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誕生,需要你不斷地搜集資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編為你收集了豐富的臨床醫學畢業生主題范文,僅供參考,歡迎閱讀并收藏。
Name: Andrew xx Sex: Female Height: 160 Weight: 45
Origin: the current location of Hunan: Hunan
Nationality: Chinese Marital statu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Highest level of education: college Putonghua: Good
Foreign Languages: English language: good
Graduate colleges: College of Medicine in Changsha graduation date: 2009 -6 months
Studies by category: Professional name: Clinical Medicine
Education / training experience:
on-year to years on the school / professional training institutions in the name / subject name of certificate obtained
In June 2007 in Changsha Institute of Medicine 2006 Mission Mission Society of the Secretariat in September 2007 the Director of Medical College Hospital in Changsha團干best level in June 2008 in Changsha Institute class of outstanding members of the Faculty of Medicine in June 2008 in Changsha Institute of Medicine first-class Scholarship in June 2008 -2009 Huaihua City in April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535 Hospital interns
Intention with the work experience job
Talent type: Graduates Job type: Full-time
I hope the job candidates: clinical category
Work Experience: 0 Title: No Title
Monthly requirements: Negotiable hope that the Working Area: Hunan
Can be reported for duty Date: Hunan
Personal experience
, 07, he joined the Red Cross Association, the Young Volunteers Association, on several occasions to the community to participate in the AIDS campaign. , in the House of medical school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organizations, the community has the obligation to participate in medical activities. , 07 Changsha, he joined the Party School of Medicine study courses. , 2007 on years 7 years -2008 Huaihua City in September and then study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diseases clinic; , 08 organizations took part in college, "the four ambulance knowledge" training and knowledge to senior publicity ambulance. , 2008 years 5 years -2008 on June 8th in Changsha City People's Hospital trainee; , 2008 years 6 years in April on -2009 Huaihua city in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Hospital Internship 5.5.
【摘要】臨床醫學畢業生面試一分鐘自我介紹為的會員投稿推薦,但愿對你的學習工作帶來幫助。
自我介紹是相互認識的基本途徑,下面小編為大家帶來臨床醫學畢業生面試一分鐘自我介紹范文,歡迎大家閱讀。
我是嘉興學院臨床醫學院臨床專業**級本科學生,將于20**年7月畢業。在即將叩響社會這扇大門時,我懷著無比的真誠和高度責任感把我的人生向您靠攏。五年的大學生活使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形成了熱情、上進、不屈不撓的性格和誠實、守信、有責任心、有愛心的人生信條。五年,厚積薄發的五年,給我的“輕叩柴扉”留下一個自信而又響亮的聲音。
以上是我的求職面試自我介紹。在即將走向社會之時,誠望貴單位全面考察我的情況,若能蒙您垂青,我將深感榮幸,并在日后工作中,不懈拼搏之勁,不失進取之心,克盡己能,為貴單位事業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相信在您們的支持下,我會和您所領導的單位一樣,直掛云帆濟滄海,乘風破浪會有時。
你也可以在搜索更多本站小編為你整理的其他臨床醫學畢業生面試一分鐘自我介紹范文。
(一)大學擴招使得醫學生供大于需求。在畢業生逐年增加,伴隨著市場用人單位的逐漸飽和,供需矛盾逐步顯現。
(二)醫學院校并入綜合性大學對醫學生招生就業產生的影響。以前醫學院校是獨立大學,現在有很多醫科大學被綜合大學逐步合并后,醫學專業錄取分數線在綜合性大學各專業中排名較靠后,就造成有的學生是從別的專業調劑進入醫學專業,并非自愿喜歡學醫,這些學生往往學習主動性差,學習成績不理想,勉強畢業后又面臨擇業的困惑,就會出現就業不順利或者不成功。
(三)地區間和各級別醫院間的差異限制了醫學生的就業選擇。
(四)大醫療環境改變對醫學生就業產生影響。如醫患矛盾的增加等。
(五)社會環境對醫學生就業的影響。
(六)醫學生自身的主、客觀條件對就業的影響。
在眾多可變或者不可變影響因素的作用下,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和其他專業一樣,就業狀況發生了變化,況且臨床醫學專業又是高等醫學教育的重點專業,他們的就業之路似乎也沒有過去順利了,所以他們的就業去更加多元化。
臨床醫學專業本科學制一般為五年,前三年在學校學習基礎理論知識,從第四學年開始進入課間實習,最后一年進行畢業實習,這一時間和考研復習準備階段與畢業實習時間重疊。如果想保證考研成功,學生就需要把主要的精力和時間用在復習功課等,必然會減少他們在畢業實習中的精力和時間。如何幫助臨床醫學專業學生更好的就業,統籌兼顧好考研與畢業實習的關系是目前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矛盾分析
一是考研與就業的矛盾,在就業壓力和經濟原因等社會家庭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同學還繼續徘徊在考研與就業的抉擇中。二是考研與實習的矛盾,根據調查分析,現在醫學界普遍認為對醫學生臨床實習沖擊最大的是考研。三是就業與實習的矛盾,選擇就業的學生經常會外出聯系工作,這樣會耽誤實習,影響實習的學習,最后經常會出現學生臨床技能考核不及格現象發生,這樣既影響了教學秩序,破壞了醫學生系統培養的過程,影響了教學質量。
在大學教育過程中,畢業實習是臨床醫學專業學生將所學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運用于臨床實踐中的重要階段,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操作能力,不斷提高他們獨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環節,使學生在隨后的職業生涯中具有良好的繼承能力和極強的創造力,對于每一個醫學生來說,畢業實習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高校的擴招,和上述六項內容的因素,臨床醫學專業性強,就業面窄,競爭激烈,越來越多的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走上了考研之路來暫緩就業壓力,考研隊伍正在逐年加大,從而忽視了畢業實習,導致畢業實習質量嚴重下降,同時也影響就業質量。對帶教老師來說,學生把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與就業上,過多的缺崗導致不能完成實習任務,從而影響帶教老師的教學積極性,并有可能耽誤老師的工作。同時嚴重影響實習醫院的教學安排,師生不能很好配合,學生實習質量更加受影響。教學秩序的影響,學生無法完全遵守教學醫院的規章制度等情況。
三、實習、考研和就業之間矛盾的對策研究
(一)加強思想教育,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學校和教學醫院共同要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教育,及時向學生提供信息,讓學生看清就業形勢,根據學生的自身實際情況,明確方向,正確對待實習、考研和就業三者的關系。
(二)正確引導學生轉變就業觀念。主要是正確引導學生認識臨床醫學專業專科培養目標和對應就業崗位,形成正確的就業觀。本專業就業主要面向鄉鎮衛生院、社區門診等基層醫療單位。從根本上引導學生轉變“鐵飯碗、金飯碗”就業觀等,避免盲目用升學來逃避就業壓力。
(三)學校加強就業保障,及時為學生提供就業信息。現階段雙向選擇成為當今畢業生就業的主要形式,學校應盡早聯系用人單位,盡可能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就業信息,減少學生就業盲目聯系等情況,安心進行臨床實習。另外應加強和學生的溝通,及早了解學生的思想動向,根據學生的想法和要求,學校直接出面幫助聯系和推薦,減輕學生的壓力,讓學生能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放在實習上。
(四)合理利用時間,做到多者兼顧。當實習學生明確了自己的方向后,應作出果斷的決定,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并且學校可以考慮恰當的安排學生的實習,可以根據學生是否考研的意向,分為兩個部分,前半年可以將考研的學生安排在較為輕松的科室進行實習,后半年再把選擇就業同學安排在較為輕松的科室,做到統籌兼顧。
1對象與方法
1.1調查對象
選擇2011年9月-2012年4月在4所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實習的本科生52人作為調查對象。納入標準:(1)在醫學院校學習醫學知識3年或者4年,最后一年在臨床實習中需撰寫畢業論文的本科生;(2)被調查時正在從事醫學院校臨床實習;(3)愿意參與本項調查。其中男2人,女50人;年齡22-25(23.2±0.8)歲。專業:護理專業33人,占63.5%,其他專業19人,占36.5%。實習醫院等級:三級醫院42人,占80.1%,二級醫院10人,占19.2%。
1.2方法:采用問卷調查法
1.2.1通過參考有關文獻及與本科生座談資料自行設計問卷。問卷包括四個部分:①本科生的一般資料,包括年齡、性別、專業及實習醫院。②學生所屬院校在畢業論文撰寫方面所做工作、實際效果與學生對學校的期盼。③實習醫院對畢業生論文撰寫的影響以及實習生對醫院的期盼。④學生對撰寫論文的認識以及實際撰寫論文的能力。問題以單項選擇題為主,多選題2題,有專門標注。
1.2.2由調查者向被調查者說明調查的目的,并逐條講解調查內容,讓他們在充分理解后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自行填寫,填寫完畢后調查者逐項檢查,確認沒有遺漏后回收。共發放調查問卷52份,回收52份,有效問卷52份,有效回收率100%。
1.2.3統計學方法
調查所得資料用Microsoft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進行統計描述。
2結果與討論
通過本次調查得知,影響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的因素歸納起來有三個方面:
2.1學校方面本次調查顯示:①82.7%的醫學院校雖然開設了論文撰寫方面的課程,但有63.5%的學生認為院校開設的此類課程少。②在實用性方面,有65.4%的學生認為這些課程對實際論文撰寫的幫助不大,只是知道了論文的撰寫格式。③只有7.7%的學生掌握了數據資料收集、統計分析方面的知識。因此,學生希望學校做如下改進工作:①學校在優化課程設置的基礎上,建議提高教師授課技巧。如在學習統計學課程時,老師應側重實際應用方面的講解,教會學生不同的數據資料該用哪種相對應的統計方法?具體意義是什么?②在撰寫論文實際需要的能力方面,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論文選題的指導,以糾正在以往畢業論文中存在的選題過大、查新不準、設計不夠科學等問題[2]。③筆者建議學校安排學生參加論文撰寫講座和模擬演練。
2.2實習醫院方面
2.2.1指導老師本次調查表2顯示:①86.6%認為醫院非常有必要為實習生提供論文指導老師。②80.8%表示需在老師的指導下才能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這說明了醫院提供論文指導老師對實習生畢業論文撰寫的重要性,這與某些文章的見解相一致[3]。
2.2.2實習科室的合理安排調查顯示:①73.1%的學生認為進入臨床實習初期即要求學生確定論文題目感到迷茫。②82.7%認為醫院實習科室的安排對論文定題有影響。筆者認為這可能是學校純理論性教育與臨床實踐有一定的差距所致,實習醫院可以在統一安排科室輪轉的基礎上增加一點學生的自主性。比如在接近論文選題那段時間,通過讓實習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科室進行2-4周的專科實習,配合臨床論文指導老師的指導,進一步熟悉該專科,了解本專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增加學生畢業論文撰寫的興趣,以明確畢業論文撰寫的方向。另外,還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實習醫院舉辦的論文撰寫相關講座、論文匯報會和科研課題開題報告會等,甚至可以安排學生參加實習醫院部分科研工作。
2.3學生個人方面調查顯示:①只有26.9%對撰寫論文感興趣。②53.8%覺得撰寫論文非常難,30.8%不知道論文的選題,覺得無從下手。③有40.4%的本科生不知道如何進行數據資料的收集與統計分析。筆者建議:學生在大學三年級起可以梳理并確定自己感興趣的專科,著重了解和掌握該專科的國內外發展動態,以便為最后一年臨床實習畢業論文定題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后,學生進入臨床實習早期就應勤觀察、勤思考,理論聯系實際,以便早日選好、選對論文題目;并充分利用實習醫院現有的資源,例如臨床指導老師、醫院的圖書館等,要積極主動與論文指導老師溝通、交流,得到老師的指導,使大家不再感到撰寫論文是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3小結
通過對52例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影響因素的調查,發現醫學院校臨床實習本科生在畢業論文撰寫上,學校、實習醫院、學生個人還有很多工作需要改進,實習醫院、學校應該為臨床實習本科生畢業論文撰寫提供更多的幫助,如實習醫院可以允許學生自選專科實習2-4周來完成畢業論文的撰寫;學生個人應該以更加積極主動的態度努力提高與撰寫論文有關的各種能力,如思維能力、創新意識和科研能力等。
1.1對象
本調查共包括面向醫院為主的用人單位的調查和面向臨近畢業的2009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調查兩部分。面向醫院為主的用人單位的調查以江蘇省內一、二、三級醫院共計200家用人單位為對象。面向臨近畢業的2009屆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以南京醫科大學210位同學為對象。
1.2方法
調查方法為發放調查問卷。面向醫院為主的用人單位的調查問卷,內容提供12個指標作為醫學臨床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的就業素質構成供選擇,并設四個主觀問答題請求回答。調查問卷由經過訓練的實習生送達,填答完畢,用人單位加蓋單位公章后以郵寄的方式反饋給我們。截至到2010年4月30日,共有98家單位郵寄回了填寫好的調查問卷。問卷回收后,用spss13.0社會統計軟件對這些問卷材料進行了統計,并對影響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的因素構成進行了分析。回收的問卷中,三級醫院39家,占40%;二級醫院53家,占54%;一級醫院6家,占6%。從答卷的各等級醫院分布情況看,與目前我校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就業分布狀況基本相符,可以滿足統計分析的要求。面向南京醫科大學210名2009屆臨床醫學專業畢業生的調查問卷,內容同樣提供12個指標作為醫學臨床本科畢業生應具備的就業素質構成供選擇,并設五個主觀問答題請求回答。采用組織學生現場填答的方式,問卷填答完畢當場回收。用spss13.0社會統計軟件對這些問卷材料進行統計,除去讀研、出國等繼續深造外,三級醫院就業率為32%,二級醫院就業率為54%,一級醫院就業率為14%,并對同學們認為的可能影響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就業的因素進行了分析。
2結果及其分析
2.1用人單位在招錄臨床醫學本科專業畢業生時的考量因素
在用人單位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質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設計的問題包括畢業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溝通協調能力、正確積極地工作態度、品德操守、持續學習的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創新精神、學歷和畢業學校、組織管理能力、外語能力、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等12個因素。上述三個層次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每一個層次內的因素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第一層次的三項因素可以歸納為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的“基礎素質”,這些素質是成為一名合格臨床醫務工作者的必備素質;第二層次的五項因素可以歸納為“潛在素質”,具備了這些素質中的一項和多項,才能從自身群體眾多的競爭對象中展露出來,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第三層次的六項因素可以歸納為“精英素質”,具備了這些素質的同學,在獲得用人單位的錄用進入工作崗位后能夠逐漸顯示出自身的優越性,形成進入職業發展領域后的可持續發展因素。可以看出,用人單位對于人才的素質要求是有層次性并逐步提升的。基礎素質、潛在素質、精英素質是逐層遞進的關系,因此盡管潛在素質、精英素質的提及率并沒有基礎素質高,但并不表示這些因素不重要。
2.2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對影響自身就業因素的認識及分析
在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生調查中,他們所認為的最被用人單位看重的素質要求方面,此次研究設計調查因素和“用人單位對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最看重的素質要求調查”相匹配,也是包括畢業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溝通協調能力等12個方面的因素。針對上述匹配調查表,應用spss13.0社會統計軟件,分別對表一和表二各對應項做卡方檢驗。其中p值小于0.01,有統計學意義的項目分別是: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品德操守、團隊協作精神、持續學習的能力、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外語能力。學生的重視程度顯著低于醫院的因素有: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品德操守、團隊協作精神、持續學習的能力、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些素質基本位于醫院調查素質構成的第二層次。對于這些因素重視的不夠,體現出同學對于在已經具備第一層次基礎素質的基礎上,缺乏對“進一步提升自己綜合競爭素質,使自己從自身競爭群體中脫穎而出”的重視。學生的重視程度顯著高于醫院的因素有:外語能力。這項因素的反差體現了目前高校在重視外語能力培養的環境下,同學們對英語學習的高度重視。但是重視英語學習并不等于外語能力成為順利就業的決定因素,只有在具備了上述順利就業的基礎素質和潛在素質后,才能在工作實踐中體現出外語能力強的優勢出來,本末不能顛倒。
3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就業素質培養的建議
3.1進一步加強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養,夯實基礎素質
醫學是一門專業性非常強,對實踐操作能力要求極高的行業,醫學生要想順利實現從學生角色向醫生角色的轉變,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技能是必不可少的條件。從調查研究的統計數據來看,無論是作為用人單位的醫院方面還是待就業的畢業生,雙方的共識是:學生的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在用人單位招聘畢業生時是作為最重要因素進行考慮的。同時,由于行業的特殊性,醫學是一門需要和人打交道的職業,因此面對患者良好的溝通能力和正確積極的工作態度對于從醫人員也是至關重要的。這就需要醫學院校要利用一切資源,創新教育教學方法,嚴把教學質量關,夯實醫學專業學生的基礎素質。
關鍵詞:臨床醫學博士后;培養方式;臨床技能;科研產出
1研究對象和方法
1.1研究對象
選取2016年首批參加北京協和醫院臨床醫學博士后項目考核的50名醫學博士畢業生(包括臨床型、科研型)為研究對象。因臨床醫學8年制與其他學制醫學教育區別較為顯著;8年制院校中,北京協和醫學院(以下簡稱協和PUMC)辦學最早,保持著小規模辦學的特色與傳統,所以本文分以下3組進行比較:協和八年制(含7轉8,20人)、其他院校八年制(11人)及其他學制(19人)。主要比較以下內容:理論、技能、英語、專科面試成績及科研產出情況,即作為第一作者發表并已刊出SCI文章的篇數及影響因子IF。
1.2方法
在首屆招收遴選過程中,共有50名臨床醫學博士畢業生參與了考核,考核共分3輪,均為百分制:基礎考試、專科面試、院級面試。本文數據來源為第1輪考試成績、第2輪專科面試成績,以及考生的基本情況及科研產出數據。基礎考試以百分制計分,包括:臨床基礎知識、客觀結構化臨床技能考試(objectivestructuredclinicalexamination,OSCE)、英語。英語考試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人才交流服務中心(簡稱“衛生人才中心”)命題。除以上量化考核外,本次遴選也納入心理測評體系,但在本文中不作為分析要素。專科面試以百分制計分,評分原則:優≥90;良80~89;中70~79;差≤69,以整數計分。科研產出水平根據候選人提供的簡歷信息,并經過PubMed、Embase等英文數據庫檢索,了解SCI第一作者發表文章篇數及影響因子累計情況。文章見刊時間截止于2016-04-01。
1.3統計學分析
用Excel2007錄入調查數據,采用SPSS22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x±s)描述,計數資料采用頻數和百分比描述,組間比較采用卡方分析。不同學制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analysisofvariance,ANOVA),組間比較采用Dunnett多重比較方法。不同學制的學生科研成果比較采用Kruskal-Wallis檢驗,組間比較采用Mann-Whitney檢驗。
2結果
年齡、理論考試、技能考試、英語考試與專科面試分布呈正態分布。理論、技能、英語考試及專科面試均為百分制。協和8年制(含7轉8)組的平均年齡最小,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部屬院校本科比例最高,其理論、技能、英語、專科面試考試成績均高于其他組。綜上,專科面試平均成績差異最大,離散程度較低。3種學制學生的SCI(見刊第一作者)發表文章篇數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其中協和8年制(含7轉8)組最低。SCI文章影響因子累計情況,協和8年制(含7轉8)組最低,但3組總體差異沒統計學意義。將協和8年制分別與其他8年制和其他學制比較,主要比較以下內容:理論、技能、英語及專科面試成績,以及以第一作者發表的SCI篇數和影響因子累計情況。協和8年制與其他學制相比較,理論、技能及專科面試成績差異最為明顯(P<0.001)。科研產出方面,SCI文章篇數方面,協和8年制與其他學制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SCI影響因子累計情況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大于學術型碩士
在很多人的意識里,專業學位的含金量并不如學術型學位,理由往往如下:因為中國的學位制度正處于轉型期,專業學位剛剛設立不久,還是個試驗品;因為專業碩士錄取分數線相當低;很多考生都是考不上學術型碩士才不得不調劑到專業碩士;因為專業碩士通常要交學費且不享受獎學金待遇……
其實以上種種,對于臨床醫學專業來說是誤解。
何為“臨床”?原意是診治必臨病床,引申義是醫生為病人診斷和治療疾病。而在現在,很多醫科生從“臨床”走向了“離床”,越來越偏重于理論,越來越看重發了多少論文、做了多少課題,而忽視了技能的操練,越來越重視病情本身而非病人。幾年前,一條“臨床醫學博士不會做闌尾炎手術”的報道見諸報端,引起軒然大波。同時,又有大量數據表明每年的醫學本科畢業生大量轉行,很少有人愿意做醫生,醫院招到的理論與實踐并重的醫生越來越少。人們開始質疑中國醫學教育,認為當代醫學生只會背書而不會看病,重理論輕實踐。幾年后,臨床醫學碩士應運而生,大大彌補了醫學研究生實踐不足的問題。從目前的臨床醫學碩士就業的情況來看,在招聘碩士研究生時,各大醫院的臨床醫生崗位更傾向于招收臨床醫學碩士畢業生。
相比于學術型的醫學研究生,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恰好可以彌補實踐不足帶來的諸多問題,該學位專為培養高水平的專業醫生而設立,旨在提高醫科研究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事實上,在各醫學院校,臨床醫學碩士報考熱度要大于臨床醫學專業的學術型碩士。而對于學生的職業規劃來看,讀臨床醫學碩士進入醫院做醫生的概率要比學術型碩士大。
特別需要考生注意的是,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一般不接受跨專業推免和考研。根據最新的執業醫師法規定,本科非臨床醫學專業的學生不可以參加臨床醫師資格考試,所以即使本科畢業于預防醫學、護理學等相關醫學專業,也很難如愿就讀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
科室輪轉兩年半的學習
教育部和衛生部設立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目的在于培養具備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的基本理論和醫療預防的基本技能;能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醫學高級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碩士學制三年,一般的學校安排半年時間上課、做實驗,兩年半時間在醫院各科室輪轉。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在學的三年里不僅要完成系統的基礎醫學、臨床醫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在臨床實踐能力上有所提高,培養一批兼具精湛醫學技術與人文素養的臨床醫生。
絕大部分院校的臨床醫學碩士都按具體的三級學科設置培養模式,學生在報考之初就可以按照自己對某一細化學科的興趣去選擇專業。各大高校根據自身特色和重點學科開設不同領域的醫學專業課程,考生可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院校和專業方向。下面,筆者就臨床醫學碩士階段的課程內容作簡要介紹。
首先,接受系統的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知識的學習。這一階段學生需要修讀完人體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生理學、婦產科學、兒科學、中醫學等多門課程。盡管臨床醫學碩士屬于偏重于應用的專業學位,但是醫學理論仍是臨床實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未正式進行醫院科室的臨床學習之前,各大高校的臨床醫學碩士均開設有醫學理論和實驗的課程,通過理論學習和相關的實驗,學生可以更理解醫學和生命本身,了解疾病的發生機理,為進入正式的臨床學習階段做準備。任何正確的實踐都需要強有力的理論支撐,醫學是以人為對象的科學,醫生承擔治病救人的使命,更需要學生夯實理論基礎,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只有實踐與理論并重才是做好醫生的基礎。
其次,學習所選領域的專業課程。這一階段學生會有明確的導師,碩士生導師同時就是自己的帶教老師。學生的選課也有所側重,大量地閱讀本專業領域的中外文文獻,做相關的實驗等。學生需要掌握常見病發病診斷處理的臨床基本技能、掌握醫學文獻檢索、資料調查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如果你選擇兒科學方向,那么你的導師一定是兒科醫生。在碩士期間,研究生至少有兩年時間要和孩子打交道。不僅系統學習兒科知識,更要為成為一個合格的兒科醫生做準備。同樣,選擇其他方向也是如此。筆者的一位朋友考取了精神衛生方向,入學后即在省精神衛生中心學習工作,三年后對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非常了解,畢業后進入醫院精神科工作也非常適應。
最后,臨床實踐。學生在明確分科后,會在相關的科室學習,有醫師執照的往屆畢業生會和在職的醫生一樣,承擔一定的診療任務。病人是醫生最好的老師,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學生開始接觸病人,培養對急、難、重癥的初步處理能力。同時積極提高醫患溝通能力,為從學生到醫生的轉變打好基礎。進入科室后,導師會著重加強對學生疾病的診斷、治療、預防方面的基本訓練,使其具備對疾病的病因、發病機制做出分類鑒別的能力和醫療實踐能力。實踐是臨床醫學碩士教育的最重要一環,特別是對于外科系統而言。醫學本科生在最后一年忙于考研忽略實習,讀研后很多又忙于科研論文,而鮮有動手機會,臨床醫學碩士能彌補這個缺口。外科的研究生跟著老師上手術臺是家常便飯,他們不僅要站在老師身旁認真觀摩,同時也是老師的得力助手,從拉鉤、剪線、縫合這些最基本的實踐,逐步學會關鍵步驟的操作,很多研究生會在畢業前成為手術醫生的第一助手。也正是因為這些實踐的不斷積累,學生工作后會更快成為主刀醫生,而非單純的“理論家”。
就業去向
臨床醫學專業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具有良好職業道德和人文素養,掌握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具備常見病、多發病診治和預防能力,以及危、急、重癥的初步判斷和處理能力,從事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高素質實用型醫學專門人才。
臨床醫學專業就業難不難
近幾年根據市場調查來看,很多臨床醫學中醫藥的學生對于自己的擇業定位,往往都鎖定在大城市或是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在找工作的時候,總是會選擇大城市,大醫院,經濟效益好的單位,普遍對于就業的期望值過高。
所以,大城市和發達地區的醫療衛生機構日趨飽和,醫學人才市場上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造成一種就業難的現象。但其實,如果把條件放低,臨床醫學專業的人才找工作還是比較容易的。
很多人會說,我的要求已經很低了,為什么還是找不到工作,相信這就要從自身來找原因了。大家都知道,臨床醫學人員的需求量很大,但同時對于人才的自身實際水平要求也很高,所以,這也導致了臨床醫學專業的錄取分數高,學制長,而且一般臨床醫學的學生都得考研或是出國深造。所以,如果找工作困難,那可能是自身水平還有待提升。
臨床醫學專業的畢業生相對于其他專業的畢業生來說,確定性會比較強,這幾年的就業形式也一直比較強,就業前景很好。
臨床醫學專業就業方向
本專業學生畢業后可在醫療衛生單位、醫學科研等部門從事醫療及預防、醫學科研等方面的工作。
從事行業:
畢業后主要在醫療、制藥、新能源等行業工作,大致如下:
1 醫療/護理/衛生;
2 制藥/生物工程;
3 醫療設備/器械;
4 新能源;
5 美容/保健。
從事崗位:
畢業后主要從事醫藥代表、銷售代表、護士等工作,大致如下:
1 醫藥代表;
2 銷售代表;
3 護士;
4 內科醫生;
本次調查圍繞我校2010級、2011級高職臨床醫學普通專科實習生、畢業生進行,主要采取書面問卷調查的方式,以隨機抽樣的方法確定調查對象,發放問卷并及時回收,用SPSS13.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處理。根據研究目的,問卷主要涉及3個部分:(1)基本情況,包括專業,性別,實習醫院名稱、級別,實習時間等;(2)對實踐技能學習及掌握情況的調查;(3)當前臨床醫學實踐教學的開展情況和建議。在搜集定量資料的基礎上,通過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實地調查獲得定性資料,其中以定量資料搜集為主。
2結果和分析
2.1一般情況
本次調查涉及臨床醫學、中醫學、針灸推拿、中醫骨傷、口腔醫學5個專業,共發放問卷1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137份,有效問卷回收率94.75%。調查對象男女比例為0.73:1,實習生均在二級甲等以上醫院實習,畢業生在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工作的比例為67%,且在醫院工作學習時間最短5個月,最長21個月,平均為12個月。
2.2實踐技能學習及掌握情況
我校高職臨床醫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認可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認為“很有用,與臨床結合緊密”的醫學生占56.38%;認為“一般”的占40.28%;認為“無用,與臨床聯系不大”的占2.46%,認為“不好說”的占0.88%。圍繞當前實踐技能的掌握情況,認為學到很多實踐技能的醫學生占18.27%;認為一般的最多,占到59.62%;認為很少的占22.11%。說明隨著醫學生更多地接觸臨床實踐,對實踐技能教學效果的體會更加深刻,回顧在校實踐技能的學習情況,普遍認為對個人臨床實踐有較大影響,但認可度不高,體現出高職臨床醫學實踐教學與臨床實際仍有差距,需要進一步改進,加強與臨床的緊密結合。
2.3影響實踐教學效果的因素
當回答“結合臨床體會,你認為自己哪方面欠缺(可多選)”時,排在前3位的依次是動手能力、理論知識、溝通能力;認為創新能力、自學能力欠缺的醫學生分別占36.51%、27.88%。值得注意的是,在回答“你認為造成臨床實踐技能不高的主要原因”時,65.35%的醫學生選擇“實踐機會太少”;23.04%的醫學生選擇“帶教教師不負責任”;16.36%的醫學生選擇“對專業不感興趣,想換專業”,同時有7.65%的醫學生選擇“認為不適合當醫生,準備改行”。這對我們注重醫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醫學生專業興趣、合理分配理論與實踐教學時間、改善實踐教學現狀、進一步構建實踐教學質量監督體系具有啟示意義。
2.4教師實踐教學情況
對“你對任課教師實踐教學能力的滿意度”的調查顯示,92.11%的醫學生表示認可,不滿意的醫學生占到7.89%。而對于“你認為在學校所學理論知識與當前臨床實踐關系如何”的調查顯示(見表3),90.24%的醫學生認為有關系,其中59.98%的醫學生認為關系密切。這就要求我們在實踐教學管理過程中,除了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還應繼續探索醫教結合的新模式。
3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