修改課程結構、調整課時分配、理順教學進度等等。目前還有部分學生對我們這個專業的理解還不夠深入,以至最后什么都沒有掌握好。我們在市場營銷學專業課程的設置上還有欠缺,沒有突出重點,因此,就需要學校、老師、同學共同努力,與時俱進,使得課程體系建設得更為完善。醫藥市場營銷學專業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藥學基本理論知識和營銷知識,具備較強的市場策劃、市場管理和開拓能力的實踐型、創新型、創業型高級醫藥營銷人才。20年來醫藥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社會對醫藥產業要求越來越高,醫藥市場越來越規范化,而我們還是沿用以前的培養方案,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培養計劃要求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和矛盾,我們必須盡快適應需求,盡早進行培養方案的調整與改革。

    為適應時展必須及時調整建設內容新時期的醫藥環境變化是廣泛而顯著的,如醫藥行業的改革、政策法規的變化等,這對醫藥營銷人員而言無疑是一個極大的挑戰。只有那些能夠快速適應變化適時調整營銷策略和手段的人才是優秀的醫藥代表,而只有根據市場變化,不斷發展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才能達到此目的,才能培養出更具專業性的人才。近年來,復合型的醫藥營銷人才備受醫藥行業的青睞。復合型的醫藥營銷人才要求其既懂醫藥知識,又懂營銷技巧。應該具備深厚的醫藥知識背景,有利于醫藥營銷人員準確把握醫學的基本常識和發展規律并傳遞給客戶;扎實的營銷技巧,可以幫助其在營銷活動中游刃有余。因此,這就要求高校在醫藥營銷專業的培養方案設計上,把握住醫藥和營銷并重的特點,進行合理規劃設置。我們的培養方案在符合現行國家法律法規的條件下進行盡快修改和完善。

    2 醫藥市場營銷專業建設思路

    科學合理地構建有醫藥特色的市場營銷專業課程體系首先,在課程結構上要合理設置,基礎類、醫藥類、經濟類、專業類課程在學年、學時的分配上要使學生能夠接受,并呈現一個逐步深化的過程[1]。其次,課程之間往往會涉及到交叉重復現象。目前有些課程同一內容,往往多門課程講授,但哪一門都講不透。這種現象一方面使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停留于一知半解;另一方面還會因為過多重復使學生產生厭倦感。因此,教師在授課時需要確定哪些內容由哪個教師重點講,盡量避免重復現象。最后,課程的設置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因此,要加強對課程教學理論的深入研究,并經常深入企業一線調查研究,設置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課程。在培養方案的制定中,應首先檢查培養自身是否存在問題,確保培養方案中的目標和定位設置清晰明確,同時應該將方案的設計與人才培養定位相關聯。為了避免培養計劃的適用性差、落后于社會發展,不能滿足社會需求的缺陷,我們建議可以邀請在醫藥市場營銷一線的具有一定教學能力的營銷人員和用人單位的招聘人員參與到培養計劃的討論、制定環節。在培養方案出臺后,在任課教師的選取上,在保障教學質量、加強學科建設的基礎上,最好聘用擁有相關方面工作經驗的教師任教。這種從高校主導到社會主導的轉型,一方面有利于醫藥市場營銷人員的培養;另一方面有利于醫藥營銷人才的就業,同時提升了醫藥營銷隊伍的水平。

    完善師資隊伍建設對于醫藥營銷人才培養方案的實施,首先應從任課教師的隊伍建設開始。培養方案就相當于建筑的圖紙,沒有一個優秀建造師的指導,圖紙上的工程也是無法完工的。目前,我校醫藥營銷教學隊伍的現狀不容樂觀,人員少、教學任務重、幾乎沒有大型醫藥企業高層次的管理經驗,實踐能力不夠、對醫藥市場風云變幻的情況理解不夠深刻。因此,一方面我們可以通過“請進來”的方式來聘用營銷經驗豐富的企業人員給學生講課,將親身經歷的營銷事件講給學生,以使學生更能融入到課堂中并有助于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另外,還應該有計劃地安排教師參與企業的營銷活動,加強和企業的溝通聯系[2],豐富教師的實踐經歷。并且還要加強教師的科研力量,要跟上時代的發展,逐漸把時代性課題的研究作為市場營銷學科研中的重點,同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到自己的科研課題中。在建立加強型的教師隊伍中,可以適當的擴充教師的錄用范圍。聘用醫藥企業營銷管理中相關的高級人才來做兼職教師,使日常授課中的知識更貼近于實際,從而避免照本宣科脫離實際的空談。同時,可以通過舉辦與醫藥營銷相關的論壇和講座,提升學生學習的興趣,增加學生與企業間的互動,了解企業的需求現狀,使學生了解自身欠缺需要發展的方向。

    教學方式多樣化,引導學生積極配合 教學方式多樣化與學生配合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系,只有教學方式多樣化,學生才會有熱情,才能去積極配合老師;而只有學生積極配合,課堂氣氛活躍,教師才能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教師在授課時不能只局限于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要能夠與學生互動,逐步啟發學生,調動學生的思維。理論與實踐并重,更強調實踐。大學教育,理論知識非常重要,但是還需要有實踐。因為學習就是一個由認識到實踐再到認識的一個循環往復、逐步上升的過程。專業課程學習能為就業打下理論基礎,而社會實踐活動又能夠使專業理論得到更好地運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本身就是一個實踐性強的專業,所以要更加注重實踐。比如課堂實踐,包括課堂情景模擬、角色互換、案例分析、小組討論。課外,學校可多舉辦些與營銷有關的校園活動,如營銷之星、模擬招聘醫藥代表。還有,教師可帶領學生共同外出實踐。教師要起引導作用,使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習到知識,同時又能學以致用。醫藥市場營銷專業是一個實踐性較強的專業,要想發展好這個專業不但需要一定的理論成果,更需要大量的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上,教師可以與學生配合完成。這樣就能使師生關系更加融洽,同時使學生在學習中得到快樂,在快樂中獲取知識[3]。

    我校目前非常欠缺的就是建立模擬實驗室和模擬軟件的應用。2013年在學校領導的重視和相關老師的努力下,已經基本建立起醫藥市場營銷模擬實踐中心。該中心的建立,學生能夠從醫藥市場調研到營銷環境分析、醫藥產品設計、定位、營銷策劃等等獲得模擬訓練,學生就猶如親身體驗到營銷戰場的種種挑戰,在將來面對工作上的困難時也更能得心應手。

    注重培養學生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教師在授課時,要適當向學生延伸課外的知識,或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以激發起學生對營銷知識的興趣。而學生也可以在課外多學習一些與營銷有關的知識,如參加選修課、校內的營銷活動,還可以去圖書館或網站搜索一些與營銷有關的書籍或案例。

    醫藥行業的發展變化趨勢是教師與學生都要去時常關注的教師需要時常關注我國醫藥市場的發展變化,了解當今醫藥行業的形勢,及時淘汰陳舊的課程,使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在課堂上得到反映。針對目前我校市場營銷學專業的發展狀況,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因此需要借鑒其他高校的發展經驗,同時要敢于打破傳統,勇于創新。

    加強倫理教育,培養綠色營銷人才我校本專業培養出來的人才將來大部分會走向醫藥代表的崗位,作為一名醫藥代表,就要經常與藥品、醫院、藥店打交道,成功地銷售出自己的產品是最后的目的,但中間的銷售渠道一定要合法正規,進行綠色營銷、和諧營銷。在這一行業中,經常出現醫藥代表犯罪案例,過渡營銷、假藥劣藥層出不窮,因此加強職業道德的教育不容忽視。學校可專門開設與營銷有關的職業道德、法律法規的課程,加強倫理教育。

    為醫藥企業提供滿意的優質人才,是高校人才培養的首要目標。培養適應時代需求的醫藥營銷人才,是我們的一項長遠的素質工程,它不但要結合當時的社會背景、社會條件,還需要考慮高校自身的資源和學生自身的條件,與時俱進,不斷根據社會發展進行自我改進和完善。面對日后更加激烈的社會競爭,在面對緊迫感的同時,只有把握社會的發展脈搏,才能保證醫藥營銷人才培養的高水平要求,從源頭上提高和改善醫藥營銷專業的人才就業的狀況。

    參考文獻

    [1] 梅室健.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內容與課程體系改革[J].信陽農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1(3):67-68.

    第8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醫藥行業在投資界擁有“永不衰落的朝陽產業”的美譽,20xx年英國《金融時報》500強企業所屬行業中,制藥業是僅次于銀行業的全球最有投資價值的行業。醫藥行業分為醫藥工業和醫藥商業兩大組成部分,其中醫藥工業包括化學制藥工業(包括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中成藥工業、中藥飲片工業、生物制藥工業、醫療器械工業、制藥機械工業、醫用材料及醫療用品制造工業、其他工業八個子行業。一、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一)醫藥行業的特點

    1、高技術

    醫藥制造業是一個多學科先進技術和手段高度融合的高科技產業群體。20世紀70年代以來,新技術、新材料的應用擴大了疑難病癥的研究領域,為尋找醫治危及人類疾病的藥物和手段發揮了重要作用,使醫藥產業發生了革命性變化。

    2、高投入

    醫藥產品的早期研究和生產過程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改造,以及最終產品上市的市場開發,都需要資本的高投入。尤其是新藥研究開發(R&amD)過程,耗資大、耗時長、難度不斷加大。目前世界上每種藥物從開發到上市平均需要花費15年的時間,耗費8-10億美元左右。美國制藥界在過去的20年間,每隔5年研究開發費用就增加1倍。20xx年,世界制藥業的“三巨頭”——美國輝瑞公司、葛蘭素史克公司和諾華制藥公司的研究開發費用分別達71億美元、46億美元和35.5億美元,研究開發費用占全年銷售額的比例均在15~16之間。

    3、高風險

    從實驗室研究到新藥上市是一個漫長的歷程,要經過合成提取、生物篩選、藥理、毒理等臨床前試驗、制劑處方及穩定性試驗、生物利用度測試和放大試驗等一系列過程,還需要經歷人體臨床試驗、注冊上市和售后監督等諸多復雜環節,且各環節都有很大風險。一個大型制藥公司每年會合成上萬種化合物,其中只有十幾、二十種化合物通過實驗室測試,而最終也可能只有一種候選開發品能夠通過無數次嚴格的檢測和試驗而成為真正的可用于臨床的新藥。目前,新藥研究開發的成功率還比較低,美國為1/5000,日本為1/4000。即使新藥研發成功、注冊上市后,在臨床應用過程中,一旦被檢測到有不良反應,或發現其他國家同類產品不良反應的報告,也可能隨時被中止應用。

    4、高附加值

    藥品實行專利保護,藥品研究開發企業在專利期內享有市場獨占權。由于藥品研究開發的高額投入,制藥公司一旦獲得新藥上市批準,其新產品的高昂售價將為其獲得高額利潤回報。生物工程藥物的利潤回報率也非常高,尤其是擁有新產品、專利產品的企業,一旦開發成功便會形成技術壟斷優勢,回報利潤能達十倍以上。

    5、相對壟斷

    醫藥制造業從根本上說,是被以研究開發為基礎的大制藥公司所壟斷,并且這種壟斷有進一步加強的趨勢。20xx年,世界前10家跨國制藥公司占全球藥品市場的份額為43,前20家占有率已經達到60以上。

    我國制藥業長期以來以仿制藥物為主,自主研發實力不強,R&amD投入較少,利潤回報、風險性等產業特征也相應表現得不如世界發達國家制藥業那樣突出。但隨著醫藥產業國際化進程加快,我國醫藥制造業在自主開發、知識產權保護的發展道路上,對產業特性的感受將會越來越強烈。

    (二)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自1997年以來,醫藥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穩步提高,主要經濟指標占全部工業總額的比重,呈現穩步增長態勢。醫藥行業在國民經濟中所占比重不大,以資產為主的規模比重僅為2-3,效益指標相對高一些也僅為3-4,是我國實現經濟效益的穩定來源產業之一,但并未進入支柱產業之列。醫藥行業與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是為人民防病治病、康復保健、提高民族素質的特殊產業。在保證國民經濟健康、持續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不可替代的“保駕護航”作用。

    表1: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占全國工業比重

    1997年1998年1999年20xx年20xx年20xx年

    企業數()1.071.092.022.032.192.17

    工業總產值()1.852.032.062.083.043.18

    總資產()1.932.002.082.222.662.79

    銷售收入()1.861.971.971.972.262.30

    利潤()4.35.34.43.13.783.84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表2:20xx~20xx年醫藥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在工業行業中的排名

    20xx年20xx年20xx年

    凈資產數額131312

    資產總額141313

    工業總產值(不變價)111811

    銷售收入191818

    利潤總額9711

    利稅總額91215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其中20xx年為快報數據。

    (三)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我國是目前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制藥大國,可生產化學 原料藥1300多種,總產量80余萬噸,其中有60多個品種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化學藥品制劑30多種劑型、4500余個品種;在全球已經研究成功的40余種生物工程藥品中,我國已能生產18種,其中部分藥品具有一定產業化規模;中成藥產量60余萬噸,中成藥品種、規格達8000多種;可生產醫療器械近50個門類、3000多個品種、11000余個規格的產品。

    1、近6年醫藥工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產值、產量穩步增長,連年創出新高

    全國醫藥工業總產值由1998年的1712.8億元增長至20xx年的3876.5億元,年均增長17.75;工業增加值由1998年的468.3億元增長至20xx年的1133.2億元,年均增長19.33。

    20xx年醫藥工業實現產品銷售收入2962.1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第18位;實現利潤273.95億元,在39個工業行業中排第11位。

    2、重點子行業中的化學制藥業成為醫藥工業的主要支柱,中藥工業穩步發展,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行業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我國醫藥工業的重點子行業主要包括化學制藥、中藥工業、醫療器械和生物制藥業。

    (1)化學制藥業成為醫藥工業的主要支柱,保持穩步增長態勢

    20xx年,我國化學制藥業共完成總產值2383.76億元,完成增加值607.4億元,完成的總產值和增加值分別占醫藥工業的50以上。化學制藥業中的化學原料藥業和化學制劑業兩個門類增長速度不一,化學原料藥業增長勢頭好于化學制劑業。

    我國已是全球第二大化學原料藥生產國和主要化學原料藥出口國,化學原料藥已經成為醫藥工業的支柱,產值約占整個醫藥工業的1/3,原料藥生產量約占世界化學原料藥市場份額的22,原料藥產量約有50出口。受跨國公司“轉移生產”等因素影響,未來3-5年,我國化學原料藥業將保持較好增長趨勢,化學制劑業隨著我國醫藥健康防疫體系的完善、醫療保險覆蓋面擴大、農村醫療擴大等也將平穩增長。

    (2)中藥行業是醫藥工業的第二大支柱

    中藥行業包括中藥飲片和中成藥兩大門類。20xx年中藥工業完成總產值800.9億元,完成增加值294.9億元。1998-20xx年間,我國中藥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54,銷售產值年均增長18.8。從整體狀況看,目前我國中藥行業裝備水平和工藝水平還不高,缺乏行業技術質量標準,產品質量的穩定性較難保證。20xx年國家有關部門提出了中藥產業國際化發展戰略,將推動中藥、生化藥出口列為科技興貿的基本戰略之一,這對中藥行業持續穩定增長將起到積極作用。

    (3)生物制藥近年來發展迅速

    生物制藥業是我國受現代生物工程技術推動而迅速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近年來發展非常迅速。20xx年,生物制藥業工業總產值194.9億元,增加值72.3億元,較上年分別增長16.3、10.05,其中基因和疫苗生產發展很快,年均增長速度超過20。20xx年國家加強衛生防疫機構建設和緊急防御體系,啟動了十余億元的疫苗計劃,列出了今后幾年將重點發展的6類生物醫藥項目,這些舉措將帶動我國生物制藥業的高速發展。

    (4)醫療器械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世界醫療器械市場主要由美國、日本、法國、英國等發達國家壟斷。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占世界市場的份額較低,但我國已成為全球醫療器械十大新興市場之一,是除日本以外亞洲最大的市場。20xx年醫療器械行業總產值188.7億元,增加值72.9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15.04、16.27。目前我國生產的醫療器械產品主要為常規、普及型產品,高精尖產品數量少,缺少能拉動產業整體升級發展的核心產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自我保健需求的增加,醫療器械行業將進入高速發展時期。

    3、醫院下游市場發展趨于完善

    我國醫藥商品的銷售,以委托醫藥商業貿易公司和企業自銷為主。目前我國已有藥品批發企業7486家,藥品零售企業151760家。醫藥物流作為醫藥產業中的全新領域得到了飛速發展,一批具有一定規模、較為完善的網絡結構和現代管理水平的現代醫藥物流企業脫穎而出,一大批醫藥商業企業正在向著醫藥物流企業轉變。

    4、重點醫藥生產區域已經形成

    從地域效益分布程度來看,20xx年醫藥行業效益聚集的前10省市分別占全行業銷售收入總額的70.03、實現利潤的73.12。在華北、華東、華南及四川等具有醫藥工業基礎,有地方政府積極支持、將醫藥工業作為重點扶持產業發展的地區,成為醫藥工業產業聚集、實現效益相對集中的區域格局基本形成。20xx年全國實現效益前10名省市如下表所示:

    排序銷售收入總額前10名省市利潤總額前10名省市

    1江蘇江蘇

    2浙江浙江

    3山東北京

    4廣東河北

    5上海廣東

    6河北山東

    7天津上海

    8北京天津

    9湖北吉林

    10四川四川

    (四)醫藥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

    1998年以前,我國醫藥產業的市場準入條件很低,導致企業規模較小,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1998年以來,國家提高了醫藥產業的進入壁壘,在醫藥生產和流通企業中強制實施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CP(藥品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AP(藥材生產管理規范)等;對藥品生產企業和藥品經營企業分別實行生產許可證、經營許可證制度,對醫藥產品制訂了藥品注冊制度,對中藥、醫療器械等各子行業制定了不同的市場準入條件。這一系列制度的推廣與實施,保障了我國醫藥行業的有序發展,醫藥行業已形成了嚴格的市場準入機制。

    近年來,國家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與醫藥行業有密切關系的主要包括: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藥品分類管理、GMP認證制度、藥品集中招標采購、藥品降價、降低出口退稅率等。

    1、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實施將促進一些國產普藥生產企業的發展

    1998年底,國務院了《關于建立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的決定》,醫療保險制度改革正式實施。對于醫藥制造業而言,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影響,更多地表現為對藥品需求結構調整的引導。20xx年6月,國家公布了《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物目錄》,規定基本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是“低水平、廣覆蓋”,用藥范圍主要確定于療效確切、價格低廉的基本治療用藥。一些療效好、價格低、質量可靠的普藥、國產藥生產企業將會擴大在醫療保險用藥中的比重,擴大市場份額。

    2、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制度的實施將使我國非處方藥發展進入黃金時期

    1999年,我國頒布了《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并正式啟動了藥品分類管理工作。截止到20xx年底,國家已正式公布了非處方藥物(OTC)目錄共六批。OTC藥物可以進行廣告宣傳并無需醫生處方即可購買,在宣傳和流通方式上有較大的優勢。我國OTC市場近年來發展迅猛,1990年OTC銷售額為19億元,20xx年達320億元,隨著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消費群體保健意識的不斷加強,自我藥療市場發展潛力巨大,OTC市場將出現發展的黃金時期。

    3、GMP認證制度的實施淘汰了近千家規模小、資金實力弱的醫藥小企業,提高了我國醫藥生產企業的整體競爭能力

    20xx年,國家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在醫藥行業推行GMP(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GCP(藥品臨床研究質量管理規范)、GAP(藥材生產管理規范)認證制度,其中影響最大的是針對醫藥生產企業的GMP認證制度。GMP的中心內容是在生產過程中建立質量保證體系,實行全面質量保證,確保產品質量。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所有藥品制劑和原料藥生產企業必須在20xx年7月1日前通過GMP認證,達不到要求的一律停止生產。據統計,截至到20xx年6月31日,全國累計有3101家藥品生產企業通過GMP認證,占全國藥品生產企業的60,有1970家藥品生產企業和884家藥品生產車間未通過認證。

    4、藥品降價和集中招標采購制度的實施使強勢醫藥生產企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藥品定價采取政府定價、政府指導價、市場調節價三種定價方式,其中:列入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目錄的1000多種藥品與醫保藥品目錄以外具有壟斷性生產、經營的藥品實行政府定價和指導價;其他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1997年以來,國家先后10多次降低中央管理藥品價格,降價金額累計達160億元,平均降價幅度在15以上。從20xx年起,國家有關部門決定擴大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在全國重點城市的試行范圍,要求醫療單位在采購臨床上應用普遍、用量較大的《國家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藥品時必須進行集中招標,以進一步降低基本藥品價格。國家根據市場和醫療消費情況實施藥品降價政策已成必然的發展趨勢。藥品降價和集中招標采購制度有利于降低藥品的“虛高”利潤,促使藥品利潤在生產、流通、使用環節合理分配,而強勢醫藥生產企業可以借助價格、成本、品牌上的優勢,在此過程中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

    5、降低出口退稅率將使一些中小原料藥生產企業面臨淘汰,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的集中度將得到加強

    我國將從20xx年1月1日起,降低出口退稅率。這項政策的實施,將對化學原料藥業產生了一定沖擊和影響。我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和出口的大國,原料藥生產企業在國內原料藥生產能力過剩,銷售價格不斷下降的情況下再受到降低出口退稅率的影響,其盈利空間將日趨狹窄。大型原料藥生產企業由于擁有規模化生產效益,產品成本較低,在降稅后仍具有較大的比較優勢,而一些中小型原料藥生產企業將被迫退出這一行業。

    (五)醫藥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未來3-5年,我國醫藥行業將繼續保持穩定發展,化學原料藥、中藥、生物制藥成為發展重點,醫藥生產企業的結構調整將進一步加快,大批規模小、資金實力弱的小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將不斷出現。外商投資企業所占比重將不斷加大,成為醫藥生產企業中一支骨干力量。

    1、《醫藥行業十五規劃》明確了醫藥行業的重點發展領域及結構調整方向

    重點發展領域包括:發展優勢原料藥業,繼續發揮化學原料藥方面的優勝,分層次發展化學原料藥,重點突破一批大宗原料藥的關鍵生產技術,開發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產品、國內短缺的產品及具有高附加值的出口產品;充分發揮石家莊、哈爾濱、沈陽和重慶等老醫藥工業基地的作用,加大技術改造力度,提高競爭力,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生產規模大、國際市場競爭力強的大企業;促進中藥現代化,加快中藥現代化步伐,積極推進中藥材生產規模化、產業化和集約化進程,建立中藥材生產質量管理標準體系,推廣中藥材的規范化種植,加強重點中藥企業技術改造;在現代生物制藥方面,重點研究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具有較好產業化前景、良好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生物工程技術藥物,加快研發關系國計民生的防治嚴重傳染疾病的基因工程、微生物載體、核酸等新型疫苗,以及針對病毒性疾病的新型治療性疫苗。

    在醫藥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方面,積極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公司、大集團。引導企業投資方向,及時淘汰落后產品及生產工藝,嚴格控制新開辦企業數量;仿制產品的生產審批將考慮市場供需情況和技術水平狀況;制假售假、污染嚴重、扭虧無望、達不到GMP要求的企業,依法關閉、破產;鼓勵中小企業在專業化分工的基礎上與大型企業進行多種形式的協作與聯合,實現優勢互補。

    2、產業結構調整指導

    20xx年4月國家發改委、人民銀行、銀監會聯合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產業政策和信貸政策協調配合控制信貸風險有關問題的通知》,制定了《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要求對其中的禁止類項目一律停止建設,對已建成的項目要堅決限期淘汰、依法關閉;對限制類項目中的擬建項目停止建設,在建項目暫停建設并進行清理整頓。其中涉及醫藥行業的目錄如下:

    禁止類限制類

    手工膠囊填充維生素C原料項目

    軟木塞燙臘包裝藥品工藝青霉素原料藥項目

    塔式重蒸餾水器勞動保護、三廢治理不能達到國家標準的原料藥項目

    無凈化設施的熱風干燥箱一次性注射器、輸血器、輸液器項目

    安瓿拉絲灌封機藥用丁基橡膠塞項目

    鉛錫軟膏管無新藥、新技術應用的各種劑型擴大加工能力的項目(填充液體的硬膠囊除外)

    粉針劑包裝用安瓿原料為瀕危、緊缺動植物藥材,且尚未規模化種植或養殖的產品生產能力擴大項目

    藥用天然膠塞

    直頸安瓿項目

    3、外商投資指導政策

    20xx年,國務院修訂頒布了新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其中對外商投資醫藥制造業的指導政策如下:

    類別目錄

    限制類氯霉素、青霉素G、潔霉素、慶大霉素、雙氫鏈霉素、丁胺卡那霉素、鹽酸四環素、土霉素、麥迪霉素、柱晶白霉素、環丙氟哌酸、氟哌酸、氟嗪酸生產

    安乃近、撲熱息痛、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維生素E生產

    國家計劃免疫的疫苗、菌苗類及抗毒素、類毒素類(卡介苗、脊髓灰質炎、白百破、麻疹、乙腦、流腦疫苗等)生產

    成癮性麻醉藥品及精神藥品原料藥生產(中方控股)

    血液制品的生產

    非自毀式一次性注射器、輸液器、輸血器及血袋生產

    禁止類列入國家保護資源的中藥材加工(摩香、甘草、黃麻草等)

    傳統中藥飲片炮制技術的應用及中成藥秘方產品

    鼓勵類我國專利或行政保護的原料藥及需進口的化學原料藥生產

    維生素類:煙酸生產

    氨基酸類:絲氨酸、色氨酸、組氨酸等生產

    采用新技術設備生產解熱鎮痛藥

    新型抗癌藥物及新型心腦血管藥生產

    新型、高效、經濟的避孕藥具生產

    采用生物工程技術生產的新型藥物生產

    基因工程疫苗生產(艾滋病疫苗、丙肝疫苗、避孕疫苗等)

    海洋藥物開發與生產

    艾滋病及放射免疫類等診斷試劑生產

    藥品制劑:采用緩釋、控釋、靶向、透皮吸收等新技術的新劑型、新產品生產

    新型藥用佐劑的開發應用

    中藥材、中藥提取物、中成藥加工及生產(中藥飲片傳統炮制工藝技術除外)

    生物醫學材料及制品生產

    獸用抗菌原料藥生產(包括抗生素、化學合成類)

    獸用抗菌藥、驅蟲藥、殺蟲藥、抗球蟲藥新產品及新劑型開發與生產

    (六)醫藥行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醫藥工業企業集中度不高

    20xx年,世界前20家醫藥公司在全球藥品市場份額的占有率達60以上。20xx年,我國醫藥行業前20名企業(以銷售收入排序)的資產總額占全行業的16.5,銷售收入占20.3,實現利潤占21.2。前60強企業實現的銷售收入和利潤占全行業的比重也只有30-40。我國醫藥工業企業過于分散,行業集中度較低。從數量上來看,20xx年全國醫藥工業企業共有4600家左右,其中小型企業占79.1,中型企業占13.9,大型企業僅占7。從效益情況看,20xx年4600多家企業中微利和虧損企業占全部醫藥工業企業的85以上。中小企業數量過多,不利于發揮規模效益和提高企業盈利水平,也難以適應醫藥行業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相對壟斷的行業特性。推進企業組織結構調整、提高產業集中度已成為我國醫藥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

    2、技術創新體系尚未形成,生產技術水平有待改善

    近年來,隨著我國“科教興藥”政策的實施,醫藥行業總體技術實力得到了提高,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科研開發投入不足。跨國制藥公司的研究與開發投入一般都占銷售總額的15以上,而在我國不足2。科研投入的不足使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醫藥產品較少,產品更新慢,重復嚴重,化學原料藥中97的品種是“仿制”產品;二是裝備水平亟待提高。我國大部分制藥企業的裝備還以機械化為主,距發達國已進入以計算機控制為主的自動化裝備生產階段還有較大差距;三是科技成果迅速產業化的機制尚未完全形成。我國醫藥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僅8左右,真正形成產業化生產只有2-3。

    3、產品質量、性能有待提高

    我國是化學原料藥生產大國,產量已居世界第二,但藥物制劑研發水平低,多數制劑產品質量不高,穩定性差,難以進入國際市場。現階段我國平均一種原料藥只能做成三種制劑產品,而國外一種原料藥能做十幾甚至幾十種制劑產品。國產醫療器械產品大多是附加值較低的常規中低檔產品,產品返修率和停機率高,產品性能不穩定,造成臨床上所需的高、精、尖醫療器械與新型實用醫療設備多數依賴進口。

    4、醫藥流通體系不健全

    我國前三大醫藥商業企業占國內醫藥市場份額的比例為17,而美國前三大醫藥商業企業占全美市場份額的60,我國醫藥商業集中度較低。醫藥流通在計劃經濟體制下形成的三級批發格局被打破以后,新的醫藥流通體系尚未完全形成。目前我國醫藥流通的批發環節以委托醫藥商業公司銷售和企業自銷為主。近年來,醫藥生產企業出于對產品價格加以控制和參與市場競爭的需要,加強了自營自銷力量。

    二、我行醫藥行業業務發展現況分析

    (一)我行醫藥行業發展現狀

    1、近三年我行醫藥行業信貸業務發展呈現穩步增長態勢

    根據信貸管理信息系統提取的數據,截止20xx年底,全行公司類醫藥行業客戶1200戶,信貸業務余額181.91億元,較20xx年底增加35.3億元,增長24.1,其中:貸款余額168.3億元(含票據貼現10.21億元),占92.5;票據承兌余額11.57億元,占6.4;貿易融資業務余額1.19億元,占0.7;保證及信貸證明余額0.85億元,占0.8。

    醫藥行業貸款余額近三年增長較快,20xx年底醫藥行業貸款余額為168.3億元,比20xx年底增加29.5億元,增長21.2,與同期全行公司類貸款15.2的增長速度相比,高出6個百分點。醫藥行業貸款余額占全行公司類貸款余額的比重由20xx年底的1.13上升到20xx年底的1.28。醫藥行業近三年發展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信貸余額較上年增長貸款余額較上年增長貸款余額占全行公司類貸款的比重

    20xx年底1,231,4471,191,4191.13

    20xx年底1,465,75219.01,388,38216.51.19

    20xx年底1,819,10124.11,683,03621.21.28

    20xx年6月末1,715,6361,585,541

    2、醫藥行業不良貸款額、不良貸款率有所下降,但資產質量仍不容樂觀

    截止20xx年底,我行醫藥行業不良貸款客戶389戶,占醫藥行業客戶總數的32.42;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余額29.5億元,比20xx年底減少4.27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7.55,較20xx年底下降6.8個百分點;“一逾兩呆”口徑不良貸款余額22.35億元,比20xx年底減少3.5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13.28,較20xx年底下降5.4個百分點;欠息戶409家(其中有息無本戶20家),占客戶總數的34.1,欠息額7.33億元,比20xx年底減少2.62億元,其中催收利息7.26億元,比20xx年減少2.2億元。從不良貸款形成時間來看,1999年以前發生的信貸業務形成的不良貸款(五級分類口徑)余額為19.95億元,占20xx年底不良貸款總額的67.6;欠息額6.3億元,占欠息額的85.9。

    受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以及剝離因素的影響,20xx年6月底,醫藥行業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額下降為12.06億元,不良貸款率為7.61;一逾兩呆口徑不良貸款余額10.23億元,不良貸款率為6.45。醫藥行業近幾年資產質量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貸款余額五級分類一逾兩呆

    不良額不良率不良額不良率

    20xx年底1,191,419406,87034.1533,67028.01

    20xx年底1,388,382337,98024.34%9,01118.66

    20xx年底1,683,036295,32917.55"3,46013.28

    20xx年6月底1,585,541120,6447.612,3456.45

    雖然醫藥行業不良貸款額及不良貸款率不斷下降,但醫藥行業資產質量依然不容樂觀。醫藥行業的不良客戶數、欠息戶比例較高,進行結構調整勢在必行。20xx年底、20xx年6月底我行前十大不良客戶貸款余額分別為16.1億元、9億元,占全部不良貸款的54.5、74.5,不良貸款客戶集中度很高。20xx年底及20xx年6月底五級分類口徑前十位不良貸款客戶名單如下:

    單位:萬元

    排名20xx年底20xx年6月底

    客戶名稱不良額客戶名稱不良額

    1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8400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6500

    2深圳三九藥業有限公司32900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8000

    3中原制藥廠26350通化方大藥業股份有限公司9950

    4通化市金馬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4550北京建昊高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5600

    5華北制藥集團有限責任公司19000沈陽金龍保健品有限公司5532

    6包頭金星藥用膠囊公司444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責任公司3450

    7北京瑞得合通藥業有限公司4280廣州大禹重離子醫療器材有限公司2983

    8北京達因藥業有限責任公司3834深圳三九藥業有限公司2900

    9河北圣雪葡萄糖有限責任公司3500吉林亞泰生物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700

    10廣東邁特興華藥品有限公司3433中國中醫研究院中匯制藥公司2369

    小計16069689984

    3、醫藥行業客戶總數減少,戶均信貸余額有所提高

    與20xx年相比,20xx年底醫藥行業客戶總數有所減少,其中商業客戶減少了近一半。工業客戶信貸余額有所增加,占醫藥行業信貸業務的比重有所提高。20xx年底,我行醫藥行業客戶1200戶,比20xx年減少170戶,其中:工業客戶1095戶,比20xx年減少41戶,信貸余額173.05億元,比20xx年增加40.78億元,占醫藥行業客戶信貸余額的比重由20xx年的90.2提高到95.1;商業客戶105戶,比20xx年減少129戶,信貸余額為8.86億元,比20xx年減少5.44億元,占醫藥行業客戶信貸余額的比重由20xx年的9.8下降到4.9。20xx年底,我行醫藥行業客戶戶均信貸余額為1516萬元,比20xx年提高446萬元,其中:工業客戶戶均余額1580萬元,比20xx年提高416萬元;商業客戶戶均余額844萬元,比20xx年提高233萬元。20xx年我行醫藥行業信貸資產分布及資產質量情況如下:

    單位:億元

    客戶數(戶)20xx年底信貸余額占比其中:表內余額表外余額五級分類口徑

    20xx年20xx年較上年增長不良額不良率()

    合計13701200-12.41.911008.443.4729.5417.55

    醫藥工業11361095-3.63.0595.10.422.6328.6817.85

    醫藥商業234105-55.18.864.98.020.840.84511.02

    截止20xx年底,我行醫藥行業前十大客戶信貸余額30.2億元,占比為16.6;20xx年6月底,前十大客戶信貸余額28.5億元,占比為16.6。醫藥行業信貸余額前十位客戶情況如下:

    單位:萬元

    排名20xx年底20xx年6月底

    客戶名稱信貸余額客戶名稱信貸余額

    1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1000上海復星高科技(集團)有限公司41000

    2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8950三九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6500

    3深圳三九藥業有限公司32900浙江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2500

    4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20xx華北制藥股份有限公司320xx

    5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30300上海醫藥(集團)總公司30000

    6內蒙古億利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8218內蒙古億利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8150

    7太極集團有限公司27000深圳海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5000

    8中原制藥廠26350麗珠醫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xx0

    9通化市金馬藥業股份有限公司2455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xx0

    10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20291金花企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9400

    小計301559284550

    4、區域分布分析

    醫藥行業在我行地區分布廣且較為分散,與醫藥行業自身的地域發展分布不相匹配。截止20xx年底,全行有39個分行(含總行公司業務部)有醫藥行業信貸資產,其中上海、河北、浙江、深圳、陜西、山東、廣東、四川等前八位分行信貸余額91.96億元,占醫藥行業信貸資產總額的50.55,其余約50的信貸資產分布在全國其他的31個省、區的醫藥企業中。

    從不良資產分布來看,除寧波、廈門、海南、西藏、三峽等五家分行無不良貸款外,其余34個分行均有不良貸款,其中總行公司業務部、河南、吉林、河北、深圳前五位分行不良貸款余額合計17.51億元,占不良貸款總額的59.30,不良貸款分布區域較集中。從不良貸款率來看,總行公司業務部、河南、新疆、吉林、甘肅五個分行的不良率最高。

    (二)我行在醫藥行業業務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客戶結構不合理,客戶規模偏小

    截止20xx年末,我行醫藥行業客戶共1200戶,其中:信貸余額1000萬元及以上的403戶,占醫藥客戶總數的33.58,不良戶56家,不良率15.61;信貸余額1000萬元以下的797戶,占總客戶數的66.42,不良戶412家,不良率34.89。我行對醫藥行業的信貸支持重點不夠突出,信貸余額5000萬元及以上的89戶,僅占總客戶數的7.41,貸款投放多數集中在醫藥行業的中小客戶上,而中小客戶集中體現了不良戶數、不良貸款率雙高的特點。醫藥行業客戶結構不盡合理,在醫藥行業的營銷工作中,應加強對醫藥行業客戶結構的調整,加大對國內優勢醫藥企業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的信貸投放,逐步退出小規模醫藥企業。20xx年底醫藥行業客戶結構如下:

    單位:萬元

    戶數占比貸款余額不良貸款額不良戶數不良率

    1000(含)萬元以上40333.58138472363005615.61

    1000萬元以下79766.4291895902941234.89

    合計120xx0083036295329468

    2、我行醫藥行業存量信貸資產的區域分布與醫藥行業區域發展結構不相匹配

    我行醫藥行業信貸資產分布與醫藥行業地區發展結構不相匹配,在部分醫藥行業實力較強、發展較快的區域,我行信貸市場份額較低。

    單位:萬元

    地區銷售收入排名20xx年底信貸余額信貸余額排名

    江蘇省14942616

    浙江省21364843

    山東省31013576

    廣東省4865347

    上海市51563191

    河北省61413412

    天津市72354623

    北京市8787919

    湖北省93906418

    四川省10790648

    3、我行與醫藥行業客戶關系緊密程度不高

    由于歷史原因,醫藥行業客戶多在工行、農行開戶,是工行、農行的傳統客戶,企業基本結算戶主要開立在工行和農行,在我行基本戶開戶率較低,資金結算量較小,我行對其資金回流及信貸資金風險的控制力度較弱。我行與醫藥行業客戶關系緊密程度不高,深層次的營銷難度較大。

    4、競爭產品無特色,缺乏個性化服務

    醫藥行業是比較特殊的一個行業,呈現出高技術、高投入、高風險、高附加值的基本特征。醫藥行業受國家管制較嚴,在審批、生產、銷售環節需要經過有關部門的多級審批,國家配套政策的變化對醫藥企業和產品有著直接的影響。此外,醫藥行業技術專業性強,產品分類細,種類繁多,需要對醫藥行業技術、產品、市場進行深入的分析。目前我行對醫藥行業客戶提供的產品比較單一,主要以資產業務中的流動資金和固定資產貸款為主,在資產業務以外缺少與醫藥行業特點相配套的服務模式,不能有效滿足醫藥行業多層次的市場需求。營銷過程中缺乏對不同類型醫藥客戶的市場細分以及需求特點的研究,針對不同類型客戶提供不同的產品和服務。

    三、醫藥行業客戶金融服務需求分析

    1、融資業務需求

    (1)固定資產貸款需求。1998年后國家提高了醫藥產業的進入門檻,與此相關帶來的固定資產貸款需求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建設符合GMP要求的生產廠房和生產線的資金需求;二是醫藥企業為了自身發展的需要,進行設備更新及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三是為實現醫藥產業化,建設新醫藥生產基地和老醫藥工業基地技術改造的資金需求。

    (2)流動資金貸款需求。醫藥企業正常生產經營過程中為耗用或銷售而儲存的各類存貨、季節性物資儲備等生產經營周轉性或臨時性的資金需要。

    (3)其他融資需求。一是醫藥企業進出口業務所產生的貿易融資需求;二是由于醫療器械行業大型設備采用租賃或分期付款方式所產生的融資租賃、買方信貸和保理業務需求;三是醫藥企業由于支付及結算需要所產生的法人帳戶透支等臨時性融資需求。

    2、資金歸集及電子化產品需求

    (1)資金歸集需求。醫藥工業類客戶和醫藥商業類客戶具有各地分支機構較多、資金結算量小但頻繁等特點,下游客戶(包括各地商、經銷商以及醫院和藥店等)相對穩定但數量較多。為降低資金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越來越多的醫藥企業對加強資金歸集提出了要求,可通過網上銀行、重客服務系統等為醫藥客戶組建資金結算網絡。

    (2)電子化結算產品需求。藥品、設備招標采購網上信息平臺以及醫藥經銷商物流配送體系的建設,需要銀行提供相配套的移動POS、金融IC卡等電子化結算產品。

    3、財務顧問等中間業務需求

    醫藥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將推進醫藥流通及生產企業的重組,由此產生資產評估、財務咨詢等業務需求。同時由于醫藥行業風險基金制度的建立和籌資的多元化,可向企業提供資產管理和投資顧問服務。

    隨著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推進,醫療及保險業與每個居民的生活緊密相連,可辦理銀行卡、代收費、保險等中間業務服務。

    四、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定位

    近兩年,我行在醫藥行業的信貸投放增長較快,信貸余額年均增長超過20,在全行信貸余額中的占比逐年提高。同時,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已初見成效,五級分類口徑不良貸款額和不良貸款率逐年降低,年均下降幅度超過25,信貸資產質量有所好轉。但是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依然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客戶結構不合理、信貸資產分布與醫藥行業區域發展結構不匹配、優質客戶不多等。針對醫藥行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結合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現狀,確定未來3-5年內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的思路是:優化醫藥行業客戶地域結構,加大對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的營銷力度,提高我行在醫藥行業發展較好地區的市場份額;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進一步優化客戶結構,重點支持優勢企業和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退出醫藥行業中效益及發展前景不佳的企業。

    (一)優化醫藥行業客戶地域結構,確定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

    從我國醫藥行業的發展來看,在我國經濟發展較快、經濟總量較大的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環渤海地區,醫藥行業有著良好的市場基礎,發展較快、較穩定。該區域醫藥行業的銷售收入達到全國醫藥行業銷售收入的70以上,已成為醫藥行業產業聚集、實現效益相對集中的區域,醫藥行業中的重點優勢企業、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也集中在這些地區。根據醫藥行業發展的地域結構,結合我行醫藥行業客戶發展現狀,將江蘇、浙江、山東、廣東、上海、河北、天津、北京、吉林、四川、黑龍江和陜西等十二個省(市)作為我行醫藥行業發展的重點地區。

    (二)堅持有進有退的原則,進一步優化醫藥行業客戶結構

    1、重點支持類客戶

    各分行應視本地區醫藥企業的發展狀況,選擇本地區的重點支持類客戶。重點支持類客戶應符合以下標準:①符合國家產業政策;②有發展潛力、市場競爭力強,財務指標在同行業中保持先進水平;③我行信用評級在AA級及以上。十二個醫藥行業重點發展地區所在地分行可選擇1-5家醫藥企業作為分行重點發展的客戶,其他地區的分行可選擇1-2家醫藥行企業作為重點發展的對象。各分行應根據企業發展狀況以及與我行合作情況等,及時對重點支持類客戶進行動態調整。對分行確定的重點支持類客戶,應根據醫藥企業的金融服務需求,制定個性化的金融服務方案,通過提供授信、組建資金結算網絡、提供保理、投資理財、財務顧問、個人金融服務等一攬子金融服務,增加我行在醫藥行業優質客戶市場的業務份額。

    各分行在確定重點支持類客戶時應注意:①企業所處的子行業。我國醫藥行業重點發展的子行業是化學制藥業、中藥業和生物制藥業,其中:化學原料藥業具有較大優勢,預計未來3-5年內,受跨國公司“轉移生產”等因素影響將保持較好的增長趨勢,營銷中應重點關注具規模、有成本優勢的化學原料藥生產企業,生產藥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企業以及跨國公司在華投資企業;中藥行業營銷中應重點關注已實現規模化生產、有傳統品牌優勢、拳頭產品突出、擁有中藥材生產基地和較強的技術研發能力、銷售網絡暢通的大型中藥生產企業;我國生物制藥行業尚處于初創階段,表現出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特點,目前不宜進行大規模信貸投入,營銷中重點關注疫苗和生物工程技術藥物生產企業。②企業產品的特點。將醫藥企業產品列入醫保目錄的銷售額占企業銷售總額的比重作為衡量企業競爭力的一項指標;對仿制尚在專利保護期的國外新特藥的國內生產企業應持謹慎態度;關注非處方藥市場的發展,支持具有明顯品牌優勢、強大營銷能力的非處方藥生產企業;對主導產品品種相對單一的化學制劑藥生產企業的支持要慎重。

    2、維持類客戶

    對目前在我行有存量信貸業務但未列入分行重點支持類的醫藥企業,密切關注企業發展動向并采取不同的營銷策略。對其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管理規范、產品市場占有率較高、進入規模化生產、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及市場前景較好的企業,可根據企業發展狀況維持現有的市場份額,但原則上不增加新的信貸投放。對維持類客戶應注重產品結構的調整,努力拓展表外業務和中間業務,增加存款收益、中間業務收益,減少信貸風險。

    3、退出類客戶

    目前,中小型醫藥企業客戶數在我行醫藥行業客戶中占較大比重,這部分客戶集中表現出客戶數量多、戶均余額低、不良戶數及不良貸款率雙高的特點。各分行應把醫藥行業客戶結構調整作為一項重要工作,根據本地區醫藥企業發展狀況及與我行的合作關系等,制定本地區醫藥行業客戶退出標準和退出名單。退出類客戶應包括:①未按照國家有關要求通過GMP、G、GCP、GAP認證的醫藥企業;②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生產產品列入國家20xx年《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中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的醫藥企業,列入20xx年《外商投資產業目錄》中的禁止類和限制類產品的醫藥企業;③產品無特色、競爭能力不強、發展前景不明朗,年主營業務收入3000萬元以下、資產總額4000萬元以下的小型醫藥企業;④貸款余額在200萬元以下的小型醫藥企業及在我行有不良貸款記錄的醫藥企業。對退出類客戶應制定具體的退出計劃,同時注意保全我行債權,以免債權被懸空或各種逃廢債行為的發生。

    五、醫藥行業客戶營銷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關注國家政策的變化

    醫藥行業是受政府管制較多的行業,醫藥產業結構的調整、藥品降價、藥品集中招標采購、基本醫療保險制度、藥品分類管理、國家環保標準的變化以及出口退稅等與醫藥行業相關的政策變化都會對醫藥企業產生較大的影響,表現為對醫藥企業組織結構的調整及藥品供求結構的引導,國家政策最終將影響企業產品的成本和價格。因此必須積極關注醫藥行業相關政策的變化以及對醫藥企業帶來的影響,在確定醫藥企業項目成本和收益時,也必須考慮這方面的因素。

    (二)關注市場變化

    由于地方保護的普遍存在以及所有者缺位等原因使制藥企業重復投資過多,整個市場呈現出過度競爭的狀態,存在較大的市場風險。科技含量高、企業實力雄厚的大型醫藥企業逐漸會形成壟斷態勢,那些科技含量較低,沒有形成規模經營的小企業將會逐漸被淘汰。關注醫藥企業的市場變化,一是要關注產品的市場特征,如產品的生命周期、產品的替代性;二是產品的發展前景,產品的市場潛力及潛力的持續時間;三是關注產品價格波動對市場的影響。

    (三)關注醫藥行業技術風險

    醫藥行業的特點是高投入、高風險、高產出、相對壟斷,對技術要求較高,一旦技術失敗,整個項目的投資將不能收回,因此技術風險是制藥項目的首要風險。對于新藥項目來說,技術風險包括新藥是否能夠研發成功、是否能夠通過國家臨床研究和生產上市的審批,以及取得生產批文后在工藝和技術上是否存在問題等。對于仿制藥來說,主要是生產的工藝路線是否成熟和穩定。

    (四)加強對客戶的審查

    1、針對行業特點,加強對醫藥客戶的準入審查

    醫藥行業是一個市場準入限制極嚴格的行業,制藥企業從取得生產資格到藥品上市以及最后價格制訂都受到政府監管部門的管制,如果不能獲得市場準入資格,產品將不能在市場銷售。在客戶和項目審查中應注意:(1)根據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審查企業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相關產業政策的要求。目前國家對醫藥行業產業政策主要有醫藥“十五”發展規劃、20xx年下發的《當前部分行業制止低水平重復建設目錄》、20xx年下發的《外商投資企業目錄》;(2)根據醫藥行業準入要求,審查企業是否具備行業準入資格:醫藥工業企業應通過GMP認證,具備藥品生產許可證、藥品生產批文、醫藥產品注冊證等;醫藥商業企業是應具有藥品經營許可證,通過G認證,進口藥品應具有進口藥品注冊證等。

    2、借款人應具備較好聲譽

    醫藥產品事關消費者的生命健康,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對藥品的藥效和副作用缺乏了解,在選擇藥品時往往依賴以前的經驗。因此制藥企業以往的產品記錄對于現有產品的銷售成功與否至為重要。

    3、關注企業規模

    一般來說,制藥行業前期研發成本高而后期生產成本低,固定成本高而變動成本低,研發成本在生產期內攤銷,隨著產量的增加,單位成本在相當長時間內處于下降趨勢,因此醫藥行業呈現出較強的規模經濟特征。大型醫藥企業由于規模經濟的作用,更容易降低成本。

    第9篇:醫藥行業營銷策略范文

    關鍵詞: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策略研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隨著以基因工程為核心的現代生物技術的迅速進步,生物技術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產業規模成倍擴張,生物醫藥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目前,生物醫藥產業已成為全球醫藥行業爭相追逐的新競爭點,尤以歐美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占據主導地位,他們所制造的生物制品正大量涌入我國醫藥市場,對我國還處在新興階段的生物醫藥產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

    挑戰當前,我國必須根據國際貿易形勢和具體國情,制定積極有效的進出口貿易政策,進一步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幫助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站穩腳跟、沖出國門。

    一、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現狀

    總體來說,我國生物制藥產業起步較晚,經過了將近20年的發展,到目前,全國已注冊的生物技術公司數量達到了900家,這些公司主要以基因工程藥物的研制為核心,其中相當一部分已頗具規模。自2003年以來,全球生物醫藥市場增速在10%以上,而我國的年均增長率達到了25%以上。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生物、生化制品的制造高技術產業利潤額達3903億元,遠高于其他制造業,發展潛力巨大。

    但是,與美國、歐洲、日本等發達國家及地區相比,我國的生物醫藥產業還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盡管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整體保持著較快的發展速度,但從地區分布上來看,我國的生物技術公司主要分布于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東部沿海的“傳統優勢地區”,且大型制藥企業數量較少,我國掌握專利的原研藥也很少。與此同時,世界領先的一些著名藥企,如諾和諾德、輝瑞、羅氏、拜耳等,紛紛注資在中國建立藥物研發中心。這對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約。

    二、影響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因素分析

    1.資金、技術、基礎設施等基本要素。由于生物醫藥產品有其顯著的特點一一技術含量高、研發周期長、投入成本大且存在研發失敗的高風險,投入資金、人才技術、基礎設施等基本要素成為了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的敲門磚,其中尤其以人才技術最為關鍵。

    盡管我國已存在多所如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協和醫藥生物技術研究所、中國藥科大學藥物科學研究院等培養高層次生物醫藥人才的研究機構,我國的人才儲備仍遠遠跟不上生物醫藥產業日新月異的發展速度。同時,我國生物醫藥企業的高層次管理人才稀缺,也導致了相關企業難以進一步擴大規模。

    2.對生物制品的需求與供給。在大健康產業鏈中,生物制品已成為越來越重要的一環。這些制品包括酶、疫苗、血液制品、生長因子、體內外診斷制品及其他生物活性制劑等,隨著21世紀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醫療技術的進步和醫藥行業的發展,這些制品的需求量也越來越大。以疫苗為例,2015年,疫苗總批簽量超過7億份,而隨著我國人均經濟消費能力的提高,具有高技術含量、高價格特點的二類疫苗越來越被大眾所接受,在2010-2015年期g批簽量穩步上升。

    但是,我國醫保中生物醫藥制品涵蓋范圍較窄也導致了對我國生物醫藥產品需求量一定的限制。

    3.政府出臺的扶持性政策2015年3月,國務院審議通過了《中國制造2025》,部署加快推進制造業升級。規劃中提出了十大重點領域,其中就包含了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規劃要求發展針對重大疾病的生物技術藥物新產品,重點包括抗體藥物、全新結構蛋白及多肽藥物、新型疫苗等。作為未來10年的導向標,《中國制造2025》將會引導我國生物醫藥產業戰略性轉型,推動其進一步繁榮發展。

    三、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策略

    1.高校:儲備高水平生物醫藥人才.高層次生物醫藥人才的儲備需要“開源”和“回流”,一方面國內醫藥類專科高校和綜合性高校的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院系需要集中培養生物醫藥研發、生產、監管、銷售等相關專業人才,另一方面國家可通過優惠政策吸引國外華裔及出國留學的尖端人才回到祖國,投身我國生物醫藥產業。

    2.企業:“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2012年國家出臺的《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中曾明確提出“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的戰略目標,在國家為企業提供政策扶持等平臺上,我國生物醫藥企業能夠通過獨立自主地研發和生產創新藥和仿制藥、提高藥品質量、改善營銷策略等提升其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

    3.國家:完善生物醫藥行業相關政策法規。目前,我國的藥品監管審批制度存在審批十分嚴格,臨床實驗階段監管反而寬松的現象,易造成企業責任意識淡薄、藥品質量較低的后果。為此,CFDA(中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可學習歐美發達國家的政策,采用放松審批、加緊監管的方式,有助于縮短原研藥的研發周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在线观看成人网站|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国产|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电影| 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成人国产mv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福利免费视频| 亚洲av成人综合网|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 国产成人19禁在线观看| 78成人精品电影在线播放日韩精品电影一区亚洲| 久久成人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1024在线|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永久| 欧美成人小视频|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软件|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日本免费成人网| 4444亚洲国产成人精品| 四虎www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 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网久久久久久| 国产日韩成人内射视频|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小说| 成人福利电影在线观看|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精选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大片免费7777|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爽爽爽爽爽爽爽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成人精品| 青青草视频成人| 欧洲成人午夜精品无码区久久|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