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一年級下冊復習計劃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本年級的學生經過一學年的學習及鍛煉,基本上能夠專心聽講,作業及時認真的完成,基礎知識掌握扎實。大多數學生熱愛閱讀,能夠積極思考,樂于表達。但是每班還有幾位后進生,他們的記憶力和理解力都比較弱。對于所學生字掌握速度較慢,不能靈活運用,上課聽講不專注,作業速度慢而且錯誤多,訂正不及時。家長不能積極配合老師,管理起來格外難。
二、復習目標:
1、全面復習本冊書要求會認的483個生字,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能夠借助漢語拼音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默寫298個生字。
2、了解筆順規則,初步掌握漢字的基本筆畫和74個常用的偏旁部首,進一步培養獨立識字的能力及主動識字的愿望。初步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寫字習慣,基本做到書寫規范、端正,卷面整潔,提高寫字能力。
3、復習理解和掌握課文中的詞語,不斷豐富、積累詞匯,能在口頭或書面語言中運用部分詞語。
4、復習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和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
5、會正確背誦指定的課文。
6、結合試卷中出現的思維訓練,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知識梳理和拓展練習,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
7、總結延伸閱讀和看圖寫句的練習方法,培養學生閱讀和寫句子的能力。
8、重視聽說訓練,利用每個練習中聽說訓練的內容,總結延伸閱讀和看圖寫句的練習方法,有計劃地進行指導,既要重視說話能力的培養,又要重視聽話能力的培訓,從而提高學生閱讀和寫句的能力。
三、復習重點及難點:
重點:
1、復習認讀《生字表》中的所有生字,了解和掌握一些常用的識字方法。
2、分清生字的前后鼻音、平舌翹音、整體認讀音節,區別同音字和形近字。
難點:
1、熟練背誦課文,并能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2、將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在聽說訓練中提高學生的閱讀及寫話能力。
四、復習形式:
以單元復習為主,歸類復習和綜合測試為輔,滲透學生的思維訓練。不讓學生硬性抄寫和機械記憶,注重知識點的靈活掌握和學以致用,培養學生復習的興趣。讓學生比較輕松地度過復習階段。對于部分后進生,可以安排同桌做他們的小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補差,也要做好家長的工作,爭取他們的理解與支持。
第一單元
1課時
掌握換偏旁識字法,能夠舉一反三。會聽寫詞語,組詞、擴詞;能用詞語組成一段通順的話;會背誦古詩《村居》;學會正確使用逗號、句號和問號。
第二單元
1課時
會背誦有關內容,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運用數量詞;用一定的句式造句。
第三單元
1課時
會背誦課文及練習3讀讀背背,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知道各種車輛的用途。
第四單元
1課時
會背誦指定課文和練習4讀讀背背,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運用數量詞;用“一邊……一邊……”“先……再……”的句式造句,會背古詩《詠鵝》
第五單元
1課時
會背誦識字的韻文和練習5的讀讀背背,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會看圖將句子寫完整、具體,會用詞串說一段話。
第六單元
1課時
會背指定課文和成語及諺語,能看拼音寫詞語,正確區分形近字、多音字及同音字,能用幾句話說說“六一”那天的活動。
第七單元
1課時
會背誦課文及古詩,會聽寫詞語及看拼音寫詞,正確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及多音字,會用“有的……有的……有的”說句子。
第八單元
1課時
會背誦課文和練習8讀讀背背,會填空;會聽寫詞語,看拼音寫詞;辨析形近字、同音字,會運用數量詞;能把句子補充完整,能夠看圖寫出象形字。
看拼音寫詞語
1課時
1、能正確書寫本冊要求掌握的所有生字。2、寫字做到筆順正確,把字寫正確、寫漂亮。
同音字、形
近字比較
1課時
1、能夠正確區分形近字、同音字及多音字,會給生字分別組詞。2、能給生字加偏旁并組詞。3、能寫出帶有指定偏旁的生字。
課文內容填空
1課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指定的課文、段落。2、能夠按要求完成課文內容填空。
綜合練習
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教材的重點是20以內的退位減法,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20以內的退位減法是進一步學習數的運算中十分重要的基礎內容,只有切實掌握好這些基礎知識。才能為后續的學習作好鋪墊。在100以內數的認識中,要重點復習對計數單位的理解,數的組成、順序、大小比較。并鼓勵學生用100以內的數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會簡單的估計和交流,培養學生的數感。
在把握教材重難點的同時,還要對學生的情況作合理分析。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他們學習過程中感到困難的,出錯率比較高的是哪些內容?造成這些困難的根源是什么?例如:計算的正確熟練程度能否達到要求是個難點,如何正確讀懂題意解決簡單的問題也是大部分學生感到困難的,另外人民幣的認識由于學生生活中接觸得少,也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復習中就要針對這些現狀,抓住學生知識與技能上的缺陷,突出重難點,制定合理的復習計劃,提出具體的培優補差的方案。
二、注重整合,幫助學生梳理所學內容
一個學期即將結束,很有必要幫助學生對學習內容進行梳理,對本學期所學的知識有一個整體上的認識。例如可以在總復習的第一課時以“我最難忘的一節課”為回憶的主題,引導學生回顧:這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哪些知識?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一節課?最有趣的是什么?哪些知識你覺得最容易,學得最好?哪些有點難?你最想提醒大家的是什么……在師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把學生們說到的單元內容有選擇地板書之后,添上幾筆,讓黑板上的內容都裝到一座“知識屋”里(如圖所示),然后根據黑板上的內容進行歸納。這樣做的目的是考慮一年級兒童的年齡特點。以情感體驗為主線,讓孩子初步學會對知識點進行歸納,并從中反思自己學習過程中的困惑與薄弱環節,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同時,通過教師對板書的整理,也讓學生清晰地看到接下來的總復習將從哪幾方面入手,每個孩子都可以從中找到自己喜歡、擅長或感到困難、需要努力彌補的知識點。
三、講究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蠢
1 寓教于樂,激發學生參與復習。
復習課學生對自己已經學習過的知識容易失去興趣,會覺得枯燥。因此,教師要努力創設寬松、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一切非智力因素。除了讓學生回憶知識外。還要創設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情境,讓孩子們積極投入到復習的全過程。例如:在“100以內數的整理與復習”一課中,可以這樣安排,寫一個自己喜歡的100以內的數并交流:你寫的是什么數?能用一句話簡單地說說你為什么喜歡這個數嗎? (教師在之前的巡視基礎上有選擇地讓學生匯報,并把一些數寫在黑板上,如36、50、1、100等)這個過程復習了寫數、讀數。在表達自己喜歡這個數的理由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賦予一個個數特別的意義,從而產生親切感,進一步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接著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加以整理:分類、比較大小、排列、組成等。通過對這些數的觀察,復習了數位、計數單位、數的組成、數的比較等知識點。這里,教師采用的不是讓學生做題的形式,而是讓學生借助自己提供的具體材料回憶提取相關知識。激活已有知識的積累。并進行梳理,使零散的知識串成線,連成片。而在復習數的順序時,教師可板書“30”。問:與它相鄰的兩個數是______和______,再出示:______ 、______ 、30、______、______可以怎么填?引導發散思維。這樣比較開放的題目,不僅起到了鞏固知識、應用知識的作用。還促進了學生思維靈活性和求異性的發展,也是激發興趣的一種有效措施。在鞏固提高、總結評價時,可安排說一說、寫一寫、猜一猜三個層次的練習。從“學生出題,小組交流”到“寫出十位上的數比個位上的數多1的兩位數”,再到“看商品,猜價格”,最后總結評價,要求對自己上課的表現打分,都體現了教師的不斷激趣。不僅從組織形式上,更從學科知識本身出發,引導孩子體會數學的趣味。
2 師生互動,促進學生主體發揮。
人們常說。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是與學生平等中的首席。師生有效的互動才能讓課堂煥發精彩。在復習“20以內的退位減法”這一知識點時,可以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法整理20以內的退位減法表。學生可以從被減數相同、減數相同或差相等等不同角度進行整理,這個過程就是他們獨立思考、發現規律的過程,教師也能關注到學生的差異性,與學生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你發現了什么?讓學生把他的思考清晰地表達出來,并引導學生從他人的思考里獲得啟發,把一個或幾個學生的發現變成大家的發現。最后,要求全體學生獨立思考,完成一定量的訓練。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3 合作學習。解決復習深化問題。
復習課不是舊課的重復,復習課恰當地引入討論式、小組合作式、自學輔助式等教學模式,能收到較好的效果。小組合作要注意不要流于形式,要注重有目的的訓練,要有值得合作的問題。同時小組合作是建立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的。應注意處理好獨立思考與小組合作的關系。如在復習“認識人民幣”時,教師讓學生帶來人民幣作為學具,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先讓學生在小組內交流,告訴組內同學我帶的分別是多少面值的人民幣,從哪里看出來,其他同學做評價。在學生對面值及如何兌換掌握得比較扎實的基礎上,教師安排小組合作,呈現購物情境,利用各種商品的價格。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如小明用10元錢買了一瓶礦泉水,要找回多少錢?買一瓶礦泉水和一塊面包需要多少錢等。教師巡視,適時指導。這樣的合作學習能調動小組各成員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促進全員參與和成員之間的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