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精選范文 地球自述范文

    地球自述精選(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地球自述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地球自述

    第1篇:地球自述范文

    現在的我

    這時的我以經奄奄一息了,我的孩子們??動物、植物、樹木、花、草、河流……都病的病、殘的殘。被人折磨的有氣無力,我已經病入膏盲,就快要死了。

    原來的我

    很多年以前的我可不是這樣呀!我是多么美麗啊!有清澈見底的河流,他們靜靜地流淌著;還有青青的小草,碧綠的本人樹葉,滿山遍野開滿了五顏六色的鮮花;憨態可鞠的大熊貓、巨大無比的恐龍、靈活敏捷的金絲猴、飛如閃電的金錢豹┉┉。他們自由自在地生活著。我無憂無慮圍著自己的軌道轉著。這樣的生活多么美好??!

    重病纏身

    然而,不知何時,我卻患上一種怪?。好艿纳植灰娏?,取而代這的是滿山黃土;清澈的河流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散發著臭氣、冒著白?i的黑水;工廠的煙囪、汽車的排氣管、城市的污水道,晝夜不停地侵蝕著我的肌體。我病了,我不能再像以前那樣舒服地呼吸了,我的孩子們一個個離我遠去。我真得快不行了。

    尋找病因

    我忍住病痛,找到銀河大伯醫生,他仔細聽了我的敘述,又檢查了檢查我的身體,最后嘆了一口氣,說:“孩子,你得了嚴重哮喘病,而且病得不輕呀!你要是再來晚一會兒,你就會要了命?!便y河伯伯接著說:“你的病是人們不注意保護你,過度利用你的資源,遠遠超過了你的承受能力。種種污染孩子,這不怨你呀。:尾氣、污水、有毒物質等等,都是你得病的原因。唉!這都是生活在你身上的人們他們自己造成的。他們這樣做,不僅害了你,也害了他們自己??茨愕牟?,還得靠他們自己,他們在利用自己的時候,也要懂得保護你呀。

    請保護未來的我

    第2篇:地球自述范文

    [關鍵詞] 產生 發展 應用

    一、數字地球產生及存在意義

    在人類文明發展到相當高度的今天,由于人類獲取信息的能力飛速提高,我們進入了知識爆炸的新時期。在這個新時期里知識或者說信息資源的匿乏已經不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主要問題,取而代之的是如何更為有效地利用信息,面對爆炸性增長的信息,如何有效駕馭信息,而不被浩瀚的信息海洋所淹沒是個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這種背景下,“數字地球”作為充分利用信息的有效手段,自然而然地孕育而出。

    “數字地球”是把地球上每一處的所有信息,按照地球的地理坐標(比如經度和緯度)加以整理,建立統一模型。在這個信息模型的基礎上,我們就可以快速地、完整地、形象地了解地球上各種宏觀和微觀的情況,并充分發揮這些數據的作用?!皵底值厍颉睂⒊蔀槿祟愓J識我們所處的這一星球的新方式。

    “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它的核心思想有兩點,一是用數字化手段統一性地處理地球問題,另一點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90年代以來隨著計算機、通信技術為代表的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人類獲取、存儲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空前的擴展,已經具備了用數字化手段考察地球的能力。與此同時,數字技術由于具有模擬技術所不可比擬的優點,可以使信息更為有效地為我們所用,所以最大程度地利用信息,發揮其最大效用既是“數字地球”的初衷,也是“數字地球”的關鍵所在。

    二、 21世紀的數字地球發展與應用

    1.災害模擬與預報

    根據洪災演進的水力學特性,重點探討了基于數字地球的格網模型構建、“體積法”洪水淹沒范圍計算以及逐次擴大范圍的漸進遞歸算法,最后綜合上述方法實現了基于數字地球的位置無關的洪災演進模型及其表現。隨著數字信息技術研究的深入,水災演進的推算上升到模擬仿真的高度,可以為水災事件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和強度提供快速、準確、直觀、有效的預報手段。針對水災的特征,在數字地球的平臺上建立了能準確、象地模擬洪災演進行為和影響范圍的數學模型,通過實時動態演示其演進過程,進行災難的分析模擬,從而有效地支持救援方案的快速生成和輔助決策的模擬分析,達到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救災效率、降低決策偏差、減少災害帶來的損失的目的。

    2.數字戰場

    隨著數字地球和數字海洋的提出以及虛擬現實技術、計算機技術和數據倉庫技術的快速發展,展開基于數字地球的虛擬海戰場環境仿真技術的研究能夠為我軍海上作戰、訓練和海上搶險救災以及多軍兵種聯合作戰提供良好的信息保障和技術支持。

    3.環境狀況監測

    環境保護是可持續發展中的一個核心問題,中國的環境問題最為嚴重的是水土流失,其次是城市環境的污染。水土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光熱資源等凡是對人類有用的物質與能源都需要調查、計算其數量與質量。中國的洪旱災害、地震災害、林草火災都十分嚴重,尤其是洪澇災害年年發生.數字地球技術可以有效地調查、計算資源數量與質量,預報災害發生的地點強度與時間,監測上述環境問題、災情的嚴重程度和救災、環境治理的效果及資源開發狀況。

    4.虛擬校園

    基于數字地球平臺開展虛擬校園的建設,有利于校園形象的展示,并對校園的進一步建設和遠景規劃提供了逼真的可視化平臺。以數字地球平臺為三維展示平臺,將三維模型按照交換標準導入到該平臺上進行交互漫游顯示,更好地解決空間關聯問題,實現了空間信息的共享。并且可以利用其強大的空間分析功能進行統計和建模分析,如面積計算、緩存區分析、最短路徑分析等,也能為更科學地實現數字區域、數字旅游線路產品等研究和應用工作提供基礎和保障,具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數字城市是數字化的城市、信息化的城市,它為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帶動傳統產業改造創造了條件,以城市信息化為龍頭將帶動全國信息化和現代化的發展,城市數字化、信息化是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驅動力,是國家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數字城市建設將會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重視,它的發展大有前途,勢不可擋。經濟信息化、全球化、知識化方興未艾,中國現代化建設已進入科學發展的新階段,“數字地球”建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和需求。

    三、結語

    數字地球的技術體系在資源可持續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在地球資源信息獲取方面,數字地球技術系統具有全球性、綜合性、完備性和全天候的特點,以遙感衛星為主體的技術系統所獲得的數據幾乎涉及到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涵蓋了資源、環境、社會、經濟的各種數據,同時,利用數字地球技術所獲得的數據具有極高的分辨率。數字地球是一種政府行為,政府的超前決策、立法、規劃,對避免資源浪費至關重要。

    在歐美的一些發達國家,他們在數字地球建設的諸多方面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我們可以通過他們的成功經驗,來發展本國、本地區基于數字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特別應在標準規范的制定、信息基礎建設、應用系統建設、信息資源共享等諸方面加強國際或地區的交流與合作,大幅度加快基于數字地球的可持續發展戰略步伐,同時,應充分利用現有的有限資源,廣泛依靠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力量,大力推進可持續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 郭華東:數字地球:10年發展與前瞻[J].地球科學進展,2009,24(9):955-962

    第3篇:地球自述范文

    墩頭中心小學

    六(2)班

    X X

    陽春三月是植樹的最好季節,3月12日是我國傳統的植樹節,學校里并沒有組織我們進行植樹活動,是因為學校里能植樹的地方都種上了,不需要再讓我們來種了。那么在植樹節里,作為學生的我們該做些什么呢?那就是愛樹!

    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校園里一草一木,一花一葉都凝聚了校園種花工人的汗水與心血,來之不易,我們應好好的珍惜。

    第4篇:地球自述范文

    關鍵詞:現代 測繪學 數字地球

    1993年和1994年美國先后以總統令的形式提出建立"國家信息基礎設施"(NII),即通稱的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國家空間數據基礎設施"(NSDI),這是進一步推進社會信息化,搶占信息產業發展新的制高點和主動權的重大戰略步驟,時隔五年,這一計劃的實施初見成效,刺激了美國的經濟增長,于是去年又以美國副總統演講形式推出數字地球的概念和構想,并計劃到2020年試圖達到地球信息化的最終目標,亮出了美國這一近期全球信息戰略的底牌。由美國政府高層出面提出的這一"數字地球"構想引起全球各方關注,并成為學術界熱點話題。中國學者尤其在地學界也作出了積極的反應,不論從科學技術的角度還是從國家利益的角度,中國要準備迎接這一嚴峻挑戰,已成共識。作為測繪學科,測繪行業反應更顯強烈,數字地球概念為測繪事業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和更高層次的發展前景。這里我們想就現代測繪學的發展從學科的觀點稍為具體地探討一下它與數字地球的關系和在構建數字地球中的作用。

    一、測繪學的現展

    空間技術,各類對地觀測衛星使人類有了對地球整體進行觀察和測繪的工具,好象可以把地球擺在實驗室進行觀察研究一樣方便。由空間技術和其它相關技術,如由計算機、信息、通訊等技術發展起來的3S技術(GPS、RS、GIS)在測繪學中的不斷出現和應用,使測繪學從理論到手段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測繪生產任務也由傳統的紙上或類似介質的地圖編制、生產和更新發展到地理空間數據的采集、處理和管理。GPS的出現革新了傳統的定位方式;傳統的攝影測量數據采集技術已由遙感衛星或數字攝影獲得的影像所代替,測繪人員在室內借助高速高容量計算機和專用配套設備對遙感影象或信號記錄數據進行地表(甚至地殼淺層)幾何和物理信息的提取和變換,得出數字化地理信息產品,由此制作各類可供社會使用的專用地圖等測繪產品。我國960萬平方公里國土的國家基本地圖的成圖或更新周期可望從十幾年,幾十年縮短到幾年或更短,測繪業的體力勞動得到解放,生產力得到大的提高。今天,光纜通訊、衛星通訊、數字化多媒體網絡技術可使測繪產品從單一紙質信息轉變為磁盤和光盤等電子信息,產品分發可從單一郵路轉到"電路"(數字通訊和計算機網絡傳真),測繪產品的形式和服務社會的方式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持發生了很大變化,進入了信息化的發展。當前,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經濟所有制成份和運行體制的改革,需要開放民用國家測繪產品;從技術方面看,西方國家衛星測地技術可制作全球幾乎任一地區1米分辨率(相當1∶1萬比例尺)的地圖,衛星上的GPS又可將這種地圖納入全球參考框架和轉換為他們的國家坐標系,中、小比例尺國家地圖的保密價值已大大降低;對于軍事敏感的重力數據,衛星重力技術所發展的低階全球重力場模型已足夠用于他們的遠程戰略導彈發射。目前全球高階重力場模型(如EGM96)分辨率已達50公里,已接近我國現有重力數據的分辨率,其保密價值也需要重新評估。這一形勢使絕大部份測繪產品可以作為普通商品服務于全社會,測繪業從單一國家事業逐漸轉變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產業,這無疑為測繪學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擴大了發展空間,這也是一個有重要意義的歷史性轉變。

    綜上所述,由于以空間技術、計算機技術、通訊技術和信息技術為支柱的測繪高新技術日新月異的迅猛發展,測繪學的理論基礎、測繪工程的技術體系、其研究領域和學科目標,正在適應新形勢的需要發生著深刻的變化,表現為正在以高新技術為支撐和動力,進入市場競爭求發展,測繪業已成為一項重要的信息產業。它的服務范圍和對象也在不斷擴大,不僅是原來的單純從控制到測圖,為國家制作基本地形圖的任務,而是擴大到國民經濟和國防建設中與空間數據有關的各個領域。它必將隨著21世紀更加成熟的信息化社會的到來向更高層次發展,在未來數字地球的概念和技術框架中占據重要的基礎性地位。轉貼于 二、數字地球和現代測繪學

    地球上一切事件都發生在一定的空間位置,人類社會經濟活動所需要的信息絕大部分(約80%)都與地理位置相關。中國21世紀議程62個優先發展項目中,約有40個需要建立或應用地理信息系統。數字地球是利用海量地理信息(即地球空間數據)對地球所做的多分辨率、三維的數字化描述的整體信息模型,便于人類最大限度地實現信息資源的共享和合理使用,為人類認識、改造和保護地球提供一種新的手段,這里在數字地球的概念中突出顯示了地理坐標的框架作用,因此NSDI是數字地球的基礎設施,要求提供(地球)空間數據框架,包括大地測量控制框架(國家定位網和重力控制網)、數字正射影像、數字高程模型、道路、水系、行政境界、公共地藉等基礎地理數據集。在此框架上加載各類地球自然信息和人類社會經濟活動等一切所需要和感興趣的人文信息。為數字地球提供上述地球空間數據框架是測繪業本身的"專職",但又對測繪學提出了更高層的技術要求。

    NSDI要建立在NII上,要在因特網上運行,要求開發功能強、效率高的因特網GIS軟件。這表明還要大力發展測繪產品的計算機網絡技術,它的技術基礎是寬帶、高速圖形圖象網絡,當然其中寬帶高速問題需要國家投資在NII中解決。數字地球構想的另一個高技術特點是虛擬現實模型。目前發展起來的全數字化攝影測量就能夠利用功能強大的計算機系統或工作站,對數字化影象進行處理,建立立體地形或地物虛擬模型。但如何將這一技術用在因特網上對多種測繪產品和普通用戶提供虛擬模型甚或虛擬現實模型,則是要進一步研究和發展的。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的多分辨率、統一性的三維數字化整體表達,這里強調了統一性和整體性,要求全球多源數據無縫無邊的連結和整合。從空間數據框架來說,其統一性和整體性是由大地測量來實現和給予保證的。大地測量是傳統測繪的基礎,對當前信息化測繪和構建未來數字地球更是基礎的基礎,即空間數據框架的框架。它要求全球采用統一的參考橢球模型和相應的地心坐標參考框架(如ITRF);全球統一的高程基準,即統一定義和使用的大地水準面;全球統一的重力測量基準(重力基本網);全球統一的地圖投影系統。一切原有的測繪成果,特別是國家基本地圖都要轉換到上述全球統一的參考系中。數字地球對全球大地測量提出了更高更緊迫的要求。GPS配以少量SLR和VLBI站是各國保持和維護各自的地心參考框架的基本技術,但局部坐標到全球坐標的轉換目前還難于達到優于米級的精度;全球高程系統的統一問題,大地測量學家經過幾十年的研究,目前還是一個未能解決的難題,最終要通過全球重力數據,特別是新一代衛星重力計劃和衛星海洋測高計劃在國際大地測量協會的統籌和協調下實現。

    海洋占全球面積的70%,海洋將是21世紀資源開發的主要競爭空間,海洋動力環境的變化(如厄爾尼諾現象)又是決定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控制"閥門"。數字地球向海洋測繪提出了挑戰。從全球來說,目前海洋的精細測繪基本上還是空白,多波束測深技術的發展加速了各國領海海底地形的測繪,但要將陸地坐標參考框架以相近的精度擴展到海洋仍存在困難,海上GPS定位精度還低于5米;由于陸地高程基準不能用水準測量傳遞到海洋,在衛星測高技術的支持下用某種去掉潮汐影響的平均海面作深度基準,精度可達米級,和多波束測深精度相當。但廣大的開闊深海的海底地形測繪不可能用船載測深儀完成,用衛星測高結合重力數據(低階或中階重力場模型)反演海底地形,目前試驗精度可達10-100米。數字地球將要求海洋測繪技術有新的突破。

    測繪學由于其技術的突破已日益向相關地學領域滲透。大地測量更成為研究地球動力學(包括海洋動力甚至大氣動力)的重要技術手段,GPS監測已能提供全球板塊運動和地殼形變精密數據,可用于研究地學災害(地震、滑坡和火山爆發等)的預測;GPS已可以和VLBI相近的精度和頻譜分辨率監測地球自轉的變化,由此研究地球深部結構和動力過程及全球變化;專題GIS也成為環境災害問題分析預測工具。數字地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為解決21世紀人類面臨的環境和災害問題提供一個可供觀察、分析、模擬和預測的全球信息系統,以期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

    我們贊成活數字地球或動態數字地球的提法,因為人類是生活在不斷運動變化的地球上?,F在在全球性的觀測中,各種對地觀測新技術已可能連續快速獲取地球表面(或淺層)隨時間變化的幾何和物理信息,了解地球上各種現象及其變化。因此測繪學或者說測繪業則應當利用3S技術結合合成孔經雷達干涉技術(INSAR)以及其他新技術(如衛星重力探測技術等)對地進行觀測,為構建活數字地球提供描述地球動態變化的地理信息產品。

    數字地球構想是推動人類大踏步跨進信息社會的重大戰略步驟,有挑戰也有風險。測繪是數字地球的基礎,測繪工作者也將是構造數字地球的"尖兵",也要求測繪學有新的發展和突破。

    三、測繪學和地球空間信息學

    在本文第一部分已談及測繪學在新的技術進步推動下的現展趨勢。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本質上就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反映、至少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和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測繪學應該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于是從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 and 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準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后,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也是五花八門,現在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但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準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CD2〗通訊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極大需求的特點,因而發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展的實際。現代測繪工程的核心技術是空間技術,包括GPS、衛星遙感和航測,測繪的范圍擴展到整個近地空間,例如近地空間航天器的導航定位,近地空間重力場的測定,大氣層甚至電離層的信息;其支撐技術是信息技術,主要處理電磁波信息和影像信息,加之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使地球空間信息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比傳統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適合于納入數字地球的理論和技術框架。

    隨著數字地球構想的實施,測繪學面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傳統的或現代測繪學將以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學分支學科之林,以更強的活力向前發展,前景良好。

    四、建 議

    本文漫談了測繪學的發展及其與數字地球構想的關系。為在21世紀加速建設我國空間數據基礎設施,發展我國的測繪學科和測繪事業,以迎接"數字地球"的挑戰,根據我國目前測繪事業發展的現狀,從一個側面(主要是大地測量方面)提出以下建議:

    1.盡快統一我國大地定位參考框架的建設,對近年來由各個部門獨立建立的各等級GPS定位網進行必要的聯測和統一整體平差,此舉可望進一步加強國家級的大地定位框架;

    2.將沿海各部門100多個驗潮站統一組織GPS聯測,精密確定各驗潮站水位標尺零點的大地高,填補陸海相接地帶重力測量空白。此舉為統一陸海大地水準面,建立海洋高程基準,研究海平面變化至關重要;

    3.研究將陸地GPS定位框架向我國領海擴展的方案,著手建立我國包括海域的廣域差分GPS定位系統;

    4.盡快完成重建我國重力基本網,發展航空重力測量系統,加密西部地區重力測量和GPS水準,加大力度支持對衛星測高數據的利用,為下世紀確定我國亞分米級或厘米級大地水準面作好數據儲備,建立可在因特網上運行的新的重力數據庫;

    第5篇:地球自述范文

    2019年3月27日(星期六)晚8:30-9:30“地球一小時”將第二次來到中國。活動期間,預計全球數以億計的個人和企業將在1小時內關閉不必要的電燈,共同見證人們齊心協力有效節能降耗,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

    你是否已經在計劃如何度過這一小時的無燈時光呢?當你關上所有電器的開關后,你也許可以邀上好友開一個燭光派對;也許可以坐在空曠的草地下,和戀人一起欣賞美麗的夜色;或是和家人一起到屋外去散散步,談談心……陶醉于安靜的夜色,親近本色的自然;在短暫的黑暗中回味靜謐,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萬分珍惜自己的家園。

    只用1個小時短暫黑暗,換來明天更多的綠色和光明。在這一個小時的時間里,請徹底斷開所有家用電器的電源(包括處于待機狀態的電器),如手機充電器、電視機、微波爐、mp3播放器、電腦顯示器和打印機等。同時,我們也希望您能將這項活動推薦給您的親朋好友、合作伙伴、客戶,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支持這項活動。

    我們的環保努力并不只在這一個小時。我們倡導“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及時關閉不使用的電燈和電器;將燈泡更換成節能燈泡;使用綠色能源并盡量少使用熱水;使用雙面紙打印并減少碳排放;盡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少開車;盡量使用無污染的新能源……

    第6篇:地球自述范文

    什么是科教電影

    科教電影是運用電影的藝術和技術手段來表現其科技內容。

    科教電影的表現力十分豐富,由于影片用于進行科技知識傳播,因而要求鏡頭嚴謹,畫面構圖形象逼真,又要用電影技術手段真實反映自然界變化和表現其科技規律。所以,科教電影采用大量特殊技巧攝影,如逐格、顯微等拍攝手段,在二維畫面中壓縮時間和空間,拍出細胞裂變、細菌生成、植物和生物的生長過程,還可以表現時空光影及氣候影響天空下云層變化等世間無窮的變化。這些技巧攝影不但能將這些過程真實、完整地拍攝下來,而且通過各種鏡頭的運用,增加了視覺震撼力,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豐富了科教電影的內容。

    數字技術流程提升畫質

    傳統科教電影的制作方式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及發行放映,全部是使用電影膠片制作完成的,形成了一整套相應的生產模式和與之配套的工作流程。電影膠片的前期拍攝是用各種類型的未曝光負片,經曝光后生成影像,拍攝的效果只有沖洗完負片后才能知道,無疑加大拍攝風險。往往完成一個電影鏡頭,需要拍攝多次。而電影膠片屬感光材料,又不能重復使用,這必然增加拍攝成本。在傳統后期制作過程中(以35mm膠片為參考):從拍攝負片原底到完成影片拷貝需要經過三次印片機的光學復制,由于光學印制時散射效應,復制過程會造成畫面分辨率的損失和衰減。35mm原底圖像素材的分辨率可以達到4K左右,經過第一次印成翻正中間片分辨率已降低到2K,再次復制得到翻底中間片分辨率為1.6K,而用翻底制作的發行放映拷貝分辨率只有1.2K了。(參見圖1)所以相對于現代的電影數字技術,傳統的電影膠片制作工藝,對畫面質量會有一定的影響。

    隨著電影數字技術的不斷完善,數字中間片改變了傳統的后期制作方式?,F代數字工作站把傳統制作中的膠片畫面素材、聲畫合成、動畫合成全部進行數據采集轉換,并以數據的方式進行制作。經過調色、配光、編剪制成數字中間片,由數字中間片制作數字拷貝和膠片拷貝,由于數字制作是以數字文件格式相互傳遞,不會產生分辨率和圖像質量的損失,發行放映拷貝分辨率可達到1.6K-2K,大大提高影片圖像質量(圖2)。

    三種影像拍攝技術的比較

    由于電影數字技術的發展,不但帶來了后期制作工藝的改變,還給我們增加了前期拍攝方式的選擇。所以在我廠榮獲電影金雞獎的重點科普影片《變暖的地球》拍攝中,我們既使用電影膠片,同時又使用高清數字攝影機HDW-F900R和數碼單反相機佳能 EOS 5D Mark II,使影片的畫面質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現將三種拍攝方式相互比較

    圖像感應器

    現代數字攝像機和數碼單反相機使用最多的感應器是CCD和CMOS,這是數碼單反相機和高清數字攝像機成像的核心元件。圖像感應器相當于攝影機和膠片照相機底片畫幅,尺寸越大,有效像素就越高,接收捕捉的光信號就越多,圖像的色彩和層次就會更豐富。大尺寸圖像感應器帶來更大的寬容度和動態范圍,使亮部和暗部都會保留更豐富的層次。

    現代數字攝像機和數碼單反相機使用最多的感應器是CCD和CMOS,這是數碼單反相機和高清數字攝像機成像的核心元件。圖像感應器相當于攝影機和膠片照相機底片畫幅,尺寸越大,有效像素就越高,接收捕捉的光信號就越多,圖像的色彩和層次就會更豐富。大尺寸圖像感應器帶來更大的寬容度和動態范圍,使亮部和暗部都會保留更豐富的層次。

    2 佳能EOS 5D Mark II數碼單反相機采用全畫幅CMOS圖像感應器,其成像器尺寸36×24mm,畫幅面積是電影超35mm負片畫幅面積的2倍。單張照片能達到2000萬像素,其高清視頻圖像也達到200多萬像素。

    圖像記錄格式

    佳能 EOS 5D Mark II數碼單反相機:采用CF高速卡記錄圖片和視頻圖像信息,其圖片采用RAW無壓縮圖像文件數據記錄格式或JPEG有限壓縮圖像文件數據記錄格式。每張圖片根據畫質有不同設置,而其高清視頻可拍攝分辨率1920×1080的影片,記錄格式是采用了H.264的壓縮方式。由于記錄碼流低,在記錄高清視頻信號時,對CF卡記錄速度要求較高(30Mb/S)以上,如果速度低會造成畫面拖尾和丟幀現象。

    高清數字攝影機F900R:采用的是碼率144Mbps的HDCAM磁帶記錄,而且用了與電視攝像機相同的伽瑪。電視伽瑪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正常對比度和彩色的圖像,適合電視的直播和制作。不過電視伽瑪分配給高電平的資源比較少,對畫面中高亮度部分的灰度層次有所損失。

    電影膠片底片拍攝完成后,經沖洗形成電影負片,掃描成2K/10比特DPX文件,進行后期制作。

    分辨率

    佳能EOS 5D Markll數碼單反相機的單張圖片分辯率最高達到4k-5k(5616×3744),像素能達到2000萬。而其高清視頻分辨率理論上可達2K(1926×1080),但只有200多萬像素。這是因為照片和視頻的各自記錄格式不同,照片采用RAW或JPEG記錄格式,而視頻是采用H.264的頻間壓縮格式。電影35mm原始底片分辨率可達4k,1000多萬像素(忽略鏡頭分辨率)。索尼HDW-F900R視頻垂直分辨率是1080線,物理分辨率高達19206×1080,像素660萬。所以從理論和我們實際使用中,5D MarkⅡ單反相機圖片分辨率超過膠片35mm底片的分辨率,而其視頻的分辨率和F900R視頻分辨率還達不到膠片底片分辨率。

    色彩還原

    色域表示能夠再現色彩的范圍。色域越大,還原的色彩越接近自然界的真實色彩。因此,色域范圍大小對圖像質量的影響表現在畫面色彩還原的真實程度。采用RGB三基色再現彩色時,三個基色坐標組成的三角形就是這三種基色所定義的色域,其用彩色標出的馬蹄形色度三角就是人眼能看到的色域。圖3是用CIE色度圖表示的彩色負片色域。

    索尼HDW-F900R高清數字攝影機的色域范圍比電影負片色域范圍小,它只能支持高清電視色域。

    佳能EOS 5D Mark II單反相機的色域范圍比電影負片色域范圍大,色彩更加艷麗。

    寬容度

    電影拍攝常用的彩色負片,以色溫劃分,可分為日光型如5246(ISO250D)和燈光型5213(ISO200T);以感光度劃分,可分為低感光度5201(ISO50D)和高感光度5218(ISO500T)。其感光性能雖有差別,但都以表現18%灰階的正常曝光,為光圈級數中心點0或N。每增加或減少1擋光圈,曝光量增加1倍,也就是增加了原值的2倍。圖4是彩色負片的感光性能示意圖。從圖中可以看到,其帶斜率的R/G/B三條曲線直線部分就是彩色負片的寬容度?,F代彩色負片寬容度大約為11-12擋光圈,要使數字攝影機的寬容度達到膠片水平,至少要有10擋光圈的寬容度,更高的標準則是12-13擋光圈的寬容度。

    對于索尼HDW-F900R數字攝影機和佳能EOS 5D Mark II數碼單反相機,廠方給出技術指標寬容度都是10擋光圈,是能夠達到膠片的寬容度水平。

    《變暖的地球》的拍攝應用

    第7篇:地球自述范文

    我們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唯一能讓我們生存的地方。但是,由于人類的無度索取,地球的生態環境越來越惡劣。

    大江大河被污染,太湖綠藻暴發,沿海赤潮頻發;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石漠化;大氣污染、地球變暖,海平面逐年升高,沿海城市四面楚歌;極端氣象災害頻發;北方城市、鄉村嚴重缺水;生物多樣性受到損害,許多動、植物品種滅絕。這就是我們今天必須面對的環境。

    為了扼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我倡議全國的中小學生們參與到以下活動中來:

    1、積極參加植樹活動,在每年3月12日植樹節前后,動員父母一起去栽一棵樹,并力爭讓它存活。

    2、節約自然資源,減少一次性物品的使用,控制白色污染。

    3、節電節水,夏季空調溫度設定不低于26度。

    4、遵循垃圾分類規則,將垃圾分類放置。

    5、積極參與愛鳥護鳥和保護野生動物活動。-

    第8篇:地球自述范文

    關鍵詞:數字星球系統;地理微課程;地轉偏向力

    隨著微時代的到來,生活學習變得微型化。如何設計出既具趣味性又極大地調動學生主動性的微課程呢?

    一、微主題確定

    選擇微主題是設計數字星球式微課程的基礎。我們要從課程標準、地理教材、學生學情和數字星球系統四方面考慮。

    二、微教學設計

    (一)微教案設計

    1.學習目標

    確定好微主題后,撰寫三維目標。

    2.內容分析

    從“是否為重難疑點”“為什么采用數字星球演示”“如何使用數字星球”進行分析。

    3.學習者分析

    集中于學情分析,從學生接受能力、原有知識體系、興趣點等方面進行分析。

    4.教學步驟

    教師活動主要是根據不同的學習目標創設學習情境,如,話劇般設計每一幕的呈現。每幕視頻都有暫停提示,以便教師引導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單或開展活動。因為不是每張PPT都結合數字星球,所以還需標明“圖片文字演示”還是“結合數字星球演示”??紤]設計時間10分鐘左右,一般設計三到四幕即可。學習活動是學生觀看微視頻同時的行動指導。

    5.學習評價

    學習評價主要包括測試問題和參考答案兩個部分。測試問題是教師針對微視頻中的重難疑點知識設計的測試題,主要幫助學生及時鞏固知識,輔助教師評價學生掌握情況。教師可根據教學步驟安排設計相應試題。

    6.教學反思

    教師根據學生課堂反饋,對本次微課程的設計和實踐運用作出反思,以期完善微課程。

    (二)學習任務單設計

    1.學習內容記錄

    主要記錄微視頻中提到的地理方法和地理規律,幫助學生課后回憶和鞏固。

    2.我的測試題答案

    主要對教師設計的測試題作出回答。

    3.我的發現

    這是一個自由的設計板塊,學生可填寫課堂學習的新知,也可寫下自己的感受,或者可以提出對微課程改進的建議。

    (三)微課件設計

    第一部分由圖片、文字和Flash組成的課件頁按照常規設計課件的方法設計即可。第二部分利用數字星球演示的課件頁,畫面要空出約10 cm×10 cm的面積來顯示數字星球畫面。課件設計要凸顯故事性、生活化和創新性。圖片選取要緊貼微主題,簡單大方。字號選取32或36;自定義動畫要少,否則錄屏效果不好。

    (四)腳本編寫

    腳本就是錄制視頻“臺詞”。它既有創設故事情境的直白話語,也有師生的即時對話,還包括地理專業術語。

    第9篇:地球自述范文

    [關鍵詞] 奧運會;中國男籃;歐洲球隊;技術;分析

    第29屆北京奧運會已經降下帷幕。中國男籃以排名第8結束了這次奧運會。從本屆奧運會中國男籃所表現出的精神面貌和整體技術水平與往屆比較有較大進步,使國人感到欣慰和驚喜。與世錦賽冠軍西班牙隊在常規時間內打平,加時賽遺憾告負,雖敗尤榮。依靠頑強的防守險勝德國隊。與希臘的比賽打的也是非常精彩,于立陶宛的比賽應該說是完敗。從與歐洲球隊的四場比賽中體現出中國男籃具有與界強隊一定的抗衡實力,姚明、王治郅的穩定發揮,再加上孫悅、易見聯等年輕隊員的成長,看到了中國男子籃球的希望。從中國男籃3場負于歐洲球隊的數據比較,中國男子籃球與歐洲球隊還存在差距。認真總結、分析、研究,找出差距,并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對提高中國男籃的競技水乎尤為重要。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以第29屆奧運會男子籃球比賽中,中國隊負于歐洲隊的三場比賽為研究對象。歐洲球隊分別是西班牙,希臘,立陶宛,通過電視現場轉播,運用錄象觀察的方法,對中國隊與歐洲隊三場比賽的投籃命中率、籃板球、助攻等技術進行統計,并對所得比賽數據進行分析。

    1.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錄象觀察法,數據統計法,對比分析法

    2 結果與分析

    2.1 中國隊與歐洲球隊投籃次數與投籃命中率的比較分析。得分是籃球競賽的最終目的,得分能力是衡量一個隊實力強弱的標志,從表2中的數據顯示,中國隊在與歐洲球隊的三場比賽中場均得73.3分,與28屆奧運會中國隊負于對手的五場比賽的場均63.2的得分場均提高了10分之多,這是中國隊在得分方面的一大突破。從這次的比賽來看中國隊更注重內外線的配合,利用內線姚明的攻擊力牽制對方的防守,為外線創造更多的投籃機會。中國對西班牙的比賽是內外結合最好的一場比賽,外線球員的中遠距離投籃有效打破了西班牙對內線的防守,使西班牙顧此失彼。但是三場比賽下來中國隊輸了50分,場均16.6分。主要是輸在了2分球投籃的次數、以及2分球投籃的命中率上。比賽中投籃次數的多少與得分的高低呈正相關。在雙方命中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投籃次數的多少直接影響到比賽的勝負;中國男籃的2分球投籃命中率與對方相比相差了7%,而投籃總數少了34個。命中數少了28個,這一項就失去了5s分。歐洲球隊2分球命中率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他們的后衛突破到內線得分以及發動快功的能力比較強。中國隊2分球命中率低于歐洲球隊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歐洲球隊在比賽中對持球隊員實施兇狠的貼身防守,積極干擾,使持球隊員的運球,傳球和投籃都不能順利地運用,另一方面,在3秒區附近的對抗非常激烈,歐洲隊員利用強壯的身體和防守腳步對中國隊突破隊員采用壓迫式的防守,給投籃隊員造成了極大的心理壓力,當稍縱即逝的投籃機會出現時年輕隊員往往表現的猶豫和慌亂。造成投籃不準。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中國隊員在對抗中投籃得分的能力較弱。

    從三分球方面分析中國男籃在本次世錦賽負于歐洲球隊的三場比賽中三分球出手次數與命中率上相差不大,但是從這三場比賽的統計數據上看中國的外線投手很不穩定,在對立陶宛的比賽中三分球4/21、命中率只有19%,而立陶宛三分球13/31,命中率是42%,這也是這場比賽大比分輸掉的主要原因。從側面也反映中國男籃在外線防守的不足。解決外線防守首要的是提高球員的個人能力,否則就算在其他方面有所提高還是于事無補的,個人防守能力又包括腳步、技術、技巧、思維等等各個方面,對付外線進攻比較湊效的人盯人防守對個人的防守能力提出了相當高的要求。當然個人能力提高的同時,還要提高的就是經驗特別是對人和球的判斷。

    三場比寒的各項數據的總和及其正負羌(表1,表2,表3)

    2.2 中國隊與歐洲球隊籃板球的比較分析。從這幾場比賽的個人數據統計來看姚明、易建聯、王治郅三內線球員籃板總數是55個,占了全隊籃板的一半。這一數據于歐洲三球隊的主要內線球員的籃板數相當,差距主要存在于外線球員對掂板球的爭搶上。從比賽錄像中可以看出,外線的隊員對線隊員搶籃板球過分依賴,在對后場籃板的保護上缺少頂人的意識,很多時候看到對方投籃就放松了對自己防守入的注意,讓對方的沖搶籃板屢屢成功。而在進攻籃板上,則缺乏沖搶籃板球的意識和積極性。另外歐洲外線隊員利用強壯的身體和各種虛晃擺脫動作積極拼搶籃板球,獲得更多的進攻機會,籃板球次數和投籃次數是成正比的?;@板球次數的落后也是中國隊輸給歐洲球隊的一個主要原因。

    2.3 中國隊與歐洲球隊助攻的比較分析。助攻技術是建立在熟練的控制、支配球能力和變幻莫測的傳球技巧以及默契的配合基礎上,也是體現籃球整體打法的重要數據,能體現一支球隊支配球的能力,是創造得分的有效手段。從表3的數據中可以看出中國隊三場比賽的數據比歐洲球隊少了17個,這一差距很明顯,這說明中國隊的控制球、支配球能力和組織配合能力與對方有明顯差距。主要表現在中國隊后衛球員的突破能力較弱,不能給對方內線造成沖擊,不能有效的壓縮對方的防守,使球不能很好的運轉起來,不易出現空位投籃的機會。另一方面傳球方式少、技巧差、缺乏傳球假動作,同伴出現攻擊機會亦不能及時、果斷、準確、有效地將球傳給同伴,這是導致助攻不及對方的原因。因此,中國男籃要提高戰術配合的數量與質量,增加助攻的次數必須培養外線球員的突破能力,增加無球跑動戰術配合,使球和人都動起來,調動對方的防守,使傳球轉化為得分。另一方面掌握、提高控制支配球的技巧和變幻莫測的傳球技術是獲得助攻傳球次數與效果的保證

    2.4 中國隊與歐洲球隊搶斷、蓋帽數據的比較分析。搶斷、蓋帽兩數據是反映防守效果的重要指標,搶斷是發動快攻的最好機會、這種機會最有利于提升球隊的士氣。從表3中可以看出中國隊的搶斷有21次,比歐洲球隊少了9次但是表1中顯示,扣國隊的快攻得分只有2分,而歐洲球隊的得分是36分。這一明顯差局顯示中國并沒能把搶斷轉化為得分,從比賽中可以看出斷球后后衛向前快速推進的能力較若,另一方面歐洲球員的防快攻意識較強,被搶斷后除了逼持球的隊員外,其他隊員分散很快,切斷了快攻的傳球路線。能有效的壓制中國隊的快攻。歐洲球隊后衛的個人快速推進能力遠強于中國后衛隊員,搶斷后能迅速的擺脫防守隊員,其它隊員的快攻意思較強,迅速散開快下利用中國隊內線高大隊員回防慢的弱點,形成以少打多的形式,創造出較好的快攻得分機會。

    在蓋帽方面中國對6次,比歐洲球隊的12次少了6次,內線姚明3場比賽只有一次蓋帽,主要是受腳傷的困擾,移動較慢,另一方面是為了減少個人犯規的次數,以保證在場上的時間。中國隊在防守端最出色的后衛要數孫悅,他在隊德國隊的2次蓋帽抑制住了德國的反擊,提高了中國隊的士氣,可謂功不可沒。

    3 結論與建議

    3.1 中國男籃的進攻次數少于歐洲強隊,尤其是2分球的投籃次數,2分球投籃次數三場比賽場均比歐洲球隊少了11.3個。這表明中國男籃在防守、籃板球、搶斷等技術環節上遜于歐洲隊,使對手得到更多的進攻機會,在命中率相差不大的情況下,這是中國男籃失利的主要原因。

    3.2 中國與歐洲球隊相比,中國隊隊員在高強度對抗中正常運用和完成動作的能力弱,對籃板球反彈點的判斷,頂搶籃球的意識與能力不強。中國外線球員對籃板球的拼搶能力有待提高。突出培養外線球員對后場籃板球的保護意思。保護好后場籃板才能抑制對方的二次進攻得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二区三区 |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电影网站 | 亚洲激情成人网|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成人毛片| 免费成人在线网站| 18禁成人网站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久久久| 午夜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国产成人无码a区在线观看视频|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成人国产在线不卡视频| 亚洲欧美成人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成人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成人看片黄a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综合| 欧美成人影院在线观看三级|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 免费看成人aa片无码视频吃奶| 成人综合伊人五月婷久久| 69成人免费视频无码专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天天摸天天碰成人免费视频|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草莓视频成人app下载|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98 | 成人av电影网站| 国产成人综合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福利| 国产成人涩涩涩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视频未| 羞羞漫画在线成人漫画阅读免费| 亚洲成人动漫在线|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