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記者節感言范文

    記者節感言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記者節感言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記者節感言

    第1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檢測;結果分析

    根據相關統計發現,由于人們的生活習慣不良等原因導致的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死率逐漸增高。由于高血壓、高血脂癥等造成的自身內胰酶被激活而造成的水腫、出血等現象,就是急性胰腺炎。急性胰腺炎的臨床癥狀為惡心嘔吐、體溫升高、腹痛以及休克,并且從相關研究中發現急性胰腺炎的多發人群為男性[1]。根據相關研究發現,急性胰腺炎的病發與患者的肝臟損害程度相關。因此,我醫院就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檢測結果進行討論和分析,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就我院2013年6月~2014年11月就診的28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為研究對象進行討論和分析。將56例需要進行治療急性胰腺炎的患者和正常人分為兩組,分組方法采用隨機分類的方式,分別為對照組與干預組。28例為干預組,其中有9例為女性,有19例為男性,年齡范圍為28~56歲,平均年齡為(45.5±6.3)歲。28例患者均為符合《中國急性胰腺炎診治指南》 中的臨床診斷和分級標準,確診為急性胰腺炎。另外的28例為對照組,其中有10例為女性,有18例為男性,年齡范圍32~58歲,平均年齡為(44.6±4.2)歲。28例均為均為體檢正常的人。經過對比分析發現,對照組與干預組患者之間的男女比例、年齡的人數等均無明顯差異,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在空腹時實施靜脈血采集,采集的血量為5 mL,放置在帶抗凝劑肝素鈉的抗凝管中,并通過血清分離來檢測堿性磷酸酶、谷草轉氨酶、γ-谷氨酰轉移酶、谷丙轉氨酶、膽紅素以及直接膽紅素。檢驗儀器,為日立 7180 全自動生化分析儀。

    同時,對比急性胰腺炎患者和正常人的肝功能檢測結果。

    1.3觀察指標 對比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TBL、DB、GGT、ALT、AST以及ALP的指標進行對比分析。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 SPSS l5.0軟件分析,計量數據采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數據對比采取χ2校驗(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2結果

    經過干預組和對照組患者的肝功能檢測結果對比分析發現,干預組患者的TBL、DB、GGT、ALT、AST以及ALP的指標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兩組患者的數據對比具有差異性,P

    3討論

    目前,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而在醫學上推測急性胰腺炎的發病機制與患者的不良飲食習慣、靜脈急性栓塞、膽管堵塞造成的膽汁反流、胰腺液外溢、病毒感染以及藥物等引起的[2]。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表現為惡心嘔吐、體溫持續升高以及腹痛等情況,嚴重者甚至是出現休克等情況。經過對與患者的肝功能檢測結果對比分析發現,急性胰腺炎的TBL、DB、GGT、ALT、AST以及ALP的指標均高于正常人[3]。在急性胰腺炎疾病中,肝臟是最易遭到破壞的器官,從而導致了患者體內積攢的膽汁酸過多引起的血清丙氨酸轉氨酶增多。同時,患者體內的膽汁正常排泄也會受到阻礙等等,這些都會到只人體內的膽紅素升高[4]。由此可見,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人肝臟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人們的生活質量也得到了提高。但是,由于不良的生活習慣等原因造成了患有急性胰腺炎的人數持續增長。從急性胰腺炎患者的TBL、DB、GGT、ALT、AST以及ALP的指標均明顯高于健康人可看出急性胰腺炎患的肝臟遭到了破壞的程度。因此,在急性胰腺炎治療中需要積極推廣和應用肝功能檢測,以此來了解患者肝臟被破壞的情況,并通過肝功能檢測結果來分析出最為有效的治療方法。

    參考文獻:

    [1]朱燕.急性胰腺炎患者肝功能檢測結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4,20(7):135-137.

    [2]姚愛軍,吳志平.急性胰腺炎74例肝功能指標分析[J].當代醫學,2011,17(15):108-109.

    第2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 乙型肝炎病毒;慢加急性肝衰竭;院內真菌感染;抗感染藥物

    為了分析和探討與乙肝病毒相關的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內真菌感染患者抗感染藥物的使用情況, 本文采用基本病例資料的回顧性分析方法, 對平昌縣人民醫院2009年5月~2013年5月間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內真菌感染患者的用藥情況進行了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09年5月~2013年5月間本院收治的乙型肝炎病毒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合并院內真菌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病例入選標準:臨床診斷明確;病例資料完整。

    1. 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 對HBV相關的ACLF患者的抗感染用藥進行總結分析。

    1. 2. 1 院內真菌感染診斷和治愈標準 ①診斷標準[1]:依據《我國醫院感染管理辦法》作為院內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② 治愈標準[2]:若患者接受治療后相應部位和全身癥狀緩解消失, 采集標本連續兩次檢查真菌感染陰性, 則診斷為院內真菌感染治愈。

    1. 2. 2 觀察指標 ①臨床癥狀和體征:如發熱、咳嗽、咳痰、腹痛、腹瀉、腹部壓痛和反跳痛等;② 標準真菌培養和鑒定結果;③ 病原體的感染部位和種類;④ 抗生素和抗真菌藥物的使用類型和時間;⑤研究對象的轉歸情況:治愈或死亡。

    1. 3 統計學方法 采用Epidata 3.02完成數錄入, 采用SPSS 13.0計算均數、標準差、百分比和率, 進行t檢驗和卡方檢驗。

    2 結果

    2. 1 患者的一般情況 共有79例患者進入到本次研究, 其中男性44例, 女性35例;平均年齡為(47.28±9.24)歲;平均住院時間為(47.28±11.49)d。

    2. 2 院內真菌感染部位 真菌感染的部位為呼吸道39例(49.36%), 消化道19例(24.05%), 泌尿系統10例(12.66%), 腹腔6例(7.59%)和血液系統5例(6.33%)。共分離出菌株192株, 其中白色念珠菌98株(51.04%), 熱帶念珠菌14例(7.29%), 光滑念珠菌7例(3.65%)。

    2. 3 患者的抗生素使用史 在79名患者中, 有59例(74.68%)在出現真菌感染前有細菌感染史, 并有54例(91.53%)曾接受過抗生素治療, 主要用藥為三代頭孢和喹諾酮類, 見共使用抗生素128例次, 表1。

    2. 5 患者的轉歸 73例接受抗真菌藥物治療的患者中, 有25例治愈(34.24%), 共有32例患者出現死亡(43.83%), 其中有13例確定是死于繼發真菌感染(18.06%)。

    3 討論

    隨著臨床中多種侵襲性操作的迅速發展, 以及廣譜抗生素和激素的廣泛應用, 真菌感染病例在院內感染中所占的比例逐漸上升[3]。乙型肝炎病毒(HBV)相關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r-chronic liver failure, ACLF)病情往往進展迅速, 由于患者的肝功能急速下降, 機體免疫力低下, 較容易合并情況復雜的病原體感染[4], 發病率和死亡率均有上升的趨勢。

    本研究結果顯示, 細菌感染史、長期的抗生素使用史和住院時間長是繼發院內真菌感染的重要因素, 尤其是三代頭孢和喹諾酮類的廣泛使用與院內真菌感染關系密切。目前我國對肝衰竭尚無特效治療方法[5], 加強對繼發感染的控制, 已成為降低患者病死率的重要途徑[6]。作者認為, 重視對HBV感染抗病毒的治療和無菌操作, 合理使用抗生素, 加強患者全身的營養支持以及增強患者的自身免疫力或為提高此類疾病的治愈率, 進一步降低其病死率的重要突破口。

    參考文獻

    [1] 張皖瑜, 丁艷, 尹湘毅, 等.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情況分析.醫學研究生學報, 2008, 21(2): 221-222.

    [2] Richardson MD, Jones BL.The rapeutic Guidelines in systemic fungal Infections.3rd ed. London: Current Medical Literature Ltd, 2003, 19-22.

    [3] 王羽.醫院感染管理辦法釋義及適用指南.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 2006:156-178.

    [4] 連粵湘, 林路平, 劉遠煌, 等.血漿置換術后醫院深部真菌感染臨床分析.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 2005, 15 (8): 884-885.

    第3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抑郁癥;病例對照研究;認知;舒肝解郁膠囊;鹽酸帕羅西汀;療效

    【中圖分類號】R277.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6455(2011)12-0159-02

    抑郁癥目前病因未明,認知功能損害是該病的主要特征,在抑郁癥的治療過程中,對認知功能的改善都十分重視,韋氏記憶量表(WMS)中的記憶商(MQ)是反映受試者認知功能損害最有價值的指標,應用韋氏記憶量表(WMS)中的MQ評價認知功能的改變具有一定的客觀性。舒肝解郁膠囊和鹽酸帕羅西汀均為抗抑郁藥物,其療效及對認知功能的影響研究較少。我們采用舒肝解郁膠囊和鹽酸帕羅西汀對首發抑郁癥治療12周的對照研究,舒肝解郁膠囊與鹽酸帕羅西汀對首發抑郁癥HAMD及MQ影響進行觀察,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對象

    1.1.1 試驗組:入組條件:(1)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第3版(CCMD-3)抑郁癥診斷標準。(2)入組時至少2周內未用抗抑郁劑及影響認知功能的藥物。(3)無腦血管病,其他腦部疾病及重大軀體疾病。(4)無使用精神活性物質史。(5)除外電休克治療者。(6)知情同意合作者。(7)HAMD總分大于25分。選自2010年5月至2011年8月內蒙古醫學院第四附屬醫院心理科抑郁癥住院患者共63例;入組患者按隨機數字表隨機分為舒肝解郁膠囊和帕羅西汀組。舒肝解郁膠囊組為32例,其中男15例,女17例;年齡25±6歲(范圍18-49歲);受教育年限(13±2)年(范圍6-17年);平均病程為1.5± 1.0年(范圍0.25-27年)。治療前HAMD總分為31.10±4.63分。帕羅西汀組31例,其中男16例,女15例,年齡25±6歲(范圍18-49歲);受教育年限13±2年(范圍6-17年),平均病程為1.4±1.0年(范圍0.25-27年);HAMD總分為30.90±4.37分。

    1.1.2 對照組:選陪診家屬與實驗組在年齡,性別,文化程度上相匹配且無煙酒嗜好及父母二系三代內無陽性精神疾病家族史的健康者63例。對照組中,與舒肝解郁膠囊組相匹配為對照組1,與帕羅西汀組相匹配為對照組2。舒肝解郁膠囊組和帕羅西汀組為實驗組。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舒肝解郁膠囊治療組:舒肝解郁膠囊(成都康弘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號:Z20080580)治療,劑量0.36-1.44g/d,平均1.08±0.36g/d。鹽酸帕羅西汀治療組:鹽酸帕羅西汀(中美天津史克制藥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0950043)20-40mg/d,平均(30±10mg/d),兩組總觀察療程為12周。

    1.3 臨床資料評定

    1.3.1 治療前后臨床評定方法:實驗組在治療前后分別與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價抑郁情緒,韋氏記憶量表(WMS)的記憶商數(MQ)評定認知功能。

    1.4 統計學分析:應用SPSS11.0軟件包統計結果,對各組樣本均數采用配對樣t檢驗。

    2 結果

    本研究顯示:舒肝解郁膠囊與鹽酸帕羅西汀抗抑郁療效相當(P>0.05),見表1。舒肝解郁膠囊與鹽酸帕羅西汀比較,舒肝解郁膠囊顯著改善抑郁患者的認知功能,使其記憶商(MQ)顯著提高(P<0.01),見表2。

    3 討論

    舒肝解郁膠囊是由貫葉金絲桃和刺五加組成,貫葉金絲桃又稱貫葉連翹,國外稱圣?約翰草,含貫葉金絲桃素,金絲桃素,偽金絲桃素,黃酮等十九種活性成分。通過作用于非選擇性陽離子通道和瞬時受體電位通道(TRP),增加胞內鈉離子濃度,降低胞內外鈉離子梯度,抑制突觸前膜遞質聯合轉運體再攝取單胺類神經遞質,使突觸間隙神經遞質濃度升高刺五加通過影響可溶性NSF附著蛋白及其受體,促進囊泡轉運停泊融合釋放,增加突觸間隙神經遞質(5-HT,NE,DA)水平,從而起到抗抑郁作用〖1〗。貫葉金絲桃素均衡地抑制重吸收泵對5-HT,NE,DA的重吸收,是抑制重吸收的主要成份〖2,4〗。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HAMD評分比較( x±s)

    p<0.01

    表2 病例組與正常組MQ測試比較( x±s)

    p<0.05,p<0.01

    本研究顯示,舒肝解郁膠囊的抗抑郁療效與鹽酸帕羅西相當,這與姜容環等和杜波等〖3,8〗研究結果一致,抑郁癥本身存在認知障礙,早在2001年Psychopharmacology記載:貫葉金絲桃改善認知和記憶功能,保護神經,大鼠試驗:單劑量口服貫葉金絲桃素(1.25mg/kg)不僅可以改善記憶,而且可完全逆轉東莨菪堿所致的健忘癥,記憶缺失。貫葉金絲桃素被證實是許多神經離子通道的調節劑,可以增加細胞內鈣的利用。本研究顯示:舒肝解郁膠囊可有效改善抑郁癥的認知功能,目前認為⑸,抑郁癥患者海馬錐體細胞突觸部位功能障礙是導致認知功能損害的原因之一,貫葉金絲桃通過增加海馬部位的錐體細胞突 觸改善抑郁癥患者認知功能。其作用機制是通過對突觸5-HT受體功能的作用,改善患者的大腦感知容量,增加大腦執行功能,提高對外界信息的加工和對行為的調節能力。由于舒肝解郁膠囊對膽堿能M受體無作用,推測可能改善抑郁癥的認知功能。王長虹,周東豐等〖6〗認為:抑郁癥認知功能的損害機理是皮質醇對海馬的損害,同時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改善與否可能是抗抑郁藥物療效的一個客觀指標,提示抗抑郁藥可能是通過皮質醇以外的其它途徑來重調海馬結構的,如Duman報道抗抑郁藥可以提高海馬中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的表達,進而恢復海馬的功能。 蘇暉等⑺認為抑郁癥首發患者治療后認知功能明顯提高,認知障礙改善與臨床癥狀緩解存在相關性,治療后仍有少部分患者的認知功能仍未恢復到正常水平,其原因未明。

    本研究通過相關分析顯示,舒肝解郁膠囊治療后抑郁癥患者的記憶商明顯高于,鹽酸帕羅西汀,接近正常值,舒肝解郁膠囊對改善首發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明顯優于鹽酸帕羅西汀,且其抗抑郁療效與鹽酸帕羅西汀相當。

    參考文獻

    [1] 趙麗娜,肖會,等.根據基因功能表達譜研究抑郁癥模型及安佳欣膠囊(舒肝解郁膠囊曾用名)的抗抑郁癥機制〖J〗.生物信息學,2008,(02)

    [2] S.S.Chatterjec etal.pharmacopsychiat.31(1998)(Supplement)7-15

    [3] 姜容環,杜波,張鴻燕,等。安佳欣膠囊(舒肝解郁膠囊曾用名)治療輕中度抑郁癥多中心隨機雙盲雙模擬臨床試驗〖J〗.中國臨床藥理學雜志,2006,22(1):15-17

    [4] D.Wheatley.pharmacopsychiat.30(1997)(Supplement)77-80

    [5] 唐步春,呂振雷,江艷.西酞普蘭與曲唑酮改善老年期抑郁癥認知損害的P300對照研究.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23

    [6] 王長虹,周東豐,管振權,等.抑郁癥患者治療前后認知內分泌細胞因子的變化.中國心理衛生雜志.2006(20)7:436

    第4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 類風濕 老年 心理分析 護理干預

    中國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號:B 文章編號:1005-0515(2010)10-228-01

    類風濕性關節炎(以下簡稱RA)是以對稱性多關節腫痛為主要臨床表現的異質性、系統性疾病,是慢性、進行性、侵襲性疾病,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加重,可導致功能受損、四肢大小關節變形及功能障礙[1]。一旦發病患者往往表現為精神高度緊張、焦慮、恐懼、抑郁、悲觀厭世等不良心理,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病程長、病情恢復遲緩、關節變形明顯、甚至疼痛的折磨、親人的遠離、高額的醫療費等,其心理壓力更明顯。為此進行老年RA患者的心理分析及針對性心理護理干預對穩定和治療疾病及幫助康復有非常明顯的臨床效果。

    1 臨床資料

    對2004年1月---2005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60例患者,男性29例(48%),女性31例(52%),平均年齡68歲,患病時間為15年-3月,平均2.6年,根據臨床資料和護理查房評估及設問卷調查患者的心理狀態,焦慮恐慌25例(41.6%),抑郁恐懼27例(45%),悲觀固執15例(25%),絕望厭世悲觀3例(5%)。

    2心理分析

    2.1.焦慮、恐慌心理:當患者住院時居住環境的改變和疾病的反復折磨,無法預知疾病的發展和預后,以及多次住院反復檢查對身體帶來的不適,另一種因素是對醫療費用的擔憂,當子女不在身邊時其產生不被重視或被忽視的感覺,而產生煩惱、渴求、焦慮、恐慌的心理狀態。

    2.2.抑郁、恐懼心理:由于RA致殘率高,目前不能根治,而老年患者對疾病的承受力較差,基礎病多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病等,加之入院后遠離親人,一旦看到病友加重、疼痛、關節變形等情況就容易出現情緒低落、不愿交流而產生抑郁、恐懼心理狀態。

    2.3..悲觀、固執心理:絕大部分患者都是退休干部,因社會及人際關系的變化和疾病帶來的痛苦,自尊心受損,稍不如意就變得固執,悲觀,不配合治療及護理,當病情反復時表現更為明顯。

    2.4.絕望、悲觀心理:疾病后期,病情較重的患者,常常認為自己無藥可治,只是在醫院等死,所以采取拒絕治療和護理的態度,表現為臥床不動、不語、嘆氣、拒絕見人、不愿進食,甚至認為自己是多余的人,表現為郁郁寡歡、悲傷、對治療完全失去信心并產生輕生的念頭。

    3 心理護理干預

    3.1.對焦慮恐慌患者 入院時應熱情接待,做好詳細的入院宣教,使之盡快熟悉醫院環境,減少對陌生環境的恐慌和分離性焦慮,在輸液、發藥及晨晚間護理的同時,應耐心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語言通俗易懂,以取得其信任和合作,對活動不方便的患者,協助完成生活所需,對情緒波動的患者安排親人陪護,向家屬說明情緒波動與疾病的關系,引導家屬在生活和精神上給予關心和愛護,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3.2.對抑郁恐懼患者 經常深入病房,加強護患溝通,尊重和關心患者,建立相互信任的關系,。向患者講解情緒與疾病的關系,對其自身疾病所引起的抑郁心理給予理解,同情并給予心理安慰,引導患者傾訴內心的苦悶,將負性情緒發泄,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以樂觀的態度配合治療[2]。指導老人的臥位姿勢,在病情緩解期間幫助其進行關節功能康復鍛煉,向其介紹疾病的基本知識,耐心回答老人提出的問題,以減輕對疾病的恐懼。

    3.3對悲觀固執患者 應經常給予安慰,尊重他們的人格,以親切的態度與之交流,了解其思想動態,幫助解決實際問題,同時做好基礎護理,使其住院如在家。大部分患者都有久坐起立時關節僵硬現象,在操作時一定要耐心等候,改變時速度不可過快,要從生活飲食方面盡量滿足其需求,從細致之處引導其穩定平和的心態對待角色的轉變,改善不良情緒,以積極的態度對待疾病。

    3.4對絕望厭世患者 應加強安全措施,嚴密觀察其一切動態和情緒變化,采取寬容、理解和同情的態度,舉例說明并協調康復較好的患者與之交流,及時告知先進的治療手段、護理技術和疾病好轉的信息,使其看到康復的希望,以增強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對生命的渴望。

    4 結果

    通過實施不同的心理護理干預,60例RA老年患者均能保持良好的心態積極接受治療和護理,并達到預期的效果。充分表明心理護理干預在治療RA老年患者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5 討論

    RA是一種慢性疾病,尤其是6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機體各器官逐漸走向衰老,易合并其他疾病,影響預后和生活質量,從而產生不良的心理問題。因此我們采取相應的心理護理干預,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對配合治療有明顯的幫助。同時掌握老年患者的心理變化規律和心理護理技能對病房護士尤為重要,對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質量有很大幫助。

    參考文獻

    第5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圍手術期護理

    【中圖分類號】R575.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602(2015)03-0443-01

    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病因是膽囊管受到結石的阻塞,使膽汁滯留后繼發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炎癥,目前臨床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治療[1]。由于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病情進展較迅速,因此應更加密切關注。筆者通過對該院收治的62例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圍手術期護理,效果較較滿意,現做如下報告: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124例,所有患者均經腹部CT、B超、血尿淀粉酶等檢查確診;其中男性44例,女性80例,年齡58-75歲,平均年齡65.4±3.7歲,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每組62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一般資料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遵醫囑用藥,給予常規飲食指導,術前準備,密切觀察病情等。觀察組在對照組相同護理的基礎上實施圍手術期護理干預:

    1.2.1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交流,耐心向患者講述手術相關知識、術中注意事項,并請手術成功的患者現身說法,打消患者的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治療成功的信心;與患者家屬交流,請他們多陪伴患者,打消老年患者的孤獨感,使其得到心理上的支持,以良好的心態面對今后的治療及護理工作。(2)患者準備:由于老年患者往往伴有基礎病,機體的耐受力及抵抗力較差,病情進展較快,術前給予抗生素抗感染、改善水電解質平衡等對癥治療;嚴格備皮以降低術后感染的發生率;完善各項輔助檢查;囑患者術前禁食,以減少胃粘膜的刺激,避免術后胃液反流;術前2h飲溫水80mL左右,安撫患者的情緒并將胃部排空[2]。

    1.2.2術后護理 (1)護理:患者回到病房后去枕平臥,密切監測各項生命體征,特別是麻醉清醒前,密切觀察患者的心率、心電圖,查看是否持續S-T段改變、T波變化,觀察是否出現房性及室性早搏現象,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麻醉清醒后協助其取半臥位,降低切口張力和疼痛感;鼓勵患者盡早下床活動,以免發生腸粘連、靜脈血栓形成。(2)飲食護理:由于老年患者機體營養儲備較少,在長時間禁食后應及時給予營養支持[3],麻醉清醒前給予靜脈營養,術后6h給予流質食物,囑患者細嚼慢咽,無不良反應后逐漸過渡至普通飲食。(3)預防并發癥:密切觀察切口是否滲血、滲液,保持切口干燥,及時更換敷料,嚴格執行各項無菌操作,防止切口感染;老年患者呼吸道纖毛運動不良、黏膜萎縮易發生墜積性肺炎,護理人員指導患者進行有效咳痰,囑患者捂住切口咳嗽,避免切口疼痛[4];為促進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出,給予叩背,根據需要給予霧化吸入,以促進排痰。

    1.3觀察指標 觀察記錄兩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

    1.4統計學處理 運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所得數據,并計數資料率的比較,采用卡方檢驗,當P0.05時,認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2結果

    2.1兩組部分觀察指標比較 如表1所示,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及住院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8.39%(61例),明顯高于對照組80.65%(50例),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討論

    近年來,我國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的發病率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逐年升高,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呼吸系統及心血管等基礎疾病,臟器功能也出現不同程度的減退,加大了手術治療的危險性,圍手術期護理不當,易引發術后感染、其他器官功能衰竭等并發癥,嚴重影響了患者的預后,因此,圍手術期的護理干預顯得極其重要。本研究通過對62例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行針對性的圍術期護理:術前給予心理干預,完善各項準備工作,針對病情進行健康宣教;術后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采取護理、預防并發癥、早期飲食護理等措施,并將護理效果與同期僅僅采用常規護理的患者進行比較發現,觀察組手術時間、下床時間、住院時間、并發癥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綜上所述,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實施針對性的圍手術期護理,可以明顯縮短患者的恢復時間,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

    參考文獻

    [1] 李愛萍.圍術期優質護理對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護理效果觀察[J].臨床合理用藥,2014,7(11):160-161.

    [2] 張春紅.老年急性結石性膽囊炎患者的圍手術期護理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300-301.

    第6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 烏司他丁;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腫瘤壞死因子;白細胞介素-6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3.105

    本研究于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將烏司他丁應用于急診PCI術患者, 評價烏司他丁對急診PCI術患者炎癥介質的干預作用及對心功能的影響, 現將研究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擇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行急診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患者68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WHO的AMI診斷標準;其中男41例, 女27例;年齡42~72歲, 平均年齡(58.85±10.52)歲;泵功能killips分級1級、能在發病后12 h內a經PCI術開通相關罪犯血管。68例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 每組34例。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指數、吸煙史、合并糖尿病、高血壓病、高膽固醇血癥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所有AMI患者均在入院后12 h內行急診PCI術開通冠脈血管, 于PCI術前所有患者均予口服阿司匹林0.3 g, 波立維0.6 g, 立普妥40 mg, 治療組在上述對照組治療措施的基礎上, 于PCI術前30 min及術中分別給予烏司他丁注射液(天普洛安?, 廣東天普生化醫藥股份有限公司)30萬U, 靜脈滴注, 術后給予烏司他丁30萬U/d, 靜脈滴注, 連續給藥3 d。

    1. 3 觀察指標 ①生化指標:所有患者于術前、術后2、24、48、72 h抽取外周靜脈血10 ml, 離心取血清備檢。采用放射免疫法測定血清TNF-α、IL-6。采用Elecsys2010全自動電化學發光免疫測定分析儀術前、術后7 d檢測血清NT-proBNP。②心臟彩超檢測心功能:對兩組患者術后7 d檢查LVEF、LVDD。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各時間點生化指標比較 術前兩組血清IL-6和TNF-α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術后2、24、48、72 h治療組的血清IL-6和TNF-α水平均明顯低于對照組,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t=2.98、3.21、3.56、3.69、3.14、4.25、4.36、5.02, P

    2. 2 兩組患者心功能指標比較 術前治療組與對照組NT-proBNP分別為(396.32±153.63)、(401.25±160.25)pg/ml,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7 d治療組心功能指標LVEF、LVDD、NT-proBNP與對照組比較明顯改善, 且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小結

    急診PCI術是AMI患者實現冠狀動脈血運重建的最佳手段之一[1], 其可使堵塞的冠狀動脈在短時間內再通, 但研究發現, 梗死相關動脈再通后, 心肌發生缺血再灌注損傷[2], 降低了AMI患者在急診PCI術上的獲益。基礎研究證明[3], 炎癥反應在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發生與發展中起著關鍵作用, TNF-a及 IL-6和趨化性細胞因子是啟動炎癥反應的關鍵性細胞因子。烏司他丁是一種廣譜的蛋白酶抑制劑[4], 有抑制炎癥反應的作用, 目前已經廣泛應用于心外科體外循環等情況下的心肌保護[5], 本研究將烏司他丁應用于急診PCI患者, 評價其對炎癥介質和心功能的影響。研究結果顯示, 烏司他丁能有效降低急診PCI患者TNF-a及 IL-6的表達, 有效抑制炎癥介質的釋放, 對急診PCI患者的心功能有保護作用。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心血管病學分會, 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輯委員會.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診斷和治療指南.中華心血管病雜志, 2010, 38(8):675-687.

    [2] Buja LM.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reperfusion injury. Cardiovascular Pathology, 2005, 14(4):170-175.

    [3] Yang J, Jiang H, Yang J. Valsartan preconditioning protects against 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through TLR4/NF-kappaB signaling pathway. Mol Cell Biochem, 2009, 330(12):39-46.

    [4] 謝禮波, 盧一平.蛋白酶抑制劑防治器官缺血再灌注損傷研究進展.中華移植雜志(電子版), 2012, 6(1):43-47.

    第7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關鍵詞】 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消炎膏;生肌膏;骨折;開放性;感染性

    DOI:10.14163/ki.11-5547/r.2017.08.0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and significance of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VSD)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phlogistic ointment and Shengji oint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open and infectious fractures of extremities. Methods A total of 90 patients with open and infectious fractures of extremiti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VSD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tiphlogistic ointment and Shengji ointment for treatment, an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VSD technique only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operation indicators (VSD using times, average recovery time,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time, epithelial tissue growth time), secondary surgery rate and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s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higher excellence-good rate as 88.89% than 71.1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ess VSD using times as (51±11) times than (73±15) tim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secondary surgery rate as 26.67% than 77.78%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average recovery time, granulation tissue growth time, epithelial tissue growth time respectively as (16.5±3.6), (4.8±2.3)and (6.7±3.4) d, which were lower than (23.2±3.9), (12.6±2.5) and (12.7±4.6) d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average hospitalization costs as (8374.2±765.2) yuan than (14596.6±2341.5) yuan in the control group. All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Key words】 Vacuum sealing drainage technique; Antiphlogistic ointment; Shengji ointment; Fractures; Open; Infectious

    當今社會由于大量高動能交通事故的發生, 導致創傷骨折患者與日劇增, 而且傷勢更趨復雜、嚴重, 特別是伴有嚴重軟組織缺損或者傷口污染嚴重的開放性骨折、感染性骨折更多地出現, 這些病例的治療較為棘手, 致殘率較高[1-3]。2013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應用VSD技術結合中藥消炎膏、生肌膏治療四肢開放性、感染性骨折45例作為觀察組, 與同期單獨應用VSD技術治療的45例對照組進行比較研究, 分析評價其臨床療效及意義。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0月收治的90例創傷導致的四肢開放性、感染性骨折患者, 創面軟組織缺損嚴重, 難以一期閉合創口。感染性骨折多系因開放性骨折早期處理不當導致創面潰瘍、骨外露、骨不連、化膿性骨髓炎。90例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各45例。觀察組中男34例, 女11例;年齡12~67歲, 平均年齡36.0歲;其中開放性骨折28例, 感染性骨折17例;受傷部位:手部5例、前臂2例、上臂1例、大腿2例、膝部2例、小腿15例、踝部7例、足部11例;骨折類型:穩定性骨折13例、不穩定性骨折32例;致傷原因:車禍致傷25例、高處墜落傷9例、重物壓傷或打擊傷4例、機器致傷7例。對照組中男30例, 女15例;年齡15~72歲, 平均年齡33.5歲;其中開放性骨折27例, 感染性骨折18例;受傷部位:手部5例、前臂2例、上臂2例、大腿3例、膝部2例、小腿13例、踝部8例、足部10例;骨折類型:穩定性骨折15例、不穩定性骨折30例;致傷原因:車禍致傷23例、高處墜落傷10例、重物壓傷或打擊傷4例、機器致傷8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觀察組 對于新鮮開放性骨折:入院后及時應用抗生素, 盡快行徹底清創術, 對于穩定性骨折, 術后可以使用石膏托外固定, 對于不穩定骨折, 術中直視下將骨折整復對位, 手足部骨折可以行克氏針內固定骨折端, 四肢長骨不穩定性骨折, 可先用拉力螺釘、克氏針或鋼絲將碎骨塊做有限內固定后再將骨折復位, 然后使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端。對于肌肉豐富的部位, 可用附近肌肉瓣坷縫合將骨折端覆蓋, 對于無軟組織覆蓋的外露骨表面可以使用無菌生肌膏油紗單層貼敷。然后再根據外露創面形態大小修剪或者拼接VSD 敷料, 充分填充創面, 保證密封, 連接負壓持續引流。5~7 d后拆除VSD敷料, 創面直接外敷消毒滅菌的消炎膏或生肌膏, 創面定期換藥至傷口愈合, 少數患者最后行游離植皮術閉合創面。部分骨外露患者需要二期行外露骨表面鉆孔+外敷生肌膏油紗+再次創面負壓吸引引流術。術后常規應用抗生素預防傷口感染。對于感染性骨折:先應用敏感抗生素控制感染, 待局部創面較穩定后再行清創擴創術, 術前和術后分別常規行創面分泌物細菌培養+藥敏實驗。對于開放性骨折內固定術后感染者, 徹底清創后取出內固定物, 剪去膿性壞死組織至滲血, 清除骨折端炎性肉芽壞死組織及死骨, 適當咬除硬化骨, 將骨斷端處理成新鮮骨折面, 打通骨髓腔后用3%雙氧水、碘伏溶液和生理鹽水反復沖洗傷口及骨折端, 然后用稀釋碘伏溶液浸泡傷口5~10 min, 最后用生理鹽水沖洗干凈。然后使用骨外固定器固定骨折端[4]。其余處理與新鮮開放性骨折基本相同。術后常規應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療。

    1. 2. 2 對照組 單獨應用VSD技術治療, 方法和觀察組使用VSD技術的治療方法相同, 部分病例反復多次使用VSD治療。拆除VSD敷料后創口采用普通方法換藥至傷口愈合, 或使用游離植皮術、皮瓣轉移術閉合創面。其余的治療情況和觀察組基本相同。

    1. 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手術指標(使用VSD次數、平均恢復時間、肉芽組織生長時間、上皮組織生長時間)、二次手術率及平均住院費用等。

    1. 4 療效判定標準 優:傷口愈合良好, 骨折達到或接近解剖復位, 臨床及X線檢查顯示骨折愈合良好, 患肢功能完全或基本恢復;良:傷口愈合良好, 骨折達到功能復位, 臨床及X線檢查顯示骨折愈合, 患肢功能活動輕度受限, 但不影響日常生活;可:傷口愈合不良, 骨折對位對線欠佳, 臨床及X線檢查顯示骨折愈合或遲緩愈合, 患肢功能活動受限, 影響日常生活;差:傷口不愈合, 或竇道形成, 骨折對位對線差, 臨床及X線檢查顯示骨折遲緩愈合或不愈合, 患肢功能活動明顯受限, 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優良率=(優+良)/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優良率為88.89%, 對照組優良率為71.11%, 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 2 兩組患者治療結果各指標比較 觀察組使用VSD次數明顯少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二次手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平均恢復時間、肉芽組織生長時間、上皮組織生長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觀察組患者平均住院費用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3. 1 創面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是由德國 Fleischmann 首創, 由裘華德等[5]率先引進我國的新式引流方法, 現已廣泛應用于臨床外科創面的治療, 其臨床療效已得到了充分的肯定, 目前 VSD 已成為處理創傷組織缺損或感染創面的標準治療模式[6]。徹底清創, 高效引流是預防開放性、感染性骨折手術后創口感染或者再度感染的必要措施。VSD技術作為一種全面高效的引流技術, 將VSD 技術應用于開放性、感染性骨折的前期處理過程, 負壓吸引可以使創面的滲出物緩慢向外流動, 不利于細菌向創面內侵襲, 可以降低創面內的細菌數, 從而抑制細菌的繁殖, 減少細菌成活, 有效控制創面感染。VSD技術持續負壓吸引可有效去除乳酸及創面滲出, 促進新生血管的生長, 促進肉芽組織形成, 并可顯著減輕創口周圍的水腫、降低微血管通透性, 從而達到創面快速愈合的目的。VSD在開放性、感染性骨折中起到了快速清創、抑制感染擴散、避免細菌交叉感染、促進骨折愈合等作用[7-9]。臨床中應用VSD技術時應注意以下情況:①創面徹底清創, 良好止血是使用VSD治療的前提條件, 術后注意觀察負壓引流管出血情況, 當發現有大量新鮮血液被吸出時, 應考慮發生創面內的活動性出血, 應及時處理。②盡量保證VSD敷料與創面或創腔充分接觸, 不留死腔。③由于VSD使得創面處于負壓、相對隔離狀態, 厭氧菌感染機會較高, 注意配合抗厭氧菌治療。④由于創面大, 丟失液體量大, 應注意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補充膠體, 增加膠體滲透壓, 防止出現負氮平衡。⑤創面較大或感染嚴重時, 一次VSD技術治療難以奏效, 應及時更換VSD敷料。⑥注意定時沖洗負壓引流管, 監測負壓封閉情況, 如發現封閉不滿意或管腔堵塞應及時處理。

    3. 2 目前國內外單純使用VSD技術治療開放性、感染性骨折往往需要多期手術方能完成, 有的病例還需要進行多次VSD治療, 治療費用相對較高, 患者較難接受。對于軟組織缺損嚴重的開放性、感染性骨折來說, VSD 技術只是一種過渡的手段, 待創面感染控制、肉芽組織生長后還需應用其他方法來消滅創面。中醫中藥是祖國醫學的瑰寶, 在骨傷科疾病的治療上也有明顯的優勢。《理瀹駢文》中說:“外治之理, 即內治之理, 外治之藥, 即內治之藥, 所異者法耳。”中醫主張通過內外兼治的方法來調動機體的積極因素, 驅邪扶正, 從而增強機體自我修復能力, 加快愈合。中藥消炎膏由穿山甲、川足、梅片等中藥組成, 具有消炎、祛腐、潤燥止痛的作用, 適用于感染創面壞死組織尚未脫落之癥;生肌膏由紫草、血竭、象皮等中藥組成, 具有生肌收斂等功效, 適用于新鮮創面或者感染創面壞死組織已經脫落, 肌腱或者骨質外露之癥[10]。消炎膏、生肌膏應用于創面具有控制感染快、壞死組織脫落快、肉芽新皮生L快的優點。研究表明, 生肌膏在傷口愈合的過程中, 可使創面表皮細胞再生能力增強, 當創緣的上皮迅速生長時, 傷口中央常見有“皮島”出現, 從而加速了創面的愈合速度[11]。在臨床使用中藥消炎膏、生肌膏治療過程中有如下特點:①換藥時不須嚴格無菌, 外敷消炎膏、生肌膏后創面一般不會再發生感染, 也未發現有皮膚過敏現象。②對于外露的骨骼表面鉆孔后外敷生肌膏后, 骨表面會出現大小不等的肉芽島, 很快與其他肉芽組織融合成片, 可以起到保護骨骼的作用。③創面外敷生肌膏后肉芽生長區中央會出現一些皮島, 逐漸形成上皮與傷口邊緣上皮較快融合, 從而縮短創面愈合時間。④創面愈后皮膚平滑美觀, 瘢痕也較柔軟, 且色澤與正常皮膚相近, 不易發生攣縮, 不妨礙關節活動功能。⑤對于較大面積的創面, 外敷生肌膏可使創面肉芽組織快速生長, 為最后游離植皮消滅創面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而可以避免采用各種轉移皮瓣手術可能導致的并發癥。

    3. 3 骨外固定器固定四肢開放性、感染性骨折具有操作簡單、對骨折處創傷小、固定可靠的優點[12], 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鍛煉, 促進骨折愈合和傷肢功能恢復。骨外固定器可以架空創傷處固定骨折端, 較好地解決了開放性、感染性骨折治療中固定與傷口處理之間的矛盾, 有利于創面的觀察和處理。骨外固定器可在感染灶外進行穿針, 既穩定了骨折端, 又可避免對骨折端造成刺激和干擾, 更有利于感染的控制[13-15]。由此國內外許多學者認為, 伴有嚴重軟組織損傷的四肢開放性、感染性骨折, 是骨外固定器的絕對適應證[16]。特別是對于四肢感染性骨折的固定, 甚至是唯一的選擇。

    綜上所述, VSD 技術結合中藥消炎膏、生肌膏治療四肢開放性、感染性骨折充分發揮了中、西醫學各自治療開放性、感染性骨折的技術優勢, 取長補短, 療效確切, 可以縮短療程, 減輕患者痛苦, 降低治療費用, 減輕社會和家庭的經濟負擔, 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 值得基層醫院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高德勇. 四肢開放性骨折臨床治療體會. 當代醫學, 2014(3):

    102-103.

    [2] 郁陳娜. 四肢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的急救護理體會.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5, 15(33):227.

    [3] 楊曉君. 四肢開放性骨折感染創面采用持續負壓封閉引流治療的護理方法探討. 內蒙古中醫藥, 2016(10):153.

    [4] 黃永興. 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療小腿開放性、感染性骨折29例. 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 2007, 15(5):49-50.

    [5] 裘華德, 王彥峰.負壓封閉引流技術介紹.中國實用外科雜志, 1998, 4(4):41-42.

    [6] 代慶春, 張敏, 姚元章. 真空封閉引流在創傷修復中應用的現狀和展望. 創傷外科雜志, 2007, 9(4):371-373.

    [7] 蔣華榮. 四肢開放性骨折進行VSD引流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探討. 醫學信息, 2015, 28(43):184.

    [8] 于麗, 金娜, 苘志英. 研究四肢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6):274-275.

    [9] 周炎, 劉世清, 瞿新叢, 等. 保留內植物結合負壓封閉引流技術治療四肢骨折術后早期感染. 生物骨科材料與臨床研究, 2015, 12(6):54-57.

    [10] 陳英等. 中華醫學研究與實踐. 北京:新華出版社, 1999:396-397.

    [11] 李軍. 生肌象皮膏作用機理分析. 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 2005, 7(4):329.

    [12] 尚天裕. 中國接骨學. 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1995:295.

    [13] 秦順利. 中醫綜合療法聯合西藥治療開放性脛腓骨骨折術后感染臨床觀察. 四川中醫, 2015(6):139-141.

    [14] 廖亞南. 淺談四肢創傷開放性并粉碎性骨折患者的臨床治療.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連續型電子期刊), 2016, 16(45):96-97.

    [15] 羅麗丹. 四肢開放性骨折進行VSD引流護理干預方法及效果評價. 醫學信息, 2016, 29(5):123-124.

    第8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中圖分類號] R473.3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3-9701(2017)16-0134-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gastritis and its effect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Methods A total of 70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gastrit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collect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n=35)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n=35). 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conventional nursing method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given comb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levels of 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TGF-β), interleukin-2 (IL-2) and interleukin-6 (IL-6) were determined by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before and after the nursing in both groups. The nursing effects and the effects on inflammatory factor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nursing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97.14%)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80.00%), and ther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0.05); the levels of TGF-β, IL-2 and IL-6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the nursing(P0.05). Conclusion The combined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basis of regular nursing care for the patients with gallstones complicated with chronic gastritis has an ideal effect, which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factors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 Gallstones; Chronic gastritis; Inflammatory factors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疾病,屬于慢性且難愈性疾病,具有病程長、癌變率高等特點,患者發病后臨床上表現以腹脹、腹瀉、惡心嘔吐、食欲不強等為主。膽結石也是臨床常見疾病,患者發病后臨床表現厭食油膩、右腹部、左肩部疼痛為主[1]。當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后兩種疾病相互影響,加重疾病的?l生、發展,患者發病后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將會誘發其他疾病,影響患者健康。常規護理雖然能滿足治療需要,但是護理缺乏針對性,未充分考慮每一位患者實際需要,導致護理預后較差,難以達到預期的護理效果[2,3]。近年來,護理干預在部分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為了探討護理干預在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及對炎癥因子的影響,本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醫院收治的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70例進行對照研究,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醫院收治的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7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男19例,女16例,年齡31~67歲,平均(42.46±5.36)歲,病程2~20年,平均(7.47±3.16)年。觀察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30~68歲,平均(41.89±5.17)歲,病程2~19年,平均(7.51±3.22)年。納入標準[4-5]:①符合2006年中國慢性萎縮共識《慢性胃炎病理診斷標準》中關于慢性胃炎臨床診斷標準;②符合膽結石臨床診斷標準;③均經生化、影像學檢查得到確診。排除標準:①排除不符合納入標準者;②排除合并有影響效應指標觀測、判斷其他生理或病理者;③排除合并由于電解質紊亂以及酸堿平衡失調引起的心律失常。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及病程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治療方法 兩組均行常規治療:莫沙必利(枸櫞酸莫沙必利片,瑞琪,江蘇豪森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19990315,5 mg),5 mg/次,餐前 30 min口服,3次/d;多潘立酮膠囊(青島黃海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國藥準字H20080608,10 mg),餐前20 min口服,10 mg/次,3次/d;治療期間,根據患者癥狀,采取對癥治療。

    1.2.2 護理方法 兩組入院后完善相關檢查,結合檢查結果、臨床表現等制定相應的治療方案。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入院后向患者宣傳、教育膽結石、慢性胃炎相關知識、臨床表現、治療方法,告知患者治療過程中的注意事項,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同時,加強患者常規護理,加強患者飲食及運動鍛煉護理[6-7]。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聯合護理干預方法:(1)病情跟蹤護理。入院后密切觀察患者生命體征,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完善患者的病情檔案,對于出現異常患者立即向醫生匯報。同時,每隔2 h記錄患者病情情況,為調整治療方案提供依據和參考[8]。(2)藥物干預。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多采用藥物治療為主,治療過程中護士應加強藥物干預,讓患者按時、按量用藥,密切觀察患者用藥后恢復情況,做好藥物不良反應預防措施[9]。(3)飲食護理。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飲食相對重要,治療過程中護士應加強患者飲食干預,盡可能讓患者選擇清淡食物,多食用高纖維、高蛋白且富含營養食物,讓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等,盡可能減少胃部消化壓力,降低便秘發生[10]。同時,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應遵循多餐少飲原則,避免辛辣食物,降低飲食對患者病情產生的影響。(4)心理護理。膽結石合并胃炎患者發病后內心不免產生恐懼等心理,入院后護士應加強患者心理評估,加強患者心理指導,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促進患者康復。

    1.2.3 檢測方法 兩組護理前、治療后次日空腹抽取5 mL靜脈血,離心5 min,速度為3000 rpm,采用酶聯免疫吸附試驗測定兩組治療前、后轉化生長因子β(TGF-β)、白細胞介素-2(IL-2)及白細胞介素-6(IL-6)水平,相關操作步驟嚴格按儀器、試劑盒操作說明進行[11]。

    1.3 觀察指標

    (1)滿意度:采用自擬問卷調查表對兩組護理后滿意度情況進行評分,總分100分,91~100分為滿意,70~90分為一般,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8.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用n(%)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x±s)表示,行t檢驗,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2 兩組護理前、后炎癥因子水平情況比較

    兩組護理前TGF-β、IL-2及IL-6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護理后TGF-β、IL-2及IL-6水平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對照組為8.57%,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慢性萎縮性胃炎是臨床常見疾病,臨床上表現為胃黏膜上皮變薄、黏膜肌層增生及腺體萎縮。目前,臨床上對于慢性萎縮性胃炎發病機制尚不完全知曉,多與膽汁反流、生物因素、免疫因素等有關,部分患者發病后伴有膽結石,從而進一步加劇疾病的發展[13]。近年來,護理干預在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治療過程中得到應用,且效果理想。

    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患者病情進展較快,其患者自身較為痛苦,極易出現胃潰瘍、潰瘍穿孔(出血)等嚴重并發癥,若不及時治療,可引起不良預后,需盡早治療,盡快緩解患者臨床癥狀,并控制胃炎局部黏膜病變進展。由于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臨床癥狀和治療干預較為復雜,因而需采取系統全面的護理干預措施對患者實施全程護理,同時也要考慮患者個體差異性,采取針對性護理干預措施,滿足患者的不同護理需求。聯合護理干預是一種新型的護理模式,該護理能從病情跟蹤護理、藥物干預、飲食護理及心理護理等角度對患者進行護理,通過病情跟蹤能動態了解患者病情變化情況,正確地指導臨床治療[14];通過藥物干預能保證患者按時、按量用藥,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從而能降低機體內炎癥因子水平,避免病情進一步發展;通過飲食干預能糾正不良的生活習慣,為患者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方案。通過心理護理能了解患者心理波動情況,樹立戰勝疾病信心,消除內心的負性情緒,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配合度[15,16]。為此,本院總結多年膽結石合并慢性胃炎臨床護理經驗,結合現代護理干預理念和方法,編制了一套綜合性和個性化的護理干預模式。本次研究對該護理干預模式臨床實踐效果探究發現,觀察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為5.71%,對照組為8.57%,兩組護理后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知護理干預顯著降低了患者并發癥風險,有助于促進患者康復,改善患者預后。同時,本次研究還發現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14%)顯著高于對照組(80.0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是觀察組護理后TGF-β、IL-2及IL-6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第9篇:記者節感言范文

    [中圖分類號] R714.24+6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5)09(a)-016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blood pressure and pregnancy outcomes in patients with 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 Methods 208 patients with PIH confirmed and admitted into our hospital from August 2012 to October 2014 were selected and even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in random.In the control group,conventional nursing was provided,whil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was added.The blood pressure,the maternal and perinatal outcome of pregnancy in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nursing,the systolic and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in two groups were both decreased 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P

    [Key words] Early comprehensive nursing;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Blood pressure control;Pregnancy outcome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pregnancy-induced hypertension syndrome,PIH)簡稱為妊高征,是孕婦常見的特發性并發癥,約占所有孕婦的9.4%[1-2],其主要臨床表現為高血壓、蛋白尿、水腫,疾病進展時還可能出現昏迷、抽搐,嚴重影響母嬰的健康與生命安全,是導致孕產婦和圍生兒發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3-5]。諸多研究報道,經過積極的治療與優質的護理后,可以有效地降低孕產婦和圍生兒的死亡率,減少各類并發癥、后遺癥的發生風險[6-7]。本研究以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確診收治的PIH孕產婦208例為研究對象,就早期綜合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8月~2014年10月我院早期診斷收治的208例PIH孕產婦,年齡21~36歲,平均年齡(26.9±3.5)歲,所有孕產婦均經臨床、影像學及實驗室相關檢查符合《婦產科學》[8]中關于PIH的相關診斷標準,排除合并心肝腎等嚴重器官疾病、妊娠前糖尿病高血壓病史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詳細告知研究內容并經患者及家屬知情同意,簽訂本研究的知情同意書。將所有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10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孕次、病程及病情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完善相關檢查,提供安靜、清潔的病房環境,減少刺激,左側臥位休息,保證充足的睡眠,遵醫囑給予吸氧、降壓等對癥治療,給予高蛋白、高鈣、高維生素等飲食營養支持。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給予早期綜合護理干預,主要具體措施如下。①護理評估:通過主動與患者及家屬進行深入溝通,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運用客觀量化的護理評估系統全面了解患者的性格、興趣、身心狀況等基本情況,并及時發現和識別存在需要護理的問題,并制訂科學完善的護理方案,確保護理工作的有效性和針對性;②產前檢查:目前對于PIH的部分病因及機制尚未十分明確,通過早期產前檢查盡早發現患者的異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早發現、早治療”有利于防止病情的進一步進展;③健康教育:由主治醫師及相關責任護士組成健康教育小組,對患者及家屬采取集中培訓與個性化指導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宣傳分娩和PIH的特點、注意事項、并發癥防治、飲食與鍛煉等相關知識,提高其自我保健意識,糾正不利于疾病控制的不良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樹立積極治療的信心,為進一步血壓控制提供良好基礎;④心理護理:由于PIH孕產婦的自身特點,內分泌情況波動較大,情感狀態往往十分脆弱,容易受到外界刺激而產生興奮、緊張、恐懼、悲傷等不良情緒,嚴重者可導致失眠、抑郁、子癇等癥狀發生,甚至威脅孕產婦和圍生兒的生命,對此,醫護人員應當時刻保持良好的態度,避免刺激患者導致其情緒波動,在患者出現相關不良情緒時,積極耐心地傾聽、安慰與解釋,結合患者的不同性格和心理狀態進行針對性的專業心理護理,及時有效的心理護理可以減輕其心理負擔,增強抗病信心與能力,減少并發癥的發生。

    1.3 評價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血壓情況、孕產婦和圍生兒的妊娠結局。

    1.4 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Epidata錄入,核查后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

    2 結果

    2.1 兩組護理前后血壓的比較

    護理后,兩組的收縮壓與舒張壓均較治療前有所降低(P

    2.2 兩組孕產婦結局的比較

    觀察組產后出血、子癇、胎盤早剝、剖宮產等妊娠結局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2.3 兩組新生兒結局的比較

    觀察組新生兒小于胎齡兒、早產兒、新生兒窒息、死亡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

    3 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福利app| 红楼遗梦成人h文完整版| 全彩成人18h漫画在线| 国产v片成人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 欧美成人免费高清视频|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红|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国产成人av三级在线观看| 欧美e片成人在线播放乱妇|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免费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a人片| 一级成人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免费av片在线观看| 57pao成人国产永久免费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成人网|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成人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成人H动漫精品一区二区|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在线不卡|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亚洲精品无码乱码成人| 国产成人污污网站在线观看|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 成人性生活免费看| 青青草成人影视|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亚洲精品成人久久| 亚洲高清成人欧美动作片| 午夜成人理论福利片|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无码AV大片 | 成人毛片免费观看视频| 成人窝窝午夜看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