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年訂價:¥220.00/年
《交通建設與管理》雜志創刊于1964年,是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主管,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主辦,交通運輸科技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版,面向國內外公開發行的一本融政策性、新聞性于一體,體現管理性、技術性、信息性等多重特征的國家級交通行業期刊。
卷首語、數字、看天下、封面人物、專題策劃、大國工匠、品質工程、建設養護、工程機械、信用交通、行業觀察、交通扶貧、學術交流
地址:北京市東城區和平里東街10號院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1104室,郵編:100013。
1.來稿要求論點明確、數據可靠、邏輯嚴密、文字精煉,每篇論文必須包括題目、作者姓名、作者單位、單位所在地及郵政編碼、摘要和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第一作者及通訊作者(一般為導師)簡介(包括姓名、性別、職稱、出生年月、所獲學位、目前主要從事的工作和研究方向),在文稿的首頁地腳處注明論文屬何項目、何基金(編號)資助,沒有的不注明。
2.論文摘要盡量寫成報道性文摘,包括目的、方法、結果、結論4方面內容(100字左右),應具有獨立性與自含性,關鍵詞選擇貼近文義的規范性單詞或組合詞(3~5個)。
3.文稿篇幅(含圖表)一般不超過5000字,一個版面2500字內。文中量和單位的使用請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計量單位最新標準。外文字符必須分清大、小寫,正、斜體,黑、白體,上下角標應區別明顯。
4.文中的圖、表應有自明性。圖片不超過2幅,圖像要清晰,層次要分明。
5.參考文獻的著錄格式采用順序編碼制,請按文中出現的先后順序編號。所引文獻必須是作者直接閱讀參考過的、最主要的、公開出版文獻。未公開發表的、且很有必要引用的,請采用腳注方式標明,參考文獻不少于3條。
6.來稿勿一稿多投。收到稿件之后,5個工作日內審稿,電子郵件回復作者。重點稿件將送同行專家審閱。如果10日內沒有收到擬用稿通知(特別需要者可寄送紙質錄用通知),則請與本部聯系確認。
7.來稿文責自負。所有作者應對稿件內容和署名無異議,稿件內容不得抄襲或重復發表。對來稿有權作技術性和文字性修改,雜志一個版面2500字,二個版面5000字左右。作者需要安排版面數,出刊日期,是否加急等情況,請在郵件投稿時作特別說明。
8.請作者自留備份稿,本部不退稿。
9.論文一經發表,贈送當期樣刊1-2冊,需快遞的聯系本部。
10.請在文稿后面注明稿件聯系人的姓名、工作單位、詳細聯系地址、電話(包括手機)、郵編等信息,以便聯系有關事宜。
路政移動辦公系統的應用研究
高速公路建設對野生動物生境破碎化分析與生態廊道構建
突發性環境污染事件的環境風險評價和應急措施初步研究
公路物流過程邁向“無縫銜接”
北部灣交通運輸通道總體框架基本形成
國家高速公路年內統一編號
從“道塞山河舊”到“路通天地新”——專訪貴州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程孟仁
長江航運亟待轉變發展方式
道路貨運管理抓手何在?——專訪北京市運輸管理局副局長于傑
郭子杰:求知開拓創新路
交通物聯網期待“巔峰時刻”
強強聯合厚積薄發——交通運輸部部長李盛霖訪問中國工程院的講話
探索物聯應用推進“智能交通”——專訪交通運輸部科技司副司長洪曉楓
讓經濟增長和轉型走上“智慧之路”
《物聯網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課題介紹
物聯網:美好前景PK關鍵問題
奏響轉變增長模式最強音——解讀天津港上半年實現貨物吞吐量近2億噸
資助課題 | 涉及文獻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2012BAH35F02) | 2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無)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078173) | 1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0738001) | 1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201310720013) | 1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20113186701290) | 1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200731822122) | 1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200431822301) | 1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200631879735) | 1 |
資助項目 | 涉及文獻 |
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 | 7 |
中央級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 | 2 |
國家科技支撐計劃 | 2 |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 2 |
安徽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課題 | 1 |
公安部應用創新計劃 | 1 |
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 | 1 |
河北省高等學校科學技術研究指導項目 | 1 |
湖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科學技術計劃項目 | 1 |
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科技計劃項目 | 1 |