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中級技術職稱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中級技術職稱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中級技術職稱

    第1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您們好!首先感謝組織給我這次競聘中師職務的機會。

    我叫*,現年31歲,年7月畢業于山東財政學院,同年分配到,從事會計工作。1997年8月調入,1998年機構改革,先后從事稽核、金融監管工作,2000年被市行指定為監管組成員。1996年被聘為助理會計師,1999年考取了全國會計師任職資格。現在金融管理科工作。

    下面我將任助理會計師以來的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是政治素質過硬,業務知識全面。

    講學習、講政治是我始終不渝的追求和信念,是我提高思想認識和業務素質,做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在任助師六年期間,本人尤其重視對金融、會計和經濟理論知識的學習。1999年順利通過了全國統一的會計師資格的考試。任職以來的學習和實踐證明,過硬的政治素質、全面的專業理論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養為我做好會計工作和金融監管工作及提高自身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二是突出金融監管重點,扎實有效地完成了各項工作。

    1、高質量完成非現場監管工作任務。在非現場監管工作中,我擔負著報表報送工作,非現場監管工作要求高,責任大。為此我認真收集被監管單位的報表、資料,逐項審核、匯總,并通過對報表的分析,形成有數據、有情況、有預測、有建議的分析報告,做到了數字準確、內容完整、上報及時,并且按季向被監管單位發出“非現場監管通報”。

    第2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關鍵詞:中職;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模式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6-5962(2013)05-0070-01

    教育部《關于制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計劃的原則意見》指出:"課程設置和教學應與培養目標相適應;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加強學生生活、專業和社會實踐的緊密聯系","應當按照相應的職業崗位(群)的能力要求,采取基礎平臺加專門化方向的課程結構,設置專業技能課程"。這對于探索職業教育的規律和特點,創新職業教育教學模式,推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以及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1 中職課程模式的現狀分析

    在實際工作中,職業教育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從整體上看進展緩慢。課程改革和教材建設還跟不上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職教改革的需要。在目前國家對中等職業學校教材沒有統一規定的情況下,絕大多數是大學教材的翻版,教學內容比較陳舊,體系結構都大同小異,教材強調學科本身知識體系的完整性。這類教材在教學實際中與中學生的文化程度不相適應,學生對習題中的知識點不熟悉,有的章節理論性太強,學生不易接受,教師上課中處理教材的難度較大,給我們專業教學帶來較大的困難。 如果繼續強調教材的知識性、系統性,勢必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不但如此,教材使用的年限還比較長,如果是一本優秀教材,那沿用的年限就會更長,內容陳舊的情況很突出,不能及時體現時代和經濟發展的新觀念。

    2 確立學校校本課程開發的原則

    一是校本課程與其它規劃課程協調性原則,共同形成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

    二是要著眼于學生生存發展的需求,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考慮學生接受新知識、新技能的可能性,強調個人對學習內容和方式的選擇。

    三是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怎么教"比"教什么"更重要,"怎么學"比"學什么"更重要,新開發的課程結構適合于學生,課程中所蘊含的教學方法要適合學生,突出動手能力,體現學生差別,允許學生能選擇不同的小項目作為學習重點,考核過程與學習過程結合起來。

    四是要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效果,增強職業能力。因此在課程開發中要注重學生的參與,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中心,是主動的學習者,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

    3 專業引領,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師資隊伍建設是專業發展的動力,一支高素質的結構型專業教師團隊是一個學校發展的源頭之水,也是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素質提高的保障。

    首先,提升師資隊伍的整體素質。一是對從普通高校新引進的年輕教師,要求在正式教學之前,要進行實踐經驗和實踐教學能力的訓練,在校內外的實習、實訓基地進行必要的實踐鍛煉,經過一定的實踐考核或鑒定,合格后聘任為正式教師。二是對成熟的專業教師進行職業技能培訓,通過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教師的專業實踐技能。三是從生產、科研第一線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員,建立相對穩定的兼職師隊伍。

    其次,制定有利于"結構型"專業教師團隊成長的激勵措施。一是學校鼓勵有能力的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化,并制定出相關的激勵措施。二是學校建立"雙師型"教師評價考核體系,設立"雙師型"教師津貼等激勵機制,促使更多教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三是在職稱體系建設中,建立統一的評聘制度,保證擁有工程、經濟等技術職稱的人員經過教學實踐后擁有教師系列資格職稱。四是有計劃下派實戰型教師到生產企業、行業協會掛職鍛煉。對于堅持到業務部門進行調查研究,參與項目開發和參加實習培訓的教師,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和分配上的傾斜。

    4 構建"多技能"課程體系,即"一專多能"

    首先,要有利于以學生為主體,體現教學組織的科學性和靈活性。要根據當地經濟技術的發展情況,充分考慮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已有知識、技能、經驗及興趣,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應勞動力市場需求和職業發展前景的模塊化的學習資源,力求在學習內容、教學組織、教學評價等方面給教師和學生提供選擇和創新空間,構建開放式的課程體系,適應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需要。

    其次,實現培養專業技能與提高全面綜合素質相結合。中職學校技能人才的就業優勢在于專業特色和技能上。這就要求教學建設中既強調專業能力又重視全面素質的培養。這就需要思想一致、齊心協力,通過課堂教學、社會實踐、專業實習、實訓,校園文化活動與生活指導等,多渠道、全方位地幫助學生牢固地樹立起突出能力全面發展的觀念。

    再次,有利于深化教學改革,育人一專多能。培養、培訓建設中就要加大教學改革力度,全面實行"學分制",專業計劃、教學大綱中加大實踐課和技能課學時,以強化對學生一專多能的培養,加大選修課的學時,給學生一個全面發展的空間,規定學生必須獲得本專業的中、高級專業技能證書、計算機操作等級證書(中級以上)才能頒發畢業證書。并鼓勵和獎勵學生多拿技能證書,以求一專多能。堅持以證促教的教學策略。

    5 課程設置與精品課程的建設相結合

    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精品課程建設包括教師隊伍、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手段以及實驗實訓等。它對于推動課程的整體改革,推進教育教學觀念、創新、提高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精品課程建設首先要有一支一流的教師隊伍,教師是質量工程的靈魂,課程是由教師承擔、設計和講授的,教師素質和精神風貌對課程建設有很大的影響力。

    因此電子技術應用專業課程改革必須注重師資的培養、使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高和更新。不斷培養專業帶頭人、骨干教師和雙師型教師,在教學環節和精品上下功夫,體現中職學校的教學特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雙證書教育、重視教材建設、改革教學方法"等。

    6 改變考核方法

    對于中職的學生來說,理論的學習在于應用,所以每門專業課的教學中都要求學生掌握一門實用的技術,真正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且考試采用理論考試與操作考試相結合的方式,用這種考評方式來檢查專業課的教學質量。在課程中,每講完一部分內容,都要求學生掌握相應的實驗和操作技能,整門課程講完后,則必須掌握全部操作技能。考試是檢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督促學生學習的重要手段。中職教育是針對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第一線培養實用型人才,在對教學質量的評價還是對學生成績的考核上,都應以職業崗位的能力要求為依據。在考題類型上以應用性、方案設計題型為主,在一題多解、多題一解上下功夫,重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實踐能力則采取現場操作形式進行考核,而對綜合能力則采用寫調查報告,寫實習等報告等形式加以考核,最后各方面成績加以綜合確定分數。課程教學要有針對性,并與考證相結合。課程的知識要結合當地經濟發展的現狀及對人才的需求。

    實踐表明,通過教學改革,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普遍提高,能力也得到了鍛煉,學生們也普遍得到了用人單位的認可。當然,隨著新形勢、新問題的出現,相應的教學改革也必須同步進行。總之,作為電子專業老師,應善于根據具體情況,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大膽實踐、勇于改革、追求最佳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吳岳軍.論職業技術教育課程體系化改革.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0,(7).

    [2] 楊佐等編著《創新教學模式理論與實踐》.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年.

    第3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一、中職院校數學教學現狀

    中職院校多數學生基礎知識不扎實,尤其是數學等理科科目基礎尤為薄弱。加之其理解能力差,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得在后面的數學學習中逐漸喪失學習興趣。許多學生不懂得如何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專業知識中,因此就會產生學習數學沒有用的想法。多數中職院校的課程設置比較側重職業技術能力的培養,因此專業課程和社會實踐類課程占據較大比重,而數學等理論課程所占比例就相對較小。

    二、中職數學課程應用信息技術的重要性

    中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可以促使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索。在數學教學中應用多媒體教學等信息技術可以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學形象直觀,可以活躍課堂氛圍,降低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可以促使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喜歡的領域,尋找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數學課程內容本身較為枯燥單一,運用PPT等信息技術,其簡單的形式,多變的色彩,圖文結合,可以增強視覺效果,尤其在進行總復習時,能夠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對知識有個整體的認識,提高復習效率。數學課時雖少,但教師的工作量卻很大,備課任務繁重。運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教師可以收集更豐富更優秀的課件、教案、試題作為參考,大大縮短備課時間,并且用于教學的資料更為豐富,資源能夠得到整合和充分利用。

    三、信息技術與中職數學課程有機整合策略

    從上面的論述我們認識到信息技術相比傳統課堂有很大優勢,對提高數學教學質量有很重要的作用,所以,中職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結合數學課程和學生的特點,將信息技術和數學課程有機整合起來,充分利用計算機進行輔助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空間。

    1.利用多媒體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多媒體信息技術融合了數字、文字、圖像、表格、聲音、動畫等多種信息元素,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口等感官參與到學習當中,尤其是當把數學知識放在生動的生活情境中時,就更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職數學課堂中,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圖文并茂、形象直觀的特點,可以創設不同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調動學習積極性。

    例如可以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程,以“兩個計數原理”的導入為例,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如下情境:以生活中常見的雙色球彩票搖獎為例,播放音樂,幻燈片展示搖獎畫面,請同學們思考從1~33號乒乓球中取出6個,有多少種可能。采用雙色球彩票的事例,是因為它和實際生活非常貼近,利用多媒體進行現場搖獎的展示,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本課程的討論和學習中,順利導入新課。

    2.利用信息技術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傳統教學中以填鴨式教學為主,學生學習缺乏興趣,缺乏主動性。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強調設計豐富的教學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出發點,學生和老師的角色都發生了本質的變化。學生由被動接受知識轉變為主動學習知識,積極構建自身的知識大廈;教師由知識的搬運者、灌輸者變為引導者和監督者。目前常用的多媒體軟件有PPT、Flash、Excel、FrontPage和幾何畫板等,這些軟件有些適合教師用,如PPT、Flash,有些教師和學生都可以用,如Excel、幾何畫板。合理利用這些軟件可以制作出非常實用易懂的教案,增添課堂魅力,幫助學生理解知識。

    3.利用多媒體技術展現教學過程,化靜為動

    數學是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相結合的學科,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培養學生這兩方面的思維能力。

    通過過程的演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比如,在教學“圓錐曲線”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動態演示,加強學生對圓錐曲線的感性認識,并提取知識點中最關鍵的問題來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用足球運動員射門時足球的飛行軌跡引導學生,聯系生活實際,將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形象化,從而鍛煉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利用信息技術,將靜態的概念轉化為動態的圖形,更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數學概念的本質。

    4.教師提高個人素質,建立專業輔導網站

    中職數學教學課時少,滿足不了教學需求,而教學班級多,任務繁重,此時教師就更加需要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教師自身要不斷學習多媒體軟件的運用,做到熟練操作。同時,教師可以建立博客或輔導網站,將教學內容,學習資料等資源放上去,共享給學生,學生能夠根據這些資料預習、復習,以彌補課時不足造成的影響。

    第4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關鍵詞:園林綠化;反季節種植;綠化工程

    1 反季節種植的方式和概念

    在不適合種植植物的節氣,利用特殊的方式進行園林規劃設計,以此來綠化園林,這樣的方法被稱作反季節種植。通常情況下,在園林綠化過程中,伴隨著政府的管道建造以及其他建筑的修建,這就要求要等管道建設和其他建筑工程施工完成后才可以進行綠化工程。一些城市或者是標志著城市特色的地標性建筑,為達成綠化,要使用非常規的綠化技術。反季節種植技術很完美地解決了綠化問題。

    2 園林綠化工程中反季節種植的技巧

    2.1 苗木選擇

    (1)應該選生長情況較好且比較茁壯的苗子。反季節種植的過程中,要選根系旺盛、成長狀況良好以及未被病害和蟲害摧殘的苗子。與此同時,苗子的個頭越微小,種植后的生長態勢越好;在綠化工程中進行反季節種植技術,如果時間不是很緊的話,就要選比較微小的苗子進行種植。(2)要選近段時期移植的苗子。移植的時間最好是在2年以內,種子萌發時,最先是胚根突破種皮,向下生長,這個由胚根細胞的分裂和生長所形成的向下垂直生長的根,是植物體上最早出現的根。對于上述根系來說,在移植的時候已被割斷過,這就使得旁側根系能獲得足夠的生長空間,其新生長出來的根須處于樹樁的位置;林木進行二次移植時,根須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在反季節進行種植的時候苗木容易存活下來。

    2.2 種植地考慮

    非常規季節種植的時候, 種植的泥土的厚薄程度要適當,另外,要保障種植泥土的松軟和肥饒,同時要具備良好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在反季節種植時,要對相關泥土進行化學檢驗,去除土壤的毒性。

    2.3 種植前科學修剪

    在種植之前進行科學的剪修,可以促進植物的光合作用,盡最大可能保障植物的存活率和優良地生長態勢。植物如何剪修要依據景色以及樹木的種類來確定,植物枝椏和葉子的剪修,對于四季都是綠色的林木(比如松樹),要加大剪修的力度;與此同時,還要采取掰芽的方法進行栽種,使其能夠存活下來;而闊葉林木的種植,在把樹苗從土里挖出來的時候,其根須可能受到損害,因此要對枝椏進行必要的剪修,以防它的水分遭到損失。

    2.4 假植

    假植是苗木栽種或出圃前的一種臨時保護性措施。掘取的苗木如不立即定值,則暫時將其集中成束或排壅土栽植在無風害、凍害和積水的小塊土地上,以免失水枯萎,影響成活。需要假植的苗木最重要一個步驟要除去一部分枝葉,減少水分蒸騰,延長植物壽命。提高成活率 ,而去除枝葉多少程度要根據植株的根部損傷程度來決定,損傷得越嚴重,枝葉就相應去得越多,反之則保留枝葉就多。一般情況下,樹木越粗,去除枝葉越多,氣溫越高,去除枝葉也越多。直根性植物去除枝葉也要多,須根性植物去除枝葉就可減少。

    2.5 林木的栽種

    在運送苗子到指定的土壤進行栽種之前,要合理整合土壤,與此同時要在坑洞內增添好泥土。在栽種的時候,在固定植物根系之后,拆除泥土的包裝,再覆蓋上泥土并用機械振動或棍棒等工具拍打的方法填緊、弄勻或搗碎,在到達規定的深度之后,要一邊填上泥土一邊用水澆灌,最后建造擋水的堤壩。

    2.6 栽后管理

    反季節種植的最重要的技術就是水的澆灌。由于是反季節的種植,水的澆灌次數要比常規季節栽種的樹木要多,而且要對樹木的種類進行篩選。通過控制種子發芽數占測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以及揮發抑制劑的噴施,對林木的發芽進行制約,同時減少葉子表面的水蒸氣的揮發,在用水澆灌樹木的根部時,加入一定量的毛狀根抑制劑,促進其發育。

    3 園林綠化工程中反季節種植應注意的問題

    3.1 土地種植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因為反季節種植會對植物的生長產生巨大的影響,所以,我們對種植的情況要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其中泥土的優劣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苗子生長的好壞。在種植之前,要保證泥土的松軟程度,使泥土的透氣性和排水性得到充分發揮;同時對泥土的厚薄程度也要進行精確測量,保證植物根須能夠得到生長的空間。除此之外,對泥土追加肥料、全面消除病毒害也要予以重視,以保證植物能夠活下來并得到很好生長。

    3.2 種植前應注意的問題

    反季節種植的時候,種植的植物根須必須要和球狀的泥土一起栽種,這樣根須的損害程度將降到最低,使植物適合生長環境。對球狀泥土的的大小、輕重、精密度、性能都要經過嚴格考察才能投入使用。例如球狀泥土要完全裹藏植物的根須,以避免根須受到損害;栽種坑洞必須比球狀泥土大40~50cm,坑洞的厚度要比球狀泥土大上15cm。在掘土時,要保障坑洞內沒有任何雜質,并施以一定的農家肥幫助植物生長。

    在栽種前,植物的剪修必須合理和科學,對樹木的頂部進行縮小處理,剪修外部枝椏,對一些影響植物生長的較細的枝杈予以剪除,以保證肥料的營養供給給生長情況較好的枝杈和根系;在剪修時,要確保剪修的地方平坦整齊,不要留下開裂的口子;比較昂貴的植物在剪修的時候,要降低對樹頂部的剪修頻率,使植物能夠生存下來;剪修完成的時候,對于剪修的部位要消除毒性,噴灑養護劑,使樹木的剪修造成的植物生長的影響程度降到最低。

    3.3 栽種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將植物放進坑洞的時候,安置的力量一定要合理,避免球狀泥土的松散,影響植物根系以后的生長;體積較大的植物,要保障樹身部位不受外部物體的傷害;安置植物的步驟完成之后,要去掉球狀泥土的包裝,使泥土和土地進行接觸,對營養進行充分吸收;若是坑洞的排水功能不完善的話,雨水過多的時候會造成農作物被淹。因此,在植物的底部鋪墊一些石塊是很有必要的,這樣風可以透過石頭縫隙吹進來,排出雨水的功能也能得到有力增強,植物就能生存下來。

    3.4 植物管控方面應注意的問題

    首要的措施是:對植物種植的牢固程度進行加強,防止植物發生歪斜。通常情況下,采用木材進行加固,束縛植物在一個特定的范圍內;要準時澆水灌溉植物,保障水分的供給,在栽種植物的2~3小時之后澆水是最合適的,反復澆水3次之后再根據泥土的情況對植物進行補充性的澆水灌溉,對于植物的頂部,采用噴灑的方式是最合適的,一天要噴灑2次,促進芽苗的發育;另外,要保證泥土的松軟,保障其透氣性能,促進植物根須的成長。

    4 結語

    園林綠化過程中的反季節種植,其技術性是非常強的,要合理安排反季節種植事務,同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對植物種植的可行性進行考察,提升反季節種植中苗子的生存概率,減少該種種植模式的損耗,保障植物有一個安全的生長環境。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反季節種植技術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會大放異彩。

    參考文獻

    1 劉順寶.淺談河茵北里小區園林綠化施工反季節種植技術[J].科技資訊,2010(23)

    2 朱朝福.園林綠化施工中反季節種植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致富向導,2011(14)

    第5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關鍵詞:機械制造;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分析

    1概述

    現代化綠色制造業的基礎,其技術仍然是在傳統的實施工藝,只是將這種工藝技術進行了整改,使其更加綠色環保。該項工藝技術以理念作為重要的指導方向,全面應用現代化的高新材料、合理控制等,實現了對資源的合理優化利用,科學并且環保。利用該項制造技術進行生產的相關機械成品其質量更加貼合實際的需求,有益于將我國制造行業的核心競爭實力進行整體的提升,加速了機械制造行業的快速發展。

    2機械制造過程中綠色制造技術的內涵

    綠色制造為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以及資源的實際利用效率進行綜合考慮的一種全新的制造形式。該項技術的核心設計目的為從設計工作開始、到產品的指導直至最后的廢舊處理,這個周期當中,要實現對環境造成最小的影響,甚至沒有影響,并且要對資源的實際利用率達到最高,將制造企業的經濟收益與社會效益實施協調化發展[1]。目前,該項技術的實施比傳統的技術多出一個非常關鍵的步驟,便是對物品進行回收實施循環二次利用的步驟。該步驟是將廢棄的機械材料回收起來,對其進行二次的加工使其能夠再次被使用,全面實現對資源的高度使用效率。

    3機械制造過程中綠色技術的主要因素

    3.1綠色材料

    在真實的機械制造過程中,材料是最基本的前提要求。綠色材料為在實際進行制造的過程中,最大程度的挑選一些污染小的材料為產品制造的材料,并且被應用的材料一定要具有二次回收應用的價值,以便能夠符合綠色材料進行制造的相關要求。

    3.2綠色設計

    在進行制造時,要對需要制造的產品實施全面的考慮,尤其針對實際的質量、使用的壽命、環境等等進行充分的考量[2]。并且,還要在設計時對真實的環境情況進行細致的分析考慮。

    3.3綠色工藝

    綠色工藝為在真實的機械制造過程中,可真正將污染進行減少,實現能源的最大化節約。在科學合理的應用該項工藝技術時,要研究環保的相關技術,以便加深對產品降低污染的研究工作。此外,對于如何用最少的材料實現生產、如何最小化的產生廢棄材料、如何真正的降低對環境的影響等皆要進行細致的探究和考慮。并且,更要針對環保材料的有效應用效率進行提升實施討論分析,結合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該項工藝技術主要的技術類型為:干式切割以及廢棄材料二次應用。

    3.4綠色處理方法

    綠色處理為將生產中已經廢棄的材料,利用再次的合理加工,可讓其在之后的生產當中被二次應用,該項技術與回收再應用的形式比較相似。因此,在對制造的產品進行設計的過程中,首先要對原材料和產品的內部架構進行研究,以便實現將產品的功能進行升級的目標。

    4機械制造過程中綠色制造技術的具體應用

    4.1合理應用綠色材料

    在實施綠色制造的實際過程中,真正的綠色材料皆是沒有任何污染的材料或者污染非常小的材料。這些綠色材料可以進行二次回收,以便實現綠色制造的目標。所以,科學合理實施機械制造生產重要的前提基礎便是對綠色材料的應用[3]。在其制造的過程中,要拋棄以往的生產觀念,把實際的經濟和環境效益實施有效的結合,合理的對材料進行挑選,并且科學的進行應用,提高對環境保護的作用,有效減少對環境產生的破壞。

    4.2應用綠色方法對機械產品實施設計

    對相關的機械產品實施綠色設計就是要將產品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進行全面的提升。該項設計有效的將產品的具體功能、真實質量和環境進行了集中,從而對其進行一體化的設計。實現機械產品的綠色設計為比較系統的概念,在進行相關的設計之前,要對產品實際的生命周期進行細致的分析,全力保證該產品的質量,并且在對其整個使用的過程中堅持應用綠色理念。在真實設計中,需要有專門的技術人員對產品實際生產的時間和造價問題進行分析,其相關的工作要細致到質量分析環節,要切實的將綠色的設計理念應用到方案的設計當中,產品內部架構設計工作完成之后,對制造企業的真實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進行嚴格的審查,沒有任何異常情況發生時才可實施生產。

    4.3應用綠色制造生產工藝進行機械產品的生產

    在真實進行生產的過程中,一定要將傳統的生產理念拋棄,堅持走綠色環保的路線。基于綠色生產的技術是在原有的施工技術上進行改進的,因此,要將兩種施工技術進行結合,以便實現能源的最大化利用,減少在真實進行生產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污染。其中具體的工藝包括:

    (1)能源節約綠色公益,即在進行生產時將能源的消耗和損耗的公益進行降低。

    (2)資源公益的有效節約,即在進行生產時將真正的生產經過進行簡化,加強資源消耗公益的有效降低。

    (3)生產環保工藝,即在制造過程中非常關鍵的綠色制造技術,應用合理的加工措施,對其過程中產生的廢棄材料、廢棄液體以及廢棄物進行有效的加工,實現減少對環境產生破壞的目標。利用這三種施工工藝,可有效推進綠色制造技術的全面使用,實現在真實的生產過程中不對環境造成任何影響的效果。

    4.4應用綠色處理技術全面減少對環境造成的破壞

    在真實進行制造過程中,產品的外包裝是產生環境污染的主要原因,在進行包裝時,會產生較多的廢氣材料,并且數目非常巨大[4]。現在,應用綠色處置的方法將這些廢氣材料進行處理,這樣便可以科學的將廢氣材料回收,使其能夠迅速分解,保護生態環境。但是,該項處置的形式有較高的成本,所以應用綠色處理的方式可將包裝進行升級,降低成本,避免形成環境污染,并且,包裝更具美觀性。目前,在實施制造的過程中使用比較多的材料為環保木板和環保三合板,將這些材料制作成綠色包裝在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污染,同時達成了進行二次回收再利用的目標。現階段,我國對于該項技術非常重視,加強了研究的深度和輕度,并且研究的成果非常顯著,其中自主研發了包裝綠色材料蜂窩紙板。一方面,該項材料可減少對環境產生的破壞,將機械產品造成的破壞進行有效的降低。另一方面,在材料被廢氣之后,造成的環境污染問題會全面的降低,從而實現綠色制造最終的效果,可在實施制造時進行廣泛的推廣以及使用。

    5結束語

    總之,應用綠色的理念進行機械制造,是全面將制造產品的性能、成本、資源等多方面進行綜合化的系統優化,不但要將制造的成本進行降低,更要優化產品的實際生命周期。該項綠色技術為當代的新型制造形式,其使用的關鍵點在于綠色理念的應用,以便能夠推進我國的制造行業走綠色可持續發展路線,其發展的前景非常廣闊。當前,研發的技術,已經實現了對環境進行保護的目標,為我國綠色技術的全面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楊德峰.淺談綠色制造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J].山東工業技術,2016(01):23.

    [2]何欣.淺談綠色制造技術在機械制造領域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6(10):54.

    [3]劉明偉.綠色制造技術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24):85.

    第6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關鍵詞】控制;算法;仿真

    0 引言

    《計算機控制技術》是工業電氣自動化、自動控制、計算機應用等專業的主要專業課程之一[1]。具有實踐性和綜合性強、課程抽象、學習難度大等特點。尤其是其中的控制算法,既是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核心,也是整個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中的難點,并且由于控制算法數量多,理論性強,采用常規的講授方法,學生不易理解,教學效果不是很理想。基于此,本文以MATLAB為工具,通過編寫M文件、構建SIMULINK框圖對主要算法進行仿真實現,并通過 GUI (圖形用戶界面 )設計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控制算法的選擇、參數的設置、動態仿真以及不同算法的控制效果對比等。在建模仿真的過程中將抽象的理論知識變成直觀的感性認識,使學生可以更直觀、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提高教學質量。

    1 仿真平臺規劃

    MATLAB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科學工程運算軟件,內嵌的SIMULINK是MATLAB的重要組件之一,無需大量的程序代碼,只需建立仿真框圖即可實現對復雜系統的交互式動態建模、仿真以及綜合分析,令繁瑣的仿真實現過程變得清晰可見。MATLAB的M文件工作方式,可以將MATLAB的語言代碼全部寫在一個文本文件――M文件中運行,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自編一些函數,方便程序的修改與維護,提高代碼的可重用性。MATLAB GUI是MATLAB的圖形用戶界面開發環境[2],使用它,用戶無需了解圖形實現的細節內容,便可以繪制復雜的圖形以及設計出美觀、方便的菜單化和控件式的人機交互界面。本文使用SIMULINK、M文件以及GUI實現《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控制算法仿真平臺設計。

    2 控制算法的M文件仿真

    《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中的控制算法主要有數字PID的各類控制算法、Smith補償算法、最少拍控制器的設計方法、大林算法以及滯后過程的預估控制算法等。數字PID控制算法有常規算法和改進算法兩大類,常規算法分為位置型和增量型,改進算法主要有積分分離PID算法、抗積分飽和PID算法、變速積分PID算法等,這部分使用M文件進行仿真。M文件仿真時,首先新建一個空M文件,之后依據算法表達式在空M文件中輸入MATLAB程序并以.m后綴保存,最后在命令窗口鍵入保存的文件名即可以運行該文件。之后通過 GUI開發環境設計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控制算法的選擇、算法參數的設置、系統的動態仿真以及不同算法效果對比等。

    仿真平臺中的人機交互界面之一如圖1所示。在該界面中點擊相應按鈕可以選擇不同的PID算法,算法改進前后的效果對比也可以直觀地得以呈現。此外,通過修改算法的參數,可以讓學生高效地理解不同參數對系統性能的影響。圖1的曲線是積分分離PID控制算法的仿真結果,被控對象為,采樣時間為1ms,rin(k)=1.0。

    3 控制算法的SIMULINK仿真

    《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中的Smith補償算法、最少拍數字控制器、大林算法以及滯后過程的預估控制算法等使用SIMULINK進行仿真。之后在 GUI開發環境中設計友好的人機交互界面,實現控制算法的選擇、參數的設置以及系統的動態仿真等,如圖2所示。圖中的曲線是未消除振鈴的Dahlin算法的仿真結果,被控對象,采樣周期T=0.08s。

    4 編譯GUI生成應用程序

    為了能夠在沒有安裝MATLAB的計算機上使用該仿真平臺,需要將以上設計文件編譯成可以獨立執行的應用程序。該過程分三個步驟:安裝Lcc編譯器(MATLAB自帶),配置編譯器,編譯腳本。最后生成的后綴為.ctf和.exe的文件即為脫離MATLAB環境運行必需的文件。此后若要在未安裝MATLAB的機器上運行該可執行程序,只需將MATLAB安裝目錄下的\toolbox\compiler\deploy\win32中的MCRinstaller.exe安裝到該計算機后,點擊執行編譯生成的.exe文件即可。

    5 結論

    本文針對《計算機控制技術》課程中控制算法數量多,理論性強,采用常規的講授方法,學生不易理解、教學效果不理想的問題,設計了該課程的控制算法仿真平臺,讓抽象的理論得以直觀、生動的呈現,使學生深入、高效地理解和掌握所學內容,在教學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賴壽宏,主編.微型計算機控制技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8.

    [2]趙景波,主編.MATLAB控制系統仿真與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0.

    [3].基于Simulink的電力系統仿真研究[J].科技視界,2013(11):160,166.

    [4]陳光,等.精通MATLAB GUI設計[M].2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

    第7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1.1走訪調研,確定人才培養目標

    學院通過多次舉辦校企合作研討會及對多家醫藥企業進行走訪與調研,與企業一線工作人員共同探討決定,中藥制藥技術專業堅持為地方區域經濟,為北藥事業的發展提供人力資源保障,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為:以熱愛祖國,擁護黨的基本路線,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職業素質和文化修養,面向醫藥衛生行業,能從事中藥制劑生產、中藥飲片加工、藥品質量檢驗等崗位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

    1.2分析就業崗位,進行課程定位

    針對學生畢業后可從事的工作崗位任務進行分析,將中藥原藥材的鑒定與炮制、中藥制劑的生產與質量檢驗、生產工藝的質量監控、常用制藥設備的使用與維護等所需知識與技能進行了整合,形成了學習領域中的“中藥炮制技術”“中藥制劑技術”“中藥制劑檢測技術”“中藥制藥設備”等四門專業核心技能課程。

    1.3課程性質

    “中藥制劑檢測技術”是在分析化學、中藥化學、中藥鑒定學、中藥制劑技術、微生物學等前導課程的基礎上開設的課程,是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應用現代分析方法和技術,對中藥制劑質量進行檢測控制的一門綜合性應用課程。

    1.4課程目標

    針對中藥制劑質量檢驗崗位的要求及能力,參照初中級中藥檢驗工的標準,將課程培養目標確定為:(1)知識目標。學會如何使用藥品標準、檢品取樣的方法、檢品的前處理、性狀鑒別、顯微鑒別、理化鑒別、檢查(常規、雜質、微生物)及含量測定的方法等。(2)職業能力目標。能熟練運用所學中藥制劑檢測技術與方法對中藥原輔料、半成品、成品及包裝材料進行質量檢驗;能熟練操作檢驗儀器及做好儀器的維護;會配制各種常用的試劑、緩沖液;能熟練運用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并進行判斷;正確填寫藥品檢驗原始記錄及藥品檢驗報告書。(3)素質目標。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樹立“質量第一、依法檢驗”的思想,培養正確操作、仔細觀察、認真記錄的良好習慣;具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嚴謹、實事求是的工作作風。

    2課程設計與實施

    2.1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從中藥制劑質量檢驗崗位(初、中級中藥檢驗工)的知識、技能和素質要求入手,將中藥制劑質量控制和管理人員的工作情境轉化為學習情境,依托中藥生產企業生產中藥制劑形態不同而具體檢驗項目也有所不同,對課程實施了項目化教學,包括課程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的實施及考核方式的進行性設計,均是以項目為基礎的。

    2.2課程內容設計

    根據中藥制劑多數以固體狀態及液體狀態形式存在,其質量檢驗過程均是由閱讀理解藥品標準(國家標準、企業內部標準)、取樣、樣品前處理、鑒別、檢查、填寫檢驗記錄等六個步驟完成,因此將本門課程教學依托在三個教學項目上,每一教學項目又分設有多個檢驗任務,具體檢驗任務以常見中藥制劑為載體安排教學的實施,其中取樣、樣品前處理、試液的配制、計算、檢驗記錄及檢驗報告的填寫、檢驗室衛生及安全在每一項任務完成過程中均有所體現,在這一設計中遵循了知識由易到難的順序,體現了知識“必需、夠用”的原則,注重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充分滿足了崗位技能對技術人員知識、能力、素質的基本要求,體現了先進性、通用性與實用性。

    2.3課程教學實施

    課程教學的實施以職業能力培養為目標,依托學院現有藥物教學實訓樓內教學做一體化制劑檢驗實訓室的有利條件,采用探究式教學模式實施教學過程,營造以學生為主體自主學習,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氛圍。在教學方法上,采用任務驅動法、小組討論法、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等組織教學。三大教學項目中任一檢驗任務的實施均是通過如下步驟進行的:創設問題情境與下發任務請驗單、探究問題設計實施方案、匯報實施方案、教師點評、具體實施、檢查評價六個環節。每一環節均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施任務前將學生按人數平均分為8組,每組3~4人),著重培養學生設計質量檢測方案,順利完成檢驗項目與任務,規范填寫檢驗報告,培養學生的職業意識。第一環節:創設問題情境,下發任務請驗單。請驗單的發放是項目具體任務完成的首要環節,除第一節課講解對學生的要求及上課模式轉變的學習外,均是利用上一檢驗任務完成后的20分鐘進行的。針對請驗單,向學生提出有參考性的問題或列舉典型案例創設問題情境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行為,可使學生明確需要掌握的知識點與技能點,為下一步驟的實施明確方向。第二環節:探究問題,查閱資料,設計實施方案。針對教師引出的問題,學生課下通過查閱專業書籍、相關藥品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及利用互聯網等資源,小組成員共同討論并設計出能完成本組待請驗任務的實施方案,包括檢驗方法的選擇及理由、所需材料及儀器的詳單、操作時分工問題、步驟實施細節問題、實施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等,制作成PowerPoint幻燈片。第三環節:匯報實施方案。小組成員在課下設計好的實施方案,在課上隨機選取一名學生進行匯報,教師、其他組成員與之共享解決方案,在此過程中,其他組成員可以在匯報完后對自己思考不清楚及不懂的地方向匯報人提出疑問,并由匯報人進行回答;如果答不出,教師與學生可以一起探討,解決相應問題。第四環節:教師點評,確認各組實施方案。教師通過隨機選取的學生匯報的情況進行點評,對學生未能充分考慮到的及存在異議的地方進行補充與解疑,確認實施方案的合理性,包括方法選取是否得當、所需材料及儀器是否合理、操作步驟順序是否準確等,并對此提出意見。第五環節:具體實施。具體任務的實施過程是培養學生職業能力最關鍵的環節,學生根據確認后的實施方案進行具體的實踐操作。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要隨時根據操作填寫相應的檢驗記錄單、試劑試藥配制單、取樣單、樣品發放記錄單等各種記錄,培養學生原始記錄要詳細、檢驗結果要準確的職業素質,真正做到學生為主體,而此時,教師在一旁進行巡回檢查并指導,及時糾正不規范行為。第六環節:檢查評價。學生實施過程中及完畢后需要填寫原始檢驗記錄及形成檢驗報告書,上交后,各組之間輪換進行檢查,對記錄不詳細及不正確的地方進行組間探討與糾正,這一環節是在充分掌握所需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的,這種方式有利于改變學生懶于思考,不善于動腦的習慣,有利于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4課程考核設計

    為更好地體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及實際操作能力,本課程考核方式采取多元化設計。對學生的出勤情況(曠課、遲到、早退、事假、病假給予不同的分數)采取與企業相同的規章制度,要求學生用本人的筆記在出勤表格中填寫自己的名字,不許他人,發現則兩人均視為曠課,扣除相應分數,此部分分數占總成績的10%。過程性考核:考核成績由教師評價及學生評價構成,占總成績的50%。以小組為單位,每一檢驗任務設置一定分值,教師及學生評價各占50%,最后綜合形成每一學生的過程性考核成績。教師從每一項目下的具體任務的準備、匯報情況、實施及完成的速度與質量,從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小組成員合作溝通能力、學習態度、操作是否規范、實驗環境清理是否潔凈等方面進行評價;而學生評價則是小組長扮演質量負責人對其組員進行評價,從著裝、操作是否規范、是否積極參與討論、是否參與清理環境等方面進行評價。在完成每一檢驗任務后所形成的請驗單、檢驗記錄、成品檢驗報告書及試劑試藥配制單等各種填寫記錄是否完全,可視為作業,占總成績的10%。終結性考核:即理論試卷考核,減少至占總成績的30%,但卷面成績要達到最低標準(卷面成績不能低于50分)。此種考核方式與理論知識“必需、夠用”相吻合,注重考核學生的技能操作過程,對職業能力及素質的培養更趨于合理。

    3教學效果

    第8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一般需要20年到30年才能成材砍伐;

    杉樹生長習性:

    1、杉科植物除密葉杉屬外,多生于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足,相對濕度較高,夏季涼潤,冬季不嚴寒的自然環境;

    2、土壤多為土層深厚、濕潤的酸性黃壤、紅壤和黃棕壤。

    (來源:文章屋網 )

    第9篇:中級技術職稱范文

    【關鍵詞】排水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技術要點

    市政工程建設決定了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市政工程給水排水系統是保證其他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得以發展的主要因素,也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主要標志之一,只有增強對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技術及質量控制要點的了解,建立健全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技術及質量控制,才能確保市政給排水工程質量達標,從而達到優化工程的目的,從而才能更好的為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作出貢獻。因此,要注重對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技術及質量控制進行研究

    1 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質量控制的要點

    質量控制主要包括施工前準備階段、排水管材、測量放線、溝槽開挖、平基管座、接口、管線的土方回填等的質量控制。

    第一,施工前準備階段。包括各項準備、質量影響因素以及相關方質量控制。主要措施包括首先,成立項目經理部,評價分包單位,簽訂相關合同。其次,組織織技術管理人員識圖,會審圖紙,規定控制目標和相應責任人員,包監理等單位。再者是制定計劃和技術交底,制定計劃進度和保證措施等

    第二,排水管材和測量放線質量控制。排水管材的質量控制主要強調重視管材資料和外觀檢查以及加強管材保護等。測量放線質量控制要注重對放線復測以及多溝通監理和設計單位的聯系等。

    第三,溝槽開挖質量控制。主要包括防止邊坡塌方、溝槽斷面、防止槽底泡水和槽底超挖等。

    第四,平基管座質量控制。主要包括防止帶泥水澆注平基混凝土、嚴格控制平基厚度與高程和混凝土質量,檢查管座模板的剛強度以及其穩定性等。

    第五,接口質量控制。首先是檢查橡膠圈配套完好程度,確認膠圈位置,清理工作面并保持其干凈。進行接口作業,橡膠圈套于側管口,調整使得兩側管在相同軸線,將橡膠圈最后套上,保證與管壁接合。

    第六,管線土方回填質量控制。嚴格控制回填的土質,回填前,要進行標準擊實試驗,回填時,保證無積水,不能回填淤泥等不良土壤,控制層回填厚度以及兩側高差不到30厘米,管溝胸腔部位的密實程度大于百分之九十,在管頂上五十厘米內,密實度在百分之八九十之間,最后向上部回填的土同路基密實度應該相同。

    2 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技術要點

    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中技術要點主要包括開挖準備、測量放線、施工插口管道、施工平接口管道、溝槽開挖、水和檢查井砌筑、澆筑和安裝蓋板、筑砌井筒、回填以及保護環境等。

    第一,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做好開挖準備。在實施開挖前,要標清和保護地下管線位置,將段的溝塘加寬,提前清理過路涵管處應淤的回填,制定抽水和排水的計劃,確定可排水的溝渠,設置臨時排水溝。

    第二,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保證測量放線。組織測量技術人員,進行測量控制點的復測工作,按需增設測量點,進行放樣的測量,定出整個工程控制點,要閉合測量,控制閉合的誤差。

    第三,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保證施工插口管道的正常。主要包括砂石基礎、管道安裝和石包管等技術。各個部分都要嚴格按照相關章程進行,防止不規則操作發生。

    第四,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做好施工平接口管道。包括水泥砼基礎、管道安裝、接口抹帶、管腳澆筑等需要注意的事項。

    第五,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做好溝槽開挖。開挖要沿溝槽邊線進行,多進行基本檢查項目的檢測,確保誤差符合規范,到距槽底五到十厘米的時候,改為人工進行開挖,人工清底確保槽底土壤不超挖,挖出來土堆應在距離槽口大于八十厘米的溝槽邊上,高度不能大于一點五,及時將集水井內水抽出,以防止底面低過地下的水位,根據具體情況要求來調整放坡的斜度。

    第六,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保證水和檢查井砌筑。首先要沖洗干凈基礎面,定中心點,標出砌筑高度以及位置,需要時候應該校核井的內徑和圓度,避免井身上下層的磚對縫,管內要設流槽。

    第七,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好好的澆筑和安裝蓋板。提前按標準配筋進行澆筑,并及時裝上蓋板。井室頂面需要抹坐漿,正確擺放預留孔位置,保證井室和蓋板四周的距離均等,及時的抹上三角灰。

    第八,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做好筑砌井筒。井筒應要依據相關要求,提前進行筑砌,高度應該一次性的砌到車道百分之十二的層頂面,以后逐層的加高,一直到滿足井口的設計高程才停止。

    第九,做好城市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要做好回填。只有井筒抹面灰漿強度以及并室同時到達設計強度的百分之七十五的時候,回填才應該進行,注意要兩側一齊進行,分層先回填后夯實,達到管頂五十厘米以上,按溝槽排水的方向,至高到低的回填,端部每個分層預留三十到五十厘米的錯臺,實現密實的搭接,要按相關的要求,對井周的回填,進行仔細的檢查。

    總之,市政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在城市功能發揮、城市正常運轉以及汛期安全和道路恢復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對每個環節的質量加強控制和管理,才能避免質量通病的出現,確保市政排水工程施工質量得到有效提高。

    參考文獻

    [1]楊雁輝.淺析市政管道排水施工技術質量控制.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1(20):90-94

    [2]湛成文.市政道路排水工程施工技術探討.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2(7):67-70

    [3]夏立言孫敏建.市政排水管道施工技術分析及質量控制.中國房地產業.2011(6):194-19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69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中文| 欧美成人免费一区二区| 成人午夜性影院视频| 国产成人爱片免费观看视频| 四虎国产欧美成人影院|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 成人免费v片在线观看| 亚洲欧洲精品成人久久曰影片| 羞羞漫画成人在线| 国产gav成人免费播放视频| 成人污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在线网站|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 日韩国产成人精品视频|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成人黄色激情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福利色多多| 黄色成人免费网站| 亚洲av午夜成人片|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免费动漫| 成人试看120秒体验区|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四虎www成人影院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视频网站| 成人自拍小视频| 日本成人在线播放| 成人爱做日本视频免费| 色偷偷成人网免费视频男人的天堂| 国产成人免费ā片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视频大全办公室|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户外勾搭野战| 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观看|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电影| 成人一级黄色片|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